首页 > 文章中心 > 情与理

情与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情与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与理范文第1篇

情与理范文第2篇

仿句要仿出“理”。

一是句式结构要同“理”。仿句时,要找出例句句式结构的“理”,将最能体现例句结构的关键词列出,或者列出例句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例句的结构形式,然后再进行仿句的句式结构谋划,思考仿句句式结构的“理”,列出仿句的关键词,或者也列出仿句的结构示意图,与例句进行比照,在确定与例句同“理”后,再进行仿句的创造。

例如: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看谁填得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原想亲吻一瓣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雪原。

析:这道题可以先列出横线前后例句的关键词:一朵莲花(部分)――整个荷塘(整体);一瓣雪花(部分)――整个雪原(整体)。

再进行仿句的关键词的思考,也列出关键词:一片红叶(部分)――整个枫林(整体),与例句比照一下,确定与例句同“理”,那就可以整合写下来了。

再如:仿照示例,运用古诗名句,再写一句话。

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这道题可以先列出例句的结构示意图:

我+动词+古仁人+“古仁人的名句”+名词,动词与名词要相搭配。

再进行仿句的结构谋划,也列出仿句的结构示意图:

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悲壮

与例句进行比照,在确定与例句同“理”时,再进行整合答题。

二是表现手法要同“理”。仿句与例句表现手法同“理”,就是仿出的句子与例句要同一修辞、同一表达方式、同一表现手法。很多仿写题的例句都运用一定的修辞,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仿句应使用与例句同样的修辞方法才能同“理”。有的仿写题在给出例句时运用了一些特定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比较、抑扬等,在仿句时就要和例句在表现手法上一致,这才“理”所当然。

例如: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

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着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

析:这道题明确要求仿句必须与例句的修辞方法相同,例句运用了比喻,那么在仿句时可以思考把牵挂比喻成什么,再说出喻体在整个语境中表达的意思,如: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

再如: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析:这道题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例句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在仿句时,至少要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是找出像“清泉”与“大海”、“小草”与“大树”这样的对比性强的事物;二是要思考事物之间有对比性的象征意义,这样仿句就出来了,如: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三是逻辑要同“理”。仿写题所给的例句都有一定的逻辑,都是根据同一事物的特征进行阐述的。仿句时,要认真思考例句的逻辑事理,再进行仿句的逻辑策划。

例如:仿照下列划线部分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在充满爱的社会里,人人都呼唤爱心,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例句里的“阳光”使人感到“温暖”就是逻辑事理,也是相互搭配的。那我们就要依照这样的逻辑事理进行仿写。比如,我们可以说“光明”使人看到“希望”,“绿荫”让人得到“休憩”,“暖风”使人觉得“舒适”等。

再如:顺着下面第一分句往下说,形成一个排比句。

假如我是清泉,我将浇灌所有干涸的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这道题中“清泉浇灌土地”就是逻辑事理,仿句时就要依此逻辑事理仿写,比如:可以仿写为“灯塔引领船只”、“小草绿化大地”等。

仿句要仿出“情”来。

一是立意相同“情”才同。所有的仿写题都要求前后连贯、语意一致。这就是说,仿句与例句的立意要相同。如果只是结构相同方法相同,那只能是“形”似,不能做到“神似”。要想做到“神似”,那就要对例句进行认真的思考,揣摩出例句所要表现的中心。然后再对照中心进行仿句,让仿句与例句的立意一致。

例如:仿照例句写一段话,使划线句的含义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例句:失去了皑皑白雪,收获了美丽春天。

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这样,如果没有失去,就不可能有收获。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__,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 ;失去了__________________,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很多时候,在失去的同时,收获也随即而来。

析:这道题要从整个语段的角度来思考仿句如何写,从全段看,语段的立意是“收获是在失去的基础上才有的,失去的虽然可惜,但收获却也可喜”,所以,仿句要根据此立意思考,才能做到前后连贯、语意一致。示例:失去了童年的天真,收获了青春的朝气;失去了明媚的太阳,收获了皎洁的月亮。

二是语境相似“情”才融。仿句与例句语境相似很重要,如果仿句和例句语境不合拍,那就会显得不融合,仿写也会失败。要做到语境相似,就要对例句的语境进行揣摩,根据例句的语境来思考仿句的语境。

例如:来到首都北京,你能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香嫩甜美,的确是不虚此行。

仿句:来到我的家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的确是不虚此行。

析:这道题,就有一种语境在里面,读了例句就好像来到了首都,身临其境,雄伟的天安门、香嫩的烤鸭就在眼前,且都是地方特色。仿句时就要像例句一样,将最能体现家乡特色的景物和特产写出来,这样才与例句合拍,语境才相似。示例:来到我的家乡,你能领略到天山的磅礴气势,品尝哈密瓜的甜美香脆,的确是不虚此行。

再如:品析句式特点,在具体的语境中续写一个句子。

如同赞美每一个温馨的早晨,我赞美太阳递给我的第一缕晨曦。借助晨曦,我看见庄严上升的国旗,看见大海激动的波涛,__________________。我要给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以衷心的祝福:早安,中国。

析:这道题要仿的句子必须与语段前后的语境一致,前面“看见庄严的国旗,看见大海激动的波涛”,接着看见什么呢?看见“大树”行吗?不行,因为没有前面大海波涛的气势,所以仿写的句子要接着选择有气势的事物来写,比如,“看见草原奔腾的骏马”就有了相同的气势。

三是哲理相通“情”才通。一般要求进行仿写的语段都含有一定的哲理,仿句要和例句哲理相通,那才得体、有力。

例如:仿照下面两句话,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让我们来做花的事业吧,把芳香传给别人;

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把花顶过自己的身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析:这道题两个例句里就有两个哲理,一是“花”与“叶”的“奉献”,所以仿句也要写出“奉献”哲理来。二是由“花”、“叶”到什么呢,要思考,那就是“枝”、“根”、“土”等,所以可以仿写为“让我们来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或“让我们来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树孕育得根深叶茂”。

再如: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的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情与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演奏;投情;理智;融合

一、绪论

钢琴演奏是一种音乐表演艺术,而表演是一种二度创造的过程,投情与理智都是参与这种艺术创造的行为,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投情是演奏者自身的一种情感宣泄,而理智则是对演奏者过度的情感宣泄的一种约束,一种理性的控制,是建立在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个人的创作风格基础上的,要求演奏者在把握好作品的原本整体特征、思想精神等要素上来宣泄个人自身的情感,赋予作品“二次生命”。

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往往能将热情与深思熟虑的自我控制完美的结合起来。费鲁尼・布索尼在1898年写于柏林的《钢琴家守则》上提到:“当你被热情迷醉时,永远不要过分使用自己的精力,否则演奏就会出现污点,并使你永远不能将它们洗干净。”由此可见,完美的钢琴演奏始终需要做到将投情与理智巧妙的融合,坚持奉行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美学原则,情理交汇,这样的演奏才能达到真与美的交融和高度和谐的境界。

二、投情与理智融合的方法

投情与理智的融合在钢琴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好将投情与理智完美融合的方法,做到情理交汇,方至成美。

(1)全面分析和理解作品

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是以乐谱形式存在的。把乐谱作为基本依据认真对待,是二度创作的基础,是表演获得真实性的保证。钢琴表演是一个二度创造的行为,通过理性的头脑,对乐谱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也是进行二次创作的前提,也是进行成功表演的前提与基础。在钢琴演奏之前,只有全面分析和理解作品,认真研究乐谱,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作者风格、调性、节奏、速度、力度、旋律、和声等进行理性和全面的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创造者的意图,领悟作者的意图表达,才能更好的进行钢琴演奏。

(2)从整体着眼通览始终,情绪张弛有度

在演奏钢琴作品时,应该从整体着眼通览始终,情绪张弛有度。演奏者应该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样做才能达到最佳演奏效果,用理智将情感控制得内外有别。所谓“内”和“外”,是指内心和外表。内心很紧张,担心演奏时出差错,外表却要很从容、放松、调整好心态,正确的对待失误;内心很冷静,用最小的动作取得最大的效果,外表却要热情如火,以富有激情地弹奏感染听众;内心复杂,需要考虑多方面内容,对原作的忠实、个性的发挥、音响的效果以及听众的反应等都不能忽视,而外表简单,只要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演奏者只有通过理智的控制,在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和把握音乐作品,才可能获得精彩的钢琴音乐表演。

(3)培养个人的音乐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不仅包括钢琴演奏的技术和技巧,还包括演奏者的音乐综合理论知识,如对音乐理论、音乐发展史、音乐思想及理论知识等得掌握。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往往取决于这些素质的高低。若缺乏这些基本技能,难以打动听众。例如,一个不会分析和识别乐谱音乐组织思想内涵的演奏者,可能在演奏时会出现强弱倒置音乐织体进行混乱,节奏旋律出现偏差而影响音乐形象的塑造,忽略当中的感情术语,纵使其钢琴技巧再高超,也抓不住乐曲的格调和灵魂,难以演绎出完整和谐的钢琴乐曲。

(4)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

钢琴演奏是音乐的自我表达,演奏者本身要与作品产生共鸣,这样才能为听众带来美的享受。演奏者要学会聆听自己的琴声,培养出良好的音乐听觉基础。在平时的演奏训练中,加强对琴声的理解,音色的分辨,力度的到位程度,键位是否准确等。在平时自我聆听过程中,加入作品场景意念练习,曲作者情感融合和观众可能的反应,根据时时的感受来调整,加深与作品本身结合程度,将投情与理智结合,达到人琴合一的理想境界。

(5)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

钢琴的演奏离不开知识、技巧的运用,离不开身体各个器官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表达感情,使得演奏技巧得到恰当地运动。此外,演奏并不是简单机械的手指运动,而是需要演奏者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己的演奏进行理智的控制,并投情于其中,这样才能增强艺术的感染力,获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6)掌握合适的技术训练方法

在钢琴的技术训练过程中,掌握好合适的训练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果,使演奏得心应手。例如,如果作品要表现的是焦虑的心情,要弹奏急速密集的音符,在练习的时候,我们需要放慢速度多加练习,或者逐句逐段的分节练习,确保手指清晰,每个音符的颗粒性强。只有掌握好了合适的技术训练方法,才能促进投情与理智的融合,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三、结论

钢琴的演奏不仅仅只是技巧与技能的演出,而是教人、导人和体验的情感体验过程。我们需要建立起良好的美学理念,将投情与理智完美的融合起来。

优秀的钢琴演奏者理应具备能平衡投情与理智两个方面的能力。它要求演奏者既要细心地体验乐曲的感情细节,甚至从每个乐句、音符上看到其内在的涵义和表情,又能够适宜的以理性来把控均衡这种感情,使它与整个音乐保持高度的和谐一致。

特此,本文着重探索控制投情与理智并使之更好融合的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钢琴演奏效果,使人们从钢琴演奏中获得最大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45.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7.

[3]王黎明.论钢琴演奏中情感与理智的融合[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情与理范文第4篇

“情”(情感教育)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但只有情,会使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和随意。“法”(班规)能使班级管理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能使班级管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了班主任抓、学生就紧,班主任放,学生就松的管理上的冷热病。能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确化、科学化,克服了教师对学生的操行评定凭印象、凭感觉的模糊化管理。但法只能规范学生的行为,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只有“情”与“法”的互动与交融,才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又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达到表里兼治的目的。

一、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需要”相互印照的过程,是师生“心理交流”的过程。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反之,在师生“心理需要相抵忤,心理交流多梗阻”的情况下实施教育,会引起学生在接受上的对抗性。

那么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用情激励学生。崇高的师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会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奏出动人的乐章。教师应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教师应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教师的情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情温暖学生。作为班主任首先应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班主任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讲伟人的事迹,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的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也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

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班主任应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

3.用情鞭策学生。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真心爱护自己的教育对象,就必然要严格要求,没有原则的爱是偏爱溺爱,过分的严厉又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要适度,要合乎情理,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严格要求学生应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批评应当是善意的,特别是对屡犯错误的同学,应进行细致恰当的批评,春雨润物细无声嘛!”总之,批评的艺术应是严格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对教师的批评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格,而且是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二、“法”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的规矩就是班级的“法”,就是规章制度,班规是其具体体现。那么班主任在德育的过程中如何用班规实施班级管理呢?

1.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通过制定班规,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制定班规之前,我总是组织学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礼仪规范》《课堂常规》等规章制度,使学生认识到没有严格的行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好的班风,学生在思想品德、文化、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就会落空,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定班规的必要性。制定班规时,应实行广泛的民主。我先和班、团干部制定出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班规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班规的内容不应有损学生自尊心、体罚学生等与教育规律、教育法规相违背的内容。班规要具体,要有可操作性。我的班规分为三部分,班级管理目标、奖分原则、扣分细则等共20条,它涵盖了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

情与理范文第5篇

以功能而言,素描一般可以分为研究型素描(又称习作性素描)和创作型素描(表现性素描)两大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长期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认为中职阶段的素描属于研究型素描,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描技能,而创作型素描是高等院校的教学任务。因此,在中职美术专业素描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艺术规律的探究。在素描作业中,强调模仿自然,要求学生的素描都是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也依然普遍存在。这样画素描,造成千人一面的后果,势必使学生的思想僵化。因此,教师在素描教学之中应该如何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艺术思维,发挥学生独特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素描是绘画的起步和衡量绘画基础的一把尺子,一个学生开始学画,首先接触的是素描。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设计类的实用人才,同时为高等职业学校设计专业输送合格学生,学习素描是为学生日后就业或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如果我们仅仅引导学生以摹写对象作为素描的最终目标,只教技术,不教“艺术”,不鼓励学生进行艺术探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这是违背人才培养规律的。这样的教学不能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认识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唐代张彦远就批评过一些画家“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得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他告诉我们:艺术的真实不等于自然的真实,艺术说到底就是艺术家追求主客观统一的产物,是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结合,是艺术家对自然的再创造。因此,中职素描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既研究对象的自然规律,又要研究艺术表现的规律。

当然,在素描学习中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技能是必要条件之一,特别是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是不可或缺的必备条件。但另一方面,素描的技法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依附在作者对客观物象的认识与情感体验之中,通过素描技巧和技能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点。因此,在整个素描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正确地掌握比例关系,塑造物象的形体、明暗对比、物象的体积感等,另一方面要强调个体认识和体验,注重个体主观感受,通过创意思维注入艺术创造性,融入个性化的表现。许多学生在素描学习中,局部观察,局部表现,“谨毛而失貌”,究其原因就是拘泥于再现物象的表象和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客观物象内在的气质,缺乏艺术思维及艺术想象力,盲目照搬照抄,导致素描写生融合不了个性的感受和表现方式,作业也就谈不上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性。

在素描理论教学中,作画的基本规律是可以直接讲授的,而艺术修养是无法直接传授的,只能启发引导。在素描技法教学层面,具体的艺术规律是可以传授的。例如点、线、面的功能,形式美的规律法则和基本构图法等。艺术表现的规律讲授并不难,难的是应用。因为艺术不同于科学,科学有统一的标准,允许推演和重复,而艺术贵在独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所在。在艺术活动中,作者个体对客观物象的内心体验和艺术思维活动不尽相同。而具有个性的艺术思维的形成和扩展是一个相当长且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是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增强艺术思维能力,从而形成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语言的过程。

我们应当把素描当作一门有意味的绘画形式语言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领悟到素描可以像文字一样被阅读和理解。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大胆尝试、反复实验,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毅力,发展学生才智,并在具体画面中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确立作画的风格,指出努力的方向。综观过去和当今的绘画艺术,世界艺术大师被历史所保留下来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换言之,是他们独特的艺术思维、个性化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大师们的素描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引导学生感悟古典写实主义延伸下来的不同画派、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体会艺术大师们的精神世界和出华的艺术才华。阅读这些作品,能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同时,在学习和借鉴中,努力挖掘个人的才能和天赋。

在素描学习中,我们要本着创新的原则,鼓励学生对新材料的关注和应用,在实践中比较,在比较后进行选择,从中寻找到适合个人主观情感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将手中的铅笔当作是自己的第六根手指,使手中的画笔和自己合二为一。还要让学生懂得:橡皮也不仅仅是改错的工具,它也是我们绘画塑造的一个特别的工具。特别是新型工具和有色材质的加入,如擦笔、纸巾、有色纸、彩色铅笔等,都可以让学生加以运用和尝试。体会不同的材质所具有的视觉效果和美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素描语言,拓展素描表现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我们要利用能够利用的一切形式和手段,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体系及新的形式语言。在指导思想上,要把突出素描的绘画性和创造性作为最重要的一点来加以研究与训练。素描对形体不是被动描摹,而是主动处理和表现。在作画过程中,要屏气凝神,洞察所绘对象的内心世界,把自己与对象融为一体,为“情”而作画,而不是无病。学生在观察静物时,要将静物当作有生命的个体来表现。在人物写生时,要强调表现人物的神态、气质。在表现手法上,画面要有鲜活的个体语言,能给画面营造出一种形式感和现代感,既要“假”得真实、可信,同时要强化一种画面结构的力量和感染力,使画面具有原创性,同时又具有可读性和欣赏性。

在素描中,我们还要突出“以线造型”的地位,素描中的线,并不完全是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线条,而是艺术家在观察、分析和感受对象的过程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有生命力的线,是凝结了思想情感的绘画元素。以线造型,以形写神,是中国绘画的艺术造型特点,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研究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并有意识地运用到自己的素描实践中。

情与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心理过程;仁;共情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87—02

一、仁的心理过程

“仁”是孔子思想的理论核心,并且它始终伴随着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在儒家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来研究者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认识“仁”。但是孔孟的“仁”包含着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其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却常常被忽视。孔孟关于“仁”的论述可谓很多。在如此多关于“仁”的论述中,要理解分析“仁”的心理过程,就必须抓住一些核心论述。本文认为下面两段话就是分析“仁”的心理过程的核心论述。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第六》)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第十二》)

这两段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想要有所建树,就先帮助别人有所建树;自己想要通达、富贵,就先帮助别人通达、富贵。”“自己不想要得到的,也不会强加于别人。”孔子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什么是“仁”。从这两句话中,可知“仁”经历如下的心理过程:

首先,必须要知“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需求、欲望,以及自己厌恶的东西有清醒的认识。即所谓“己欲立”、“己欲达”与“己所不欲”。其次,认识到别人和自己一样,大家都是人,有着相同的心理结构,也有同样的需求、欲望,以及同样地厌恶某些东西。再次,由于“仁”具备“爱人”的情感因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所以把自己的需求、欲望暂时放在一边,愿意先帮助别人“立”、“达”。再次,由于情感因素的存在,使得“仁”的主体在主观上有先帮助他人“立”、“达”的愿望。最后,将帮助别人先“立”、先“达”的主观愿望付诸实施,“立人”、“达人”。

只有这五个步骤依次展开,才能实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是完整的“仁”的心理过程。完成这四个步骤的人,才能称为“仁人”。通过“仁”的心理过程分析可见,“仁”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种要素。

前面两个步骤属于认知因素。认知因素是“仁”的心理过程的前提。没有这个认知过程,就无法确定具体的行为目标,最终导致无法完整地完成“仁”。只有具备了这种对己对人的知,才会产生后面的道德行为。缺乏了这个知的过程,便不会有后面的道德行为。第三个步骤是情感要素。情感要素是完成“仁”的心理过程的催化剂、推动力量。如果没有情感因素,那么“仁”只能停留在认知层面上,而不会产生实际的道德行为。第四个步骤是意志要素。意志要素是“仁”的心理过程的保证。没有意志努力,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顺利完成“仁”的心理过程。第五个步骤是行为要素,行为要素是“仁”的心理过程完成的标志。道德行为是认知要素的延续。仅仅认识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有着共同的需求、欲望,这还不足以完成“仁”。“仁”是不仅有这样的认识,还要有先人后己,首先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行为。“仁”的这个过程被后人精辟地概括为“推己及人”。

二、仁的心理过程与共情心理比较

心理学对共情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纵观心理学家对共情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共情是一种认知。Hogan认为共情就是在面对共情对象时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在认知上理解对方所处的情感状态[1]。Hogan还根据此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Hogan Empathy Scale),此量表主要测量共情主体对共情对象的认知。(2)共情是一种情绪情感体验,这种情绪情感与共情对象的情绪情感是一致的。Eisenberg和 Strayer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预期会有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2]。Barnett认为共情就是与他人情感相似(不一定相同)的替代性情绪感受[3]。虽然有学者认为不管对方是正面情感还是负面情感,都可以产生共情。但是现在一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负面情感的共情上,本文涉及共情的情感体验时,均是对负面情感的体验。(3)共情是一种能力。Feshback认为共情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情感成分[4]。认知方面不仅仅是对他人所处境况的认知,还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情感成分则主要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体验、共鸣。这两种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最终产生共情能力。

情与理范文第7篇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

不仅如此,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关注学情更是我们科学施教的重要保证。我们说近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便是认识到“儿童”的存在,认识到学生个体的特殊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个学生都意味着一种学情。

一、关注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如今教育改革大力的推行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外,更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忙碌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把最大的注意力从学生学习成绩转移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因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的过程中来,才能培养他们各种各样的能力。

二、过程需要一定目标的指向性引导

关注过程不是关注教学过程的形式,而是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让每个学生切实经历教学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亲历教学活动情景,体验教学过程的方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而我认为,不管是教育教学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目标的指向性。

三、快乐的过程才能持续发展

有句话这样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现在的教学来说这句话显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吃过苦中苦的人一旦成为了“人上人”他还会再去“吃得苦中苦吗”?估计只剩下厌烦和排斥了。若是学习给了学生这样的“苦中苦”的经历,怎么能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信心,怎么能让他们热爱学习,怎么能够让他们自身不断地持续发展和提高呢?若是只有痛苦的过程,再好的结果也会让人望而生畏。在痛苦的环境与氛围中学习,学生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情绪,而且是消极的情绪体验,逐渐把学习当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长期痛苦的、失败的心理体验,又使得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自信心下降,学习无动力,甚至自暴自弃。最终会泛化到其他方面,轻则厌恶学习和跟学习有关的一切事物,重则由于人格得不到尊重,对别人的态度也非常敏感,情绪变化大,心理承受力差。

美国一位现代教育学家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痛苦的教育过程就是在扼杀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实,只要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研究与体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最终的考试结果,以及不断改进和创新,就一定能在教学中成功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且让他们快乐地完成自己的学业,甚至会让这种学习的快乐伴随他们的一生。

如果教师没有尽全力去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没有针对学情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如何保证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及具体方法呢?如果教师不能切实地关注学情,不能做到“对症下药”,甚至无视学情及其发展变化,只是一味机械地套用教学预案,那么,教学活动极有可能落得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的结果。我们口口声声说的“尊重学生”“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等等,又如何能在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呢?舍弃学情,不关注学情,教学便没有了“抓手”,由此,再多再好的理念和口号也只能是隔靴搔痒,甚至沦为无的放矢。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实效。新时期以来,我们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自,但这并不是让教师袖手旁观或是任其自然。相反,这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学情是客观的,只要有教学、有学生,就有学情问题。与此同时,学情又是不断变化的。在教学活动中,时间过了,内容换了,难度改了,甚至天气变了,都会对学情产生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学内容,每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教师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关注了学情,掌握了学情,教师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导”的重点。另一方面,学情的多样和多变,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了解和把握学情。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观察、访问,可以察言观色,可以举一反三,可以旁敲侧击,还可以检视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去改变学情,使之调整到最为适宜教学活动展开的状态。

当然,学情以及学情调查的范围极为广泛,老师们大可不必担心。日常教学中,怎么可能像文章中提到的那样,每节课之前都发问卷或是搞访谈呢?时间和精力都不容许啊!事实上,学情调查就在我们身边,关注学情的理念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一位合格的教师,必然是时刻都在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洞悉学生的真实需要。试想,一面是一群频频点头、面带微笑、听得十分入神的学生,一面是一群目光呆滞、神情木然甚至鼾声如雷的学生,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要有所不同的“作为”——对待前者必然大加赞赏“乘胜追击”,对待后者也不可能听之任之不管不问——这,其实就是关注学情。

情与理范文第8篇

    1 省情资料的类型和特征

1.1省情资料的类型

省情资料是反映与揭示各类省情内容的文献资料集合。从文献概念上说,省情资料与传统地方文献概念稍有不同,但总体来说它应作为一个省的地方文献工作的新发展,是地方文献的一种新形式。省情资料按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如下类型:

1.1.1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省情资料和社会省情资料。自然省情资料是反映该省区自然状况的文献资料,包括地理、气候、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社会省情资料是反映该省区社会状况的文献资料,包括人口、民族、行政区划、政策体制、生产力水平、社会文化等内容。

1.1.2按时间发展阶段可分为历史省情资料和现实省情资料。历史省情资料是反映不同历史时期该省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及历史渊源、社会沿革等内容的文献资料。现实省情资料则是反映现阶段该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文献资料。

1.1.3按其范畴可分为宏观省情资料和微观省情资料。宏观省情资料是指反映全省区各社会基本要素的总的情况和特点及该省区在国内、国际中的地位、作用、影响及相关关系的文献资料。微观省情资料是反映该省区范围内的某地区、某系统、某单位或某方面问题的具体情况与特点的文献资料。

1.1.4按其内容可分为政策省情资料、经济省情资料、文化省情资料、科技省情资料、教育省情资料、军事省情资料等。

1,1.5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型省情资料和非印刷型省情资料。印刷型省情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非印刷型省情资料包括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类型资料。

1.1.6按其公开程度可分为公开出版的省情资料和非公开出版的省情资料(又称内部资料)。公开出版的省情资料包括公开出版的书刊报及声像资料。非公开出版的省情资料包括各种内部出版、编印的刊物、快报、简报、报表、调查材料、文件汇编等。

1.2省情资料的主要特征

1.2.1地方性。省情资料所反映的范围,以一个省区地域内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和特点为主,兼顾反映与本省相关联的有关内容,体现出较强的区域性特征。

1.2.2原始性。省情资料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非正式出版物,它包括各种快报、手册、汇编、报表、档案、手稿、拓片、图片等第一手资料,体现出原始性特征。

1.2.3广泛性。省情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跨学科、跨行业、跨时代,巨细无遗,层次复杂,载体多样,体现出资料收集的广泛性特征。

1.2.4连续性。省情本身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记录和反映省情发展变化的文献资料也必然连续不断地充实发展着,体现出省情资料内容上的连续性与动态性。

1.2.5无序性。省情资料内容广泛、类型各异、载体多样、来源分散,呈现出不易管理的无序性和不规范性。

2 省情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省情资料作为地方文献的一种新形式,其组织管理上存在着较为复杂、棘手的共性问题,以我馆为例,我馆于1996年9月成立了江苏省省情资料中心,开始了省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工作。目前,收集范围除公开出版物之外,还征集大量有关江苏省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全面情况的各种文字材料和图片,具体包括:各种文件(已解密)、工作简报、领导讲话、统计报表、调查材料、计划总结、信息动态、地方史志、内部书报刊等内部出版物或内部资料。如此广泛复杂的资料收集范围,给我们实际工作带来了许多较难解决和难以预测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点:

2.  1内容过于庞杂

照目前中心收集资料的范围而言,真可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上至国家(指其中论及我省情况的有关书刊)全省,下至县乡村镇”,除纯粹性文艺作品及数理化等技术理论外,几乎无所不包,令我们工作起来头绪繁杂、无所适从。

2.2分类排架问题

省情资料是地方文献,这就存在着是按行政区划还是按学科门类进行集中、书与刊是否集中一处以及一些非书非刊印刷品(因其连续性无法预测,故称之)的归类排架等问题。

2.3陈列装订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内部出版物上。这些内部资料各种规格不一,给今后大规模的入藏、陈列、装订带来很大问题。

2.4时效性问题

目前除正式出版的书、报、刊等资料外,其它资料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个时效性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全省范围区域大,邮路不畅,难以保证将资料即时送到;二是省内各市、县,各厅局有关单位的联系人时间概念不强,图方便,将应当分期及时寄出的资料汇总一并寄出,从而影响了这些资料的时效性。

2.5连续性问题

非公开(非正式)出版物,尤其是一些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常存在一个资料连续性问题。比如某一部门送了今年的资料,明年资料就可能不送了;送了上半年的几期资料,下半年就不送了;有些部门的联系人也经常变动,衔接不好,造成资料缺乏连续性,呈现不完整、不系统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省情资料的提供是建立在非纯粹行政隶属关系之上的,供需双方之间无有效的制约,相互之间更多的只是一种承诺,而这种承诺往往也是很脆弱的。

对于上述省情资料收集、整理中的问题,我们也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首先,对于资料征集范围不断加以修正,侧重体现江苏的特色(如江苏省志、专业志、地方志、省统计局数据资料、乡镇企业资料、科教兴省资料等),并结合党校有关教学科研活动来加以规范,征集资料的级别也加以统一,比如地区之间规定征集到市、县一级,部门之间规定征集到厅局一级。其次,对于分类排架问题也做出了具体规定,即书报刊分列,图书先按全省十三个省辖市各入其市,在同一市下再按类排架,综合各省或各市的有关资料分别归入全国、华东、江苏等区域。报刊也基本上是按类排架陈列,并对过期报刊及时清理装订。对暂时不宜装订的零碎资料、大小不一的资料,分别装入报刊盒中,并贴上相应标签,以利查找。再次,对于时效性、连续性及遗漏散缺问题,我馆基本上确立了一种观点,即凡可以订购的,便付款订购,以保证资料到馆的时效性和连续性。学校对省情资料的采集工作也十分重视和支持,为便于对外联系,专门为中心开通了长途电话,并为工作人员印发了名片。最后,对于省情资料采购及图书馆的正常采购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协调,即对采编部强调了省情资料达到完备级的工作要求,也赋予了省情资料工作人员独立采购的权力,但两者需相互交流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浪费。

3 省情资料的开发利用

如果说省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是党校图书馆的基础工作之一,那么省情资料的开发利用则是党校图书馆开展省情资料工作的根本目的。

以我馆为例。目前,我馆对省情资料的开发利用已做了一些初步工作。一是建立了书目管理数据库和篇目管理数据库。书目管理数据库将省情中心收藏的2000余种图书的书目信息全部录入电脑,可进行书名、著者、分类、关键词等多途径检索。篇目数据库是将省情中心收藏的报刊中有关省情内容的文章篇目信息录入电脑,可进行篇名、刊名、著者、关键词、分类(粗分)多途径检索,目前已录入记录4000余条,其建库工作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通过这两个数据库,极大地提高了书刊的检索、利用效率。二是利用省情中心收藏的省情资料,编辑出版了9期《江苏省情》复印报刊资料,其内容涉及到许多省内当前的热点理论问题,比如江苏跨世纪发展的优先战略与政策选择、江苏经济增长方式评析、建立文化大省、经济结构调整等专题,受到校内外科研人员及省电视台理论部的广泛欢迎。三是着手编撰《江苏省情简编》一书,目前初稿编撰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总之,开展省情资料工作是地方文献工作一种新的尝试。若能搞好省情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省级党校图书馆会建设成为各省省情资料的存贮中心、检索中心、报道中心、研究中心、资料服务中心和对外宣传交流中心。这将为各省的地方文献工作书就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 赖伯年.发挥党校优势,搞好省情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党校图书馆建设论文集,1996:10,9-10

2. 易雪梅.加强西北地方文献工作的几点设想.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096(3):50-53

3. 白春梅.关于宁夏区情文献开发利用的思考.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6(3):53-55

4. 洗为广.党校图书馆改革之我见.图书馆论坛,1996(2):71-72

5. 官立中.县馆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图书馆杂志,1996(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