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渲染离别

渲染离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渲染离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渲染离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学表现手法 渲染 特点 应用

渲染原属中国画技法的一种,为突出形象之用。以水墨或淡彩涂染画面,以烘染物像,增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皴,国画画山石时,勾出轮廓后,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渲染技法后用于文学领域,成为文学作品中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作为文学表现手法的渲染,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铺叙、形容和拱托,以突出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加强艺术表现效果。渲染的对象主要是环境、气氛、事件和人物。渲染的具体手法主要有反复、排比、夸张、层递、铺陈、烘托等。

一、渲染具有的特点

1.渲染要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

在绘画中,这个“中心”就是指“需要强调的地方”,在文学中则指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使用渲染手法,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意象及词力始终指向描写的主要对象或主要方面。如宋代柳永的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该词的中心在于抒发浓重的离别之苦。词人描写环境时写了凄鸣的寒蝉,傍晚雨后的长亭,催发的兰舟,烟波浩渺的楚天,还写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细节,以及别后的凄凉情景,这些描写都紧紧围绕着“离别之苦”这一中心铺展。经过词人如此层层铺垫堆积,别情确实让人难忍难承了。

2.渲染要围绕中心正方向展开

渲染手法的这一特点,要求用于渲染的材料必须正方向支撑渲染的中心,而不能是相反。上面柳永《雨霖铃》一词中的环境及细节等描写,全都正方向支撑强化了“离别之苦”这一中心。因此,正衬手法属于渲染之下的具体手法,而对比、反衬则与渲染有着明显的区别。特别说一下其中的反衬。运用反衬手法,用于反衬的材料虽然也能对描写对象起到衬托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反方向的,这与渲染手法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像“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类的句子,均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但不是渲染。

3.要对用于渲染的材料着色加彩

渲染,绘画中就是在画幅需要强调之处,加上或浓或淡的墨彩。引入文学中,这“色彩”指的是鲜明的颜色,有特点的形象,特具表现力的词语,运用了铺陈、排比、比喻、夸张、神话等手法。经过这番“着色加彩”,这些渲染材料会更形象、更鲜明、更有力。仅举张衡的《二京赋》为例。张衡的《二京赋》,为了讽谏当时统治者戒奢以俭,体恤百姓,故而铺写了前朝京师的壮美华丽以及统治者浩大的田猎场面。宫殿楼台、车马兵戈、林草兽鸟,物象繁密,词藻富丽,手法迭变,作者以浓笔重彩渲染奢糜以达到讽喻的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并非只有浓墨重彩,才算得渲染。运用渲染手法,也可用不太多的笔墨,而收到显著的渲染效果。鲁迅的小说《故乡》的开头:“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所用笔墨并不多,但却把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下农村的萧索境况充分渲染了出来,也很好的烘托了“我”回故乡的悲凉心境。由此可见,渲染运用的效果,不决定于笔墨的多少,而关键在于作者能否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并进行精致有力的描写刻画。

上面分析了渲染手法的特点,下面谈谈渲染手法的应用,在下面的文章情境中多用渲染手法。

二、渲染手法的应用

1.在描写人物时,如果这个人物的外貌、某种行为、某个细节对刻画人物性格的关系非常密切,就要加以渲染。如《孔雀东南飞》中,在刘兰芝被遣离开焦家时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要若留纨素,耳著明月檔。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段外貌描写着意写兰芝的精妙装束和仪容,突出运用了夸张、排比、细描等渲染手法,它的作用是表现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外柔内刚。

2.在需要利用景物来渲染气氛、衬托某种心情或想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时,也可以采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朱自清的散文《绿》,在开头对梅雨潭周围环境作了描写,着意描绘了梅雨亭的态势和潭上瀑布声音,瀑布的水花水滴的飘散。观察细腻,文字优美。作者采取这种渲染手法的目的,就是引导读者进入美的意境中去,产生与作者那种舒畅兴奋心情的共振。

渲染离别范文第2篇

诗歌的意境美可以分为好多类,在教学中,应重视诗歌意境美的分析。

一、诗歌的凄清美

一首《雨霖铃》不只唱出柳永心中的忧伤与愁苦,更唱出了千千万万多情人的凄切与悲痛。

柳永可谓调情能手,把那“蝉”说成是“寒”的,更加之以“凄切”二字,又用“晚”“骤雨初歇”“无绪”等词句渲染。悲苦凄凉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那种将别未别的痛苦心情,唤起了不忍离别的“留恋处”。留什么呢?留一番凄凉悲苦于读者:恋什么呢?恋那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感。“骤雨”已“歇”,无论如何也该起程,可那分情,那分爱,怎舍得?“兰舟催发”,是该分别了。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连一声“珍重”都难以说出,“凝噎”时,悲痛以至极。“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虽无色趋于霁朗,而离人却是愁云堆积。“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片刻泪停怎比得上“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景随离别之进程而变换,情随景物之变换而加深。这番空阔而凄美的意境着实让人感动,涕泪涟涟之时才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悲中有悲,冷上加冷。一幅千古绝唱的凄清之美的画面映入读者眼帘,我们不禁替柳永捏了一把汗,这般凄苦的离别他怎能忍受?本词的“情”是“凄情”:本词的“绪”是“无绪”;既为“凄情”,又“无绪”在那“杨柳岸边”加之“清秋节”这般的“冷”,这般的“清”,着实道出了真实的离别情。映出了那番离别意!

二、诗歌的豪迈美

说到词人中的豪迈,莫过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这里出现过的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故事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向往。随着赤壁景物的展现,周郎这位英雄人物被推了出来。但在这里,仅仅是伏笔。还没有展开来写。读一读那惊人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幅幅直立的图画展现在你我面前。怀古中的豪情壮志溢于言表,激荡不已的心情澎湃起伏!

当然。豪迈之情还表现在周瑜这位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小乔初嫁了”一句道出的不仅仅是小乔初嫁了,更衬托了周瑜的“雄姿英发”。如此动人的姿貌,出众的才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

豪迈的景中有豪迈的人映衬出豪迈的情,渲染出一番豪迈的美!

三、诗歌中的沉郁美

对于杜甫的《登高》,我们不说别的,单说说那“五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意”是“万里”。说明在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大背景下,作者远离家乡,难以抑制的悲痛。“二意”是“悲”。一字“悲”含有千万辛酸,千万艰难苦恨,实为凄惨之极。“三意”是“常”。这样的“悲”不是短暂的、一时的,而是常常如此。对于诗人来说,虽感难受,但不愿麻木。此复杂情感难以言表。“四意”是“作客”。客居他乡,总归是“愁”。“愁”国不昌盛;“愁”家不团圆;“愁”天下难以太平。“五意”为“百年”。在时间上在空间上,诗人离不了“苦”,离不了“怨”。读完《登高》,只道一句“好凄凉”未了然。细思量那“沉郁”之情,那“顿挫”之笔,一唱三叹,实为古今难有,确为天上人间万道情!

渲染离别范文第3篇

生1:“酒醒何处”写出了离别之苦,是点;“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染。

生2:“杨柳岸”中“柳”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之风俗。“晓风”是清晨之风,凉侵入骨,身凉心更凉。“残月”中的“残”字写出了月残人离。三种意象渲染出了凄清的氛围,从而让读者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词人的离愁别绪。

师:此句三处之景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用了什么写法?

生:是虚景,虚写,是作者想象之景。

师:所以在诵读时要将“何处”读出疑问的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试着读看看。

生根据指导齐声诵读本句。

生:老师,这一句我有一个疑问,上片第一句中说“对长亭晚”点明了离别的时间是晚上,前面“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离别的季节是深秋,而现在又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晚后早,时间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这如何理解?

生1:这不矛盾,此句是作者想象之景,天马行空,思绪任驰。

生2:我也觉得不矛盾,时间的变化说明过了一夜,这种离别的感伤之情并没有消减,反而增添了一种离别后的孤寂。

师:同学们的质疑和解答都很有思想和见地(板书:孤寂),那么这份“孤寂”在哪句体现了呢?

生:“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一去年复一年,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对我来说也应该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为什么呢?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说呢?”

师:此句进一步说明多年后这种孤寂的情感也没有消减,反而越来越深。真是“千种风情”啊!所以我们在读“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时要读得稍重、稍停,“便”字要有点拖音。请一位同学试着读看看。

请一生诵读此句。

师:通过分析、诵读,我们可知作者运用“先点后染”的手法将他的“离别之伤”层层抒发出来,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对这种痛彻心扉的“离别之伤”,作者是如何落笔的?

生齐读:“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生:“寒蝉”“长亭晚”点明了时间、地点的同时,通过“凄切的寒蝉、傍晚的长亭、刚停的骤雨”这三组意象渲染了氛围,属于“染”。

师:那么“染”之后呢?

生齐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生齐说:用了“点”。

师:请指出相关点明情感的词语。

生:“无绪、泪眼、执手、无语”通过神态、动作、场景、事件的描写来点明情感。都门帐饮之所以无绪,因为词人的思绪正专注于恋人,一边留恋情浓,一边兰舟催发,在如此尖锐的矛盾冲突下,词人迸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千古名句。

师:“执手”能不能换成“拥抱”?词人为何“无语”,他真的无话可说吗?

生1:“执手”可想到《诗经》诗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句说要“分手”,又不忍分手。

生2:“无语”是千言万语压抑着,是“相顾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师:所以,在读这三句时,我们要把握住词人分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之情。(板书:别后难舍难分)

师范读。

五、小结

本堂课我们围绕刘熙载对柳词“点染”手法的评价对本词进行了赏析,下面让我们通过对本词“内容、情感、手法”的理解来再读一下这首词。

生配乐齐读。

师:不仅是古诗词中可用“点染”,在我们现在的写作中也可运用,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词的学习,能够学以致用。下课!

【教后反思】

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朗读、吟诵是重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现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活力和人文精神。在《雨霖铃》的教学中,笔者特别突出了朗读,设计了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跟读范读、集体朗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意,感受作者情感,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而在诗词鉴赏环节,笔者抓住了“点染”这一艺术手法串联全文,进行文本的深入鉴赏。此外,笔者还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得新知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均衡又有个性地发展。

当然,本堂课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在一节课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进行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的鉴赏,觉得时间上有些“o”;二是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有些唆,应该充分信任学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渲染离别范文第4篇

一、音乐艺术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集合了生理学、物理学、心理学、音响学、哲学等元素于一体的一种艺术。

音乐利用声学上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反映作曲者的情感世界、社会价值观念、思想活动和精神。音乐必须是情感的表达,它通过歌曲来传达思想感情,传达一种美的感觉。音乐以一种声音的变化和曲调的改变从一种高的审美本文由收集整理角度尽情展现美,最终使得观众被感染,以实现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音乐的真正的意义。

二、音乐艺术在电影中的作用

配乐在电影中的应用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电影配乐独具音乐的艺术性又极具电影的描述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音乐赋予电影独特的生命,丰富、完善电影的内容。

(一)突出主题,展现电影情节

电影配乐和电影的画面互相交融,渲染影片的气氛,增强人物的情感冲突和矛盾,展现电影情节,提高影片艺术水平,进一步突出电影的主题。

(二)刻画人物,提升内心情感

电影配乐在刻画主人公等人物形象上极具风格和特色,把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刻展现,进一步提升影片的质量。

(三)烘托气氛,实现情感共鸣

电影配乐渲染了电影的气氛,把电影的情节和人物等情感纠葛和矛盾进行丰富和加工,同时极易与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极具感染力。

三、电影配乐的渲染价值

前文简单地介绍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接下来仅从审美的角度就电影配乐的渲染功能进行详尽的阐释。

电影配乐是一种不连续的、有间断性的、不是独立存在于电影中的音乐,它是需要和电影的画面、电影的情节进行紧密联系的,它必须完全是为电影服务的。电影配乐的渲染价值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电影配乐渲染时代特征

特定年代的歌曲展现特定年代的故事,因此,特定年代的音乐在电影中的应用能渲染一个特定的年代,表达那个年代的故事。

例如极具代表性的音乐《夜上海》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上海的象征,这首歌曲一在电影中出现就可以很清晰地告诉我们影片所展现的是什么年代的故事,从而引发审美主体的想象。

再如,电影《城南旧事》中所应用的配乐《送别歌》,在创作《送别歌》之前,电影《城南旧事》的导演吴贻就为影片奠定了一种忧愁悲凉、深沉相思的情感基调,所以,作曲家吕其明就根据这种情感基调,选用了国际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流行于二三十年代的学堂歌曲《送别歌》。《送别歌》由我国的启蒙教育学家李叔同填词再创作,成为那个时代孩子们从小学到自己毕业都会吟唱的学生歌曲。诗意盎然的歌词,中国特色的曲调,深情款款的意境为电影描绘了那个时代的氛围。《城南旧事》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看到了老北京城南二三十年代的风土人情:老北京会馆门前那个疯疯癫癫受刺激的女人,受伤害以致遍体鳞伤的童年伙伴妞儿,时常在荒草间“游戏”的偷儿,细心呵护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奶娘宋妈,突然染病去世、一直疼爱自己的父亲……英子对他们的记忆依旧鲜活,他们的音容笑貌依旧在,但是已经物换星移、物是人非了。英子离开了北京,带走了孩童的记忆,更增加了英子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淡淡哀愁,深深的思乡情结。一曲《送别歌》既是对英子离开北京城的送别、对故乡的送别,又是对哀愁往事的送别。歌词、歌曲很符合电影的格调和风格,并对电影情节的推动和渲染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送别歌》在演奏配器上采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弦乐队和抱笙等几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简洁单纯的音乐语言传达出一种惆怅的离别情怀和依依不舍之情。歌曲贯穿电影《城南旧事》的始终,尤其是在影片的开始,悠扬却带有悲愁的曲调立刻把观众带到老北京二三十年代,观众的心境一下子就融合在电影之中了。《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配乐《送别歌》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首先它交代并渲染了电影的时代背景,对观众接下来情感的把握起到了很好的解释作用;其次它充满离别的惆怅曲调又将观众深深感染,为影片无论是在情节还是在情感上都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环境。

(二)电影配乐渲染地方特色

在很多电影歌曲的选择上,都喜欢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代表地方风格的乐曲,这样电影音乐就帮助观众了解了电影故事展现的地点,同时电影也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再解释影片的地域特征或者是电影情节发生的地点。

例如,电影《喜盈门》,在影片开始的时候,许多女生合唱的《同心携手建乐园》就很清晰地给观众带入了山东胶州半岛农村的那种淳朴、自然的环境之中,仿佛一听到这首音乐即可以感受到山东农村大葱蘸酱的辛辣。诙谐的民歌、独具地方特色的琴书,既保留了山东民间音乐的旋律、节奏等地域风格,又很有山东农村生活的气息。《同心携手建乐园》一出现就向观众明确地指明电影表达的风格和电影情节的发生地点。同时,节奏的欢快、曲调的轻松又对观众的心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一开始就和影片的名字《喜盈门》一样预示着结局的美好。

再如,电影《骆驼祥子》中的配乐,老北京的风格一听就可以知晓。老北京底层劳动人民最喜爱的单弦儿,混合北京独具地域特色的大二弦,那种曲调,那种节奏,鲜明地点明电影发生的地点——北京。

此外,电影配乐还有渲染民族特色的价值。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音乐语言,都有一种表达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乐曲。所以,在电影影片中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配乐对表达电影风格和渲染民族特色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很巧妙地利用新疆塔吉克民族的民族旋律和歌曲来说明电影讲述的故事:在新疆塔吉克民族聚居的地方发生的一系列具有塔吉克风土人情的事情。

转贴于

(三)电影配乐渲染电影情感

电影配乐对电影情感的渲染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种就是欢喜乐观的情感,一种就是悲伤忧愁的情感,还有一种就是恐怖惊悚的情感。很明显,当影片想表达欢喜乐观的情感时,电影的配乐就相应欢快舒畅,在曲调上很明显开朗宽阔;当影片想表达悲伤忧愁的情感时,电影的配乐就相应低沉舒缓,大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还有就是当影片想表达恐怖惊悚的情感时,电影配乐的速度也就随之加速、激进甚至发出刺耳的声响。

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玉娇龙出嫁时响起的敲锣打鼓声,十足给人一种欢喜、喜庆的氛围,甚至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是婚礼场面,但是电影音乐的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有很大的差距,例如,电影《良家妇女》中,童养媳杏仙和小丈夫易少伟在拜堂成亲时虽然有大红色的喜气洋洋的婚房、蜡烛等,但是电影配乐的凄凉一下子把妇女无法摆脱命运、无法抗争封建婚姻的不幸一一展现。这和传统意义上的婚庆音乐产生强烈的反差,带给审美主体不一样的心境。

日本电影《追捕》,是一部惊悚的电影,杜丘在追查真凶时,深入虎穴,住进了长冈控制下的一家精神病院,深夜时分,杜丘只身一人离开病房进行侦查,此时,音乐随之响起,响的很是突然,而且节奏比较快速,声乐极其不和谐,时不时地还出现一些刺耳的音色。深夜、一人、凶手、恐怖的音乐……这一切结合起来结结实实给观众猛烈地一击,令人毛骨悚然。还有美国大片《危情十日》中,浪漫小说家保罗因为车祸双腿受伤,被护士安妮所救,本来很幸运的事情,但是又很不幸,安妮是个极其变态又可怕的心理扭曲者,当保罗趁安妮外出买东西想和外界取得救助时,安妮正提着一包东西向自家房门走去,就在此时,低沉、紧张、恐怖的音乐随之响起,一种极端紧张、担心、让人喘不过气的情感随心而生,表现了很强烈的戏剧化结局。

(四)电影配乐渲染、描绘电影情节

情节真可谓是电影的中心,最有韵味的一部分。而电影音乐在电影故事情节发展中就像一串链接情节发生、发展、结束的珠子,又像一条促进情节进展的奔流不息的小河,有时欢快淋漓,有时陈郁低沉。电影配乐和情节的变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承载着电影情节的冲突关系,又运载着情节的逻辑发展。电影配乐的使用对电影情节的调动和活跃起着深刻的作用。

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电影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大胆运用交响乐和动画的结合,它提升了电影的主题,渲染、描绘了电影的情节。《幻想曲2000》的交响乐是1940年法国作曲家杜卡斯在《幻想曲》的基础上加工和再制作,它巧妙地利用电影技巧和绘画的想象来表达古典音乐的意境美,并使古典音乐和电影动画紧密结合,使得电影动画走向多元化市场,领略交响乐给电影动画带来的独特魅力。交响乐丰富的音响和强大的抒情效果给观众以强烈的听觉上的冲击力,使得电影动画更具具体化、故事化,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和叫座率。

《威风凛凛进行曲》一出场就气势恢弘,极其符合它的名字。故事讲述的是诺亚的故事,但是主人公却非诺亚,而是一只唐老鸭。音乐《威风凛凛进行曲》一开始,就使得整部电影情节陷入紧张、急迫的状态。在洪水来临前,一位老者将拯救世界的重任交付给唐老鸭,此时交响乐变之为声势浩大的音乐,一只威风凛凛、鸭毛竖起的唐老鸭形象赫然呈现在屏幕上。随着交响乐节奏的不断加快,暗喻灾难的即将来临,之后的庄严有节奏的音乐又昭示着众人成功、有组织的获救,同时也把唐老鸭这个解救动物世界的英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曲正式严谨的音乐充满了情趣和灵感,已经不仅仅是呈现一场听觉盛宴,还有一场视觉的盛宴。

渲染离别范文第5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春”。每当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到之际,我老爱在心里低声咏读唐代诗人杜牧的这段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每当我在心里低声咏读这段耳熟能详的著名诗句时,心里总有无限愁帐,那我最爱的老人,那常逗我开心的老人,如今却已离我10年之久。10年,月色依旧,伴随着璀璨星光在夜空中渲染的无比华丽。但转身家却已不再完整。10年,他留给我的只是那些深藏在我脑海深处已模糊不清的身影以及已老的发白的照片。记得他刚离开时,我不明白身边的人为何哭泣,于是我问奶奶。奶奶说‘‘他已离开,去好远好远的地方去了’’。年龄的增长,我已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我没有伤悲,我相信他在远方不希望我哭泣。但我对他的思念却从未减少。在这一刻,我又想起他,,泪水在这一刻是廉价的,多余的,但却融合了我真切的思念,滴落在沧桑的大地上。

我慢慢长大,可家中的那位健在的老人脸上却已布满了花纹,脸上充满沧桑,是岁月留下的面具?还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亦或者是岁月虐杀的童真和岁月玩弄的微笑?我不知道。

吟一首离别,幽闻百花香。吟一首离别,拂风羞舞裳。吟一首离别,喜迎雁几行。

渲染离别范文第6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新订高中《语文》第六册中《宋词二首》的《自读提示》谈到柳永时,说他“善于捕捉物侯的变化,点染离情别绪”。对于其中“点染”二字,多被视为一般动词。其实,它是一种修辞方式。

    点染,本来是指书画家挥笔作书作画。前者如南宋陆游《剑南诗草·掩门》云:“点染聊成字,近似诗。”后者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载:“武烈太子(萧子芳)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姓名矣。”尔后,画家即以此作为笔法——点染、设色;继而文艺理论家引以概括词的此种表现手法,并将“点与染分开说,而引词以证之”(《词学集成》引江顺诒语)。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就谈到:“词有点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月点明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刘之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以下,笔者权就新订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点染”手法的运用形式,即运用点染时在“点”与“染”的先后顺序与频率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作一刍议。为了议论方便,姑且以“A”代“点”,以“B”代“染”。

    一、AB式,即点而后染。例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詈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前二句先点明“秋风卷茅”,后二句则以飞、渡、洒、挂詈、飘转等动词具体写出怒号着的秋风卷着茅草飞去及洒落的情景。又如苏轼《念奴娇》下阕前五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穑橹灰飞烟灭。”前三句先点明周瑜“雄姿英发”,后二句则具体地写出周瑜是如何雄姿英发: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是那样从容闲雅,居然就在那谈笑之间一举将强大的曹操水军歼灭。

    二、BA式,即染而后点。仍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三自然段:先具体地描写雨夜沾湿的苦状:“(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后点明自己在雨夜沾湿的痛苦心情:“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又如柳永《雨霖铃》启首三句便以景物来造成送别的氛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长亭,清秋傍晚,雨后蝉声,这是一种令人心碎的氛围!接着诗人便点明被送别者的心绪:“都门帐饮无绪”。在这么一派凄清冷落的气氛中,谁还有心向酒?

    三、ABA式,即点而后染再点。这就有点像文章学中所谓“总分总”——总说一句,再分述,再总说一句照应开头。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自然段,就是先点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个“梦”字便让读者明白:以下便是诗人梦中所见闻:“渌水荡漾清猿啼”的“谢公宿处”,登山所用的“谢公屐”,桃都山桃都树上的“天鸡”,“奇花异石”,“熊咆龙吟”,“欲雨之云”,“生烟”之水,“列缺霹雳”,“洞天石扉”,“金银台”,以及“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云之君”和老虎弹琴、鸾鸟驾车的仙人生活——诗人以浓墨重彩,以“异想天开”“凿空而道”(刘熙载《艺概》)的才思,具体地写出了“梦游天姥”之见闻,而后又再次点明:“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一旦觉醒,所见所闻化为乌有。苏轼的《念奴娇》上阕在具体描写赤壁时也同样如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先点明所描写的对象:三国周郎赤壁;再以从不同角度并诉诸不同感觉的五彩巨笔去描写赤壁的雄奇壮阔;最后再以赞美的口吻点明:赤壁“江山如画”。读此,莫不令人惊叹:“其豪放之致,则时与太白为近。(《艺概》)。”

    四、ABAB式或BABA式,即反复点染。白居易《琵琶行》第一段便是运用的ABAB式,诗先点明“浔阳江头夜送客”,接着便描写出凄凉的环境:“枫叶荻花秋瑟瑟”。承下来又点明饯别因无音乐以佐酒,终究是“醉不成欢惨将别”,而后又对此渲染出悲凉的气氛:“茫茫江浸月”——冷月无声,唯有江水茫茫。囿此气氛,谁不会感到若有所失?!

    五、ABBA或BAAB式,即错综点染。应当说明的是这第五种不同于第四种,就是因为第五种是将“点”和“染”错综运用,而第四种则是按相应顺序进行:要么点染点染,要么染点染点;还应说明的是无论第四还是第五种,在反复或错综运用时,前一回合与后一回合之间亦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呵成,连贯而下。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高超的琵琶演奏技巧时便是如此:先点明一个“情”字——“转弦拨轴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具体描写这乐音流露的情感——“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继续弹,说尽胸中无限事”,接着便以博喻杂移觉等手法具体形象地描摹出琵琶女的弹奏技巧以及所弹奏出的乐音;最后以衬托手法再点明乐音的美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整个环境——“东船西舫”之人,江天之月统统都被这琵琶的乐音所陶醉了。这就难怪人们要赞叹说:“读着这一段诗就简直象听见琵琶正在弹奏一样了。从最初的和弦到最后的结束都写得如闻其声。而且中间描写曲调的变化是多么逼真啊。这应该是诗歌中描写音乐的杰作了(何其芳《诗歌欣赏》56页。)”

    或许有人会说,这点染古人仅“引词以证之”,是不是仅唐宋诗词中才予使用?其实不然。比如晋代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为了抒发自己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先在第三四句以设问方式总点一下:“心远地自偏”——我心境清淡,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地也就僻静了。连下来四句就给心境清淡超脱世俗的“我”染上鲜明的色彩:采采,赏赏山色,品品归鸟——何等悠闲自得,最后再点一句:这其中有着人生真谛啊!这真正是“信笔点染却韵味悠然”(王树森等《中国文学500题》)“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尔”(陈师通《后山诗话》)。再说屈原《涉江》,亦用点染法。比如“入溆浦余@①@②兮,迷不知吾所知。森林者以冥冥兮,乃猿@③之所居;山骏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这正是“以自然景象的阴冷荒寒象征政治环境的艰险恶劣”(《中国文学500题》),这当然要令诗人惶惑不知所往了。

    总而言之,点染一法在古代诗歌中是常见的,往往用来借景抒情或托古言志,也可用来写景状物或叙事明理,只不过在点与染的顺序与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罢了——补充一句作结:点染法具有组段、组篇的功能。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亻加擅右

渲染离别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文体学;音美;形美;意美

一、引言

唐诗是我国古诗词的经典代表。但在诗歌翻译中,要保留其音韵、形式和意象绝非易事。对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他说“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形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3]。笔者拟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赏析许先生在翻译《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三美”。

二、原诗解读

要赏析译文,首先得分析原文。《送元二使安西》原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2]本诗为诗人王维的赠别之作。诗作前两句从渭城清晨着笔,道明与友人赠别的地点、季节,同时渲染出当时的氛围,表达了深切的离情。“新”字渲染出春雨初歇、杨柳青翠嫩绿的场景。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劝”和“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全诗意境高远,意蕴深刻。

三、译诗中的“三美”

此部分从文体学角度出发,赏析许先生所译《送元二使安西》的“三美”。译诗名为 “A Farewell Song” [2],译诗为“No dust is raised on pathways wet with morning rain; The willows by the tavern look so fresh and green. I would ask you to drink a cup of wine again; West of the sunny pass no more friends will be seen. ”[2]

1、诗的音美

诗的节奏韵律被称为诗的音乐性。“所谓音乐性,是指诗歌在形式和语言上所具有的与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征”[1]。欣赏诗歌便包括享受其节奏和韵律。所以译诗就得保留原诗音韵。语音可象征语义,完美语音可唤起人们的遐想。因此,要体味诗歌的婉转曲还之美,必须分析其音律规则。不同的音位组合使得音质有长短、大小、刚柔之分。如流音/l/、/r/、/m/、/n/常暗示和谐、宁静、低沉的氛围。译诗中的“raised”和“morning rain”使用了/r/、/m/、/n/三个流音,整个译诗的基调宁静、低沉,这与原诗的宁静和谐呼应。音长也能影响诗歌节奏,长元音和双元音放慢节奏,短元音可加快节奏。译诗选用 [ein]和[i:n]押韵。[ein]音余音缭绕,绵延婉转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相较之,而[i:n]音显得短促,表现了友人离别在即。谈到诗的音长、节奏和格律,译诗与原诗都是四行,每行长短均匀,平均词数约为10词。原诗首尾句押韵,译诗隔行押韵,采用了抑扬格,译文每行字数约为10词,每行音节均为12个,与原诗的节奏基本一致。

2、诗的形美

除了韵律,内容和形式也是诗的重要要素。诗之所以为诗,完全由其形式决定。因此,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原诗形美特征关乎译诗成败。在译诗中,将诗名译为“A Farewell Song”。“farewell”暗示读者诗人将与友人惜别,形式简洁优美,语轻而意重。首句“wet with morning rain”利用了头韵,视角新颖,从中可看出译者精心建构的形式之美。“The willows by the tavern”中一个介词“by”便显示了“willows”和“tavern”的空间位置,陈述了事情发生的地点、时令,营造出青青杨柳绕酒舍的场景,为后面叙事做下铺垫。第三句译诗中“again”与首句的“rain”押韵,将其放在句末,更表现诗人对友人的不舍,此处译诗与原诗取得了同样效果。“West of the sunny pass no more friends will be seen”的句式与原文基本一致。“阳关”的翻译不仅保留了原诗意象,也使译诗保留了形式美。

3、诗的意美

“意美”是“传达了原诗意美而没有传达音美和形美的翻译,虽然不是译得好的诗,还不失为译得好的散文,如果只有音美和形美而没有意美,那就根本算不上是好翻译了”[3]。在译《送元二使安西》时,译诗第一句意境就很优美,“wet with morning rain”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第二句使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具体化。“willows”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抒发与亲友的离愁别绪。“fresh”和“green”使得青青杨柳的形象更为立体。“I would ask you to drink a cup of wine again”中的意象是诗人与友人分别在即,二人在酒舍里小酌,以叙离别之情。最后一句的“阳关”不仅是个地名,而且是被赋予了特定文化含义的意象。读者见到“阳关”,即能联想到朋友离别的场景。为了达到同样的表现效果,许先生并未直译,而是译出了它的深层含意。该句中的“more”在整首诗的结尾平添了友人即将离别、依依不舍的韵味。

四、结语

总体而言,许先生所译《送元二使安西》可谓诗歌翻译的精品。译文在保证原诗音韵美的同时,使用诸多翻译策略保留了原诗形式美。许先生睿智的选词将原诗细节和意境重现得细致入微,这充分体现了他一直主张的“三美”论,对唐诗外译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培荣.略谈诗歌的文体特征[J]. 渭南师专学报,1998, 46-48.

[2]许渊冲, 唐自东, 沈占春. 唐宋名千家绝句100首[M].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4.

渲染离别范文第8篇

每每聆听李叔同的《送别》一曲,我总是难以平静,总又追溯到了孩提时代。当我仍是一名懵懂无知的的孩童时,母亲曾带我去看电影《城南旧事》。我并不对剧情感兴趣,当观众为林海音的故事而感动得潸然泪下时,我依旧是焦躁不安。末了,忽的传来一曲乐音,那音乐舒缓优柔,意蕴深长,我竟凝神细听下来,想象着“芳草碧连天”的美景。可是幼稚的我哪会知道,这是一次残笛声中的别离。我只是一味认定这是一曲绘景的小调,甚至几重幻想来到那芳草碧连天之地郊游。

六年时光匆匆,那次认真的送别定格于小学的毕业典礼上,六年,似乎漫长,却又好像转瞬即逝。那刻,大家相拥而泣,宣泄出自己的悲伤与痛楚。面对的正是离别,正是无法割舍的情谊。晚风夕阳下,大家小声哼唱了《送别》一曲,因为只有此曲才能将离别前的千言万语表达,似乎人人心领神会,瞬间通晓了曲中的意蕴,唱出了心声,唱的已不是曲,是曲中的情谊,歌声将本就凄凉的傍晚渲染得更有一丝离情别绪。这一别,似乎真是“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今日,却又是一场永久的离别,一场没有长亭古道,只有泪水血汗的离别。我们全体同窗在经历了五日风吹日晒的军营训练后,启程回家。我们最舍不得的,便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林教官。他天性好强,事事争第一,而由于我们不尽职,导致队列会操名次不佳。此时,愧疚,不舍,感恩全部凝聚成泪水,涌动在眼眶中,流淌在血液里。我再一次轻唱起了李叔同的《送别》一曲,作为一名初三学生,早已领悟出了《送别》中的另一份感受。人生在世,聚少离多,而离,或小别,或终别,因而,“惜”为贵。珍惜所得,珍惜情谊,更要珍惜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