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复读生高考报名

复读生高考报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复读生高考报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复读生高考报名范文第1篇

作者简介:陈益林(1982―),男,汉族,福建龙岩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教务处研究实习员,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韦宁(1981―),女,布依族,四川泸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从事比较高等教育研究研究。

摘 要:近年来复读生大量涌现,复读生已成为重要的高考人群,全国高考复读人数已约占当年考生人数15%的比例。复读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研究旨在剖析当前愈演愈烈的复读现象,探究复读生群体数量不断上升的深层原因,查找复读生群体所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复读培训机构举办策略和复读行为的“生存空间”,为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提供适宜的改革思路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方案。

关键词:复读生;复读现象;高考;公平

1977年高考匆忙恢复,当年超过50%的考生不是应届的,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高考考生才以应届为主。但到了21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复读便逐渐成为一种“气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早在2002年教育部便通知叫停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在江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公办高中毕业生复读班已被叫停,但事实上,“复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旨在查找“复读热”动因,并提出复读生参加高考是高考公平性的体现的看法,遵循了考试机会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复读行为,出路在于“导”和“监督”,在于“合法化建设”,而非单一的“禁”和“堵”。

一、复读原因透视

200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50万,而招生人数为530万,这也就意味着有420万落榜生,而这批落榜生的绝大多数将选择复读。北京2006年参加高考人数11万多人,实际录取8万多人,预计高考后将有两万名考生复读,其中不乏高分考生。①复读生增多问题的出现,一是高分落榜生的增加;二是录取后考生不报到的人数加剧,需要复读生自我、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社会舆论等几方面协同努力解决。

(一)复读生“不慎出错”

大批落榜生走向复读之路,原因在于高考自我定位不清、高考志愿填报失误、名校情结等因素。部分考生自我认知不当,不考虑自身的实力和个人的志趣爱好来合理定位,填报志愿不当而导致落榜。有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不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冷热”的相对性,造成许多考生不能进入所报专业,只能是被调剂到自己不满意的专业,于是不去报到。在报考志愿时,有些考生不考虑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往往出现过于保守、从众心理、轻率随意等特点,造成因报考院校较低而后悔或者因录取院校不适合而懊丧心理,结果往往是被迫或不甘心地放弃入学机会,加入复读大军。此外,许多考生都把名牌高校看成唯一的选择,出现了“高分复读”现象。

(二)高考招生制度不尽合理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报名条件有很大的放宽,取消了对年龄和婚否的限制,取消了当年不报到的新生第二年不准高考的规定等,使得复读生有了较大的空间和心理优势。但是,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太少,同批次高校间录取分数差异较大,同步进行录取造成实质上变成仅第一志愿能成为有效志愿,其他志愿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投档模式也造成非第一志愿的考生报考某校时,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生源严重不足时才能生效,否则其他志愿毫无作用。有些名牌大学宁可降一个或几个分数段招收而不愿意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三)公办高中鼓励学有潜力学生复读

学校和教师的误导也是造成复读生增多的重要原因。学校和教师对考生的志愿报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替考生填报志愿,或者要求考生按照学校和教师的意图去填写志愿,从而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名校和重点大学,以此提高学校办学的知名度;二是指导考生保守报考,填报志愿过于求稳,以保证学校的升学率。从保证第二年升学率角度看,复读生越多越好。于是一些公办高中为提高升学率便鼓励或默许学生复读,以优惠学费、给予奖学金等条件来吸引高分学生复读。因此片面追求升学率也是导致当前复读生增多的诱因之一。

(四)社会舆论误导“复读潮”

社会和高校对招生的宣传存在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名牌思想,忽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问题。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随之而来。有些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毕业生时不考虑学生素质高低和岗位设置实际情况,一味要求名牌大学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学历,使得一些被非名牌普通院校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录取的学生在这样的就业现实面前受到影响,纷纷放弃就读机会。考生家长之间“攀比心理”也容易形成对落榜学生的“另眼相看”,因此,复读生选择复读也与家长的“高期望心理”有关。

(五)农村复读生人数增加

在复读生群体中,农村复读生、家庭经济困难复读生占较大比例。此类型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大多努力学习,但在高考中失利迫使其不得不重新再考,多为理性复读主义者。他们立志通过高考改变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因此在高考失利情况下只能选择复读,在他们看来,读书上大学是唯一能够证明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除此则别无其他途径。“1999年以来,农村往届生的录取率高于农村应届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接近20%,而农村应届生的录取率总是低于当年总的录取率。”②因此,农村应届生要具备与城市考生同等的学业竞争能力,到目前为止仍是不现实的,一旦高考失利,就不得不选择复读。

二、复读行为类型分析

按高考落榜及复读原因划分,复读生可大致分为因录取学校不理想而复读者,平时成绩突出临场发挥失常者,平时不努力、落榜始着急者等几种类型。他们大都承受着较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但在心理承受力等方面较强。从复读动机来看,可分为四类:

(一)工具性复读行为

工具性复读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理性的方式,选择复读一年来获取一定的回报,以追逐高考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升学主义的角度讲,就是有目的的选择复读。复读出发点即为了通过高考获取资源并采取复读这一执行策略体现了复读行为的工具性、功利性。理性复读主义者为升学主义的行为主体,更多时候其行为模式表现为理性的选择。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升学是唯一有效改变自己身份的渠道,复读为升学,升学为跳出农门,为改变家族和个人命运。

(二)随波逐流复读行为

此类型学生选择复读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受同龄人群体影响较大。此类型学生看到自己的伙伴在高考中遭遇了同样的情况(如高考失利、上线但志愿未填好、志愿填报不当)而选择复读,则紧跟着也采取了同样的处理情况――选择复读。此类学生在复读生中也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类,其中不乏天资聪慧者,尤以男生居多。童年、少年时的贪玩,使他们先天不足,等到上高中甚至面临高考,要选择人生之路了,他们才幡然悔悟,然而为时已晚,复读便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

(三)符号性复读行为

符号性复读行为指的是复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行为者追逐某一符号快乐感和愉悦感,并借此向自己表达和传递“自己能行”的极度自信心态。此类型学生视院校为符号,视走入某一院校为一种身份地位,此类复读生所看中的是高校所代表的某种社会文化意义。此类型复读生选择复读不是为了解决能不能考上大学的问题,而是为了考上哪所大学的问题。该类型复读生多为高出本科线以上的高分学生,如“非清华北大不上”的学生。

(四)惯习性复读行为

惯习的行为也即“本该如此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行为,通过习惯进行的行为。惯习式行为模式是一种生成性结构,是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所致。产生惯习的社会结构就包括考生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期待心理等。农村复读生人数的增加便证明了这一点,落榜生如若不通过复读来改变自己命运,留在农村,则被认为是非惯习行为,是要遭耻笑的。学而优则仕的民间教育价值观、望子成龙的家庭期望值使得落榜生选择了复读这一“理所当然”的行为。

三、思考及建议

复读行为对当前的高校招生制度以及毕业班教学带来了冲击,但仍大可不必对复读现象横加指责,欲“严加取缔”。因为,举办复读班,允许考生在落榜后继续复习再考,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原则,体现了高考的平等性、竞争性、公平性原则。今天允许复读现象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就是为了更加凸显高考的公平,就是为了更能维护考生权利,解决之路在于如何合理规范办好复读班。社会各界不应漠视复读生渴望进入大学校门的愿望和权利,而应正视现实和加强反思。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办高中举办复读班,有关部门不应简单地一关了之,而应以疏代堵,本着对复读生负责的态度,找出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规范实施。

(一)统一“复读行为合法性”认识,更新观念

《高等教育法》等法律规定提供了“复读行为合法性”的法律依据,明确了公民考试权利的合法地位。公民依法享有参加考试的权利,公民的考试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受教育权利等在公民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延伸和具体表现。要发展繁荣复读文化,巩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为复读行为的合法性奠定稳固的社会认识、情感和评价取向,增强社会对复读行为的认可、接受、信任和参与程度。

(二)复读生自我准确定位,卧薪尝胆锤炼自己

复读生在决定复读之前应慎重考虑,要考虑到自己复读一年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复读生本身也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努力把自己培养和造就成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身心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中生。“当一扇门向你关闭,必然有另外一扇门向你敞开”,复读生要有如此般的豁然心态和警醒的头脑,要有卧薪尝胆的勇气,在复读生活中锤炼自己,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查找自身主观原因入手,通过复读生活来改变自身命运,以坚强的意志来度过复读生活。

(三)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复读办学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是复读现象的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并实施复读班管理及监督规章制度,以便规范各省市的复读班举办机构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行为,对复读班举办机构的资格做一严格限定,明确复读生群体的权利及义务。应允许公办学校举办复读班,倡导社会力量成为复读班举办主体,并由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审批和监督指导。但要根据学校实力而定复读班规模,严禁复读班中乱收费,公平公开透明收取费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要破除当前“明禁暗行”“遮遮掩掩”的态度,实行对复读现象的合理引导,保障复读生参加高考行为的“合法性”。

(四)平衡院校发展差距,促进各类型、各层次的高等教育均能得到有效发展

复读这一教育中异常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院校之间的差距,这与择校现象有相似之处。旺盛的大众高等教育需求与优质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高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院校之间的不均衡性发展,使得考生在填报志愿和进行升学选择时常持名校心理,非重点院校不读。国家优先发展若干所重点大学,启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这必然导致高校之间差距较大,加剧了高等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了一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难、考生不愿意就读等现象,这是复读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促进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控制好复读行为的治本之策。

(五)改革现行高考招生制度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来临,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弱化了。要化解复读需求强烈的矛盾,高招制度必然要改革。每年高校招生录取结束后,总有不少已被高校录取但不去报到的考生重返中学复读。低分考生复读,高分考生也复读。出路在于改变现行的高招制度,让高校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实现选拔精英化、考试经常化、考试中介化、招生自主化”③。当前可行的思路是按照市场经济思路改革高考体制,借鉴国外GRE、托福等考试模式,增加考生的考试次数、入学次数、录取机会,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录取的自,保护高校和考生的利益。

(六)复读培训机构应重复读生管理,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

复读培训机构要加强复读生群体的管理,为复读生创最优学习环境。摸索复读生成长规律,促进复读生学业进步,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加强对复读生的精神激励,提高其成就动机水平,要让复读生抬起头来。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较多的心理问题,“高三复读生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恐怖因子分高于应届毕业生,复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应届高中毕业生。”④为保证复读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心理卫生知识教育,做好心理疏导,以保障学生个性和心理健康发展。

(七)家庭、社会要肯定复读再考是对“一考定终身”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家庭、社会要为复读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肯定复读生也是公平的高考竞争者。选择复读是个人不甘落后,改变个人命运的一次人生选择。要破除种种来自社会各方质疑复读现象的压力,取消对复读生“另眼看待”的政策。家长要为复读生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大的压力。并且要为他们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在营养、卫生、娱乐等方面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积极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困扰他们的问题,给予他们物质与精神上的全力支持。

注释:

①王茗辉.今年高考以结束 制造2万复读生[N].法制晚报,2006.

②苟人民.高考公平的实证考察及认识来源[N].中国教育报,2006(5).

复读生高考报名范文第2篇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全入时代不可避免

1.全入时代征兆初现

从发展过程来看,各国高等教育一般都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培养国家栋梁和精英的时代,升学率为同一年龄层次的10%-15%;第二阶段是超过15%的大众化时代,升学率超过34%;第三阶段则为全入时代,即希望上大学的入都有机会。所谓的“全入时代”是指,总报考人数与总招生名额相当,简单地说,就是升学率百分之百。我国高等教育的全入时代已经不可避免。

全入时代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高考报名人数的减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1020万,比上年减少3.8%。这一数据与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持续增长的状态形成了对比。2002年到200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由527万人增长到了1050万人。继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以后,2010年高考报名人数继续下降,2010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是8万,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0%。上海比北京更严峻,也是全国高考录取分数实际上最低的地方。因此,北京、上海纷纷减少招生计划。北京的市属高校,纷纷把一半以上的招生计划转往外地。山东一直是生源大省,但山东生源下降将更为迅猛。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预测,到2013年,山东省考生总量将从2008年的80万人下降到40万人左右。山东2009年的招生计划是52万人,即便是招生计划不增长,山东过两年也将面临没有学生可招的窘境。湖南今年也破天荒地第一次拒绝一些外省高校的招生计划,以确保湖南高校的生源。

不仅仅是高校招生上出现生源匮乏,各级学校也遇到了这种尴尬。北京2009年小学新生总量是5万多人,这些人12年后全部参加高考,也只有5万。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最近几年,全国中小学校数量及在校生总数均迅速下降。10年前,全国中小学总数还是60万所左右,但到了5年前,只有50万所,现在,大约只有40万所。最新的数字显示,初中以下在校生总数2008年比2007年减少230万人。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大致有五个方面的原因:1.计划生育造成出生率降低,新生人口减少。我国小学生在校人数已连续递减13年,已由1995年的13195.15万人逐年减少到2008年的10331.51万人,所以高考报名人数还将持续减少。2.部分学生放弃高考去打工。大学生就业困难,上大学的回报率较低,导致不少学生选择打工或上职业高中。3.部分省市高考改革,复读生减少。4.出国留学的人数大幅增加。2008年全年出国留学人数达17.98万人,其中自费出国留学人数达16.16万人,占总数的90%,以后将持续增加。5.高校持续的扩大招生。

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仍然按目前每年高校招生计划增长5%测算,到2013年以后,高考的全国平均录取比例就可能超过80%,在经济发达、高校众多的省份,超过90%是正常的,甚至会达到100%。这就意味着,理论上考0分也可以上大学。

2.全入时代不可避免

如果就业难、复读生减少、出国留学人员增加以及高校扩招等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那么,全入时代或许遥遥无期,因为这些因素都是偶然因素,只能对高考人数起暂时的影响作用。可事实是,上述因素并不是影响高考报考人数下降的主要因素,适龄人口总量的减少才是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报可以看出,中国在现阶段的适龄升学人口正在不断下降。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应届高中毕业生人数分别是849万人、834万人、802万人,这就充分说明了适龄人口变化对高考产生的近期影响。分析1993年到2005年的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全国小学招生人数(见表),适龄人口减少导致高考报考人数下降的观点可以得到更有力的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年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而成)

2009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应该是1997年开始进入小学的。上表显示,1997年小学生总数比1996年减少了62,62万人。按表中数据显示,应该从2007年高考人数就开始下降了,不过,这十多年来,高中入学率与高考报名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抵消了1995年、1996年两年人数减少的影响,并且,由于之前的1994年大增183万人,而1995年、1996年两年减少不多,绝对数字很高,因此,2007年、2008年两年高考人数不降反增,并在2008年创造了1050万高考考生的历史峰值。

而2009年的情况是:由于1997年较1996年学生数减少62万人,下降明显,而在这一两年内高中入学率与高考报名率又基本保持稳定,所以不足以掩盖学生数量锐减的影响,致使高考人数下降。

同样,按上面的数据来看,未来几年,高考人数将加速大幅下跌,而且一蹶不振,按照现在每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来看,未来二十年内几乎没有可能再达到2008年1050万人的历史纪录了。所以,中国高等教育的全入时代为期不远,并且不可避免。

二、全入时代的高考外语变革趋向

由于全人时代对高校规模、报考人数、招考制度、考试评价方式等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与这些影响密切关联;作为高考科目之一的高考外语可能会发生多方

面的变革,借鉴外国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我们对这些变革进行探讨和预测。

1.高考外语或成选考科目

全入时代导致的一个最明显的后果就是高校招生竞争的加剧。而招生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降低考试标准或者减少考试科目设置。日本的情况就是如此,2006年,日本的国立、公立、私立大学的新生有35.6%是经由推荐入学,四成以上的考生没有参加学科考试,光私立大学就有一半的新生没有参加学科考试。进大学的门坎变低,也使得许多大学为新生的程度低而苦恼,目前有两成左右的大学还特别开设辅导课程,让大学新生重温高中课程,好跟得上大一的进度。有些学校为了招生,还删减了部分必考的科目,此举已经影响到高中的教学方针。2006年底日本曾发生数百所高中未让学生修完升学考试不考的必修学科问题,差点让近十万应届考生毕不了业,这也是大学抢收学生的后遗症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在全入时代的中国,类似日本的情形也会出现,报考高职高专以及普通本科中与外语关系不甚密切或者是不需要外语专业的考生,将不必参加外语科目考试或者自愿参加外语考试。如果一刀切地要求所有考生参加外语考试,那么会把那些不擅长外语的考生拒之大学的门外,大学将更难招到生源。这不是大学所愿,也不是考生所愿,更不是那些反对全面学英语的人士所愿。

2.考试形式多元

高等教育进入到全人时代之后,高考报名人数急剧减少,高校、教师相对增加,考试资源、财力、物力等因素相对增强,为高考的科学化实施提供了较充裕的基本物质保障,外语考试多元化可能得以实现。

我国全入时代的高考外语多元化特征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设考的多元化。考与不考,在高等教育全入时代条件下,报考高职高专的学生、部分民办院校乃至部分公办院校的学生可能不考外语或选考外语,不考或选考的依据是院校或专业的层次、性质等;一种考与多种考,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外语可能分开考,或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分开考,两种高考时间错开,各司其职,考试测重点不同,考生自由选择。

其二,题型的多元化。在“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形式下,题型多样化的现象已经显现,四选一题目独霸高考外语试卷的局面已经开始松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如2005年北京卷的情景作文和开放作文,湖南卷的听力填空题,广东卷的听写题;2007年湖南卷的阅读简答题和书面表达第一节的阅读短文后填空题,湖北卷的根据提示完成句子,山东卷的阅读表达,江苏卷的写作对话填空,江西卷的根据短文大意和首字母提示的对话填空,海南宁夏卷的阅读7选5题型和新型短文改错模式(打破传统一行对应一个错误的模式),广东卷的语法填空、信息匹配、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等新题型。对于听力,目前有记入总分、不记入总分(仅供参考)和取消听力三种处理形式,但从长远来看,听力考试不会取消,只是不同的省份根据具体情况会加大或减少其所占的比重。口语目前还没有纳入考试范畴,只有报考外语类或对外语要求强的专业的考生才加试口语。但随着评价制度的完善和测试技术的改进,口语测试会按照一定比例引入到高考测试中来。高考外语试题的总的趋势是:主观题的比重会加大,因为太多的选择题不利于对学生真实语言能力的考查,从而大大降低考试的效度,无法真实地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题型也会变化多样。

3.考试内容务实’

早已进人全人时代的美国,其SAT考试内容颇具务实特征,如SAT-I中的文章写作项目只有写作时间的限制(25分钟),没有对文章长度的要求,但是强调观点的独特性与论据的确凿有力。写作考试在整个SAT考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试题分为两大板块:前三项是辨别和修改句子与语段的错误,完全以标准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目的是检测学生在语法、惯用法、标准书面英语上的规范以及语段组织的逻辑性、条理性与连贯一致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最后一项是写作,给定一个话题,规定写作时间是25分钟,不规定文章长度,但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针对给定的话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第二,运用推理和来自于阅读、研究、经历和观察所得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第三,遵守标准书面英语规范。反观国内的高考外语考试,包括写作在内的大部分题型,重形式而不重内容,考试内容与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求严重脱节,且很多题目不符合外语测试的交际性和真实性原则。

全入时代由于高考人数减少,考试资源相对增多,对外语考试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外语试题内容将更加科学化、务实化。具体而言,试题将更加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更加强调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试题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课本体式试题将不会再出现。

4.考试标准格差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考的统考试卷都实行一个标准、同一大纲和一样的试卷结构,并采取本科、专科乃至中专多层次教育一条龙录取的政策。这无论是从考试结果的有效性、对不同水平考生和不向层次教育需求的适应性看,还是就选才的公平性讲,都有违考试活动自身的规律。在全人时代,高考外语的标准会出现格差化,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对高考外语的要求将会有所区别。高考外语标准的确定可能考虑到五方面的因素:其一,中学现行外语课程标准的层次划分和高中毕业生学力水平的实际差异;其二,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对新生外语素质水平要求的区别;其三,外语试卷内容结构对考试效能的制约性;其四,外语高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其五,不同层次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差别。

现阶段我国外语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层次化和教材的多样化,已随新大纲的颁布实施而逐步贯彻落实,高中毕业生及本、专科教育的差异客观存在。在全入时代,为进一步增加高考外语标准和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以考试标准的层次化、内容结构的个性化主动适应需求的多样化,本、专科的高考外语标准可能不相同。按照现行的课程体系,本、专科高考外语标准的区别表现为:本科外语考试标准参照中学课程标准的较高标准要求制定,专科外语考试标准参照中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标准制定。与此同时,本、专科考试大纲可能分别编制,并实行分别命制卷和分卷施考。

5.考试次数增加

已经进入全人时代的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实行多次高考。现以日本为例来说明。

与中国一样,日本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每个人要达到更高的层次,好的出身,哪个大学毕业十分重要,高考就是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高考不是一锤定音,国立、公立和部分私立大学,在每年的元月都有一次全国统一考试,从2月中旬至3月底,各校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第二次专门考试。

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国立、公立和私立。这个体系的顶级部分是国立大学,即战前的帝国大学,往下是一般的公立大学,底部是私立大学。据统计,日

本公立大学有118所,私立大学有198所。第一次考试是每年一月的国家统一考试,称为中心考试,共考六个科目:国语、地理和历史、公民(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数学、理科、外语,考生可根据报考学校的要求,考三科以上,也可以考两科,一般不要求全部考。中心考试过关后,二、三月份还将进行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由各个大学各自出题。全国考试成绩公布后,各个大学根据当年所有考生的考试成绩,决定有资格参加本校第二次考试的最低分数线,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分数决定报考哪几个学校和哪几个学科。日本的大学每年四月新生入学,开始新的学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各个大学的考试分为前期和后期。目的就是给考生多提供一次机会,如果前期考不上,后期还可再考一次。各个学校组织的二次考试还有面试,面试在日本非常重要。学校根据第二次考试成绩和体检结果就可以决定是否录取。学校的学部也有自主招生权,不光根据考生的成绩还要根据各高中校长写给大学的推荐书。推荐书除介绍这个学生三年的成绩外,还介绍学生的性格和为人,但内容是保密的,不准个人携带。

复读生高考报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校;扩张;财务风险

公立高校改革实施之后,在扩张过程中的自主性不断扩大,高校得以自主处理大部分财务事务,特别是能够自主开拓财源,使公立高校可支配资金规模越来越庞大,高等院校的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也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遗留,无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造成对资金的使用控制不力,财务收支出现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而给学校的财务运行带来不利影响。轻微的财务风险可能使学校的资金周转出现暂时性困难,严重的财务风险则可能使学校的资金链断裂,这些都会对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学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公立高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是高等院校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扩张中财务风险现状

(一)高校贷款规模巨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扩张带来的资金短缺使得高校也开始倾向于把自己如同其他企业法人一样投入市场,进行借贷融资。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高校贷款不仅数额巨大,利息收益可观。另一方面,高校收入比较稳定,具有可靠的偿债资金保障,即使财务状况不良,由于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也不会面临破产危机,因为在高校无力偿债时,政府也会帮助化债。较之企业贷款,高校贷款风险很小。所以银行对贷款给高校保持着极高的热情。以上动因相互作用,造成了我国高校普遍以亿为计量单位的巨额债务,仅贷款利息就使得高校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7年广东工业大学为了计划在当年成为广东省学生规模最大的高校,在广州大学城建的新校区共贷款20多亿元,根据预算还款需要30~50年,而银行贷款期限是8~15年。厦门大学最近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其数据显示,全国公办高校的贷款规模在2 000亿到2 500亿元之间,高校贷款很有可能成为新的高风险贷款项目。浙江的一所大学由于银行逼债面临破产,浙江省政府决定财政拨出40亿元填补该大学的贷款利息空缺;至2003年末,教育部18所高校债务总额达72.7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了45%。其中因为基础建设而形成的债务占82%;江苏省2008年高校财政拨款总预算为37亿元,仅占2008年各高校计划贷款额的59.77%。表1是从江苏省省属高校2008年度部门预算中抽取的分别代表苏南、苏中和苏北高校的数据。

从表1中可以发现,财政补助收入,即国家投入的部分占学校年度总预算最低的只有23%,最高的也不超过35%;个人投入占年度总预算最高约达26%;而高校为了事业发展的对外筹资中,银行贷款占年度总预算最高的达40%,最低的也约占年度总预算的18%,可见公立高等学校用于学校扩张和各方面建设的资金需求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高校负债扩张已是中国公立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过于乐观

除去国家财政拨款,中国公立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收入,即在校学生的学费收入;二是非教育收入,即校办产业等获取的利润。学费收入与其他收入有很大不同,单个学生的学费水平是有政策规定的,高校不能自主制定学费水平,所以要想取得更高的学费收入,只有招收更多的学生。教育部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至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情况见表2。

从这些数据看,高校负债扩张似乎非常合理,甚至有人认为这非但不存在风险,反而是与高校扩张相辅相成的,因为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在扩大。许多高校以此为依据来预测今后的教育,认为收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以保持增长。

(三)政府对高校贷款的控制比较宽松

在这场高校扩招浪潮中,一些地方政府更是大力提倡发展教育产业,纷纷出台支持教育事业的新举措,其中,高校在新建扩建时,以行政划拨方式而不是以市场机制提供建设用地。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大量举债,而政府部门对此予以默许和担保。在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此都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助长了高校盲目贷款。

二、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贷款规模过大,资金管理比较粗放,使用中存在不确定因素

1.贷款规模超越还款能力

巨额的贷款之所以会产生财务风险,主要是因为公立高校的贷款普遍都超越了自身的还债能力。公立高校没有对自身的还债能力进行评估,或者说评估了也不愿意将信息公开,只是一味地在向银行贷款,只看到眼下,学校能多建几栋大楼,能多铺几块草坪,对今后的还款问题不予考虑。银行对高校的审查也不到位,认准了“公立高校的所有者是国家”这么一条真理,对高校贷款也是来者不拒。

2.对资金的管理水平低,责任意识差,制度建设落后

我国的高校从创立到创立之后的各项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负担,计划经济成分浓重,虽然高校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大自,但是鉴于其事业单位的性质和没有“破产”压力,这样的自被高校强调在“花钱”上,但是对于防范财务风险,如何“省钱”,甚至如何“赚钱”上,高校的意识非常淡薄,在如何改善学校财务状况的问题上注重不够,经济责任意识差,会计核算方式严重滞后,财务报表没有企业化核算,不便于学校对自身财务核算,也不便于银行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把握,这种现象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也不利于银行对其评估贷款风险。

3.贷款自身的不确定因素

(1)项目建设中风险重重

如果高校扩招达不到预期目标,项目工程款就无法到位,项目就不能正常开工,从而导致工程无法按期交付并正常投入使用,无法投入使用反过来又必然会影响到高校的扩张计划,就会引起资金链条断裂,由此而引发恶性的连锁反应。就算高校的扩招能达到预期,在施工过程中又会产生不确定的设计成本和材料成本的增加,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资金短缺,使工程不能按期完工。

(2)外部风险难以预测

高校扩张中的贷款多为数量巨大的长期贷款,大额贷款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倘若高校贷款的时机不合适,利率大幅上调,又会增加学校的付息压力。造成利率变动的因素有:物价水平 、平均利润率、货币资金供求现状 、国际利率水平 、国家经济政策。这些因素中的大部分都是高校自身无法控制的,很难做到权衡多方因素,选择最佳贷款时机。

我国高校的创收不仅受市场影响,更受国家政策影响。国家对于高校学费由学生自己负担的部分的数额多少仍在不断探索,政策仍处在形成期,而不是稳定期,所以变动较大。如果国家对学费进一步压低,高校的收入来源就会受到影响,财务风险随之增大。

(二)学费收入难以持续增长

学费收入是高校还本付息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我国高校学费收入却难以持续增长。由表2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08年,高校的在校人数是不断增加的,那是不是意味着高校都可以高枕无忧,等着学费总额一年一年的增长呢?事实上,学生绝对数即将面临大幅下降。人口学家分析指出,2006年以来,中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已连续三年下降;而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首次绝对下降。这说明,中国严格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影响到教育的规模。考虑到小学、初中人数也在逐年减少,未来中国普通高中教育规模还将逐渐缩小。早在2006年,中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就已经开始下降。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人数虽然仍在上升,但增幅却在逐年递减。这一趋势将长期持续,未来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将逐年下降。教育部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中国普通高中招生数为871.21万人,比2005年减少6.52万人。这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普通高中招生人数首次绝对下降。到了2007年,中国普通高中招生840.16万人,又比2006年减少31.05万人。2008年中国普通高中招生数较2007年又减少近3万人。

普通高中一般是三年一届。这意味着,在2006―2008年入学的高中生,将在2009年至2011年毕业。而如果这三年内报名参加高考的复读生规模稳定,中国的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降低。从这点意义上来说,虽然接下来的几年学生数量不会明显减少,仍然是高校扩招的繁荣期,很多预算都以此为依据,得出多少年之后能完成还贷,投资和收益是可以平衡的。但是一旦过了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高峰,人口总数就会出现明显减少,多数高校的招生都会受阻,招生规模必然缩小,不可能达到预期收益,也就无法依靠扩招这一财源来填补财务黑洞。

(三)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够

《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指出,“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但是目前高校在扩张总的巨额费用,国家财政拨款只占少数。1993年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到20世纪末就要达到4%,但是4%的目标至今没有实现。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到2012年将占国内生成总值的4%,表3列出2003―2008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从表3能看出,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处于波动的状态,并没有年年增长,更没有形成大的突破,与这与预期的目标相差较大。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发达国家达到9%,欠发达国家也能达到4.1%。国家要求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但是政府部门在下达“扩招”的指标时,增加的建设资金却相当有限。在政府经费拨款和学杂费难以大幅度增加时,公立高校的发展就只能寄托于银行贷款,潜伏的危机可能威胁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高校方面

1.要加强对扩张建设项目的监管

要注重培养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做好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精心做好预算,合理估计成本,要对投入之后的收益有做到心中有数,要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遇到突发的状况要有应急预案做保障,降低一切风险的发生率,不搞盲目投资。

2.高校要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经济责任体制

高校要认识到对自身财务的管理也如同学校其他事务一样非常重要,学校应加强财务管理力度,要改变对领导业绩的考察方式,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度,把任期内学校财务状况作为考察的重要方面,从制度上防止有些领导急功近利、大肆借款、大兴土木的现象。

3.改变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

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收入和支出的所属期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处理方法的好处在于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也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但按照这种方法计算的盈亏并不合理、也不准确。这样使高校的财务状况得不到全面反应,尤其是对负债,会使得高校对自身的财务状况盲目乐观,由此为基础制定的经济策略也不科学,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现阶段,高校应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并逐渐以权责发生制为主的会计核算制度,以恰当反映公立高校在会计期间期间的收支状况,使公立高校对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加以防范,有利于公立高校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4.加强对各部门资金使用的内部监督和审查

要把监督审查落实到每个使用资金的部门,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作出评估,既要考察其使用资金资源的总量,也要考察其业绩,得出资金利用率。对部门的评估要着重参考资金利用率,这样的评估对高校有效利用有限资金提供了依据,从而使高校对自身的财务状况有更深入细微的了解。高校要参考企业对下属部门的考核方式,着重考察投入产出比,不断提高收益率。

(二)银行方面

1.银行要建立专门针对高校的信用评级制度

银行目前针对高校的信用评级制度是和企业一样的,但是高校运作虽然有市场化的痕迹,但是它们毕竟属于事业单位,银行对不同机构的信用评价,应视情况而定出不同的考察重点,比如高校的信用评价重点包括:学校资金主要来源、办学重点、特色专业发展前景、科技创造价值能力、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情况、偿债能力等。根据这些信息得出的评级,有助于银行预测学校偿债能力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更好地对向高校贷款进行决策。

2.银行对高校贷款要保持谨慎认真负责的态度

银行业应加大行业自律,主动抵制可能造成不良贷款的风险,要本着对国家对社会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关于发放贷款资格和数额的规定,认真对高校财务状况进行评估,从源头上杜绝高校扩张的盲目性。

(三)政府方面

政府在办教育上应是主导力量,在目前中国公立高校财务管理能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更加不能让学校成为大规模创收的主体,更不能指望让民众来承担教育经费的负担,政府有责任在教育上投入更多,满足高校适度扩张的要求。同时,政府对于高校的贷款应有所限制,不能对其继续采取放任的态度,任其发展。目前这种最终由政府承担风险的预期导致了高校和银行的盲目贷款冲动,毫无顾忌,造成了高校贷款扩建热。因此,作为最终责任人的政府,合理控制高校贷款的规模,加强对高校贷款的监控,保证银行贷款有效合理地利用,防止和降低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避免公立高校重走国企旧路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孙新章.高校负债扩张及其财务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于燕臣.关于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加强财务管理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7(4).

[3] 王新钢,路建忠,张延君.高等院校扩张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河北北方学院报,2007(6).

[4] 杨杰.高校贷款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07(9).

[5] 彭清平.高校规模扩张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理工高教研究,2006(2).

[6] 李文.高校规模扩张中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12).

[7] 江龙,周俊,王华.高校贷款风险及其防范――莫使高校重走国企老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6-2-13.

[8] 林华.高校信贷风险忧思[N].金融时报,2006-1-13.

[9] 张海兰,田园.我国高校银行贷款规模控制模型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