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谷雨诗词

谷雨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谷雨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谷雨诗词范文第1篇

一、 音乐导入,诗词引路,初识天籁

(课前一直播放民乐《百鸟朝凤》)

1. 同学们注意听,这支曲子好听吗?它是我国的民乐,曲名《百鸟朝凤》,听着这些鸟儿清脆的叫声,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呢?(春天、原野、阳光、树林等)

2. 它唤起了我们对美好自然的回忆,因此,人们总想美化鸟儿的叫声,我们喜欢把鸟儿的叫说成什么呢?(鸣、啼)

诗人们也为此留下了大量的诗句,比如关于鸟鸣的诗句,你知道有哪些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等等)

关于鸟啼的诗句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等等)

3. 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鸟儿的啼叫呢?

燕子――唧唧唧唧

鸽子――咕咕咕咕

大雁――嘎嘎嘎嘎

啄木鸟――嘟嘟嘟嘟

4. 一种鸟儿一种叫声,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鸟语。(板书课题,指导读好)

【设计意图:语文素养的提升绝不是单单依靠对文本文字的精雕细琢就能完成的。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素养,它需要多方位的积累,糅合浸润。因此,我通过音乐,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对鸟语的憧憬。进而通过对鸟儿叫声的不同说法并佐以诗词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的丰富,感受美好的事物总能唤起人们进一步创造美好的欲望。在浓郁的民族风的氛围中拉开学习的序幕】

二、 借助方法,自学生字,当堂听写

1. 回忆一下自学生字的步骤。

(①读准字音,注意难读音;②观察字形,想法记住它,并默帖书空;③找一找在文中的组词,结合句子想想它的意思)

2. 自学生字,准备听写。

3. 听写生字词语:勤劳 傻话 通晓 怠慢 拘束 安慰

批改注意要正确且美观。(布局合理,行款整齐)

4. 理解“通晓”,教给一类词理解的方法。

你根据哪个字能快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晓,知道、明白)那“通”这个字作何解释呢?查字典理解:通,了解,懂得。

小结方法:通是明白,晓也是明白,合在一起明白明白,明明白白,那就是理解得很透彻。一般情况下这种近义词联合组成的词语都会加强加深词语的意思,如:巨大、遥远、牢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虽然朴实,但朴实之中想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首先我觉得自主学习需要方法的引导。这一设计主要想能够真正将教师平常对生字教学方法的渗透运用于实践之中。其次在生字词的听写中暗含了统领全篇的词语“通晓”,这样既能就此给学生一个举一反三的解词方法,亦可以通过这一词语的理解顺利推进课堂,进入课文的阅读学习】

三、 总览全文,边读边想,辨识“通晓”

1. 文中的“我”真的“通晓”鸟语了吗?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并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2. 学生自由读书,交流主要抓住“傻话”“以‘知音’自居”和“一直没有学会”三处来细细体会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辩证地看待问题是我设计这一教学的初衷。文章虽写“我”喜爱鸟儿,但是“我”却并未因此通晓鸟语,所谓通晓,只是“我”基于对鸟儿传统意义的揣摩而生发的一厢情愿的鸟语猜想。当然我也想就此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课文中多“走”几个来回。熟读是一切独特感受的基础】

四、 倾听鸟语,创造鸟语,享受天籁

1. 认识鸟儿,体会鸟名。

(1)出示图片,布谷,听过它的叫声吗?由叫声联想鸟名,体会它“因声得名”。

布谷鸟还有其它的名字吗?(杜鹃――春花闻杜鹃;望帝春心托杜鹃;子规――子规声中雨如烟,杨花落尽子规啼;啼鹃、蜀鸟等)

关于布谷鸟你知道哪些诗句或者谚语呢?(布谷飞飞劝早耕;谷雨时为布谷天,莳瓜种豆植新棉;布谷叫时谷雨到等)

你看,在人们的心目中,布谷鸟已经成了什么的象征?(节气――谷雨;勤劳;开始农忙的信号)

(2)出示图片,喜鹊。鹊,专指这种鸟。前面加个喜,是因为什么?由“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体会它“因传说而得名”。

2. 倾听鸟语,揣摩语言。

(1)读书中与布谷交谈的语言,通过自读自悟,体会音韵。

(2)引读加深对节奏的体会,师问生答。

(3)小作者看见布谷这样问,你呢?你看见它会向它提什么问题?猜想它会怎么回答你呢?学生讨论。

(4)同桌配合,交流问答。

布谷布谷,你做什么?――聊天散步;去看瀑布;

布谷布谷,你看见了什么?――蜘蛛老鼠;参天大树;

布谷布谷,你叫什么?――我叫布谷;树上甘露。

……

(5)这样问,这样答,有趣吗?读读书中对喜鹊叫声的猜想。

(6)你也来猜猜喜鹊吧。学生讨论。

(7)同桌配合,交流问答。

你看见什么?喳喳喳喳,三月桃花,白色梨花,春雨沙沙。

你说什么?喳喳喳喳,恭喜大发,今天被夸。

(8)好玩吗?你还喜欢哪种鸟儿?与它来个纸笔交流,问问它,猜猜它的意思吧。(学生写,交流)

谷雨诗词范文第2篇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在古代,文人墨客对于名菜的吟咏,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称道的诗句。诵读名诗,品味美食,既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又提升了名菜的品位。美食产生了诗歌,诗歌为美食锦上添花。如此下来,使美食上升到艺术的境界,高雅与平凡的统一,堪称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美食家坡

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他的诗词文章,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比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菜肴也有很多,最负盛名的便是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了。

《老饕赋》: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这位美食家在《老饕赋》一文里,给我们描写了他理想的一桌宴席:“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说的是吃肉只选小猪颈后部那一小块最好的肉;螃蟹只选秋风起、霜冻前最肥美的螃蟹的两只大螯(脚);把樱桃放在锅中煮烂煎成蜜;用杏仁浆蒸成精美的糕点;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蟹则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这些食物,都是极其精美的。比起现在动辄几千元的酒席,也差不到哪里去。

竹笋: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坡一生爱竹,因此,他在住处周围种了很多竹子。然而身为美食家的他,对竹笋更是情有独钟,常于春夏竹笋盛生时,到竹林中去找竹笋吃。坡用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现在当你吃竹笋猪肉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道菜的发明者就是东坡先生吧。

河豚: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是东坡先生常吃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而关于东坡先生吃河豚,也有一个小故事。话说东坡先生在常州居住时,爱吃河豚。有一位士大夫家,烹制河豚有独到之处,想请大名鼎鼎的苏学士吃一顿。待苏轼吃河豚时,士大夫的家人都躲在屏风后面,想听苏学士如何品河豚。但见苏轼只顾埋头大吃,不闻赞美之声。当这家人相顾失望之际,打着饱嗝、停止下筷的苏轼,口中说道:“也值得一死!”屏风后面的人,听到无不大悦。

茗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常被人们当成茶馆茶庄的名联。

营养师陆游

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他品尝的菜肴品种,也是很广的。上至飞禽,下到走兽,野味、海鲜,无所不爱。他既精通吃,又对烹调技术颇有研究,并且懂得食疗对健康的作用,可以说是南宋时期一位不可多得的美食家。

葱油面: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佳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说的就是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就像天上的苏陀一样。对于这样的葱油面,你还能忍得住吗?

川菜: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陆游不但会做,而且很懂得烹调技术。他长期在四川为官,对川菜兴味浓厚。唐安的薏米,新津的韭黄,彭山的烧鳖,成都的蒸鸡,新都的蔬菜,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离蜀多年后还念念不忘。“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醢酱和橙薤就是最早的食品添加剂,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食也是美味至极。

金齑玉脍: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

陆游的《洞庭春色》一诗中,有“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片的鱼肉;“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称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陆游在诗中称赞的这些菜肴,在当时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名菜。

素食者:但使胸中无愧作,一餐美敌紫驼峰

陆游到了晚年,基本吃素,他认为吃素既节俭,又可养生。他喜爱的素菜有白菜、芥菜、芹菜、香蕈、竹笋、枸杞叶、菰、豆腐、茄子、荠菜等。他认为这是一种节约,“不为休官须惜费”,而是“从来简俭是家风”。何况“邻家稗饭亦常无”,自己这样吃蔬食,也可但“使胸中无愧作,一餐美敌紫驼峰”。

营养师: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对于美食,陆游有自己的心得。陆游的美食心经,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非常可贵的。那就是,少吃盐,因为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利。“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认为选取蔬菜不需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各色时鲜,过一过热水,焯一下就行。水灵灵的蔬菜,何等鲜嫩,吃的就是一个鲜字。

谷雨诗词范文第3篇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就让我们从这首节气歌开始,在岁月流转中,感受时光之美,找回生活瞬间的微妙幸福,体会阴晴雨雪、花开花落的人间好时节。

节气之首立春日

2月,虽然在广袤的北方,仍然是冰天雪地,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已经到了,从这一天一直到立夏,是为春季。

古人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万物正在无声无息中萌动,天空地上都将出现新景象。

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少有往日的浪漫情怀:在漆黑的夜晚辨识星空,在满天的繁星下展开想象。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空隙,从手机屏幕中抬起头来,将目光越过璀璨的街灯仰望夜空――如果你有兴趣,便会发现从立春这天开始,满天星辰在不知不觉中变换了位置。比如耀眼的北斗七星,那斗柄由北指转向东指,正应了一句古语:“北斗东指,天下皆春”。民谚说:“立春一日,水暖三分”、“立春三日,百草发芽”。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季节,立春,是充满希望的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立春。人们很早就格外看重立春这个日子。在这一天,古代帝王要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两千年前的《礼记》中就记载着:“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斋。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在民间,百姓则在立春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风俗,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千百年形成的风俗,有些至今还在乡村沿袭,成为一种立春文化。时至今日,这样的节气风俗仪式虽然不多见了,但立春时节,人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还深深烙印在心里,因为,这个节气依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只是从外在的形式转为内心的祈愿。

立春,表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农民将作各种春耕备耕的准备,虽然随着科技进步,一些农产品已突破了播种和收获的季节,但在广大乡村,人们依然会跟着节令的步调春种秋收。民谚说:春打六九头。立春过后,春风徐来,漫过原野,大地将渐渐丰盈,人们的日子也愈发生动鲜活起来。

雨水降临

如果说立春是春天的“序曲”,只是刚刚春意萌发,还会乍暖还寒的话,那么雨水便进入了春天的第二乐章“变奏”,人们会明显感到田野一片生机,正是九九歌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时节,农民就要闹春耕了。

交了“雨水”,意味着冰雪将去,雨水渐渐多了起来。正如《吕氏春秋》所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繁动。”“雨水”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降水量有所增加,如果冬季雨雪偏少,“雨水”正是浇灌返青水的好时节,正应了这样的民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正月里,雨水好;二月里,雨水宝”。

自古以来,人们便祈求风调雨顺,并传诵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周公太平之时,雨不破块,旬而一雨,必以夜”。想要雨,天就下雨,十天下一场及时雨,还在夜间下,这样的太平世界,真是太美妙了!可是,现实生活那有传说的这般美妙,常常有旱涝灾害的发生。在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只好祈求神灵,还想出许许多多“祈雨”的办法,如晒龙王、盗龙王等等。雨水节气大都在元宵节前后,人们在红红火火闹元宵时,总怀着对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美好祝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古老的“祈雨”活动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成为我们对历史风俗的一种缅怀。

天一生水,东风解冻,散落为雨。在这个一看到雨水这两个字眼就心生温润的节气里,让我们走出门户,到旷野里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朦胧,感受绿意一点点由近及远,如雾般弥漫开去的生动。

“惊蛰”的学问

“惊蛰”之名,很有意味。二十四节气的名字都有所表示,有的表示气候,如雨水、大暑等;有的表示季节,如立春、立夏等。而惊蛰则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习性表示的节气。“惊蛰”,两个汉字并列着,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于幽暗的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温暖的太阳敞开了门户。

“惊蛰”节气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桃始花”。“惊蛰”前后,在北方大地一片灰色的色调里,一簇簇新绿和盛开的桃花带来了春天的气息。不仅桃花,在“惊蛰”这个充满生机的节气里,草木、庄稼、小生灵……仿佛就在刹那间,一切该醒的都醒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在说到惊蛰节时,写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惊蛰时节开始有雷,蛰伏的虫子听到雷声,因受惊而苏醒过来,结束了漫漫的冬眠。古人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即桃花开放,“仓庚鸣”即黄鹂开始鸣叫,鹰少了,鸠(布谷鸟)多起来,总之惊蛰是到了桃花盛开、黄鹂鸣叫、布谷鸟飞来的时节了。这样的情形年年轮回,千百年间在中国的大地之上流传至今,令人满怀着对四季轮回的期待。

不过,对农民来说,“惊蛰”有着更加具体的含义。作家许俊文在其散文《有一些路你并不清楚》中这样讲述:“在豆村那一小块土地上,假如你是一个热心农事且细心的人,自然会发现季节隐秘的路径。我祖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知道季节的路,更清楚庄稼的路,说的玄乎点,他有第三只眼。可不?当豆村的最后一场雪还没有化净时,我祖父就把生产队长章一哲叫到跟前,说,该整玉米墒了。祖父指着地面上一粒粒新鲜的泥坨说,蚯蚓都翻浆了,你懂不?节令是不会走回头路的,人不知道,可蚯蚓知道。节令的路就在这蚯蚓头上,眼下,春天离地面也顶多一指深。”

许俊文所说的“节令”,就是节气的气候和物候:桃花开放、大雁南飞……动植物对节气非常敏感,所谓“人不知春草知春”。如果我们回到单纯自然界一个物种的状态,那么蚯蚓知道的路,我们一定也知道。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当那一丝丝春意钻过山石的缝隙,被我们感知到,那一瞬间,不需要日历,不需要节气,我们能肯定:春天已经到了。

阴阳相半的春分

春分有两重含义,一是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世界各地昼夜时间相等。另外一重含义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由此看来,春分既指春之半,也含着昼夜等长的意思。讲究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讲:“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自古民谚也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经过一冬的枯寂,微风徐来天明艳,柳漾花讯春意闹。眼下,春正卯足了劲儿赶路呢!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春分节气很是重要。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业以及大自然密切相关,人们对一些节气便赋予某种祭祀意义,带有自然崇拜的色彩。史书记载,周朝便有春分日“祭日于坛”仪式。从那时起,春分“朝日”仪式就一代代传承下来。清人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便有这样的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清时代的祭日场所在北京的日坛,时间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隔一年由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民间自然也有许多讲究和风俗。旧时,官府及民间都要祭社神祈求丰年,社神就是土地神。过去不论大小乡村,村中心都建有社坊,供奉土地神,人们在敬神娱人的热闹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类活动,都被称为社戏。说到社戏,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在赵庄看戏的情节,描写的就是春社日前后看社戏的事。时至今日,在一些乡村仍沿习在社坊看社戏的风俗。锣鼓管弦的伴奏,响遏行云的唱腔,这些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原生态腔调,是对被节气追赶、难得消停的乡亲们的最好慰藉……每当最后一声戏腔带着他们的祈祷在天地间回荡,乡亲们会带着满足、带着对土地的感恩投入到又一个四季轮回的劳作之中。

春分有一项人人喜欢的民俗活动,那就是放风筝。蜇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尤其是孩子,哪还能按捺住走出户外的急迫心情,早已将一颗满怀期待的心随着各式各样的纸鸢,在晴空中自由的放飞!这样的图景,让人想起清人高鼎《村居》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以前的孩子都是自己动手做风筝:家里用坏的竹帘、几张麻纸、一撮细线、再用少许白面打点浆糊……旁边的小伙伴们叽叽喳喳争论不休,制作的过程充满了童趣和欢乐。然后到野外把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放飞上天,那颗不安分的心也早已跟随着融入蓝天。

春分过后,气温升高,日照时间一天天长了起来。农历二月是杏月,也称花月。古时民间有所谓的“花朝节”,以庆祝百花的生日――给装扮了整个春天的百花过生日,多么有情怀,又是多么富有诗意!

是节气更是节日

“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春末天气由阴雨多云转为晴朗,该忙着春耕春种了。但在人们心目中,“清明”却是个节日。当节气成为节日,便超越了气候和农事,由它最初承担的“提醒者”的角色,演变成了更加深入人心的民俗和文化。

“清明”由节气演变为节日,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即将冻饿而亡之时,随臣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赏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而介子推却背上老母亲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于是有人献计,三面火烧绵山,以逼出介子推。但火熄之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坐在山中一棵柳树下死了。树洞里有一封血书,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只能吃冷食,不能动烟火。寒食节的日子大致在“清明”之前的一、二天。寒食节和清明节真正合二为一,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被流传得最广的清明诗,便是杜牧的《清明》。因为其中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人们普遍认定其为扫墓诗。这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和西方人带着鲜花不同,中国人上坟时主要是带着酒、肉。祭过祖先的酒肉是有福气的,不能浪费,一定要吃掉,所以从唐代开始形成的“清明”习俗,就是先去上坟,然后把这些酒肉吃掉后再回家。

诗的后半段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结合中国人“清明”的习俗来看,这是违背常理的,如果诗人是去上坟,一定会自己拎着酒。所以,我们耳熟能详的这首诗,实际描绘了诗人一个人在“清明”时节找酒喝。什么情况下需要找酒喝呢?很可能就是外出,比如郊游、踏青、赏春。所以这么一看,杜牧的诗,前半段描写的是人们“清明”祭祖、扫墓的情景,后半段描写的是“清明”的另一种景象――呼朋唤友,喝酒赏青。一是悲,一是喜,一个清明节如何能将悲喜兼容?这是因为清明节原本是寒食节,寒食要禁火,为防止吃冷餐伤身,所以要出外踏青走动,做些娱乐活动,以锻炼身体。这样便有悲有喜了。

谷雨花事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谷雨这个春尾收的十分烂漫――绵绵春雨让姹紫嫣红的花朵在时光的舞台上次第绽放,使得春色愈发撩人。花王牡丹在百花的铺垫后迟迟登场,雍容华贵,上演了深春里的压轴大戏!牡丹雅号“谷雨花”,年年谷雨时节,当令盛开。牡丹和继之而后的芍药声势浩大的开放,更令人有一种春深似海的感觉。

谷雨时节,在广袤的田野上,另一场大戏也在开演,那就是忙碌而有序的春播春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气候温暖而湿润,降雨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节,稻麦嫩绿,油菜金黄,大地如画;冬小麦正孕穗、抽穗;玉米、谷子、棉花、瓜豆等一些春播作物赶着节令下种,布谷声声催,节令不等人啊!这紧要的播种时节,怎么能少了“贵如油”的春雨呢!“雨生百谷”,地里的冬小麦和刚刚春播的农作物特别需要雨水的滋润,只有天上下雨,地上的百谷才能生长。

谷雨诗词范文第4篇

②燕子在水沟边的荒地嬉戏,一共有4只。女儿撑一把绿伞,细雨蒙在伞布上,耸起毛茸茸的雨珠。我说:“爸爸小的时候,燕子很多,谷雨时节,稻田已插上了绿油油的秧苗,燕子在我们老屋的房梁上筑巢,孵化小燕子。”

③那时,枫林村还没有小洋房,都是老旧的泥屋,哪家的房梁上没有燕巢呢。清明节前后,饶北河两岸的洋槐已然一片盎然,新绿的枝叶把整个河滩都遮蔽得满眼青翠,稻田翻耕过后,水泱泱一片。桑树下的矮墙上,蔷薇翻过垣头,冒出淡黄、淡红的花骨朵儿。燕子来了,在某一个微雨清凉的早晨,“唧唧唧,唧唧唧”,斜斜地飞进青石的门框,在房梁的旧巢中,探头探脑,钻进钻出。

④老屋是祖父年轻时修建的,有四个大开间、一个大厅堂。我们一家人坐在厅堂吃饭,燕子在巢里喂食。母燕飞进门,小燕们就扑棱棱地趴在巢边,张开鹅黄色的小嘴,“唧唧喳喳”。母亲说,等柳枝芽齐了,泥鳅孵完卵,小燕子的羽毛全黑了,它们会回它们的老家,老家再远,它们也能飞过千山万壑,觅得自己的旧窝。

⑤那时我还是在我女儿这个年龄,除了上学,都是在水沟里捉泥鳅。门口有一条水渠,直通饶北河,暴雨过后,把水渠上游堵死,把饭箕埋在水口,水孱弱下去,泥鳅边游边退,退进了饭箕里。一次,总能捉三两斤。阳春天,我们就到稻田的入水口,垒一个小坝,把水放干,把一条条圆身肚滚的泥鳅扒进鱼篓里。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泥鳅煮面条已经是非常丰盛的美食。年少,不懂母亲的苦楚,我常常抱怨母亲在春荒做的每一顿晚餐,不是白菜焖饭就是芋头焖饭。母亲刚刚四十出头,身子已微微佝偻,窄脸门,嘴唇干焦,手指长而刚硬像枣树的根,因肺热每到深夜有长长的咳嗽。

⑥事实上,我在乡间生活的时光,是较为短暂的,16岁后,一直在城市里读书、工作,也只是在春节前后回乡间走走。近几年,枫林村的老屋都消失了,沿老街修建的,都是四层五层的小洋楼。我的老屋也被几个哥哥拆了,建了三栋新房,前院的三棵大樟树砍了卖给了木雕厂,后院的一棵桃树、两棵枣树砍了当柴烧。饶北河右岸的农田大多荒废了,到了春天,油绿的杂草一片连着一片。新修的楼房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去年,一个早年外出打工如今家业有成的人,回到枫林村,看见大片撂荒的田,说:“田是我们的命,不能亏待自己的命。”他把田全部以流转的方式承包,栽满西瓜。沙地产的西瓜,特别甜,枫林西瓜一季响亮于江浙。

⑦父母年迈,我想以后只要有时间,就会携妻儿,回枫林小住。对父母而言,这是一种温暖和慰藉。只是我年轻时不懂这些。这次假期,我答应陪女儿去枫林钓鱼。母亲见了我,忙活好菜好饭。我说:“还是我来烧饭吧。”母亲老了,走路是一步一步地移,蹲下身子在埠头洗菜,要好长时间才能把手够着水面。连续几日,都下着迷蒙细雨。母亲说,多年没看见燕子了,今年燕子来,可是一件喜事。

⑧池塘上是绵绵的水泡。细雨从天空的纺车里,一匹一匹地纺下来,丝丝缕缕,柔柔娉娉,缠缠绵绵。据说,燕子是恋旧巢的鸟,喜爱泥屋,一代一代地繁衍,居住。看着细雨中斜飞的燕子,有说不出的美好,我不自觉地咏起宋代陈与义的《对酒》诗:“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选自2013年4月12日《光明日报》)

【思考练习】

1.本文回忆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作者为什么写“母亲说,等柳枝芽齐了,泥鳅孵完卵,小燕子的羽毛全黑了,它们会回它们的老家,老家再远,它们也能飞过千山万壑,觅得自己的旧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修辞和词语运用的角度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谷雨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牡丹;唐代;栽培;观赏

[中图分类号]S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90-03

牡丹花大且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唐代更是出现了牡丹热潮,许多诗词文章都表达了对牡丹的赞誉。舒元舆《牡丹赋(并序)》更评论道:“我案花品,此花第一。”但实际上,唐代这些富丽娇艳的牡丹并非最初就是如此。

一、先秦时无“牡丹”之名

研究发现牡丹是我国的特产花卉,自然界中的九个野生种均为我国特有。现代植物学研究普遍认为栽培牡丹起源于野生品种。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和南宋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都认为牡丹隋唐时才开始出现。其实早在隋唐以前牡丹就已被记载,但因为古时牡丹都是野生牡丹,多长在深山中,还没有被人工栽培,其价值少有人知晓,所以文献典籍中很少提及。其实最早在《诗经》中就出现了牡丹。《诗经・郑风・溱洧》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首诗中的“勺(芍)药”很可能就是实际上的牡丹。

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因为牡丹和芍药在先秦时都统称“芍药”。后来才有所区分,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引西晋崔豹《古今注》说芍药有二种,一种是草芍药,即现在的芍药;另一种是木芍药,即现在的牡丹。当时的野生牡丹没有现在这么强的观赏性,形态上和芍药的差别也更小。牡丹和芍药都为毛茛科、芍药亚科、芍药属植物。野生牡丹与野生芍药最大的区别是牡丹是木本,而芍药是草本。或者更准确地说牡丹是亚灌木。因为牡丹每年新生的枝蔓只有较少的一部分能够木质化,其余更大的部分还是草质,会要枯萎死掉。俗话“牡丹长一尺,退八寸”指的就是牡丹的这种退枝现象。而芍药是草本,季节一过,当年新生的枝蔓就会全部死掉,来年再从地下的宿根中发出新芽。所以本诗中用“芍药”称呼实际上的牡丹是可能的。

其次,这首诗描写的是郑国三月上巳日的情景。上巳就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人们在这天结伴去水边沐浴来拔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先秦时是大规模的民俗节日,青年男女也借此机会互赠香草表达爱慕。上巳时刚进入暮春,大致为公历四月。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照看芍药”。李时珍《本草纲目》牡丹条集解中指出牡丹是农历三月开花。唐诗如王贞白《白牡丹》也说牡丹谷雨开花。谷雨在清明之后,是农历三月中的节气。而李时珍《本草纲目》芍药条集解则说芍药是夏初开花。唐代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诗也提到芍药农历四月开花。这些都说明牡丹比芍药开花早,牡丹是暮春三月开花,芍药却是春末夏初开花。现代园艺上牡丹花期也一般在公历四月至五月,芍药则是公历五月至六月。依郑国即今河南一带的气候,上巳节开花的应该是牡丹,而不是芍药。所以推断野生牡丹在先秦时实际上已经被记载了。

二、秦汉时发现牡丹的药用价值

秦汉时牡丹和芍药已经被区分,也有了明确关于牡丹的记载。最初人们将牡丹与芍药相区别,是因为发现牡丹的药用价值。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就说牡丹最初除根皮人药外,其余都被当做柴烧。这不仅说明牡丹具有药用价值,也可以推测野生牡丹大概观赏性不高,所以并不为人所重视。

“牡丹”的名称首次出现是在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里。其中记载了牡丹的药性、作用、别名、生长环境等。1972年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也有用牡丹治疗瘀血痛的处方:“口口瘀方:乾当归二分,芎劳二分,牡丹二分,……”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有“大黄牡丹汤”的药方。著名的六味地黄丸药方的原型是《金匮要略》中的崔氏八味丸,其中主要一味药就是牡丹根皮。由此可知,至少在东汉时,已经明确记载了牡丹,并已为药用。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牡丹”名称的由来作了解释:“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虽结子而根上生苗”是说牡丹可以进行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无性繁殖方式的一种。就是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来繁殖后代。而“牡”字有雄性的意思,所以“牡”大概指的是牡丹可以不依靠种子,进行无性繁殖的特性。“丹”,即红色。刚出土的牡丹根呈朱红色,这样的颜色为牡丹根特有。之后经处理,便得到牡丹根皮,称“丹皮”,是用途广泛的中草药材之一。牡丹花朵颜色各异,不应该仅用“丹”来指代。而牡丹最初被重视并与芍药相区别,乃是因其根的药用价值。所以“牡丹以色丹者为上”指的应该不是花朵的颜色,而是作为药物的根皮的颜色。

三、魏晋南北朝时发现牡丹的观赏价值

魏晋南北朝时,关于牡丹有更多明确记载。首先仍然作为药用,李时珍《本草纲目》牡丹条集解中,就有《名医别录》和陶弘景对牡丹的描述。

同时,牡丹的观赏性已经得到关注。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绘有一些灌木,从其中一处的花、枝、叶的形态判断,应该是牡丹。这是牡丹首次出现在我国绘画作品中。除了《洛神赋图》,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也有北齐人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北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也提到谢灵运说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可见在南北朝时牡丹的观赏价值已经得到人们的关注。

四、隋唐时出现专为观赏的栽培牡丹

《酉阳杂俎》中提到段成式在隋朝《种植法》中没有发现牡丹,就认为隋朝没有牡丹,这样的判断不够准确。《种植法》未记,可能是因为当时花卉很少被栽培种植,尚未列入农学范畴,所以农书中少有提及。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说隋炀帝时才出现牡丹。《炀帝海山记》也记载隋炀帝营建西苑,下诏进献鸟兽和奇花异木,其中易州进献了二十相牡丹,并详列牡丹品名。有关隋炀帝建西苑事,史籍确有记载,如《隋书・炀帝上》、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四》。但其中都没有提及牡丹,更没有详细的牡丹品种名。据洛阳师范学院郭绍林考证,认为西苑种牡丹之说不能成立。理由一是《炀帝海山记》作者不详,原出宋记小说集《青琐高议》后集卷五,不是史籍。二是该文所记有关隋炀帝活动的礼仪习俗和历史事件等多与隋代史实不符。三是该文提到的诸多牡丹品种在唐代文献中没有被提及。四是据考察河北易县没有文献可以印证此事。结合唐代情况,推测隋朝时牡丹的观赏性已经进一步得到重视,但应还未被大量栽培。《炀帝海山记》中所列牡丹品种可能是后人根据后世已经出现的牡丹品种臆想出来的。

唐代时“牡丹”和“木芍药”仍然二名共存。如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牡丹》、唐代李浚《松窗杂录》、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都有唐人称呼牡丹为木芍药的记载。到宋代时人们才不再提“木芍药”,而仅称呼“牡丹”。这乃是牡丹经过培育,呈现出巨大的观赏价值后的结果。

唐代牡丹被大量栽培,出现了许多专为观赏而选育的牡丹品种,牡丹的颜色也变得丰富多彩,如唐代舒元舆《牡丹赋(并序)》载牡丹有赤红、月白、赭红、殷红不同颜色。段成式《酉阳杂俎》也提到兴唐寺的牡丹有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等多种颜色。唐代史料中被大量提到的牡丹颜色主要有红、白、紫,描写牡丹的诗词不胜枚举,如王维《红牡丹》、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王贞白《白牡丹》、元稹《西明寺牡丹》等。五代王周《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有关于姚黄的记载。姚黄即千瓣黄牡丹,素有“牡丹之王”的美誉。既然五代能有这样的黄牡丹名品,那么唐代应该已经有了观赏价值很高的黄牡丹品种。

除了颜色的变化,牡丹花瓣也从单瓣变成重瓣。单瓣是指花瓣一至三轮,雌雄蕊正常、结实力强的形态。重瓣是相对单瓣而言的,其特点是花瓣、花轮数量增加、或者花瓣面积增大等。野生牡丹都为单瓣花,通过花瓣增加形成了重瓣花,极大的增强了观赏性。唐朝苏鹗《杜阳杂编》记载了穆宗皇帝殿前的千叶牡丹,“一朵千叶,大而且红”。《酉阳杂俎》也提到兴唐寺的牡丹中“有花叶中无抹心者,重台花者,其花面径七八寸。”“叶”就是花瓣,因为花瓣自然增加的数量很有限,所以牡丹雄蕊不同程度的花瓣化,是牡丹形成重瓣的重要原因。“一朵千叶”和“花叶中无抹心者”的重瓣现象就是花蕊瓣化的结果。而“重台花者”指的应是台阁花型的牡丹。台阁花就是两朵或两朵以上的花重叠生长,是高度重瓣化的牡丹。所以说明唐代已经出现了重瓣牡丹。

实际上重瓣是花朵发育异常的表现。因为花蕊瓣化,花瓣挤占花蕊位置,会影响授粉,且产生重瓣需消耗大量能量,不利于植物繁殖。所以野生状态下并不需要这一性状。一般情况重瓣程度越高,结实能力越差。有些重瓣程度太高的更会丧失种子繁殖能力,若想保持其重瓣特性,必须靠人工进行无性繁殖。而且在不良栽培条件下,某些重瓣程度高的花朵会退化成单瓣型。所以重瓣花大多是由于人们的审美需要,经人工选择产生的结果。从唐到宋的记载来看,重瓣牡丹一直存在,所以推测唐朝时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选育并保持牡丹重瓣特性的方法。

唐代牡丹不仅花美而且花香。宋朝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某天唐文皇欣赏牡丹的时候,问程修己谁的牡丹诗最好。程修己说李正封的“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这两句最好。这就是牡丹“国色天香”的由来。唐代文人提到牡丹香的有很多,如唐彦谦《牡丹》、李山甫《牡丹》、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王建《同于汝锡赏白牡丹》等等,这些诗不只表现出牡丹香,而且是奇香、异香,比兰草、蕙草还要香。皮日休《牡丹》更称赞牡丹是人间第一香。可以想象唐代牡丹的香气该有多么芬芳浓郁。

但现在我们却普遍发现植物园里各种艳丽夺目的牡丹少有香味,即使有也绝没有唐诗中那么浓郁强烈。究其原因,可能是人为造成的。花香是植物为了吸引昆虫传粉和抵御草食动物进食形成的特性,对植物的生殖繁衍都具有重要作用。但香味的浓郁程度常常与植物的花期长度成负相关,即香味越浓郁,开花的持续时间越短。所以在花卉选育过程中,为使花期更长、花更大、瓣更多、色更艳等,导致很多花的基因被改变,使得花香浓度降低或消失。所以推测唐代牡丹应该确实是芳香浓郁的,但随着从唐朝开始历代对牡丹的栽培改良,牡丹的嗅觉欣赏性逐渐下降,失去了原有的香味。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国力强盛,这样的国家给予唐人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塑造了人们外向张扬、蓬勃豪迈、昂扬进取的性格特点,也造就了他们注重浓艳丽彩、热烈辉煌、富丽雍容的审美取向。所以栽培的牡丹从颜色简单朝着缤纷艳丽的方向变化,花型也朝着花瓣日益增多转变,体现一种层层叠叠的雍容之美。这些无不契合唐人的审美取向。正是由于唐代对牡丹的栽培和选育,使原本的野生牡丹成为了真正的观赏花卉,具有了更强烈的观赏价值,甚至出现一股牡丹热潮。从皇家园林、士大夫府邸,到佛寺道观无不栽种牡丹。花开时节,赏花人群络绎不绝,热闹非凡。刘禹锡《赏牡丹》、崔道融《长安春》、白居易《牡丹芳》等诗都反映了牡丹花开时的盛况,不仅写出长安赏花的热闹场面,也写出唐人对牡丹浓厚的喜爱之情。从宫廷到民间,整个社会都笼罩在“牡丹热”中。

综上所述,牡丹作为我国特有的著名花卉,从野生到栽培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唐代才出现真正意义上专为观赏的栽培牡丹。从此,美丽的牡丹走上了“百花之王”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傅云龙,吴可.唐宋明清文集(第1辑):唐人文集(卷2)[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Shi-Liang Zhou,Xin-Hui Zou,Zhi-Qin Zhou.Multiple species 0f wild tree peonies gave rise t0 the‘king 0f flowers’,Paeonia suffmfi-cosa Andrews[J].Proceedings 0f the Royal Society B,2014(281).

[3][宋]高承,[明]李果.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5]王秀梅,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7][明]李时珍.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8][清]彭定求.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傅云龙,吴可.唐宋明清文集(第l辑):宋人文集(卷1)[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10][魏]吴普.神农本草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11]张延昌.武威汉代医简注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

[1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13]陈平平.关于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牡丹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4).

[1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5][宋]刘斧,青琐高议[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6][唐]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8]李嘉珏,张西方,赵孝庆.中国牡丹[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19][唐]李浚.松窗杂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0]丁如明,唐五记小说大观(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1]赵印泉,刘青林.重瓣花的形成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9(4).

[22]费砚良,刘青林,葛红.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花卉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3][唐]苏鹗,杜阳杂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谷雨诗词范文第6篇

中国茶文化内涵宽广、博大精深,茶艺表演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注重精神与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在茶艺表演中,音乐是十分重要的表现形式,在不同的环境、茶类、地域中,音乐与茶艺的结合能够激发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茶艺赋予音乐以形象,音乐赋予茶艺以灵魂,茶艺借助音乐让人拥有广阔联想力,提高聆听者的美学水平,茶艺在音乐教育上有着强大的感染力,在塑造完美人格上也有着很好的推动力。

关键词:

音乐教育;茶文化;抽象审美;内在旋律

我国的茶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包含了诸如茶艺、茶事活动、茶舞等外在形式,也蕴含着茶道精神、茶人精神等精神内涵。应当说,茶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活动,从品茗环境的营造到茶艺表演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艺术美学上的修养和造诣。而把音乐教育运用在茶文化当中,则能够进一步提升饮茶者的审美性,也能对茶文化所蕴含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有更深的认知。

1音乐与茶文化的渊源及演进

茶文化与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由于茶文化独特的艺术属性和美学价值,很多精通音律的古代饮茶者,尤其是那些文人墨客,在进行茶事活动时将音乐引入其中,从而把茶文化上升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雅士茶道”,这就大大提升了茶文化的艺术品位。现在,我们在阅读古人的诗词歌赋时,会发现茶与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比如说唐代的白居易、李白、杜甫等诗人,以及宋朝的坡、黄庭坚等词人,就留下了很多关于茶与音乐的诗词。在他们的诗词中,我们能看到古人在进行茶事活动时,会选择古筝、琵琶、笛子等乐器来弹奏音乐。不光是诗歌如此,在很多古代描绘茶事活动的绘画中,我们也能看到在那些清净幽雅的山谷松林里,品茗者一边饮茶,一边以歌曲助兴的场景。音乐与茶文化的结缘,不仅体现在文人们的饮茶活动中,更通过底层老百姓的创造,演变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艺术形式。比如说采茶戏的前身采茶歌,就是明清时候江西产茶区的人民,在谷雨时节前后采摘茶叶时一边劳作一边唱歌,进而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和民间情趣的采茶曲。那些文人墨客们在饮茶时弹奏的曲子特点是清雅明朗、幽冷高洁,反映出了他们内心那“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而这些来自民间的音乐,则朗朗上口、欢快喜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这充分展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朴实、豁达、乐观的性格特点,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与不同的茶文化相结合后,所展现出来的不同艺术内容和形式。

2音乐与茶文化的艺术共性

音乐和茶文化都有传达信息和思想的共性。首先来看音乐,作为“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所传递出来的信息,能够被全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群接受和感知。举例来说,西方著名曲目《小夜曲》,即便是让我国从没有接触过西方音乐的人来听,也能从其悠扬舒缓的旋律中感受到一种平静而深沉的意境。而我国的名曲《茉莉花》所蕴含的东方味道,也能让广大的欧美听众感受到那种含蓄凄美的心境。所以说,音乐是人类共有的语言,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音乐的唯一载体是声音。而声音是不受外力控制的,也不受环境制约,可以随时随地从人们的口中或敲击或弹奏物体中发出来,这是人类表达自己情感的天然方式。第二,音乐有自由创作的广阔想象空间。当表达感情的声音上升到音乐的高度后,那些拥有音乐天赋的作曲家、歌唱者们,则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成长经历、爱好、品位等因素,来对音乐进行主观上理解、创作和诠释。与音乐一样,茶文化也会在潜移默化间,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和思想。首先是茶的味道,不用文字的注解也不用语言的介绍,就能够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品茗者感受到其独有的香气。这是茶能传递出来的最基本的信息。其次是茶事活动中的茶具、礼仪、茶艺等内容,能够在不同茶艺师的手中传递出不同的内涵,让人们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与音乐一样,这种艺术信息和思想上的传递,同样不需要茶艺师进行任何语言上的介绍或者语种上的翻译,就能够跨越地域、文化、语言上的差异,让人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无论是音乐还是茶文化,都有着精神层面上的共通性。也正因如此,当音乐被运用到茶文化中时,不仅能提高观众对音乐的欣赏和领悟水平,更能更好地感悟到茶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音乐与茶文化有着韵律内在的共性。音乐是一种线性的艺术,它的这种线性流动虽然无法让人看到和触碰到,但是却依靠旋律和节奏上的变化,能触发人们大脑对声音的同频共振,这种同频共振始终遵守和对应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能够满足听者在心理上的需求,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所以,同样是声音,当我们听一首曲子时,丝毫不会觉得它是混乱或无秩序的,而是产生于我们内心的声音,只不过让人给唱了出来。但是一些诸如汽车轰鸣、工地施工等噪音,却没有遵循音乐的秩序感和节奏感,反而是对秩序和节奏的一种破坏,因此让人听之会心生厌烦。音乐之所以有着内在的韵律美,从形式上看是因为其有起承转合的作用。这种起承转合,需要一条主题的蔓延,一条副题的衬托,也离不开旋律上的连接、展开及再现。而茶文化也是如此,譬如说在茶艺表演中,表演者同样会利用起承转合的原则,慢慢把人带入另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或是鸟语花香、莺飞草长,或是深山幽谷、清风明月,又或是禅茶一味、天人合一。在茶艺充满韵律和节奏的时间流动中,茶道精神和茶文化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会在不经意间传递给品茗者,让其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茶文化。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实施

茶道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无论是从品茗空间和环境的营造,还是在茶具茶叶的选择,又或是在茶艺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不仅需要优美舒缓的姿态和动作、合适的器具,更需要相得益彰的音乐来搭配。其中音乐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它对整体环境的协调与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能体现出表演者、设计者的艺术素养和文化水平。因此,在茶文化中实施音乐教育就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完成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实施呢?我认为,应当按照学习的规律和艺术的特点,从“聆听、学唱、实践”这三部分入手。首先来说聆听,聆听即是欣赏,这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所在。在我国和国外的众多音乐作品中,应当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进行聆听欣赏,这些代表作品应当囊括不同国家和民族中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音乐著作,并加以对比分析和讲解。比方说在欧洲的巴洛克时代,就有古典派、印象派和浪漫派等不同流派的音乐,而我国古典音乐则包含了民间音乐、民族乐曲、不同戏曲以及曲艺等派别。在音乐教育中,首先应当胸怀天下,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欣赏,并找到其与茶文化的共同点,激发艺术的共性。其次要把重点放到我们中国的音乐作品上,因为茶文化源于中国,与我们民族文化息息相关,因此也与我国的音乐作品特别是传统音乐有着更多的关联和艺术共性。而在茶文化中实施我国音乐的欣赏,一方面能够与茶艺表演等茶文化内容相辅相成,碰撞激荡而产生奇妙的艺术化学反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另一方面,则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在无意识中便从茶艺表演的物质世界进入到一个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空间,感悟到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之情。其次便是学唱的音乐教育。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在学习和领悟上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状态。换而言之,就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大量的聆听和欣赏,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引发质变的深厚基础,而学唱则是引发质变的关键一步。在学唱上应当选用我们的传统民歌,因为我国各地的民歌与茶文化一样,来源于民间,是我们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和奋斗的产物,蕴含了老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因此,这些民歌很“接地气”,很容易让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也更加易学。比方说,学唱采茶曲,能够通过它的曲调、旋律和歌词,了解到我国南方产茶区特别是江西等地老百姓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人文性格,对于一些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艺术联想力的学生而言,甚至能在脑海中浮现出当地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演变进程,不仅能激发出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更能使其内心变得更加宽广,学会从更大的高度和更宽的视角去看待世间万物去体会世迁。第三便是音乐教育上的实践部分。如果说聆听和学唱解决了关于音乐和茶文化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那么音乐实践则是用的部分,能够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根据当前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需求,用更加美妙的形式和内容来丰富茶文化,并将音乐与茶文化进行更好的融合,如此才能在深度和广度上为我国的茶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还要注意要依据茶的类别来选择合适的音乐。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民族的差别,以及不同茶叶的特质去选择最合适的音乐进行教育,如此才能让两者相得益彰,更好表现出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以绿茶为例,因绿茶具有“色绿、香幽、形美”的特质,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宁静致远”的思想追求,所以在绿茶茶艺的音乐教育中,可以多选用一些古筝、笛子类的曲目,而配乐可采用一些具有江南韵味的丝竹类曲子,比如说古筝音乐《高山流水》。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音乐在茶文化中的作用,让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相得益彰。

作者:李思思 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汪根发.感悟“中华茶文化”[J].茶博览,2011(5):70-71.

[2]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5):35-37.

[3]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4]蔡荣章.茶席•茶会[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谷雨诗词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戏剧旅游资源 开发 思考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一、江西戏剧旅游资源的概况

江西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产生了汤显祖这样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伟人,江西的戏剧资源特别丰富。

(一)赣剧。

赣剧是江西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古典大剧种,起源于明代的弋阳腔,流行于江西东北一带,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赣剧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全国最有价值的古老剧种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是“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采茶戏。

江西采茶戏,主要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采茶戏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由民间采茶歌和采茶灯演唱发展而来,继而成为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戏,由于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江西采茶戏总的特点是:表演欢快,诙谐风趣,载歌载舞,喜剧性强,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颇受群众喜爱。

(三)孟戏。

孟戏是明代在中国莲乡――广昌出现的一种特有地方戏曲。孟戏演出套路分为“下座”、“出帅”、“请神”、“辞神”和“上座”五个部分。孟戏唱腔十分古老,属多声腔的曲牌体系,以演唱独具特色的孟戏高腔为主。其中有弋阳腔、乐平腔、青阳腔和海盐腔之余韵,曲调悠扬清雅,悦耳动听,戏曲界称为“江西化的海盐腔”。2006年5月,广昌孟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宜黄戏。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明末清初开始专唱“宜黄腔”。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宜黄县早在明代中叶,就成为江西地方戏曲中心。“2006年5月,宜黄戏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戏剧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戏剧具有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特征,有观赏性、新奇性和娱乐休闲性,可以满足旅游者进行审美、猎奇和休闲娱乐等需求,具有独特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观赏性。

江西戏剧的音乐丰富多彩,可塑性强,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色十分鲜明。例如,江西采茶戏的伴奏的乐器有唢呐、丝弦乐器、打击乐器、勾筒(属胡琴类)、竹笛等。根据其调式、弦路和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茶腔”、“灯腔”、“路腔”和“杂调”大类,简称为“三腔一调”。演出角色主要是“二旦一丑”,载歌载舞的表演,具有浑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诙谐逗趣,极富浓郁的赣南客家乡土气息韵味,观赏性极强。

(二)新奇性。

江西地方戏剧新奇性来源于它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赣剧从明代弋阳腔开始,到清代的乱弹诸腔以及昆腔的吸收,使它变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剧种。采茶戏以丑中见美的矮子步,千姿百态的扇子花风韵独特的单袖筒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客家特色,是一种地道纯正的江西民俗文化。

(三)娱乐性。

娱乐性主要体现故事情节选材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生活真实感极强,朴实自然,风趣诙谐。例如,采茶戏的表演歌舞兼备,舞台气氛轻松活泼,表演语言幽默风趣,融合口头文学、地方俚语、民间歌舞、灯彩形式于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很少有正剧和悲剧。题材上多来源于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感情戏所占比重大。

三、江西戏剧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将赣剧、采茶戏旅游融入江西旅游开发项目中。

进一步挖掘、整理江西戏剧资源,打造江西戏剧文化特色品牌,使戏剧演出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以旅游带动戏剧市场,恢复古戏台、戏院,结合仿古茶馆、餐厅等,构建表演平台。紧抓旅游发展脉搏,跟随旅游发展脚步。如果戏剧的旅游发展起来,江西戏剧的传承和保护就会自觉自发的受到重视。

(二)打造江西戏剧文化特色品牌。

可以邀请知名赣剧演员和知名戏剧导演创编一部具有文化性、艺术性、高品位的旅游演艺作品,江西地方戏剧是草根戏曲,老百姓的戏,有突出的地方特色,一定能以个性魅力吸引旅游者。对江西旅游而言,将戏剧文化注入江西旅游中,让所有来到江西的人,喜欢戏曲艺术的游客体会和品位到江西戏剧浓郁的乡土气和地方特色。

(三)加强赣剧、采茶戏等地方戏剧旅游宣传。

由于戏剧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戏剧旅游要重视宣传。利用微博作为网络宣传手段,在微博上江西的文化、历史、名角等图文信息,通过发帖对江西戏剧进行宣传,拍摄网络短片、微电影等在视频网上播放,以提升江西戏剧的名气。采取大型节庆、电视专题片、报刊广告、宣传图片、旅游指南、诗词小说等手段进行宣传。通过宣传,提高江西戏剧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扩大江西戏剧的社会影响,从而激起中外旅游者的游览欲望。

(四)细分旅游群体。

戏剧旅游产品的开发,在融入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要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对于戏剧的研究者可以定期举办江西地方戏剧研究会或者是戏剧艺术节;对于戏剧爱好者可以定期举行一些专场演出。

(作者:欧阳卫,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工商系;石力,南昌大学艺术与与设计学院美术系)

参考文献:

[1]王晓元.音乐和戏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当代戏剧. 2009(4)

[2]朱江勇.戏曲故事与旅游结合探析———以《玉堂春》、《沙家浜》为例.经济研究导刊

谷雨诗词范文第8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龚胜生认为,大约从秦汉时期开始,泡温泉就已成为一种时尚。我国古代泡温泉的人群涵盖了从帝王皇室到平民百姓的广泛社会阶层。

帝王泡温泉的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周幽王在骊山修建“幽王城”和“骊宫”,沐浴处“上无尺栋,下无环墙”,昂首见星辰,被称为“星辰汤”。秦始皇在骊山建有温泉旅游设施,并建立了温泉宫。至汉代,汉武帝对骊山温泉宫“又加修饰”。这说明,骊山温泉的旅游设施已具有较大的规模。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对温泉的偏爱有增无减,对温泉利用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北魏帝王非常热衷于温泉旅游,在燕州广宁郡(今河北涿鹿)、恒州代郡(今山西浑源)建立温泉宫。北魏太宗拓跋嗣、世祖拓跋、高宗拓跋、高祖拓跋宏、安定王元朗、显宗元均多次巡幸温泉宫,《魏书》中对此均有记载。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躬行节俭,反对奢靡;但对游沐温泉情有独钟。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他命人在骊山建立温泉宫,修建宫殿,种植上千棵松柏树,随后多次游幸此地。唐代在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周边建立了一些温泉宫,以京兆府新丰(今临潼)骊山的温泉宫、凤翔府县(今眉县)的凤泉宫、汝州梁县(今临汝县)的温泉宫最为有名。唐代帝王酷爱温泉,频繁游幸温泉宫,尤以唐玄宗为最,骊山温泉宫也是唐代帝王游幸最为集中的行宫。唐代初年,对骊山温泉宫进行了大规模修建,至唐玄宗时,华清宫已是一座结构严谨、雄伟壮丽的庞大宫殿建筑群,展现出“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的优美景象。唐玄宗极为迷恋骊山温泉,他在位44年,几乎岁岁巡幸,有时一年两幸,共达41次之多;在天宝年间后期,每年冬十月,唐玄宗至华清宫游乐避寒,第二年春天,才返回长安的皇宫。至清代,康熙、乾隆二帝除多次外出巡游外,还喜爱温泉,常以治病、疗养和狩猎为目的巡幸温泉。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利用清河(今本溪市)温泉治疗疾病,清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也曾巡幸温泉;《清史稿》记载了清圣祖玄烨多次巡幸京城周边的昌平汤山温泉、承德汤山温泉、遵化温泉、赤城汤泉。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对温泉的迷恋极大地影响了官僚士大夫、人文学士乃至平民百姓。人文学士在漫游山水风光、追求功名的同时,游观温泉也成为其外出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们的温泉旅游足迹遍布全国。

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春,李白在寄居淮南道安州(今湖北安陆)期间游览了应城温泉,并写下了著名的《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该诗使应城汤泉名声大噪。

宋绍圣元年(1095年)十月,坡被谪贬到广东惠州,他尚未安顿好,就到博罗县白水山探胜。同年十二月十二日,他与幼子过白水山佛迹岩,沐浴于汤池。第二年的三月、十一月,他又同友人到此赏景沐浴,并写下了《咏汤泉》,赞美温泉。

明代文学家杨慎于嘉靖年间谪戍于云南永昌卫,在云南期间,他寄情山水,每到一处,往往借咏边塞奇花异草来抒怀。他游观过云南的宁州、白崖、浪穹、腾冲、永昌等地温泉,对安宁碧玉泉情有独钟,称该泉为“海内第一汤”,并经常来此游览、沐浴。他题写的《正月六日温泉晚归》生动地描绘了游温泉的情况:“月似银船劝酒,星如玉弹围棋。几杵林钟敲后,两行松火归时。” 遵化汤山温泉流杯亭

徐霞客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旅行家,在外出游览考察中,也对温泉多有涉及。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进入云南,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东归,在云南逗留了1年多。在此期间,他考察了云南各地的温泉群,记录温泉23处,徐霞客不但简单罗列出温泉的名称和位置,还记载了水温、水质和各个温泉的特点,对罕见的沸泉、气泉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对一些著名温泉,他更是亲身游览、沐浴,并详加记载。

明中叶以降,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日益繁华,以百工和商贾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以市民阶层为主体的游乐活动逐渐兴盛起来,人们称其为“冶游”或“野游”。明清时期,依托温泉进行的冶游也发展起来,如福州的六一泉,场所临河,有亭榭之胜,并附设菜馆,可以召唤歌女,故文人墨客多集中此地,联吟避暑。清人施鸿保在《闽杂记》中记载了福州一些温泉汤堂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情况:“有日新室、一清居、万安泉、六一泉等名。重轩复榭,华丽相尚。客至,任自择室,髹盆几,巾拂新洁,水之深浅唯命。浴后,茗碗啜香,菰筒漱润,亦闽游一乐事也。”这既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福州沐浴文化的一幅风俗画,又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依托温泉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景象。

“得逢佳节须行乐,莫待萧萧两鬓催。”古代岁时节令常伴有游乐活动。明清时期,岁时节令游较为兴盛,且妇女甚至家庭主妇亦突破闺阁束缚,出门旅游。温泉也成为她们岁时节令游的对象之一。一些温泉地在岁时节令开展大规模或特定群体(妇女)的温泉沐浴活动,并加入各种竞技、文艺表演和娱乐项目,使其成为群体性的消遣娱乐活动。山东临沂汤山温泉“热如汤,爬搔委顿之疾,浴之辄愈”,因而“远方多羸而至者,以清明节为尤多”。王毓升在《文登温泉游览记》中详细记载了清代以来,山东文登民众在元宵、谷雨等岁时节令开展以沐浴温泉为核心内容的游乐活动:“每年元宵节,大开女禁三日,附近妇女前往沐浴者,扶老媪,抱,携媳,伴邻侣;红红绿绿,熙熙攘攘,撩扑不开,牵挽不住;一时途为之塞,目为之眩。斯时也,乡间有举办花船者,有举办高跷者,有举办秧歌者,有赛跑纸马者,纷纷会集于汤之左右前后。” 黄山温泉

古人眼中的温泉美

作为自然山水组成部分的温泉,古人从自然形态美与内涵意韵美两方面欣赏温泉的美。

古人对温泉自然美的观察较为细致,多从温泉的源、色、形等方面进行描述与赞美。在温泉诗词中,从西汉王褒的“白矾上彻,丹沙下沈”、北周庾信的“烟青于铜浦,色白于铅溪”,到唐代李白的“沸珠跃明月,皎镜函空天,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乃至宋代秦观的“薄为虎,为鱼目”……这些描述多是艺术性的,还带有诗情画意之美。

明清时期,人们对温泉的审美不仅是艺术性描述,还做出相关评价。清人洪亮吉对温泉的气味进行了评价:“盖泉有三种,曰朱砂,曰矾石,曰硫磺。磺、矾皆能捐夙,除积垢,而其实酷烈,久不能堪也;惟朱砂性温而和,凉暖适中。”明人杨慎曾直接游览或间接地了解过全国很多温泉,可谓“温泉专家”。他对云南安宁碧玉泉最为推崇,并从颜色、气味、温度、品质等各方面对温泉进行了综合评价,谓其为海内第一汤。

古人认为,温泉的自然美在于色如碧玉、烟似绮疏、味性温和、凉暖适中、泉池洁净。

古代文人士大夫认为,温泉的自然美不但有外在形态,还有特定的内涵。

清代咸宁人郑之谌在游咸宁潜山温泉后,写下《潜山温泉记》对该泉进行点评。他认为,温泉的美不在于名气,而在于清新自然。清人陶汝鼐认为,温泉的美应是温泉与周边景物和特定文化环境的结合,他对海内外著名的温泉进行点评,并总结为“骊山廓庙也,黄山仙隐也,安宁幽谷也”。应该说,古代文人士大夫对温泉美的赞誉,除注重温泉本身的自然美,还偏重其所处环境的幽静与清新自然。

中国的名山胜水,通常都有一些关于景物的神话故事,温泉亦不例外。如湖北京山温泉就附有玉女的传说,据南朝宋人盛弘之所撰《荆州记》记载:“新阳县惠泽中有温泉,冬月未至,数里遥望,白气浮蒸如烟,上下采映,状若绮疏。又有车轮双辕形,世传昔有玉女车自投此泉,今人时见女子姿仪光丽,来忽。”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使人们从原本普通的景物中感知到特殊的意味甚至生命力,以致“诗仙”李白在诗中也专门提到“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又如和州(今安徽和县)香淋泉也附有神话传说,“人传昔日有两美人来浴,既去,异香郁郁,累日不散”。北宋词人李端叔游观此泉后,专门写诗赞美:“华清赐浴记当年,偶荒山结胜缘。未必兴衰今昔,曾经美女卸金钿。”

温泉沐浴有讲究

对于古人来说,温泉沐浴不仅能洁身净体,而且可以保持身心健康,是一种集卫生、保健、休闲娱乐、道德修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对于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以及宗教思想影响的古代文人士大夫来说,沐浴温泉除洁身净体外,也是一种进行品行磨练、使身心保持纯洁的活动。宋代诗人焦静山游黄山温泉后赋诗:“灵水养灵珠,籁定波生注玉壶。洗尽尘劳多少客,不知还解洗心无。”清代画家石涛也有题咏黄山温泉的诗:“游人若宿祥符寺,先去汤池一浴之;百劫尘根都洗净,好登峰顶细吟诗。”这表明,古代文士们把沐浴温泉当成一种肉体与心灵的双重享受,为的是保持身心健康。 云南安宁温泉

明代杨师孔游览安宁温泉后,在其《远游漫记》中阐述温泉修身养性的作用:“大凡游人带酸寒俗气,至此俱开暴戾血性,至此俱化尘垢秽浊,至此俱尽人我迹相,至此俱消盖造化具此大炉冶,一经煅炼自换凡胎。”

从上面的介绍不难看出,对文人士大夫来说,在沐浴温泉的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清洁是基本层次,内在心灵的洁净是更高层次的,这也是他们所极力追求的。

古代参与温泉沐浴的人士多为社会上层。在帝王眼中,温泉是他们的独享之物,一些著名温泉成为帝王御用温泉。温泉也成为封建等级的象征,使用温泉有严格的身份限制。唐代华清宫就有严格规定:“凡王公已下至于庶人,汤泉馆有差,别其贵贱,而禁其逾越。”如“莲花汤”是专供唐玄宗洗澡的地方;“海棠汤”是杨贵妃的浴池;“太子汤”为宫内皇太子浴池,“少阳汤”供百官公卿子弟使用,前殿“尚食汤”与“宜春汤”专供宫内公主、妃子使用。

中国古代是一个社会阶层分明的社会,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往往看不起底层的普通民众。在文人士大夫眼中,浴者杂沓,会破坏水质,影响沐浴氛围,以致雅兴全无。清代张星鉴在游香淋泉时,遇到“浴者渐众”,遂“披衣抵馆”。清人洪亮吉在游黄山温泉后,专门写诗“聊以纪事”:“地之宝,龙所守;浴者亵,厥窦。乾隆二年,江北饥,逃荒男女至,杂浴于池。未几,大雷雨数日,即失池所在。后有定僧居池上,日祷于神,至七年,池水复出。僧有道,泉复归。”该诗中所描述的事情显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但从中可以看出,一些文人学士认为温泉是神圣之物,身体不洁或是地位低下的人沐浴温泉,就会玷污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