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齐有倜傥生

齐有倜傥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齐有倜傥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1篇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和指示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通常来说,凡形旁从"禾"与五谷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从"贝"与金钱有关,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的"赂"即贿赂;从"竹"的字与竹条有关,"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中的"策"即(竹质)马鞭。"元"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儿"指人,上部"二"指明字义所指部位在人体顶部。故"元"是表示"人头"的意思。又如"冠",字形由"寸(手)"、"冖(帽)"、"元"组成,表示手拿帽子戴在人头上。再如"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越州赵公救灾记》),其中"粜"和"籴"都是会意字, "粜"为上下结构,上面是一个"出"字,下面是一个"米"字,根据字形可推断其为"卖出粮食'之意。而"籴"与"粜"相对,可推测其意思是"买进粮食"。

二、根据语言结构推断字义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其中有些是修辞上所说的排比、对偶、互文。对这类句子,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

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中"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庭除"与"堂庑"相对,"甚芜"与"甚残"相对,显然"除"是个名词,解释为"废弃"是不对的,应该解释为"台阶"。

又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前面有"忠"和"贤"位置相同,词性相同。"用"和"以"位置相同,"以"从词性上看,肯定是动词,词义应和"用"相同,为"任用、重用"。

再如《阿房宫赋》中"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灭"与"族"位置相对,词性相同,"族"应该是"消灭"之意。

《过秦论》中"齐人追亡逐北","亡"与"北"对应,则可推测"北"也是"败逃者"。

三、根据语法推断字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对实词所在的句子作成分分析或对实词所在的词组作结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认该词的词性,并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其意义。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以及词语的搭配,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中"志义相投,刑牲盟生死","刑"本是名词,但此处带上了宾语,则可推知"刑"名词活用为动词,为"宰杀"之意。

翻译句子中"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设备"本身是个名词,而"不"是否定副词,因而不能构成句子,自然"设备"是个古今异义词,需要拆开解释,应为"设置防备"。

又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中"将寝,闻卧床下若有微息声,烛之则狗也"(《冉氏烹狗记》),"烛"本是名词,但在此句中带上了宾语,则可推知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应释为"照"。

再如"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中,"短"本是形容词,却处于谓语的位置,应该是活用为动词,解释为"诋毁,说坏话"。

"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本是名词,却带了宾语,显然要做动词用,解释为"杀"。

"将军披坚执锐 "中"坚"本是形容词,但"披坚"是动宾短语,所以"坚"应该活用为名词,解释为"坚固的盔甲"。同理,"锐"应解释为"锐利的兵器"。

四、根据语境推断字义

任何一个实词都不是孤立出现的,它的意思都会与上下文的语境有关。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语境法也就是根据上下文相互制约的关系,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借已知的信息去推断字义。

例如: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两句同出《石钟山记》,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

如2007年高考江苏卷第8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中"伺"作"等候"讲,显然不符合语境,应该是"进之按住腰间的刀探察(窥探)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了他"。所以"伺"应解释为"探察(窥探)"。

又如2007年高考福建卷"汝罪宜死。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贷"若当"借给",讲不通,因为这里不存在借贷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文意为,你的罪行当死,现在暂且饶恕你。今后如果不好好改过自新,并且再胡言乱语,我就要烧掉你的房子,杀掉你全家。所以"贷"应释为"饶恕"。

再如2009年高考江苏卷"率倜傥非常之人"的"率",作"率领"讲是讲不通的。因为上文为"夫明季战争之际,四方奇才辈出,如通明之属,率倜傥非常之人",意为,"像沈通明这样的人,全都是倜傥不寻常的人"。所以此处"率"应作"全、都"讲。

五、借助联想推断字义

试卷上常会出现一些难以理解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确定意义。

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准许

B.若不取来,公转营迫之 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考虑

四项中加点的字在相关的课文中均出现过。"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中"听"释为"准许,满足"。"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后序》中"迫"释为"逼近"。"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中"壁"为"营垒"之意。"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史记•荆轲刺秦王》"度"为"常态"之意。所以可以判断出答案为D项。

我们还可以借助成语来推断,因为成语中的许多字词带有古代汉语的本意,借助熟悉成语中的词义,联系上下文来推断实词含义,不失为良策。

如2007年高考重庆卷"江南、浙东流亡载道",我们可联想到"怨声载道","载"为"充满"之意,所以解释为"负载"是不对的。

2007年高考江苏卷"进之布指算,不爽","爽"我们可联想到"屡试不爽""爽"为"差错"之意。

再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望而却步 (后退)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前倨后恭 (傲慢)

举类迩而见义远 闻名遐迩 (近)

势拔五岳掩赤城 出类拔萃 (超出)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假途灭虢或是久假不归(借)

另外,当遇其字的本义、引申义都讲不通时,我们还可以联想到通假字。然后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大多音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

如2007年高考辽宁卷"发火器,再四皆不然","然"作代词"这样"讲,明显是不合适的,联想到通假字"燃","燃烧"之意就通顺了。

又如"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从亲", "从"应通"纵",意为"合纵",当时齐楚等六国联合抗秦。

"马肥病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争"通"诤","劝阻"之意。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2篇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

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3篇

1、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乌黑深邃的眼眸,泛着迷人的色泽;那浓密的眉,高挺的鼻,绝美的唇形,无一不在张扬着高贵与优雅。

2、他站在阳台上出神。深邃的目光藏在袅袅的烟气中,不知所踪。那午后的阳光却已经早早爬上了他古铜色挺拔的脊梁,用深红色的热情努力将流连不去的水珠儿通通扫光。

3、他很年轻轻,才十八岁,长得挺帅,俊逸中透出文雅,彬彬有礼。他雪白的衬衣领子非常挺括,那条黑色的领带十分夺目。他头发很长、很黑,非常光润,而那神采飞扬的眼神,似乎能看透一个人的心。

4、风流潇洒,玉树临风,风度翩翩,一树梨花压海棠 。

5、只见那人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外表看起来好象放荡不拘,但眼里不经意流露出的精光让人不敢小看。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一双剑眉下却是一对细长的桃花眼,充满了多情,让人一不小心就会沦陷进去。高挺的鼻子,厚薄适中的红唇这时却漾着另人目眩的笑容。

6、那是一小節美妙但已成他記憶一部分的旋律,女性喜歡考究男人的唇齒,而那一刻,他會滿足你的。

7、這時的男人很認真,而且有種片刻的孩子氣,這很會激發溫存欲望。

8、爲了回應你,他哪怕嘴裏含著咖啡或者美酒,也不急著咽下,先反饋給你一個積極友好的笑容,這樣的紳士舉止,當然會讓你心頭頓生暖意與好感。

9、酒桌上說這話的男人,豪爽,但不乏柔情,非常善解人意,仿佛可以爲你赴湯蹈火,但背影一點也不冰冷。

10、笔直的身段,俊俏的脸盘,全身充满爆炸性的肌肉,眼睛散发出无边的杀气。全身上下隐隐有王者之风!

11、男人站起来是一根柱,倒下是一座桥。

12、叔叔长得挺帅,高高的个子,四方脸上带着笑容:一笑起来就露出两排整齐的牙,卷心的头发乌黑发亮。他的眼睛不太大,但很有神。

13、他大约二十几岁,浓眉大眼,鼻梁很高,头发烫起来装,很象城里人。特别是他走路时,手不时地掠一下头发,显得很有气派。

14、只是因爲你的出現,正在抽煙的他,立即用這一動作歡迎你,無聲,但那動作非常男性化,這比爲你脫外套拉椅子,更貼心也更有說服力。

15、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的唐伯虎。()

16、男子年纪大约二十七、八岁左右,蓄著一头短发,白衬衫的领口微微敞开,衬衫袖口卷到手臂中间,露出小麦色的皮肤,眼睛深邃有神,鼻梁高挺,嘴唇性感,尤其是搭配在一起之后,更是犹如上帝手下巧夺天工的作品。

17、一张坏坏的笑脸,连两道浓浓的眉毛也泛起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弯弯的,像是夜空里皎洁的上弦月。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完美的脸型,特别是左耳闪着炫目光亮的钻石耳钉,给他的阳光帅气中加入了一丝不羁。

18、浓密的眉毛叛逆地稍稍向上扬起,长而微卷的睫毛下,有着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还有白皙的皮肤。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4篇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后世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真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倜傥的周郎哪里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余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悲欣交感的故事。

《水浒传》楔子里的酿成的错则和希腊神话“潘多拉的盒子”有些类似,都是禁不住好奇,去窥探人类不该追究的奥秘。

但相较之下,洪太尉“揭封”又比潘多拉“开盒子”复杂得多。他走完了三清堂的右廊尽头,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建筑:门缝上交叉贴着十几道封纸,上面高悬着“伏魔之殿”四个字,据说从唐朝以来八九代天师每一代都亲自再贴一层封皮,锁孔子还灌了铜汁。洪太尉禁不住引诱,竟打烂了锁,撕下封条,踢倒大门,撞进去掘石碣,搬走石龟,最后又扛起一丈见方的大青石板,这才看到下面原来是万丈深渊。刹那间,黑烟上腾,散成金光,激射而出。仅此一念之差,他放走了三十二座天罡星和七十二座地煞星,合共一百零八个魔王……

《小浒传》里一百零八个好汉便是这样来的。

那一番莽撞,不意冥冥中竟也暗合天道,早在天师的掐指计算中――中国故事至终总会在混乱无序里找到秩序。这一百零八个好汉毕竟曾使荒凉的年代有一腔热血,给歪邪的世道一副直心肠。中国的历史当然不该少了尧舜孔孟,但如果不是洪太尉伏魔殿那一搅和,我们就会失掉夜奔的林冲或醉打出山门的鲁智深,想来那也是怪可惜的呢!

一部《镜花缘》又是怎么样的来由?说来也是因为百花仙子犯了一点小小的行政上的错误,因此便有了众位花仙贬入凡尘的情节。犯了错,并且以长长的一生去弥补,这其实也正是部分的人间故事吧!

《西游记》里的那条老龙王为了跟人打赌,故意把下雨的时间延后两小时,把雨量减少,其结果竟是惨遭斩头。不过,龙王是男性,追究起责任来动用的是刑法,未免无情。说起来女性仙子的命运好多了,中国仙界的女权向来相当高涨,除了王母娘娘是仙界的铁娘子以外,众女仙也各司要职。像“百花仙子”,担任的便是最美丽的任务。后来因为访友下棋未归,下达命令的系统弄乱了,众花在雪夜奉人间女皇帝之命提前齐开。这一番“美丽的错误”引致一种中国仙界颇为流行的惩罚方式――贬入凡尘。这种做了人的仙即所谓“谪仙”(李白就曾被人怀疑是这种身份)。好在她们的刑罚与龙王大不相同,否则如果也杀砍百花之头,一片红紫狼藉,岂不伤心!

百花既入凡尘,一个个身世当然不同,她们佻巧美丽,不苟流俗,各自跨步走进属于她们自己那一番人世历程。

这一段美丽的错误和美丽的惩罚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待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交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好景年年有,但是,得要有好人物记才行呀!你,就是那可以去记住天地岁月华美风景的朋友啊!

有时候念错的诗也自有天机欲泄,也自有密码可按,只要你有一颗肯接纳的心。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5篇

“天涯红尘弹指间,千载入梦孽缘。弱水三千非我愿,明月照江山,秋风醉红颜。

霜江孤野独自愁,几宵轮回心忧。忘川万丈昔人留,碧落又黄泉,共对一樽酒。”

澜沧江,去南诏必经之路。一艘小船上约莫能容下四五人,船夫撑着长篙,在水中漾起一圈圈的涟漪。一道青影立在船边,注视着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江面,目光幽深而莫测。两岸古木参天,参差不齐,独木成林,江水汹涌澎湃。船驶过虎跳石,站在船头的船夫衣襟飘起,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落,落入碧波荡漾的江水中,水流渐变得湍急,船夫撑船也有些吃力起来,喘息粗重。

两岸的景物变化多端,奇峰处处,怪石嶙峋,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远处的青山与眼前的碧水,相互辉映。几声兽鸣鸟啼不时传来,放眼望去,进入了奇花异树的海洋。好一副天然的画卷!真是鬼斧神工,大自然的丰姿与天成的神韵在这里显露得淋漓尽致!

一声清朗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这位兄弟好兴致,从词里来看,兄弟好像有心事啊?”身着灰衣的中年人从背后缓缓走来,落地无声,细看去,他衣冠楚楚,神采奕奕,神情泰然,但一双目光却给人深不可测之感,叫人捉摸不透。

立在船边的青衣人一动未动,并未回头,也未回答,只是凝视着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灰衣男子见此,眼中闪过一丝奇色,微微一笑,声音轻的仿佛是说给自己听:“天伐族新任族长洛芸带兵明征南疆,实取丝绸之路。”

青衣人的神色微微有些动容,他心中暗暗警惕,思忖着这个灰衣中年人到底是谁。想到这,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中有一丝锐芒闪过,看似不经意地注视着灰衣人,淡淡道:“阁下是谁?”不知为何,看到面前的这个人,他总是有种异常熟悉之感。

“阁下是个聪明人,何必多问?”灰衣男子神情自若,但话音却变得有些低沉。他忽然间一笑,眼中露出了些许欣赏,声音蓦地一扬,“人生苦短,兄台何不与我痛饮几杯?”

那青衣人正是冯炎秋,这已经是他行程的第三天,约莫再过一天的时间就能到南诏。听了灰衣人的话,他并未谦让,看着灰衣人的背影,若有所思,径直跟了上去,弯着腰,进了船舱。船虽小,船舱却几乎占了整个船的三分之二。船舱中有一张圆桌,桌上摆着几坛酒以及几碟简单的下酒菜,四个小方凳摆在周围。一进舱,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酒香——在他和灰衣人进去之前,已经有两个人坐在了桌旁,其中一人是个老者,花白胡子上沾了几滴酒,鹤发童颜,满面红光,身上穿的衣服颇为怪异,右手缺了一角,左腿缺了一大块,就裸露在外面,显得十分怪异。他手中捧着个喝了约莫一半的小酒坛对着两只酒杯准备倒酒,另一人是个中年人,华发初现,目光凌厉的盯着两只酒杯,生怕对方占了便宜,给他倒少了似的。有几个空酒坛滚落在地上,灰衣人拿起一个,摇摇,其中滴酒未剩,显然,两人已经喝了不少。

冯炎秋不再说话,嘴角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拿出一只酒杯,抢过酒坛,直接倒了起来。那老者见此,急红了眼,猴急地哇哇大叫道:“你这小伙子,抢我老头子的酒!”他一掌拍在冯炎秋的手腕上,冯炎秋只感觉到一阵大力袭来,手腕一震,手上的酒坛几乎拿不稳要掉了下来,他心中暗惊,随机应变,手腕向右一偏,一道极强内力从手中反震出来,将整个酒坛向上一弹,眼看着就要撞到船舱的顶,老者脸现惊容,饶有兴致:“好家伙,这个酒坛坏了老头子我可就没酒喝了!”他长长的白胡子刷的卷出来,卷住了那将要粉碎的酒坛,那胡子本是极为柔韧滑溜的东西,到他的身上却变得好像如同麻绳一般,将那酒坛牢牢地捆住,兀自掉不下来。冯炎秋心中暗赞,面上却不动声色,身形如电一般,一掌对准老者的后心,阵阵凌厉的掌风逼得老者的白发高高扬起,但胡子却一动也不动,稳如磐石。

“有些门道!”一旁观看的灰衣人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

老者兴致勃勃地扭动脖子,一边不忘说道:“你这小伙子,既然你要玩,老头子我就陪你玩玩!”他高兴起来竟如孩童一般,哪里像个端庄的老头儿?

冯炎秋一掌送到,老者全身团起成一个球,借着这股大力轻飘飘的往上一跃,足蹬舱顶,倒挂在船上,一边打开酒坛,倒着将酒喝了下去,随即哈哈大笑:“小伙子,我老头儿可是会倒着喝酒,你服不服?”。冯炎秋啧啧称奇,好胜心陡起,随口答道:“当然不服!”老者闻言,吹胡子瞪眼睛,只恨不能把冯炎秋抓了吃下去。

他趁着老者喝酒的功夫,轻身一跃,手中出现了一把短剑,剑法极为其妙,将老者的长胡子巧妙地割下一段,恰好是包着酒坛底下的那一段。

这短剑叫白虹,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宝剑,无奈这短剑虽然也极为锋利,也是削铁如泥的宝剑,但在冯炎秋手中却远远没有青锋剑用来顺手,更何况老者的胡子又如同一团乱麻,极为柔韧,并且沾了酒后极有粘性,几根白胡须就粘在白虹剑上,进退维谷,真叫一个藕断丝连,冯炎秋好不容易才将那一段胡子割下,只见得酒坛遥遥一晃,就要落下,而在这个时候,老者早已经想出了对策。

只见那老者忽然间不知为何事,笑得前俯后仰,东倒西歪,两道成倒八字形的白眉垂下,一动一动的,须发皆张,笑的同时,左手拖着酒坛,右手舒张成掌,随着身体的摆动随意的出掌,好像醉罗汉在耍醉拳,出掌看似柔弱无劲,不着章法,实际上这正是这老者的高明之处,出手飘渺无踪迹,看似毫无劲力实则伤人甚重,叫人防不胜防。

冯炎秋心想:“这老头儿倒真是厉害,不过我可不能输给他了。”被压抑许久的少年心性又在他身上显露出来,冯炎秋短剑一挥,削下凳子的一条腿,“刷刷”四剑,将凳子腿削成四块,弃了短剑,右手一扬,四块木头如叠加一般,依次向着老者的气冲穴击去,老者面色微有些动容,收起了谈笑之色,先是一掌在第一块木头上一击,那木头一下子倒飞出去,“扑通”一声落入江中,不料此举正中冯炎秋下怀,刚刚他将内力附在木头上,第一块木头被一下子击飞出去,那么如此大的内力,就相当于他和老者内力的叠加,就完全落在了后面三块木头上。老者猝不及防,只好将酒坛舞起,护住气冲穴,只听见“砰砰砰”清脆的三声,整个酒坛轰然破碎,剩下的酒一股脑的倒在了老者的头上,整个胡子被酒浸润的几乎变了颜色,老者伸出舌头,舔舔胡子,神情十分满足。

冯炎秋微微一笑,坐在凳子上,重新拿起一坛酒,斟上一杯,一饮而尽。“兄弟好身手!我敬你一杯!”灰衣人不动神色地说道,他神情平淡的递过来一杯酒,两杯相碰,忽然间,冯炎秋嘴角露出了一个奇异的笑容,短剑指着灰衣人的命门,一手悄无声息的搭住他的肩膀,冷然道:“说,你是什么人!”

灰衣人悚然一惊,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他这才知道,对方的武功高出自己太多,杀他不过举手之劳,之前的那些鬼蜮伎俩恐怕都瞒不过此人的火眼金睛。只是,他看起来至多不过二十岁,难道,这世界上,真有天才一说?

“说,你到底是谁?”冯炎秋冷笑道,他剑尖一挥,立刻灰衣人感觉到一阵剧烈的疼痛,道道鲜血留下,将灰衣的颜色变得更为深沉,他剑眉微挑,一种极为冷漠危险的气息散发在他的周身,让人不寒而栗。

“小冯,是你!”背后一道略显成熟的声音传来,带着抑制不住的欣喜。这声音,太过熟悉,曾经在耳畔回响过多少次,没想到,今生今世在死前还能听到。

冯炎秋右手微微颤动,剑尖一抖,冷哼一声,收起长剑。迎面走来一位与他年龄相仿的少年,清冷的脸庞,俊美如不食人间烟火。身穿着近似于贝壳色的浅衣,身形飘逸,潇洒倜傥,一举一动之间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齐陨!”冯炎秋剑眉扬起,说道,“没想到还能见到你!”他的语气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如果有熟悉他的人在这,一定会万分吃惊,第一次,看到清冷如霜的冯炎秋会流露出激动的神情。

“是啊,我们分别好久了!”齐陨眼圈微红,哽咽着说道。他一把握住冯炎秋的手,一如当年站在广陵城头的两位少年。回忆往事,齐陨眉毛扬起,笑道:“小冯,你知不道,这几年,渊海阁发生了好多事!”

“还记得这把剑吗?”冯炎秋轻扬手中的短剑,依稀可见剑身上刻着两个隶体大字“白虹”。

“当然记得!”齐陨抹抹眼泪,破涕为笑:“这不是我送你的嘛?”

“怎么还像个孩子似的!”冯炎秋微微一笑,像个大哥似的教诲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大丈夫宁可流血也不能流泪,知道吗?”可他心中却在暗叹,何为宁流血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时!

回首往事,是真是幻恍如梦中。

“江湖是什么?”“江湖嘛,刀光剑影的是江湖,强存弱亡的是江湖,英雄惜英雄的也是江湖,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也是江湖……”

“江湖在哪里?”“江湖,无处不在!”

当年嵇康的一曲广陵散几成绝响,然而,古往今来,又能有多少人将生命化作历史长河中最美的音符?齐陨的父亲齐毅忱,因为不堪忍受靖太祖连轻鸿对王侯的打压而造反,最终被诛九族,天幸当时齐陨年幼,逃过一劫,流放边疆。

此后,赵无尘带着自己去隐居深山,无意中却遇到了被猛虎追入深山的当时已经十岁的齐陨,齐陨当时身上便带着他父亲所传的白雪歌指法,然后,两人修炼了两三年,赵无尘便离开去寻找南宫蔷,而自己便和齐陨去闯荡江湖,却因为一件事的纠葛,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往事,多么美好的回忆!

“对了,小冯,你是要去南诏吗?”齐陨忽然间神情一正,肃然道。

冯炎秋心中暗惊,但神色却保持不变,淡然道:“对。”

“太好了!我也要去,我帮你!”齐陨心念电转,神采飞扬,轻笑道。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6篇

坚持真理,舍生取义

司马迁把生命的价值看得十分重,曾在《报任安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在司马迁眼中,仁人志士苟活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绝非如常人般贪生怕死,死也要死得其所,因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内心中的坚守与现实生活中的践行是合一的。在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后,大臣们纷纷诋毁,落井下石,无非是为了迎合汉武帝的心思,司马迁则公正地指出了事实,《汉书》卷五四《李广苏建列传》记载: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面对强权以及帝王的癖好,司马迁也是充分考虑到后果的,但他选择的是坚持正义,最终受了残忍的宫刑,然而,历史洗刷了他所蒙受的冤屈和耻辱。这种浩然正气、铮铮铁骨,也许是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具备的光辉气节。与司马迁一样,坚持正义、追求人生的价值应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从这个意义讲,司马迁勇敢地把他所知道的事实表达出来,指出存在的不公,如果是在当代,我们真的可以称他是一个合格的记者。

理想坚定,执着追求

热爱新闻事业,忠于新闻事业,甚至献身于这项事业,是每个新闻记者的崇高理想。支撑新闻记者前行的正是内心中坚定的信念。发愤著书,将事实客观地呈现给世人,这同样是司马迁的执着追求。司马迁从少年时起便在父亲的熏陶下苦读,并周游四海名山大川,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迁生龙门,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游历的生活拓展了司马迁的视野,培养了他的文学气质。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可见扎实的知识积淀是司马迁实现理想的基石。在遭受宫刑后,司马迁表明了其内心的痛苦和生存下来的原因。《汉书》卷六二《司马迁列传》记载:“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圉之中,谁可告诉者!”“其次毁肌肤断支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但司马迁前进的步伐并未受到阻止,相反,更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及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遭遇逆境挫折,之后发愤著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一名记者成长的路上,苦难和艰辛是砥砺意志、磨炼身心的法宝。坚定理想,执着追求,不断充实自我,是成为优秀记者的必由之路,今人岂能不若古人哉!

广取博采,尚真实录

司马迁的太史令是承祖业,其父司马谈在辞世前曾叮嘱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可见,《史记》的创作是司马谈的遗愿,同时,也告诫司马迁作为史学家的责任感,也可谓职业操守。司马迁在创作过程中是以父亲的遗言为准则的。据司马迁的自述,创作《史记》,大有续《春秋》之意。《史记·太史公自序》以较大篇幅阐述《春秋》之创作要领。其中,暗含司马迁将秉承孔子创作《春秋》时寓褒贬于客观叙述中的“春秋笔法”,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述必须强调真实,于是,司马迁周游各地,亲身考察,这与记者现在所做的实地访谈何等相似?《屈原列传》写得真挚而感人肺腑,因为是在司马迁学习屈原的基础上来写屈原的。司马迁漫游到汨罗江畔,在当年屈原投江自沉的地方,曾吟诵屈诗而痛哭流涕。《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列传》有:“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为作《淮阴侯列传》,司马迁也曾在韩信的故乡淮阴,搜集了许多有关韩信的故事,《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有:“吾如淮阴,淮阴人为舍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司马迁所做的如一位新闻记者的工作,终成一部客观真实的作品。真实来自于实地的采风,来源于一丝不苟的心态,这也正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时所不能违背的尚真实录的精神。

倘使司马迁生活在当代,他会成为一位出色的新闻记者。司马迁等诸多史学家身上所潜藏的新闻记者的特质,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在新闻学领域,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瑰宝需要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A],《鲁迅全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②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 1959年版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影;卡萨诺瓦,爱情

在以续集影片和魔幻影片为主的2005年欧美影坛上,于圣诞节期间上映的《卡萨诺瓦》可以说是独领,描写浪漫爱情故事的主题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

本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753年,希斯・莱杰饰演的卡萨诺瓦是18世纪70年代欧洲著名的风流才子,他为人风趣又博学多闻,是当时最风流倜傥的“万人迷”。据说女人只要见到他,总是会被他吸引,因此他也从来不把女人放在心上。一天,在一片由卡萨诺瓦导致的混乱中,他与女扮男装的女主角弗朗西丝卡(西耶娜・米勒饰)相识。弗朗西丝卡虽然不是卡萨诺瓦认识的最美丽的女孩,但她像男人一样有抱负,甚至连剑术也丝毫不逊色于卡萨诺瓦,并且一直为维护女人应有的权利不停地努力。在与弗朗西丝卡的接触中,卡萨诺瓦渐渐地改变了对女人的看法,他发现自己竟然坠入了情网。然而弗朗西斯卡可不同于卡萨诺瓦曾经征服过的那些普通女孩,如何能使这样的女孩爱上自己,难倒了战无不胜的风流浪子卡萨诺瓦。在对弗朗西丝卡这段充满伪装、决斗、谎言、欲望甚至生命危险的追逐过程中,卡萨诺瓦慢慢发现了简单的征服欲和真正的爱情之间的区别。

在现实中,贾科莫・卡萨诺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是真实存在的,他在18世纪的欧洲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这个名字前面有许多形容词,出色的间谍、声名显赫的外交家、多才多艺的作家、精力过人的冒险家、放荡不羁的情人……他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率性的人生。卡萨诺瓦的一生是精彩的,充满了传奇色彩。最令人感叹的就是他没有任何背景,却可以在每个地方靠自己的个人魅力赢得荣誉和权势。他花了13年时间用法文写成的巨著《回忆录》,长达4000页,详细地记述了他的欧洲冒险经历,其中有与众多女人欢爱的描述,更有与王公贵族、文化名人交往的见证,为后人研究18世纪欧洲社会万象留下了第一手资料。

电影界对卡萨诺瓦这个题材早已觊觎已久,也确实有不少作品涉及过这个题材。其中知名度最高的当数于1976年上映的意大利传奇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的作品《Fellinis Casanova》,该片较为忠实于《回忆录》的结构和内容,着力挖掘其中的悲剧元素,格调较为灰暗,主要讲述卡萨诺瓦在情场上是屡战屡胜的斗士,不断猎艳。但这位“万人迷”苦于人们只关注他的猎艳能力,不重视他经世济民的才学,当他衰老得失去魅力之后,相当可悲可怜。

与之前的旧作相比,在2005年圣诞节上映的本片可以说是一部结合《莎翁情史》和《浓情巧克力》的幽默风趣的浪漫爱情片。导演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卡萨诺瓦的生平经历上,而是采取轻松简单的方式,以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和女权主义兴起时期为历史背景,以情圣卡萨诺瓦的名气作为载体,讲述了一个游戏花丛的浪子如何追寻并最终获得真爱的浪漫爱情故事。

先来看本片的制作阵容。提起本片的导演瑞典人莱斯・霍尔斯多姆(Lasse Hallstrom),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但他的代表作《浓情巧克力》(Chocolate)和《不一样的天空》(What’s Eating Gilbert Grape)早已被列为影迷必看的两部爱情片。霍尔斯多姆的作品一直是以带有深厚的人性关怀与观察入微的生命片刻著称。霍尔斯多姆也算是个悲情人物,提名无数却鲜有获奖。1988年和2000年,他凭借《狗脸的岁月》(My life as a Dog)、《苹果酒屋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曾被两度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却都铩羽而归。他的影片还曾被提名过英国学院奖、威尼斯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外语片,其中好几项还都不只一次提名,真可谓“提名专业户”。但到最后却只获得了1988年独立精神奖的最佳外语片。终归获奖这件事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从霍尔斯多姆历年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他仍然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导演。而且《卡萨诺瓦》这类浪漫爱情片历来是他最擅长驾驭的影片类型,他的名声也是影片质量的保证。

本片的制片人莱斯利・霍尔伦(Leslie Holleran)也是霍尔斯多姆的老搭档了,曾经和他一起合作过包括《苹果酒屋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浓情巧克力》(Chocolate)以及《真情陕递》(The Shipping News)等在内的多部作品。正是霍尔伦独具慧眼,当他看到编剧金伯利・西密(Kimberly Simi)改编的内容丰富的《卡萨诺瓦》初稿,立刻就推荐给霍尔斯多姆。编剧的尽心竭力、制片人的慧眼独具、导演的心思缜密和驾轻就熟以及导演与制片人的以往合作经验,也为本片的成功增加了砝码。

从演员阵容来看,这又是一部诸多明星争奇斗艳的影片。片中寻求真爱的主人公卡萨诺瓦由澳大利亚演员希斯・莱杰(Heath Ledger)扮演。说起希斯・莱杰出演本片的过程还是有段插曲的。一开始剧组为了找一个合适的演员来重现风流倜傥的卡萨诺瓦,出于对处世经验的丰富程度,剧组考虑30岁或者40岁左右的中生代演员来诠释这个角色,先后曾考虑过美国万人迷布莱德・皮特(Brad Pitt)以及因影片《指环王》系列而走红的英国演员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而两者的片酬过高不得不放弃。后来甚至考虑过在影片《阿尔菲》(Alfie)出演过风流公子的英国演员裘德・洛(Jude Law)这样有类似经验的演员。但是当希斯・莱杰这个远小于剧组人员设定的年龄范畴的演员出现时,一切都改变了。这个有着一头不羁鬈发却带着邻家男孩般羞涩笑容的性感男孩气质中带有一种让女性无法抵抗的人格魅力。他不像爱尔兰小生柯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一样狂野,也不像英格兰绅士休・格兰特(Hugh Grant)一样风度翩翩,他介于两者之间,外表是海水,内心是火焰,也许这就是面对女人时的秘密武器,他完全具备了表演这个大情圣的基本特质。希斯・莱杰在2005年可渭大出风头。除了《卡萨诺瓦》之外,同年还有《格林兄弟》和《断臂山》两部新片上映。尤其是在影评界大获好评的《断臂山》,在威尼斯电影界斩获金狮后,莱杰更成为当年奥斯卡的大热门。遗憾的是这位被称为汤姆克鲁斯接班人的好莱坞金童已于2008年1月远离热爱他的影迷而去。2009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希斯・莱杰因其在《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中的出色表演而荣获最佳男配角奖,这也算是对他本人演艺生涯的认可和对影迷的慰藉。

令卡萨诺瓦无法自拔的女子――弗朗西斯卡,由美丽 的英国女星西耶娜・米勒(Sienna Miller)扮演。她出生于纽约,在英国长大,并在知名的史特拉斯堡学院演习戏剧。她于2000年演出百老汇剧《Independence》,并曾参与BBC电视影集《Bedtime》的演出。她正式被人认识的电影在2004年才出现,而且一出来就是两部,分别是《阿尔菲》(Alfie)和《夹心蛋糕》(Layer Cake)。《卡萨诺瓦》是米勒的第一部古装作品,她在片中扮演18世纪威尼斯少数的女性主义者,是位相当有现代感的古代美女。也正因为米勒自身的现代感,让她从众多试镜女星中脱颖而出。这位在电影界暂无建树,却因为与好莱坞英俊小生裘德・洛(Jude Law)的分分合合而被观众所熟悉的女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丝毫不逊于经验丰富的希斯・莱杰,也第一次让观众看到她摆脱花瓶形象的潜质。

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帝杰雷米・艾恩斯(Jeremy Irons)在片中出演反面角色――一名从罗马到威尼斯抓捕卡萨诺瓦的特使。这个获奖无数的老影星虽然此次出演配角,但仍然差点儿凭借他极具张力的表演抢走主演的风头。同时还有导演霍尔斯多姆的夫人、获得奥斯卡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的莉娜・奥林(Lena Olin)以及《金赛性学教授》(Kinsey)中的奥利弗・普拉特(Oliver Platt)一齐上阵。

本片的故事设计极其巧妙,在很多不经意之间将事件和人物精密而错综地联系起来,非常具有戏剧性,而其中穿插的各种幽默更加为电影增色。故事的逻辑性顺理成章,没有让人觉得有逻辑断层,其镜头衔接和剪辑流畅而娴熟,节奏不拖沓,人物出场干脆。影片暗藏一些讽刺宗教桎梏的意味,揭示了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自私性。、调侃成为娱乐和让人发笑的主要因素,非常具有现代性。它的目的在于追求至真至纯的美好爱情,抨击一些套在人性本能头上的枷锁和封建思想,具有一种时尚先锋的领头作用,主张充分表现和释放人的本能和天性,利用智慧和努力获得爱情。

齐有倜傥生范文第8篇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感觉。” 吕叔湘也说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而当前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语感素质的培养,一是阅读教学中,大多数语文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语感素质的意识,往往仅在语表意义上兜圈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分析来分析去,久而久之,在学生心目中课文只是些抽象、干巴巴的内容梗概和毫无生气的语言符号,而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不太明显,其教学效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二是在当前的复习备考中,大量的专题复习、练习及试卷评讲、作文训练代替了语感训练,学生逐渐变成了应付考试的机器,对语言的感受力也就变得迟钝了。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感悟水平、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而形成语感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要“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涵泳体味,语感就会增强,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一而足,无不在说明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重要。从前的私塾教学,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成功的典范,他们在学习上十分注重诵读。鲁迅《朝花夕拾》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的情形更是逼真形象,“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虽然状貌近于可笑,但鲁迅还是赞其读书入神的态度。这种入神的诵读,叶老称之为“美读”,他以为读书要读得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移情动容。首先,我们要熟读教材中的古诗文,从特点来看,古诗文具有很强的可诵读性。通过诵读,使书面语言有声化,从视觉扩大到听觉,赋予作品以新的艺术生命。其次,对于一些精典篇目中含义丰富的语句,我们一定要精读品味,增强感悟。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时逢人便说“我真傻”,作者用这“傻”字难道只是向我们读者传达“祥林嫂不知道春天狼也会吃人”这一信息吗?绝对不是。作者在文中要向读者传达的是她的“真傻”在于:只看到自然界狼会吃人,却不知道旧社会封建礼教这匹“狼”更要吞噬自己。“我真傻”的自白,揭示了祥林嫂受迫害而不知情不自觉的性格特点,通过对这一“傻”的感悟,读者对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就要深刻得多了,坚持下去,我们对语言的感受力也就变强了。

首先,要加强朗读示范。教师带表情朗读,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得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所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其次,要注重朗读技巧,如语音的轻重、语气、停顿及语速等,“激情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避免“千文一腔”。此外,还要采取多样形式,根据文章的感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朗读方法。感情奔放的班、组齐读,感情婉约的跟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朗读等,还应该倡导自由品读。在朗读时不带任何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进行品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乐趣。学生对文章意韵的理解,内涵的品味,都是通过阅读感悟出来的。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通过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来增强学生的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气感。如的《雷雨》中,周朴园“沉吟”地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侍萍也接着说:“哦,好地方。”他们所说的,这两句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不应马马虎虎地读过去,要反反复复、仔仔细细地朗读,好好品位作品的深刻内涵。因为周朴园认为无锡是他发迹之处,又是“在他罪恶的生活中,多少留下些美好记忆”的地方,因此是以赞美的口吻说出“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朗读时可以提高一些,速度适中;而侍萍是在无锡被周朴园侮辱、抛弃的,周朴园讲到无锡,正触痛了侍萍记忆中的伤疤,她是以惨痛的心情说出:“哦,好地方”的,语调应低沉而缓慢。其实,这正是戏剧大师匠心所在,这种感受,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

现在的青少年应试的压力实在太大了,缺乏自由读书的时间,非常值得同情。语文学习要少做练习多读书。读,就要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千方百计挤出时间,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和伟大作家去交朋友,努力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并在日后的阅读中不断丰富它、扩大它。胸中的千红万紫,必定有助越人生的万水千山。

另外,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要靠反复地读,比如词语的选用、熟语的运用、语病题、扩写、缩写、仿写、改写、作文等,对于这些我们做过的练习,我们也要回过头来读一读、品一品,在读中不断地增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久而久之,我们的语文水平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