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行的作者

山行的作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山行的作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1篇

山水画

北宋是山水画有着长足发展的年代,继承了京观北派的传统。这个流派中,李成是属于南唐贵胄,现在画已经很少了,零散有争议的还是有的。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史、国画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郭熙的《早春图》也是的镇宅之宝。

国外对于绘画技法的追求基本是以人体为中心的线索来进行的,一个是焦点透视,一个是明暗法。而中国画有它自己的一套技法和逻辑,比如《溪山行旅图》,有赶驴的人,郁郁葱葱的树木,这种雨点皴,倒逆的山石的描绘,使其栩栩如生,但是中间用一片云气给隔开了,这叫做空气式的透视法。

郭熙的第一名作《早春图》,三拼整卷,三米多高,整个画面表现了春天的气息,把早春躁动不安又充满生机的气氛。用非常抽象但是又浑然一体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北宋时期崇信道教的“天人合一”,对于山水的冬山如睡,春山如冶,整体生命的流动感和气韵都给予了描绘。这些元素在这幅画上都表现的非常直观,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的奇迹”。

风俗画

北宋风俗画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典范作品,画中描绘了北宋的首都汴梁早春一带的景象。北宋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发展史、经济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汴梁也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市,它是当年最早在北宋统治版图上进行城市化的典范。这幅画表现了当时的五行八作、前场后店的市民社会格局,让人百看不厌,常看常新。它也是中国文明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视觉文化资料,清晰地呈现出北宋时期贵族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的结果。北宋的风俗画除了《清明上河图》,还有《货郎图》等,这和唐代强调军事和纪律的贵族社会格局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宫廷画

宋徽宗是著名的“艺术家”皇帝。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创办了画院,画家如果画得好,可以赐佩戴紫金玉带,可以获四品官衔,这使得画家地位空前提高,得到了等同于官僚和知识分子的地位。同时,宋徽宗在画院中经过各个民间艺术选拔以及在画院中的培训,达到了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良好互动。

徽宗、钦宗被劫持后,宋高宗到南宋做了皇帝。为了巩固人心,宋徽宗屡屡改换年号,都改成祥瑞之号。他说有一天傍晚,仙鹤在宫门上久久不散,立在宫门口不走,他觉得是祥瑞之兆,于是就画了一幅《瑞鹤图》,画得栩栩如生。一般评论界说他的画作都是臣工之,他自己画得不太好,只能有一个构思。但这一幅画,从历代传承和批评意见来看,都还认为是宋徽宗本人画的。《听琴图》一般认为这是徽宗立意,臣下之作,学界则认为这是徽宗的亲笔。它于2002年在中国嘉德拍卖出了2530万人民币。他另一个著名作品是上海博物馆的《柳鸭芦燕图》。

文人画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2篇

《礼记•乐记》论音乐起源时,则明确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在我们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是一种生命形式,中国传统音乐所表现的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音乐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乐记》的“音由心生”的观点,则强调心的作用,重视内心感悟的审美取向,认为音乐意境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现象,一种人类心灵的生命律动。中国传统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因独特的审美取向,展现出优雅美妙的生命弦律。在每一个社会、每一个历史时期,音乐在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音乐是最为发达的一门艺术,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因此《乐记》中的“物感说”既出,便成为包括“意境”在内的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范畴和主体精神。作为六朝时期卓越的文论家,刘勰主张“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认为由感物抒情,必然会导致物情相观,心物交融,基本提出了关于“意境”的概念和内涵。与刘勰同时期的诗论家钟嵘,在《诗品序》篇首即讲:“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钟嵘论诗,极推崇诗的“滋味”,钟嵘所说的“滋味”,指的就是诗的形象和感情。他除了强调“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之外,更看重感情与形象的有机融合即意境的创造,这从他评论范云和丘迟诗作的见解中可窥斑知豹。刘勰和钟嵘,一个论文,一个论诗,各自都承袭了《乐记》的“物感说”的观念,可见《乐记》的“物感说”为“意境说”美学概念的提出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中国古代的音乐一般是以追求幽婉深邃、淡泊含蓄,虚实相生和意象共存为最高艺术境界。在“意境”理论提出之前,中国的古琴音乐已经在作品中呈现出含有深刻意蕴的“意境”,特别是以山水创作作为题材并形成独特“意境”的音乐作品要比文学与绘画作品出现的早的多。如后世传诵的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早在《吕氏春秋》和《列子•汤问》等文献都有记载。《列子•汤问》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风俗通》亦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而意在高山……倾之间,而意在流水”,“及其所通达而用事,则著之于琴以抒其意。”曲中表现“意在高山”“意在流水”“抒其意”,可见古琴是作为一种寄意的表现方式来到达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中国古代及传统的音乐意境的风貌完全可以从古琴这门艺术中找到阐释。古琴艺术是一种儒道思想相互融合的艺术,在古琴音乐中既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温柔敦厚、平和雅正,又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顺应自然、大音希声与清微淡远。古琴曲采用的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正五音,而在《乐记》中的说法则为: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这五音代表着儒家中和雅正思想在音乐上的落实,而琴乐中追求的清虚淡静、深静幽远以及表达弦外之音的意境则为道家思想的体现。道家思想对于古琴音乐中意境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也是颇为深远的。古琴音乐中由于虚静与深远的相结合,体现的是一种无限和深微的境界。正所谓“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境界乃是体现意境的最高层次。明末古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中对于意境的描述如:“其无尽藏,不可思议。”;“琴中有无限滋味,玩之不竭”;“其有得之弦外者,与山相映发,而巍巍影现;与水相涵濡,而洋洋徜恍;暑可变也,虚堂疑雪;寒可回也,草阁流春。”“迂回曲折,疏而实密,抑扬起伏,断而复联,此皆以音之精义,而应乎意之深微也。”“深山邃谷,老木寒泉”;“山静秋鸣,月高林表”;“松风远拂,石涧流寒”;“山居深静,林木扶苏”。琴乐中体现出的“无尽”、“无限”、“深微”的境界以一种最少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琴声音淡、声稀,琴意得之于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之“但识琴中趣,何劳弦音”,正是将琴乐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穷极的哲学思维。沈括评北宋琴僧义海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古琴是偏向静态之美的艺术,因此弹琴要讲求幽静的外在环境于闲适内在心境的配合,方可追求琴曲中心物相合、主客和一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古代作为美学范畴的“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这时的“意境”理论还未被概括出来,但在现实的艺术创作中早已出现了“意境”。清人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对《诗经》进行评价说:“《三百篇》之体制音节,不必学,不能学,《三百篇》之神理、意境,不可不学也。”①由此看来,清人潘德舆认为《诗经》有意境的存在,并认同意境的重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中所出现的诗味说、言意论、形神论等都对意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当盛行的“诗味说”,以“味”论诗。如陆机在《文赋》中说:“阙大羹之遗味。”这是用羹汤遗留在嘴中的滋味来比喻诗文的艺术韵味。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多次以“味”论诗文,他所说的“味”,与艺术的善于描述丰富与真挚的情感、表达言外之意等都有密切联系。钟嵘的《诗品序》中也强调诗歌要能达到“滋味”醇厚的目的,使人产生美感的余味要有“滋味”。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味说”与“意境”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事实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味说”确实为后来“意境”理论的孕育与发展做出了铺垫。“意境”说的正式提出是在唐代,由王昌龄的《诗格》中开启先河。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解境象,故得形似。”“物境”就是指诗人的头脑中所产生的山水之境象。它是由主体对客观景物的观照而产生于实景之中的心物交融的一种境界。“二曰情境。娱乐悉急,皆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情境”是作者内心感情体验和生活感受之境。它是诗人用心灵观照生活、体验生活而产生的。“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意境”是指诗人头脑中的思想意识之境,是诗人内心深层的体验并在体验中发展与升华的界域。但这与后来的文论中提及以情景交融为基本内涵的意境是不同的概念,它侧重于主体的精神状态。皎然的《诗式》中多次提到境和境象等概念,可见他对意境理论进行过深刻的思考与探讨,如“文外之旨”、“情在言外”、“采齐于象”,由于皎然受佛学影响,他所提出的境和境象与禅学是有一定关联的。权德舆也明确提出了“意与境会”,这并不代表意与境的简单结合,而是含有意境浑融,含蓄蕴藉和发人想象的意思。他初步概括了意境理论的基本特征。权德舆与皎然一样,他的意境和禅宗学说有密切的联系。中唐刘禹锡的诗论开始提到意境,他在《董氏武陵集纪》中说:“诗者其文章之蕴耶?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这个观点的提出对“意境”论的创始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禹锡的意境观也受到禅宗境界说的影响,通常把诗和禅相提并论。晚唐司空图在吸取前人“境界”说成果的基础上,在的《二十四诗品》中提出各种境界,即如何创作出“雄浑”、“高古”等境界,比较深入地体会了意境的基本内涵,创造性的提出了“思与境偕”说,指诗人在创作审美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契合,创造出“意与境浑”境界的作品。对于境界理论的产生,佛学禅宗境界说可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虽然没有较可靠依据认定王昌龄的“三境”说是否受了佛学境界理论的影响,但是,中唐诗僧皎然提出的“取境”“造境”“缘境”说则肯定来自佛教境界观的启发。皎然以后,虽然诗论家们对“境”的理解各有侧重,但以“境界”论诗蔚为风气。如唐人权德舆的“意与境会”(《全唐文•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刘禹锡的“境生于象外”(《刘禹锡集》之《董氏武陵集纪》);晚唐司空图的“思与境偕”(《与王驾评诗书》)等这些唐代诗文人的观点中来看,都或多或少受到过佛学思想的熏染和影响。宋代对意境理论的采用已经开始广泛,对“意境”理论有所突破的分别是苏轼、释普闻、严羽等。苏轼是继承了司空图关于“思与境偕”的思想,认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采菊次之,偶见南山,境与意会。”③释普闻在《诗论》中强调“意出于境,意与境合”,这也是对于境界论的一个颇有价值的说法。

释普闻释意境为“境意”,说:“大凡但识境意明白,觑见古人千载之妙,其犹视诸掌”。④这把意境看作是评判诗歌成功与否的最科学的审美标准。南宋严羽指出:“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⑤。严羽的相关论点提出标志着意境说基本思想的成熟,同时也说明我国古代的意境说的兴衰更替是有迹可循。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古代诗歌理论的意境说并在《人间词话》中发挥尽致。使人们对“意境”理论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在美学理论体系中,现代有关的“境界”理论首创于王国维,而王国维也是第一个将王昌龄作为艺术理论的“意境”提升到人生意义视域层面的“境界”论的第一人。王国维强调:“词以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四“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范畴,它具有醇正而又浓郁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与审美特征。它有着源远流长的衍变过程,它的生成与完善得益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和中华民族的审美创造。“意境”也是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表达艺术内涵与抒发内心情感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是通过艺术作品使欣赏者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使其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强烈感染的一种艺术效果。对于在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意境”进行成功的塑造,能够使情与景、意与境、物与我、情与理、形与神等因素和谐地交融,从而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作品也得以产生出强烈的认同感与感染力。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还是诗歌,都是以创造一种具有深刻内蕴的、融合和谐元素的“意境”为其基本特征,并以此为最高审美准则。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3篇

爬山辛苦,但也充满了野趣。那背衬蓝天、凌空开启的是“天门”。远望,“天门”像一面镌刻得很精巧的镜子,镜框是高耸的岩头。镜面是蓝天白云。登“天门”,山径像九曲回肠。磴道像万级天梯。但人们望见“天门”,总想一鼓作气攀登上去。

上到“天门”,天风吹拂,周身凉爽,汗气全消。这“天门”,是山崖久经风雨剥蚀。亿万年来只剩下一座中空的巨岩,两柱对立,一梁横架,形成了一个“门”字。

坐在“天门”上歇息。回头俯览。群山蛰伏。那索溪峪的骆驼峰。像骆驼来自万里漠北,风尘仆仆;那十里画廊的峰林,像出现眼底的万缕烟云,在轻轻浮动。

幻觉会使人精神升华。会使人心灵默化。停留在“天门”,遥看千里山川,仰望万里云天,视野无边开阔,心胸无限开朗。好像自己不是跋涉在天地间,而是翱翔于太空上。

竭尽脚力爬上了高高的天子山,这才发现天子山是造山运动中的一个奇迹。原来天子山不是一座高峰,而是平顶的,方圆百里,像一片平原。

这座湘西平顶的大山,被誉为天子山,是很贴切的。古帝王戴的平天冠是平顶的,天子山的前后山上的明崖、瀑布、绿树、山花、野果,不就是平天冠的珠串流苏吗?

站立天子山环望,四周的武陵山尽入眼帘。那苍茫的远山像天边的海涛,奔腾跳荡;那突起于群山之上的翠绿的峰林,像钢锥直刺青天。高山深谷,天地无边。这大自然的浑雄气派。何等壮观!

更奇特的是,在天子山高台的中心,地层突然下陷,形成几十里的山谷。这巨大的山谷名为“西海”。“西海”云雾迷茫,沿岸峭壁耸峙,深不见底,内有千百峰林在云雾中突起,看不到山根,只见古松倒挂峰林,气象万千。

这生长在峰林崖头上的古松,树干倒挂,枝柯横斜。云雾的湿润使它们能够生在岩缝隙间,树身虽小,但根部发达。松树皮赤鳞龟裂,而针叶青青。这许多赤松,每一棵都生长在峰林之巅。经受了百载千年的风霜。它们在石缝中盘根,在缺水的恶劣环境里生长,它们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如果是遇到白天下雨,雨后天晴。在东升的旭日或西斜的夕阳下,你眼前就会展现一幅绚丽的图画:周围山岚清新鲜绿,一条彩虹横贯长空。这时,在千柱峰林的谷底水汽蒸腾,徐徐升起一缕缕乳白色的云纱,然后在峰林之间聚成白云,冉冉地飞向高空。

云纱从谷底升起,缭绕千峰,形成一个个像白浪滔滔中的岛屿。峰林顶巅浮出云间,山谷多深,无路可寻,千秋万载,谁也不敢下去。

有一条小路通过半岛似的山崖陡壁,伸入深谷之上。这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神堂湾”。神堂湾的峭岩上,生长古松,下临万丈深渊,云雾茫茫,深不可测。不知道是空谷传音,还是出于错觉,只听见下面好像有狂风的呼啸声,恶浪的奔腾声,猛兽的咆哮声。天造地设,深渊之上架着一块巨岩,坐在岩头俯视谷底烟云,听万籁齐鸣,也是一种大自然的乐趣。

上得天子山来,从东头走到西头,绕行“西海”一角,二三十里。小路在蠛岩乱石间弯弯曲曲延伸,时而山崖迎面陡立,时而脚底泉水漫浸。山路难行,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不久,这里将开辟通汽车的公路,而且将在汽车不能通行的地方,开辟马车道。到了那个时候,为了悠然观山景,汽车慢行,蹄声得得,人声欢笑。

天子山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管辖。当马儿响着铃铛在山路上小跑的时候。驾驭它的是身穿土家族或苗族盛装的小伙子或姑娘。姑娘们彩丝缕织的衣服在闪光,环随着马铃在叮当,这该是多么动人的情景呵。

现在,人们徒步行走在“西海”边,别有一番情趣。虽然旅游者来自祖国各地,甚至有的来自异国,服色不同,语言各异,但这美丽的山川使人精神升华,爱美之心使人们的感情密切地联结在一起。

不论在山,在崖角,或是遥遥相见,或是发现奇观异景,大家彼此呼唤,远传近接,声震山林。无形中,这成了旅游者传递信息的方法。

更有趣的是,在山行中,可以发现面前的树枝上挂着一条花手绢。花手绢在风中飘动,招人认领,不知道这是哪一个粗心的小伙子或姑娘遗失的。花手绢有色有香,逗人喜爱,它被半开玩笑地挂在树枝上,但却体现出物轻义重的人心美。

旅游培养人的品德。山行暑热,汗湿衣衫。沿途出现阴凉的大山洞,是人们歇脚的好地方。这一队旅游者看见另一队旅游者的到来。立即空出最阴凉的一角,让后来的人乘凉。

谁饥饿了吗?我的挎包里有干粮;谁口渴了吗?我的水壶里有泉水。旅游者虽只有一面之交,但却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彼此不分,情同手足,甘甜与共,欢乐与同。

过神堂湾继续沿着“西海”往西走,林木青翠。山路在在绿荫中弯弯曲曲出没。

清晨,人们从天子山东头接待站踩着露珠上路,太阳偏西才到达天子山西头的接待站。

天子山西头的接待站,位于天子山峡谷之上,峰林矗立。远处,传来隆隆的炮声,那是修路工人在修筑上山公路。不久,汽车就可以从天子山背后盘旋上山了。

这接待站是天子山的风景点,周围种植着大面积的果园。木瓜的香甜,桃子的清甜,李子的脆甜,山林果园的溢香流芳,使刚刚进入接待站的旅游者心旷神怡。

接待站的年轻姑娘们都是高中毕业生。她们刚刚参加工作不久,既活泼又热情。她们提来泉水让游客抹汗。泉水照得见人影,洁净而清凉。当旅游的客人们坐在长廊上迎着山风休息的时候,姑娘们端来一杯杯醇香的云雾茶,让客人们解渴。最后,她们用托盘给游客们送来了桃子和李子。桃李用泉水冼得干干净净,在托盘里闪着珠光,诱人品尝。大家争先尝了尝天子山出产的甜桃脆李,觉得满口清香,个个竖起大拇指,笑着向姑娘们道谢。

入夜,山林寂寂,圆月东升。月光如水,山林深处偶尔传来鸟雀的夜鸣。就在这神秘而美妙的夜晚,天子山上飘起了嘹亮的歌声。这是姑娘们在为旅游者们表演土家族、苗族、壮族和白族的民间舞蹈和演唱民歌。

姑娘们的舞姿优美,歌喉婉转,带着湘西少数民族的风韵和浓郁的感情。

夜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夜归寝,梦魂仍迷恋在轻盈的舞步和甜蜜的歌声中。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

解读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4篇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仿佛进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走进了作者心里,促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和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体验作者的感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关键在于教师要巧妙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不断的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抽象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活动。

二、巧妙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吸引学生导入课题

进行新课学习时,在导入中,枯燥的讲解、煽情的演说对于学生来讲都已经习以为常了,都无法激起学生足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应用网络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创设情境,做到声情并茂,旁征博引,拨动学生的心弦,使整个教学情境如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就能让他们在创设的网络教育资源情境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网络教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而且还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达到学习愉快的效果。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不竭动力。

三、妥当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古诗教学中如果采用信息技术并合理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象片。画面上,秋风飒飒,枫叶映红了山山岗岗。危峰兀立,山峦叠嶂,白云缭绕,景象美不胜收。学生学习的兴趣极为浓厚,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很快从山林中白云缭绕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白云升起,不一会儿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高高的山林深处始终处于白云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他们体会到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和感彩。

四、有效应用网络教育资源,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5篇

本文所说的新批评是指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崛起的并流行于五十年代占统治地位的不同于传统的批评理论。又被称为“文本批评”,“本体批评”,为其奠基的是瑞恰兹的语义分析学和艾略特的有机形式主义的文学观。重要代表人物有威廉姆·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等。新批评是一种重视形式的批评,重在解说,或细读作品的本身。它考察作品的文本意图及其形式,作品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方式之间的关系。新批评认为文学形式是文学批评的唯一恰当对象。坚信作品文本的意义是固有的,不应被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情感因素所困惑,而应把作品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批评是一种很好用的阐释单部作品的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处理文学中的简短的诗歌,而且适用于对于音乐中的二胡乐曲作品中的乐章的分析。不仅仅诗歌是表现文学价值的完美范例,乐曲同样也是表现音乐价值的经典范例。和诗歌一样,乐曲的意义也是来自于它的“张力”,既是我们在作品中所能找到的所有外延与内涵的充分结合。因此,将新批评的理论在音乐作品中进行其的运用与体现是必然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长城随想曲》的音乐创作背景简介

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者的伟大创举,它似一条巨龙雄踞于世界的东方。长城,作为中国民族团结和力量的象征,在今天显得格外壮丽,尤为世界亿万人民所瞩目。登临长城,一幅幅江山壮景跃入眼帘。雄伟的古迹,厚重的历史,回首家园,见苍茫大野,绵延万里而去。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与长城对话,我们真切地感受着历史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粗犷、沉重和苍凉,也感受着祖先们对这片土地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仰。《长城随想曲》是作曲家刘文金于1978年创作的二胡协奏曲。1978年,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气势雄伟,光彩夺目。他久久凝视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创作欲望交织在一起,不禁浮想联翩,回国后就创作了这首作品。

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和遥望篇。第一乐章,乐队奏出宽广雄伟的歌颂长城主题,以独奏二胡深沉庄重的叙述性旋律,倾诉作者面对巍峨长城浮想联翩、心潮起伏的爱恋之情;第二乐章,乐队音乐悲壮而有战斗性,与二胡刚柔相济的音调旋律结合,表现中华儿女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为保卫长城而浴血奋战的情景;第三乐章,在乐队模仿古钟回荡、山川悲鸣的音乐背景衬托之下,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的基调逐步发展为豪迈激越,气动山河;第四乐章,二胡变化再现第一乐章主题材料,接以舞蹈性的旋律,尾声变化再现了激越宽广的长城主题。

作为二胡作品中题材重大、音乐情感深邃的一首乐曲,它纵横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奋斗历史,饱含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神韵。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它将二胡这件古老的乐器,赋予交响乐般的宏伟气魄,表现如此伟大的主题。因此,将这首作品誉为二胡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是当之无愧。乐曲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人们漫步关山,对民族深远历史的沉思和对长城内外气象万千的赞颂。同时还表现了中华儿女在烽火年代前赴后继的顽强精神和对武术民族英魂的慰念。抒发了人们高瞻远瞩,对祖国未来的坚定信念。

三、新批评对《长城随想曲》中的诠释

第一乐章中,我们清楚的看到作品是如何的运用其所特有的音乐艺术意象来烘托该乐曲所要表达的主题。同时,还重视乐曲中每个乐章之间的关系与该乐曲所要营造的气氛与情绪,从而追求与乐曲的主旨中的思想上的理性与艺术上的感性相统一的张力。曲中的的音乐意象的载体“万里长城”,它包含了双层的意义。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者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力量的象征。

第二乐章中,前半部分乐队中弹拨乐器所奏的紧张急促的节奏,勾画出边关将士们整装待发的气势和烽火告急的激烈场面,与该乐章后半部分,(接近尾声)乐队运用了不和谐和弦来衬托,配上二胡断断续续进行的音调,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尸横遍野、冷月残照的凄惨景象,蕴含着对死去英烈的无限哀思。此两部分的鲜明的对立,更好烘托出乐曲中所要表达的音乐主旨。

第三乐章,其音乐主旨中的“虚实相生”的对立与统一的张力效果,渲染了该乐章的肃穆而内含的音乐氛围。同时,音乐意象的载体“古钟”有着特殊的意味,隐含了人们在各位英烈前拜祭时燃香的缕缕青烟,在微风的吹送下,传递给了英烈的在天之灵,富有十分悠远的音乐意境。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6篇

如梦如幻的自然风景让人充满艺术的感觉。从浪漫的河谷滩涂,到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再到广袤的的葡萄种植园,雄浑神圣和细腻珍奇的各式风光,让好奇和开放充满你的心胸,促使你在尽情的思考中,破译许多或深刻或浅显的哲理。

我曾无数次在静夜中打开电脑,让两次赴德的数百张照片在屏幕上闪过,体会彼时的良辰美景。

德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文化,它是欧洲大陆多元文化最显著之地,既有悠久的本国特色,又受周边国家浸染。那是视体育为神圣的国家,两度举办夏季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曾唤起国民热情,重建国家自信。那是充满艺术宝藏的国度,无论中世纪的油画,还是精美的室内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珍品的杰作。那是各音乐流派的天堂,无论享有盛誉的柏林爱乐乐团,还是流行于几乎每个城镇的爵士乐,古典和现代情景交融……

这是我在德国见到的一幕场景:当大轿车向阿尔卑斯山行进中,突然车停下来,慢慢靠到路边。年龄不小的司机,我们称是“德国鬼子”,说车辆检测,发现后轮胎有问题,就抱着工具下车,换备用胎。这时,驾驶台上的指示灯不亮了。我们问他,轮胎并未出现问题啊!他说灯亮过就说明有问题。他相信灯而不信胎的回答,让大家都笑了。为了换这两个轮胎,“德国鬼子”累得满头大汗,但他认为费力也值得,因为他遵照的是条款,而不是现实。特别是在卸下固定轮胎的8个螺丝时,他都按1、2、3、4……依次排好放在地上,然后再按这个顺序依次装上。

这几个螺丝孔大小相同,需要一一对应吗?“德国鬼子”认为每个螺丝虽然直径相同,但会有细微差别。对应,体现了一种更严格的标准。

在出发前中国导游告诉他,原来的路有一段不好走,不如走另一条路,还能近好多,但“德国鬼子”认为,GPS没有这样的显示,他不能照办。于是仍按GPS的路线行驶。路不好走,但他乐此不疲。

遵守时间,是德国人的基本信条。浏览市区时,总有游客超出约定的时间回到车上,发生了两次这样的事情后,司机严肃地向中国导游说,一定要遵守约定的时间,不能迁就不守时的人!要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赶上大家。

我们还遇到一个德国餐厅女服务员,因为客人点菜很多,又不听劝告,遂引起争执。顾客认为自己花了钱,是自己的事,服务员却认为,这是在消耗人类共有的资源。她先是警告对方如此浪费,要报警,最后真的报警了。

德国有着悠久的哲学思想,在海德堡城市的山坡上,在那条著名的哲学家小道上,多少著名哲学家曾在这里徜徉散步。树木葱郁幽静,江山如此典雅,时值仲秋时节,美丽的林区愈加迷人,这是思考者的天堂,是充满德国精神的圣地。

我们不禁发问:严谨而多少有些教条的哲学思想,与浩瀚而又灵动的思想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因果关系呢?

德国人的外表服饰以深色调为主,很少有像有些外国游客那样,不论年龄和性别,穿着大红大绿,这也多少表明了德国人的冷峻和内敛。

这样的朴素外表下,却有着热情和善意。你如果问路,他们会认真地向你解释,甚至给你画图详解,最后让你都有些不好意思。

人们说,在法国问路时,如果同行的有女性,最好让她们去问,法国男人才会热情且不厌其烦,但德国男人一般不会这样。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浑沌和融合,这和德国的文化大相径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文化成因,那是一个民族的基因。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7篇

一、激发兴趣,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教师如果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教学效果,就需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在教学中可以做到激情引趣。教学时,对作者的介绍是古诗词教学里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不太感兴趣,再加上介绍作者的语言缺乏系统性,所以学生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古诗词里的作者进行梳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有选择地把常识性知识告知学生。其次就是打破以往的背景介绍模式,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形式进行渗透,如情景导入、讲故事等。其三是去掉那些与小学生心理发展、学习领域、兴趣无关的“摘抄”,尽量精简地介绍作者的生平。例如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一诗的作者李白的介绍,教师就可以设计悬念,激情引趣,以李白有着“诗仙”之称,也有“酒仙”的美誉导入,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来,对李白被称为“诗仙”“酒仙”的原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通过简单的介绍道明李白“诗仙”之名的由来,以及与贺知章、杜甫之间的关系,并顺势介绍这两位诗人:四明狂客——贺知章(李白的朋友),少陵野老——杜甫(和李白并称“大李杜”)。同时,笔者还将学生的思路短暂带回到三年级的古诗《望洞庭》《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行》中,因为这几首诗的作者的雅称分别是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小李杜(杜牧)。并通过“古代诗人知多少”竞赛的形式,对以前学习过的“古代诗人并称、雅号、雅称”进行巩固复习,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短短几分钟,便可让学生积累到古代诗人别称的基本知识。

二、借助多媒体,形象生动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果。在对古代文化常识讲解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将那些远离生活的抽象知识点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古诗词教学中,对天文知识方面的介绍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在诗词里,关于月亮的别称有很多。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因初月如钩,所以被称为“银钩、玉钩”;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因满月如盘,故称“银盘、玉盘”。教学时,如果我们单纯通过文字讲解,小学生对“弓、钩、盘”难以产生直观的印象。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呈现月亮形状变化的动画图,用视觉的直观感受,代替文字,这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主题教学,系统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比较琐碎、零散,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其中一部分,就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主题教学的方式。主题教学旨在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相结合,通过知识点主轴的构建,串联起一系列的知识点切片,对学生所学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纵向发掘,整体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这类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对问题的挖掘更深入,对知识的总结更系统。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主题教学离不开“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在教材中,我们会碰到不少有关历法的诗词,如王贞白的《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由此,我们可以围绕古代计时法这个主题来展开教学。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三更、五更是几点钟?为什么古人是用‘寸’来衡量‘光阴’的?古人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时间的?古代有哪些计时法?”等诸多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先自主学习,然后分小组搜集资料。为了避免学生无从下手,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适当提供帮助。课中,教师检查学生的笔记,并小组汇报交流,分享学习收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对知识进行总结,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将古代的十二个时辰和现在时间一一对应,并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在笔记本上。这样通过“学习前置”“问题驱动”,学生的脑海中就形成了系统的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系统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对相关知识需有系统全面的了解,是确保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

山行的作者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生态美学

一、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共性

1.从艺术语言的视角看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

艺术语言是整个艺术作品中最核心最基本的部分,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着各自的艺术语言。如音乐艺术语言是由声音、旋律、节奏、速度、音色、调式等多种要素和手段组织而成。而绘画艺术语言是由点、线、面、形、光、色、影所组成。

在艺术语言中,音乐的力度是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展现。例如《打靶归来》是一首表现队伍进行的革命歌曲。歌曲的节奏感很强,表演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通过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方式展现,强弱的对比使的歌曲力度加强,也体现歌曲是在队伍进行中完成的。中国的传统绘画中集中体现着线、色、墨这三大元素。而绘画艺术的力度通过色彩的明暗对比来体现,光线越暗,色彩的力度也就越强。以徐悲鸿的代表作马为例,其线条流畅,黑白两色运用自如,用泼墨手法展现马的刚健有力,把马的神态和气韵突显出来。不仅仅是写实,还借物抒情,以马的豪放生机勃发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无论是什么艺术,都有自身的艺术语言,其通过对这些艺术语言的运用来完成作品,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愉悦。

2.从创作角度看待音乐与绘画艺术

1)创作者的心理

无论一首好听的音乐,还是一幅动人的画面,都需要创造者全心投入创造。通过创造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把握,以想像和情感为中心运用自己技法来表现艺术作品。创作欲望被打开,灵感被激发,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往往创作的作品更加真实、纯粹、回归自然。

2)创作的过程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创作的过程往往是相通的,把创作的审美欲望和审美理想进行艺术构思,并渗透着自己的观念表现出来。音乐的创作过程是很复杂、多变的,甚至有时来自艺术家的艺术想象、灵感进行艺术创作。绘画也是如此,创意在表现主题上是占主要位置,它被视为作品中的生命和灵魂。创作的过程对于每一个艺术门类来说都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这一过程是艺术家追求向往的心理需要。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享受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3)艺术的再现

艺术的再现是一种传达阶段。传统绘画是通过笔墨的形式将绘画作品由意象变成物象的传达过程,是对传统绘画的真实再现自然的本来面貌。音乐的传达是通过表演的形式来体现,再由人们进行欣赏。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音乐艺术,它们在艺术传达阶段所呈现的艺术效果是一样的,都是给人以审美的愉悦,让人们从内心感受艺术作品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心灵上的洗礼,精神上的共鸣。

3.从生态美学的视角看待音乐与传统绘画

道与自然很早就被古人所重视。老庄曾在音乐美学思想中提到“自然之乐”。它体现“天”、“真”之乐,即“道”的音乐。这里强调的是道与自然是和谐,道是没有声音的,但它是音乐的核心。道在伦理上表达音乐最本质的东西,即精神内涵。音乐的美在于精神上、心灵上的美。

生态美学是崇尚自然美,从大自然中吸取灵感。是人通过自己的感知、认知发挥自己的创作力,并加入自己的情感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每一个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在表现手法上都在运用着生态这个词。音乐本身是一种声音,而声音的质朴就是生态的,它是将不同的声音有组织的创造出动听的音乐,这种悦耳的音乐产生的美感是自然的流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很早就注重人与自然的相互结合。宋代的山水画在描绘山水的同时,把人物、书法也加入作品中。在绘画理念中不仅仅是写实,而且注意传神的运用,在创作作品时加入自身的情感,使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的自然饱满,有生机。例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轴,画的正中间有一座高大方正的山耸立着,显得非常的雄伟壮观。山上的岩石质地坚硬,松柏挺拔茂密。而山下有泉水和山丘,山丘周围还有一些小房子被四周的树木包围着只看到屋顶;驴子驮着货物被人驱赶着向前走。整个画面虽然是在写景,却在山水的背景画面后又衬出一个小的画面,每个人物都描绘的格外细致。这种把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是自然生态的和谐美。

二、音乐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对比性

音乐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从艺术形式、内容和艺术对象等方面存在的不同,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表现手法是丰富多变的。音乐在声响中所产生的音效是难以用语言所表达,它不仅赋予人们情感的表达,而且使人们对其产生审美乐趣,使人们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那种意境只有欣赏者能体会的到。音乐之所以能够表达情感是由于其内在的真实性,因为音乐离不开创作者的用心创造,他们都是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运用大量的感性材料,赋予声音以情感本质。而绘画艺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表达情感是通过颜色和造型的比例运用,如红色代表热情、欢乐,黑色代表低沉、沉闷、厚重。颜色是绘画艺术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罗马普卢塔克提出“色彩为心灵造出更为生动的印象,因此它是一个更为巨大的幻想之源。”色彩本身具有客观性,所以创造者在创造作品的时候,对色彩的运用会影响人们的情绪反映。

三、音乐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互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效果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无论是在音乐艺术还是绘画艺术都有着进一步的发展。一场音乐会,不光是欣赏音乐,而通过演奏或演唱的方式让听者更加理解音乐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音乐产生的美感往往和绘画艺术有着内在联系,例如:草原《牧歌》,开头的曲调是一段悠扬的马头琴,给人一种时间的延展性。音乐所产生的意境在旋律高低起伏中展开,你仿佛可以触碰草原上的鲜花和绿草,可以呼吸到草原中给你来的清香的空气,一切是那么的美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样在绘画中也有体现。音乐情感的表达往往更自然的,更真实,更具体,更直接。音乐离不开绘画艺术的某些元素。同样在绘画领域中,画展与音乐的结合,让欣赏者把那种对绘画的感受与音乐的情感表达相统一,就像俄国画家康定斯基所说“绘画是视觉的音乐”。

所以无论是哪个艺术门类,它们对艺术精神的追求是一致的,崇尚着更高的艺术理想,艺术的感染力来自艺术本身的独特性。不仅提高我们的审美愉悦,也提高我们的精神层面的追求。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共通性,在今后研究领域中不断的总结和探求。

参考文献:

[1] 蔡中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

[2] 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

[3] 齐易.《音乐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1.11

[4] 滕守尧.《艺术社会学》.南京出版社,2006

[5] 胡凌.《绘画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1.11

[6] 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5

[7] 陈延.《道法自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