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只拣儿童多处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68-01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以读促知,领悟文中情感,又让学生超越文本,读出个性呢?下面是我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1.初读,读前激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因此,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如何吸引学生在一接触课文就产生要读好的强烈愿望?这要靠兴趣。如:苏教版二下《快乐的节日》一文,课文本身就是一首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更是“回味”无穷,因此,我选择了先唱再读,以便更有节奏地读。和着音乐节奏,课文读起来也流利得多,更让人感受到了那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放读,读中有问。
放读,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理解课文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是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达到的。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读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与“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游人和儿童的选择不同?继而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儿童多处就一定能找到春天?春天和儿童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围绕这个话题,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比较两句话的区别,并讨论游人和儿童谁能找到春天,使学生逐步感悟儿童就是春天,感叹“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3.精读,读中有悟。
“精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和运用的过程。精读,重在指导,教师可以拿起课文像学生一样琅琅读书,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留一些艺术空白……如:教学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时,主人公萨沙的妈妈对儿子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在读妈妈的这句话时,为了强调肯定的语气,很多学生都把句子读得很重。这时我问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读?再读一读前面的文字,看看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一位学生思考后,轻声地将这一句读了出来,他说:“我觉得这句话不仅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还要读出一位妈妈对儿子的疼爱,所以要略微读轻一点,和蔼一点。”同样一句话,都是要强调,却因为不同的领悟产生了不同效果。
4.品读,读后会仿。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除了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还要学习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用法、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积累。品读积累的最常见形式就是背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看板书读,借助图画读,通过表演读……这样,即使教师不明确要求背诵,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力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仿说、仿写,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夹竹桃》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三小组,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把读懂的内容画到黑板上。然后又让学生读课文,仔细品味,认真对照,查找图画中是否有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学生再次读书,逐字逐句比对,互相点评。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背诵自然不成问题,学生还从中学到了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
鲁迅 非常欣赏儿童的心灵之美。他的作品中传递着童真、善良与美好。如在《故乡》中,童年时鲁迅与闰土间的游戏,在《社戏》中和阿发他们去看社戏等,这些童真的创作是很有意义的,它是人的意识觉醒的重要部分。从少年闰土、阿发等儿童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孩子脑中尽装着那些好玩的事物,这是他们所感兴趣的,符合儿童好玩的天性。儿童的天性就是喜欢自由自在地玩耍,喜欢探讨大自然的无穷奥秘,从中获得无限的乐趣和满足。鲁迅以阳光的笔触,描写了几近单纯的儿童心理和性格,歌颂了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好动和充满活力。鲁迅笔下的儿童,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丰子恺 有着多重身份:画家、散文家、翻译家,他心中装着太多的童心、童真、童趣,笔底表达出来的自然是活泼泼的儿童世界。在《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一文中,他既为自己的儿女长大而欢欣,又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伤心。他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他认为孩子“有着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是世间“彻底真实而纯洁”的人。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长大,让生命一直浸润在童心世界的快乐和本真中。丰子恺笔下的儿童文学如同他的儿童漫画一样,之所以历经大半个世纪,至今依然为广大小读者与大读者所喜欢,根本原因就是丰子恺对儿童的至诚至爱至情。
巴金 是一位热爱孩子的老人,人们敬重他,爱戴他,尊他为“二十世纪的良心”。《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这封信感情真挚,表达了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喜爱。而在《我的家》一文中,巴金写到了他七岁的外孙女作业负担重时说:“从早忙到晚。有时孩子的妈妈陪孩子复习数学,总要因为孩子‘头脑迟钝’不断大声训斥。”巴金又说:“我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回想起过去的一些事情,总觉得灌输和责骂并不是好办法。为什么不使用‘启发’和‘诱导’,多给孩子一点思索的时间,鼓励他们多用脑筋?”
冰心 老人热爱儿童,她乐于为孩子们提供精神粮食。她用十分自然亲切、充满童稚气的话语,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在《小橘灯》中,“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写了小姑娘心灵的美好。而在《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冰心则写到了在颐和园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对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冰心最后说:“当你春游的时候,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活力。
大师们笔下的儿童形象各有千秋,但都为我们家长们了解儿童,提供了一个更多的认知渠道。
一、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不能让人有一种直接的感受,必需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将学生快速地带进课堂。
二、感悟教学策略
新课改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悟。“感悟”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它是与佛教佛语同时诞生的,说它时尚,因为就语文课程而言,它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词。感悟常常是伴随情境而生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感悟也就不成其为感悟了。感悟要把握的是直观的表象之间的本质关系。而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有一句名言:“要使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感悟教学策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策略,也是诗意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三、多维对话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之间的良性互动。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诗意的语文课堂,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以学生的学习为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多维对话,给学生创造一个立体的对话场。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让我们来品味一位特级教师在《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学中,师生间民主平等对话的诗意。
师: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跳出来。所谓跳出来,就是以自己的“火眼金睛”看课文,产生自己的想法,使得想了和不想完全不一样。请你们默读课文,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交流。时间六分钟。
(学生默读课文,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机锋万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六分钟过后)这是交流的时间,也是共享的时间。交流没有惟一的答案,只有“缺席”的遗憾,请大家各抒己见!
生1:诗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冰心奶奶说:“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儿童”与“游人”的换位,看出冰心奶奶的心里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师:是呀!心里有儿童,眼里才有儿童,笔下才有儿童。
生2:太阳是光明的、温暖的,冰心奶奶说孩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师:你正在释放着可爱、光明、美丽和明媚,不仅是我,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
师:孙老师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课文的第六节(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与原著的第六节不一样――“春光,就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这样地泼辣,这样地华侈,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挥霍出来了!”请发表你们的看法!
生:(辩论中转移了话题)我认为,课文的第四节“我们站了一会”读起来,有点别扭,改为“我们站了一会儿”较顺口。
师:学习书本而不迷信书本,崇拜作家而不盲从作家。这是一种优秀的思维品质。
(生举手)
师:请讲!
生:春光,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发挥出来了!我,把爸爸、妈妈一生蕴藏的天真、活泼释放出来了!
我们班的邢老师经常带给我们快乐,昨天,我在课堂上与邢老师的一唱一合,把同学们搞得乐不可支.
"叮呤呤...........上课了,大家都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分辨作者的见闻和联想."只见邢老师已快步来到教师,已经开始翻书讲课."谁来分辨第12课<<只拣儿童多处行>>第3自然段的见闻和联想?""我!"我将手高高举起,这几天我蛮积极,"王超!"邢老师笑眯眯地叫我."好勒紧"我从座位上蹦起来,"小小的身躯上喷发这太阳的气息是作者的见闻!""啥么?这是作者的见闻?儿童身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的作者看到的?孩子都成大火球了?邢老师怪腔怪调的说."哈哈哈哈...........同学们好像有人在挠他们痒痒似的,笑个不停.邵婕扭过头来,对着我笑弯了腰.钱?雷也捂着肚子,哈哈大笑地看着我.我也被逗笑了,用语文书遮住脸,笑得连站也站不稳了,一头倒在位子上继续捂头大笑.
在我们学生眼中,老师永远是那么严肃,严肃的令人生畏,可我们邢老师不一样,虽然邢老师30多岁了,可她还有一份童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
0031-01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思、所疑,以批语和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法。在当前语文课堂上,批注式阅读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应用。笔者认为,教师还应侧重以问题为核心、以交流为形式,引导学生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并运用批注这一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具体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习式批注――了解学习起点
预习式批注是指学生在课前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层次及一些重要的词句进行批注,促使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程度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地引导。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前,教师让学生们自行阅读课文,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在预习交流汇报环节,有的学生在“看见成千上万的孩子……飞涌出……”这个句子旁边作批注:“这个比喻句写得太形象了,写出了少年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有的学生在“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这句话旁写道:“这句诗是谁写得呢?我想知道。”还有的学生在句子“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旁边写道:“这些句子写得真好,我想把它们背下来。”通过预习批注,学生既可以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还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依据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方向,为提高阅读效果奠定基础。
二、质疑式批注――了解学习需要
学贵有疑,质疑是一种思考、挑战的探索过程。质疑式批注阅读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真正走入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式批注,让学生对课文中有疑问的地方作标记,然后在集体交流环节与同学们探讨自己的想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青藏高原一株柳》一课时,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式批注阅读。在汇报交流环节,一部分同学阅读了前两个自然段批注道:“这两段话为什么要着重强调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在什么地方?理由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对其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大部分学生在课文结尾处的“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光阴”这句话旁边写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仅仅是写柳树吗?我怎么读不懂?它有什么启示吗?”……在学生汇报交流完毕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并以此为导向展开阅读,提高了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提出的质疑问题进行梳理时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课文要求理解的重难点所在,学生在被肯定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教学,起到以学助教,发挥批注引领阅读思路的作用。
三、评价式批注――让阅读走向深度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亮点或者精彩的地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鼓励学生就文中的字、词、语句、段落、篇章、结构或其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走向深度。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理想的风筝》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刘老师的形象描写作批注。有的学生在“刘老师讲女娲造人故事”旁边写道:“多么乐观的刘老师,他总是把快乐传递给大家,而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毫不在意,我敬佩他!”有的学生在“刘老师放风筝”这句话旁写道:“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更有快乐的权利,这种权利是不能被剥夺的。在刘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人、一个充满童心的人、一个快乐开朗的人、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的人!”还有的学生在描写“刘老师糊风筝”的句子旁写道:“刘老师真是心灵手巧,他糊的风筝太漂亮了,只有对生活充满爱的人,才能做出这样漂亮的风筝。刘老师,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教学,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式批注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真正走进人物内心,对人物的感悟和评价也更加的深刻。这样教学,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浅层走向深度,从而获得对人物准确的评价和认识,达到提升阅读效果的目的。
由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当代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谭旭东主编的《成长的书香》系列,包括3本小说卷、2本童话卷和1本散文卷,精心收集了这些当代名家数百余篇优秀代表之作。比如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叶圣陶的《荷花》、《一粒种子》,曹文轩的《再见了,我的星星》,陈伯吹的《一瘸一拐的好骆驼》,杨红樱的《女生日记》、《寻找快活林》,等等。
贴近生活、再现历史,是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阅读这些作品,仿佛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就是读者的影子,在自己的孩提时代上演着一幕幕的往事,讲述着心情和历程。或许那些时代的生活我们已无从体会,但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印迹,窥探历史的影子。如安武林的《黑豆里的母亲》,作者以沉重的笔调描述了他童年时代的苦难生活。对比今天的生活,不仅让人感叹那个时代人们的辛酸,更重要的是启示孩子们要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笔优美、诙谐有趣,是这些作品具有的另一大风格。这些作家都是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大师,还有像冰心、叶圣陶等多位文学巨匠。他们笔下的散文诗篇清新婉约、优美动人,读来犹如置身乐园胜地、美不胜收。如叶圣陶先生的《荷花》,白荷花在叶老的笔下被赋予了勃勃生机―“一身雪白的衣裳,敞开胸膛,舒坦极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而名家们的童话故事则是想象丰富、新奇有趣。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选取名著《西游记》中令人啼笑的猪八戒偷吃西瓜的故事,让小读者们捧腹大笑之余,还充满无限遐想。
课堂上教师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的情绪能够感染课堂上的学生,因此,要想使小学生语感与语言能力得以提升,就要对教师领读加以重视,确保领读的正确。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珍珠鸟》,在对第四自然段进行领读的时候,教师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要加入自己的感情,这一段通过对珍珠鸟动作的描写,写出了鸟儿的可爱、调皮,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珍珠鸟的爱护和喜爱之情。因此,教师在领读时,要想象出这种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的画面,读出感情。教师要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对文章表达的思想进行正确处理,并把握好语音和语调,对语速进行正确掌握,不能矫揉造作,这是要好好进行学习的,对教师朗读技巧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做好了这点,才能对课文中的词句和内涵进行理解,从而将语感掌握好。
二、强调细读的方式
读书是不能慌慌张张、急于求成的,一定要重视涵咏,对书中的韵味进行咀嚼,对其进行慢慢消化和理解,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比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要对表现儿童多的语句进行细细品味,说明孩子们在哪,那么春天就在哪,跟着孩子们就能找寻到春天,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品读,我们可以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孩子们活泼可爱,就像春天似的生机勃勃。比如,在对古诗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之后利用领读以及赛读还有唱读等方式,再引导学生去理解其中的诗意,了解其中的感情,最后再进行诵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学生在反复进行诵读的时候,感情也会更加深入,在反复诵读之后就会对其更加理解。反复诵读是学习和鉴赏的一种方法,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好的帮助。有哲学家认为,模仿这一行为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宋代朱熹曾经说过,看书就要首先熟读,将书中话背诵下来,就像从自我心中说出似的,如此便可在书中获得一定的收获。模仿也就是依据前人经验进行发展的自己的理论,当自身还没有能力创造理论时就要借鉴前人经验,并对前人研究路线进行模仿,省掉不少麻烦。同样,增加阅读量,对自我文化底蕴进行丰富,积累经验,利用自身阅历与理解,对其意蕴进行模仿,才能逐渐发展出自我理论。对小学生培养语感也不例外,如果只是依靠教师讲解是很有限的,其决定作用的还是自身修养。课本中的内容是有限的,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导,课文中选取的文章只是文学海洋中的九牛一毛,还有更多的部分必须要长时间进行积累,并反复进行思考,这就需要增加阅读量,从中吸取风格不同的文化知识。
三、结语
一、把握运用时机,凸显教辅用书的针对性
教辅用书的使用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时机,时时用,处处用,显然不是教辅用书应有的功能。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量学生语文学习各个环节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该出手才出手。
1、预习时用,借助教辅用书提前感知
课前预习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前感知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阅读体验,触摸文本的核心价值,遭遇可能面对的难点,从而在预习中产生全新的阅读动力。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就充分运用教辅用书,从而在教辅资料和课文的有效对照下,增强预习效益。
例如在预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教师布置了以下的预习任务:“自行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收集关于谈迁和《国榷》的资料;尝试给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三项任务中,第一项关注字词,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包括翻阅教辅用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决;第二项则可以借助教辅用书,省却了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漫无目的的寻找,充分发挥了教辅用书删选功能;而第三项则聚焦文本体验,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经历思维的质变,并借用教辅用书作为参考,便于学生认知的反思与调整。
2、复习时用,借助教辅用书总结提升
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相反可以成为学生全新学习的开始。有经验的教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十分关注课后复习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形成理性体验,深刻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复习进行认知的提炼,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教辅资料的价值便在于理性的梳理和有效地拓展。
当下教材都以单元主题的方式进行编排,教师在单元教学完毕可以通过教辅用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复习中总结提炼不同内容下的写作特色,从而便于学生在异同比照下形成认知层面的质的飞跃。例如六上第六单元中《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都是以名人轶事为主题的课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辅用书中的写作特色栏目,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学生感知紧扣核心事件、把握人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通过单元内不同质地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形成了较强的认知体验,取得了不俗的教学效果。
二、把握材质,凸显教辅用书的适切性
教师曾经对各种版本的教辅用书进行研读,发现当下教辅用书为了 赢得市场,其内容设置十分全面,仅字词层面就拥有大几种方式,加之文本背景资料拓展、结构布局的划分、经典语言的赏析、主题价值的拓展、类似文本的补充,可谓包括万象,内容众多。但这一切内容并非全部都适合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目的选用,以让教辅用书契合教材的特质,从而提升教辅用书使用的针对性。
如在教学的《七律》时,由于事件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没有直接的感性认知,诗中论及的“五岭”“乌蒙”“金沙江”……只有符号感,而没有丝毫的体验,成为了解读诗歌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此时,教师则可以发挥教辅用书资料拓展的功能,补充阅读关于的历史知识和相关事件,从感性层面积累知识经验,为学生顺利体验文本,形成有效认知。
纵观这一环节,教辅用书中罗列的资源成为了学生穿越历史的隧道,为勾连学生与文本背景奠定了基础。
三、契合需要,凸显教辅用书的及时性
维果茨基有过一段话对教学中教辅用书的使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教学不能仅仅利用发展成熟的事物,而要将自身变为发展的源泉,那教学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联系教辅用书的使用,我们认为教辅用书的使用必须要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满足学生认知需求的同时,将激发学生的发展动力作为重点,从而实现基于教辅用书,但拘泥于教辅用书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呢?应该说,这是一题综合性、思考性极强的问题,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考核。学生基于在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深刻解读以及小组合作探讨的交流,形成了自己的认知。但学生的整体解读尚不够全面完整,教师则引领学生从教辅用书中寻求支援。学生在阅读、分析和提炼的过程中,补充了认知,强化了意识。
由于是在学生最为需要的时刻,教师让学生从教辅用书中寻找资料,体现了资料收集的迫切性和针对性,学生的思维运转的过程中,历练了能力,体现了效果,彰显了较好的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