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晚春韩愈

晚春韩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晚春韩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晚春韩愈范文第1篇

2、出自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韩愈范文第2篇

春天,充满朝气,充满希望的季节。

春天,各种花草树木都开始了它们新的生命历程。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款款而来。他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伴着淅沥的小雨,把美丽的故事讲给鱼儿,讲给青蛙;她领着山间的小溪流,把婉转的歌儿唱给青山,唱给牧童;她带着归来的小燕子,把春天的喜讯传遍山村,传遍农家。

在诗人的眼中,春天是这样子的。苏轼《新城道中》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的春风,韩愈《晚春》中“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春花,杜甫《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春雨。多么富有情趣啊。

春天是飞翔的,春天是贞洁的,春天是脱俗的。春暖花开,她们是庄周的梦蝶,是时间的涟漪,以旷世的舞姿演绎着不愿沉默的心事,一片片小小的梦幻也会转过身来。走在浩瀚的春天的一角,那么,就让你我打开尘封了一个冬季的心灵,就让你我悄悄地打开自己的向往,和春天一起上路,在诗歌的泥土里,种下至亲至爱的词语,让可爱的词语在可爱的春天里弹跳。来吧,伸手拥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城北学校初二:李文杰

晚春韩愈范文第3篇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生机盎然。就在这春光明媚的好时节,我相约同学在郊区的樱桃园里踏青,远离都市的喧嚣,走进初春的大自然,享受春天对我们拥抱的幸福。

昨天的阳光,把樱桃园里的樱花催得笑了又笑,那片盛开的美丽得樱花,笑得是那样的浪漫。当我们走进园中,一片片粉红色的樱花映入眼帘,一棵棵伞状的樱桃树把小路遮蔽起来,阳光钻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林间小路上,犹如到了仙境一般。我眼前仿佛是一片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一股泥土味夹杂着樱花的芳香扑鼻而来,我闭上眼睛,深深地吸着清新的空气,细细地品尝着在城市里永远也闻不到的田野气味,春天的愿望荡漾在茫茫得绿野中,心醉在了这溢满花香的园林里。正像唐朝赵嘏《喜张?h及第》的诗句那样:“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我在一片片樱桃树中,寻找着春天的名句。低吟着唐朝韩愈《晚春》的诗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樱桃树上的万紫千红的樱花,掩映着归春满眼的美盛花草,把个整大地染成了黄绿色。这不正是春天在绿色的田野里行走吗!在这春暖花开的原野里追逐春风,心情是何等的愉悦!

春天染绿了原野,春风翻卷在空中的彩云,装点两岸的杨柳,书写着关于春的诗行。我坐上春风之船,悠悠地远去……。春风激动着我的心海,从心底释放着欢快的音符。任思想的翅膀随一缕春风飘飞在无际的远山。我望着头顶那一束束樱花,思想着假如我要是那一片绿叶,我会在阳光的沐浴下,合成那绚烂无比的樱花,璀璨地开放在绿叶枝头。

春风在园林里咏叹轻音乐,蜜蜂在樱花的花蕊里辛劳,鸟儿在花丛中窃窃私语,山坡下那片灿烂的油菜花闪着金黄色的光波,将春色演绎得无限绚丽。“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而此时樱桃树下的我们,举目欣赏着满园里绽开的樱花,呼吸着春天散发出的芳芬,情随樱花飞舞,心随春风跳动,胸腔中一个冬天的郁闷,全溶解在这初春的樱花园中,春风撷走了我烦闷的思绪,绿叶将我的烦恼幻化成蓝天上飘动的白云,满园的春色把我学习中的劳累沉淀给大地。我们拥抱了春天,春天拥抱着我们。

晚春韩愈范文第4篇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②。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③。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④。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⑤。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要求按照原诗词的韵字和用韵次序来和作。 章质夫:名(jiR),浦城(今属福建)人,词人好友。其《水龙吟》杨花词,一时传诵。 杨花:柳絮。 ②无情有思:反用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意。思,情思,心绪。 ③“梦随风万里”三句:化用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意。 ④萍碎: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此种说法并不科学,但入词却妙。

上榜理由:

和词,次韵最难,难在须用原韵原序趋步而和,一点也不能变通,要做好就更难。不过这也要看对谁,若是天才如苏轼者,难也就变成易了。如这首《水龙吟》,本是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可到头来却完全把原作的名声给夺去了。王国维就说:“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其实,早在宋代,晁冲之已经感叹道:“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却面,而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耶!”

当然,这主要是就次韵的难度而言。带上次韵的“枷锁”还能从容起舞,与一身轻衣的章同台竞技,而眉眼步态又绝胜之,确实不由人不叹服,甚至还要叹为观止。但即便撇开次韵的角度而纯以咏物词论之,苏轼的这首词也是精妍曼妙,不让古今。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似花还似非花” ,开头一句便非同凡响,杨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背后又是形象的描述,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萦损柔肠”“梦随风万里”更是以“思妇”的形象道出了杨花的愁苦。

晚春韩愈范文第5篇

黄昏的西方天空,轻风掠破浮云,透射下丝丝霞光。那一幕,如梦似幻。

昨日的天空,晴朗的令人感觉昏昏欲睡。夜幕降临,却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清凉的空气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一下子清醒了起来,似乎,连苍天也还记得这个不幸的日子。

昨天,是5月12日,是“5.12”汶川地震的周年。

今天,阴霾散去,云消天霁,又再见太阳的笑颜。

同样,“5.12”的阴霾似乎也已在人们心中消散,似乎灾难不曾降临。

诚然,人们不该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错过人生的诸多美好。但同样,我们也不应将这不幸忘记,将灾难淡忘。也许我们该时常这样去庆幸灾难没有降临到我们身上,那我们是否就更应该去感谢这些带我们这些幸存者受过的不幸者?或许,这个理由太过牵强,不足以说服人。没有人希望被遗忘,所有人都希望被铭记,如你,如我,如逝者。逝者当安息,我们的缅怀将送他们最后一程,同时,也是在向他们传达,他们不会被遗忘。

樱空释是小说《幻城》中的人物,也是我很欣赏的一个人物。只是,他不是本文的主角。

这是一份寄予逝者的文字。

谨以此文,纪念“5.12”。

我从未见过樱花,至少没有在现场看过。仅有的印象也都只是从电视或电影中得到的残缺片段。照理说,我没有对樱花的发言权。可是,我是真的被樱花绽放的那一幕绚烂所震撼。当清风拂过,行道旁的樱花随风而起,漫空而舞,纷纷扬扬,经久不衰。就像韩愈那一首《晚春》所写:“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好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只是此情此景,既非榆荚亦非桃花,而是这充满异国情调的樱花,何不叫人心生感慨?

也许,我今生没有机会去亲眼目睹真正的樱花林,那远在异国的风景。

但是,我依旧向往着。

试想一下,站立在一片漫天花雨中,周遭一切在身侧迷离。然后,心中油然而生一股对自然的敬畏,感觉在这片樱海中的自我,是多么渺小。再想想自我的得失成败,虚名食禄,算得了什么?生老病死,又算什么?哪怕这一刹樱花落尽,待来年,繁樱又会缀满枝头,再现樱飞满天。这一切,不过自然的循环罢了。

古人有所谓的“红白喜事”。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我懵了。怎么会有人把死人这么不幸的事当成喜事呢?我想,是因为古人很早就把生死看透了吧。

死,可以是一种解脱,可以不再过问世事,可以轻松了。

故,逝者,请安息。不必为活着的人们担心,我们能坚强地照顾自己,坚强地走下去。

只是,在青山深处的亡者,常年的孤寂,你们能否承受?

倘若可以,我希望用记忆中的樱花白,来点缀你们灰暗的墓冢,送上,生者心间的思念。

“死去元知万事空。”不知,这份空寂,至何等程度?

没有人对这有发言权。有发言权的,已不能再说话了。

我们不会知道,那个世界会怎样。在生与死的界限间,我们已无法触及。

生与死,太遥远了。

人,也只是恃强凌弱的小辈,在自然前,是那么得不堪一击。

但人总不会去换位思考,唯有在自然面前,人方才臣服,继而吸取教训。

难道真的唯有死伤方可唤醒良知?唯有流血方能止息干戈?为什么在灾难过后才会想到补救?难道不能事先预防吗?这难道就是人的缺陷么?

也许,人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该释怀了。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个道理,我们都懂。只是,我们不希望再见悲剧。

晚春韩愈范文第6篇

我的童年是在太湖之滨一个军营中渡过的,其时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正当共和国的短缺年代。短缺的年代里除了政治运动以外一切都短缺,“计划”内的食物常常无法填饱人们的肚子,于是除了各显神通尽力去获得“计划”之外的食物,人们还自力更生获取“野味”以补短缺——那时的草民百姓谁没有一些寻野菜捉野物的经验?

贪嘴好吃是儿童的天性,我那时吃过各种各样的“野味”。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让我解馋充饥的“野味”至今难忘。

桑椹

太湖周围是中国的丝绸之乡,养蚕缫丝非常普遍,而蚕的食物就是桑树叶,因此绿叶纷披的桑树在乡间随处可见。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的学校距军营七、八百米远,在一个小坡上,坡下左前方一条小溪环绕而过,隔着小溪就是一片桑树林,大概有五、六亩的面积,站在教室门口就能看到那绿油油的一片。

印象中的桑树不算高,刚刚没过头顶,但已足以让我们在虬枝盘伸的桑林中嬉戏。不过最大的乐趣还在于桑树结出的果实桑椹——我们当时称它为桑子。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上下学时经过那片桑林,看见枝叶间已然垂吊起青白色的簇簇桑子,心里就痒痒地。过一段时间,有些桑子开始染上了红晕,明知并未熟透,还是会忍不住摘一两颗吃,酸中带些许甜。终于到了单衣快要穿不住的时候,肥大桑叶下的桑子们都已变得紫中带黑,薄薄的皮儿好像就要被汁水涨破,这就可以吃了——上下学路上吃,带到学校吃,也带回家吃。甘甜解渴的桑子给我们带来多少满足。

我们吃桑子时是从树上摘下就放进嘴里,想来当年的农药也很短缺,一般不用在桑树上。不过大人们对我们这种吃法很不以为然,母亲常常责怪我们不讲卫生,说上面有虫子爬过,总要把带回来的桑子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再用热开水泡一下,才放心。

后来读《诗经》,其中有云:“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原来吃桑子的历史还挺久远。

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花状种子,学名叫榆荚,因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而得此俗称。韩愈的《晚春》诗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虽语带讥讽,倒也生动地描写出榆钱那粉白似雪的形象。

那时的军营里房前屋后长着不少榆树,枝叶繁茂,夏日里洒下令人惬意的浓荫。不过,最让我们这些军营孩子们感兴趣的还是那春天的榆树,因为随着春意渐浓,它的细枝上生出了一串串榆钱,随风摇曳,清香扑鼻,采下来就能满足口腹之欲。

榆树高大威猛,所以采榆钱还须做一番努力:胆大的孩子挽着篮子手脚并用爬将上去,骑坐在枝杈上,轻而易举便能采满一篮。不会爬树的孩子则须借助工具了。工具很简单:一根长竹竿,较细的那一端用刀劈开一段即成。采榆钱时,把竹竿高高举起伸向树冠,用劈开的两片夹住一条细枝的根部,用劲一扭,一串榆钱就落了下来。

采榆钱时自然是边采边吃:手握榆枝顺势一捋就是一把,塞进嘴里嚼得汁液满口。榆钱馨香清甜,绵软爽口,令人难忘。

榆钱也能做菜吃。母亲将采回来的榆钱以清水淘洗干净,或加油盐炒熟,或做成羹汤。也可以把白糖拌匀在榆钱中吃,但因当年白糖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所以只能偶尔为之。

清代诗人郭诚的《榆荚羹》一诗吟道:“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榆钱之美尽在其中。

知了

军营里绿树繁茂,于是盛夏季节蝉的鸣叫声总是此起彼伏。尤其是最热的中午,正当午休时间,蝉鸣阵阵,使喧闹了一上午的营区显得格外宁静。我们那时只知道蝉的俗称知了,吃完午饭后到营区用顶部附着粘物的细竹竿粘知了玩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知了还是我们的“野味”。当然,做“野味”的知了并非乍着翅膀在树上鸣叫的那些,而是羽化之前带着壳的幼虫。

捉知了幼虫一般是在晚饭后,太阳已经落下,但天光仍亮。到树下拨开落叶低头寻找,发现那细小的洞眼,用手指捅开,伸入一小根细枝,过一会儿提起来,末梢上就是一只知了,那细爪还紧紧地抓着枝条。有的人更顽皮,往洞里灌满水,那憨头憨脑的知了就自己蹒跚地爬了出来,被逮个正着。

捉了几十只知了,天已经暗下来了,兴冲冲带着战利品回家。把知了用火烤熟,剥壳去爪而食,其肉鲜嫩,其味浓香,略带一丝泥土腥。如果把知了用油炸一炸,外焦里嫩,那就更好吃了。不过当时食油是计划物资,每家每月的定量不多,不能常用来炸知了,所以烤着吃的时候居多。

现在想来,这知了给当时不能经常吃肉的我们补充了不少营养。不过,后来读到唐人的“垂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和“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等咏蝉诗,心里多少有点儿内疚。

晚春韩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主导作用决定“生态位”的调控权

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班级建立课堂“生态位”,让不同学习状态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都找到自己角色的归属感。根据合理分配原则,通常一个班级分为4大组,每大组再分为2至3个小组。每小组3至4人,成员的语文成绩按优、良、中、暂差组合,便于互帮互学与“生态位”合作探究活动。全班在推荐与选举的基础上,产生语文课代表,语文课代表负责传达本学科老师下达的任务,发放语文教学资料,沟通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教学意见和信息。小组长由每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每人都享有公平的锻炼机会,行使小组内的组织管理职能。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生态位”的调控权。根据需要,或安排由“生态位”个体自学,或宣布“生态位”小组合作探究,或决定“生态位”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或组织全班的讨论交流。教师教学调控的目标,一方面发挥其生态位的正面效应,让不同孩子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平等民主,人人演练,以求天天向上;也可根据差异,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突显同舟共济的文化意识,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上升。另一方面,尽量遏制其分化效应,采用发展性评价机制,让学生的语文成绩自己与自己比,将自己的“今天”与自己的“昨天”比,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进步就得高分,大进步就是大加分,保持原位得小分,退步则无分。这样调控让优等生更优,中差生也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希望,语文“生态位”的递进变化,使成功不断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招手。

二、“生态位”课堂教学活动调控策略示例

1.习惯养成策略的调控。教者提前一天将“语文预习卡《往事依依》”交课代表,让课代表布置全班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文。课前课代表与小组长检查全班预习内容,并将预习情况汇总到老师讲台上。预习卡页眉是课题《往事依依》,作者于漪,体裁是回忆性散文。预习卡的主要栏目是学习目标、阅读积累、涵泳品味、质疑问难和心得收获。教者浏览“预习汇总”,还有预习不到位的个别情况,强调语文即生活,每日语文预习,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关注“质疑问难”栏目,根据学生疑难问题,适当调整课堂学习目标。小组自查阅读积累:①易读错写错的字,见课本附录三;②常用词语,着眼于理解与运用:徜徉、浩淼、逃窜、绚丽、眼花缭乱、雕镂、心旷神怡、油然而生、依稀、寂寞、凝注、鸦雀无声、镌刻、谆谆、铭刻。③歌咏风物诗句,按春夏秋冬排列:宋·朱熹《春日》“万紫千红总是春”,唐·韩《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宋·朱熹《题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唐·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宋·卢梅坡《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绚丽色彩诗句:唐·韩愈《晚春》“百般红紫斗芳菲”,宋·苏轼《冬景》“最是橙黄橘绿时”,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预习做卡片,积累整理,小组内个体互查,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语文学习极为重要,教者应经常督促检查并适时调控。

2.诵读涵泳策略的调控。诵读涵泳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途径,表现为“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可以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标准》还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者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点拨调控,引导“生态位”的学生口到心到,熟读精思,口诵心惟,描述想象,畅发感兴。①标题有何作用?明确:“依依”指萦绕心中,十分留恋。题目“往事依依”如纽带贯穿全文,旨在有感而发,引出下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②第1自然段,“模糊”和“历历在目”是一组反义词,用在这里是否自相矛盾??明确:以“模糊”和“搜肠刮肚而不可得”来反衬,突出“几件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③诵读第2自然段,涵泳看山水画“甚得其乐”、观水浒图“身历其境”,明白“百看不厌”是“入迷”,“徜徉于山水之间”为“入神”,表明作者热爱大自然;借助焦山风景解读梁山泊背景,是联想想象,移境怡情,重读体会是反衬儿时形象鲜明。④诵读第5自然段,品味: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有何异同,立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明确:相同是读的都是抒情诗,作者都是爱国诗人,都采用诵读,都读得沁人心脾,使大家深受感染;不同是内容一古一今,一个情溢于胸,头与肩膀左右摇摆;另一个情满双眸,深深的感动凝注其中。国文老师教古文,侧重说明培养了作者课外阅读的兴趣,年轻老师教白话文,侧重说明增添了作者对文学的兴趣。⑤涵泳第6自然段,畅发: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感兴:?谆谆教导,落脚点在“做人”。 作者身体力行,数十年如一日,从中获益匪浅,终成全国著名语文特级老师。学生时代,学习离不开书。读书丰富精神生活,开阔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熏陶。我们立志做有作为的少年,必须自觉、主动、认认真真地多读书,读好书。

3.元认知监控策略的调控。在生态课堂的教学(自查、诵读、小组合作探究等)中,个体对认知过程的控制、反馈、检查与反思,能否有效地指向语文智能结构和内化为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教者从元认知策略方面加以动态调控。如“积累”自查提示语:①常用词语,“我”能结合语境理解和另外造句应用吗?②歌咏风物的“千家诗”,“我”能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吗?③五彩纷呈的诗句不是完整引用,而是排成四字五字句,“我”领会其中的用意吗?又如诵读策略:①“极普通的画”,为什么“竟百看不厌”?②作者成年后“重读《水浒传》”,为什么“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不如那时鲜明?”③“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是否应该改为“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生活的美丽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④第5自然段写一个国文老师诵读诗歌不行吗,干吗要重复写两个国文老师?再如小组合作探究监控策略:①“我”在生态小组里有几次有质量的讨论发言?②“我”今天的表现比昨天究竟有多少进步?③“我”准备在班上向老师质疑什么问题?④“我”在念了课文后有什么体验和独特感受?

生态化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努力建构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生长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环境。“生态位”的课堂调控,就是优化教学生态环境,注重生活化、多样化、民主化和个性化。

参考文献

晚春韩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赵执信;诗文有别;诗文相通;以文为诗

诗文关系,是中外诗家、文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曾专辟一章加以论析,相当细致地揭示了这一问题复杂的内涵。{1}朱先生的讨论,在中外两方面都留下继续推进的空间,从中国古典诗学和文章学来看,对诗文关系的讨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传统,无论是诗文一律,还是诗文互异的认识,都与诗文创作及理论的发展变化有复杂的联系。本文即希望从清代著名诗人赵执信对诗文关系的思考入手,立足赵氏的诗学渊源与创作格局,反思其诗文关系理论的独特用心以及在文论史上的意义。

一、饭与酒:赵执信的诗文关系思考

赵执信无论是在创作,还是诗学思考上,都有鲜明的个性,他的《谈龙录》特别载录了吴乔关于诗文关系的一个独特的比喻,并深表赞同:

修龄又云:“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则变尽。啖饭则饱,饮酒则醉。醉则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也。”至哉言乎!{2}

饭与酒的比喻,凸显了文与诗的差异,强调了诗的抒情性质。吴乔此说,见于《答万季诗问》,该书所载吴氏之论,对这一比喻的意涵,言之更详:

又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制辞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啖饭则饱,可以养生,可以尽年,为人事之正道;饮酒则醉,忧者以乐,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如《凯风》、《小弁》之意,断不可以文章之道平直出之,诗其可已于世乎?”{1}

在这个著名的比喻之外,对诗文差异的强调,吴乔于论诗之际,曾三致意焉,《答万季诗问》又云:

又问:“命意如何?”答曰:“诗不同于文章,皆有一定之意,显然可见。盖意从境生,熟读新、旧《唐书》、《通鉴》、稗史,知其时事,知其处境,乃知其意所从生。如少陵《丽人行》,不知五杨所为,则‘丞相嗔’之意没矣。‘落日留王母’之刺太真女道士亦然。马嵬事,郑畋云;‘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与少陵‘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正同,此命意之可法者也。”{2}

吴乔于此,强调了诗文命意方式的差异,认为文之命意,显然可见,而诗之命意,则非显然可知,需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知其时事,知其处境”而“意从境生”。

吴乔之外,冯班亦是赵执信论诗规摹取法,不遗寸步的偶像,而冯班也很坚明诗文之异,其《钝吟杂录》云:“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准,唯在达其志耳。故孟子曰:‘不以文害词,不以词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西涯之词,引绳切墨,议论太重,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③这里,冯班批评李东阳议论太重,非诗之体,而议论是文最常见之手段,诗运用议论,倘若不能斟酌于轻重之间,便失去了诗特有的达意之道。

赵执信继冯、吴之轨辙,强调诗文之异,而他对差异的坚持,似乎比冯、吴走得更远。吴乔认为诗歌的章法布局,与“古文”有接近之处,而赵执信对长篇诗作章法的认识,则从未有诗文相近的说法。吴乔的意见,仍见于《答万季诗问》:

又问:“布局如何?”答曰:“古诗如古文,其布局千变万化。七律颇似八比:首联如起讲、起头,次联如中比,三联如后比,末联如束题。但八比前中后一定,诗可以错综出之,为不同耳。”{4}

吴乔这种将诗之章法与古文章法相比附的做法,在明清诗论中十分常见,例如清人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奉先咏怀》及《北征》是两篇有韵古文,从文姬《悲愤》诗扩而大之者也。后人无此才气,无此学问,无此境遇,无此襟抱,断断不能作。然细绎其中,阳开阴合,波澜顿挫,殊足增长笔力。百回读之,随有所得。”{5}清方东树《昭昧詹言》云:“学欧公作诗,全在用古文章法。”{6}“不解古文,不能作古诗。”{7}“诗与古文一也,不解文事,必不能当诗家著录。”{8}

赵执信也十分关注诗之章法,其《谈龙录》特别提到长篇的做法:“长篇铺张必有体裁,非徒事拉杂堆垛。”{9}这里,赵执信论长篇“体裁”,无一语涉及诗文章法之接近,不取吴乔诗文比附的意见,这其中也透露出诗文互异的论诗旨趣。

二、赵执信与诗文关系理论言说的历史变迁

在中国古典文论史上,诗与文的关系构成一个理论问题,始自中唐。先秦时期,《诗经》是儒家文教的重要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被视为“文”之一体,陆机《文赋》讨论为“文”之道,其中论及“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10},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在论文叙笔中,也分别讨论“诗赋”、“碑传”、“论说”等各种文体。在这里,“文”是广义的“文章”概念,包括一切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诗是其中之一体,因此,诗与文的关系并不构成一个内涵复杂的理论问题。

中唐以后,诗文关系越来越受到文论家的关注,这里的“文”是一个狭义的“文章”概念,它与广义“文章”概念的差别,在于不包括“诗”在内。中唐古文运动的代表柳宗元,曾经非常自觉地将“比兴之作”与“著述之文”作出区别,其《杨评事文集后序》云:“作于圣,故曰经;述于才,故曰文。文有二道:辞令褒贬,本乎著述者也;导扬讽谕,本乎比兴者也。著述者流,盖出于《书》之《谟》、《训》,《易》之《象》、《系》,《春秋》之笔削。其要在于高壮广厚,词正而理备,谓宜藏于简册也。比兴者流,盖出于虞、夏之咏歌,殷、周之风雅,其要在于丽则清越,言畅而意美,谓宜流于谣诵也。”{1}柳宗元认为“兹二者,考其旨义,乖离不合,故秉笔之士,恒偏胜独得,而罕有兼者焉。”{2}这里所谓“比兴之作”与“著述者流”的“乖离不合”,即是对诗文之异的一种揭示。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论诗精微独诣,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特别提到“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③。这里面也体现出在诗文之差异中探论诗之三昧的用心。北宋的诗论家也明确提出诗文之不同,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4}

与中唐到北宋的文论家注目于诗文之差异不同的是,南宋以后的诗文关系讨论,则更加侧重诗与文的相通。《杜工部草堂诗话》就记载了南宋人对陈师道诗文互异之说的批评:

《扪虱新话》云:“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世传以为戏。然文中要自有诗,诗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法也。文中有诗,则句语精确,诗中有文,则词调流畅。谢玄晖曰:‘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此所谓诗中有文也。唐子西曰:‘古文虽不用偶俪,而散句之中,暗有声调,步骤驰骋,亦有节奏。’此所谓文中有诗也。观子美到夔州以后诗,简易纯熟,无斧凿痕,信是如弹丸矣。”{5}

当然,在诗文相通的讨论中,大量的还是对诗法、文法做统合的观照。南宋著名的文章学著作《文则》,经常参照诗法来讨论文法,体现了诗文一律的用心,例如将文中的比喻,比之于诗之比兴:“《易》之有象,以尽其意,《诗》之有比,以达其情。文之作也,可无喻乎。”{6}李涂《文章精义》云:“《尧典》命羲和才数句耳,《七月》便详似《尧典》,《月令》又详似《七月》,而节病极多。然《尧典》分时,《月令》分月,其为文也易;《七月》颠倒月分,而以衣食为脉络,其为文也难(此诗与周人之文不同类)。”{7}此处完全以文法观察《七月》之章法,是诗文互参的又一例证。

明清文论中,关于诗文相通的讨论,更为常见,例如:

诗文家不可重复说。此最为俗论。如“行行重行行”,下云“与君生别离”,又云“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又云“道路阻且长”,又云“相去日以远”,在今人必讶其重复。“昭昭素明月,光辉烛我床”,曰“昭昭”,又曰“素”,又曰“明”,又曰“光辉”。《满歌行》亦重叠言之;他诗不可枚举。汉人皆不以为病。自叠床架屋之说兴,诗文二道皆单薄寡味矣。{8}

又如:

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少陵“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身在长安,忆其妻在州看月也。下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用旁衬之笔;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香雾云鬟”、“清辉玉臂”,又从对面写,由长安遥想其妻在州看月光景。收处作期望之词,恰好去路,“双照”紧对“独看”,可谓无笔不曲。{9}

又如云:

诗文以气格为主,繁简勿论。或以用字简约为古,未达权变。善用助语字,若孔鸾之尾,不可少也。太白深得此法。予读《文则》、《冀越记》、《鹤林玉露》,皆谓作古文不可去助语字,俱引《檀弓》“沐浴佩玉”为证。余见略同。{1}

至于前面提到的,《昭昧詹言》所谓“诗与古文一也,不解文事,必不能当诗家著录”;“不解古文,不能作古诗”等种种议论,更是对诗文相通之说的高度概括。

当然,明清时期也时时可以见到诗文相异的议论,例如《麓堂诗话》云:“诗与文不同体,昔人谓杜子美以诗为文,韩退之以文为诗,固未然。然其所得所就,亦各有偏长独到之处。近见名家大手以文章自命者,至其为诗,则毫厘千里,终其身而不悟。然则诗果易言哉?”{2}《艺苑卮言》云:“诗有常体,工自体中。文无定规,巧运规外。乐《选》律绝,句字殊,声韵各协。下迨填词小技,尤为谨严。《过秦论》也,叙事若传。《夷平传》也,指辨若论。至于序、记、志、述、章、令、书、移,眉目小别,大致固同。然《四诗》拟之则佳,《书》、《易》放之则丑。故法合者,必穷力而自运;法离者,必凝神而并归。合而离,离而合,有悟存焉。”③

但总的来看,明清时期对诗文差异的关注,远逊于诗文相通的讨论。在这样一个大的理论兴趣历史变化的背景下,赵执信上承吴乔、冯班,强调诗文之间的显著差异,其理论之个性,就体现得很清楚。然而要体会其理论的独特用心,我们还要理解诗文关系的理论思考,何以自中唐北宋以来,直到明清,呈现出从强调诗文差异,到侧重诗文相通的转变,这一问题需要联系古典诗歌在中唐到北宋时期发生的巨大变化来回答。

中唐诗歌新变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文为诗”,作为中唐诗坛的代表人物,韩愈和白居易的诗作,都体现出“以文为诗”的特点,韩愈的某些古诗,借用古文的句式、技法,而白居易的近体诗,也包含了许多散文的句法。韩白的艺术探索,对宋初诗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欧阳修、苏轼的诗作,在句法、章法上,都上承韩白,而有许多“以文为诗”的特色。在“以文为诗”的影响持续扩大的同时,对这一趋势的反省与反拨,构成了中唐到北宋诗坛诗艺演变的重要动力,晚唐贾岛、姚合、杜牧、李商隐都表现出对“以文为诗”之道路的反拨,而北宋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则在诗歌表现艺术上全面深刻地超越了“以文为诗”,突出了诗歌语言与表现艺术的独特性。江西诗派对诗歌字句的推敲,是对诗化语言的探索,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批评宋人作诗之弊,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4},这里的“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确是自中唐诗歌新变以来,伴随着“以文为诗”越来越深入地进入诗歌,但“以文字为诗”与“以文为诗”并不相同。前者是指江西诗派对诗歌语言的推敲锤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对“以文为诗”之忽视诗歌独特性的一种反拨,是诗歌艺术探索的深化。因此,当“以文为诗”在中唐到北宋的诗歌创作中不断发展,“诗”与“文”在创作中的交融越来越深入,出于对这一大趋势的反省以及追求诗歌独立性的要求,中唐到北宋的文论中,反倒出现了许多强调诗文差异的声音。例如,江西诗派代表诗人之一的陈师道所提出的“诗文各有体”,就是这些声音的代表。

随着江西诗派的诗坛影响日趋显著,诗歌语言的独立性得到强化,“诗”与“文”不再如韩、白、欧、苏的某些作品,呈现复杂的纠葛,创作上离析诗文的需要已经不再强烈,因此,诗文相异的论调也随之大为减少。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在“诗”、“文”这两种互不相同的文体之间,是否存在彼此沟通借鉴的可能,因此,南宋以后大量关于诗文关系的言说,都集中于诗文在表现技法、艺术特色上如何相通,而关于诗文如何不同的讨论,日见式微。

诗文关系理论言说与诗史演变这一微妙的联系,也十分有助于我们理解赵执信何以在明清不重诗文之异的环境中,坚持对这种差异性的强调。

三、取意于江西之前:赵执信的诗歌格局与其诗文关系思考

赵执信一生吟咏不辍,其传世作品数量颇多,创作上表现出取径宋诗的显著特色,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对江西诗派所代表的宋诗工于锤炼、诗境内敛的艺术追求,较少取法,更多地继承了中唐到北宋,以韩、白、欧、苏为代表的“以文为诗”、诗境偏于挥洒豪放的艺术道路。这种“取意于江西之前”的艺术格局,是理解其诗文关系思考的重要创作基础。

如前所述,从中唐韩、白,到北宋欧、苏,这一艺术脉络在宋诗形成中具有核心的地位,韩、白、欧、苏在艺术上体现出鲜明的“以文为诗”的特色,即引散法以入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的体式,但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尚未发展到江西诗派的“以文字为诗”;在精神内涵上,将士大夫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诗歌进行表现,极大地扩展了诗歌的内容,从韩愈的怪奇雄杰、白居易的人生世事感喟,到欧阳修纵横复杂的思致,以及苏轼挥洒与豪放的诗风,唐宋转型过程中士人精神的多样面貌,在这一脉的诗作中得到全面的呈现,其中虽然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都表现出沉思内敛的一面,但并未像江西诗派那样单一地专注于内敛。赵执信的诗歌,在艺术手法和精神内涵上,都与韩、白、欧、苏非常接近。

五古与七古是赵执信倾注心力极多,也十分自信的体裁,传世佳制甚多。从体式上讲,自盛唐以来,七古就追求与歌行的分野,而中唐韩愈之“以文为诗”,则将古文章法引入七古,更进一步明确了与歌行的分殊。赵执信的七古创作,也表现出对歌行气味的鲜明排斥,《谈龙录》:“余昔在都下,与德州冯舍人大木廷并得名,日事唱和。会有得诸葛铜鼓者,大木先成长句二十韵,余继作四十韵,盛传于时,皆为阁笔。江都汪主事蛟门懋麟,王门高足也,内崛强。阮翁适得浯溪磨碑,蛟门亟为四十韵以呈,阮翁赞之不容口,以示余。余览其起句曰:‘杨家姊妹颜妖狐。’遽掷之地。曰:“咏中兴而推原天宝致乱之由,虽百韵可矣,更堪作尔语乎?”阮翁为之失色者久之。”{1}

赵执信之所以对汪懋麟之作如此毫不留情,很可能就在于“杨家姊妹颜妖狐”一句,完全是歌行的语调,而七古岂“堪作尔语”。这种鲜明的臧否,于作诗并非通达之论,却是自身创作追求最好的表白。

赵执信之五古与七古,最多取法于韩愈与苏轼,韩愈语言上怪怪奇奇,精神上雄奇纵恣;苏轼则思致挥洒、飘逸纵横。赵执信的古诗与此十分接近,他在语言上拗峭雄杰,但意趣上则更接近苏轼,例如《观斗促织》:

金商动杀气,惴气一王。俄然角翅完,自喜牙须壮。草间分蚁穴,水次杂蛙唱。岂有势必争,群以力相尚。幽人洞物情,罗取就盆盎。无声出指挥,快意见跳浪。初合犹两疑,再鼓乃齐抗。猛士心,奋迅良马状。大鸣类号呼,小利增跌宕。递进恍寻仇,独胜欣得将。旁观识强弱,万事有得丧。一笑天地间,孤怀足闲畅。{2}

此诗用语不无狠重之意,但“旁观识强弱,万事有得丧。一笑天地间,孤怀足闲畅”又带有苏轼洒脱超然的气质。

赵诗用语之怪奇狠重,《题搜山图卷》是很好的代表:

深山穷壑妖所都,帝遣丁甲行天诛。飞廉屏翳丰隆俱,鬼狞神怒争前驱。戈矛霜耀森旌旆。彼主者谁提鹿卢?金甲错落须眉粗,前伏帖息为於菟。何不乘之趋亦趋,却跨两鬼如愁胡?杂万众飘风徂,蚁视蛇虺鼠熊。胸碎首不须臾,立使幽险成夷涂。窈窕岩洞中纡徐,猿猱狐狸相与娱。炫服丽质人无殊,新妆盈盈施粉朱。狙公醉倒笑语扶,峨冠堕地犹狂呼。大罚降矣何其愚,死且不悔可叹吁!巨蟒修鳞千丈躯,举头倏忽排云衢。掉尾已断将焉逋?黑螭拳缩甘就拘。潜飞无计空牙须,俯视水羞虾鱼。禹鼎象物良非诬,烈山焚林劳朕虞。未抵神力工扫除。阊阖巍巍临太虚。清问下逮知民,山川永奠人安居。麒麟凤凰岂竟无,问君胡然为此图?③

这首诗如果与韩愈之《陆浑山火》、《调张籍》对读,就可以看出两者的用语特点十分接近。当然,赵执信性情豪放,因此,他将韩愈之怪奇与苏轼之飘逸洒脱融合而形成的新境界,则更能反映他的个性,例如《观涨二十韵》:

积阴归山南,风日启清丽。午景浮前川,奄忽水大至。初闻声震荡,涧壑助远吹。渐见势漫,坡陇各易位。前奔如有程,横溃遂无际。摆簸困乔林,崩腾坼厚地。荒涯牛马迷,吼沫儿童悸。空村走若狂,余亦曳杖出。半生放浪游,动与潮涛会。浊河千丈波,八月夜掉臂。来卧山陬,每爱沙水细。消长固有时,变更或失计。乞假潦资,依倚冈恋势。造次快狭中,苍黄逞雄气。蛟龙羞蹙缩,鱼鳖纵凌厉。小利欲何成,暴兴恐难恃。大海在宇宙,终古不涌沸。一瞬泛滥流,只遗元冥愧。褰裳谨漫投,濯足存深致。高咏《秋水》篇,斜阳敛晴翠。{1}杜甫亦有类似题材的作品,《三川观水涨二十韵》:

我经华原来,不复见平陆。北上惟土山,连天走穷谷。火云无时出,飞电常在目。自多穷岫雨,行潦相蹙。蓊川气黄,群流会空曲。清晨望高浪,忽谓阴崖踣。恐泥窜蛟龙,登危聚麋鹿。枯查卷拔树,共充塞。声吹鬼神下,势阅人代速。不有万穴归,何以尊四渎。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乘陵破山门,回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浮生有荡汩,吾道正羁束。人寰难容身,石壁滑侧足。云雷屯不已,艰险路更。普天无川梁,欲济愿水缩。因悲中林士,未脱众鱼腹。举头向苍天,安得骑鸿鹄。{2}

两相对照,赵执信命笔用意,多有胎息杜诗之处,但并没有在惊心动魄一面做更大的铺张,而是将河水之涨,与大海的平静做对比,归结于“高咏《秋水》篇,斜阳敛晴翠”的境界。这正是与苏轼颇为接近的意趣。又如《雪晴过海上,适海市见之罘下,自亭午至晡,快睹有述,时十月十日》:

今晨雪乍晴,寒日升扶桑。出门邀河伯,东向同洋。昨日之罘山,紫翠点水如鸳鸯。未至二三里,见人欲飞翔。坐来忽复不相识,回峰叠嶂皆摧藏。赫然烟霭中,城郭连帆樯。疑是秦楼船。归来阅千霜。又疑瑶宫与贝阙,神山倒影沧流长。飞仙骖虎豹,晃漾凌波光。招招不得语,目极天苍黄。同游竞指是海市,对之使我神扬扬。岁序闭冰雪,鱼龙走颠僵。非时出瑰丽,此遇超寻常。当年苏夫子,雄词自炫惊海王。惭予本凡才,未敢纵笔相颉颃。不请亦得睹,失喜欲发狂。巨川细流两无拒,信知大海真难量。准拟还家诧乡党,讵肯此地辞杯觞。天穷人厄总莫问,微尘大地俱荒唐。客散境变灭,半山还夕阳。醉归却听暮潮上,浩浩天风吹面凉。③

此诗之联翩浮想,飞扬意气,这是苏轼的“雄词”,而非昌黎之险怪,类似的风格,又见于《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

秋风吹倦客,缥缈凌紫霞。赤松仙人要我去,为驾白鹿青龙车。羽轮飘飞不自制,始计已失秦琅邪。大劳小劳远相待,回驭又复成参差。明霞碧落杳梦寐,玉女有爪羞搔爬。北行度胶水,惟见尘与沙。晴岚百里豁心目,高望一点青于鸦。众山肩随出,戢戢木末争槎桠。天柱孤标倚萧爽,下笑两髻鲁始。东莱岱华列,首室不敢加。譬人名既成,无事相矜夸。大泽东来独雄杰,森然列仗排高牙。云峰飞瀑落千尺,烟光蜃气无由遮。台殿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我今矫首意惝恍,况于抗策穷幽遐。人生能几何,引领白日斜。海山有约易错迕,此中便可终来家。{4}

这样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以文为诗”为诗歌带来的宽广篇制,以及纵横的才思。赵执信于此游刃自如,正体现了其诗学的趣尚。赵执信最为亲密的诗友冯廷也取法韩、苏,而于长篇古体,浸颇深,赵执信与冯在京城以长篇并名,日事唱和,足见其诗学上的相投。这些长篇古诗,是赵氏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也可由此见出其诗学上的根基所在。

对于中唐诗人白居易在近体诗中“以文为诗”的做法,赵执信也有深入的取法。与韩愈不同的是,白居易对“以文为诗”的尝试,主要体现在近体诗中,赵执信的七律就大有“白体”的特点,像“眼已逢人混青白,心犹和月变盈亏”(《记梦》){1}就很有白体的腔调,还有不少作品更为典型:

青山风景久来真,白纸荣华换后新。无复堪容位置处,渐多不识姓名人。易惊毕弋怜高鸟,终托江河羡细鳞。只似丹青曹陆手,眼前涂抹一回春。(《览仕籍戏成》){2}

童稚情亲五十年,浮沉踪迹两茫然。经过初见霜生鬓,相望长如月在川。贫久原思兼抱病,醒多苏晋本逃禅。海山他日期携手,何必求归兜率天。(《得天津书,知沧州同年刘师退健在》)③

世事围棋败尚争,尘心流水浅逾鸣。天高神自张威福,岁旱人难料死生。大梦暗随蝴蝶化,小诗轻掷鹧鸪名。海棠犹弄春姿态,剩向东风落满城。(《晚春有感》){4}

这些作品,无论语言,还是情感书写的特点,都是典型的“白体”。

韩白欧苏“以文为诗”的艺术道路,容易带来诗歌艺术特性的削弱,赵执信还是非常讲求通过语言上的雕琢来避免诗意的平滑流易,例如《与冯信州躬暨夜话感旧》:

空村万木号,寒雨坐来歇。秋灯照病颜,各已生华发。庭轩飒以清,壶樽偶然设。岂知故乡亲,有似天涯客。十年异出处,相望若秦越。心依玉山云,梦断金门月。欣逢水聚萍,惜别风振叶。人生离合情,且与尽今夕。鹊惊三匝飞,鹏去六月息。何处与子期,神州有银阙。{5}

此诗命意构思十分接近杜甫《赠卫八处士》,但用语明显雕琢,例如,“十年异出处,相望若秦越。心依玉山云,梦断金门月。欣逢水聚萍,惜别风振叶”,在用语上甚至有些流于雕琢。这样的雕琢风格,与江西诗派以后的锤炼方式并不相同,而是更接近“晚唐体”的某些特点。自晚唐以来,诗坛就不断有反拨“以文为诗”的努力,以贾姚为代表的五律,以许浑为代表的七律,工于锤炼,表现了对诗歌语言之独特表现艺术的追求,这些作品被后世称为“晚唐体”。赵执信的诗作,也体现出“晚唐体”的影响,例如:

十日山中汗漫行,山云作意变阴晴。连天细雪因风急,近郭空烟接日生。鞭影远牵残照色,马蹄寒踏断冰声。定知此后相思处,赢得清樽夜夜倾。(《山行杂诗四首》其四){6}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春畴细草香。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鞭丝帽影垂垂远,日观天门望望长。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晚晴过太山下》){7}

两诗的中二联,都是雕琢工细,很接近“晚唐体”的风格。赵执信某些绝句,也很有“晚唐风调”,例如:

艇子飘摇似此身,深杯照影并无尘。闲评廊庙将烟水,何许堪容淡荡人?(《泊吴阊,遇吴江徐电发,以小舟游虎丘,共饮话旧二绝句》其二){8}

有些绝句,以艳笔,写风雅,也可见出“晚唐”体调,例如:

两峰相忆不相识,中著茅亭定可怜。那更西湖似西子,横陈日日小窗前。”(《为舒凫题吴山草堂》){9}

赵执信的五律则接近贾姚,例如:

晓日不照地,群峰方障天。行人听鸡起,鸟道接河悬。远树犹藏雨,高城半出烟。秋来无限思,牢落付山川。(《获鹿至井陉道中三首》其一){1}

雨脚背城见,前村开晚晴。近山风转急,隔水月初生。树杪悬灯火,烟中隐碓声。今宵断魂处,野馆醉三更。(《晚行》){2}

这些诗句,极富锤炼之特点,但还缺少一些江西诗派平淡内敛的特色,含蓄的回味尚不及后者,更接近贾姚的诗作。贾岛之作,尤其有求奇的倾向,而赵诗中“行人听鸡起,鸟道接河悬”,就近似贾作,而有耸然求奇之意。

总的来看,赵执信对“以文为诗”所可能产生的诗艺弊端,是以“晚唐”的方式来克服,他对诗歌语言独特性的追求,与江西诗派的取径还是有很大差异。这也在整体上使他的诗歌艺术在大的格局上是在韩、白、欧、苏的框架中,没有进入江西诗派的诗境。

在精神内涵上,赵执信对于平淡含蓄而内敛的趣味,始终没有充分表达,其作品大量地呈现出纵横豪放的风格。

内敛与自省,是宋诗逐渐成熟的精神品格,但赵执信的诗歌表达了大量的愤激嘲世的内容,他学习白居易新乐府而将讥世之义,传达得更为透达无隐,例如:《道傍碑》:

道傍碑石何累累,十里五里行相追。细观文字未磨灭,其词如出一手为。盛称长吏有惠政,遗爱想像千秋垂。就中行事极琐细,龃龉不顾识者嗤。征输早毕盗终获,黉宫既葺城堞随。先圣且为要名具,下此黎庶吁可悲。居人遇者聊借问,姓名恍惚云不知。住时于我本无恩,去后遣我如何思?去者不思来者怒,后车恐蹈前车危。深山凿石秋雨滑,耕时牛力劳挽推。里社合钱乞作记,兔园老叟颐指挥。请看碑石俱砖,身及妻子无完衣。但愿太行山上石,化为滹沱水中泥。不然道傍隙地正无限,那免年年常立碑。③

此诗三字式的命题方式,以及内容,都与白居易新乐府十分接近,而在讥刺时事上,更为辛辣。中国传统有为死者讳的传统,而赵氏抓住长吏死后立碑虚美一点,大张讥刺,其内心之愤激时事,是超乎常情的。又如《赠彻禅师》讽刺僧人的种种“丑态”,也是笔下略无回护:“眼中数缁流,潦倒难位置。高者盛威容,出入陈轩骑。余者竞垄断,蝇营殉财利。文章窃皮毛,贵游倚声气。鄙夫多附和,市儿有吐弃。咄咄清净门,到此土委地。”{4}

最令人惊异的,是赵氏为友人祝寿时,也嬉笑怒骂,不顾避忌:

人之有年岁,譬若影附形。上分日月光,下与爝火争。触景应明晦,过无减增。偶然积多寡,多者人艳称。空余齿发变,岂有利欲并。所贵涉途宽,可以策修名。流欲泥干支,指日为所生。去日等逝波,所生焉足凭。况复信祝史,祈禳不暂宁。烦文苦妻子,奔走劳友朋。上古未闻此,往哲非自轻。行之经永久,欲止谅不能。计惟当斯时,置酒飞觥。四序各有适,百年其奚营。今年君四十,招我来前荣。束我杂宾中,开口殊可憎。不言官必高,不言仙可成。劝汝力饮酒,时事如沸铛。(《同年曹蓼怀编修生日索赠》){5}

在祝寿时,反复申说人生之短暂,长寿之无凭,的确是“开口殊可憎”,其内心愤激时事的沸郁之情,亦了然可见。这种愤激,还流露在他对晚唐咏史诗的取法上,例如《三士墓》“石父曾令脱网罗,留将三士竟如何。孟尝坐食三千客,拼尽园桃杀几多。”{6}

在宋诗之平淡美学趣味形成的过程中,梅尧臣的古淡,是重要的艺术创造,赵执信也多有学梅之作,但他更多地是学习梅尧臣的“以丑为美”、“化俗为雅”,而于梅诗的“古淡”,并未有得。例如《秋热》是学梅的典型之作:

西风不作力,大火张余威。雷雨呼莫应,毒热来非时。七月月向尽,午汗已去肌。昨夜梦颠倒,谓是初炎曦。晓窗日泼眼,如临洪炉窥。翻身欲起避,衾簟粘胶离,洒扫就隐,娇儿啼相随。藏冰日十市,怒詈来何迟。暑寒代有常,奚由失其宜。太宽以猛济,遗爱传良规。琴瑟忌专一,改弦待工师。敢持区区意,仰诉皇天慈。{1}

赵执信最近于宋人内省而理性的地方,也许就在与苏轼之达观以及自嘲谐谑之风的接近上,例如《陉阳驿雨甚,行橐皆湿,舆中聊述》:

欲知肩舆行遇雨,有似曳尾涂中龟。耸身延颈欲前去,四足不动如悬槌。窗欹枕雨脚入,纷斜一任西风吹。我既衣裳有沾湿,回视我仆嗟亦疲。幸余脏腑未湔濯,岂免涕泪同淋漓。无因天漏借石补,反思油衣以瓦为。人生有情每无厌,遨游谓乐居可嗤。请看行役足辛苦,他时枯坐无庸悲。{2}

此诗可以与苏轼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泗州僧伽塔》对读,既有对生活的达观,也不无自嘲谐谑之意趣。类似的情感,在赵氏之作中,有许多表现,但整体上看,赵执信诗歌的情感内涵,还是以豪放挥洒为主,与江西诗派含蓄内敛的主调,有很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