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歌自创

诗歌自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诗歌自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歌自创范文第1篇

1、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

2、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新乐府。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来源:文章屋网 )

诗歌自创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曹操 乐府诗 文学贡献

曹操是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才任能,在汉末纷乱割据的时代里统一了中国北方,为魏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文学上,以曹操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开创的“建安文学”更以其特有的风力和强大的感染力,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高峰。

曹操留存下来的诗歌总共20余首,皆系乐府诗。曹操的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的优良传统及《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多有革新。

一、扭转长期以来文人对乐府诗的态度

整个两汉,文人创作以铺张华丽的辞赋为荣,而经由文人创作的汉乐府,主要是用来娱乐,这不仅与汉乐府机构性质有关,还同统治者的审美息息相关。直到东汉末年,随着“人臣之贵已极”(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的出现,这种现象开始改变。曹操文韬武略,在长年的戎马倥偬之际,手不离书,加之喜爱和精通音乐,故能够创作出很多经过配乐演唱的乐府诗歌。“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三国志・武帝纪》)。过去,文人写作乐府歌辞,大都在享宴娱乐或者祭祀仪式上使用,一般不屑于用乐府进行文学创作。在位高权重、才情高卓的曹操的影响下,他身边多才多艺的建安文人纷纷加入乐府诗的创作行列中,出现了很多难得的优秀作品,乐府文学于是进入了文人乐府诗的创作新阶段。

二、在诗歌的形式上对汉乐府的突破

因为汉乐府是“被弦而歌”的,所以要求歌辞与歌曲有严密的对应关系。但是曹操打破了这种严密的对应规则,舍弃了原来进行乐府民歌创作的法则而随意发挥,表现出极强的灵活性。在古辞《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为四言,曹操同题中的“古公甫,积德垂仁”亦为四言,而“自惜身薄枯,夙贱罹孤苦”却变成了五言;《步出夏门行》中,古辞本是五言(“邪径过空卢,好人常独居”),而曹操同题作品却是四言;《薤露》一诗,古辞本来是三、七句式,而曹操同题作品全部改为了五言句式。故清代朱乾的《乐府正义》说:“乐府题,自建安来,诸子多假用,魏武尤甚。”然其能变古为新,却是一大突破。不仅如此,曹操的一些乐府诗连旧题也不假借,直接自创新题,如《对酒》、《渡关山》等。

三、在内容上对乐府诗的拓展创新

(一)打破了乐府题目与内容的内在一致性。一般来说,汉乐府的歌辞与曲题是统一的,即乐府题目与内容有内在的一致性。而曹操却以我手写我心,毫无顾忌地打破常规。乐府《陌上桑》,郭茂倩说:“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罗敷出采桑於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乐府解题》曰:‘古辞言罗敷采桑,为使君所邀,盛亏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前说不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无论是《古今注》还是《乐府解题》,它们都共同提到了“采桑”一事,即《陌上桑》都是写女子采桑之事。但是这一曲题到了曹操手中,却变成了曹氏《陌上桑》的求仙诗。原乐府《西门行》本来是劝说因为“人生不满百”,切忌“贪财惜费”,应该珍惜时光,“及时行乐”,而曹操的同题作品却写时代的离乱和人民的疾苦。又如《薤露》、《蒿里》,晋朝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泣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忽,如薤上之露,易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於蒿里。”(崔豹《古今注》,《四部丛刊三编》・芝秀堂影印本)然曹操以同题作品记载当时历史状况,内容皆已改变。概言之,曹操的乐府诗多破成规,即曲虽用汉乐府之旧,却自创新辞,以乐府旧题写时事。

(二)拓展乐府诗题材,扩大表现范围。汉代文人一般不屑于作乐府诗,即使动笔,也不过是取之娱乐,故真正凝聚着乐府诗精华的则是汉官吏从民间搜集而来的乐府民歌。乐府民歌主要收录在《相和歌》里,其大致有几类:反映人民疾苦、表现下层人民悲惨命的,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表现豪门之贵的,如《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表达青年男女对爱情婚姻大胆追求及爱与恨的,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有送葬时所唱丧歌的,如《薤露》、《蒿里》;还有仙人同乐题材的,如《练时日》、《上陵》。曹操在原乐府诗基础上则多出了几种题材:一是表达个人政治理想诗,如《度关山》、《对酒》,前者希望国家统一,君主贤明,百姓安乐,而后者则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繁华景象;二是唯美壮大的山水诗,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三是作者的述志诗,如《短歌行》其二、《善哉行》三首。除此之外,曹操还加大了乐府诗的容量,把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记录下来,变成了史诗的,如《薤露》、《蒿里》。

(三)叙事范围空前扩大,历史画面浑雄壮阔。东汉的班固在评价两汉乐府诗时称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精辟地道出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作为叙事诗,汉乐府叙述的角度大都是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作者来自不同阶层,更乐于把笔触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于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中便幻化为整体的细节描述,字字用心,句句见血,散发出极强的感染力。但两汉乐府毕竟是市井民众的个人书写,眼界相对狭小,没有也不可能出现浑厚的历史容量。曹操的叙事诗,叙述的角度不是停留在个人对社会的抗争及在种种遭遇下的心态流程,而是着眼于历史强加给人类群体生命的大灾难,他要叙写自己作为一个独具慧眼的政治家耳闻目睹的历史事件,抒发自己悲天悯人的诗人情怀,呼唤天下太平,避免类似残酷事件再次上演。《薤露》和被后人称为“诗史”和“汉末实录”(明钟惺《古诗归》)的《蒿里行》就是这类书写的代表之作。

诗歌自创范文第3篇

2、《老男孩》2010年一部《老男孩》成为一时的谈资,剧中的黑色幽默对于不管是在那个时代里长大的人,还是年轻人都能引起共鸣,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青涩的岁月里,都会有很多不羁的想法,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梦幻。从男孩到老男孩、从梦想到现实,《老男孩》就像一把尖刀,彻底撕裂了80后的内心。

3、《山丘》很多人都说,年少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曲终人,这首《山丘》收录在李宗盛2013年发行的同名专辑《山丘》中,该曲获得第25届流行音乐“最佳年度歌曲奖”和“最佳单曲等奖项”。《山丘》是李宗盛亲自创作的一首歌,其实这首歌的旋律李宗盛早在2003年就写好了,但词是到2013年才真正完成的。李宗盛表示,2003年他初抵上海,当时是个悲伤的夏天,一个旋律进入脑海,他花了10年不停想,他想用音乐沟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所以就创作了《山丘》这首歌。

4、《那些花儿》1999年朴树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那些花儿》被收录其中。2003年中国台湾歌手范玮琪翻唱了这首歌,并收录在其发行的专辑《真善美》中。这首歌曲朴树用他惯有的演唱风格,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朴素、真诚的朴树;同时范玮琪用她那抚慰人心的范式唱腔,唱出了一种坚强和柔软融合的质感。

诗歌自创范文第4篇

以“温暖全世界”打造了羊绒业领军品牌的鄂尔多斯集团,凭借着多年积累的深厚品牌经营资源,在企业多品牌、多品种的多元化经营战略中,以“鄂尔多斯奥群”为新的起点,快速整合发展资源,开启羊毛衫高品质时代的新篇章。

据了解,鄂尔多斯奥群自创立以来,执着于创造和引导羊毛系列产品高端需求的品牌定位,注重对羊毛产品的品牌建立、时尚设计技术创新和培育高端羊毛消费市场等品牌经营体系的搭建。在2003年,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点,优良业绩位居前三;2004年顶住压力、迎风而上,销售业绩继续增长;2005年经营管理日趋成熟,品牌发展更加稳健,产品销售供应链逐步完善;2006年提升羊毛衫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从2006年至今,连续六年位列全国同类商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八年的品质历练,使得“哥尔多斯奥群”自创建以来持续稳步在业界及高品质羊毛衫市场独占鳌头。

高端品质,意识先行

诗歌自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李清照;金三宜堂;古代朝鲜;汉诗

李清照(1084―1151)和古朝鲜诗人金三宜堂(1769―1823)都是著名的女性创作家,两者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非凡的诗学才气在诗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丰富了古代诗歌的大花园,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作家群中放射着奇光异彩,受历代人们仰慕和敬佩。两位女性虽生活的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却写出了女性诸多相似的思想情愫,她们的创作在内容及风格上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

一、以“诚”写情的闺阁之作

李清照的诗作多书写个人悲欢,展示自我心灵历程,既有被禁锢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的古代女性形象,又有家国飘零的流亡妇人形象。深闺少女最知春愁,“小院闲窗春色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新婚不久,丈夫外出游学,她吟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国破家亡,南渡之后,她叹道:“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不论是少女时的闲愁,还是夫妻间的思念,亦或是逃亡后的孤苦,李清照字字饱蘸真诚之墨,书写真情实感,无做作之态,让人动容。

三宜堂金氏在其《三宜堂稿》卷自序中写道:“户庭内所见闻阅历,或言或诗,任情染毫,而自为后日鉴规云。”“任情”二字即是金氏诗稿的写照。丈夫为求得功名光宗耀祖,长年入山读书或入京赶考,独守空闺的诗人面对大好春景无人同赏,只能“春兴纱窗几首诗,篇篇只道相思”;夏日里,“日长窗外有薰风,安石榴花个个红”,百无聊赖,诗人独自看窗外石榴花开;秋月夜,“一月两地照,二人千里隔”,诗人只能将思念寄于明月,“顾随此月影,夜夜照君侧”;冬宵里,“银漏丁东夜苦长,玉炉火暖烧残香”,慢慢长夜伴随诗人的是深深的愁苦。后金氏随丈夫买田隐居,眼见之物,耳听之声,皆入金氏创作之中。她曾作“农讴”八篇,《春日即事》五首,《夏日即事》三首,先后作《村居即事》十一首,又作《村行即事》三首,《草堂即事》十首。其《农歌》中写道:“山光经雨好,溪响得风多。门外环阡陌,事事听夜歌”,农作的辛苦不会泯灭诗人对自然性灵的欣赏。

尽管李清照和三宜堂金氏的创作带有一定的私人性和封闭性,但这皆因古代女性狭隘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虽然这是其创作的局限所在,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女性诗作的敏感和细腻。她们常常引日月、纱窗、落花、流水等入诗,将真挚情感赋予平常之物,以期表现其个性极强的生活感受,这正是女性创作特色之处。

二、自创自意与唱和效仿之作

李清照潜心写作,钻研学术,将诗词创作作为自己决欲奉献的事业。李清照“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对于诗词创作也非常勤奋。她曾每逢大雪都披蓑戴笠,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才归,往往能够“学诗谩有惊人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被南宋文学家陈郁赞誉为“天下称之”的佳作(《藏一话腴》)。李清照将其所精通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入诗词,于是才有了“绿肥红瘦”的海棠、“拥红堆雪”的落花、“翻红浪”的锦被、“香脸半开”的寒梅,她还常常化虚为实,才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叹息,这些都是李清照所独创的词句。

金氏所编《三宜堂稿》就其内容而言以夫妇间唱和投赠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中的次韵诗(依次用原韵、原字按原次序相和,内容上与原韵无太大差异)。如《陪夫子酬唱》一诗,“姬家文物焕吾东,柞鸢鱼圣化隆。湛乐堂中娱乐处,周公棠棣又和风”,即是依《夫子次韵》的韵而作,“吾家家法擅吾东,久沐西京圣德隆。之子归来花灼灼,一门和气尽春风”。《三宜堂稿》收录的诗作共计九十八题二百六十首,其中类似上文夫妻间唱和的次韵诗有十五首。这些次韵诗不仅增进了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氏的创作,使其渐脱最初的稚嫩和题材的狭隘。除此之外,金氏还有大量的仿效之作,如《效俞克成谒金门体(二首)》、《效瞿宗吉西湖景体(四首)》、《仿唐人诗作征妇词》等,金氏虽学其体例抒自我情愫,但并不具有多少新意。勉励丈夫苦读书早日“荣亲”的没有题目的非次韵诗,以及投赠之作和孝行之诗共计55首,从这些劝勉、应用之作中可以窥见金氏诗歌创作的发展历程和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环境。然其隐居山野之后的田园诗作却另有一番风味。这里有耕作的辛苦,“日已午,日煮我背汗滴土”;也有田园清酒的淳朴,“清清酒,清如竹。童子为我须深酌,草堂有佳客”;更有一份闲适,“萧然茅屋两三间,其上青山不厌看。又有黄鸟啼尽日,满窗风景主人闲”。三宜堂金氏的诗作虽不似李清照那般脱俗,忽视技巧的应用,但其诗皆“任情”之作,在古朝鲜时期女性能有此成绩已属难得。

三、小结

虽然李清照与三宜堂金氏生活的时代、地域等不同,但都处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国家里,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社会残酷地束缚着女性的诗词创作,致使女性诗词创作内容局限于闺阁之中,缺少对家国天下的观照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悟。李、金等女性诗人以其敏感的思绪感受着身边的事物,用饱含深情的文笔来抒写女性桎梏深闺的愁闷、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赞美。李清照生活坎坷,家国破灭的痛苦经历让她的诗词内容前后期差别较大,前期多幸福快乐,后期多沧桑孤苦,而金三宜堂生活经历较为简单,自始至终过着相夫教子,待夫“荣亲”归来的日子,诗歌创作内容较单一。然就其诗词艺术成就而言,金诗较李诗有较大差距,李诗重独创,金诗多模仿,但两者诗词在各自国家的文学史上皆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女性诗词创作的代表,丰富着中朝文学宝库。

参考文献:

[1]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版,第15―240页.

[2]张伯伟、俞士玲、左江主编《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中)》,凤凰出版社2011版,第734―761页.

诗歌自创范文第6篇

语文教学应立足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方位创设情境,进行文学教育,引领学生体味课文,具体做法首先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课型。

语文课无论是从其工具性还是从其人文性出发,都要求学习者作为主体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体味、辨别和欣赏。那么语文教师就应该为其创设情境,彻底地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广阔天地,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诵读课和阅读课

语文教材的中的范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阅读、欣赏与语文需要的满足,它要提供给学生一种思维、思想和理想,对学生进行一种生命的启迪、审美的陶冶和诗意的解放。诵读即是吟诵、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提高学生素养。诵读是一种文学再加工,强调个体的创造性,因此要少齐读多个体诵读,教师应指导诵读,关注学生对重音的把握,对主题的把握。现行语文教材中对古诗词都非常重视,其中编选了不少著名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由于年代久远,用语精炼,表意含蓄,再加上学生的生活阅历肤浅,导致学习时倍感枯燥,难于理解。因此,针对这种实际情况,不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实际,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领悟和理解,注意诗歌的情感把握,自然能读出自己的领悟,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阅读课则是指广泛的课外阅读,教师要注重文章的推荐,经验的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给他们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实践机会,可利用电脑方便灵活的检索、显示功能,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向全班同学进行转播。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上几节阅读经验交流课,可提高学生对世界名著的兴趣和理解,彼此在交流中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二、口语课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落落大方地表他自己的思想,不也是其文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吗?所以,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口语课,他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采取不同的形式来训练。注重榜样的作用,让善于语言表达的同学先发言,对其精彩之处加以赞美,对其他同学也就形成一种影响,知道语言是思想的外衣,美丽的外衣能让自己整个人都熠熠生辉,从敢说到会说。然后再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组织新闻会等活动。通过口语交际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内容内化为现实性的生存技能,经过学生心灵化的体验和顿悟,个性化的整合和转化,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积淀。

三、文学讲座

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中,一些伟大的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生命运。而收入语文教材的仅仅是其中的零星和片段,不够系统,远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以依照大学里的做法,根据《中国文学史》和《现代文学史》,再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专题讲座,让学生的支离的知识系统化,这样对学生眼界的拓宽会大有裨益。

四、语文活动课

诗歌自创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写作;仿写;习作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提出了:“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作为中年级语文教师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编入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文质完美,语言有特色,结构有特点,或朗朗上口,或引人入胜,或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师在课上除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训练构段构篇的特点外,还要讲究一下策略手段,在学生感兴趣时,适时让学生仿写,提高和训练学生的习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进行仿写呢?下面结合现行教材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抓住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仿写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要抓住课文中的精彩词语,让学生仿写。这样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以后运用到写作中会让文章锦上添花,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如:在教学《马》一课时,文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精彩的词语,像躬耕劳作、啸啸搏击、万马奔腾、如箭离弦、骏马雄姿、扬鞭跃马等。都是较好理解,又不常用到。教师便在本版块的表达训练中建议学生用一用,因为这一次的表达训练就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同学们将这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写出的文章活灵活现。

二、运用关联词语进行仿写

中年级课文中的关联词语出现很多,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处关联词语的仿写训练。通过对关联词语的仿写,要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加以实际写作运用。如:《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出现的关联词语较多,在课堂上教师就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既让学生了解了关联词语的作用,又对学生进行表达的训练,一举两得。

三、用修辞方法范例写句成段

段落的仿写是句子仿写的深入。学生想写一段简单的话,但是,他们又不知道从何写、写什么?就像刚走路的孩子,需要引导。教师就要把握好这个契机,做好领路人。可以从课文中选择一些较典型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培养写作能力。

四、运用特殊句式构段方式进行习作训练

课文中有的段落句式典型,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学生很容易仿写。所以,教师要抓住特殊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第四自然段进行仿写。这一段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再分写技术是如何好。同学们可仿照本段句式,赞扬老师无私奉献,写小狗的顽皮,写校园景色的美丽……

五、结合诗歌进行仿写训练

现在的教材中编入了一些语言优美的诗歌作品,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诗歌的体裁结构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诗歌仿写可以保留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只仿中间部分就行了。例如,《等我也长了胡子》这一课,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结构,点拨写作思路。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拓宽写作思路,引发写作灵感,提高写作水平。

仿写,学生从模仿开始再到独自创作,是学生习作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佳作美文的熏陶,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加强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创设情境,让学生即兴仿写,让习作不再是痛苦地搜肠刮肚的事。教师可以把学生仿写的习作打印成“书”,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进而增添习作的动力。

以读促写,巧妙引导,扫除习作的心理障碍,借助拐棍,先走起来,然后逐渐丢掉拐棍,达到张口能说、动手能写。

诗歌自创范文第8篇

一、以“系统化”代替“随意化”,细雨润心应无声

很多高中让学生从高一就开始做高考试题、高考模拟试题,从高一就开始浮光掠影地讲各种各样的专项训练,对文学经典的解读只是蜻蜓点水,到高二、高三换了其他老师,又如烫剩饭一样肤浅地讲着,让学生觉得高中语文教学是混乱无顺的,学与不学一个样。老师教学内容随意化,课堂教学中充斥着许多“垃圾知识”,该教的没有教,不该教的教得太多,完全凭老师的意愿和趣味去教书,岂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以“系统化”代替“随意化”已迫在眉睫。如:为了解决学生古典诗歌鉴赏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从高一开始就自创了四个专题讲座:《古典诗歌鉴赏常识》《古典诗歌做题方法探究》《古典诗歌名篇选读》《古典诗词创作指南》,这样有效地改变了零打碎敲、以数量代质量的低效复习方法。作文评讲也一改以前每次说一些套话、空话的现象,而是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每周从一个角度系统化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循序渐进的提高,这样就为学生学语文设定了一定的台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以“研读化”代替“时髦化”,披文入情提效率

某些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越来越浮躁化,不注重文本的深入研读,甚至抛开教材,随意拓展,插足于其他学科而不知所终。对教材,我们应因文施教,深入研读。有些文章值得细细把玩和赏析,像孙犁的《荷花淀》,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那极富情趣的对话描写,那微妙传神的细节描写,都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和咀嚼;有些文章应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在静思沉想中实现灵魂内在的震荡,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在静想默读中去感受文章所表现的醇厚沉重的历史沧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有些文章需要反复地诵读,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聆听作者的心灵,把握文本的意韵,体悟语言的美感;有些文章应该让学生背诵,像李白的《将进酒》、苏轼的《赤壁赋》,在积淀中使学生自然地沉浸到诗的意境之中,实现“诗心”和读者之心的“感应”。

只有不断深入研读文本,语言材料才会一次次敲开学生的心扉,一点点浸入学生的心田,一层层构建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学生语文能力质的飞跃。

三、以“主体化”代替“灌输化”,激情和谐彰魅力

语文素养不是老师“灌”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悟”出来的。很多语文老师把自己奴化为学生的“知识保姆”,事无巨细,一概过问,一味灌输,这无疑于捆住学生飞翔的翅膀,怎能塑造创造型的人才?

课堂上,老师应通过慈爱、关心、朴实、动人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拉进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指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结果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加工和表述,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运用语言信息的能力,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之一。

四、以“诗意化”代替“题海化”,勿让乱花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