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例子英语

例子英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例子英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例子英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介词 语义范畴 应用探讨

介词是英语教学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也是构成与搭配能力强的教学关键点。在与其他词类进行搭配中,不同位置、不同语境下其意义也是迥异的。为此,在语言学校实践中,结合介词的特点来探讨其语义范畴,并从介词的表达上来研究其语义变化,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使用好介词。在传统的汉语学习中,介词相对较少,我们多从实词的使用来理解介词的功能。然而在英语语言表达智能观,学习者对介词的不同理解与自身对汉语介词的认知,很容易造成混淆。如对于英语中的介词in、at、over、on、under等,可以从具体到抽象,时间到空间进行转换,由此增加了介词的理解难度。我们因受到汉语的影响,在对英语介词的语义转换上,常常难以灵活的运用,以致于使用中问题颇多。

一、英语词汇中的语义范畴问题

对于英语中的词汇,其本质上归属于某一类别,不同类别的词汇往往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如对于抽象的词汇、具体的词汇、一般的词汇、特殊的词汇、主观的词汇、客观的词汇等。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于某一词汇在运用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语义范畴,也就是说,同一词汇会转换成另一种语义。在例子中:(1)He is junior to me.(2)He is a junior school student.对于居中(1)中的junior,其意义表示为一般性的年纪小;而在(2)中,其意义在于强调特殊性,即初级学生。同样,在例子(3)His quick action saved his life.(4)He is a man of action.在这两个句子中,对于同样的名词action来说,句子(3)中表达为具体的动作,而句子(4)中却表达抽象的能干,两者在不同的语境下,其语义范畴发生了转换,本质意义为“动作”的action,还可以表达“行动力”。再如在例子(5)We used to ge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6)They are talking in the waiting room.从(5)和(6)两个句子来分析,句子中的介词in同样发生了语义转换,句子(5)中表示时间范畴的某点,而句子(6)表示的却是空间范畴上的某处。还有例子(7) That story just killed me.(8) Cancer kills thousands of people every year.我们从句子(7)和(8)中来分析动词kill的语义,在这两个句子中,kill的语境发生变化,在句子(7)中表达为褒义范畴,而到了句子(8)中却转换成贬义范畴。kill变成了“使某人死亡”。还有例子(9) I feel tired;(10) Cotton feels soft.对于句子(9)和(10),其同样的词feel,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不同,在(9)中表达的是主观的感觉,而在(10)中表达却是客观的摸起来,由此主观范畴与客观范畴的转换,将对我们的翻译带来更多的思维难度。类似这样语义转换的现象是很多的,我们在对于同样的介词,不同的语境下在进行翻译时,更需要从语境中来把握介词的属性,理解其真实涵义。

二、对英语中介词语义转换的研究

从语言学习实践来看,语义变化是普遍存在的,介词作为词类的一种也是常见的。在英语介词分类中,一种由单个词汇构成的介词叫简单介词,另一种有多个单词构成的介词叫复合介词。无论是简单介词还是复合介词,在进行语义范畴转换中,都需要从具体的语境中,来把握其语义变化。另外,对于英语中由介词和其他词汇构成的短语或搭配,介词在语义中并未发生变化,而是与短语共同形成语义变化。

在分析介词语义转换问题时,通常对其“时间/空间、静态/动态、抽象/具体”等语态类型进行着手,并从中来总结介词语义转换的规律和特点。在如下例子中(1)I will be at home all morning.(2)They threw stones at the car.(3)t the moment you called I was in the garden.(4)I found him at the corner of the street.(5)He is delighted at the result.(6)At night you can see the stars.(7)He saved the drowning child at the cost of his own life.(8)I don.t know him at all.从(1)中的at来看属于静态类型,而对于(2)中的at则属于动态类型;在(3)中的at却表达与时间相关,在(4)中却表达与空间相关。在(5)中at是从抽象角度来表达满意,在(6)中则从具体的夜晚来表述星星;在(7)中以复合介词形式没有发生语义转换,而在(8)中以固定搭配也同样没有发生语义转换。从上述例句的分析来看,对于英语介词中的语义转换问题,多余具体的语境相关,并随上下文的变化,介词的语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三、总结及探讨

语义转换作为英语教学中的常见知识点,特别是对于介词的运用上,要从语言现象的总体上来把握其特点。一般来说,对于发生语义转换的文图,通常不涉及复合介词或固定搭配,而多从词性语态中来进行转换。为此,深入研究英语介词的语义范畴,从具体的例句和教学实践中,总结相应的方法,明确英语中介词的作用和使用技巧,从具体的语境中来灵活的分析并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应用技巧。另外,在英语介词语义转换过程总,对于遇到的特殊情况,如上下文语境基本相同,而句子中介词的语义却不同。如在例子They should stand up before me.对于其翻译为“他们应该在我之前站起来”,对于介词before当“时间”时,也可以理解为“他们应该在我前边站起来”。可见,对于介词语义转换问题不能完全遵循规律,要从具体的对话情境,经验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灵活的来把握。总之,通过对英语介词语义范畴转换问题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探讨,帮助我们快速、准确的理解英语介词、更加熟练地使用英语介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对进一步促进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言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例子英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句型 新课程 牛津

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初中英语教材已经摒弃了过去不贴近现实和实际生活的内容。尤其是牛津版的教材,内容更加联系社会,紧跟时代特征,贴合现实的生活。语言情景也特别真实,缩减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感,因此教材内容更被学生所接受。但是,因为现在的初中教材中已经涉及了很多英语的知识点,又因为各个知识点相对地比较零散,使学生整理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句型方面。学生对句型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知识和英语语言技巧的应用能力。因此,要想更好地培养英语的交际能力,就需要对句型有比较系统和全面的掌握。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进行句型教学是其最关心的问题。

一、句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1句型将知识点化繁为简,将文章内容化难为易,将学生思路化零为整

初中英语的知识点往往是比较零散和分散的,词义的解释也比较灵活,语法更是繁琐,使得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非常困难。每当看到大篇幅的文章,学生就很难整理出合理的思路,好好地理解文章内容。长久以往下来,不论学生是否能理解和掌握英语的知识点,心里已经产生了厌烦和焦虑,更加不利于学习英语。但是,如果能够很好地掌握英语的句型,这些问题就会非常容易解决。掌握了英语的句型,就可分辨出句子的结构、词义、词形的变化等,进而把知识点化繁为简,会更加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简单。

1.2句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精讲多练在英语教学中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非常有效途径。在能够理解句型结构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够把复杂的句子和较难的文章简单化。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句型教学。并且在讲解句型时,要尽量精讲多练,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好英语的关键就是在于练习。当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口误或是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但是教师只要进行必要地纠正就可以。有的时候,口误等情况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有利于对学生起到强调作用。因此,教师不要过于担心学生的这种情况。除非学生需要教师进行进一步深入的讲解,不然的话教师就没有必要对某个句型进行大讲特讲。

二、句型教学的具体方法

2.1时常总结有代表性的短语

如果将英语的句子比作是一座大厦,单词就是建造大厦所需要的石头,短语就是这座大厦的一堵堵的墙。可以看出,短语是句子构成的重要组成成分。最重要的是,某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短语的实际意思与表面意思相距甚远。如果教师对这部分短语不进行总结的话,学生是不能自主理解的。

例子1:How can I (go to school) ,(by the way)?

讲解:在括号1中的部分是典型的应用短语,并且短语内介词与名词两项内容可以变换内容。因此教师要经常地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可以变成“go home ,in the school”等,学生才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括号2中的短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短语,因为它的表面意思并不是它的实际意思。因此,这种短语的形式是固定的,且不可更改。

2.2利用日常对话中有代表性的句式加以讲解

从日常对话中选择代表性的句式来讲解,使学生感觉更加亲切,并且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要举一反三,让学生知道句式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肯定陈述句的句型特征:

例子2:含有动词“be”的句型 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doctors.

例子3:含有实义动词的句型 I work in the school.

例子4: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型 I will want to Beijing.

2.3在句子的结构中,找到句型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把学生经常见到的句型变成另一种句型,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发现各种句式结构的关联之处,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型。

例子5:I would like two bottles of coffee.

Would you like two bottles of coffee?

How many bottles of coffee would you like?

讲解:含有情态动词的肯定陈述句变为一般疑问句时,只需要将情态动词像动词be一样提前就可以。可是当变成特殊疑问句时,就需要考虑多种变换因素。首先,确定疑问词是什么,其次是对谁提问,再次需要考虑时态,最后确定语句的顺序。

例子英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差异翻译策略动态对等原则

1、引言

谚语是一种承载着文化信息的话语,它凝聚了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经验。谚语中涵盖的智慧精华一代一代地传递下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更新。汉语中的谚语和英语中的谚语分别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这些谚语的翻译往往并不能传递谚语本来涵盖的文化含义,读者也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其他语言中的智慧。因此,作为一个负责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在进行谚语翻译的时候,要与谚语的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再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文化涵义的缺失。

2、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比较

2.1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语言特色

明喻是一种用比喻词指出两种事物之间联系的一种修辞方法。英语中有很多运用明喻修辞手段的谚语。例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汉语中同样有这样的例子。例如: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暗喻是指没有比喻词的提示,但是用一种事物说明另一种事物。英语中例子例子有:Smile is a good medicine. 汉语中:话是开心的钥匙。

换喻不像明喻、暗喻等比喻形式那样利用不同类对象的相似或类同点构成比较,而是利用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来唤起他人的联想,从而避免直说。汉语中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这个谚语中,用老骥来代替老年人,用千里来指代更高的追求。英语中的例子:Good hand, good hire. 在这个谚语中,用”good hand” 来指代有能力的人,也是换喻的体现。

拟人也在谚语中大量出现。汉语中的例子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把失败看成是成功的母亲,赋予失败生命力,整句话显得鲜活生动。英语中的例子:Fact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本身事实不会说话,在这句谚语中,赋予事实人的言语功能。

2.2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来源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谚语都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验。谚语体现出的是大家公认的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下面的例子说明了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对谚语的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1)A great ship asks deep waters.

(2)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

(3)春天不忙,秋后无粮。

(4)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文学作品是谚语的重要来源,每个民族的文学作品对该民族语言的谚语的影响是很大的。下列这些谚语都来自汉语或者英语的文学作品。

(1) 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writing an exact man.(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准。From Francis Bacon, of Study)

(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Everything is ready except the east wind that is crucial.----The Three Kingdoms 《三国演义》)

2.3 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的区别

中国人和英国人生活环境不同,导致他们拥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英国人习惯放牧,捕鱼和航海。所以英语谚语中有很多跟捕鱼和航海有关的谚语。例如:

(1) No fishing like fishing in the sea.

(2)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中国人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谚语中有很多和种田有关的谚语。例如:

(1) 种田不用问,用好水和粪。

(2) 好树结好桃,好种出好苗

中国和英国的气候不同。中国的春天刮东风,英国冬天刮东风。这两个民族的人对东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东风温暖湿润,英国人认为东风寒冷干燥。因此在谚语中也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例如: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When the weather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

3、动态对等与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动态对等”理论由尤金・奈达于1964年首先提出,在圣经翻译领域颇具影响力。这一翻译理论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力求目标语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等同于源语言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影响(Nida 1984:118)

在动态对等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进行谚语的翻译,这样才能翻译出谚语中的文化内涵,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谚语的意思。下面介绍几种翻译策略,分别用不同的例子阐述不同种类的谚语适合那些翻译策略。

3.1 直译

直译是指要完全保持源语的意象以及结构的翻译方法。直译的好处是可以原汁原味地保留语言的特色。如果英语汉语中的谚语含有同样的意象和寓意,代表完全对等的文化色彩,那么就可以用直译的方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is literally translated as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 no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这句谚语的翻译采用直译的方法,实现了意象和意思的完全对等。

3.2 意异

有时候,谚语不能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会造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要采用意异的翻译策略。例如:有眼不识泰山被翻译成Do not recognize somebody’s eminence. 在这句谚语中,泰山是文化负载词,西方国家的人不了解泰山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所以为了避免误解,采用这种翻译方法来实现意思上的对等。

3.3 直译加注释

在汉英谚语翻译的时候,直译并不能完全表达清楚谚语所含有的寓意,然而为了实现对等,需要使用直译的方法保留原文的意象和文化色彩。为了读者更好理解翻译过来的谚语所表达的本来意思,注释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既保留了原文的原汁原味,又可以让读者充分吸收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实现功能上的对等。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A lover sees a Xishi in his beloved. Note: Xishi i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ncient China.)

4. 结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参与跨文化的交流。不同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谚语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因为两种文化的差异,谚语的翻译需要一定的策略来处理两种文化下的读者对同一个谚语产生的不同反应。为了实现翻译的功能对等,使得目的语的读者看到翻译的谚语时产生与源语相同的反应,不同的谚语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为了实现各种目的,可以分别使用直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进行汉语谚语的翻译。

参考文献

[1]Nida, E.A. (1984).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in the Western Worl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222:9-15.

[2]Nida, E.A. (2002). Language and Culture:C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例子英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48

在初级中学阶段,大多数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为了通过考试,争取优异成绩,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基本上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都算是被动消极的学习者。他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得到高分,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自己本身重语法,轻能力。对于一些语法题的解释头头是道,而在英语课堂上,一些初中生很少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回答问题,害怕教师提问;语言表达时,他们常常回避比较复杂的句子,喜欢用简单的句子。这是因为,学生对教师还是有一定的敬畏之情的,在课堂上,他们不能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感想。即使想要表达一点东西,由于要用外语以及另一种思维表达方式,就更加紧张了。因此,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极其重要。让学生打消上课犯错误这个顾虑,而感觉是和朋友谈天说地的感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在做中W,在学中做”。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也着重强调了英语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即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现行的英语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依据。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在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然而仅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VIP,WC等,搜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等,还有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E-mail等,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会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学语言生活化,即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的生活化言语、例子教学,化解难点。语言教学的独特之处在于,语言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内容。教学语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吸收。语言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主要功能是展示人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如果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环境,它就不会有生命力。

1.语言生活化。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和“have/has”的关系时,把“there be”和“have/has”比喻成两个老死不相往来的敌人,也就是说不可能出现“there have/has”的句型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又使他们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难点。

2.例子生活化。如在学习where引导的状语从句时,列举了以下例子: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Leave the newspaper where it is.(别拿走报纸)等发生在学生身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化解难点、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人人学会生活中的英语;在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确,只有教师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语言,学生才能爱学、乐学,英语才能以她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才能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三、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

当今英语教学普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ered class)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课堂“剧情”的需要,给每个学生都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并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如:个体活动、同桌活动、四人小组活动、分组活动、全班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尽情发挥,努力尝试担任各种角色,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如:问路、看病、购物、郊游、俱乐部活动等等,无一不是课堂活动的内容。只要努力把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无形之中便会淡化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语学习。

四、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让英语融入生活

例子英语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江华圣 (1946―),男,福建闽侯人,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摘要:本文针对科技英语论文的特点,论述了科技英语论文常用的分类与例证写作方法,对其常用句型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分类;例证

科技英语论文是科技人员介绍有关研究成果的文章,整体结构上通常包括标题(Title)、作者(Author)、摘要(Abstract)、关键字(Keyword)、正文部分(通常由引言Introduction、主体Body和结论Conclusion构成)以及致谢(Acknowledgment)和参考文献(Reference)等几个部分。

文章的主体是科技论文的 核心部分,是主题思想的展开和论述。科技英语论文在选材上要围绕主题,段落划分既要结构严谨,又要保证全文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作者可根据需要在文章中加小标题,将主体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科技论文的英文写作通常把每段的主体句(Topic Sentence)放在段落的第一句,全段围绕主体句论述。分类与例证是科技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方法

一、分类(Classifying)

Introduction

The early stag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volve making observations and gathering information. However, merely collecting facts is not enough. The scientist needs to arrange and classify the facts and to find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e word classification comes from the word class――meaning a group of things that all have one important element in common. Scientists group related information into an array. Chemists, for example, cannot study every element, but can make generalizations by arranging all the elements into groups with related properties. This, if iodine is identified as belonging to the same group as chlorine and bromine, its properties can be predicted. Similarly, since there are several million kinds of plants and animals on earth, it is clearly impossible to study each one. However, by classifying an animal as a member 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species, a biologist can predict its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is thus very basic to scientific thought and expressions.

Sentence Patterns

1、Classifying form general to specific

Application Examples

1、There are (number) types of NP(Noun Phrases)

There are several types of non-impact printers called thermal and electro sensitive printers (electrostatic printers).

有几类非击打式打印机,称为热敏式打印机和电灼式打印机(静电式打印机)。

2、 NP be of (number) types

(1)Magnetic disks are of two kinds, namely floppy and hard.

磁盘有两种类型,即软磁盘和硬磁盘。

3、be divided

be subdivided

NP be classified

into (number) types

be grouped

fall

(1)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very broad categories: system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计算机软件可大体上分为两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The hard disks, in turn, are subdivided into fixed head and moving-head disks which are either cartridge or pack.

硬磁盘本身又细分为固定磁头磁盘和活动磁头磁盘,后者又分为盒式磁盘或磁盘组两种。

(3) MOS technologies can be classified PMOS, NMOS, and CMOS.

MOS技术可分为PMOS、NMOS和CMOS类。

(4)These routines are conveniently grouped three classes: task management, job management,data management.

这些程序可方便地划分为三类:任务管理程序、业务管理程序和数据管理程序。

(5)Secondary memory devices fall into two categories: sequential devices and random-access device

辅助存储器分为两类:顺序访问设备和随机访问设备。

4、be classified

NP be classed

as

be categorized

(1)Line printers may be classified as impact printers and no impact printers.

行式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

(2)The machine instruction functions can be roughly classed as: data transfers. arithmetic and logic operations on data, program sequencing controls and input/output transfers.

机器指令的功能可粗略地分为下列几类:数据传送、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程序顺序的控制以及输入和输出传送。

二、 例证 (Exemplifying)

Introduction

After giving a definition or making any general statement, the best way to clarify a point is to give an example of it. A Chinese proverb says that 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百闻不如一见), It might also be said that one example is worth a thousand explanations(事实胜于雄辩). An example brings the general or abstract statement down to a specific or concrete image. For example, it is one thing to say that 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 and another to say that a regular smoker loses about five and a half minutes of life expectancy for each cigarette smoked. The example adds impact, making the statement more memorable, and more persuasive, as well as providing evidence for it.

Scientists use examples to explain or clarify a concept and to give evidence to support it. Examples can sometimes seem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a point. If no example can be found to illustrate a point, there may not be a point.

Sentence Pattern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ron turn red when it is heated.

= Iron, for example, turns red when heated.

To be specific,

To illustrate,

an example

a case

Iron is

of a substance that turns red when heated.

an instance

an illustration

exemplifies

Iron

the concept of heat affecting color.

illustrates

exemplified

= The concept of heat affecting color is

by iron.

illustrated

such as

Solids

iron and copper turn red when heated.

like

For example/for instance/ e.g.

NP be an example of NP

an example (of NP)is NP

Examples (of NP) are NP

as an example (of NP)

take NP as an example

take for example NP

give an example of NP

regard NP as an example

such as

(NP is short for Noun Phrase)

Application Examples

for example/for instance/ e.g.

1、 Computers can process information at extremely rapid rates. Modern computers can solve certain classes of arithmetic problems millions of times faster than a skilled mathematician.

计算机能以极快的速率处理信息,例如现代计算机能以比熟练的数学家快数百万倍的速度求解某些类型算术问题。

2、 For instance, terminals with both video screen and hard -copy output are now available.

例如,带有显示屏幕并且能输出硬拷贝的终端当前正在应用。

3、 Airline ticket reservation is one obvious example of real time.

航空公司的订票处理系统是实时处理的一个明显的例子。

4、 An example of sequential devices is the magnetic tape.

顺序访问设备的一个例子是磁带。

5、 As an example of a simple computer program let's assume that we wish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inding the sum of two numbers using a computer.

举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的例子,假定有用计算机求解两数之和的问题。

6、The memory of a computer equipped with base and current page addressing mechanism is logically divided into regions of a fixed length called pages. Take for example ...

具有基址和现行页寻址机构的计算机内存储器,逻辑上划分为若干页面,每个页面是定长的存储区。……可以作为一个例子。

7、We may regard a personal file of an employer as an example.

我们可以把雇主的个人文件作为一个例子。

8、There are also attempts at"universal"languages, such as PL/1,that can manipulate many types of objects.

曾有过研制“通用”语言的尝试,PL/1就是一个例子,这种“通用”语言可以处理许多对象类型。

除了分类与例证的写作方法以外,科技英语论文常用的写作方法还有:比较(Comparing)、因果(Cause and Effect)、假设(Hypothesizing)、定义(Defining)、证明(Giving Evidence)、实验(Experiment)、计算(Calculating)、报告(Reporting)、记述(Describing)和预测(Predicting)等。

此外,为了保证论文内部应有的内部联系,文章中应适当使用一些连接词语,例如:

并列:and 、also、in addition、as well as

转折:although、even though、but、on the other hand、otherwise、 while、yet、in spite of

承接:first of all、secondly、thirdly、furthermore、moreover、besides、finally

条件:if ,whether、unless, on condition that、so long as

原因:for、because、for that reason、as、since、in order to

结果:as a result of 、hence、so 、consequently、thus、therefore、then

总结:in conclusion、to sum up 、to summarize、to conclude

参考文献

例子英语范文第6篇

因为这种考试模式的存在,老师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自然会增加听说训练的时间。笔者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和长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口语的表达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引起重视。

一、混淆部分发音类似的音素的读音(见下表)

音素就是英语的原材料,确保音素的正确发音,是讲一口地道英语的最基本保证,只有音素的发音练习正确了,学生才能正确地拼读单词,才能为流利的表述打下稳固的基础。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就学生在音素发音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纠正,进行系统的正音训练,以保证在后续跟进的口语训练中有较好的训练效果。

二、不读尾音

学生不读尾音是笔者从内地转到广东教学之后发现的一个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发音模式。笔者在广东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有13年,在接触到每批学生中,无论学生英语笔试中的能力如何,在口语发音时总是存在大多数学生不读尾音的情况,笔者在教读单词时,即便用了扩音设备,在发音时刻意强调尾音,学生在复述时也会把尾音省略。学生这种不读尾音的情况在多年的英语学习过程已经变成了习惯,要纠正的确不是容易的事。

不读尾音实际影响到的不仅是学生的发音,在写作中,因为不读尾音的习惯也会导致漏写尾音写错单词的情况,比如把made in China 读成/写成may in China;student读成/写成studen;把intelligent、intelligence都读成/写成intelligen等等,从最后一个例子也可看出,一些英语单词的词性其实是靠尾音来确定的,如different和difference;present和presence;如果学生不读尾音,涉及到词性的问题,那么有部分学生在语法结构的学习和理解上也会存在问题。另一个比较严重的影响是出现时态错误,如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时态以及被动语态,名词的复数等。如下例

In 2012, the machine was design (正:designed) by a famou (正:famous) engineer.

Fortunately, the whole family survive (正:survived)the big earthqua (正:earthquake).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纠正尾音的读音势在必行。但要注意的是学生这种不发尾音的错误发音方式和英语中要求的吞音情况不一样,英语在吞音时会有到位的口型和顿气的情况,而笔者在此所提及的是学生对尾音的完全省略的错误发音。

三、/s/音后清辅音浊化的读音

清辅音浊化指的在清辅音/s/后的清辅音如有对应的浊辅音,如/t/对应/d/;/k/对应/g/;/p/对应/b/等,且该音素后有元音紧跟时,/s/后的清辅音需要重读成相对应的浊辅音的发音,如stop不能读成/st?鬑p/,要把/t/音重读成/d/音,即读成 /sd?鬑p/。这个发音规则,当学生在学习中经过多次重复时,对某些单词的发音是准确的,如stop,school,street,station等。但对于生僻或者新的词汇,学生就会按基本的读音规则来拼音,忽略浊化的问题。比如stubborn,spectacular,squeeze,extreme,exploration等,学生都不会浊化/s/后的清辅音,让人听起来很别扭。而在高考新模式下的第一题模仿朗读中,出现学生完全没有见过的生词是肯定的,所以就这个特殊的发音情况,老师还是需要注意的。

四、连读

连读是指的是在英语句子中,前一个单词以辅音结尾,后一个单词以元音开头时,需要将这两个音素连在一起来拼读,如在句子but I’m in a bit of a hurry.中,有多处需要连读的地方,but 和I连读成 /b?蘧taI/;I’m 和in连读成/mIn/;in与a连读成/In?藜/;bit与of/bit?藜f /;of a 连读成/?藜f?藜/,整句话按语言习惯应说成/b?蘧taI mInI n?藜?謖bit?藜 f?藜?謖h?蘧ri/。但学生中不会连读,不知连读规则的大有人。最常见的情况是无论对虚词还是实词,学生都习惯一字一顿来读,显得十分生硬,所以老师需要对学生的连读技巧进行训练,让学生的英语说得更柔和。

五、意群的判读

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法规则不尽相同,比如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等,在理论上,英语的一句话可以很长。对于很长的句子,要一口气读完是不太可能的,即便一口气能读完,也会因为速度太快而失去句子中所蕴涵的一些抽象的东西,比如情感。由于长句子是英语的特色,所以对长句意群的正确划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如下例(/)处为意群。

This part of his intelligence, though unheard by Lydia, was caught by Elizabeth, and as it assured her /that Darcy was not less answerable for Wickham’s absence /than if her first surmise had been just, every feeling of displeasure against the former/was so sharpened(/)by immediate disappointment, that she could hardly reply with tolerable civility/ to the polite inquiries/ which he directly afterwards approached to make.

从上例看出,意群就是指句子中按意思和结构划分出的若干成分,每一个成分被称为一个意群。每一个成分之间关系紧密,不可再拆分。需要注意的是,在句子中意群结束的地方可以稍作停顿,便于让听说双方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句子的意思。但是在语言习惯上,未必每处意群之后都要停顿,具体得看说话人当时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态来定。对长句子意群判读的训练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六、情感态度的训练

英语是一门语音和语调的艺术。一个句子,用不同的语音和语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语境和语义,如下例:

1. I’m not your ?謖students. (陈述事实)

2. I’m not ?謖your ?謖students. (强调,不是“你的学生”)

3. I’m not ?謖your ?謖students↗. (吃惊,反问的口气,说明“我是你的学生”)

4. I’m not ?謖YOUR ?謖students.(强调,我不是你的学生,蕴含“你管不了我”的意思)

5. I.AM ?謖NOT?謖YOUR ?謖STUDENT.(一字一顿,表示生气的情绪)

但是在多年英语学习中,学生养成了一个并不太好的习惯,就是无论当时处于什么语境,学生都能把有意思的句子读得让人感觉没意思。比如下面笔者依照一段视频所标注的介绍海洋生物的例子: (⌒处为连读)

(整段文字运用较柔和的语气) So/ ?謖many ?謖species live ?謖here↗/ that they can ?謖all sur?謖vive↗/?謖only↗if ?謖each⌒is dis?謖tinctly(强调的口气) ?謖different from the ?謖other. This ?謖puppy-like(用一种喜爱的语气) ?謖creature /is ?謖actually (强调的口气)/ an ?謖epaulette ?謖shark/who lives ?謖only in the Coral ?謖Triangle.

这样一段文字,学生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把它变成一段淡而无味的话,如下展示:

例子英语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问题;策略

一、词汇学习中的问题

1.词汇学习的意义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构筑语言大厦的词汇在任何语言中都处于中心地位,同样,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也极其重要,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中。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学习一门语言,首先碰到的是大量的词汇,而英语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诃汇库,要学好英语,必须掌握大量词汇。有了词汇的基础,学生才能够听懂老师所讲,读懂英文材料,才能够用英文表达自己的观点。词汇学习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基础。

2.现实中学生词汇学习的问题

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常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不会读单词,会读却记不住单词,记住单词后很快忘记,认识单词但不会用单词,且听不懂、看不懂英文材料。

所以解决学生词汇学习的问题,首先解决学生学习拼读的问题,然后培养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再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单词,并且引导学生积累单词,最后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习英语词汇的策略探究

1.读音是基础

在词汇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在英语入门教学时,英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拼读训练。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通过大量例子让学生感知,对学生进行“brain storm”训练。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训练学生拼读能力,激发学生拼读兴趣,训练学生的“舌头”,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比如说,教学生学习简单的英文歌,让学生练习绕口令,开展拼读竞赛活动等。

充分利用好早自习和英语课堂让学生喜欢读,养成读英语的习惯。入门时,必须通过学生整体齐读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语言,加深读音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独自练习,个体过关,针对个人问题练习读音。

2.训练学生记忆单词的能力

读音是词汇学习的基础,记忆是词汇学习的关键。词汇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单词,根据读音来记忆单词。观察单词的构成很重要。英语中一些字母及字母的组合是有规律的,发现这样的规律,学生记忆单词更容易。

另外,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提供有效的,生动的,可理解的例子,加强学生的记忆,以便于模仿。首先,教师必须对词汇进行删选,多引用学习中出现频率高的词汇,同时尽量避免出现超过学习者当前水平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次,教师应给出有趣、有意义的例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如,I was so tired that I fell asleep standing up.

教师应经常变化词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词汇。经常用一种方法教学词汇,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呈现词汇,激发兴趣。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表示情感的动词及形容词一般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本文分析了词汇学习的意义,同时讨论了当今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词汇教学的几点策略。当然,本文分析得不够详细,探讨还不够深入,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完善。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与中国英语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例子英语范文第8篇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摘要:由于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存在很多不对等的情况,有些语法结构甚至存在空缺,但是这些语法结构往往在句中表示了一定的含义,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到等值的效果,译者会采用词汇代替某些语法结构进行语法补偿,将其中所隐藏的意思表达出来。在翻译实践中,这种技巧实质上属于增译的一种。本文列举了翻译中比较常见的词汇语法转换的实例,并用增译法分析其转换过程,以期为英汉语法结构词汇空缺翻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翻译;词汇;语法;转换;补偿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61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132—02

收稿日期:2014—12—30

作者简介:叶贝贝(1991— ),女,湖北黄冈人。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外语教学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其语法构建上有很大的差异,英语的表达注重形合,而汉语表达则更加注重意合,因此,英语语法结构中的各种时态、虚拟语气等在汉语的语法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缺现象,但通常这些语法在英语句子结构中也都有一定的意义。长期以来,为寻取一种可行的翻译技巧,解决这一翻译难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探讨。蔡毅在其《苏联翻译理论》中就提出:“由于两种语言语法结构的不同,往往在传达原文语法特征所表达的意义时需要采用词汇手段,也就是说,一种语言中的语法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可以是词汇意义。”[1]针对英汉语法的特点,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词汇语法转换技巧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这种用词汇补偿语法的技巧在翻译实践中实质上属于翻译中的增译法,“增译就是在同原文本相比的前提下译文词语数量的增加,这里的词可以是单纯的词语,也包括片语甚至是句子”。[2]本文将列举一些词汇语法转换的相关实例,用增译的方法分析这种翻译中的转换过程。

一、词汇与语法相互转换的常见类型

在英译汉中,词汇与语法转换的常见类型包括词汇意义与时态意义之间的转换,词汇意义与名词复数意义之间的转换,词汇意义与被动语态意义之间的转换,词汇意义与虚拟语气暗含意义之间的转换,词汇意义与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意义之间的转换以及词汇意义与动词非谓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转换。

(一)词汇意义与时态意义之间的转换

在汉语中,没有表示时态的语法结构,但时态在英语句子中是基本的语法,而且不同的时态在句子中还承担着不同的重要意义,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增加词汇进行语法补偿,如用“过去”、“从前”等词汇补偿过去时;用“将要”等补偿将来时,用“已经”、“一直在”等补偿完成时或者完成进行时。

请看下面的例子:

1.My aunt said that her family was poor but she was as happy as we are now.

译文:姑妈说从前她家很穷,但她和我们现在一样快乐。

2.The question of who will be our new headmaster will be answered next week.

译文:关于谁将是我们的新任校长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在下周揭晓。

(二)词汇意义与名词复数意义之间的转换

在汉语表达中,名词没有单复数这个概念。在英译汉中,如果句子的复数是具体的数字,就直接按照原文翻译。但如果是名词加“s”表示一种模糊的复数概念,那么在翻译过程中通常就会借助“几”、“数”、“们”等词汇来进行翻译。

请看下面的例子:

1.If the work took days, and not hours, the costs would be prohibitive.

译文:假如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数天而不是几小时,那么这项工作的成本就太高了。

2.The kids are having fun on the playground.

译文:孩子们在操场上正玩得开心。

(三)词汇意义与被动语态意义之间的转换

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的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都会使用被动语态。汉语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狭窄得多,常见的就是“把”字句。因此,在翻译时会根据上下文增加一些词汇进行“语法—词汇”转换,这类词汇包括“被”、“给”、“受”、“为……所”、“加以”、“把”、“使”、“由”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1.The multimedia classroom is now used by almost all the universities in China.

译文:多媒体教室在被全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学所采用。

2.The air in Beijing is still being polluted by fog and haze.

译文:北京的空气现在仍然受雾霾的污染。

(四)词汇意义与虚拟语气暗含的意义之间的转换

常见的虚拟语气有两种,一种是运用情态动词的过去式来表示一种假设意义,一般用在含蓄条件句中;另一种是虚拟语气的倒装形式,省略了表示条件的连词。在翻译实践中,经常会增加表示条件的词汇将这种假设意义表达出来,一般会翻译成“如果”、“竟然”等。

请看下面的例子:

1.It would be absurd to accept the fact.

译文:如果接受这一事实,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2.He should have deserted his wife and children to get married with a rich woman.

译文:为了和一个有钱的女人结婚,他竟然抛弃了自己的老婆、孩子。

(五)词汇意义与形容词、副词比较级和最高级意义之间的转换

英语中的形容词或副词用比较级和最高级来表示程度,在汉语中不存在这一语法现象,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将表示比较级的词尾形式“-er”用词汇“更加”来补偿,将表示最高级的词尾形式“-est”用词汇“最”来补偿。

请看下面的例子:

1.It is hard to say we are happier than our parents when they were young.

译文:很难说我们现在比我们父母年轻的那个时候更加幸福。

2.He is the tallest person around the world.

译文:他是世界上个子最高的人。

(六)词汇意义与动词非谓语形式所表达的意义之间的转换

在翻译中,英语中的形容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介词短语等可以发挥多方位的状语功能,如原因、条件、让步、递进等。为了使译文读者明白其中所隐含的意义,译者

在翻译的过程中

会通过语法和逻辑分析用相应的词汇将隐含意思表达出来。一般表示原因的状语用词汇“由于”来补偿,表示目的的状语会通过增加“为了”等词汇进行语法补偿。

请看下面的例子:

1.Differences in language, we cannot understand each other very well.

译文:由于语言的不同,我们不能很好地了解彼此。

2.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in the future, I am working hard on my teacher certification.

译文:为了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正在努力地考取教师资格证。

二、结论

即使某种语言中没有某些语法手段,在解决翻译的语法问题时,也不会给翻译造成不可克服的障碍。当原文与译文的语法体系不一致,译者无法在形式上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某一语法形式的意思时,可以通过增加词汇对语法形式所含的意思进行恰当的补偿。

参考文献]

[1]蔡毅,段京华.苏联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田传茂,杨先明.汉英翻译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