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拟人句大全

拟人句大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拟人句大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拟人句大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 词语运用 修辞选择 细致描写 全面修改

小学生写作文,就好像是在画一棵树,有的学生把自己的作文树画得枝繁叶茂、叶绿花红,令人赞叹,有的则画得不枝不蔓、叶疏枝枯,看了让人难以接受。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写作文阶段,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是粗略的,寥寥数语,只做简单叙述,不做细致描写,只画出了树的主干,没有树叶,更没有花朵。这种状况在三、四年级尤为明显。那么,如何让小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画出的作文树叶绿花红呢?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愿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1 运用一些形容词、叠词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如:①小鸟在树上叫。②傍晚,两只美丽的小鸟站在高高的柿子树上迎着晚霞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在幸福地谈论着什么。第2句运用了形容词和叠词,很明显,比第1句的描写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小学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

如:①西瓜是圆的,绿色的,上面还有条纹,头上有一个蒂,整个摸起来很光滑。②西瓜圆溜溜的,像一个大篮球,全身绿油油的,仔细看身上还有深绿色的条纹,条纹弯弯曲曲的,就像一条条小河。它头上还有一个蒂,就像它扎了一根小辫子,又像它长了一条小尾巴。摸起它来光溜溜的,就像摸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

第2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西瓜的形状、颜色以及手感。相比之下,第1句的描写就很笼统、空洞,语言直白。

3 引用一些诗词、谚语、格言警句等名人名句

如:①沿着石阶下山,我们一路浏览了烟霞洞、八仙台的景色。顺着山路,我们又去拜谒了徐志摩之墓,望着墓碑,耳边响起了诗人的《再别康桥》。②沿着石阶下山,我们一路浏览了烟霞洞、八仙台的美丽景色。顺着蜿蜒的山路,踏着落叶,我们又去拜谒了诗人徐志摩之墓,望着墓碑,耳边不禁响起了诗人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引用名人名句会使文章显得很有文采,同时也体现了小作者的知识面很宽,学识很渊博。这些名句会成为小学生作文树上最靓丽的花朵。

4 对人物要进行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

如:①妈妈捧着《字谜大全》让我猜字谜,我点了点头。她说,再来一去。我说是冉。她说,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我说是默。她又说,不是冤家也碰头。这次我没猜出来。妈妈告诉我是硼,我明白了。②今天,妈妈不知哪儿来的这么高的兴致,捧着厚厚的《字谜大全》,故作神秘地对我说:“贝贝,妈妈出几个字谜给你猜猜好吗?”我听了,满口答应。“好,听好了,第一题:妈妈真像个主考官,再来一去。”“是‘冉’。”我脱口而出。妈妈点点头,又出一题:“一只黑狗,不叫不吼。”“是‘默’,太简单了。”我得意洋洋地望着妈妈。妈妈见难不住我,“哗啦哗啦”不停地翻着书,一心想找个难点儿的。“就这个了!请听题:不是冤家也碰头。”不是冤家,就是朋友喽,但是碰头……我抓耳挠腮,使劲地想着,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妈妈,我认输了,你快公布答案吧。”妈妈大声地说:“是‘硼’字呀!”真是气人,这个字我还没学过呢。我以后要多识字,这样,妈妈的那本《字谜大全》就难不住我了。

第1段写的猜字谜,表达清楚简要,但只是简单叙述,缺乏趣味。第2段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了,文章也就更生动了。

5 文章写好后学生自己要进行全面修改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写好后,要重视修改。读三遍,改三遍。第一遍:默读作文,主要看事情交代是否完整,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否清晰,时间、地点、人物是否俱全,文章结构是否合理,等等。第二遍:轻声再读作文,深入修改。要求学生找出并改正错别字,以及用词不当、滥用标点等错误,力争做到字、词、标点运用正确,句子通顺。第三遍:教给学生增、删、换的技巧,让学生通过朗读,运用上面提到的这些技巧对作文进行全面的修改,力求作文内容生动、形象、具体。

6 多读好书、多积累好的词句

拟人句大全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1 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

1.2 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

1.3 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

1.4 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此部分运用课前的积累即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汇报导入主题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我想读下去,我愿意读下去",兴趣自然产生。】

2. 指导阅读

2.1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阅读需要掌握方法,"法"在体会作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中,所以教师放手让学生充分感悟,同时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学生的收获会像蚕吐丝、蜂酿蜜那样自然生成。】

2.2 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2.3 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2.4 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积累的最重要目的是能够学以致用,情动于中时表达出来,阅读与习作、读与写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语文的熏陶与感染成为学生下一个阅读的动力所在。】

3.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热爱读书吧!

4.拓展推荐老舍

《济南的冬天》朱自清 《春》何其芳 《秋天》宗璞 《紫藤萝瀑布》

【拓展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同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品味。】

教学反思:纵观现在很多孩子的读书情况,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一)阅读兴趣降低: 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调查表明,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越少。很多孩子选择完成作业后,课外完全以娱乐活动如看电视、打游戏等安排自己的休整,尤其在遇到困难比如有较高读书要求时,有相当部分同学采取的是放弃与逃避课外阅读。(二) 阅读目标缺失:课外阅读本应是一个愉快的主动的过程,在我们的设想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的目标意识应该更加明确,很多孩子觉得“课外阅读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我读课外书是父母的要求”等,课外阅读的被动性使得“我读书,我快乐”这样的体会离学生越来越远。阅读的目标除了它的功利性――提高阅读成绩外,提高语文素养、修身养性的潜移默化等效果被学生忽视。(三)阅读方法不当:读书只看大概内容,只注重情节,读一本好书的过程应该是全面吸取其精华的过程,从内容到情节到写作方法,均有学习之处,但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阅读方法必然会影响课外阅读的效果,同时在如何使用已学过的常用读书方法上,我们也能发现尽管不少同学能够用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但是思考程度不高,能够综合运用的就更少。(四)阅读时间随意:在课外阅读时间的安排上,除了部分学生有一定计划外,大部分学生都习惯于放在双休日或假期中读,其余时间几乎没有,就其原因,到了高年级,为了升学,自己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已经很紧迫,加上自己家长额外布置的需要完成,所以剩下的时间屈指可数,读书太累成了大部分学生共同的心声。这种现实升学的压力迫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随意性越来越大。(五)阅读内容单一: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种类少。在内容选择上,课外阅读最多的是学习辅导类(其中主要是作文)、其次是漫画卡通类、小说类课外读物。对于其它书籍,比如《百科知识大全》、《十万个为什么》、经典名著以及其它方面的书籍,即使适合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单一性、知识面的狭隘会限制其思维的开放性与敏捷性,这种课外阅读状况着实令人担忧。“静下心来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匪浅。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怎样引导、强化孩子们的读书意识,感受其中的意义,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平庸为高雅?这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抓好课内个性化阅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有对各种学说进行批判、质疑的精神。对作品的解读,不要去追求唯一答案。

4.2 选择正确的阅读策略

第一,要重视积累,培养语感。阅读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它不是对词语、句子等作纯语法意义上的分析,而是看遣词造句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方面起了什么作用,即重在词句的艺术审美功能,而非语法功能。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内阅读来培养学生语感。第二,要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俗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多读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可以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

4.3 明确具体的阅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