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1)定义式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

(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建议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应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切不要过早地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多半是由于对组成认识的模糊造成的,为此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溶剂或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溶液浓稀变化趋势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例如: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组成怎样变化?等等。这些判断并不困难,然而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这些训练,会在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材中例题1、例题2分别属前两个问题的计算类型,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第(3)类计算,实质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的类型,只是溶质、溶剂的数据,要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从题在所给的数据中导出来。因此,只要学生了解应把溶解度和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处理这类问题就不会很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4这类稀释溶液和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有关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何种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犹如稠粥加水时米量是不改变的一样,因此计算时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a%=B´b%。又若用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a%、b%)A、B克,配制中间质量分数C%的溶液,则有:A´a%+B´b%=(A+B)´C%

关于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初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很容易跟物质的溶解度概念相混淆,教学中有必在通过组织讨论分析使之对二者加以区别,下表提供的内容供教师参考。

课程结束指导

列表对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

(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3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讲述)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

小结:

要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设计方案(二)

重点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用品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各多少克?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概念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2篇

一、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溶质质量分数=×100%=×100%

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理解应明确五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所指溶液可以是饱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既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浓溶液。

2. 溶质质量分数是质量之比,一般与温度无关。

3. 溶质质量分数是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 由于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范围之内溶液各成分在量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

例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说明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的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

×100%=26.5%

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是没有意义的。由此可以看出,溶液中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由溶解度决定的,而溶解度受制于温度,所以要讨论溶液中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也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有意义。

5. 运用溶质质量分数时,必须分清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1)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其溶质指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所带结晶水成为溶剂一部分,如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质为CuSO4,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

(2) 有些化合物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如SO3溶于水,SO3+H2O=H2SO4 ,其溶质是H2SO4 ,而不是SO3 ,溶剂质量也相应减少。

(3) 溶质只能是已溶解的那一部分。如20℃时20g氯化钠投入到50g水中(20℃时SNaCl=36g),20℃时,50g水中最多溶18g氯化钠,故溶质质量为18g,而不是20 g 。

二、 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

(一)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例(2009•泰安)制作“叶脉书签”需要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 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___g,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 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g。

解(1) 氢氧化钠的质量=100g×10%=10g,水的质量=100g-10g = 90g

(2) 设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20%x=100g×10%

x=50g

答案:(1)1090(2)50

(二) 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溶质质量分数=×100%

(三) 溶液的稀释、浓缩的计算

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分析我们先来找出稀释前后溶液、溶质、溶剂的变化:

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x

则(50g+x)×20%=50g×98%

50g+x=

x=245g-50g

x=195g

答:需加195克水。

(四) 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联系的综合计算中,最关键的是掌握生成溶液质量的计算

一般说来,溶质质量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而计算生成物溶液的质量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称为溶液组成法,即利用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而较为简便的另一种为质量守恒法,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溶液质量=反应物物质质量总和-不溶固体或生成的沉淀质量-生成的气体质量。

例(2010•盐城)取黄铜屑(铜锌合金)32.5g,放入盛有180g稀硫酸(足量)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4g。试计算(请写出解题过程):

(1) 该黄铜屑中铜的质量。

(2)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掉多少克水后可变成20%的硫酸锌溶液?

解设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 + H2SO4 ZnSO4 + H2

65___________161___________2

x___________y___________ 0.4g

65∶x=2∶0.4g___________x=13g

161∶y=2:0.4g___________ y=32.2g

(1) 黄铜屑中铜的质量为:32.5g-13g=19.5g

(2) 设蒸发的水的质量为m

32.2g/ (180g+13g-0.4g-m)×100%=20%

m=31.6g

或32.2g/20%=161g

(180g+13g-0.4g)-161g=31.6g

答:略

点拨此题是有关化学方程式、溶质质量分数结合起来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如何求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

附:跟踪练习题

(2010•南京)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 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 称量: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___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_____ (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

B. 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③ 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 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 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 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 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①16184② 左BA氢氧化钠易潮解(或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

(2) ①20g② HCl、NaCl

③ 解:20g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质量:20g×8%=1.6g

设该稀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HCl + NaOH=NaCl + H20

36.5___________40

x1.6g

x=1.46g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00%=7.3%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3篇

解题方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则逸出气体的质量=减少物质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剩下物质的总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逸出气体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1 取2 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 g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98 g,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质量=100 g+2 g-98 g=4 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2H2O +O2

6832

x 4 g

68 x= 32 4 gx=8.5 g

则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8.5 g 100 g×100%=8.5%.

二、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及析出沉淀的质量,求反应后某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则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析出沉淀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溶质质量,最后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公式去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 某同学取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25 g,滴加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为36.5 g,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沉淀的质量为14.35 g.计算(1)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1)设该稀盐酸中含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溶质的质量为y

HCl + AgNO3 =HNO3+ AgCl

36.5 63 143.5

xy 14.35 g

36.5 143.5=

x 14.35 g

63 143.5= y 14.35 g

x

=3.65 g,y=6.3 g.

则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3.65 g 36.5 g×100%=10%.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NO3,生成的AgCl沉淀既不是溶质也不是溶液.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JP3〗的总质量-析出沉淀的质量=25 g+36.5 g-14.35 g=47.15 g .

因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3 g 47.15 g×100%=13.4%.

三、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或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解题方法:主要掌握以下三点.(1)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2)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3)如果结合方程式进行按比例式计算,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乘计量数.

例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1

物质 AB C D

反应前质量/g 9 2 22 1

反应后质量/gx 26 21

(1)这一反应类型是 x= g.

(2)由表1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

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

(3)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KG-*2/3〗16,则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解析 :根据题意, C的质量减少,则C是反应物;D的质量增加,则D是生成物; B的质量不变,则B可能是催化剂;A的

质量反应后未知,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判断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

因为Δm(C)=22-6=16<Δm(D)=21-1=20

所以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应等于各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

所以A是反应物.

又因为Δm(A)+Δm(C)=Δm(D),则(9-x)g+16 g=20 g,x=5 g.

由于反应物为A和B,生成物为C,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设A、C、D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a、c、d;因为Δm(A)=4g,

Δm(C)=16 g

aA + cC= dD

8a 16c

4g 16g

8a 16 c=

4 g 16 g

则 a c= 1 2.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4篇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了解到,某石灰厂有一批石灰原料,其中只含有一种杂质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时不发生分解反应)。为了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兴趣小组取用2克这种石灰石样品,用实验室现有的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30g分六次加入,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每次稀盐酸的用量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图表所示。

计算:

(1)表中X值为?摇 ?摇克;

(2)所用稀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摇 ?摇。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摇 ?摇。

(4)如果该石灰厂煅烧50t这种石灰石,最多可得到含杂质的生石灰多少吨?

分析:

(1)从表可知,第一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克,说明5克稀盐酸反应掉0.5克的CaCO。同理,第二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只剩1.0克固体,说明又反应掉0.5克的CaCO。依此类推,第四次加入5克稀盐酸后固体剩余物应为0克,但由于含有杂质,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所以,未反应完的固体剩余物0.3克为2克样品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故X应当为0.3克。

(2)从表中数据可知,所取的30克盐酸过量,在计算其质量分数时应取其实际参加反应的量,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各加入5克的稀盐酸后HCl已全部反应完,所以可以根据第一次或第二次、第三次所用盐酸的量与CaCO反应之间的数量关系求出HCl的质量,然后求出盐酸的质量分数。

(3)要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先求出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此时溶质的质量应为生成的CaCl的质量,在计算质量分数时要注意不溶性杂质、气体等不能作为溶液的成分。

(4)要求50t这种石灰石煅烧可得生石灰多少吨,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分数,然后求CO的质量,再用50t减去CO的质量即可。

解:(1)0.3克。

(2)由题可知,5克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0.5克CaCO,设5克盐酸中有HCl的质量为x。

CaCO+2HCl=CaCl+CO+HO

即5g盐酸中含有HCl的质量为0.365g,所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100%=7.3%。

(3)设最终生成的CaCl的质量为y,生成CO的质量为z,

CaCO+2HCl= CaCl+HO+CO

CaCl的质量分数=×100%=6.1%

(4)设煅烧50t这种石灰石生成CO的质量为y。而50t这种石灰石含CaCO的质量为:

50t×=42.5t。

CaCO=CaO+CO

100 44

42.5t y

=y=18.7t

最后生成含杂质的生石灰的质量为50t-18.7t=31.3t。

答:略。

练习:

1.将29.1克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的水中(水的密度为1克/ 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所加的Na2SO4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摇?摇克。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Cl。为了测定废液中CuCl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克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1)计算废液中CuCl的质量分数;

(2)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5篇

一、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 g 6%的氯化钠溶液

1.计算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和密度公式,可得如下几个变形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体积=溶剂质量÷溶剂密度。据此算出,需要固体氯化钠3 g,水47 mL。

2.称量

利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然后放入烧杯里。需要注意的是:①称量前要将游码调至零点,然后调节天平平衡;②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③先将游码移到3 g刻度处(100 g天平的最小砝码是5 g),再向左盘逐渐加入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若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先加药品后放砝码);④称量结束,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归零。

3.量取

用50 mL量筒量取所需的47 mL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需要注意的是:①量取液体时,所用量筒的规格应略大于或等于所需液体的体积;②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量取的液体倒出后,量筒壁上的残液无需冲洗出来,因为量筒是“量出”容器,在制造时已考虑到液体壁挂;④不能直接在量筒里配制溶液。

4.溶解

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轻轻搅拌,以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5.装瓶贴标

将配制好的6%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细口瓶),塞好瓶塞,贴上标签,并放到试剂柜中。

二、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 g 3%的氯化钠溶液

已配好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密度约为1.04 g/mL。

1.计算

设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得:x×6%=50 g×3%,x=25 g,这些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是:25 g÷1.04 g/mL=24 mL。需要水的质量是:50 g-25 g=25 g,这些水的体积是:25 g÷1 g/mL=25 mL。

2.量取

先用25 mL量筒量取24 mL溶质质量分数是6%的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里;再用25 mL量筒量取25 mL水,倒入盛有6%的氯化钠溶液的烧杯里。

3.混匀

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

4.装瓶贴标

将配制好的3%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细口瓶),塞好瓶塞,贴上标签,并放到试剂柜中。

三、疑难解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实际意义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农业上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既能选出颗粒饱满的种子(瘪种子的密度一般比食盐水小,良种的密度一般比食盐水大),又能利用食盐水杀菌;在给农作物喷洒农药时,药液的浓度偏小不能杀死病害虫,偏大又会毒害庄稼和树木。再如,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因为人体血液里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也是0.9%,这样才能确保盐水与血液的渗透压相等,若生理盐水的浓度偏大或偏小对人的生命都会造成危害;而用于两栖类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0.67%~0.70%,这样其渗透压才能与两栖类体内血液近似。还有,汽车电瓶中用的是22%~28%的稀硫酸,该浓度的硫酸溶液能保证电能与化学能正常转化。此外,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化学试剂等,都需要准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配制溶液时引起溶质质量分数误差的主要原因

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溶质少了或溶剂多了,具体有:①称量溶质时,违反了“左物右码”的原则,造成实际称取的固体质量小于理论值;②称量好的固体没有全部倒入烧杯,有部分散落在烧杯外或沾在了纸上;③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值偏小),造成实际取用的溶剂体积比理论值偏大;④药品中含有杂质等。

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主要原因是溶质多了或溶剂少了,具体有:①量好的溶剂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在了烧杯外;②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值偏大),造成实际取用的溶剂体积比理论值偏小等。

四、例题导学

【例1】(2015・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 mL量筒量取水

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见图2)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解析】配制100.0 g 3.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硝酸钾3 g,水97 g(相当于97 mL)。固体应放在左盘称取,应用100 mL量筒量取水,在烧杯里进行溶解操作;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后,要贴上标签,标签上必须注明溶液名称、溶液浓度。

【答案】D

【例2】(2015・呼和浩特)已知:水的密度为1.0 g/mL。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1)需要称取氯化钠2.5 g,需要量取水。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见图3,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解析】(1)需要水的质量为50 g-2.5 g=47.5 g,体积为47.5 g÷1.0 g/mL=47.5 mL。(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据此并读图可知,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3)氯化钠固体不纯,含有杂质,实际称取的氯化钠偏少;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使称取的氯化钠偏少;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偏多;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受影响。

【答案】(1)47.5 mL(2)CBDEA(3)①②③

五、对点训练

1.实验室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量取42.5 mL蒸馏水

2.实验室中配制100 mL 10%的稀硫酸,一般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B.托盘天平

C.量筒D.玻璃棒

3.要配制1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 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量取90 mL水时,俯视读数

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

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

4.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 g/mL),配制5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C.将80 g 98%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 mL水中,并不断搅拌

D.将480 mL水缓缓倾倒入盛有80 g 98%浓硫酸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

5.小红在中考实验操作考试中,抽到的考题是配制5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是小红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10%的是()

A.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D.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6.图4为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目的

A用剩的食盐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B天平调平后在左、右托盘中各垫一张相同的纸保证称取的食盐质量更准确

C用50 mL量筒替代天平量取所需的水更加简便

D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增加食盐的溶解能力

7.要配制100 g 5%的NaCl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8.要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现提供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食盐溶液,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及足够多的固体食盐和水。请选用上述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求说明配制时所需要的各种药品用量)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9.几种硫酸溶液在20 ℃时的密度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对照关系,见下表所列:

密度/g・mL-11.141.221.301.401.50

溶质的质量分数/%2030405060

(1)98毫升20%硫酸溶液中含硫元素多少克?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向50毫升密度为1.5克/毫升的硫酸溶液中加入多少毫升水能配成40%的硫酸溶液?

(3)把10毫升30%的硫酸溶液和20毫升50%的硫酸溶液相混合,求所得硫酸溶液的密度数值范围。

10.生产、生活中常需配制溶液。

(1)配制一瓶图5所示溶液,需氯化钠g。

氯化钠注射液

【成分】氯化钠、水

【规格】100 mL质量分数0.9%

【密度】1.0 g/cm3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哪些操作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填序号);请说明偏小的原因:。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③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

11.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需要Na2SO4 3.0 g,水47.0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3.0 g Na2SO4。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然后,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47.0 mL水。请在图6中画出47.0 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 g/mL)

①取1 mL 6%的Na2SO4 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 g Na2SO4 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所配溶液体积是mL。

12.3%的硼酸溶液可用于清洗皮肤的小面积创伤。现配制300 g质量分数为3%的硼酸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称量硼酸固体的质量:在图7中分别标出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

(2)量取水的体积:用量筒量取mL水(ρ水≈1 g/cm3)。

(3)溶解: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装瓶、贴标签:在图8的标签中填上相应的内容。

13.图9是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8%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图①②④中相同仪器的名称是。

(2)用图9中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

(3)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5.1 g的烧杯盛放蔗糖,在托盘天平上已放40 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图10中的(填字母)。

(4)量取水时需用到d和(填字母,下同)仪器,溶解时需用到e和仪器。

a.烧杯b.10 mL量筒c.100 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g.蒸发皿

(5)若称取的蔗糖中含有杂质,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4.图11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2)图②中用来取用NaCl的仪器是。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在标尺位置见图12,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g。

(4)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 g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15.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溶液。

(1)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 g,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克,该同学按图13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图13A中砝码的质量为5 g,游码为2.5 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克。

(2)小宁需要配制8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图14是配制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实验步骤】①计算:需要氢氧化钠固体g,水mL(水的密度以1.0 g/cm3计)。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用规格为(填“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

③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

【拓展思维】假如小宁想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少消耗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附:对点训练参考答案

1.C2.B3.D4.C5.B6.C7.B

8.需10 g食盐和40 mL水需25 g 40%的食盐溶液和25 mL水需20 g 15%的食盐溶液、7 g食盐固体和23 mL水(合理即可)

9.(1)7.3 g(2)36.5 mL(3)1.30~140 g/mL

10.(1)0.9(2)①③操作①使溶剂的质量偏大,操作③使溶质的质量偏小

11.(1)②在右盘添加3 g砝码(或移动游码至3 g)向左盘中添加硫酸钠固体③见图15(2) 5000

12.(1)54(2)291(3)烧杯、玻璃棒(4)硼酸3%

13.(1)烧杯(2)⑤③①④②(3)B(4)ca(5)偏小

14.(1)②⑤①④③(2)药匙(3)18.2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6篇

化学中质量分数=物质质量/总质量,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也指混合物中某种物质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曾用非标准量名称:重量百分数、重量百分比、重量百分比浓度,现已废弃。

溶质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百分比),或化合物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需乘系数)与总式量的比值。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来源:文章屋网 )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7篇

[例1]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A和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气)+2B(气)=2C(气),反应达到平衡时,若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相等,则此时A的转化率为

( )

A. 50 % B. 60 % C. 40 % D. 70 %

常规思维:根据化学平衡的一般计算方法,设A、B、C三种物质的变化浓度分别为x、2x、2x,然后利用“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相等”,列出方程式,解出A的变化浓度x,从而求出A的转化率。

另类思维:按非可逆反应考虑,设均为1mol的A、B,则只有0.5molA参加反应,转化率为50%,但由于是可逆反应,所以A的转化率应小于50%,

[答案]C。

[例2] R 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Mn 氧化成MnO ,若反应后R O变为RO,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则n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常规思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的原则,2mol还原剂Mn 氧化成MnO ,失去电子的总数为10mol,那么5mol氧化剂R O变为RO,应得到电子为10mol,由此解出n值。

另类思维:由于氧化剂R O还原为RO,R O中R的化合价要降低,已知RO中的化合价为+6,所以R O中R的化合价>+6、且<+8。

[答案]B。

[例3]相同温度压强下,1体积HCl和9体积H O(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完全冷凝后,所得盐酸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

A. 10% B. 18.4%C. 4.9×10 % D. 80.2%

常规思维: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1体积HCl和9体积H O(气)可以看作1mol HCl和9mol H O(气),利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另类思维:在发现了HCl和H O的式量比约为2∶1后,可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改换为HCl分子个数比的计算。即:1/(1+4.5)。

[答案]B。

[例4] 向50 mL 18 mol・L H S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 SO 的物质的量是( )

A. 小于0.45 mol . 0.45 mol

C. 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 大于0.90 mol

常规思维:根据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2H SO =CuSO +SO +2H O,2mol H SO 中有1mol H SO 作氧化剂被还原,50 mL 18 mol・L H SO 溶液中有H SO4 0.9mol,则被还原的H SO 为0.45mol。但答案错误,是由于思维不到位。

另类思维:随着浓硫酸与铜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浓度不断稀释,而稀硫酸不与铜反应。则被还原的H SO 一定小于0.45mol。

[答案]A。

[例5]密度为0.91g・cm 的氨水,质量分数为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12.5 %. 大于12.5 %

C. 小于12.5 %D. 无法确定

常规思维:按100g氨水计算,其中NH 为25g。加水稀释后,NH 的质量不变,利用稀释公式或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来计算。如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方法如下:氨水的体积为100g/0.91g・cm ,与氨水等体积的水的质量为1.00g・cm ×100g/0.91g・cm ,则稀释后的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9%

另类思维:可假设向氨水中加入等质量的水,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25%的一半为12.5%。但由于氨水和水的密度不同,且ρ(NH )

溶质的质量分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复习课;教学;考点;基础;减负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7-008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40

教育部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和《合理安排中小学生课余生活加强中小学生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给学生减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教师要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一年一度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如何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减负呢?

化学中考的基础有两个方面:知识层面和技能层面,但核心是知识层面,也就是中考每年必考、常考的基础内容。下面笔者就以有关饱和溶液、溶解度及其运用的相关考点为例,分析一下如何在中考化学复习中通过考点复习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本部分的内容有四点,分别是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其中前三个考点某市中考每年都考,摘录如下:

【11年中考】下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 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

C. 20℃时,a、b、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 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10年中考】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 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肯定都有晶体析出

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在t2℃时,用a、b两种固体和水分别配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量取相同体积的水

【09年中考】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A的饱和溶液65g中含有溶剂50g

B. 将t2℃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方法

仔细分析近三年的该市中考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题目,我们不难发现,考点几乎完全相同,分别是:

1.对于有交点的两条溶解度曲线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判断

在分析这个考点时,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把握住“交点”的含义,即在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如果不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就要考虑点的相对高低,也就是溶解度的相对大小。如果没有温度范围,是无法判断的。

2.对于单一物质的溶液或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物质提纯所采用的正确方法

对于溶液提纯的方法,一般有两种:降温结晶法和蒸发结晶法。如果是单一溶液,一般是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快的物质(即陡升型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一般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慢的物质(即缓升型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如果是混合溶液,如果要提纯陡升型物质一般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如果要提纯缓升型物质一般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在分析原理的时候,主要是通过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让学生有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

3.对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