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毕淑敏作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色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实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面对面采访,宛若在同一位邻家大姐娓娓交流。
找回失踪30多年的“朋友”
“今天,我首先要感谢余玮,他帮我在赤壁找到了一个失踪30多年的朋友……”2012年5月21日上午,羊楼洞,“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采风座谈会。
听到作家毕淑敏一开口就提及我,我不免有些惊讶:怎么?我帮她在赤壁找到了多年不见的朋友?我仅仅是邀她出席笔会,怎么有这么一回事?迟疑之时,我注意到坐在会场的毕淑敏的先生――芦老师也是一脸的茫然,看来他与我一样也不知云里雾里。
“这位朋友不是别的,就是赤壁羊楼洞的‘川’字牌青砖茶。刚才,我第一口喝到这砖茶,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袭来,30多年没有感受到这味道了。30多年了啊,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当年,就是这青砖茶,给了我力量,给了我温暖……”毕淑敏深情地讲述着,整个会场静得一根针落地也似乎能听见。听到这里,我释然了。
16岁那年,毕淑敏赴阿里,开启11年的军旅生涯。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汇于16岁前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家里的经济情况比较好,她对吃苦的思想准备有点不足。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很短的时间内,从繁华的都市来到人烟稀少的边疆,从一个单纯的大都市学生一下子变为一名保卫祖国边疆的女战士,角色的切换太快。
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自杀。当年,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重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她心想,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还是死了算了。当时走到一个山体的旁边,非常陡峭,只要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蒙蒙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有一次,毕淑敏为一个战友守灵,“我站在窗外看天上那离得很近的巨大的星星,感觉到生命真的很宝贵短暂,我今生一定要利用好或珍惜好自己的生命,非常明确地为自己确立了生存意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更好,起码也不给别人痛苦”。
“阿里那个地方,海拔5000多米,自然环境特别极端。地理环境有时候对人的思维会构成强大的影响,对人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那里极端的寂寞,所有的刻板、单调、死一样的沉寂在那里头。而另一边就是一个特别年轻的生命,那时我不到17岁。”毕淑敏常常会整整一天就坐着看那座雪山。寒冷、单调、艰苦、隔绝,并且弥漫着无边无际的寂寞。那万年不化的雪山,冰封了军人们所有的激情,军人们的青春成了那里最鲜明的色彩。
当年,司务长分发营养品,给每人一块黑糊糊的粗糙物件,说:这是茶砖!老医生还说:关键时刻砖茶能救你命!尽管此时的毕淑敏不知这“川”字牌青砖茶来自鄂南赤壁的羊楼洞,还以为它的故乡是四川,但从老医生口里渐渐知道:“它的茶碱含量很高,在高原,茶碱可以兴奋呼吸系统。如果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喝一杯这茶,就可缓解症状。它是高原之宝。”
毕淑敏转业回到北京后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这“川”砖,也曾一度在四川寻找过,但是无果。没有想到这次在赤壁笔会期间邂逅30多年前的这特殊的“老朋友”。在阿里地区戍边的岁月里,特别是在那风雪交加的冬日,她和战士们就靠这热砖茶温暖生活。毕淑敏说,这种砖茶的味道,让自己铭记一生。
在中国青砖茶的摇篮――赤壁羊楼洞找到了“川”砖,毕淑敏兴奋不已。她说,砖茶的味道是10多年暴风雪中浓浓的味道,是青春时代的记忆。她表示,回去后将把找到“川”茶的消息告诉当年的战友,并请他们一起品尝。
笔会结束不久,毕淑敏就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散文名篇《洞茶》。全文再现了自己与洞茶“川”砖几十年一波三折的情缘:初见砖茶时不以为意、茶砖相伴时温暖安慰、寻找砖茶时失望困惑、误买茶砖时绝望黯然、重逢茶砖时思念感动。
“我轻浅地含了一口。晴天霹雳,地动山摇!所有的味蕾,像听到了军号,怦然怒放。口颊的每一丝神经,都惊喜地蹦跳。天啊,离散了几十年的老朋友,在此狭路相见相拥相抱。甘暖依然啊,温润如旧。在口中荡漾稍久,熟稔的感觉烟霞般升腾而起。好似人已迟暮,蓦然遭逢初恋挚友,执手相望……”深挚的情感宣泄在她的笔下,成为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她感喟:“人的所有器官中,味觉是最古老的档案馆,精细地封存着所有生命原初的记忆。胃更堪称最顽固的守旧派,一往情深抵抗到底。这些体内的脏器无法言语,却从未有过片刻遗忘。它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稳定,保持着青春的精准与纯粹。”
在寂寞的军营,在冰天雪地的极寒边防,一杯砖茶温暖着身体、陪伴边关岁月、也见证着毕淑敏那些青春的日子,成为记忆中永远的温暖,让她一直魂牵梦萦。
让毕淑敏高兴的是,洞茶“川”砖的故乡羊楼洞早年是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茶商云集,极盛时有茶庄200余家,人口近4万,有“小汉口”之誉,是中国制茶业发展的历史缩影,今天已是中国茶文化的名片。如今,毕淑敏已被授予赤壁荣誉市民,作为“老朋友”的赤壁已把她视为“自家人”。
“戎装・白大褂・爬格子”的变奏曲
阿里的生活是寂寞的,惟一的娱乐休闲是读书。毕淑敏酷爱读书,阿里地处偏远地区,运来的书并不多。当时,毕淑敏所能看到的书除了一些马列与《毛选》等政治书籍,再就是全军下发的《鲁迅全集》。她把《鲁迅全集》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不但是喜欢他的文笔,更喜欢他的思想深度和眼光敏锐,喜欢他的根据形势对自己人生方向进行定位。鲁迅这位现代文学奠基人渐渐成了毕淑敏人生道路上的精神偶像。巧合的是,毕淑敏后来的经历与鲁迅弃医从文有些相似。鲁迅的骨头硬,毕淑敏无论是在写作或为人处世中都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迷失自我,也颇相似。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职业。后来,当她发现,医生和生命发生着最紧密的关系,病人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托付给你,那是血肉相连的一种联系。于是,毕淑敏工作得异常努力。
日常工作不免琐事,然而阿里却像一个烙印深深烙在毕淑敏的生命中。“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没有价值和意义,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阿里岁月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r间自学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毕淑敏至今还记得电大现代汉语的考试。考前,一位考生向她透露说,当天的阅读分析题是分析茅盾的《子夜》,很多考生头天晚上就知道了题目,而且全北京的《子夜》一书因此都被借光了。“我当时就想,我反正也没看,那就能写多少写多少吧。”
拿到卷子后,“我一看,那道大题真的就是分析《子夜》,但老师说,这道题作废,改为分析《骆驼祥子》。”第一个题是骆驼祥子拉过几辆洋车;第二题是“骆驼祥子”为什么叫“骆驼祥子”。对早就读过《骆驼祥子》的毕淑敏而言,这实在是太简单的题目,她几乎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结果先生表示他骑自行车直接送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编辑说回家等3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是请人捉刀的。
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评价作品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从此,毕淑敏边做医生边写作,直至1991年,她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内科医生职业,专心投入文学创作。她的生活经历堪比小说。从医经历中,毕淑敏是个不错的医生,她这样评价自己的医术:“比不上钟南山,比鲁迅、郭沫若好。”
1998年,已是国家一级作家、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毕淑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课程班的一名学生。那一年,她46岁。面对别人的不解,毕淑敏说:“我一直对研究‘人’特别感兴趣。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很神秘,这个探索的过程让我着迷。正好有进行专业学习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报了名。”
一个简单的理由,毕淑敏开始涉足新的领域。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最幸福的人”的“手和脚”
20世纪80年代,毕淑敏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所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此时,毕淑敏与自己一对照,居然自己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黑白的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为此,她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
“我对物质的要求不高,没有一件金首饰、宝石,也没有一套名牌衣服,没有名车,没有大房子。”毕淑敏说,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她这一生将永不化妆。“有场合需要的话,为了表示尊重,我还是会化点淡妆。”据悉,她惟一的一支口红还是出席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时受赠的礼物。一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不失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快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神境界。“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不要丧失了对过程的幸福感。”她说,幸福并不是爬到山顶的那一刻,而是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
前几年,国外有一家报纸,通过启事向公众征集“世界上谁是最幸福的人”。当读者看到这条民意调查时,许多人都会列举出一两条自己认为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事和最幸福的时刻。
这家报社为保障这次民意调查的公平和有效性,专门成立了一个专家临时评审委员会。其实,无论是创意者还是评审团成员,他们肯定都会有预感。按我们许多中国人的思维去推断的话,无非就是有大把的票子、宽敞明亮的洋房或者品位高档的汽车;要不就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或者他乡遇故知;要不就是买彩票中了头彩……
可是,也许人家外国与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因为读者列举出的“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和事”与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评委们把每天从全国各地雪片般飞来的信件逐一拆开,认真统计。最后,有4种人排在前面,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第一种是刚给孩子洗完澡的妈妈;第二种是送病人出医院的医生;第三种是在海滩上堆建沙堡的孩子;最后一种是给自己作品画上句号的作家。
这个结论让大作家毕淑敏也非常震惊,她觉得这简直有些不可思议,相比来说自己简直就是一个 “幸福盲”。毕淑敏是个称职的好妈妈,有个乖巧的宝贝儿子,曾经在儿子的婴幼儿时期,几乎每天都会用大铝盆给他洗澡,抚摸孩子光洁的肌肤。国外报纸上说,幸福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刚给孩子洗完澡,把孩子抱起来的那一时刻。可是,当时的毕淑敏正值事业的起步阶段,每天工作很辛苦,因此她说自己忽视了身边当时的幸福。
毕淑敏是个内科主治医生,每天都会接待很多病人,特别是那些生命垂危的患者,经过她的亲自诊治,妙手回春,康复出院。看着患者及家属那感激的眼神,听着他们感谢的话语,任何一个医生都会有一种成就感挂在心间。而毕淑敏却匆匆送走他们而赶紧忙着为第二个、第三个患者去诊治疾病,没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那成功的喜悦,因此就忽视了送患者痊愈出院的幸福感受。
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不敢说百分之百地都快乐,但是,孩提时代的天真烂漫大多数人都经历过。生长在海边的孩子绝对也像报纸上统计的那样,在海滩上堆积过沙堡。也有的孩子在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掏过沙洞,还有一些农村的孩子们会坐在池塘边用泥巴搭建泥房子。但这些孩子都有过害怕大人的撵赶或担心来往车辆破坏他们的 “杰作”的时候,其“成就”感和幸福感被打了折扣。
除任内科主治医生外,毕淑敏还是一位著名作家。那家报纸上说,第四种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作家写完最后一个字,在作品结尾画上句号的那一瞬间。像毕淑敏这样的著名作家都没有感觉出来,那我们这些码字的普通作者更体会不到,因为我们画上句号时才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问题是写完以后得有出版商签约,更关键的是印刷出版以后能不能卖出去。
孝女、贤妻、良母、是著名作家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的家庭角色。她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同时她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她写作的视角,流露的情感,也有着深厚的女性关怀的意味。
叙谈中,看到的是一个本色毕淑敏和她那可敬可亲可学的母亲,原来毕淑敏不是在用笔书写自己,而是在用心说话,用生命用爱诠释着人生的成长密码。
早年的“幸福记忆”被唤醒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的黄沙祁连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得泛红了。
静静地倾听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自己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当年的感动源远流长。她无法想像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毕淑敏突然意识到,在自己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毕淑敏说:“我们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我们失败与成功每一次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何时长第一颗牙?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我们何时骄傲地昂起了头颅?往事像长久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暗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
从此毕淑敏爱听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晚年的母亲尽管白发满头,但头脑清醒,也很健谈,讲起过去的事情如数家珍。看着慈祥的母亲,听着她讲“那过去的事情”,毕淑敏的心一次一次被打动着。母亲曾对毕淑敏讲,当年怀上女儿的时候,自己完全吃不下寻常的食品,闻什么都吐。体重锐减,医生说再不补充营养。大人孩子都有危险,可是,她的父亲要率领骑兵到远方,于是他把照顾母亲的担子交给一个名叫“小胖子”的警卫员。母亲曾多次向女儿叨唠没有那个老兵,这个世界上可能就没有我和你了。
原来,母亲当时惟一有食欲的是野鸽子汤。为此,小胖子变着法儿打野鸽子,烹饪好后给她喝。母亲说起:“怀你10月,我只吃了不到10斤的大米和一点野菜。剩下的营养全靠野鸽子汤支撑。”毕淑敏一追问,才知当年母亲吃了数千只野鸽子,便愤愤地说:“你也太能吃了,要是绿色组织知道了,会抗议你没完。母亲有些不服气,纠正说:“不是我能吃,是你能吃。一旦生下你,我就再也不吃野鸽子了。”这时,毕淑敏怜悯起那些野鸽子来,“不管怎么说,这数字也大得可怕,承受不起”。这成了她心底里的“大罪孽”了,一直耿耿于怀。
毕淑敏出生后,“母亲抱着我,住在古老的俄式木屋。夜里我爱哭,母亲就彻夜抱着我。母亲胆小,不敢点灯,就在漆黑的夜里,守我到天明”。母亲无数次的讲述历史之后,毕淑敏对母亲说,咱们回一趟新疆吧?去看那木房子和野鸽子。
到1997年夏,毕淑敏和母亲回归新疆之旅终于成行。然而,她的出生地伊宁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从母亲茫然的眼神里,我发现她记忆中的伊宁,彷佛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地方,同这方土地不搭界”。毕淑敏看到母亲低声自语,愤愤不平,似乎要同历史讨说法。这时,毕淑敏决定放弃寻找,安慰母亲说:“不是您记性不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小时候毕淑敏爱听母亲讲有关《林海雪原》和《王若飞在狱中》等故事。毕淑敏的学习生涯是自北京市前进小学开始的。读小学的她学习非常认真刻苦,成绩一直非常棒,在班上成绩常常是第一。小学6年她保持了连续6年的“三好学生”称号,并担任班里的班主席和学校大队长的职务。妹妹记得,姐姐回家做完自己的作业后,还经济负责检查和辅导她和弟弟的功课,督促他们的学习。母亲为女儿学习优秀懂事乖巧而打心眼里自豪。
那时,老师和家长都对她抱着很大的希望,妈妈希望我做女科学家老师说我适合当记者。而我最想做的是爬电线杆子的女通讯兵,觉得在电线杆子上上上下下很神气。
如今,母亲老了,牙也掉了好几颗身子也有些伛偻了。但是,毕淑敏看到母亲还是那么乐观,心态还好梦想还在,十分愉悦。在女儿看来,母亲的的故事半是讲给子女听半是自言自语,她定在回味自己无悔的一生,然后走好自己以后幸福的路程。随着母亲的讲述,毕淑敏早年的记忆被唤醒,开始清晰起来,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生活的咸淡里体味无价的幸福
毕淑敏尽管出生在新疆伊宁,但籍贯是山东文登。她没有在山东生活过只是小时候随父母回老家探亲时待过短暂的几天。前些年,毕淑敏利用自己在山东讲学的机会,特地提出去一趟文登。到了老家的村口,只见几个葱农正忙着把新挖出土的大葱进行清洗打捆,满目葱绿,春意盎然。毕淑敏走了过去,葱农一听说是北京来的大作家,匆匆放下手中的活,围着她攀谈起来。毕淑敏向他们了解了―下大葱的种植特点与销售行情,并自己掏钱买了一把大葱。葱农说什么也不要钱,毕淑敏却坚持付费,葱农最后捱不过毕淑敏,还是象征性地收了费。
到了老家门口,毕淑敏看到一口机井,这是母亲故事的井。她想到这家乡的水定是母亲的最爱。就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子灌了满满一瓶家乡的水。她试着喝了一口,清清凉凉,顿觉心旷神怡,疲劳尽散。她巴不得把家乡清新的空气也打包带回北京给母亲,可惜这是做不到的。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回到北京,母亲看到女儿自文登带来的大葱与井水,有些激动。大葱飘出的香味让母亲回味着儿时的生活,纯净透彻而甘甜可口的井水让老人不禁忆及老家的人与事,割舍不断的对故里的依恋。
这些年来毕淑敏写过的数百万字作品中,然而有关父母的文字并不很多。“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特别尊崇他们,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以及他们那一代人,包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年代。这不是一种个人的谦逊而是一种对长辈的敬畏!
好吃的是饺子。有一年,母亲亲手做好一盒饺子托人从石家庄带到身在北京的毕淑敏那里。那人叫毕淑敏马上尝尝,因为毕妈妈曾一会怕成了,一会怕淡了,念叨不停,毕淑敏就吃了一口,但“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只觉得喉咙口很热,像
有块炭卡在那里,其他感觉都抵不过那热……”毕淑敏吃在嘴里,感动在心底。
包裹着温情的饺子,像根心弦,无意间触及撩拨出的是
曲悠长的旋律。毕淑敏记得,早年受生活条件限制,吃饺子只能捱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地包上一顿饺子,就成了全家人的节日。她记得小时候妈妈和完面后,会把面团搓成长条,然后揪成一个个小面团,放在撒了薄面的面板上,自己用小手抢着要擀饺子皮……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历历在目。包饺子自然是母亲的拿手绝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饺子自然不再是稀罕食物了。然而,母亲依日在一些年节包饺子给子女送饺子,原来在母亲的眼里――饺子象征意味极浓,圆满、团圆和睦和谐、台家欢乐。那一个个精巧的饺子里浸满浓浓的母爱,浸满浓浓的亲情。品尝着鲜美的饺子,毕淑敏俨然看到母亲爬满皱纹的额头和那稀疏的白发,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毕淑敏连连说,味道很好,不成也不淡。来者听后,很高兴地表示要告诉毕妈妈“您女儿很喜欢吃您包的饺子”。毕淑敏却匆忙地拒绝了,因为如果说好,母亲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件事情,那她太辛苦了。并一再嘱咐他要说“饺子从石家庄带到这儿,路太远,都馊了,没法吃了”。
毕淑敏可以想像得出,母亲是“在凄清的绝早,个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一次只能擀几张皮,多了个人也包不来,就皴了。妈妈是极讲究饺子的质量的这许多饺子她一定包了许久许久……也许她会先拿小锅,煮几个,尝尝……她总说我的口味比她重,一定是自己觉得成淡适中了,又加上一把盐……过后想想又怕成了,心中不安……”为了不让母亲再这样起早摸黑孤零零地辛苦为她做饺子,也不想母亲心中再被那个考虑是太成还是太淡的不安所折磨,她就只好撒一个小小的谎了。
在父母最后的时光里感悟“幸福”
在毕淑敏当医生的岁月,她碰到过很多次死亡,面对许多生命的突然消失,毕淑敏有刻骨铭心之感。毕淑敏说她原来是个幸福盲,而让她彻底转变的是父母的去世,他们都是含笑而去的。“笑着幸福着离开――这是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遗嘱。一个人的生命,即使在遭受无比痛苦的折磨,即使是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依然可以感知人间的温暖与幸福。
2001年,在母亲被诊断为肝癌后的第一时间,毕淑敏实情相告母亲,没有像一般家庭做些隐瞒,说些善良的诺言。
没有什么比坦诚更有力量。人对自己的生命有知情权,有权知道,有权作决定。当过医生的女儿知道,母亲很聪明,很敏感就是隐瞒也拖不了多长的时间,一旦她知道得了肝癌后会更加的痛苦,导致病情治疗越来越不理想。
当时,毕淑敏不断搜集各种权威信息,从上海买来《实用肝癌学》等专业书籍。“看完后,手脚冰凉知道妈妈的病没救了。我把书扔了。但是这是支持者应该做的事情,搞清楚后才能有助你的判断。”她开始向母亲有分寸地简明扼要地阐述病情、盼母亲配合治疗尽量提高余生的生活质量。
镇静的毕淑敏将了解的所有方案向母亲全盘托出,并尊重母亲的选择――譬如老人拒绝化疗抵触有创伤的进一步治疗。接下来要了解老人的恐惧,满足她的愿望,毕淑敏问过母亲最怕什么?回答,疼。毕淑敏告诉母亲,医学可以有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老人宽慰了许多。
毕淑敏努力调动母亲的康复潜力,增强免疫力。母亲经过一段心理调整之后,开始地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这事实日常做好营养保健的护理与饮食调理积极地配合肝癌治疗,母亲期望亲人能一直陪伴左右,毕淑敏便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母亲。最后一次去青岛医生惟恐坐飞机会导致脏器大出血,母女俩还是无所畏惧地快乐出门了。
当中西医治疗都对母亲的病无效时,朋友介绍了偏方,由多种化学元素配成的粉末。为了印证药物对癌症病人没有副作用毕淑敏替母亲先试吃药,后来陪伴母亲一同用药。毕淑敏的先生尽管有些感动但是还是发出了自己的反对的声音“你没这种病,跟着吃药干什么?万一出了问题,老少都赔进去。
这时,毕淑敏耐心地给先生做起思想工作“妈妈患了癌症,对她来讲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是非常的孤独,对她实施的又是一种新的疗法。如果出现什么偏差,对她的身体造成的影响就会很大。我是一个正常人,又有当医生的经验,对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什么的,反应更敏感一些。我先吃,如果没问题,妈妈再吃,保险系数就大了。有什么不良的地方我就与医生探讨比如我觉得这药量是否大了一点,我有什么反应,是否要调整,他们也会很重视我的意见。”先生劝阻不住,只好看着她每天陪着吃药。
起初就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母亲,后来有了3年零8个月的生命奇迹。这或许是上帝为毕淑敏的诚心所感动。2005年1月,母亲临终时,很清楚地对儿女们说道:“我非常幸福,这辈子很满足……”
母亲再也不能醒来,安详的睡去了。在毕淑敏心目中,母亲平凡而伟大,是母亲也是人生路上的老师。母亲没有遗憾,从容而去,是毕淑敏的欣慰。“生老病死是人生一个不可逃脱的规律,我们只能去接受,毕竟母亲不可能陪伴我们一生,就像我将来也要离开我孩子一样,”儿时的情景似梦般依稀,母爱的温暖永难忘记。毕淑敏说,如果还有来生啊我还做母亲的女儿。
笔耕不辍的幸福“煮”妇
在生活中,毕淑敏和自己的孩子更像朋友。约访的时候,毕淑敏提出不谈自己的儿子芦淼――因为她曾与儿子有个约定,他长大了,作为母亲不宜公开属于他的信息。毕淑敏听了儿子的话,很欣慰,表示尊重他的意愿。是的,孩子长大了,已是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人,应该拥有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表示理解,并有些感动一一她是一位明智而懂得尊重的母亲。
每有人言及自己的先生毕淑敏总是一脸的幸福:“我父母觉得他是个好同志,我也觉得不错,是个好同志,就在一起了,我们谈了5年的恋爱。我家庭生活挺幸福的,我跟我先生世界观基本一致,重大问题,待人处事上没有什么分歧,有点小分歧也是在买什么东西,刷个碗上。我儿子小时候总说我是‘清政府’,因为‘清政府’总是没原则,总签订不平等条约。我觉得那些小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的原则问题,不需要搞得剑拔弩张。”
一家人聚首一桌,吃顿家常饭,是幸福的。毕淑敏喜欢烹饪,最拿手的是做家常菜。她手下功夫不错,菜刀在砧板上奏起美妙的音乐,瓢勺在铁锅里操出诱人的美食。作为家庭“煮”妇的她调和着各种食材,搭配着生活的色彩,用美食表达对家人与生活的热爱。她把生活的味道调得有滋有味。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毕淑敏喜爱旅游,让心情在山水之中放飞。自父母过世之后,每逢到美好的地方去,就会带上他们的照片,“希望他们和我一道,看到美丽的风光,见识更多的人和事”。2008年夏,毕淑敏与儿子踏上为期3个月的环球航行之前,一改以前的习惯,没有带父母晚年的照片,选取的全是他们年轻时的留影。“环球游是一条蕴含着风险和艰辛的旅途,一路上山高水险关隘重重。吃不到新鲜的蔬菜,喝不到温热的水。飓风,海浪、颠簸、晕船……还有莫测的危险。年轻的父母,他们英姿勃勃,意气风发,该是可以和我一道,忍耐更多的苦楚,坚守更长的时间吧?”这位孝女用自己的方式纪念逝去的亲人。“探险”归来,母子合作出版了一部《毕淑敏母子航海环球旅行记》。文字里,全是对生命刻骨铭心的体验与感悟。
【关键词】毕叔敏,散文,艺术风格
毕淑敏是以小说享誉文坛的,然而她并不只是擅长小说创作,她的笔触同样涉及到了其他文体的艺术表现领域,于是便有了数量可观的散文佳作。她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因为有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就注定了她的文学创作和她的当兵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
毕淑敏改变了以往散文的一惯风格。正如王蒙在给她的书作序时所写的那样:“淑敏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文章,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在散文创作中,她那份奔跑不已的睿智思考,那颗执著恒定的医心,更是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一、从事医学工作20年,始终秉持治病救人的宗旨,将笔下的文章幻化为一张张处方,真诚地递给她所想要医治的对象。毕淑敏凭着一种医生的本性,开始思考人、诊断人,把生活中的一切非健康、颓废以及违背现代生命意识的思想行为都纳入到创作的显微镜下予以检视,以求准确诊断并获得疗效上的最佳效果。如《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她用最简单的笔调议论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母亲打孩子。但她说出了这个“打”里埋藏的一个女人细腻温柔的爱,一个母亲辛酸而幸福的无奈,一个妈妈真实自然的一片苦心。我自然不是一个母亲,但我从此理解了母亲从前的训斥与巴掌,看见了她成雪的发丝,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关怀,什么是属于所有父母的那片热切的期待。
同样是书写死亡,在毕淑敏的笔下,死亡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十一年恶劣的藏北高原生活,使得毕淑敏感到死亡就像:“一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一般是用冷嗖嗖的刀背,偶尔也试试刀锋,~于是就常有生命骤然折断,滚烫的血沁入冰雪,高原的温度因此有微弱的升高。客观的自然环境使人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死亡变成了一种家常便饭。所以。经常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毕淑敏已经没有了常人所有的那种对死亡的恐惧,而能以一种更理智平和的语气来书写死亡。
如在<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期望>中,写到她为一位二十岁的班长更换尸衣,她并未过多描述战士尸体的血迹或伤痕,而是仔细描摹了战士口袋中残留的水果糖:“他兜里装着几块水果糖,纸都磨光了。糖块像个班驳的小乌龟,沾着他的血迹..”如在<昆仑之眠>中,老兵不断地问“有了吗”的那个东西,就是艰苦的、恶劣的高原气候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它“会让你的口鼻像螃蟹似的冒出粉红色的泡沫,皮肤泛出紫蓝色的网纹。”末了,毕淑敏再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最后你去掉所有的体温,成为冰山的一部分”。这样的冷静客观,并不是毕淑敏在炫耀自己的高原生活经历和她面对死亡的从容若定,也不是刻意制造一种残酷、血腥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感观,而是想通过这份冷静平淡,让人们真切自然地来面对死亡,来学会珍惜生命,正如那位死去的小战士口袋中残留的水果糖,其实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留恋。毕淑敏想真诚地告诉人们,虽然死亡令我们无从抗拒,也无法拒绝,虽然“向死而生”是一种悲剧性的命运,但我们不该因此就惧怕死亡,不愿面对死亡,甚至虚度有限的人生,所以在毕淑敏描摹死亡的背后,其实正流露出她希望人们勇敢面对死亡,珍惜生命的殷切期望。比如说她的《电脑时代的灰惑》就是以叙事的平常口吻,叙述“我”在电脑上玩游戏的经过。表面上看似是叙述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细细体味,才发觉,其中包含了电脑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敲起大家内心对电脑的警钟。
在<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期望>中她讲到,17岁那年随部队攀越雪山,6000多米的高山,山高路陡,精疲力尽时一个老兵让她揪住马尾巴走以防危险,起初她觉得有失尊严,“一个战士,揪住马尾巴攀越雪山,这是不是比死还让人难堪?”但是最后理智战胜了面子,这段经历的描写是蕴意深邃的。尊严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生命都没有了,又何谈更高境界的尊严呢?在如今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社会,毕淑敏如此为尊严正名,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二、简洁从不拖沓,没有或喜或悲的激烈情感。
很多时候,你读她的散文,不像在读书而更似在生活。她会以一种朋友或是长辈的身份,用很细微的生活小事,通过平实简朴的语言告诉你富有哲理的感悟,抒发对平凡生活不平凡的深切体会。如《素面朝天》她在文中写道“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是的,她用一支真诚的笔告诉我们自然的淳朴馨香,还带着春天小雨的细腻和夏天阳光的温暖;她用一些能够复制的语言,像一个朋友从容温和地聊天,教给我们自然的美丽,甚至把自然种进我们的心田。《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更是没有华丽的外表装饰,只有简实的感情。
三、在修辞手法上她也善于运用显而易懂的比喻。
如《婚姻鞋》把婚姻比作穿鞋子,《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当中把孩子比喻一只顽皮的小兽,《友情――这棵树上有个果子叫信任》中把信任形象的比喻成友情树上的果子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富有质感的艺术形象。
总的来说她的散文给人一种轻松、愉悦而且深刻的感受。就像整个自然,无形无声包含一切,每一个转折就好像自然的每一次呼吸,吐纳着天然的清新之气,净化着读者的思想和心灵。
参考文献:
关键词:《离太阳最近的树》 真情 人格
每次读毕淑敏的散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总是久久沉浸其中,沉思中心灵被深深感动和震撼,文章的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一片真情,行文运笔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深情歌颂,坚毅顽强的人格再现
毕淑敏1952年出生于新疆,有着传奇式的人生。她17岁就投身到阿里当兵,在酷冷、缺氧的“世界屋脊的屋脊”,这个花季少女,一呆就是11年。生存还是毁灭,这个严峻的考验磨练出毕淑敏的坚毅顽强、冷静豁达。也许是11年的军旅生涯和20多年的医生职业对她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她的作品最逼近生命的本质,作品中充满人格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散文正是作家人格的再现。《离太阳最近的树》所叙述的情节就发生在阿里,是作者三十年前的亲身经历。
作者首先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用心唱了一曲颂歌。“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面对着酷寒和缺氧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红柳不仅毫无惧色,而且充满了乐观和谈定。红柳的根更是坚不可摧,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即使在燃烧的时候:“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李清照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红柳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的时候,任烈火焚烧依然保持着傲然不屈的神态,是何等的雄奇壮美呀。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朴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把自己的激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融注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之中。饱含深情地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上的“精灵”。
不仅如此,“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这强大的根系既维系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又牢牢固住了肆虐的流沙。而当人们用它烧饭时,遂不了防风固沙的心愿,就干脆顺应人类,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似逆来顺受,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这是怎样淡定而从容的人生态度啊!一如奉献了十年青春的作者,她没有奢谈“值与不值”的时间和精力,在不可逆的命运面前,选择了顽强地生存,尽其所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文章中红柳的冷静、坚强和豁达不正是作者人格的再现吗?
二.朴实无华,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
“真实”是毕淑敏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素面朝天》中她坦诚地说:“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她就是这样一位美丽而真实的女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感动着我们。
1.红柳的结局
文章的艺术魅力,来自于隐而不露、冷峻的叙事风格。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娓娓道来,并没有什么直抒胸臆的句子,只是将自己全部的激情蕴含于平静的叙述描写之中,使文章的形象性、思辨性和哲理性三者完整地交融在一起。对于红柳的结局作者依然是运用白描的手法,我们仿佛看到“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多么伤心的比喻,多么可怕的景象。作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真切感人的语句与她丰富的生活阅历紧密相关。我们知道作者曾经在阿里当兵11年,亲眼目睹了红柳的消亡,而且有着20多年做军医的难忘经历。正是因为她曾经对本体和喻体都有过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才能写出这些丰富细腻、真切传情的比喻来,撼动我们的心灵。
红柳是沙漠卫士,雪域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然而它的结局却令人痛心——被“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红柳的存亡对照,撼人心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柳越美越有价值,它的消亡就越让我们感到可悲。
2.人类的悲歌
红柳的可悲结局已然令我们心碎不已,但痛定思痛,我们发现这些还不是真正可悲之处。原来正是人类自己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不断恶化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作者极力描写挖红柳根那“可怕的工作量”,由“掏沙”到“斩根”,从“人工”到“炸药”。人们所花的力气愈大,所使用的工具愈先进,其悲剧效果便愈强烈。文章看似在平静地描绘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景象,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是作者对整个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满腔忧患之情。
其实,让作者感到痛心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更令人痛心的是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文中一连四个“对不对”,使司务长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情态跃然纸上,更反衬了人们挖掘红柳的可悲。
司务长所算的账看起来似乎非常的精明:“红柳是不要钱的”!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的红柳,在司务长的算账中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岂不令人可悲?人们在自毁家园,还浑然不觉;人们在自掘坟墓,还义正辞严。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美被毁灭,可悲!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这是我们人类的悲歌呀!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述和描写之中,在平淡之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文章辐射出触动人的灵魂的冲击波,给我们留下深深思索的余地。
三.博爱之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毕淑敏的作品无处不闪烁着爱的光芒,人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沉浸其中。读《离太阳最近的树》我们仿佛被置身在更加博大的爱的情怀中,作者俯下身来关爱着身边的微尘草芥,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作者对挖掘红柳事件的思考,是一种历史的反思,也是一种现实的感悟。那浓墨重彩的描写、力透纸背的叙述无处不滚沸着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激情。红柳的悲剧已然过去了三十年,作者依然忧思在心:“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个”反映“这一类”,通过砍伐红柳事件反映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正可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阿里地区的红柳遭受灭顶之灾,我们不应把责任简单地归咎于司务长等人身上,司务长只是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的“这一类”人的代表;而“挖红柳”事件只是人们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的一个代表。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人关心,却未必人人都能做出正确回答的现实问题。
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不是有好多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为了吃,有人暴殄天物,使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住,有人过渡占用耕地,小产权房屡禁不止;为了行,越来越多的人开上了汽车,城市成了停车场;为了赚钱,有人把污染企业开到了家门口……地球和谐的生态环境在人类所谓的发展进程中已不堪重负。
毕淑敏,山东文登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文学硕士。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和散文集《婚姻鞋》《素面朝天》《保持惊奇》《提醒幸福》等。毕淑敏多篇文章入选现行中小学课本,在文学界和医学界享有盛誉。作家王蒙称她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读毕淑敏的作品最直接的感觉是俨如在听一位真诚善良的大姐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她身边发生的平凡有趣的事情,她总是真诚坦白地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不做作,不卖弄,不张扬,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总是那么亲切自然,而又处处表现出令人钦佩的睿智和深刻。她的散文《提醒幸福》《我很重要》《我的五样》《离太阳最近的树》等被选入新版中学语文课本,相信对中学生的文风有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素面朝天
毕淑敏
素面朝天。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是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
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
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见一位化过妆的女友洗面,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鸡雏,渐渐苏醒过来。我觉得这个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颜色包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
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我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的丈夫,凭着它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找寻;我的儿子,凭着它第一次铭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
化妆可以使人年轻,无数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我认识的一位女郎,盛妆出行,艳丽得如同一组霓虹灯。一次半夜里我为她传一个电话,门开的一瞬间,我惊愕不止。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我不能不化妆。”她后来告诉我,“化妆如同吸烟,是有瘾的,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羡慕你啊!”从此我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地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
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请注意我的口唇!樱桃红的唇膏在呼吁。但轮廓鲜明的唇内吐出的话语,却肤浅苍白……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于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假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
【评点】
《素面朝天》这篇散文,其主旨是“修心胜过修面”,其立意不算新奇,但文中新奇的譬喻每每令人拍案叫绝。将女人靠化妆夺人眼球的行为喻为“买椟还珠”,将“磨砺内心与油饰外表”的差异喻之为“水晶与玻璃的区别”,将一位同事卸妆后“枯黄憔悴”的脸喻之为“一册古老的线装书”,可谓妙趣横生,令人回味。再就是文中多处巧用对比,更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将自然万物的“本色而自然”与女人“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进行对比,说明了人类的虚伪;将一位同事卸妆前后反差强烈的形象进行对比,说明了患有“化妆依赖症”的女人内心的脆弱。形象的譬喻、巧妙的对比使作者的说理深刻而有趣。
【写作借鉴】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学到借助比喻和对比来说理的方法。比喻的意义在于使空洞的事理变得具体可感,对比手法的意义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爱的回音壁
毕淑敏
现今中年以下的夫妻,几乎都是一个孩子,关爱之心,大概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家的感情像个苹果,姐妹兄弟多了,就会分成好几瓣。若是千亩一苗,孩子在父母的乾坤里,便独步天下了。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孩子,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我好奇地问过。孩子们撇嘴说,不,没觉着谁爱我们。
我大惊,循循善诱道,你看,妈妈工作那么忙,还要给你洗衣做饭,爸爸在外面挣钱养家,多不容易!他们多么爱你们啊……
我说那抹身影像梅花一般清冷孤寂,那么或许她就是李清照。她低声吟咏着那让人备感哀愁的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缓缓从我眼前走过。从她的诗句中,我可以感受到她浓重的愁绪,但却很难将她视作一个满怀怨恨的人。我不愿意将一个“怨”字加诸她身上,因为我钦佩着她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寒冬时节,还能以诗抒怀,坚强地一步步走过,即使坎坷,即使寂寞,也“凌寒独开”,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词句。
梅花总给我一种复杂不一的感受,说出来甚至有些矛盾。因为梅花总绽放在寒冬,它便给人清冷之感,但我却另外辨出了一丝温暖之情。我总觉得梅花必得拥有一颗足够温暖的内心,才能抵御严寒,于冬季枝头绽放。
由此,我又猜想到那抹身影或许就是毕淑敏。我曾经无数次从一个朋友口中听说过她,当时我将她定义为我那个朋友最喜欢的作家。后来,或许是受了感染,我也亲自领略了一番她的温暖。是的,温暖。于是我将她的定义更改为了一个能写进人心、温暖人心的好作家。我认为她的温暖甚至是能打动严寒的。我见到的梅花,常能使我在瑟瑟发抖的寒冬,忘却了寒冷,感到火一样的热情。红梅啊,白梅啊,都能让我感到生命流淌在枝头的温暖。
这二人之所以能给我一种恰似梅花的感觉,更多的还是因为她们都闯过了严寒,经过了生活的磨砺。然后缓缓绽放。李清照是一代才女,或许她本身并不喜欢飘零的生活,但不可否认的是,她毅然跨过路途上的坎坷,于是有了诗词上更高的造诣;毕淑敏的《蓝色天堂》让我印象深刻,她勇敢地踏上了环球之旅,才有了这样一部优秀作品。她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才能像一个慈爱的母亲,手轻抚,抚平了万千读者骚动的心。
怜悯 恻隐 蔑视 豁免 癖性 召唤 勉强 甘霖 腌臜 贪婪 钧裁 庖代 饶恕
针黹 拐子 创疤 叩门 蚌埠 积攒 书斋 驽钝 聘请 筹划 耽搁 赐教 迷惘
骄横 吆喝 沉吟 腼腆 执拗 遗憾 恬淡 动弹 闭门羹 忐忑不安 情不自禁
中流砥柱 万恶不赦 秉烛夜谈 气喘吁吁 侃侃而谈 窘迫万分
二、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恻隐:同情,怜悯。
豁免:免除。
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折衷: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钧裁:恭请做出决定。
庖代:越权办事或者包办代替。
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有例可援:有例子可以引用。
倾家荡产:全部家产丧失净尽。
少年老成:虽年轻却很老练。
深悉无遗:了解得很全面,很深入,没有一点遗漏。
鸡犬不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牵涉:牵扯,涉及。
针黹:指缝纫、刺绣等针线工作。
积攒:一点一点地聚集。
缴械:迫使敌人交出武器。
赐教:给予指教。
闭门羹:本指做羹待客而不与相见。后泛指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家,门锁着。
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掩饰被人嘲笑的事情。
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
一窍不通: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多用作自谦语。
雄心勃勃:形容理想、抱负非常大。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
百废待举:各种被废置的事业都等着去兴办。
礼贤下士:封建时代指帝王或大臣降低身份敬重和结交地位一般却有才德的人,使其为自己效力。
秉烛:拿着蜡烛。
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语,比喻没有事不登门。
自娱:自找乐趣。
伊始:开始。
借花献佛: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窘迫:非常穷困,或十分为难。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忧郁:忧伤,愁闷。
忐忑:心神不定。
忙不迭:急忙,连忙。
矜持:拘谨,拘束。
侃侃: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腼腆:因害羞而神情不自然。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恬淡:不追求名利。
三、 识记下列文学常识
1. 《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英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1564—1616),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主要成就是戏剧。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等;悲剧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他的戏剧创作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等,在欧洲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称赞他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 世界四大吝啬鬼形象:《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3.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按情节的时空结构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4. 《江村小景》的作者是。(1898—1968),原名田寿昌,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