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年级语文试卷

二年级语文试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六严 ;考试;试卷;巩固练习

“六严”规定中第四条明文规定:

“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小学、初中不得组织县区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小学组织的考试每学期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一般不超过3门;初中学校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2次。”

一、现实中的巩固练习卷

  (一)介于遵照六严规定、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我们都没有订课外的练习卷,目前我们手头上有的练习卷只有新浦区教育局统一印发的单元巩固练习卷。

尽管巩固练习卷汇聚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聪明才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是许多优秀教师的智慧的结晶。但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粗略地归纳一下,其中出现的问题大概有:

1、错题

如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调研试卷(2007.9)中第六题: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陆游给儿子的遗言是           ,           。陆游曾写过“          ”,也是抒发爱国之情的内容是                             。

这里的“”应该改为《   》。

再如六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2007.9)中第六题:阅读理解。

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    )的兔子,(    )的兔子,(    )的兔子,(    )的老牛,(    )的老牛······兔子总是去(应该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去(应该是在)干活儿。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对活泼的兔子与墩(应该是敦)厚的老牛充满了好奇。

又如二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巩固练习(2011.2)中第一题:读词语,在正确的读音后打“∨”。其中有一个词:

        

         沐浴     mù  gù(   )

                 mù  yǔ(   )

             这两种音节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应该是mù  yù  

2、措辞不严密题

如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巩固练习(2011.2)中有这样一题:

学了《雨后》一课后,你知道了哪些和“雨”有关的诗句?                   ,                  。

这个题目就存在措辞不严密的缺点,不知出题者的本意是要让学生填写《雨后》这一课中写雨的诗句还是其他写雨的诗句呢?所以不管是学生填写《雨后》这一课中写雨的诗句还是其他写雨的诗句都应该判其正确。

3、考虑不周到题

如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巩固练习(2011.2)中有这样一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有一条四四方方的手帕!

我的手帕上印着“天鹅游泳”的图样,,看!手帕上的天鹅全身羽毛像雪一样洁白,细长的脖子弯曲着,高高的额头上就像嵌了一颗红宝石。天鹅的嘴巴又宽又扁,显得特别突出。这只白天鹅静静地浮在蓝色的湖面上,看上去真漂亮。

······

题目2:根据短文内容填词语。

(    )的羽毛   (     )的脖子  (      )的额头 

(    )的嘴巴   (     )的湖面

出题者的本意也许是想考察学生能否找出文中描写天鹅或湖面的关键词,但学生如果写天鹅的嘴巴算不算对呢?二年级的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可能不会和出卷老师那么的吻合,因为前面细长的脖子、高高的额头给了他一个范例,(   )的嘴巴也就理所当然的按照前面的思维方式找到了“天鹅”。

(二)如何利用巩固练习卷

1、当堂训练

对于比较容易的练习题可以当堂训练,边讲边练,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订正,有利于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2、 先讲后练

对于难度比较大的巩固练习卷,可以采取先讲后练的方式做。

3、先练后讲  

对于难度适中的练习卷,一般可以先练后讲,先集中考,然后改,再评讲,可以老师和同学共同讲,或者请考的好的同学讲,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心理素质。

4、 拿回家做  

对于那种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的课外知识特别多的练习卷,干脆让学生们拿回家做,开卷考试。查资料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

5、 有选择做  

   不是每份巩固练习卷都能紧紧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的,有的和这个单元根本没有多大关联,或者干脆和这个单元无关,可以采取有选择的做的方式。 

二、理想中的语文试卷的编制

从宏观角度说,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理论上讲语文试卷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编制。那么如何处理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呢?各占多大的比重,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笔者认为,书面考试主要在于“知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核。过程与方法两个方面从属于“知识与能力”,在“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中能够有所体现。从微观角度说,语文学习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这样,语文试卷编制的重点也就在“识字与写字、句子训练、阅读、口语交际、写作”这五个方面了。

    总之,语文试卷的编制,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正确、合理、客观的评估,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试卷的编制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目标要求,一定要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特点。 

   同时,测试内容的设置注意趣味性、生活化、情景化,体现开放性、灵活性和人文性,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所有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尽显自己的语文才能,发挥创造力,展示个性,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考出真水平、好成绩,对今后的学习充满信心。 试题的设计思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试题内容要突出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力求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按照这样的思想,在命题时着眼基本要求,避开难题、偏题。照顾到大多数,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

(2)命题应体现人文关怀,充满情趣和差异性。

传统语文试卷因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题型设计比较客观、冷漠,显得严肃呆板,毫无情趣可言,在测试中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考场心态,在用词上我们应细细地加工一番,像“请写出来”“请回答问题”“请选择”“能谈谈你的想法吗?”“你是怎样看的?”这些亲切客气的提问,使学生感到自己会成功的,即使答不上来,教师也不会怪罪,也能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特别是低年级的试题,我们在命题形式上尤其要动一番脑 筋(低年级明显不如高年级好做),尽量用“连一连”,“照样子写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等富有游戏色彩的提问方式。目的是注意保护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激发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

   (3)努力营造宽松的试卷氛围,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考试情境。

一份试卷,就是一组问题的情境。试卷情境的宽松程度对儿童的考试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宽松的问题情境对于儿童充分展示业已形成的课程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命题时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①卷首设计考前寄语,打消应试的顾虑,激起儿童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小朋友,一学期过的真快,你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与本领,今天,做做这份试卷,你一定会发现自己真的学会了很多,这该是多么高兴的事啊!赶快行动吧,不过得把字写端正哟!(相信你是最棒的!好孩子,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您。成功永远属于你!)

②卷尾设计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体验考试成功。

为了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考试兴趣,发现自己的成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们应在卷尾再设计小结提示语。如: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亲爱的小朋友,不要带着“遗憾”走出考场,请你再仔细检查一遍。

小朋友,做了试卷,你一定发现自己进步了吧?不过要想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还得仔细地检查检查哟!如果发现自己有困难的问题,可得耐心地思考思考啊!

(4)让考题富有选择的余地,激发儿童的自主精神。

儿童是活生生的个体,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考题设计也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保证目标底线的基础上,要设计一类可供选择的试题。

设计多项同类不同水平的试题,体现学生达标水平的差异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尽可能地感到考试成功的喜悦。

如:习作试题《一次(     )的经历》,(   )里的词语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补全,可以是愉快、难忘、遗憾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这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5)试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注重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精:以点带面,从一个考查点能透视出多重问题,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弹性。

活:突出素质教育思想,强化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活学活用。

实: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年级都体现积累和运用这一新理念。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2篇

遇到“的”、“地”、“得”时,你会不会区别?相信不少大人也会对这三个字甘拜下风。看,这会儿它们成了网名为”长靴”的妈妈的苦恼,因为她读二年级的女儿至今也只会用其中一个“的”字。

“我一直认为‘的’是用在名词前,‘地’用在动词前,‘得’用在形容词、副词前,可好像现在的人都不讲究这些了。”这位妈妈的疑惑首先就产生在自家女儿身上,“给她检查作业,发现她好像只会用一个字‘的’。不管是名词、动词还是形容词,她都用‘的’字打发了,难道老师还没强调过?还是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谈化了三个字的用法?”第二次疑惑来自她的同事,“和我一个办公室的小伙子也是这样,写的东西全篇只用一个‘的’,有一次我实在是憋不住了,就问他为什么不区别地用三个字。他说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已经不强调了!”

听了这个从英国回来的“海归派”回答,“长靴”妈妈更摇摆不定了。

一定要分!这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当疑问在网络上一经提出,便引来家长的不少声音。有些爸妈很肯定地回答,这三个字是要分的,不然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我的孩子也遇上了这个难题,因为弄不清三个字的差别,语文经常被扣分。”看来,都是一群苦恼的家长:“我觉得很有必要分,而且作为家长也应该坚持分。有区别总比没区别好,说来这是一种汉语文化!对文字的讲究是一个好事情。”

有些家长把问题看得有些严重,甚至把古典英语拿出来做比较:“人家的语言也很复杂,他们保留了这个传统特性,作为汉语当然也不能放弃自身的特点。”

“不分也无妨”这样的观点也不少

当然,也有持犹豫态度的。比如有位网友认为“的”、“地”是不需要分的,而“得”的用法才要和前两者区别开来。还有家长把鲁迅、朱自清的文章也“搬”了出来,因为他们的文中,也经常“的”、“地”、“得”不分的。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已经负担很重了,就别给孩子们再添加麻烦了,毕竟我们生活在汉语的大环境里,可以通过周边环境来影响他们的汉字基础知识。”.

想来,这些家长更多的是想帮助孩子减负。

出现这样的错误高考是要扣分的

“的”、“地”、“得”到底要不要分?怎么分?昨天,商报教育版特意请教了下城区语文教研员汪雁宏老师,她的回答或许能给吃不准答案的家长一些启发。

汪老师很肯定地说,这三个字一定要有区别地使用。只是小学低年级,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知识,或者目前在没有教学要求的情况下,老师对于这些知识进行了淡化。一旦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同学们自然要学到对三个“de”的使用,那时候就得学会怎样区别了。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3篇

——代题记

方还年少的我们,面对着一道道人生的分叉路口,选择停滞抑或是前进都无不影响着未来的命运。三月花开,十月秋来,未来,摇曳在徘徊中。混混沌沌地度过了十多个夏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淡如秋水,只是在两者之间迷迷糊糊地过着,真的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幸福。多想回到那个星空璀璨、绽放童稚、理想如歌的岁月,可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时间也一如流水般远去了。

二年级,看着进入哈佛的刘亦婷,羡慕她的光辉和人气,整天向世界宣布“非哈佛不考”;四年级,开始厌倦要写作文的语文试卷和要画几何图形的数学练习,于是觉得进哈佛希望是不大了,退而求其次,我还“满不情愿”地将目标改为了“向北大冲刺”;六年级,作文成绩开始传来喜讯,可是其它几门却纷纷让人哀叹,那一刻,我想,所有的希望都倾注于文科了;现如今,时间飞逝,已经是个初二的大孩子了,依然彷徨。我灰心丧气了吗?也不完全是,唯独感觉到未来,真的好渺茫......

这还仅限于学习上的理想,年复一年,却一年不如一年,童年的理想已然逐渐逝去,可是它依然是整个世界中最炫目的一颗亮星!

话说小时候,成天受到家长还有老师们的“熏陶”。作文中,科学家、设计师、政府官员、画家、艺术家、作家全都出现过,还一次次地描写得有模有样,涉及民族的未来,涉及国家的未来,涉及世界的未来……总是以为这世界每个人都是全才了。

可惜呀可惜,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全才。

年少轻狂吧!永远不会去考虑太多,便即刻就枉下定论了。

还好,我及时醒悟——倘若这是人全都成了科学家、艺术家了,那平民百姓谁来当呢?那些政府管谁去呢?

想来也觉得可笑,那些伟大的理想,原来真的是用来对付作文本的东西。

也想过要当一个普通的人,像清洁工啊、淘粪工啊之类的,可是这也不现实。于是,我又开始迷惑,我到底该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晚风习习,吹透了我的心扉,恍然大悟——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4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í guài yōng bào bō làng

hú li shēn bàn gào sù

zuò jīng gūan tiān cūn sè mǎn yuán

二、把表格写完整。(3分)

音序

音节

共几画

三、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4分)

亻 木

扌 纟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成词语。(6分)

人 半 生 令 包 青

五、填上合适的词。(6分)

一树 一书 一葡萄

一片 一块 一辆

六、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3分)

数 图画 洗 出来

种 星星 看 干净

画 葫芦 造 准确

七、选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再把句子读一读。(5分)

1. 像 向

我们要雷锋叔叔学习。

秋叶那飞翔的小鸟。

2. 在 再

小林进步很大,不但不迟到了,还经常做好事。

同学们海边等候日出。

3. 做 作

这是语文业本。

手工课上,王老师教我们风筝。

4. 喝 渴 治 沿

(1)叶子上生了蚜虫,你要赶快。

(2)小鸟口了,飞到井上想水。

八﹑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寒 径斜, 家 。

停 晚,霜叶 。(4分)

我知道这首诗的题目是《 》描写的是的景色,作者是代诗人,(2分)

2.植物妈妈真有办法!蒲公英妈妈是靠 传播种子的。(1分)

3.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 ,会说:“ 。”(3分)

九、排列句子的顺序。(5分)

一检查,就发现有一道题没填。

我赶快把那道题填好。

考试时,我可用心了,不到三十分钟就把试卷做完了。

好险啊,要不检查,又要丢掉好几分了。

我刚想把试卷交给老师,忽然想起妈妈的叮嘱,我开始认真检查起来。

十、照样子写词语,再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5分)

1.平平安安 欢欢喜喜

又香又甜 又细又长

我选的词是:

我写的句子是:

十一、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6分)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1.这段话一共有几句?(1分)

2.这段话中都写了哪几种颜色? (3分)

3.这段话中写的“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澄澄的稻子”像什么? (1分)

十二、用多音字、形近字组词。( 12分 )

wéi dū zhuǎn( )

为{ 都 { 转{

wèi( ) dōu( ) zhuàn( )

蛙 抬 吸

洼 治 极

国 次 候

图 欢 猴

十三、认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一) 冼(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岁冼星海,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被誉为学校开除了,他在远洋轮船上找了一个工作,就趁这个机会到时去法国巴黎(lí),实现他学习音乐的愿望。

在巴黎,冼星海的生活很艰苦。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帮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但这都动摇不了他学习音乐的意志。

后来,冼星海的音乐天才和苦学精神,得到了巴黎音乐家的赏识,她们给冼星海很多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的鼓励。冼星海终于考进了巴黎音乐高级作曲班。他是第一个考进这个班的东方人。还得了荣誉奖。

1.用动词填空。(5分)

地 孩子 电话 乐谱 提琴

2.用“ “画出冼星海生活艰苦的句子。(2分)

3.你认为冼星海是个怎样的孩子?写一写。(1分)

(二)读下面一段话,再回答问题。

早晨,森林里散发出阵阵清香。树缝中间透进来的阳光有红的,有紫的,组成了各种颜色的光带。一只只小松鼠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树上的露水沙沙地滴落下来。树上的几只黃莺叫得那么脆,那么响。

1.这段共有 句话,写了早晨 的景色。(2分)

2.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2分)

3.从这段话中找出动作的词填在括号里。(3分)

松鼠 露水 黃莺

十四、选一个同学,夸夸他的优点。(10分)

要求:记下他或她的好人好事,再综合评价他或她的优点和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自我评价:(1分)

你今天表现好吗?

很好 好 一般

十三、

(一)

1.扫 看 守 抄 拉

2.他在饭店洗碗,在理发店扫地,还经别人看孩子、守电话、抄乐谱,甚至拉着提琴到街头和咖啡店去卖艺。

在那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几次在楼梯上晕倒,在马路上饿倒。

3.略

(二)

1.五 森林

2.红的 紫的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5篇

2009年,北京市房山区学生参加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的PISA中国独立研究,以此为契机,房山区教育委员会成立“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对PISA概念、理论及思想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对本区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思考和诊断,以推动本区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提升语文教学品质。经过数年的尝试与摸索,PISA语文阅读教学在房山区发展态势良好。

一、PISA阅读素养内涵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创造性地以“素养”为核心,测试学生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它突破以前学界对“素养”内涵的界定,将其界定为:“阅读素养是对文本的理解、使用及反思,其目的在于达成个人目标,发展其知识与潜能以及参与社会。”可见,其对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素养”是PISA中国独立研究中最具变革性的理念,其将个人“素养”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PISA所测评的“素养”不仅局限于学生在学校课堂中的表现,而且要让焦点离开学校,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的阅读、思考和运用都建立在社会性背景中,而非传统语文试卷中的那些单薄的字符及文本。因此,教师必须面对那些与他们具有直接或潜在关联的地点或情境,发现字符与文本在情境和目的中的特殊意义,进而掌握参与未来社会的能力。

所以,素养不再是一种孤立的认知方式和技能形式,更是一种基于不同情境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一种面向未来世界的参与能力。而PISA注重在功能性、社会性、高阶性和文化性等多个维度中,测试和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与文本阅读中的阅读素养,能运用已有知识背景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强调阅读本身是文本与主体发生互动交互的概念,因此,阅读主体必须反思,通过反思激起个体对自身主体性存在的认识,发现学生具体、现实的参与社会的能力。

二、房山区语文阅读教学状况分析

北京市房山区历来就比较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然而由于学生的阅读素养较为欠缺,与PISA所要求的能力相差甚远,这和房山区之前的阅读教学状况存在密切

关系。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所用文本较为陈旧,多依赖于传统课本与配套阅读教材,阅读内容往往与现实社会脱节。且语文阅读考查方式题型化明显,应试模式较为突出,相比PISA的阅读文本,房山区阅读教材文本的社会参与度明显不够,不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发展趋势,导致学校课程开设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其次,经典阅读严重匮乏。无论是对个人文化素质的提升,还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典阅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课外经典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课业压力,学生可用于经典阅读的时间有限,一些学生甚至连课标要求的经典著作都无法完成。而且,因为城乡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课外阅读资源极为欠缺,学校图书馆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图书数量较少,且大多陈旧,真正适合学生阅读的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现实的阅读需求。

再次,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房山区地处北京远郊区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家庭文化背景与经济水平也相对较低。一方面,家庭无阅读气氛,大部分学生的家中藏书较少,家长文化水平和经济能力较低,不知或没有能力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还有些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无法对其阅读进行积极引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学生缺乏阅读意识,因为没有给予有效引导和管理,加之年龄较小,很难抵御电视、电脑和通俗读物的冲击,渐渐地对文本阅读丧失兴趣。久而久之,导致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缺乏。

最后,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的与读书方法。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阅读目的,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消遣娱乐。对所阅读的书籍或文章,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很难具体表述出文章内容及阅读感受。导致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这些学生既没有固定的阅读时间,对要精读或略读的书籍也没有什么概念,更不会做读书笔记。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严重制约学生的阅读质量。

因此,针对房山区学生语文阅读素养匮乏、阅读教学内容亟须改善的状况,本区教育人士以PISA教育素养为导向,进行大胆探索,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观念、理论和实践引领的多管齐下

根据房山区阅读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具体问题,本区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帮助教师和学生提升阅读素养,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

1.重视阅读,观念引领

目前房山区的中学生整日忙于题海,应付各种各样的作业、考试,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去阅读。别说经典,不少学生连课本都没有进行深度阅读,甚至有些学生连浏览都没有做到。许多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也反对学生读“闲书”,认为这是耽误时间。面对这种现状,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要让学校领导及师生重视阅读,必须让其转变观念,认识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能力提升对其他学科的正向相关影响。

从世界读书日的确立到语文新课标和《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对阅读的相关要求中,让本区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可以说阅读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阅读能力提高了,其他学科凭着这种基本的阅读能力也能读懂绝大部分内容,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均以文字形式呈现。阅读能力越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越出色,学习力就越强,越利于终身可持续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教书、育人;一个热爱读书的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求知、做人。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一定是一个健康而充满生机的校园;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

房山区各校以阅读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阅读课程,鼓励各学科根据学科特色开展相应的阅读研究活动,形成大阅读的理念,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形成大教育观,大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让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圣园”。

2.开设阅读课程,理论引领

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研究项目组教师通过认真研读相关资料,发现PISA阅读素养水平等级及要求与新课程标准、中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要求有较高的吻合度。其明显的区别是,PISA阅读素养更加侧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考查,突出体现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强调阅读在生活中的运用。

因此,房山区教委安排语文教师使用专门编订的材料实施课堂教学活动,进行阅读方法与技巧的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阅读素养。2011年12月,房山区编写“阅读能力培养”专项课程材料,经多次修订,形成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约16万字,于2012年5月始在4所试点学校开设“阅读能力培养”课程,进而在全区35所学校的八年级全面开设此课程,在学期末组织全区的统考统阅。接着,陆续在初二年级和高一年级开设阅读课程,每周不少于一节,进行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的训练。

3.组织读书活动,创办刊物,实践引领

传统语文教学阅读大多停留在名著阅读、美文欣赏阶段,阅读面极为狭窄。此外,房山区地处远郊,农村学生阅读积累极为薄弱。因此,组织读书活动首先应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2012年10月,项目组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着手编订适合房山区中学生的“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编写团队由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各学科教师组成,推荐书目包括经济、哲思、军事、宗教、地理、医学、心理学、伦理学、自然科普及社会观察等作品。在书籍之外,我们还推荐一些报纸杂志和影视作品,供学生选择。

2013年2月,房山区教委在全区范围内组织评选“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2014年3月19日,韩村河中学举办“房山区阅读推广实验校”授牌仪式,两所高中校、两所完中校及6所初中校,共10所学校接受授牌并组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活动主要包括:项目组安排区内阅读名师在实验校间进行巡回读书讲座;开设名家讲坛,邀请钱理群、苏立康、凸凹等知名作家学者来区开展讲座。2011年,我们固定在每学年的初一年级和高一年级组织“诵经典美文,润书香人生”诗文朗诵会,在初二年级和高二年级组织“阅读经典,感悟人生”的读书报告会,以及在非毕业年级举行读书征文活动。

2015年寒假过后,项目组创办的刊物《龙乡新芽》与房山区师生见面,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他们积极投稿,反响强烈。我区本土作家凸凹先生评价说:“刊物办得好,朴素的面貌,充实的内容,令人敬佩。”房山区将充分利用该刊物,引领学生与教师的阅读方向。

四、语文阅读教学成效

通过数年的努力和发展,房山区通过教育理念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影响整个区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变革。从2011年起,房山区开始组织的诗文朗诵会、读书报告会和读书征文活动已经固化形成常态,成为特色。在阅读能力提升项目的引领下,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语文素养明显提升。自2013年开始,房山区中考语文成绩取得较大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与此同时,PISA 2012传来喜讯,区阅读成绩提升67个点,位居全球之首。

校本教材《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顺利编订,在全区推广,其所体现的语文素养观与中高考改革方向一致,房山区第一次走到北京市教育改革的前列。房山区的各个阅读实验校随之受益,南召中学、韩村河中学是房山区较为偏远的农村学校,经过三年的发展,其教学成绩已超过房山区的平均水平,获得骄人成绩。

“房山区中学生阅读指导书目”由一本小册子发展到一本厚厚的大书,不但为区中小学阅读和学校图书馆配书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区县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范本。房山区语文教师掀起阅读,打造出一只由初高中语文教师读书讲座的团队,力争让每部名著有人讲,一部名著多人讲,讲出特色,讲出品味,形成自己的品牌。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角色,重新定位课程理念,切实关心学生成长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逐步提升对现代教育思想与改革方向的认识,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和培养健全人格的课程,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

同时,进一步突破应试思想的制约,让阅读教材更纯粹,更富有思想性,彻底摆脱中高考模式化影响,开发出满足学生需要、顺应时展的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科技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体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学到知识,提升阅读素养。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6篇

各位家长:

大家好!

祝贺您的孩子进入高新一小,这里将成为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乐园,成为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一年级所有的语文老师将会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关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在这里找到学习的快乐,与人相处的美好,参与活动的热情,以及获取成功的自信,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完成新任务。

在众多的任务当中,今天我重点介绍的是我们一年级语文组即将启动的“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这一课题研究,此课题在我校的探索与实验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其成效非常显著,相信看过校园展板的家长一定会暗暗惊叹那是一年级孩子的作文吗?思维流畅,语言生动,富有童趣。不仅如此,孩子们的阅读量也是令人称赞的。为了使咱们这一届一年级新生及家长尽快了解这一课题并快速介入,今天我将分两大部分进行介绍。

一、大量阅读为写作奠定基础

阅读是习作的必要准备,其对于每个人终身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座的每个家长一定都陪孩子一起快乐地买过书,又一起相拥着读过书,而且有些家庭在入学前已经陪孩子读过不少书,但是面临着孩子进入一年级,您的这一做法不仅要继续下去,而且还要与老师们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使孩子的读书活动更有梯度,更有深度,更有乐趣,这样才能让孩子在人生不同阶段的阅读水平都得以提高,视野得以开阔,持续发展力得以巩固。那么如何开展号阅读活动,家长又如何配合学校呢:

(一)坚持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是一对一的阅读指导,最能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更能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阅读,家长可采用朗读、对读、问题引导读以及读过之后进行交流的方式指导孩子读书,有关这方面更详尽更科学的介绍,我向各位家长推荐一本名叫《朗读手册》的书,其优点在于一是内容很新颖;二是举例很多,有数据,有论证,能说服人;三是对整个社会都有帮助。很多看过此书的家长都感叹自己以前做的太少了,这本书给予自己太多的启发和指导,很庆幸没有和它擦肩而过。所以希望家长可以去买来一阅,提高自己亲自阅读的成效。

(二)积极配合学校:

在学校里,老师们也会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更为丰富多样的班级读书活动,这需要家长们不仅要了解这些活动,还要积极参与其中进行配合。

开学初,为了营造出书香班级的氛围,我们将建立班级图书角,除了学校统一配备的图书以外,您可以将家里读过的书籍拿来集体共享;为了保证读书的实效性,我们将通过课前五分钟就头天的阅读书目进行指定人员和随机点名的检查,所以家长要督促指导孩子认真阅读;读书笔记(书海拾贝)是在读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拔高,孩子每天从阅读篇目中摘抄5个好词,家长检查,长此以往,则可起到聚沙成塔的效果;还有像清晨读、午间读,都是为了保证孩子读书效果的一些日常活动;同时我们还将开展背诵比赛、每月主题活动、儿童剧场、共读一本书等活动,以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为了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我们还将建立读书青草地板块,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就可得到一枚印章,最后看谁的印章多;家长的读书热情也是需要调动的,我们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亲子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并在学期末评奖,颁发奖状;学期末评选的项目还有书香家庭、读书小明星,朗读小明星等,希望家长们能带领孩子积极参与。

这样的活动乍一看挺多,其实它们都渗透在日常的教学中,这些活动在不知不觉中

对孩子们发生着作用,经过一年的积累,很多孩子都能读到 册书,语言表达流畅准确,接人待物温文尔雅,性格活泼开朗,进取心强,正是朝着家长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

(一)实验成效

接下来我将谈到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这也是我今天发言的重中之重,即“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为什么要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提前习作”呢?

主要是因为我们通常的写作训练从三年级才开始介入,而一、二年级孩子想象力最为丰富,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愿望,有诗人般的童真童趣,有灿漫天真的儿童语言,这个时期无疑是训练孩子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加之一、二年级孩子识字量小,小手肌肉群发育不全,识字写字量有限,手写远远跟不上表达。手写作文会让他们因为表达的不顺畅而产生对习作的畏惧,从而失去表达的愿望与兴趣。

而借助信息技术,让孩子用拼音输入文字,变手写为打写,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我们进行此课题实验的初衷。

经过四年的实践,我校的课题研究已显现成效:

1、计算机环境下,实验班的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大都可以写出 300-400字左右的电脑作文,二年级就可进行课堂现场命题作文,利用电脑40分钟内打出文从字顺,立意新颖的作文。这里有班级网站上的一首诗,大家听一听

春天

张溪格

风跑得直喘气,向大家报告好消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柳叶站在枝头上,看不见春天,就踮起脚尖,急着找,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柳叶不知道,自己就是春天!

学生从小就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语言和积极向上的性格,怎不令人高兴呢?

还有一位家长在班网上这样写道:“提前读写让女儿小小2年纪的学生,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作文也写了有200多篇,看她写的作文,我总是会忍不住会心地微笑。”

这里还有一组数据可以与大家分享:

上学期期末我校一年级现场作文考试,每班除个别学生外,其他孩子现场电脑作文均在250字以上,程度好的能打出六、七百字,为家长所称赞。

2、通过网络习作,家长不仅可以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还可以更多的了解其他孩子的情况以及教师工作情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步调,使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大受益者;

3、网络拉近了家长与学校的距离,使家长有机会参与学校活动,对老师的工作更加了解和配合,很多家长纷纷在班网上发表自己对班级的支持,积极要求到学校当志愿者,以及参加完某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下面选一段上一届一年级一位家长的网络日记:

第二次参加语文综合测试

那天在班级主页上看到臧老师发的“期末语文综合考评家长评委报名啦”的帖子时,才突然反应过来本学期就要结束了。这学期可能是因为我和孩子都已经适应了学校这种紧张而快乐的生活,所以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似乎昨天才刚刚开学,今天就要考试了!

语文综合测试分为好多个板块,我主要参加的是“电脑看图作文”。与上学期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我不但有幸见识了一群打字小快手,而且还见识了很多才子才女!

孩子们在微机房坐定后,臧老师要求孩子先听故事,然后打开word文档,在word文档里打写故事内容,最后再上传到班网。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孩子有疑问,大家都能按照臧老师的要求很熟练地操作电脑。开始打写后,只听见到处是一片“噼里啪啦”的打字声,而没有任何说话声。为了不影响孩子们考试,在打写过程中家长评委都没有照相,只是来回走动着随时解答孩子们的技术问题。很遗憾,孩子们的电脑操作水平都很高,我们这些家长评委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

真不知道在下次的语文综合测试中,这群小精灵们在臧老师的带领下又会呈献给我们怎样的惊喜?

既然网络教育下的提前读写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操作呢?

(二)实验步骤及家长配合需知

1、今年我们这一届一年级,将延续上一届一年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新时期的需要,按步骤、有条理的将课题实验层层推进。与上一届所不同的是,本学期从一开学就安排语文课进机房,一周一节,改变了以往一个月后语文进机房的做法,再配合每周的微机课,使学生从入学初就建立起网络语文的概念。那么这也就要求学生家里必须配备可上网的电脑,以便孩子在家进行巩固练习。

2、本学期实验重点在于练习打字,强化指法训练。这一步看似枯燥,却是孩子日后实现机打作文的坚实基础,没有熟练的打字技能做基础,将来孩子在机打作文时,很容易出现手脑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心里想说的话,手上太慢打不出来,从而影响速度和思维流畅性。为使学生能在本学期实现快速机打目标,家长一定要从思想上给予重视,结合微机老师每周布置的两次打字训练,监督、指导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使孩子从刚开始接触电脑就能准确运用指法,循序渐进的提高打字速度。

完成这一阶段任务时,家长最大的顾虑就是小小孩子用电脑会不会影响视力,经过

我们几年来的实验,我们总结出只要控制孩子用电脑的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它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就不大。对于一年级孩子还可以划分小时段、购买单独键盘进行指法练习等方式进行,从而降低电脑辐射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3、从本学期后半部分时间开始,我们将开始进入网络写作训练阶段。当然,为了鼓励孩子自由大胆地说和写,我们认为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最好的活动就是让孩子写网络日记,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发生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能动手打句子,就是良好的开端。这一阶段需要我们家长做好这样几件事:

1)、教师家长不规定内容,不限定题材,可以不辅导技巧(无法、也来不及辅导),不强迫必写。只鼓励用“童心说童言”,由着儿童自由自在、自然流畅地尽情倾吐个体的经验、感受。并且我们注意不以自己的喜好来评价孩子的文章优劣,实验主张凡是真实的、富有可行或独特想法的文章都是佳作。

2)刚入学,孩子写网络日记因打字不熟练还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家长可以让孩

子口述,帮孩子敲上去。这样既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又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根据以往的情况,我们提示大家网络日记贵在坚持,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要克服三分钟热度的情况发生,持之以恒,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升。同时网络的优点就是一种关互性,在于交流,所以当您打开网页时不妨也浏览一下其他孩子上传的内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除了网络日记外,我们还会有一些习作的专项训练。

比如我们会引导孩子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写《我的新发现》,观察景物写的《秋天的歌》、观察植物写《我喜欢的水果》观察动物写一写《我喜欢的小动物》

再比如指导孩子观察身边事物或做家务后让孩子写一写:《我的玩具》、《洗碗趣事》等。

还有校园活动活动也不可忽视,像《快乐的六一》、《难忘的艺术节》《有趣的吹泡泡》等。

尤其要提到的一点是,请您务必帮孩子上传或督促孩子上传习作,一年后您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孩子进步之大,而这些作文保存在班网中不会丢失,如果您想给孩子留一份纪念,比如出一本孩子自己的作文集,您随时都可以在班级网站中找到它,到时您只需复制就可以了,真是既安全,又方便;当然在每次的作文后您还可以给孩子一些鼓励性的评语和建议,并希望您也能关注班级孩子整体的写作状况,乐于参与班级读写活动的交流。

最后想提前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期末考试的形式,我们将延续上一届的测评方式,改一张期末试卷评价学生的传统方式为多项目、多形式、全过程的评价方式,内容包括课外阅读数本数量,习作专项训练篇数,网络自由日记篇数,期末识字量以及一小张语文试卷。因为这些测评内容都分散于全学期,因此减轻了期末复习的压力,而对平时的学习又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所以学生和家长都十分重视;加之这些测评内容,只要去做就很容易得到优秀,因而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不仅不惧怕考试,反而因为自己的出色表现,倒希望老师再考一些内容。这样的考试情形怕也是不多见的吧。

结 束 语

总之,您的认识与配合,就是您的孩子参与此项活动的第一块奠基石。

二年级语文试卷范文第7篇

最近一段时间,就中学生古典文学的阅读状况,本人对我校高中一、二年级24个班级共1293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书面问卷、座谈、采访、个案分析。调查结果令人吃惊,中学生对古典文学极其陌生!由此,让古典文学走进学生刻不容缓。

一、四大名着阅读状况分析

(一)名着“寂寞”

在四大名着中,对其一无所知的学生人数比例分别是:《三国演义》7.4%;《水浒传》7.4%;《西游记》7.6%;《红楼梦》竟达16.7%。

虽然大部分同学知道四大名着,但“知梗概”的远多于“知全文”:《三国演义》“知梗概”占72.9%,“知全文”19.4%;《水浒传》“知梗概”占73.1%,“知全文”19.5%;《西游记》“知梗概”占30.6%,“知全文”61.8%;《红楼梦》“知梗概”60.7%,“知全文”22.6%。

“知道四部小说”的信息来源,“听来的”和“来自影视媒介”的占了绝大部分:《三国演义》86.8%,《水浒传》84.1%,《西游记》86.7%,《红楼梦》74.8%。

不少同学阅读名着方式是“看连环画”:《三国演义》7.1%,《水浒传》7.2%,《西游记》13.3%,《红楼梦》3.4%。阅读原着的同学却少得可怜:《三国演义》13.29%,《水浒传》7.4%,《西游记》5.8%,《红楼梦》4.5%。

不知名着,已经令人遗憾;知名着却知“梗概”,就难免有些尴尬了;而 “知梗概”,却是绝大部分来自 “快餐”式的图文加工品,这就让语文教师感到无奈了。 “知识爆炸”时代,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通过阅读名着夯实文化“底子”的意义,却被人们忽略了。于是,名着寂寞了!

(二)看热闹

知道四大名着的学生中,喜欢故事情节的占绝大部分:《三国演义》50.9%,《水浒传》49.7%,《西游记》67.9%,《红楼梦》38.8%。喜欢艺术技巧的很少:《三国演义》6.4%,《水浒传》5.9%,《西游记》6.3%,《红楼梦》13.9%。

这一组数据表明,高中生欣赏名着的水平仍然停留在“故事”的浅层次上。情节曲折、生动固然吸引人,但四大名着可看的东西远远不只这些!高中学生对名着的欣赏只是 “看热闹”,水准明显偏低。在这个问题上,为师者应该负很大一部分责任。毕竟,“知道名着”的学生中,喜欢名着的人数占了大多数。这是值得欣慰的“大多数”,说明名着对学生还有一定的“亲和力”。老师是否充分利用、发挥了这种“亲和力”呢?

(三)雾里看花

同学们对名着的“主要体会”是怎样的呢?体会深刻:《三国演义》18.4%,《水浒传》16.6%,《西游记》43.0%,《红楼梦》19.6%。体会一般:《三国演义》57.2%,《水浒传》61.6%,《西游记》42.4%,《红楼梦》41.4%。没有体会:《三国演义》17.5%,《水浒传》14.4%,《西游记》7.0%,《红楼梦》23.4%。

不难看出,名着在学生面前实际上是“无名”的。四大名着是古典文学的四朵奇葩,但在中学生审美世界里,只是四朵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的“无名花”!尽管有些同学也读了原着,却体会一般,甚至没有体会,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交流心得体会时吱吱唔唔,哼哼哈哈,说不出所以然来。尽管大部分中学生能列举小说中5位人物姓名,但分析人物形象,绝大多数学生不能胜任,分析的结果有的只是“贴标签”,甚至有些人物形象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

(四)“动力”不足

阅读名着是否能提高语文成绩?对这个问题,44.1%的同学说不清(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24.5%,“与成绩无关”的占21.9%)。阅读名着与成绩关系真的微妙难说吗?这表明学生阅读名着的动力不足。实际上,那些语文成绩能保持稳定良好的同学大多读过原着,且都有较广泛的阅读面。应当想办法使学生阅读名着变得“有效”,增加学生阅读名着的动力。在中、高考的试卷中设置适量的名着类试题,也不失为一个较现实的办法。当然,可喜是今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中已经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话题作文中两组人物中“曹操”“宋江”“薛宝钗”等均是四大名着中人物。这个高考指挥棒对中学语文教学无疑起推动作用。

二、古典诗歌阅读状况分析

(一)读过篇数和背诵篇数

读过篇目不少于16篇的学生为38.6%,不少于80篇的为39.9%,不少于160篇的有21.4%。能背诵篇目不少于24篇的为69.6%,不少于120篇的有25.1%,不少于240篇的仅5.3%。

【简评】仅5.3%的人达到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可见学生阅读量和记忆量之低。

(二)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兴趣状况:(1)喜欢39.3%;(2)不喜欢6.5%;(3)谈不上喜欢与否54.2%;对古典诗歌的体会:(1)体会深刻22.7%;(2)体会一般68.8%;(3)没有体会8.4%。

对唐诗宋词元曲的了解:(1)很熟悉8.9%;(2)了解一些79.6%;(3)不熟悉11.5%。

对李白、杜甫的了解:(1)很熟悉26.2%;(2)了解一些66.9%;(3)不熟悉6.54%。

【简评】许多同学在古典诗歌面前,或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或望而却步,或茫然不知所云,或胡乱曲解诗意……甚至有6.54%的学生连李白、杜甫都不知道。这些现象的根源,就是没有形成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得不到美感,当然就不会乐在其中了。

(三)与语文成绩关系

(1)认为与成绩有关的,占67.1%;(2)认为与成绩无关的,为9.4%;(3)请不清楚的,占23.5%。

简评:中学语文教师几乎没有不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原因是中、高考那分值不低的试题。于是普遍存在只“治标”不“治本”的现象。治标者的拿手戏就是模仿中、高考题型,编选大量标准化试题将学生捺入题海泡浸。这对于培养真正意义的审美素质毫无裨益,反而降低了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兴趣。新编高中语文课本有多个诗歌单元,我们应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提升素质,才能真正应对考试。

三、问题与建议

结合座谈和访问的印象,本人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

(一)狭隘的学习功利主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习辅导书”就成了学生课外书的代名词,家长、学生、学校都不约而同地“爱”上了一本又一本的辅导资料书。不少家长推崇“非辅导不看,非习题不做,非英语不听”的三不规则。毕业班学生为攀登升学的金字塔,一头扎进题山题海,更与经典无缘。尽管高二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着是什么,但真正读过的没有几个。为什么不读?回答很简单:“因为我们还在分数的压力下苦苦挣扎,哪里还有时间去看这些与考试无多大关系的书呢?”

(二)图视 “驱逐”文字

图视类传媒高速发展:各类影碟铺天盖地,互联网与数码影像接踵而至,再接着是摄影图片类书籍及卡通画异军突起……校园周围小书店及市区几家书店这两年最热销的是文娱和足球类画报、绘画本中外名着、卡通等等,而文学名着销量一直不太好。图视传媒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也要警惕“读图时代的阅读危机”。今天的学生大多通过影视录像了解古典名着的原因很简单:读文学作品吃力。然而学生一旦养成阅读图视作品的习惯,今后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后也很难改变。

(三)敬畏“经典”与否认“经典”

在繁重的学习负担下,长篇的语言和结构因素成了学生“亲近名着”的又一个障碍。许多学生表示,有时也翻翻名着,只觉眼花缭乱,没看出什么又放下了。一些学生说,现在大部分名着已拍成电视剧或电影,看过后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有耐心再去看原着。有的学生说自己也知道母语作品重要,但不如影视、数码影像的虚拟世界吸引人。言语之间,他们对名着不敢亵慢,只是“敬而远之”。

另一方面,对名着“不喜欢”的同学也大有人在(《三国演义》6.4%,《水浒传》5.3%,《西游记》5.6%,《红楼梦》14.6%)。这些学生否认“经典”,认为名着部头巨大,情节冗长,描写拖沓,节奏缓慢,书中所写时代距今遥远,时代背景、人物关系难理解,不如读现代武侠、言情、侦探推理小说以及卡通连环画来得轻松。他们对名着了解的微乎其微,却对一个个大碗明星的生肖、爱好甚至婚变的次数能娓娓而谈,如数家珍。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否应该自问:怎样才能带领学生进入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其中的奥妙,使他们读古典文学也会产生像读流行书、畅销书一样的审美愉悦?

(四)家庭普遍缺少浓厚的文化气氛

父母的文化层次较低,是农村家庭文化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学生档案资料统计,父母务农的占45%,职工13.3%,半农半商的11.67%,个体经营的占12.52%,其余有少量的干部、教师。父母是文盲初小、高小文化的占多数,少数是初高中文化程度,因此在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多数父母虽然重视儿女的读书,但仅限于关心学习成绩,看重分数,因此反对儿女看课外书,认为这些“闲书”会影响学习,有的父母则忙于生计而放任不管。

多数学生家庭中最有文化气息的活动仅限于看电视。调查中,回答“经常看影视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近半数的学生是在没有任何一本课外书和报刊杂志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他们从小学到高中唯一的“文学读物”就是一本语文书。

语文素质是要从小培养熏陶的,在这样缺乏文化氛围中读到高中的学生,要在高三一年中突然提高语文素质是不太可能的,即使在高中三年中要大踏步提高也是要付出相当艰辛劳动的。

课外阅读历来被不少人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君不见父母谈“课外书”色变,不少班主任(非语文老师)明确规定“不准把课外书带回课室,一经发现,全部没收,还要在班上检讨……”

一个人在中学阶段没有阅读十本八本中外名着,背诵200首以上的古典诗词,那实在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憾事!学生对古典文学的“远离”,必然导致精神“钙质”的缺少和欣赏层次的低下,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浅薄。这种“后天不足”对一生的成长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陷。这是有识之士的共同的看法,也是实际生活业已证明了的事实。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中学生课外阅读近乎空白的情况呢?本人认为:

第一,学校、家长和社会都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素质。要培养良好的素质,不读书怎么行?我国当代语文学家刘国正先生说过:“书是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海洋,奋斗的向导,成功的阶梯,学文,学做人,求大发展,大成就,离开读书,不过是缘木求鱼。”而读古典文学应是读之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