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记翻译

史记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史记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记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史记;阅读;小组学习;商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082-02

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在本校2013级两个教学班开展了《史记》课外阅读活动。除去春节假期,活动持续时间9个月,参加活动近150人,阅读《史记》短篇近100篇。实践证明,这个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和培养其人文素质有较大的帮助。本文将介绍阅读的实践过程以及效果。

选择阅读《史记》的原因有三。

《史记》因其文不那么通俗易懂,没有像四大名著那样被大家普遍阅读。可以这么说,高中不读,大学不学相关的专业,绝大多少人接触《史记》的方式就是影视作品。但其文学性、艺术性、思想性往往又只有通过文字才能充分体现。

《史记》中的文言虽有一定难度,但其中大量的内容都是人物传记,都有很强的故事性。这又是学生阅读的兴趣所在,对他们有一定的吸引力。

《史记》通过人物故事,艺术的展现我们这个民族某些群体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讲,通过阅读《史记》可以加深对过去的了解,对当下的把握。读史可以明智。

阅读《史记》主要包括“学生小组学习”和“教师检测”两个主要环节。

学生小组学习是《史记》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方式。学习小组由一名组长和五名组员构成。小组组功能如下:

1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解决阅读中的难点。

2小组选派一位组员在早读给全班同学讲析某个史记短篇中的难词,难句。(讲析的内容由小组讨论确定)

3在讲析的前几天,小组给全班同学布置史记短篇中的两个翻译句子。

其他小组在早读讲析以前要阅读完相关的篇目,并翻译的句子。讲析结束后,各个小组成员都要归纳词汇,订正翻译句子,做好笔记,还要复习已经讲过的内容。

一周三个早读,可以讲读三篇。每读完10篇,教师组织一次测试,记录学生成绩的情况。

不论是小组讲析,还是教师检测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长期的课外活动,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在实践中,还对早读讲析加入了“教师点评”和“拍照上网”两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

最客观的阅读效果可以这样表述:在几个月里,绝大多数学生认真的读完了数十篇史记短篇,与《史记》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史记· 变法》

这是《商鞅变法》小组讲习内容。

学生板书内容:

音义

1.必见敖于民 :诋毁

2.疑行无名:犹豫不决

3.愚者暗于成事:看不见

4.而循礼者不足多:赞美

5.僇力本业:合力

6.黥其师公孙贾:刺面,刑法

二、翻译

1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直译:已经成功的事情,愚蠢的人看不见,没有征兆的事情,智慧的人却能看明白。

2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

直译:当初说法令不方便的秦国民众现在却来说法令方便,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教化的人。”把他们全迁徙到边远的城市。

除了字词句以外,很多小组还对人物进行丰富的挖掘。有的收集人物的名言。讲习《孟子著书》,学生总结的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有的还引用诗词来评价人物,讲习《伍子胥鞭尸楚平王》,学生用唐寅《题伍子胥庙壁》来评价伍子胥:

白马曾骑踏海潮,

由来吴地说前朝;

眼前多少不平事,

愿与将军借宝刀。

还有的能对文言的内容提出问题,探究思考。讲习《荀卿立言》,在了解荀子性恶的观点的基础上,请大家一起来思考“欲”(荀子性恶中多谈到人的欲望)与“志”(我们常提到的理想与追求)的区别。

荀子说的:“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意思是,像眼睛喜欢华色,耳朵喜好音乐,心中渴盼利益,身体追求安逸,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感觉到了就是自然而然的,不是后天事情促发养成的。

学生引用的荀子言论

最让人激动的是学生讲习设计的板书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篆书行楷,古朴有力;插图配画,简洁大方。特别是根据文意想象夸张而成的板书,风趣幽默,智慧毕现。

史记翻译范文第2篇

一、《史记》语言晓畅,《汉书》语言典雅

《史记》行文流畅,明白易懂。《汉书》则古雅严整,规范整饬,刘知几评论《汉书》的赞:“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2]82《汉书》之典雅在论赞中尤其突出。大体看来,《史记》之晓畅与《汉书》之古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史记》多用俗字,《汉书》刻意仿古。郑鹤声言:“《史记》多俗字,《汉书》多古字,俗字多则阅者易识,古字多则雅而有致。”[3]163先秦典籍传到汉代,其中有许多古奥难懂之词句,司马迁写《史记》“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4]53,为了表情达意,不避俗语口语,对于先秦已有的文献资料,往往采用流行的语言来代替艰深的古文字。下面试举两例:《史记•五帝本纪》: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又曰:“谁可者?”讙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尧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於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尚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帝曰:“畴咨若予采?”讙兜曰:“都,共工方鸠布功。”帝曰:“吁,靖言庸违,象恭滔天。”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圯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史记•五帝本纪》: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孟子•万章上》: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由上面几段文字的对比可以看出,《史记》摘引前代史料的文字时,意思上虽然保持原文特色,语言上则多加润饰,将原本古奥难懂之文变成浅显通俗的今文。现代学者张舜徽在《广校雠略》中也指出:“编述体例之善,未有逾于《太史公》者也。其善奚在?一言以蔽之,曰:能以当代语言文字翻译古书而已……今观《太史公》所载《尚书》文字,如《五帝本纪》之引《尧典》,《夏本纪》之引《禹贡》……莫不代奇词以浅语,易古文为今字。其于《左传》、《国语》、《礼记》、《论语》之属,靡不皆然。”[5]10可见,研究者也看到了司马迁常用当代语言翻译古文这一文学事实。与司马迁翻译古文字不同的是,班固偏好古文奇字,如将《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赞中“夫婢妾感慨而自杀者”的“慨”改为“槩”。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言:“《史记•自序》:‘小子何敢让焉’,而《汉书》‘让’做‘攘’。《汉书•艺文志》亦云:‘尧之克攘’,今《尚书•尧典》云:‘允恭克让’,此晋人所改。”[6]239对于《汉书》好用古字的情况,安作璋在《班固〈汉书〉评述》中作过简单的总结:“《汉书》好用古字古义,当时人就有此种非议。如供给的‘供’,《史记》作‘供’,《汉书》作‘共’;嗜好的‘嗜’,《史记》作‘嗜’,《汉书》作‘耆’;踪迹的‘踪’,《史记》作‘踪’,《汉书》作‘纵’;谦让的‘让’,《史记》作‘让’,《汉书》作‘攘’,等等,不胜枚举。故‘《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非有文字学素养的人,确实不易看懂。”[7]《汉书》之好用古字,导致它一问世,即被公认为是一部难读的书,需口耳相传才能明其义,《后汉书•曹世叔妻传》言:“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就读。”[8]818《三国志•孙登传》载:“权欲登读《汉书》,习知近代之事,以张昭有师法,重烦劳之,乃令休从昭受读,还以授登。”

(二)《史记》多引人物口语,保持原汁原味,《汉书》多用书面化语言。《史记》之通俗晓畅还在于它的口语化倾向,书中常直接摘录人物的口头语;班固《汉书》则很少使用俗语方言,多用书面化的语言进行描写,多叙述语言。典型的例子有:《史记•陈涉世家》: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10]1960《汉书•陈胜传》:夥,涉之为王沈沈者![11]1795《汉书》省却一个“颐”字,口语色彩大减。“夥颐”两字系楚语,夥,指多;颐,助词,加在一起即“好多啊!”《汉书》省却后,失去方言中原有情貌。《史记》对史料中的口语化痕迹往往加以保留,如《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以及先秦各世家的行文中,往往有“我”字,这是依据各国史记写作时的遗留,《史记》保留“我”字,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自己是摘录原书,另一方面更显亲切,表明是原来本国史料身份的残存。《汉书》语言雅正,很少口语化痕迹,即使写人物语言也多有加工,如《外戚传》中李夫人对姐妹们陈述“不见武帝”的情由:“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11]3952“色衰而爱弛,爱驰而恩绝”,语言工整,虽然出自李夫人之口,却无一丝口语痕迹,倒似班固自己的总结。刘知几曾批评班固“怯书今语,勇效昔言”,认为《汉书》刻意仿古,失去天然风味,这一批评是中肯的。《史记》之所以呈现口语化倾向,与司马迁的经历密切相关。司马迁一生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游历甚广,注重吸收民间文化营养,早年的漫游经历不仅为他写《史记》搜集了许多历史资料,也为书中语言增添了许多民间色彩。班固缺少司马迁的实践经历,他的出身、经历以及时代都将他局限在书本,他只能做一个宫廷史家,这也是班固《汉书》更重文献,多收典雅之文的重要原因。

(三)《史记》善用虚词,《汉书》崇尚实词。在1987年黑龙江省教委主持的鉴定会上,根据微机统计,《史记》全书单字4974个,“之”字13659个,句子116567个,最长的句子有43个字,可知《史记》多用虚词。清人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上古实字多,虚字少,典、谟、训、诰,何等简略,然文法自是未备。孔子时虚字详备,左氏情韵并美,至先秦更加疏纵。汉人敛之,稍归劲质,唯子长集其大成。”[12]8《汉书》崇尚实词的运用,较少使用虚词。杨树达在《汉书窥管》卷六中言:“孟坚于《史记》虚助之字往往节去。”[13]431指出《汉书》往往删去《史记》中的虚词。当然,有些删改是必要的,如《史记•项羽本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汉书•项籍传》改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去掉一个“也”字,干净利落,语势增强。前人多以富赡形容《汉书》,《汉书》中词汇不断变换,同一个意思往往用不同的词表达,如《傅常郑甘陈段传赞》:“廉褒以恩信称,郭舜以廉平著,孙建用威重显。”[11]3032“称”、“著”、“显”三个字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实词的变化反映出班固语言的丰赡。

二、《史记》用字不避繁复,《汉书》力求简洁

对于《史记》、《汉书》用字之繁简,历来学者都有所论述,班彪认为《史记》“尚有盈辞,多不齐一”[8],《汉书》中欲使文字整饬,删削了许多所谓的“盈辞”。牛运震言:“它史之妙,妙在能简;《史记》之妙,妙在能复。”(《史记评注》卷一)所谓“复”,即指司马迁喜欢反复使用相同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如:《匈奴列传》赞语: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10]2919《太史公自序》: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10]3300叠句的使用有增强文势的效果。重复陈词,使作者之胸臆与悲慨尽显纸上。班固为追求谨严,多所删削,往往把叠句删改为一句,如将《太史公自序》中这段话改为“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两相比较,《汉书》语势大减,情感也平淡许多。除了这种句子的直接重复,《史记》中还有许多字词呈间隔重复,如《史记•项羽本纪》描写巨鹿之战时云: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於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0]307三个“无不”连用,楚军之英勇无畏、项羽之威名赫赫、各诸侯军诚惶诚恐之态都跃然纸上。而到《汉书•项籍传》中,却删除了后面两个“无不”,神理顿失,句子语势减损。钱钟书引前人语评价:《考证》:“陈仁锡曰:‘叠用三无不字,有精神;《汉书》去其二,遂乏气魄。’”按陈氏评是,数语有如火如荼之观。……倘病其冗复而削去“无不”,则三叠减一,声势随杀;苟删“人人”而存“无不”,以保三叠,则它两句皆六字,此句仅余四字,失其平衡,如鼎折足而将覆悚,别须拆补之词,仍著涂附之迹。宁留小眚,以全大体……《汉书•项籍传》作“诸侯军人人惴恐”、“膝行而前”;盖知删一“无不”,即坏却累叠之势,何若径删两“不有”,勿复示此形之为愈矣。[14]272肯定《史记》中叠字的运用,对《汉书》删削叠字表示不满。我们在体会《史记》中叠字叠句的精妙时,还应看到《史记》确实存在繁冗的毛病,如《汉书•袁盎晁错传》“从史盗盎侍儿”比之《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尝有从史尝盗盎侍儿”要简洁。刘知几曾举例批评《史记》之繁琐:孟坚又云: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服其善叙事。岂时无英秀,易为雄霸者乎?不然,何虚誉之甚也。《史记•邓通传》云:“文帝崩,景帝立。”向若但云“景帝立”,不言“文帝崩”,斯亦可知矣,何用兼书其事乎?又《仓公传》称其“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诏召问其所长,对曰:“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以下他文,尽同上说。夫上既有其事,下又载其言,言事虽殊,委曲何别?案迁之所述,多有此类,而刘、扬服其善叙事也,何哉?[2]457—458对《史记》行文之繁琐非常不满。刘知几《史通•点烦》中史传文当“除字”的十四个例子中,《史记》占了九例,可见刘知几对《史记》的繁冗很不满意。《汉书》力求简洁,对《史记》多有省略,但有些省略并非必要。宋赵彦卫云:“《史记•高帝纪》云:‘高祖尝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班固删去一‘观’字,失多少意思。”[10]19安作璋也说:“班固又好省字,如《李广传》、《窦田灌韩传》、《酷吏传》等,大多袭用《史记》原文,‘所争只在二三字,却失语气之重。’有时甚至文理不通。如《史记•宁成传》:‘操下如束湿薪’。《汉书》则作‘操下急如束湿’。增一‘急’字去一‘薪’字,则不知所束为何物。《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之。’《汉书》但云:‘令求盗之薛治’,删一‘之’字,则文义不明。”[7]总而言之,《史记》语言恣肆,不拘一格,多用虚字,不避叠字叠句,常有一气呵成之感。《汉书》对《史记》多所删改,力求雅正,有时反失《史记》之气势和生动,胡应麟说:“子长叙事喜驰骋,故其词芜蔓者多。谓繁于孟坚可也,然而胜孟坚者,以其驰骋也。孟坚叙事尚剪裁,故其词芜蔓者寡,谓简于子长可也,然而逊于子长者,以其剪裁也。”[16]129繁简都是相对的,当详则详,当简则简,一味求简,反失却原书意趣,可谓得不偿失。

三、《史记》多散句,《汉书》多骈偶

史记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解读考纲 文言文 蠡测 09考题

一、解读五年考纲的要求变化(2004―2008)①

(一)2004―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用的观点态度

(二)2006―2008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

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慨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五年考纲共同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浅易”文言文的衡量标准:1)词汇运用主要是文言中的常用词,非常用词和名物典章制度等专门术语极少运用。

2)语法结构主要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文言虚词的运用也以常见而典型的用法为主,冷僻者一般不会出现。

3)体裁主要是记叙,一般以史传中的人物传记节选为主,其中穿插有简短的议论、抒情。

4)内容的涉及范围同古代文化背景知识的联系较为松散,少用典故。

5)文章的整体风格特点是不崇尚形式上的整齐,不堆砌难于理解的词藻,也不强求音节上的谐和。

《考试大纲》要求:《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

(四)五年考纲细微变化

变化:加了限制性的定语,使考查目标更明确。

1.2004―2005年: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2006―2008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里在“实词”前加“文言”二字限制性的定语,看似多余,实则意义重大,它使考查的目标更加明确了。与“文言”相对的“白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但“文言”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而“白话”则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说唱文学,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其他通俗文学作品。大纲这么一界定,既科学,又人文,大大缩小和规范了实词的考试内容。

二、研读全国(广西)五年高考题(2004―2008)②

(一)五年考题的共同点

1.选文字数有所固定

2004年524字,2005年643字,2006年701字,2007年692字,2008年697字。2006―2008年选文字数均在700字左右。

2.选文均为人物传记,出处皆为二十四史③

选文内容大都是人物传记,并尽量贴近和暗合当代社会热点,紧扣和回应时代脉搏,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性。具体分为两类,一是选文为古代名臣良将事迹,表现官员的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或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正直品行和从政治军的才干等:二是选文为古人相夫教子或事亲至孝等事迹,体现和弘扬民族文化及传统美德等。

如:1997―2000的权善才、李若冰、苏琼、胡威均为文臣,2001―2002的田单、李广为武将,2003―2004的裴矩、疏广为文臣,2005的优孟为乐人,2006―2008的何远、宋均、廖刚均为文臣。

1997年节选自《隋书》,1998年节选自《宋史》,1999年节选自《北齐书》,2000年节选自《三国志》,2001年节选自《史记》2002年节选自《史记》,2003年特殊的一次选自《资治通鉴》,2004年节选自《汉书・疏广传》,2005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2006节选自《南史・何远传》,2007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2008节选自《宋史・廖刚传》

3.考题都以选择题和翻译题的形式出现

(1)选择题上,2001年以六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02―2003年以五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04年以四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05―2008以三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2)翻译题2001无,2002―2003均为5分,2004年为8分,2005――2008为10分。

4.考查内容均涉及到文言词语的理解,文言句式的翻译和内容的把握

(1)实词,2004―2008年,涉及到20个实词。即2004(徙、敏、谒、窃)2005(辩、啖、谏、属)2006(善、尚、视、多)2007(失、募、祠、挠)2008(檄、喻、稽、杜),实词多为考查充当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名词

(2)虚词只有2004年有,一题四个虚词“之、遂、以、且”

(3)人物评价,2004―2008年均涉及到人物性格品质,为人处世的方法。

(4)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主要涉及到人物何时做何事,以及结果如何。

(5)翻译主要涉及实词的一词多义、活用和古今异义,虚词语境意,特殊句式的翻译等。

(二)五年考题的变化

变化一:题量减少一题,分值只减少1分。

(2001―2003年文言文试题均为六题)题量从2004年的五题减少到2005―2008年的四题。2002―2004年文言文阅读的分值为20分,2005―2008年的分值降为19分。题量减少一题,但分值只减少1分,增加翻译的分值。翻译从8分加到10分,增加了2分。

变化二:词语考查内容变化大,其余变动不大。

2004年题量为五题20分,但从2005年开始题量均由5题减为四题19分,选择题的考查的内容都共同减少对虚词的考查,而其余三题考查的内容涉及到人物思想品质(第9题)、文章内容的分析(第10题)、文言翻译(第11题)。

变化三:文言阅读,分析渐重。

从2005年开始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

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乃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传记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一是涉及论物述行。这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作相应的训练。

从考点看,实词应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虚词应吃透18个,特别弄通“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应关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别注意在翻译中的应用。文言文翻译赋分之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的形式将以翻译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为主体,少数省市可能单独以段设题。

三、蠡测2009文言命题

1.2009年考纲应延续2008年的考试大纲要求。

2.选材上,还会延续人物传记,并尽量贴近和暗合当代社会热点,紧扣和回应时代脉搏。人物类型应以文臣为主,体现他们如何巧妙处理家事国事,或者如何处理内政外交。另一类则是老百姓的杰出代表,在乱世中他们的民族心爱国情。

3.选文上,根据我国遭遇的天灾以及国际社会金融动荡的严峻形势,我们有必要关注先秦、五代十国、两宋中有关人物传记。

4.考题设置上,也会延续2008年的4题设置,实词一题,人物品格一题,内容概括一题,翻译10分(两小题)。可以大胆预测虚词不会在选择题上出现,但不应放松对虚词的把握,毕竟在翻译时总会涉及到。

5.实词答题方法,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句子语法分析法和代入推断法”来判断实词正误。

6.文言文的翻译既是重点又是丢分点,为此要注意翻译的基本要求“直译”和“意译”。但翻译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先划分句子结构,落实每个字词在句中的作用,即做主语谓语还是宾语,或是定语状语补语,然后直译,一一落实每个字词的含义和作用,如果翻译不通那就意译。

注释:

①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史记翻译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历史的途径不再是阅读史书和文献,而是通过电影电视动画游戏等方式了解历史。这些方式使得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以电视剧《大秦帝国》为例,简述影视对历史的改变与接受,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历史和正确的看待影视中的历史。

关键词:还原;“背叛”;正视

《史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纪传体通史,它虽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哥哥方面的发展状况,但真正通过阅读《史记》来了解历史的微乎其微。时隔2000多年后,秦帝国的崛起依旧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东方政治奇迹。《大秦帝国》以直观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个群雄崛起的年代,如何造就了那样波澜起伏的思想革命,如何造就了由山东六国不屑一视的贫弱秦国成为已拥有20世纪超级国家姿态的秦帝国。

一、《大秦帝国》对《史记》的还原

《大秦帝国》以少梁之战为开端,尽管秦军斩敌无数,并虏获魏军主将公孙痤,但秦军亦受挫严重且秦献公在战争中身中毒箭而死,后其子嬴渠梁即位,史称秦孝公。《大秦帝国》向我们展示的正是秦孝公和商鞅为秦国富强呕心历血的一生。

《大秦帝国》向我们还原了少梁之战后秦国兵源匮乏,国力虚弱。且六国在山东准备分秦,可谓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在这个背景下秦孝公清醒地认识到秦的落后和他国的亡秦之心,为了保住秦国,他不顾众大臣的反对,以重利与他国修好,为秦国招贤纳士,变法强国赢取了时间。秦孝公颁布的振奋人心的招贤令便是史记中的原文。这个招贤令便引来了名垂千古的商鞅。之后便是商鞅因景监求见孝公且三说孝公。孝公终因其《强秦九论》开始变法。南门徙木虽是变法的一个好的开始,但国人私斗,太子触法等氏族和权贵的阻挠亦接踵而至。因孝公这个将强的后盾,商鞅秉公执法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变法得以成功。在齐国大败魏国于马陵,且杀大将庞涓之际,秦以变法新军伐魏,大败魏军,虏公子收失地。秦迁都咸阳,秦国日益强大,秦孝公卒。公子虔等老氏族因变法前恨报复商鞅,谗其谋反,惠王因此车裂商鞅。在此之间也穿插了他国的情况,如申不害在韩国变法的失败,魏国走向没落,诸子各家争鸣等。

《大秦帝国》不仅纵向地向我们展示了秦国的发展变化,《大秦帝国》更横向地向我们宏富地铺叙了许多《史记》没有记载的细节。如商鞅来秦后游历秦山大川和山间乡野,了解秦的风俗和秦的落后的根源,以便寻找强秦策略。这段在正史中虽无记载,但想必也是合理的。因为对症才能下药,商鞅变法既然能使弱秦变强,说明他找到了弱秦的根源。这便是影视剧对历史再现的优点。因为再事无巨细的史书也不能面面俱到,影视便经过合理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那些场景。这个优点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又如,史书只粗略记载“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①,我们不禁疑问商鞅如何通过景监,为何通过景监见孝公。《大秦帝国》便给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还有太子触法后被流放的生活,正史中不可能有记载,但在影视剧中却形象生动的展示了太子流放的生活:太子易名,游历秦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和普通庶民一般,但不忘学业。这些想象出来的故事正好解释了一个流放的太子如何一回庙堂如何能继续维持秦国的强大。凡此种种,都说明了《大秦帝国》对《史记》还是比较客观的接受,大致还原了当时秦国的一些风貌,这对人们了解历史还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的。

二、《大秦帝国》对《史记》的“背叛”

《大秦帝国》虽对《史记》比较客观的展现出来,但其中也不免有一些对《史记》的“背叛”。每对一部外国文学进行翻译,这个过程便是一次新的文学创作。影视的拍摄亦是如此,其间掺杂了导演和编剧的感情和观点,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不同于原著,呈现自己的特点和价值观。

《大秦帝国》把商鞅塑造成一个可以称为完人的人。他正直、痴情、刚正不阿、为公不为私,一心只想秦国强大,然后功成身退。《史记》对其评价却是“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皮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②造成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其一,秦变法初成,秦伐魏。《大秦帝国》中对这场战役的描述为公子首先提出议和,设埋伏于秦军,后被商鞅一一识破并解决,然后以秦少量步兵胜魏骑兵,虏公子告终。《史记》中的记载却是: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昂书曰:“吾始与公子,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昂,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③由此观之,商鞅此战并非如《大秦帝国》所呈现的那样运筹帷幄,以己之强胜他之轻敌。据《史记》记载,商鞅此战以欺诈的手段虏他人主将而破之,不免给人胜之不武之意。其二,秦在变法功成之时,商鞅的行藏之举在《大秦帝国》和《史记》中也有同的描述。在《大秦帝国》中,商鞅有为红颜知己,在变法功成时,商鞅意在隐退,与其红颜游历各国山川,著书修学,颐养天年。在这时,却不料孝公病危,秦国变法有面临严重的考验,商鞅只得重回庙堂。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个表现。在《史记》中的记载却是赵良进谏商君:“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④《史记》的记载是赵良从不同方面劝谏商鞅功成身退,商鞅不听。商鞅继续相秦并非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而且从《史记》的记载中也完全看不出商鞅有功成身退之意。由此可见《史记》和《大秦帝国》中关于商鞅行藏的问题是截然相反的表述。《大秦帝国》中还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对《史记》的“背叛”,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关于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像上面所述,戏剧对文学历史的拍摄也是一种文学的再创造,编剧和导演会根据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需要而对事件进行一些调整,使之更好的体现人物的性格,更强烈地表现人物个性。也可能是导演或者编剧个人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不同而造成的原因。亦或是社会和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不管原因如何,我们都不能去评判是非,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崭新的文学存在。

结语

综上,我们在通过不同的方式接受历史的时候,要正视他,不能完全的接受,每部历史文学作品,它是历史但它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文学,文学是渗透作家意识形态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为无论是谁也没办法把真正的历史像从石碑上拓字帖似的完全拓下来,我们想要了解历史只能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更多的史料去综合地了解历史。(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汉)司马迁撰,(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注解:

① (汉)司马迁撰,(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28

② (汉)司马迁撰,(宋)裴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9:2237

史记翻译范文第5篇

据历史资料研究得出,艺术的诞生早于文字的成熟,而且艺术的历史记载早于文字,人类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只有五千年左右,但是艺术岩画的历史记载已有一万年之久。但是文字的强大功能是超过艺术的,艺术学的理论发展也是需要文字来表达的和记载的,所以历史也是难以逾越文字的屏障的。而艺术家们使用语言的艺术形象,到是很多艺术家是不善于理论的,或者艺术家是不屑于理论的。在视觉艺术中,艺术家用形象的思维,使用线条、色彩、明暗的等来绘画语言,而不是用文字来描述。而绘画语言和文字语言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不能互相代替。

造型艺术形式语言与语言文学文字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虽然文学和艺术学有学科的交叉但是两个是不同的学科。文学以语言文学为主,以文字为表达方式,而且是以诗歌、散文、小说、论文等文学主体进行标的,但是艺术是以视觉和听觉的形象为主体,是用绘画、音乐、舞蹈等来为主体的。艺术学的理论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但是文学理论不能取代绘画理论等艺术理论而存在。中国画的绘画文学性非常强,中国画与书法、诗词等都是关系密切的,这也是中国文人绘画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水墨画的特点之一。

文学是以社会意识形态为素材的,而且以实际生活为素材,所以很多文学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也有思想感情的表达。但是文学的表达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的,在表达的形式上,以艺术的手段,构成完整的世界。在影视作品和绘画作品中,从文学翻译过来的也不少,而这些只是对文学作品不同的表达。

史记翻译范文第6篇

意思是断绝。

出自《史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垧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翻译:凭着在帐篷里推算就可以决定千里之外战场的胜守负,这方面我不如张子房。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保证军饷,供给粮食,这些方面我不如萧何。

(来源:文章屋网 )

史记翻译范文第7篇

翻译;数据库;翻译记忆系统

以前,翻译公司传统的翻译服务模式是以手工作坊式进行的,为了保证稿件最后翻译术语和风格统一,经常采用翻译个人或小型工作团队的工作方式,它强调以个人的经验、能力和信誉来保证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但是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发展和节奏的变化,经常遇到会一些大批量,多语种,跨专业而且时间紧的工作,这时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的人海战术,就难以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有时由于重复翻译,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以及翻译成本的增加,这就要求翻译公司必须要提供一个能够多人同时协同工作,以保证资源的最高效率的利用并最终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只有这样,翻译公司才能处理以往难以想象的工作量,满足更为严格的客户要求。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彻底改变了翻译服务工作方式。为了提高翻译工作业效率,保证翻译质量,控制翻译成本,笔者利用数据库系统历史记忆功能,尝试着探索构建了一个以翻译数据库框架。它的特点是可以将曾经翻译过的原文与译文累积在计算机中构筑起独自的数据库,在下次翻译过程中如出现相似的语句,可从这一数据库当中检索出类似的原文再次运用,是一种“翻译记忆”系统,有了它翻译人员无需重复翻译该相同或类似的词汇、语句,减少重复性作业,实现翻译工作的高效化,从而实现大幅度的成本下降。特别适用于各种量大的规范化文章,如:作业指导手册、产品目录、产品操作使用说明书、技术指导资料、网站等。

1.翻译产业化数据库系统功能设计

翻译产业化数据库系统主要实现功能:主要语种翻译资料记忆、查询、存储、增减、修改等功能;翻译信息资料库更新;翻译软件应用维护。图1所示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示意图。

A.案例库系统

案例库系统可作为数据库系统的一个独立模块,单独安装于服务器、工作站、PC机上。数据库的案例库数据主要有文本、数字、图片等。案例库中主要数据库包括基本数据库和案例数据库。

数据库中存放不同数据,分别对应不同语种,一方面用于案例库对特定语种信息的记忆、查询、增加、删除、修改等管理,另一方面为翻译资料提供数据支撑。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文件功能。浏览数据库中存在的信息(在浏览窗口中还能对数据库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编辑操作)、文件保存、打印预览、打印、退出。

编辑。对数据库记录提供剪切、复制、粘贴、添加、删除等功能。随着新词语的不断出现,对案例库中数据不断增加或更新。因此,必须提供这些编辑操作,以便追踪当前最新数据变化,保证数据库跟更新,保证设计的可靠性。

查询。

数据输出。

此外案例库应具有独立的数据管理系统,美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

B.翻译系统

翻译系统为翻译产业化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翻译功能。

下图2为翻译系统设计过程示意图。

翻译数据预处理系统用于完成翻译系统所述内容所需进行的前期条件处理。通过翻译数据预处理系统,用户逐次进入系统主界面、交互式多层处理界面,进行信息输入及处理。

翻译结果处理系统用于翻译结果的处理等。通过结果显示界面进行结果的显示、保存、向案例库录入、打印。

C.帮助系统

帮助系统提供数据库系统中各个模块详细功能、操作过程、参数输入要求、各种菜单和按钮的作用等。帮助系统应当具有一个总的设计流程说明和针对数据库系统的详细使用方法说明。

D.数据库系统管理

数据库系统平台设置“用户登记”和“密码保护”的三级管理制度,系统用户级别:普通级用户、总师级用户、系统管理员,不同用户具有不同使用权限。当案例库系统单独安装于服务器、PC机等时,也应具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普通级用户:仅可以使用系统;译审级用户:可以对系统的数据库资料进行修改、删除、增补;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所有操作。此外,数据库系统能够自动及手动备份数据,可根据需求进行字段的扩展和容量的扩充。

2.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翻译系统为数据库系统的核心,针对核心设计系统,完成了数据库设计系统的基本构成结构设计,其构成框架为:前处理模块+子系统组成的主运算模块+后处理模块。整个专家系统设计子系统,主要包括:英语,法语,德语,俄语,及扩展模块。

3.建立数据库系统

进行如下模块的开发:开机模块、信息导入模块、翻译模块、系统退出模块等。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通过Visual Basic编程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界面设计及通过翻译专用软件实现翻译过程。主要模块包括:开机模块;信息导入模块;翻译模块;帮助模块;安全管理模块。

[1]黄又林.现代翻译服务业市场解决方案.首届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论文集

史记翻译范文第8篇

文言词“所”字最早可能是个象声词,《说文》中是这么解释的,“所,伐木声,从斤从户声。诗曰伐木所所。”

但是“所”在古代汉语里的基本用法及意义是名词,表示处所。如《诗经・卫风・硕鼠》:“爰得我所。”《左传・段于鄢》:“不如早为之所。”“所”就是名词居所、处所的意思。这种用法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如:“场所”“住所”“各得其所”。再进一步如派出所、诊疗所、招待所等。“所”的这种名词用法后来又被引申指抽象的处所、场所。如《左传・僖公四年》:“虽众,无所用之”中的“所”便表示抽象的意义。

“所”字又可用作不定数词,表示约数,放在名量词后面,应念xǔ,后作了“许”,如《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史记・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从魏晋以后多用“许”字替代了“所”字的这种用法。

“所”字还可用作量词,如班固《两都赋》:“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现在也有“一所学校”“这所房子”等这种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名词“所”的引申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所”的用法被不断引申,进一步虚化,则成了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这里,它已经不能独立使用,必须和其他词结合起来才能起指代作用,所以有的语法书把它叫做“辅代词”。它用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面,构成一个名词性的词组,可译为“……的人”、“……的事物”,指示和代称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1)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庄子・庖丁解牛》)

(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

(4)财物无所免,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

“所见”是指看见的那些牛,“所知”是指所知道的那些事情,“所安”是指安身的东西,“所幸”是指宠幸的妇女。

“所”作为特殊代词时,还可用在介词“以”、“从”、“为”、“与”的前面,指示和称代介词介绍的对象。这种“所”字与介词结合起来构成的“所”字词组,放在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前面,作动词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手段或方式方法,产生某种行为的原因,以及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物等。例如:

(1)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表示抵抗的方法。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导致这样做的原因。

(3)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表示剑从这里坠下去,表地方。

当然,“所”字也还有其他许多凝固格式,如“何所”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式。与“为”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格式等,都要注意分辨。

和“所”一样,“者”在古代汉语里也是一个“辅代词”,只不过没有“所”那么复杂罢了。

“者”字的一种用法是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一个名词性的“者”字结构。(它的作用很象现代汉语中“的”,但是它不等于“的”,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和用法不同)可译为“……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在川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记》)

需要说明的是“者”的这种用法一直沿用到现在。例如“劳动者”,只不过“者”在这里的辅助作用更加明显,甚至已接近词尾性质了,如:“读者”、“老者”、“胜利者”。

“者”还可以放在数词或时间词的后面表示一定的范围或种类。如:“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梁惠王下》)等。数词之后的“者”可译为“样”“种”“方面”等。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里也很常见。但时间词后的“者”没有办法翻译出来,当然,在现代汉语里已经没有这种用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