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扎心文案

扎心文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扎心文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扎心文案范文第1篇

1、如果没有感觉,就不要给我错觉。如果没有动心,就不要动摇我的心。

2、你今天买不起新鲜水果,就攒钱过几天买,你图便宜买下的烂水果,吃起来时候根本就是负担和垃圾,绝不会为你带来任何愉悦,现在得不到就忍,就等,就去努力争取,人生短短几十年,爱和吃能别凑合就别凑合,你的心和胃都很小 ,别亏欠它们。

3、真正的好朋友是把许多美好的事物说给你听,并且希望你也能够拥有,而不是拿这些东西来反讥你的现状,且认为你不配拥有这些东西。

4、记住:可以哭,可以恨,但是不可以不坚强。你必须非常努力,因为后面还有一群人在等着看你的笑话。即便是躺着中枪,也要姿势漂亮!

(来源:文章屋网 )

扎心文案范文第2篇

以牛扎饼页面为例

1、页面是消费者第一次与产品进行接触,所以整个首页包括宝贝详情页,排版要简单直接,突出重点,不宜过多的花式,将产品排列展示为主,附带产品特点文案,文字需要在23号以上,但不宜过多,清晰简单是消费者最喜欢的,为啥呢?

因为手机屏幕没有电脑屏幕大,我们在用手机浏览的时候,字体过少,或者是店铺页面过于复杂,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度,没有给产品吸引的同时也看不清文字,容易跳失。

2、产品主图和详情页的前三屏,不要出现虚的东西,以展现宝贝的实物为主,特别是食品方面,需要将食品最诱人的一面展现出来给到客户,例如主图,用手机进行购物的客人,五张主图是起主导的作用。

第一张主图,产品全貌+产品卖点文案,牛轧饼是台湾有名的特产,且这个店铺的产品是直接从台湾进口的,所以台湾进口是这个宝贝的一个主要特点。

第二张主图,食品行业规定第二张主图是需要白底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白底图,第二个方面是产品的卖点,市面上的牛轧饼基本上都是以一包包为主,但是这个店铺是从礼盒方面入手,礼盒是它的一大特色,且是与众不同。

第一张主图第二张主图

第三张主图,展示的是产品叫卖,促使消费者购买。而第四/五张主图以产品细节为主,让消费者更好的了解产品。

第三张主图第四张主图

3、首页和宝贝详情页屏数不易过多和图片的像素不易过大,打开图片需要网速,在户外或者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图片过大或者页面的屏数过多,会出现图片打开过慢,一张图片打开要几十秒,很多消费者会直接关闭,就算那个宝贝他是有购买意向也不会考虑,打开页面的时间越长,跳失率也会随之上升

加大无线端推广

页面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推广方面,大家先看一下下面的数据,总的来说,这个店铺无线端的数据还是相对比较好的。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整个行业,哪些词是热销词,我们可以借助淘宝搜索下拉框和各种软件工具进行选词,同时,我们还需要在直通车增加移动包的词,设置默认出价为市场平均出价*100%,并将移动出价比例拉大到120%,同时,将有一定实力的精准关键词的出价出到最高,直接在第一位展示,再根据实际的数据进行调整。

当无线端的投产比良好且有上升的趋势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数据将无线端的移动出价比例逐渐拉大,提高无线端的总体效果。

活动玩法

扎心文案范文第3篇

近些年,古玩市场赝品泛滥成灾,我已经好几度春秋没有去转上一转了。那日穿过清水塘路,竟然在古玩市场门前与久未谋面的小徐劈面相遇。小徐与我家咫尺之遥,见到我,他吃惊地双眉一扬,诡秘地一笑:“真是巧了,刚才还在想,您老在,一定会喜欢……来来来,快同我去看看,估计还没有出手。”小徐推着我径直往二楼走,一边说:“十多个陶人,好漂亮,就是要价高得吓人。”

上得二楼,就在拐角处,地摊上果真立着两个陶俑,还有些陶罐陶碗和七七八八的瓷瓶瓷盘。

小徐见我有些惊诧,笑了笑说:“还有十来个陶人,放心,都在那个纸箱里。”他指了指地摊旁的一个大纸箱。当这些陶人,“他们”一组12个,整整齐齐一字排开在地摊上时,真像是正要出行的一支队伍。陶人们的土垢土锈,其服饰特色,其形象特点,都在无言地诉说,我面对的,是可遇难求的元代陶俑!

代人下地狱

对于人俑,我并不陌生,对于它们的发生和发展,我曾经作过了解。

《吴越春秋》记载着这么一件荒唐而又残酷的事情。吴王阖闾的爱女自杀身亡,阖闾异常悲痛,要厚葬爱女。于是役使百姓“凿地为池,积土为山”,建造的墓地十分庞大。待到下葬之日,吴王着人组织一批艺人,一路舞着纸扎的白鹤前往墓地,那一日万人空巷,百姓成群结队追随观看。到达墓地后,兵士们突然将百姓围住,强令他们进入墓穴,然后封闭墓门,制造了历史上有名的坑杀万人为公主陪葬的历史性悲剧。

这种惨无人道的“人殉”,在当时甚为盛行,“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权势显赫的王公贵冑们一旦撒手人寰,如何去选择“人殉”,照章办事就是了。奴婢仆役,他们的生与死,全凭主人的一个遗嘱。

春秋时期“人殉”的典型人物,史籍上有记载,如“武公卒,从死者66人”;又如“穆公卒,从死者177人”。大量的无辜奴婢仆役被活生生地杀死陪葬,为的就是让去世的王公贵族们在那个阴冷的地下世界不感到寂寞。

冷血的“人殉”制度直至战国时才逐渐废止,秦国的献公(公元前384年至前362年在位)明令“止从死”,杀活人以陪葬的制度宣告终结。

秦汉时期讲求“事死如生”,这一“止从死”,后事怎么办?于是人俑应运而生。

秦始皇帝的万千兵马俑当是陶俑中的杰作。以后又出现各种材质的其他明器,鸡鸭牛羊猪狗马,耕织书童俳优仆,屋宇田畴舟楫车,人世间所有的,已亡人都要应有尽有,而且越制作越精美,越制作越形象,乃至于涌现出许多的陶瓷、石雕、木雕艺术精品。

制作人俑,为的是“事死如生”。但春秋时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他提倡用草扎的人马陪葬,认为俑有几分像真人,用其陪葬是不人道的。显而易见,孔夫子就连这种微缩了的替代品也不喜欢。

但是,不单人俑一代一代传了下来,“人殉”亦并未绝迹。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立一遗嘱,要“未曾生育的嫔妃”陪葬,“人殉”者40余众。

夜读元人俑

面对这群元代陶俑,我抑制不住喜悦之情,强压住蹦蹦直跳的心,尽量平心静气讨价还价。

诚然,就这群元代陶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而言,摊主的要价并不算奇高,只是,谁不想少花钱办好事呢?几个回合的讨价还价,陶俑们终于进了我的“独羊居”。

这群陶俑灰陶质,共12件,都在31厘米左右高度。造型皆为双脚分开与肩平的站姿,胸腹微挺,除一俑着长袍外,余均窄袖短袍,腰束带,脚登靴。但头上戴的帽子有所不同,有戴橄榄形帽者(图1),有戴宽檐小毡帽者(图2),还有戴平顶帽者(图3)。人俑面相丰满,高鼻梁,大耳垂,但神情各不相同,或作拱手状,目光平视;或身背箱包,双手紧抓肩上的背带;或手捧方巾托着的带锁小盒,毕恭毕敬;一手叉腰,一手半握拳平放胸前;或双手一上一下半握拳平放胸腹前,微含笑意。

根据俑群的造型判断,当年他们大多手握长杆式仪杖类物;从服饰衣着看,他们中有跟班衙役,有文案随从,有生活侍仆。由此推断,墓主人必定是位有权有势,官职不大不小的地方官员。

饶有趣味的是:俑群中竟有一名女子(图4)和一名书童(图5)的造型。书童束螺状双髻,长袍长裤,平底鞋,双手捧一伞,嘴角上翘,笑得亲切可爱。女俑为成年女子形象,着短袄长裙,双手用方巾托一小碗,表情温顺。而长裙下却露出“三寸金莲”。

何以“三寸金莲”

元代统治者为蒙古草原民族,从来以“天足”自居,“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为何出现在这一元代官员死后随葬的俑群之中呢?

扎心文案范文第4篇

“无论世间多么黑暗,我也愿做给所有人温暖的明灯。无论未来迎接自己的是支持还是排拒、赞赏抑或责难,我也将一如既往、没有分别地去爱这个世界。”她说。

她叫马滢,1988年生,山东济南人。22岁皈依佛教,24岁在四川甘孜扎嘎神山东祉寺剃度出家,改名才真旺姆。

正值花样年华却落青丝、披红袍,于是,坊间的不解、争议、艳羡、赞叹纷沓而来,使她成为网络热议的人物。

成 长

“清楚地看见今日的滢与昨日的滢的相通与不同。这不同在于对自身的克制,选择性改变。这不同在于越来越强烈地向光性和安定的心。虽然我依然拙劣。但我有光,我在长。”

―马滢记于2009年1月31日

马滢眉目明澈,神采清纯。大学之前,她同普通的女孩儿并无二致。爱音乐,爱读书,也会写一些颓废破碎的文字。有些俏皮,有些无厘头。当然,也少不了青春期的烦燥与纠结。

她的大学生活同样与其他优秀的大学生并无不同。学生会、广播站、辩论会、团支书工作,总是忙忙碌碌。但是没有多久,她便因“不自在”退出了学生会,她说她不愿意“为了表面的东西而放弃获取想要生活的权利”。

一如许多文艺青年,她喜欢背着单反四处游走,透过镜头看山看水看斑驳光影。江南、东北、草原、深山,大半个中国都留下了她的欣喜赞叹。

2010年,上了大二的马滢决定投身公益。那年11月1日,她与几位网络好友共同创建了“中国蒲公英公益平台”,并撰写了题为“我们不一样”的纲领性文字。文中说,“我们要做的,是让内心真正参与的、让爱流动的公益交流……把自己放低,选择去做,去付出,是来自我们的内心。只要是真诚的,对方就一定能感受得到。”

马滢也确实如此去做。2011年3月,她旅行至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利加咀村,便留下来支教。

利加咀村是四川木里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子,也是最原始的摩梭部落。这里不通公路,没有信号,限电。汉语不是母语,孩子又调皮,教学很困难。这样的环境,马滢似乎并不觉得艰苦。她趴在溪边饮水,十指嵌了黑泥,和脏兮兮的小孩子嬉闹,每天的食物只有土豆萝卜酸菜,皮肤因为风沙发炎,又被虱子跳蚤咬满了包,衣服又脏又破……但是想到村里人们纯真的微笑,她仍说,这里是桃花源。

2011年6月,马滢从青岛大学广告系毕业。当时她并没有随大流去考研或者考公务员。她说,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的工作选择,“一是不能做昧良心的事,二是一定要能利益到他人。”最终她去了济南一家公司做广告策划,在策划文案和创意里融入一些正能量的理念。

上班前,马滢发愿要捐出工资的10%用于公益,然而事实上,她把1400的收入,捐出了一半,700元。

借着做公益,马滢成长了很多。日后想起,这些经历也大大助益了她的修行。她说,“去真实看看众生的苦,有时候比关门打坐更能引发慈悲。”

寻 路

一些年前,我和很多人一样,生活在“梦想成为别人”里。后来我学会了去面对聆听与调适自己这颗心,并以信念和勇气成为了最为真实的自己。于是慢慢的,我活在了别人的梦想里。

―马滢记于2013年12月18日

其实,从大二起,马滢就开始没来由地亲近佛法。在阅读学习佛法、诵读佛经的过程中,她产生了很多奇妙的感应。2011年2月,她在博客上写:“宇宙啊,赐给我一个师父吧。”

大约是听到了马滢的呼喊,一周后,洛登堪布上师从天而降,为她灌顶。取法名“慈诚卓嘎”,意为“持戒白度母”。至今她仍说,皈依上师三宝的那一天,是她生命中最重要最温馨的一天。

2011年8月,马滢去了四川甘孜藏区,登上了洛登堪布上师所在的扎嘎神山。那是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顶,需要穿羽绒服,住帐篷,去很远的地方挑水。高原反应让她行动困难、头疼欲裂。艰苦中所见所遇深触灵魂,让她见到上师就泪流不止。于是她发愿:认真自修,弘法利生,不负师恩。

从扎嘎神山回来后,马滢依教进入索达吉堪布的“菩提学会”学习,深入佛法。

2012年7月15日,马滢第二次上扎嘎神山,山中云朵变幻,青稞如柔软的羊毛毯绵延,让她心意辽远。在只有白菜土豆茄子的清淡日子里,马滢深感妙欲如盐水,愈饮愈增贪。回望尘世,如置身漩涡;上山如上岸,便不再想下去了。

彼时马滢虽不愿下山,却也不想出家。她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心并不稳定,于是决定在山上待到能出家为止。

她和几个道友被派到一个藏地村落学习藏语,打开窗便能看见亚拉雪山。隔绝尘世的美丽洗涤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从中获得进益。一个月后,马滢的心已从高山瀑布变成静水流深。她忐忑地问上师可不可以出家,得到肯定答复后,欢喜得泪流满面。

她曾在感情中寻找幸福,却发现不过是两个人的执着和欲求带来的游戏;她曾在行旅中找寻自由,却发现总也走不出己心的习气;她曾以为真正的意义在自我安乐里,后来发现用物质和小情怀堆积起来的生活只是编织的幻境而已。于是她继续找,终于在神山上找到了答案,找到了最亲切的归属。

本是顽僧心,却生女儿身。待到尘烟尽,纵身入浮云。

藏历水龙年八月二十五空行母荟供日,阳历2012年10月10日,少女马滢于四川甘孜州扎嘎神山东祉寺落发出家,并更名为才真旺姆,汉译“持寿自在母”。

回 家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亿万年的漂泊,今天,要回家了。

―才真旺姆记于2012年10月9日

刚出家那会儿,东祉寺还在建设中,才真旺姆住的小房子不过是10平方米的帐篷,时有不速之客光临。她在屋里发现过黄鼠狼活动的痕迹,在被子里发现过牦牛骨头,在打坐时眼睁睁看着闯进来的羊喝了她的水……充满灵性律动的生活,让才真旺姆觉得尘世如此之远。她曾对山作诗:“雪落寒窗下,随山品空茶。水天沧海里,云深掩旧家。几多尘劳事,几番葬落花。佛心笑不语,拈枝看新芽。”

如今才真旺姆已经习惯早上五六点左右起床做早课,八点到十一点上课听法,下午教藏文课。寺院有活儿就要去做,夏天居士多时,常常连轴转着忙碌。没事儿时下午四五点就回到自己的小房子里,省去晚饭,看书背诵,准备第二天的讲考。

没电的时候,才真旺姆要拾柴烧火做饭。菜由寺院统一下山采购统一分发,以白菜土豆为主。断菜的时候,便食糌粑野菜。冬日严寒,菜经常被冻坏。就是这样的生活,才真旺姆不见清苦却见澄静。她曾笑言:“在我看来,这山上苦的事有三件:一、上楼时踩裙子;二、和面时掉袖子;三、穿着嘎让系扣子。除此之外我再也找不到更苦的事情了!”

2013年5月,才真旺姆的父母上山看她。

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是见到女儿身着僧衣,削去头发,母亲还是忍不住痛哭流涕。不过,看到女儿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快乐,父母也不再勉强,选择站在女儿一边。这让才真旺姆十分感恩。

后来,才真旺姆父母主动亲近佛法,相信在佛法的加持下,他们一家可以获得生生世世的安乐,这也让才真旺姆无比欢喜,因为一家人已从今生萍水相逢的短暂因缘,变成了生生世世的金刚道友。

在这样的欣然与欢喜中,才真旺姆把父母交给了诸佛菩萨。“他们今生,就可以了脱生死轮回了。而还有更多的父母,等着我去救度,所以我不能停下。”她如是说。

弘 法

“遇乐回向诸善根,利乐周遍虚空界;遇苦代受一切苦,但愿苦海皆干涸。”

―才真旺姆

在日夜修持中,才真旺姆的心慢慢变成一颗真正佛子的心:念念众生。她时常感悟着上师的慈悲,感悟着众生的苦楚而潸然泪下。

于是,她立下誓言:“无论世间多么黑暗,我也愿做给所有人温暖的明灯。无论未来迎接自己的是支持还是排拒、赞赏抑或责难,我也将一如既往、没有分别地去爱这个世界。”

才真旺姆莫名地红起来了。

从今年1月份开始,她被上师派下山弘法。从东祉寺下来,辗转南京、海门、上海、贵州等地,至今还没回过山上。

讲法的住所都由居士提供,有时候从下午到深夜,满满全是人,这让才真旺姆很感动。很多人冲着对她的兴趣来参加弘法讲课,其中不乏年轻人。在她看来,这是因为讲课师父“和他们同龄”。

同时她也在微博、人人等网络平台推荐佛法文章、分享佛法智慧、日常、回复网友的疑问。在她看来,这也是弘法的途径之一。

对于增长很快的关注度,她说,“一方面没有太大感受,因为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起起伏伏皆是无常;一方面又很开心,因为可以通过我这个渠道让更多人了解佛法的智慧与价值,也是我特别愿意去做的事情。愿所有与我结缘的人都能得到终究的快乐。”

在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她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声音。鄙夷有之,怀疑有之,惋惜有之,激赏有之。

扎心文案范文第5篇

对此“通病”,有媒体的具体描述是:“从早上一睁眼开始,去哪儿吃早饭,坐哪路车,文案怎么写,作业怎么做,下班放学之后去哪K歌,明星们的八卦,哪个牌子的化妆品更适合自己,身体突然出现的小毛病,电影里的小细节,甚至是回家途中偶然遇到的那只猫的品种都成了内心永远比外在火热的‘80后’搜索的对象。”

令人疑惑的是,为什么大家都在搜索引擎前发呆,唯独“80后”生了病,而且还“通”了?

在此,有必要先说说我对时间的理解。为什么世间多说“处女地”,而不说“处女时”?在我看来,实际情形或许恰恰相反。因为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每个人都只能占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因为时间永远新鲜又转瞬即逝。与每分每秒都为生命保持童贞的时间相比,空间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成了“人尽可夫”的古战场。遗憾的是,那些雄心勃勃的帝王可以占领天底下的良田沃土,却不可能通过杀人无数而万寿无疆。

然而,尽管我相信时间比空间更真实,对人生更有意义,承认时间是我们现在也是最后的栖身之所,但我还是很不喜欢看到有人用“80后”或“90后”这样的词语来概括一代人的品质。如果人被当作某个年代的产品,并用这个年代标刻他们的人生,贴上标签,分出级别,那这个世界岂不真的进入赫胥黎与扎米亚京笔下的乌托邦了?众所周知,在那个美好得令人发抖的世界里,生命没有任何意义,除了编号。

如上所述,对这种全称式的标签描述,我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反感。严格说,我也不认为这种“搜索生活”是一种病。从信息获取的方式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一种求知方式的变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之所以无节制地赞美刚刚进入大众生活的互联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互联网开启了一场关于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一场由“推”(push)到“拉”(pull)的历史性转变。从此,我们开始告别野蛮的“推时代”,不必时刻为那点可怜的信息傻坐在电视机前,一边在心里撑起雨伞,一边逆来顺受地接受各种广告与宣传的猛烈灌溉。

如何理解“百度和谷歌的权威”?显然,和过去“打天下”打出权威相比,“搜天下”的背后却是“权威社会化”。人们对百度与谷歌等搜索引擎的使用与推崇,恰恰构成了对传统权威模式的一种反叛。网络时代的任何知识说到底都只是一种可以被修正的信息,而搜索引擎所提供的亦不过一个便于寻找信息的信息平台或者市场。至于其中内容,哪些更权威更真实,哪些更实用更有益,则完全取决于搜索者自己的比较与判断。所以说,怕只怕百度、谷歌有“通病”,怕只怕人们在所有搜索引擎里找不到有用的信息,或者只能找到“一面理”标准信息,而无其他能起“匡正”与交叉验证作用的信息。从这方面说,“搜生活”如果有病,那不是因为搜,而是因为搜不着。只要搜索引擎是健康的,使用搜索引擎寻求知识的人也是不容易有病的。

扎心文案范文第6篇

表现迷魂阵,创意迷魂阵和情感迷魂阵是广告迷魂阵的三个主阵,三阵或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形态,或是阵阵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误入,后果不堪。 表现迷魂阵

此乃广告迷魂阵的首阵。顾名思义,广告表现的相似使人如坠迷雾中,分不清谁是谁。到底甲广告是卖些什么,乙广告又是卖些什么,消费者不记得,只觉得甲和乙很像。当看到甲时,想起乙的产品,反之亦然。就像中国电信的形象广告《江河篇》和乐百氏纯净水广告《水,源来如此》。中国电信的《江河篇》的画面从辽阔的海洋到磅礴的河流,到壮丽的瀑布,到活泼的溪水,再到晶莹剔透的露珠,特别是那露珠克服重力的逆向运动,如果没有出现标板的中国电信,笔者认为会是乐百氏纯净水的广告。此因乐百氏纯净水的《水,源来如此》用的也是相似的表现手法,同样是从海洋到江河到溪流到水滴,最后一句是“水,源来如此”。这两则广告的表现是惊人的相似,叫消费者如何辨得清。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是漫不经心的,他们不会专心地记忆广告及其内容,特别是在现在这种传播过剩的年代。两个相象的广告,短期内究竟是甲盖过乙呢,还是乙超过甲,笔者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消费者最后都不会记得它们,不特别的东西引不起注意和恒久的记忆。

现在的汽车平面广告也向消费者摆起了此迷魂阵。翻开报纸,触目所及的汽车广告:完美的灯光下,闪着金属光泽的曲线,半侧面的完美形态;表现的手法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车后展示的场景的不同,不过也不外乎是灯光背景或是辽阔的沙漠或是起伏的山景,再或是无尽的高速公路中的其中之一而已。这样的广告,又有谁能一眼扫过去就知道是哪个品牌的哪一款汽车的广告呢。毫无特点,又怎能勾起消费者的注意力呢?

广告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Adverture,具有“大喊大叫,吸引人注意”之意。到1300~1475年的中古英语时代,逐渐演变成Advertise,意思是“某人注意某事”。以后又演变成“引起(或通知)某人注意到某事”,随后有延伸到“让众人知道某事”。广告一词的发展不正是在说明广告最根本的一点是引起注意。在传播过剩,信息爆炸的年代,大量表现相似的广告,消费者逐渐变得麻木,逐渐习惯这一切。多么可怕的麻木和习惯啊!广告之所以没效就是因为它们。试问,麻木的人怎能被引起兴趣呢,习惯了的事物又怎能引起注意呢?没有注意,就没有广告! 创意迷魂阵

创意是广告人最引以为豪的一点。广告人无不挖空心思地去寻觅创意,每当想到一个创意时,忘不了洋洋自得一番。可是,创意是否被消费者理解和接受,广告人却想得不多。笔者认为造成创意迷魂阵主要有两点:一是为创意而创意。创意不是矫揉造作,创意是自然的;创意不是虚张声势,创意是纯朴的;创意不是天马行空,创意是务实的。荒诞离奇是一种为创意而创意的表现。这样的广告只是空顶着创意的头衔而已罢了,对产品的销售一点帮助也没有,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长安福特嘉年华的平面广告正是这样的代表:一幅是一个手举“@”标志的人在干裂的大地上的倒影,另一幅是一只青蛙带着两个大气囊浮在水面,文案是“画里有画,你看得出来吗?”要不是广告下面还有个mini-car.com让人猜测到广告可能是与汽车有关,该广告是看不出与汽车有何联系的。然而画里有画,这究竟是什么,还真让人摸不着边际。这能叫消费者不陷入迷魂阵吗?二是创意与产品联系不紧密。这是形象广告最容易犯的错误。消费者也容易被迷魂。中国银行的《山,水,竹林,麦田篇》很多人认为是银行广告的一个转折性的创意。其唯美的画面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但是,有没有发现这一系列广告有个致命的缺点:品牌与广告创意联系并不太紧密。《高山篇》的谦虚,《江河篇》的源远流长,《竹林篇》的气节,《麦田篇》的豁达,突现了中国银行的四个特点。可这四个特点,笔者认为套在中国哪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上都是适用的,无法突出中国银行的独特。这可能是因为这系列广告原来是为新加坡的中国银行而拍的,并不是为中国大陆的中国银行度身订造的吧。创意与品牌的联系不紧密,容易产生创意与品牌的割裂,也就说该创意套任何产品的任何品牌都可行得通,这也使得广告创意容易被模仿。创意的相似,是造成表现迷魂阵的一个原因。 情感迷魂阵

广告迷魂阵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是对广告像掉了魂魄似的——毫无感觉。情感迷魂阵针对的正是广告中的情感泛滥。现在的广告以各种情感诉求,随时随地地打动消费者。可是,有没想得到一点,任何情感再丰富的人看多了这种情感泛滥的广告,也会变得“麻木不仁”。

沉溺在情感迷魂阵中不能自拔的更多的是广告人。这可能是因为绝妙的广告创意难求,但煽情动人的广告易得吧。在没有创意时,以情感掩盖创意的缺陷,动人的广告也是一则能促进销售的好广告。问题的关键浮现出来了:情感也能促进销售。这缘于不少广告人都认为“消费者受凌驾与逻辑之上的无形的情感价值影响。因而,他们常常是不理智的,不符合逻辑。”但是,心理学家理查德(Richard)和本内斯·拉扎勒斯(Bernice Lazarus)在《激情和判断》一书中提出了“情绪总是很大程度地依赖判断”,“情感依赖于对个人含义的评价,没有含义,没有评价,就没有情绪”。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罗尔·穆格(Carol Moog)博士,这样描述道:“严格意义上的情绪化行为,总的来说,发生在年幼的孩子和认知有严重障碍的成年人士身上。客观评价及理性思考的特征或多或少地促成了所有选择和所有区隔论点,它同情绪的引发、忠诚或产品的激励特征无关。”

换言之,广告必须给人一个购买产品的理由。广告人过分沉溺在广告的情感诉求,忽视了广告的理性元素,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告主的重广告轻产品现象的产生。广告主对广告有了误解:只要广告做得好,产品就销得好。销售的关键不再是产品本身了,而是广告。广告只是营销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为了使产品卖得更好。广告的作用只是推波助澜,诱惑消费者去尝试此产品。广告让消费者产生了购买行为,就可以说它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而消费者是否重复购买,依靠更多的是产品的品质等内在原因了,此时广告仅仅是起推动作用。产品好,广告好,消费者乐于购买;反之,如果产品不好,广告再好也是枉然——不仅对产品销售没帮助,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此无关乎情感不情感,而是一个很理智,很逻辑的问题。广告主过分看重广告的作用,忽略了销售中最核心的元素——产品自身,进而轻视了对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研发。这样,纯粹用广告堆砌出来的销售额和产品必然不会长久。

扎心文案范文第7篇

现代主义绘画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对抽象的偏爱。像俄国的瓦里西•康定斯基、彼德•蒙德里安等追求纯粹的或绝对的抽象。比如,蒙德里安曾画了一系列的树,这些树由简单的视觉形象《红树》(1909˜1910),发展为由垂直和水平线组合成的抽象视觉形象《开花的苹果树》(1912)。康定斯基是用大胆的视觉语言来解释自然,运用纯粹的点、线、面组合。马蒂斯的《马蒂斯夫人像》,莱歇《拿花瓶的女人》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抽象和概括。马蒂斯的《含羞草》反映了他追求愈来愈简约抽象的造型,对形式感的浓烈兴趣。画中的少女形象力求单纯化,并用画中画来做背景,色彩也抽象简洁。保罗•高更的《神日》,他充分运用了绘画和音乐的相通性,把色彩的和谐、色彩和线条当成抽象表现的形式。现代主义另一个最值得注意和最整体性的倾向,是消除了透视的空间,追求画面平面化。画家凡•高的画就很明显,它的空间纵深感减弱了,屋宇的造型是不标准的,至少是歪曲的、平面化的,画中的田野也是平面和变形的,都是几何化的形式。平面设计中的变形运用也很普遍,通过平面设计中的构成手法:同构、替代、特异、渐变、矛盾空间、虚实、倒影等来取得。其中,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就是在二维平面上表现空间感的。这幅作品充满了恐惧、犹豫和冲突,画面中的瘦小男人,凸出的眼睛和上升的海岸。在表现形式上,强烈的透视线赋予了画面空间感和深度感,但别的线条则强调画面的平面感,因此冲突感表现在空间和平面之间,以这种冲突来表达画家心中的冲突。

二、19世纪末现代主义绘画

(一)从平面构成角度解析

后印象画派重视构成形的线条、色块和体、面,强调个性化。塞尚的《苹果篮子静物画》,运用了构成的方法,如把篮子故意很突出,桌子上的瓶子偏出垂直线,桌子的边缘不相对,强调物体变形。

(二)从色彩构成角度解析

现代主义绘画在色彩方面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印象主义绘画展现的是自然在阳光中色彩斑斓的丰富变化,突破了“固有色”,表现在光线下的色彩效果。如“印象派之父”莫奈的《印象•日出》。后印象的塞尚采用色彩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体的体积、深度、重量感,用色彩冷暖来塑造形体结构,富有色彩、结构之美。凡•高《星空》画作,是以蓝色和紫罗兰色为主色调,星星发光的黄色点缀着前景中深绿色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新印象主义的修拉以科学的分色理论为基础,用纯色分割成点和块排列在画布上,理性的对色点的组合,与印象派的自由随意笔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点彩法对以后的色彩构成也有很大的启示。

三、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形式的美学追求与启示

(一)野兽派

野兽派宣称纯粹的美,追求线条、形态和色彩的欣赏。马蒂斯在绘画中,采用了纯色的平涂,是受新印象派点彩技法的启示,强调色彩的对比与协调,采用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作为主调,富有装饰趣味,这些深深影响了平面设计中的色彩的运用。他的《红色中的和谐》中的色彩搭配宁静而祥和。

(二)立体主义画派

立体主义绘画是从毕加索的作品《亚威农少女》开始的,他以几何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打破、分解,然后经过主观组合、凝聚,在单一的平面上表现物象。他的《生之快乐》以平涂的色块和曲线轮廓来表现的。

(三)抽象主义和构成主义

康定斯基热抽象、蒙的里安的新造型主义绘画的出现,体现了现代视觉概念的绘画手法不再受“描绘”的手法支配,完全由画家按自由的意志支配,纯粹的造型手段——点、线、面、色彩,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把绘画的全部内容归结为“形式”和“色彩”,还发表了《艺术的精神》、《点、线、面》等文章,使得造型转向了规则的几何形。与康定斯基的“热抽象”艺术相对应的是皮特•蒙德里安的“冷抽象”艺术,他以冷静的态度理性地来处理画画,采用纯粹的几何形抽象来表现。他把抽象主义的理论发展到极端,他的《红色、黄色、蓝色与黑色构图》是采用的纯几何形的抽象画,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加以灰色和黑色。作为纯粹的形式也表现了其抽象的美学形式。还有克利的抽象主义作品中带有一定的象征性,作品常出现一些圆圈、箭头、数字、拉丁字母和其他抽象符号。同样在图形设计中,符号学的运用,影响着图形设计的表形性思维。也正是它的存在,使平面图形设计的信息传达更加科学准确,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他提出了联想的思维方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属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联想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当我们面对一个广告题材时,从文案的撰写、形象的创造到色彩的运用,所体现的就是作者的创意能力。

(四)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的绘画努力表现新时代的精神,表现对象的移动感、震动感,表达速度和运动,运动是未来主义的核心。法国杜尚的未来主义代表作《走下楼梯的女人》,采用摄影的方式来描绘行动中的人体,开创了艺术创作中未有过的第四维空间-时间。未来主义在海报设计、杂志和书籍设计中表现明显,版面设计中反常规的自由安排,不受固有原则的限制,这种反理性和规律的设计已经成为平面设计流行的风格。

(五)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反理性,认为艺术无规律可遵循。扎拉为达达主义撰写了《达达主义宣言》。达达主义对平面设计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了利用拼贴方法设计版面、利用照片的摄影拼贴来创造插图,以及在排版上主张无规律性、自由性。

(六)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在现实主义之上的一种反传统的艺术形式,着重表达艺术家自己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比如梦境等。它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对以后的平面设计中开拓思维,提倡创新性有一定的启发。

四、小结

扎心文案范文第8篇

A:我接触到这个项目是在2000年的1月,小说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但很难想象如何把它拍成电影。当我得知导演是执导过《兵临城下》《情人》等影片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以后,我就十分开心。

去年4月,我见到了这位满头银发的导演,他是位很和蔼的老先生,我们聊得非常开心。在经过了认真考虑之后,我用一封邮件向导演表达了我的态度, “Yes,I want to join to do the job”。

Q:操作难点有哪些?

A:片名叫《狼图腾》,首先要解决狼的问题。狼在哪儿?我此前也观看过几部跟狼有关的影片,影片的创意都很好,但都没有用真狼来演。我问片方为什么,他们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狼是永不被驯服的动物。

就在我走了很多弯路、一筹莫展的时候,导演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是加拿大有个驯狼师,能够帮我们解决狼的问题,他还曾参与过一部法国投资的电影《狼》的拍摄。我十分高兴,很快就与这个加拿大籍的驯狼师取得了联系。他的名字叫Andrew Simpson,翻译过来叫安德鲁・辛普森。当我第一次和他邮件往来时,就发现他与其他人都不一样,说得夸张点,就是觉得自己并不是在与一个人交流,他更像是一只动物,他很脆弱敏感,但坚强有力,是骨子里的一种感觉。

2010年5月安德鲁来到北京,他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个子很高,微微有点驼背,但他的眼神不太像人类的眼神。后来他跟我讲,因为他和动物打交道的时间远远要超过和人类打交道的时间。我和安德鲁之间的了解与日俱增。他读了小说后很喜欢,并告诉我: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拍这部电影,就是让-雅克・阿诺。另外,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一个人能够将狼驯服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这个人就是他自己,Andrew Simpson。

这部电影最难就难在狼上,所以我们将主要力量都放在怎样养狼上。阿诺导演曾给过我们一些他在采风时拍摄的狼的照片,对狼的个头、眼睛的颜色以及长相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狼长得好不好看,能不能成为明星脸,都是导演非常关注的问题。观众眼中的狼可能长得很像,但其实狼长得都不一样,每只狼都有不同的相貌特征。

剧组里前前后后一共来了大概三四十只狼,最后参与拍摄的是二十多只。导演要求狼王一定要有那种明星范,母狼要有“女大咖”的味道,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大难题。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只要爸爸妈妈长得好看且强壮,那么它们生出明星脸孩子的概率是很高的。于是我和安德鲁就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寻找,去过新疆,还去过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最后我们结识了野生动物专家刘教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来到了哈尔滨野生动物园,在那里见到了成群的狼。我们立刻跟动物园签订了合同,挑选看起来高大威猛的狼爸爸和狼妈妈。在安德鲁的指导下,我们有效地完成了种狼的选拔和。

安德鲁驯狼的方式和技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用与人沟通的方式去和狼沟通,那么它永远不可能被驯服,你也无法触摸到它的内心。其中的秘诀是,在它睁开眼时第一眼看到谁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能让它第一眼看到狼妈妈,如果看到狼妈妈这辈子你都驯服不了它。这个秘密我们掌握了,在小狼出生十二天后我们把它抱走了,之后小狼准备开始睁眼,它睁眼后看到的第一眼是谁就有可能与其建立一个特别深的亲人般的关系。我们把小狼抱在怀里的时候,它很迷茫、很懵,懵懵懂懂地看到你就以为你就是它的妈妈,然后你要拿奶瓶去喂它,从最开始跟它建立特别好的感情。但即使这样,它长大以后也有可能回归野性。

第一次我们抱了二十只小狼回来,到最后只驯服了五只,其他十五只依旧把你当人类对待,但是有这五只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它们是Cloudy,Silver 还有Parker……这五只狼,最终成了我们的明星狼。养狼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有危险性。狼的领地观念很强,你进入它的领地后,永远不要背对它,即使天天跟它在一起的伙伴都不能背对它。有一天我跟Cloudy玩耍,突然感觉后面有股寒气渗进来,结果回头一看是Parker,这家伙已经摆好进攻的姿势了。这时候你不能慌也不能乱,慢慢转过身用眼睛看著它,你的眼神中还不能给它一种你要教训它的感觉,过了一会儿这家伙就掉头走人了。从此,我永远不敢把后背对着狼,哪怕跟它们再熟也不行。

我和安德鲁最初是2010年制定的方案, 2011年从哈尔滨运回了第一批小狼, 2012年和2013年我们一直在挑选小狼。电影剧本中表现的是从小狼的出生到被饲养长大,最后被放归自然这么个过程,这与原版小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小说最后把狼打死了,把它做成了皮桶子,在空中飘荡。但我们觉得如果把它养大之后放回大自然是更好的一种处理方法。我们拍摄的漫长过程中,剧组里老中青三代狼同时存在,从2011年至2013年我们一直是在养狼中度过的,也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养狼的技术,才能使电影走向实拍的第一步。

Q:导演对这部电影的演员有什么要求吗?

A:导演和小说的作者姜戎先生对演员有着明确的要求,就是说,影片中蒙古族角色必须由蒙古族演员来演,同样,汉族角色必须由汉族演员来演。从一开始到这部电影拍完,我们都秉承着这个原则。

陈阵和杨克是剧中两个主人翁,都比较年轻,甚至可以说是两个热血青年。对于陈阵这个角色,导演几乎见了中国所有一线年青男演员,最终他觉得冯绍峰最适合。我记得当我第一次把冯绍峰引荐给导演的时候,绍峰当时头发是红色的,刚参加完一个活动,很疲倦,并且马上要坐飞机去下一个摄制组拍戏。但就是这么简短的匆匆一面,导演就告诉我,说他觉得冯绍峰眼睛里流露出的那种东西是他想要的,单纯又质朴,而且有来自心里的那种执著。当然,后来实践证明他对陈阵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很成功的。

杨克的扮演者窦骁是导演一直很喜欢的人,在他心目中窦骁就是杨克。导演对这两个角色在艺术造型方面差异观众是可以看到的。杨克喜欢自己玩照相机,并且喜欢穿有特点的服饰,总是带着他骨子里那种不羁的本性。而陈阵这个角色性格中有一丝的羞涩,他对大草原、对蒙古民族都有着深深的敬意,对于动物甚至狼也有宽厚的爱心和责任感,这些从他眼神中已经流露出来了。

毕力格老人由巴森扎布老师扮演。毕力格是小说中很重要的角色,是有着草原上的智慧老人。巴森扎布老师可以说是蒙古族中最好的演员之一,在内蒙古和外蒙古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带着导演去外蒙古选演员的时候,那边的演员们几乎都知道巴森扎布老师。由他来出演毕力格,我觉得能够把书中这个智慧老人的感觉提到一个很深很高的程度,也符合导演心中毕力格的形象。

Q:这部电影的投资规模大概是多少?

A:说起投资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外界关于这部电影的投资有好几种说法,有说七亿的,也有说五亿的。实际上没那么多,但也绝对不是小投资。

这个项目从开始筹备到最后结束一共花了四年的时间,如果算上后期就是五年。在没确定和阿诺导演合作之前我们已经找了很多导演,一线的中国著名导演我们几乎都找过,但导演们看了文案之后就都婉言谢绝了,因为觉得太难拍了,并且不是一般的难。这倒不是说中国导演不如阿诺导演有韧性,但至少在跟动物交道上,全世界谁也没有阿诺导演有经验、有把握。其实这些固定的预算对于五年的时间真不算太多,按时间均摊下去就没有什么了。

特效方面,打包给中影后期制作基地,然后再由中影来联络其他公司共同完成制作。最后跟我们在后期特效制作合作的公司一共有五家,都是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机构,它们既有国际大电影制作的背景,还有国际一流的专业人才。其中有新加坡的VHQ,还有Base FX。其中VHQ公司里有很多项目负责人都参与过《哈利波特》这种大规模的特效电影的制作。Base Fx也很有名气,《环太平洋》就是他们的项目。另外就是Pixomondo和法国LUX。Pixomondo拥有德国的资金背景和技术。最后就是中影的特效公司。我们把这些特效镜头分成好多类,分成近十个文件包,然后根据这些公司的专长进行任务的分配。其间中影后期制作基地特别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在中影的统筹指导之下,最终高效率地完成这些工作。当然后期的开销也是很大的,阿诺导演的电影一般在后期的资金投入比例都比较大,至少是预算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我们这次拍摄选用的器材也是最好的。中影器材公司的杨总为了这部戏专程赴德国采购最好的3D支架,并将中影的几个技师派到德国学习使用。在我们现场拍摄的时候,这个支架厂商的工程师就一直在拍摄现场进行3D摄影技术方面的指导,所以这部影片的3D部分拍得很顺利。另外剧组里共有五台电影摄影机,可以说把中影器材库中最高级别的摄影机全都调来了,各种镜头设备也都是最好的。

Q:《狼图腾》的拍摄周期有多长?

A:《狼图腾》的拍摄周期不能按照一般电影的拍摄周期来计算,因为我们是按一年四季来拍的,中间有很长的等待时间,经常是拍完了就放假。放假等什么呢?等草的变化,等小狼体态、体型的变化。这部电影我们是秉承着环保的理念来拍摄的,没有采用化学造雪的方式,因为化学造雪有可能会对自然造成破坏。我们其实试过用硫酸镁造雪,但是将硫酸镁制造的假雪大面积铺开的成本太高,另外在拍摄完成后还要将其回收,因此我们在土地上铺了一层很大的塑料布,将人造雪覆盖在上面,与大地隔离开来,拍完以后再撤走。但即便这样,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回收,总是会有遗留。后来我们决定用真雪,用了16辆卡车从长白山把雪运回来,来回一共一千多公里的路程。其实16卡车的雪在那么大的面积里也只铺了半米多厚,倒是实现了导演提出的那种脚踩下去很深的效果。远处的雪景就只能通过电脑特技完成。用环保的理念来拍这种电影是一定会增加预算的,但比起对草原和环境造成长久的损害,我觉得是值了。我们组里还设有垃圾清运组,在拍完任何一场戏之后都争取做到好像没有人拍过电影一样。导演亲自带头步行看景,其实他的车是可以开到那些地方去的,但他还是自己坚持走一公里甚至两公里。导演带着我们看景的时候就已经秉承环保的理念了。另外我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用大板将草地保护起来,这样大量的人员在行走的时候就不会对草原构成破坏。

Q:作为合拍项目,中法双方工作方式有何不同?对中国影人来讲有哪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A:导演是任何时候都不辞劳苦、身先士卒的这么一个人,无论从他的工作精神还是他的工作技能,比如镜头、剧本的创作,以及在拍摄过程中重视剧本的程度,我觉得都是国内导演要学习的。以导演为首的法方团队,包括摄影师让・马利・德雷鲁,包括他First AD在严格执行计划上面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我也想借此奉劝中国的同行们,计划制定务必科学,执行计划务必严格,一定要做到这两点。国内的一些电影动不动就超预算、超周期,就是这个问题。因此在这部电影的拍摄中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什么时候拍完,即使遇到了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比如不下雪的情况下,我也仍然可以告诉你,2013年12月31日前我一定可以拍完。

还有一点,其实我能看出中方工作人员的进步,比如3D技术的掌握。中影派了三个人去德国学习,学习之后我们一定要给这些年轻人实际操作机会。从德国来的工程师David确实很重要,但也不是没有问题,他可能是出于对技术的保护,也可能出于对镜头器材的保护,他设置了一个技术壁垒,这个壁垒如果我们不能突破,那么中影送到德国学习的两个年轻人将永远没有第一次操作的机会。这部电影投拍的另一个意义就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你可以小范围地理解成中影培养自己的人才,但放大了就是培养咱们中国电影工业的专业人才。经导演同意,这两个年轻人上手操作以后大家都很满意,甚至觉得操作的速度比德国派来的技师还要快。

动物特效化妆师叫肖进,他完成了一个可以说中国电影之前从来没有完成过的一次壮举,制作出来的假狼与假马跟真的如出一辙,几乎是无法辨认真伪的程度。肖进的预算是法方报给我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