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玉案贺铸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唐宋词 调名改易 方式
词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文学,词人的创作或“依调填词”,或“按谱填词”。词的音乐曲调谓之词调,词调名即词牌。词调奠定了词内容的基调,是慷慨激昂还是深情绵邈,不同的曲子有不同的词调。随着词的传唱范围扩大,词的境界进一步地开拓,词调体式也日益丰富。在浩浩荡荡的唐宋词篇中,我们不难发现唐宋词中很大程度存在一调多名或者同调异名的现象,这与文人填词过程中的不断改名有关。清代万树《词律》序言有云:“或云‘今日无复歌词,斯世谁知协律?惟贵有文有采,博时誉于铿锵;何堪亦步亦趋,反贻讥于朴o?’则何不自制新腔,殊名另号,安用袭称古调,阳奉阴违?”[1]万树开门见山地指出同调异名或一调多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钦定词谱》系统地列举了每一词调的异名。据统计,《钦定词谱》录词牌826调。其中260多调都存在改名现象,将近三分之一。[2]词调改名现象十分普遍,多数词调除本名以外另有一二别名,如《瑞鹤仙》又名《一捻红》;《小重山》又名《柳色新》;《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青玉案》又名《西湖路》《横塘路》。多则,如《念奴娇》有异名20个;《浣溪沙》16个;《望江南》15个;《谒金门》《蝶恋花》各10个,《鹧鸪天》《菩萨蛮》《生查子》各9个;《临江仙》《满庭芳》《南歌子》各8个;《贺新郎》《玉楼春》《如梦令》《喜迁莺》各7个;《点绛唇》《水龙呤》《渔家傲》《卜算子》《踏莎行》《采桑子》《阮郎归》《诉衷情》各6个,其他不烦列举。经研究归纳,笔者总结出唐宋词“同调异名”的改易方式主要有下列四种(按,同调异体即格律w式上变化者,如转调、摊破、减字、添字等不在研究范围)
一、摘取名家名篇词句以为调名
摘取名家名篇词句以为调名,是词调改易方式中最为通用的一种,由于名家名句的影响较大,所以后人在填词过程中,为了传播抑或在词人之间日常交流中就会用名句指代调名,索性将名家名句化为调名进行填词。周紫芝《竹坡诗话》有言:“贺铸《青玉案》一词有‘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又因其首句‘凌波不过横塘路’而有别名《横塘路》。”[3]又如《忆江南》,因白居易一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又名《江南好》,又因刘禹锡一曲“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别名《春去也》;《念奴娇》因苏轼一曲“大江东去”又名《大江东去》《酹江月》《酹月》;《虞美人》因李煜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别名《一江春水》;《鹊桥仙》因秦观一曲“金风玉露一相逢”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贺新郎》因苏轼一曲“乳燕飞华屋”又名《乳燕飞》;《水龙吟》因秦观一曲“小楼连苑横空”又名《小楼连苑》。
取名家名句易名不仅利于传播,而且能彰显词的情致意蕴。如《八声甘州》一调,最出名的当属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词借此调写出不尽的羁旅客愁,而张炎填词时同写客愁因而将调名改为《潇潇雨》: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
载取白云归去,问谁留楚佩,弄影中洲?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向寻常野桥流水,待招来不是旧沙鸥。空怀感,有斜阳处,却怕登楼。
张炎将调名改为《潇潇雨》,一方面因柳词传播之广,用名家名句改名能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和传播度;另一方面,《八声甘州》本名源自唐教坊曲名《甘州》,“八声”为词调格律。《八声甘州》调名从词意上来看较为生硬,欠缺词应有的雅致,且不能彰显柳词、张词的情致意蕴。改为《潇潇雨》则点破词的意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生查子》因牛希济一句“记得绿萝裙,处处怜芳草”,又名《绿罗裙》。单单“绿罗裙”这一意象便让人联想到少女的娇羞可人,有着不尽的情致意蕴,可谓妙笔。
二、词家自取其词句以为新调名
除借用名家名篇词句易名,词人常会摘取自己的词句改易调名。贺铸为其典型,他大规模有规律地改易调名在宋词史上留下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钟振振校注整理本《东山词》,贺铸存词280余首,用调110多个[4]。其中涉及改易调名有45调114首。贺铸其词虽多依旧调,但却喜立新名。如贺铸将《鹧鸪天》改名为《半死桐》,成就千古佳作: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贺铸悼念亡妻的词作,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被称为宋代悼亡词的双璧。贺铸在词中运用了“半死桐”的典故,枚乘《七发》:“龙门之桐……其根半死半生。”梧桐半死,常用来比喻丧偶,贺铸将词调易名为《半死桐》,无疑是与词中的字字血泪相映衬烘托。凄婉苦涩之感顿生,使得这首词在艺术上情思绵长,婉转清丽。调名与内容呼应,最大程度地渲染了词境。这一妙笔,使得词人的情思和词的意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达和渲染。
诗仙: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其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唐代另一诗人贺知章十分欣赏他的诗,竟把他看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由此后人便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杜甫,其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另一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被人称为“诗魔”。
诗鬼: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可惜他多才却命短,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有“诗鬼”之称。又因其手指奇而长,被人称为“长爪郎”。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影而自称为“张三影”。一位客人曾对他说:“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代宋祁在《玉楼春》中,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传神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贺梅子:宋代贺铸有首《青玉案》词,其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佳句,人皆服其比喻之妙,士大夫谓之为“贺梅子”。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其“崔鸳鸯”。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而被誉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作“寒酸夫子”。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喻,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名。人称“鲍孤雁”。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宋代谢学士吟咏《蝴蝶诗》三百首,人称“谢蝴蝶”。
曹植:三国魏诗人。曾七步成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外号“曹七步”。
谢道韫:东晋女诗人。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下雪而闻名,外号“咏絮才”。
骆宾王:初唐诗人。他为文写诗,喜欢用数字作对偶,像做算术题。如:“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二八千金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为此,后人常常叫他为“算博士”。
,温庭筠:唐朝诗人。他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叉手即成八韵,人称呼他为“温八叉”。
杜牧:唐朝诗人。因其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王昌龄:唐朝诗人。善写七绝,外号“七绝圣手”。
刘长卿:唐朝诗人。善写五言诗,外号“五言诗”,外号“五言长城”。
陆羽:唐朝文人。著有《茶经》,外号“茶仙”、“茶圣”。
张籍:唐朝诗人。因其家境穷困、眼疾严重,任过太常寺太祝。外号“穷瞎张太祝”。
郑谷:唐朝诗人。著《鹧鸪》诗一首而闻名,外号“郑鹧鸪”。
赵嘏:唐朝诗人。因《长安秋望》诗中有“残星数点厕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一句闻名,外号“赵倚楼”。
韦庄:五代前蜀诗人。著有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外号“秦妇吟秀才”。
谢选:北宋诗人。因写有关蝴蝶诗共三百余首,外号“谢蝴蝶”。
张炎:宋代诗人。在他的《解连环》词中,曾经吟咏过狐雁:“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笔下的孤雁形象特别生动、有情,让人怜悯,让人忧伤。后人因此称他为“张孤雁”。
张先: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闻名,外号“张三中”。又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野径无人,堕飞絮无影”三处善用“影”字,又外号“张三影”。
宋祁: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又任过尚书官职,外号“红杏尚书”。
秦观:北宋词人。因其词中有“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名世,外号“山抹微云秦学士”。
贺铸:北宋词人。因其词中《青玉案》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外号“贺梅子”。
陆游:南宋诗人。因写大量海棠的诗,外号“海棠颠”。
袁凯:元末诗人。因一首《白燕诗》名世。外号“袁白燕”。
祁珊洲:清代诗人。因其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士祯称为“祁鱼虾”。
王士祯:清代诗人。因其词《蝶恋花》中有“郎是桐花,妾是桐花凤”。比喻贴体。外号“王桐花”。
诗人连用10多个比喻摹写过耳即逝的乐声,细腻地表现了乐曲旋律的变化:舒徐流畅,沉咽低回,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等等音强、音高、音色、节奏各不相同的喻体形象,不仅调动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而且作者对音乐的独特感受也随描写的展开倾泄而出,何其痛快,不愧为“摹写声音之至文”。
这种用一连串的喻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描绘、说明同一个本体的修辞,就是博喻。运用博喻,能强化本体的特征,增加诗文的形象性,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使读者获得更为真切的感受。除描摹声音外,在写人、绘景、说理和抒情等方面,都能起到酣畅表达的效果。
一、描写形神兼备的人物
《明湖居听书》白妞出场一节,在描绘了主人公“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的仪表之后,又用浓墨重彩刻画她两眼的一顾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远远坐在墙角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作者采用“画眼睛”的方法,多方酣畅淋漓的设喻,尽显其妙。“秋水”见其明净,“寒星”显其清透,“宝珠”示其光亮,“水银”写其温润,酣畅淋漓地把白妞“心灵的窗户”展现开来,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二、描绘多姿多彩的景物
朱自清的《绿》用博喻写景:“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首句从形容入手,以“裙幅”喻绿,突出潭水涟漪的飘逸之美;第二句从神韵入手,以“心”设喻,略略的羞涩中透着蓬勃的生机,画出了绿的情愫和灵性;第三句从光泽、质地入手,以“涂了‘明油’”“鸡蛋清”喻绿,把绿水的洁净、软嫩活脱脱地状写出来;末句则从色彩入手,以“碧玉”喻绿,突出一潭清水的纯粹、明洁和深邃。整个句群浑然一气,让读者不能不觉得这绿“着实可爱”。
三、说明抽象深刻的道理
荀况的《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为说明“假物”的重要,这一段反复运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四个比喻,说明人借助于学习,可以有很大的进步,充分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而荀况雄辩家的气势也突现了出来。
四、抒发隽永动人的情思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高职语文教育;美育功能
当今社会,风云变幻,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尚未成熟,且个性鲜明叛逆,易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民族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在高职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发掘教学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目标,而审美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具有非常好的契合性,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学生的品格,提升学生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真的陶冶、善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全国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规定,大力推崇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充分发扬革命精神,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体现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产生了深刻影响,当代年轻人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但对外国文化却十分精通,这是亟需改变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特点,更应使其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力量。”因此,我们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他们能够担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语文是一门人文素养类的课程,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高职语文课程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培养学生的道德涵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审美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此指挥棒之下,审美教育成为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务院于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统一于教育的各环节中”,并说明,“美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净化心灵,发展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要尽快改变美育工作欠缺的现况,逐步提升美育在‘五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文学作品蕴含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其思想变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育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思想、意志和性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思想,陶冶其情操,使学生获得心灵的升华。学生在审美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将会对文章内容与写作背景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感受语文的魅力与独特。
三、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美育功能
(一)语言审美
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诗教”“乐教”的传统。“诗教”出自孔子,其核心是“温柔敦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的文学教育。“乐教”亦出自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真言,把乐教作为育人的终极教育。两法皆反对只重形式、技艺的学习,而把体验和陶冶情感作为重要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美育功能借助高职语文教育得以发扬光大。李斯的《谏逐客书》中,“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用动词构成排比句,语言简洁,气势恢宏;“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用动宾短语进行铺陈排列,展现出雄浑奔放的气势,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让学生体会到排比的文字魅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只用了一个“泻”字就将挥洒到人间的月光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此的语言凝练美,是我们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素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了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一词中的“愁”虚无缥缈,但他却把这若有似无的忧愁,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得形象逼真。“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鲁迅在《野草·希望》中用现实生活中有形的“盾”,指代无形的“希望”,化抽象为形象、化无形为有形的语言,新颖奇妙。学生在朗读文学作品时,应结合古典诗歌的朗读示范,运用“平仄规律”,形成独特的语言美,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古典诗歌“抑扬顿挫”的音韵美。
(二)情感审美
在高职语文审美教育中所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其蕴含的文字美、意象美,内隐的人性美、自然美等,都是可直接使用的审美教育材料。美感教育离不开语言,语文为审美教育创设了文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美,发现美,收获美。在《红楼梦》的手帕意象中,“情感共鸣”当属最显著的特征。作者的饱满真情,拨动着学生的情感之弦,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孕育出美的种子,生根发芽。“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个时间顺序,是《乡愁》这首诗的最大特色,学生根据这个顺序,一步一步逐渐深入作者内心。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四个由景至情的经典意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如此这般的反复咏叹与呼喊,通过不断声情并茂地朗诵让学生体会到身处台湾的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及深刻热爱,他归心似箭,近乡情更怯:此情此景令学生感同身受,百感交集。此举是将作品的浓情、教师的真情、学生的感情交织融合,令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潜移默化的情感学习中,在文学作品的浸润下获得情感的共鸣,培养了情趣,提升了品位。
参考文献
马鸿飞1995《浅谈应用写作的形式美——简析李斯<谏逐客书>》,《学术交流》第6期。
朱自清2008《朱自清散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
蒋先伟、汤治平、蒋兴洪2008《四愁一体——贺铸<青玉案>解析》,《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郭孔生2014《<红楼梦>手帕意象的解读》,《语文建设》第29期。
郭孔生2021《基于“工匠精神”审美维度下的高职语文审美教育》,《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
张立英、朱敏20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语文建设》第35期。
刘高峰2016《从<野草>看鲁迅的想象力与抗争意识》,《语文建设》第4期。
王齐洲2017《试论孔子的艺术观》,《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佩霖2019《审美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语文课内外》第1期。
沈云霞201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人文教育的价值及途径》,《中国高等教育》第22期。
王建林、周琳20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融合的路径优化》,《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7期。
孟海涅、薛慧丽2021《民办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跨界培养研究》,《教育与职业》第2期。
宫成伟2021《美美与共,以美载道——基于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平台建设研究》,《大众文艺》第7期。
李宏斌2021《审美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山西青年》第14期。
关键词: 博喻 修辞格 升华主题 增强语势 增加文采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选择了五组富于深意又互相对立的意象来表达主题,诠释自己和所爱的人之间的那种依靠与被依靠、抚慰与被抚慰的如胶似漆的关系。诗中的“我”是“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与“我”的痛苦、孤独、苍凉相对的是“我”的爱人如小鱼,为溪水增添生命的情趣;如小鸟,为荒林带来幸福的歌唱;是常春藤,装点荒凉的废墟;是炉火,温暖阴冷的草屋;是珊瑚般的夕阳,照亮弱的灵魂。“我”渴望爱人的温情能抚慰自己孤独苦难的心灵。诗人运用“博喻”的手法,以一个强大的意象群体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无比美丽的理想爱情。
博喻也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必须掌握的修辞格。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他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它的特点是连续性。
再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中描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把荷花比喻成明珠,因为它晶莹剔透;比喻成星星,因为它荧荧闪光,忽隐忽现;比喻成刚出浴的美人,因为它婀娜娇艳,纤尘不染。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绘出了淡月辉映下隐约闪烁的亮丽品质。再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中的句子:“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文中写“小屋点缀了山”,以“飘”过一片风帆、“掠”过一只飞雁的动景,写了小屋点缀了山的静态美,别出心裁,出奇制胜,接着喻体由具体转向抽象,由表面转入实质,把小屋比作“一点灵动的色彩”、“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更突出了面与点的对比,加强了视觉的反差,巧妙写出了小屋如人一样,有了生气和灵动的情调,有了灵巧的风姿和迷人的气势。使山光水色平添异彩,生机勃勃,令人恍然神往。
由以上可知博喻一般都用来辅助景物描写,出现在写景散文中。但有时也可以用来说明事理。如战国末期荀子的《劝学》就运用了许多比喻从不同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如荀子在论述学习的作用时,一连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博喻,是常用的一种修辞,归属于比喻。“博喻”除了有比喻的意思,还侧重在“博”字上,《韩非子爱臣》:“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其义为大;《荀子天论》:“风雨博施”,其义为广。《荀子儒效》“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其义为“众多,丰富”。
博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早就受到古人的注意。孔颖达疏:“博喻,广晓也。”这可能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最早的关于博喻的定义。博喻早在先秦时就被人们运用了。在《诗经》中,在《庄子》、《荀子》等哲学著作中也可以找出例证。韩愈、苏轼在各自的诗文中有不少运用博喻的作品,如韩愈的《送元本师归范阳》,苏轼的《石鼓歌》《读孟郊诗》,宋词中使用博喻最为成功的要数贺铸的《青玉案》:“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的结尾,先提出设问然后作答:我的闲愁犹如一川烟草,无边无际;又似满城风絮,触目皆是;还像黄梅雨,绵绵不绝。人内心世界的愁苦是抽象的难以描绘的一种思维活动,但词人运用博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巧妙地烘托了离愁别恨,成为千古绝唱,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美名。
一、喜雨―――对风调雨顺的颂歌
中国以农业立国,因此与农事相关的季节变化特别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反映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以春秋为母题的诗,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过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着中国人对人生完美与缺憾的独特体验。在有关春的诗中,“春雨”也成为诗人常吟咏的对象。寒冬过后便是暖春,万物复苏,春风化雨,滋润大地。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春雨的到来,预示着万象将为之一新,农人也开始播种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润万物的春雨称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贵如油”的农谚,体现了农人对春雨的珍惜和欢迎。最为著名的喜雨诗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给人们送来了春的讯息,带来了新的希望。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体现了喜苍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别绪的象征
适时适量的雨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滋润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倾盆,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动(当天旱少雨、万物干枯时),也有止雨的仪式(当雨水泛滥时)。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记载了止雨的祝辞:“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进肥牲清酒,以清社灵,幸为止雨,除民所苦。”因此雨既是一种喜悦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种情感―――愁。当历时弥久的雨水和诗人的某种心境相遇时,就会产生一种共鸣,雨就会成为表现诗人愁情别绪的载体,成为理想幻灭、仕途坎坷,人生多艰、壮志难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欢离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见的不是表现欢乐、喜悦,而是痛苦的愁情别绪的寄托。《诗经》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东山》)“雨”已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愁情别绪的程式化意象,这是与中国文学悲伤的格调相一致的。历经数千年而不乏其诗:
1、以雨抒发愁绪的。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表现的是失去亲人后肝肠寸断的思念。“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表达的是作者看到无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怅。
2、以雨比喻离情别恨。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看着友人的离去,觉得那潇潇暮雨是寒冷的,这是诗人心灵的语言。“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为朋友的离别渲染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
3、用雨写思乡怀人的。如“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张咏《雨夜》),无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颗思念家乡的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亡,亲人永别,孤零零的词人听着雨打梧桐叶子的声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叹?而这个“愁”字又怎能将词人的心绪充分表达呢?
4、抒人生无常、世事多变。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写风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红愁绿惨。风雨送春,这本是自然现象,但注入了词人主观的情感,成为政治上遭到惨败的李后主绝望心情的写照。这不仅传达出他的亡国之痛,也传达出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慨叹。
5、抒发壮志难酬、雄心不改的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年迈体弱的诗人已不能横枪跃马、驰骋疆场,但壮心犹在,以至于在夜阑人静时又到了他梦萦魂绕的沙场!
1 导入生趣
作为语文教师,导入往往十分重要,好的导入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课伊始切忌开门见山地直接板书课题或干脆转入阅读讲析,不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新课学习内容,精心设计美妙的导人,用风趣的语言、形象的渲染、悦耳的音乐、动人的故事、诗一般的激情将学生带人某种气氛或情境之中,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一种阅读期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
一般来说,新课导入有援引法、图示法、音乐法和故事法等类型。①援引法。导入时援引诗词名句、格言、谚语、摘抄等,例如援引《易水送别》导入《荆轲刺秦王》,援引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吸烟与文化》中关于他对康桥的评价导入《再别康桥》,援引《游子吟》导入《大堰河――我的保姆》等。②图示法。导入时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张直观、生动而形象的图片。如《沁园春・长沙》,让学生欣赏“独立寒秋”“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等精美图片,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词意的初步把握,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进而产生审视词中所描绘的美景欲望。③音乐法。导人时播放一段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音乐。例如以歌曲《苏武牧羊》导入《苏武传》,随着音符的跳动,学生很快就被辛酸凄楚的歌词以及悲壮慷慨的歌声所打动,流露出对苏武守节不辱的敬仰之情,在“情”的驱动下,原本枯燥,的古文学起来也会津津有味。④故事法。导人时以故事的形式简单介绍新课中的故事以及所发生的背景。如《烛之武退秦师》,通过讲述新课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唤起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命运及事件的关注,再对故事本身作“空白”讲解,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课文内容。
2 授谬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重点地出错,故意给学生错误的观点、答案,往往会造成一种激发学生去研究、辨析、比较、掌握学习内容的态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犯错”,学生“发现”错误并共同“寻找”错误的原因。整个过程促成师生互动,学生主体参与,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发现错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而且使教学目标相对集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达到易教、易学的效果。
具体操作步骤为教师故意先“证据确凿”地设立一个错误,引起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判断是老师正确还是自己正确,从而帮助学生从看似无趣的教材内容中发现趣,尝到趣。
例如范读《再别康桥》,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时,我故意将“pan”读成“ban”,而且提高声调,有意提醒学生这个地方出错啦。结果还没等我读完,就有学生急不可耐地告诉我:
“老师,那个字要读‘pan’。”我马上反驳道:“不是读一半吗?为什么要读‘pan’呢?”“老师,有些字是不能读一半的,比如‘蒿’要读‘hao’不能读‘gao’,‘葩’要读‘pa’不能读‘ba’,读一半是对一般情况而言是对的,遇到特殊情况就不灵了。”在这样的勘误中,学生不但掌握了“畔”的读音,而且分享了发现、成功的喜悦,大大刺激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 寻美觅趣
语文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所包含的自然美、音乐美、形象美以及人情美等种种美感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这种“寻美”在学生追求真善美的内驱力以及审美需要的作用下,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审美共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例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表面看这段文字语言非常平实,朴素通俗,但仔细斟酌,某些词语的运用却十分讲究,比如“挡”“央求”。母亲为什么要刻意地“挡”在窗前,并“央求”(央求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儿子?因为背后深藏着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双腿瘫痪、失去人生坐标的儿子看见窗外飘落的树叶一定会触景生情,联想到生命的凋零,陷入伤感绝望之中,于是母亲不但连忙“挡”住儿子的视线,而且转移注意力说北海的开了,想让儿子见花开颜。由于生怕儿子不答应,憔悴的脸上便现出“央求”的神色。其实母亲想挡住的岂止是儿子的视线,更是儿子颓唐、灰暗的情感潮流,她是想引导儿子重筑被猝不及防的灾难――瘫痪击溃的心理防线,在人生道路上真正站立起来啊。一个特别的动作,一个非常的神情,其中蕴藏了母亲的多少细心、爱心与良苦用心!实际教学中当我这样披文人情时,全班同学无不心灵震撼,无不被文中的人情美所感动,在“怀念”的情意中感受着一份无私而又伟大的母爱。
4 征引添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对某一问题有较深刻而又全面的理解,教师应适当地旁征博引。这种征引不仅让学生觉得老师知识渊博,才华横溢,魅力无穷,而且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量,开阔眼界。所征引内容常起到示例的作用,能将复杂而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给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增辉添彩,使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兴趣横生。
例如《荷塘月色》:“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然而学生未必知道这是运用博喻。如果开始就讲博喻概念,必定会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接受。实际教学中,我细细分析这段文字如何博喻:用“明珠”作比,写淡月辉映下的荷花晶莹剔透的光亮;用“星星”作比,写绿叶衬托下的荷花忽明忽暗地闪烁;用“美人”作比,写月下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并征引一些博喻的例子,如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在这些征引示例的作用下,学生对“博喻”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才告诉学生博喻的概念。
5 对比增趣
语文教师一旦熟悉教材内容,通过对比联系往往能使许多原本少趣甚至无趣且孤立的内容组合,寻找新趣,在探究“横看成岭侧成峰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原因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为自己的课堂增趣不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比联系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可以认知但可能被忽视的范围内,而不能牵强附会,刻意追求。否则“强扭的瓜不甜”,加重师生的课堂负担,冲淡课堂内容本身原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