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战争的诗句

描写战争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悬诗》;蒙昧时期;手工业;阿拉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66-02

一、前言

文学创作与社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反映社会发展。诗歌是阿拉伯人的史册,蒙昧时期的诗歌更是阿拉伯诗歌历史上的一朵奇葩,《悬诗》代表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文学的最高成就,其内容丰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生活风貌,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本文从《悬诗》中分析当时社会的文明情况,分析阿拉伯人在蒙昧时期从事哪些手工业,了解他们的饮食起居,从而窥出蒙昧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的全貌。

二、《悬诗》中的手工业

在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中提到了很多的手工业,他在诗句中写到:

诗句中出现了“盛水、酒等的皮囊、皮袋”、“袋子或皮罐上用作提手的绳圈”、“马鞍”、“笼头”、“”、“灯芯”、“纺锭轴的螺环”、“剑囊”等词,这些词语虽然简单,但它们背后却关联了皮革业、马鞍业、照明业和纺织业等。蒙昧时期物质匮乏,七首《悬诗》中,乌姆鲁勒・盖斯的《悬诗》里手工业的词汇较多,这与他是一位王子不无关系。

塔拉法的《悬诗》涉及到很多与武器和乘坐工具相关的词汇,也向读者展示了蒙昧时期的手工业文明。他的《悬诗》中出现了缝纫业、皮革业、制鞋业、制铜业、建筑业、马术业、装饰业、武器业、酒业、食品业、打铁业、航海业等。比如下面这句诗就是当时造船业的写照:

在拉比德・本・拉比阿的悬诗中,制革业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句中出现了“绳圈”、“缰绳、绳索、带子”、“缰绳、”等词。阿拉伯制革业的发达是与它作为阿拉伯的传统工业是分不开的。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自然与皮革有着天然的联系。皮革可以制造出很多生活用品,所以,在蒙昧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皮革制品是随处可见的。

除了上面三首《悬诗》,其他《悬诗》中也出现了很多与手工业相关的词汇,在阿慕鲁・本・库勒苏姆的诗中有一些与磨面业、搓绳业相关的词汇,在哈雷斯・本・希里宰的诗中有一些与染织业、制革业、制鞋业、建筑业相关的词汇,安塔拉的诗中有与制革业相关的词汇,在祖海尔的诗中,有与屠宰业和打铁业的词汇。

三、《悬诗》中与战争相关的手工业

在塔拉法的《悬诗》中,战争的影响是占首要地位的。诗中出现了很多战争用的器具,如“箭”、“剑”、“剑柱”、“刀、刃”、“粗棍”、“弓”等:

阿慕鲁・本・库勒苏姆的《悬诗》就是建立在战争的基础上的。他的《悬诗》中有大量关于战争用品的词汇,比如他提到了“剑”和“旗帜”。在《悬诗》中提到战争用品很多的还有安塔拉。安塔拉是黑奴所生,又爱上了自己的表妹,勇敢的骑士作风是他获得自己的尊严和爱情的唯一法宝,所以他投身到战争中,在《悬诗》里也出现了较多的战争词汇。

余下的《悬诗》也对战争有所提及,其中“剑”和“箭”是最多的,因为它们是原始战争中最主要的武器。正因为在蒙昧时期的战争中对这两种武器使用广泛,所以在阿拉伯语中才会有这两个词的大量同义词和修饰词。蒙昧时期社会所崇尚的就是战争,保卫部落,保护邻居,一个部落向另一个部落发起战争,另一个部落就必须还击。更多的时候,没有什么裁决能让人们都满意,只有用剑、矛、弓、箭来说话。蒙昧时期的战争和战役常常是各部落由于牲畜,牧场,水源,统治权的纷争而爆发的。

四、《悬诗》中与饮食相关的手工业

上文提到的是蒙昧时期的战争生活,那么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同样可以从《悬诗》中找寻答案。

乌姆鲁勒・盖斯写到:

从这两句诗里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原始的社会人们的主食都是从肉开始的,阿拉伯人也不例外。他们也是一个食肉的民族。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最主要的肉类是骆驼肉。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用餐习惯是大家聚在一起用餐,诗人和这群女人在一起用餐就是考虑到当时的这种用餐习惯。对于这种聚餐的习俗,还有诗人别的诗句为证:

从这两句诗中又可以看出,阿拉伯人无论是请人吃饭还是到别人家做客,都是在白天进行,究其原因,应该是白天有太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饭菜。这就说明了两点,第一是当时的照明工具并不普及,第二是当时生活的治安环境不好,晚上并不安全。当时人们每天的饭大概分为两餐,第一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早餐和中午饭,第二餐相当于现在的晚餐,肉的烹调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有煮的和烤的。关于这种白天请客吃饭的习惯,塔尔法有诗句说:

在悬诗中提到的唯一饮料就是酒了,特别是塔拉法、安塔拉、阿慕鲁・本・库勒苏姆三人,他们的诗中有很多关于酒的描写,让人们了解蒙昧时期阿拉伯人喝酒的场面,知道他们是怎么喝酒的。塔拉法写有:

安塔拉写有:

阿慕鲁・本・库勒苏姆写有:

从中可以看出蒙昧时期喝酒是一种慷慨的表现。饮酒是一个向别人展示自己豪迈之情的好机会,可以展示自己的酒量。喝酒的时间一般是在白天,晚上不饮酒的原因和晚上不吃饭的原因是一样的,因为没有足够先进的照明用具。

五、小结

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是游牧民族,所以手工业所遵循的原则就是满足人们最低的生活要求,让人们能够维持自己和牲畜的生命,仅此而已。通过对《悬诗》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蒙昧时期手工业的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社会的发展在文学创作中留下了烙印,透过文学也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情况,《悬诗》的确是蒙昧时期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纳忠.《阿拉伯通史》(上、下).商务印书馆.

[2][埃及]艾哈迈德・爱敏.纳忠译:《黎明时期》.商务印书馆.

[3]仲跻昆.《阿拉伯古代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2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另有六篇笙诗,只有题目没有内容)。先秦时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是王畿之地的正乐。《颂》有《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等大型活动的歌舞辞。《诗经》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诗经》的体例,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深入品评

首先,《诗经》的内容包罗万象,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

从它的体例上就很明显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阶层的划分。《左传》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在当时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社会上层意志的集中体现。《颂》和《大雅》中许多带有史诗性质的叙事诗,便反映了统治阶层对部族历史的回顾以及对祖先功德的赞颂。如《周颂》和《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雅》是王畿之地的正乐,它的作者大多是士大夫,主要反映了诸侯朝会和贵族享宴的情景,如《小雅·鹿鸣》描写“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贵族也通过诗歌,来表现自己对王政的不满,如《小雅·节南山》记载:“家父作诵,以究”,就是一位叫家父的臣子,作了这首诗来讽刺周幽王。

相对于《颂》和《雅》来说,《国风》的篇幅更多,反映的社会生活更为广泛,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较《颂》《雅》更高。因此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的说法。十五国风主要反映的是底层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深刻入微,包容百态。从内容上看,这些诗歌主要有以下几类:

农事诗,直接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如《周南·》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

征役诗,有关战争和徭役的诗歌,它们大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豳风·东山》《唐风·鸨羽》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 君子于役》《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

讽怨诗,讽刺统治者的贪婪残暴,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和统治者的尖锐矛盾。如《魏风· 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

婚恋诗,占《国风》的很大一部分。有些表现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

其次,《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诗文发展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第一,《诗经》以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朴素自然的艺术手段生动地再现了那一时代广阔的现实生活画面,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这一点对后世影响深远。从汉魏乐府直到近代歌谣都深刻体现出了它的现实主义精神,它们一直是人民手中最锐利的战斗武器。历代进步文人在创作中倡导“比兴”“风雅”,实质上也就是倡导《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白居易在新乐府运动中,也以“风雅”“比兴”为标准,批评了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又总结魏晋以来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成就,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做”的要求,这正是《诗经》现实主义的进一步发扬。

第二,《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是后世诗文创作的表现技法的基础。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卫风·氓》也以叙述和描写的手段写出了弃妇的遭际和复杂的心理情感。比就是比喻,《诗经》的比喻运用得相当广泛,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兴就是托物起兴,是诗歌开头而引起下文的一种手法。有的只起开头的作用,但多数都有某种意义的关联,起到象征、烘托、联想、比喻等作用。赋、比、兴的手法还常常结合使用,如《秦风·蒹葭》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开篇,既是以赋法描写,也是为下文起兴,进而营造了全诗朦胧惆怅的氛围。

第三,一咏三叹的章法和四言为主灵活多变的句式是《诗经》的特色。产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形式,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环跌宕的艺术效果。 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如《王风·黍离》,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很好地抒发作者的家国兴亡之感。

第四,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诗经》词汇丰富,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对人、事、物的各种特征,都能给予准确而形象的表现。如《卫风·硕人》中对美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细致描写,几乎成了后世描写美人的典范。

最后,《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后世的文人风雅之说正是来源于此。《诗经》的影响还越出中国的国界而走向全世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很早就传入汉文版《诗经》。从18世纪开始,又出现了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译本。

名篇选读

黍 离

彼黍离离①,

彼稷之苗②。

行迈靡靡③,

中心摇摇④。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⑤。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注释】

①黍(shL):黍子,草本植物,子实淡黄色,去皮后叫黄米,煮熟后有黏性。 离离:行列貌。 ②稷(jK):高粱。 ③靡靡:行步迟缓貌。 ④摇摇:心神不安。 ⑤噎(yE):气逆不顺。

【点评】

《黍离》一诗,是哀伤西周的。周大夫行役到此地,看到以前的宗庙宫室尽变为禾黍,悲怆不已,彷徨不忍离去。

全诗三章,只换了六个字,各章第二句“苗”“穗”“实”表明禾黍生长的变化。第四句“摇”“醉”“噎”形象地展示了作者的哀思悲怆,一次比一次深重,直到忧深地难以呼吸。可以想象,作者在田间废址,通过这样重叠的诗句,反复吟唱,一往情深,苍凉的歌声在天地之间低徊无限,是何等的凄怆动人。

此诗历代相传,影响很大。后人怀古往往沿袭其音调。如姜夔之作《扬州慢》便是看到“荠麦弥望”“以为有《黍离》之悲”。唐伯虎那句著名的“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以“田”“墓”对照的方式,也当溯源于此。

探究空间

1.《诗经》中很多经典的诗句和典故一直沿用到现在,如描写美人的“手如柔荑”“螓首蛾眉”(《卫风·硕人》);形容思念之情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等。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看看还有哪些?

2.《诗经》的精华来自于民歌,“一咏三叹”的章法,赋、比、兴的手法在现在的民歌中仍被大量采用,如阿宝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领导咱打江山”,便是“兴”和“比”的结合使用。同学们可以找自己家乡的民歌跟《诗经》做一番对比,看看能有什么发现。

可读书目

王秀梅 王国轩《诗经》,“中华经典精粹解读”丛书,中华书局,2011年。

周振甫 《诗经选译》,中华书局,2005年。

金性尧《闲坐说诗经》,中华书局,2004年。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精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77 

教学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课堂教学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可以像美术家、音乐家、文学家那样进行艺术创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让课堂如虎添翼。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为例来谈一谈。 

教学目标 

1.认识“蔚、弋、频、茵”四个生字,重点认读“巡弋”“频频”这两个词。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战争前大自然的美好以及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体会前四节诗歌的写作特点,并仿写一节小诗,表达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3.体会“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等句子的含义,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环节一:对话春天,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播放一组春天的图片,和学生交流。 

师:春天来了,你和谁一起去做什么? 

生1:我和好朋友到草坪上放风筝。 

生2:我和老师、同学到郊外春游。 

生3: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欣赏美景。 

师:你们的心情怎样? 

生1:开心! 

生2:快乐! 

生3:幸福! 

师:春天来了,我们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做许许多多快乐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可是,当我们沐浴着春光,享受春天的时候,有许多国家正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有许许多多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正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甚至失去了如花的生命!他们多么祈盼能和我们一样享受和平,享受春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设计意图: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多么幸福、快乐!怎样让孩子们的情绪沉下来,从美好的现实进入战争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为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环节二:体验美好,痛恨战争 

学完生字词后,重点学习第一小节。 

师: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 

生1: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 

师:蔚蓝色的大海是怎样的?海鸥的乐园又是怎样的?(课件展示大海的图片,播放海鸥的叫声) 

生2:大海好美啊!我听见海鸥快乐的叫声,他们好像在唱歌。 

师: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当战争袭来,这一切还存在吗?(播放爆炸的声音及战舰的图片。) 

接下来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大海多美啊!你看:蔚蓝色的大海                ,微风吹来,海面上荡起                ,一群海鸥                ,海底                ,多么                啊! 

轰!一声巨响,海面上掀起         ,海鸥们           ,海底的           ,海水           ,海面上漂浮着            ,多么令人              啊!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听海鸥的鸣叫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大海的美丽。“轰”的一声,战争到来,原先美好的一切毁于一旦。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朗读,学生很快理解“这究竟是为什么”的含义,深切感受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体会对战争的痛恨、抗议或控诉。】 

环节三: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1.哪些诗句描写了春天般美好的景象?用“______”画出来。 

2.哪些诗句描写了战争的景象?用“~~~”画出来。 

3.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战争对大自然的破坏?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采用“读—画—品—读”的方法学习第一小节,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学习第2-4小节吗? 

(小组合作探究,反馈学习情况。) 

师:这是诗歌的前四节,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一节诗的后面都有一句“这究竟是为什么”。 

师:它表达了什么? 

生2: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恨、抗议。 

生3:我还发现前两句描写大自然的美好,接着写战争给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最后作者发出抗议。 

课件出示:仿照第1-4小节的写法,写一节诗,表达你对战争的痛恨与不解。 

的                               , 本来                                                          , 

可是                                                          , 

这究竟是为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场景:美丽的校园、秋天的田野、茂密的森林、动物园、游乐场等,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小练笔。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第一小节的学习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好地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并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 

环节四:呼唤和平,享受春天 

教师播放战争的图片及悲伤的音乐,让学生再次感受战争的罪恶。(师旁白:因为战争,人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每天都面临着恐惧、饥饿、疾病的痛苦。因为战争,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火中的儿童。) 

学生观看战争图片,教室里静悄悄的,有些男同学的眼眶红了,还有些女同学在擦眼泪。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心里好难受。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战火中很多儿童无家可归,他们真可怜。 

师:你又好像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听到一个孩子在喊“妈妈,你在哪里”。 

师:这是什么造成的? 

生:战争。 

师:如果让你对战争及发动战争的人说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 

生:战争,离我们远远的,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需要和平! 

【设计意图:战争的图片和悲伤的音乐非常震撼,烘托出战争下人们生活的悲惨,并和现实中美好的和平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们入情入境,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环节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学完课文,学生自主阅读《儿童和平条约》,而儿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再次激起学生对和平的祈盼。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4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从“太阳普照全球”这一自然现象中提炼出诗意,把太阳当作全世界孩子的朋友,她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里,和不同国家的孩子游玩,给全世界的小朋友带去了快乐和希望。“太阳是大家的”寓意是“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诗歌描绘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鲜花上撒满了太阳的金光,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生长,小朋友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游戏。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二是让学生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图片。(出示不同的太阳图片,学生观看)

2.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太阳都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多可爱的太阳啊!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太阳的诗歌。板书课题:《太阳是大家的》)

设计意图:通过优美的图片,唤起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小节读诗,教师纠正字音,落实生字。(“红彤彤”的“彤”变调。区分“陪”与“部”。)

3.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4.思考问题。这首诗歌告诉了我什么?

5.交流读诗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初步感受诗歌,获得初步的阅读体验。

三、品读诗歌,感悟中心

1.发现“美”。⑴指名读。⑵启发想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你们谁看到了呢?请交流你想象到的画面。⑶欣赏美景。播放图片,理解词语。①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美吗?(品读“朵朵白云”)②白云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变成了什么?把你们心中的这份美好感觉读出来!(品读“红彤彤的晚霞”)⑷指导朗读。看着太阳下山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把你依依不舍的情感读出来。(配图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象美、发现美、诵读美,从而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2.感受“美”。⑴默读第二小节,找出太阳做的好事,画波浪线。⑵学生汇报。⑶品读诗句。找出描写太阳的动词,并圈起来。把动词放入诗句中细细地品读,说一说从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洒。同学们洒过水吗?洒水时是什么动作?范围怎么样?引导学生读出太阳的轻柔。有了阳光的播洒,花儿才开放得如此娇艳。如果你是万花丛中的一朵,你想对太阳说什么?②拔。这个“拔”字该怎么理解呢?原来是指小树在太阳的照耀下越长越挺拔。引导学生读出小树顽强的生命力。③陪、看。同学们去过海边吗?在海边做了什么?当时心情怎么样?把这种快乐、开心读进去。⑷指导朗读。是呀,一个“洒”,一个“拔”,一个“陪”,都让我们感受到和太阳相处的快乐,更让我们理解了太阳的心,带着这种温暖和感谢让我们再次深情朗读这节诗。 ⑸小练笔。想一想,太阳她还会做哪些好事?让我们拿起笔展开想象写下来。(学生在课本空白处写)⑹学生汇报创作的小诗。⑺想象说话。是呀,太阳就是这样爱护着大家,给大家带来光明,温暖,快乐,幸福……,让我们好好感谢她。(再读第二小节)读了这一小节,我们知道,太阳不仅属于云朵,他还属于小朋友,鲜花和小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读和写的结合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3.珍惜“美”。⑴ 默读诗歌。学生默读诗歌第三、四小节,边默读边思考:太阳要去哪儿?她要趁人们睡觉的时候,走向另外的国家。你知道太阳要去哪些国家?(去美国,去日本,去法国,……世界上每个国家都要去。)⑵小组讨论。外国的小朋友真的是在等太阳吗?他们到底在等什么?(快乐、幸福)⑶指名朗读。读出外国小朋友的美好愿望。⑷回答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明媚的阳光中享受这份快乐与幸福呢?(配乐播放战争中难民的生活图片)⑸指名交流。(只有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下,世界各国的小朋友才能尽情享受太阳赐予的恩泽)⑹归纳小结。(出示课文主题图)是啊!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拥有一个太阳,也共同拥有一个愿望,那就是――世界和平。让我们一起放飞手中的和平鸽,让她飞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和平永驻人间。

设计意图:通过“快乐”与“哭泣”,“幸福”与“战争”的强烈对比,让学生珍视“和平”,珍惜生活。

四、总结升华,朗读全文

1.分享体会。你们知道“大家”是指谁吗?你有那些收获想和大家分享?

2.归纳总结。阳光洒遍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多希望人们都能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下享受她带来的温暖与幸福。请让我们全体起立,用最美的声音把这美好的愿望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吧!

3.全班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抄写优美的诗句。

2.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5篇

楚、秦两国曾于河南丹阳和陕西蓝田交战,楚国在这两次战争中都吃了败仗。《国殇》可能是以这两次战役为题材的作品。

全诗可分为两段,前十句记叙死难将士英勇作战和壮烈牺牲的经过,后八句是诗人赞颂为国捐躯将士的歌词。这首诗一开始就描写激烈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程度。“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这就为楚国将士英勇杀敌和壮烈牺牲准备了典型环境。“操吴戈兮被犀”是写披坚执锐的将士的威武形态,“车错毂兮短兵”是写敌我双方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这两句勾勒出了一幅广阔而又悲壮的战争图画,像磁石一样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战马驰骋、刀光闪耀、利剑飞舞的古战场上。

“旌蔽日兮敌如云”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极言敌人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它直叙敌方势力的强大,为下文进一步描写战斗的白热化和楚军将士英勇作战及壮烈牺牲的悲壮场面作了铺垫。随即,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则是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战争画面:“矢交坠兮士争先。”“矢交坠”写敌我双方如雨般的利剑互射的情景,表明战争的激烈和形势的危急。可是,在这种敌强我弱,“矢交错”的情况之下,更为感人的是楚军将士却奋力“争先”。“士争先”三字,把出军将士不怕牺牲、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形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形象地表现了楚军将士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字里行间流露了诗人对楚军将士的倾慕和颂扬之情。

接着,车战更为激烈了。“凌余阵兮躐余行”这句写敌军已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中。“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兮击鸣鼓”三句,更进一步描写楚军在战事节节失利的情况下,将士们仍英勇顽强地作战的情形。这三句高度集中地描写楚军将士临危不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战车左边的战马已战死,右边的战马又负伤,但是,指战员们临危不惧,埋好车轮,拴住战马,举起玉,紧擂战鼓,拼死杀敌。将士们这种奋不顾身,鏖战疆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气贯长虹,可歌可泣!最后,诗人先议论后写实,交代了这场战争的结果:“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天象怨恨,鬼神愤怒,这是议论,将士殇尽,尸体遍野,这是写实。“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是一个何等悲壮的场面啊!以上十句,九句写实,一句议论,主要描写了楚军将士壮烈牺牲的经过,字字句句渗透着诗人对死难将士的无限敬仰和热烈赞颂之情。

诗的后八句,写诗人对以身殉国的楚军将士的热烈颂扬和深深悼念。由于内容上的连贯和协调,因此,在结构上,这两部分的承接就显得十分自然。“出不入兮往不返,平原忽兮路超远”,写出了出征将士们以身殉国、义无反顾的决心,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死难将士们的无限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读之,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悲痛欲绝地面对苍天述说着死难将士出征时振臂宣誓的动人情景。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这是感人肺腑的形象描写。楚军将士生则操吴戈为国而战斗,死则佩长剑持秦弓而含笑九泉。这两句把楚军将士那种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爱国主义精神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诗人通过形象描写,再次展现了楚军将士壮烈牺牲时那种威武不屈和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姿态,揭示了爱国将士至死不渝的爱国思想。联想起诗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诗句,足见诗人的思想与情操同殉国将士是息息相通的。只有像屈原这样的爱国诗人才能体会到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的心境。“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这两句是对牺牲将士的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并自然归结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诗人驰骋想象,以极大的敬意向死难将士进行祝告和安慰。人死而神灵,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诗人从死者正义的爱国精神、勇武的气魄展开想象,这是赞美,也是怀念和祝愿,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爱国将士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悼念之情。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杜甫诗 “诗史” 人生悲剧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具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回首中国历朝历代,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一代又一代文人骚客都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忠、孝、礼、义、廉耻被一代又一代文人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与这些优良的文化传统相伴相生的还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未嫁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夫为妻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不合理的封建思想。也正因为这一系列不合理的封建思想的约束,以及残酷的战争的侵害,才造就了许多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关口,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荡,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被后世之人喻为“诗史”。身处乱世,战争连连,而这一切最大的受害者则是手无寸铁的黎民百姓。残酷的战争造就了无法统计的人生悲剧,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之人比比皆是。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杜甫被喻为“诗史”的创作中,去看看这一连串的人生悲剧在其中的阐释。

二、幼年丧父

呱呱坠地,蹒跚学步的年月,本应该是在父母的怀里撒娇的年龄,可不懂世事的孩童又有几人能清楚地知道,从自己还未记事起,就已经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已经开始承担着人生的第一大悲剧――幼年丧父。残酷的战争在年幼的他们在还没来得及理解“父爱”二字的深层含义时,就彻底地剥夺了他们享受父爱的权利,理解父爱的机会。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经过新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唐武德七年规定,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天宝三载十二月改制,以十八岁以上为中男,二十三岁以上成丁。诗中新安吏面对诗人“县小更无丁?”的疑问,回答是:“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可见成年男丁早已在抓壮丁时抓完了,只好把未成年的少年驱上战场,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在成年壮丁被抓完的背后,不知有多少年幼的孩子成了孤儿,有多少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父爱。更可悲的是,在幼年丧父的同时,他们中间的较年长者,又即将面临征战沙场的残酷现实。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

(2)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四)

(3)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其三)

这些都从正面刻画出一位位年幼的孩童因战争而成为孤儿,更在嗷嗷待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幼年丧父的人生悲剧,而这些年幼的孤儿们接下来会拥有怎么的悲剧命运,这是我们不敢想象的。

三、中年丧夫

走在战争最前沿的首先是一批批成年男丁。他们早已成为封建统治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的第一批牺牲品。战争冷酷地给他们本该幸福的家庭生活画上了句号,无数的中年妇女,在随夫经历了东躲之后,也同样避免不了承受人生的又一悲剧――中年丧夫。身处封建社会的妇女,深受着“三从四德”等不合理的封建纲常的毒害,因此中年丧夫的残酷事实决定她们只能是孤独终老。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新婚别》)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暮婚晨告别”的新郎被征上战场前与新娘离别的情景。《杜臆》引真德秀语说:“先王之政,新有婚者,期不役政。”说明这个新婚的征夫是不应该被征丁的,可残酷的战争让先王之政早已形同虚设。“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是新妇感叹自己身份都来不及确定,但礼法教育又使自己必须服从命运的悲哀,而“君今往死地”,今后的“永相望”又将是无望无期的等待。新婚伊始,新妇就已经感觉到了残酷的战争带来的悲剧阴影――中年丧夫。本想“誓欲随君去”,又恐“形势反苍黄”,面对即将开始的人生悲剧,柔弱的新妇是那样的无能为力,其人生之悲凉也就可见一斑。

(1)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

(2)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3)亦知成不返,秋至拭清砧。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宁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捣衣》)

(4)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

(5)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

这些诗句,虽未直接描写夫死或是妻亡,但无不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中年丧夫的人生悲剧。丈夫征战沙场,十去九死,在交通、通讯极度落后的封建时代,他们之中又会有几人能最后成为享受全家人团聚的幸运儿。“有孙母未去”的现实,更是直接刻画出一位初为人母的中年妇女正在加剧的人生悲剧。

四、老年丧子

人到老年,本是儿孙绕膝、安享余生的时刻。可我们把视线放在身处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老人身上,不禁会落泪哀叹。人到暮年,却还要征战沙场,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壮年男丁早已战死沙场,这些暮年从军的黎民早已承受着老年丧子之痛,那儿孙绕膝、欢歌笑语的场景早已成为幻想。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垂老别》)

这首诗写一个“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投杖出门,奋然应征的情景,在生死离别的时刻,一对相依为命的老人互相怜悯、互相慰藉、互相告别之情景。在“子孙阵亡尽”的情况下,还要应征入伍,可以说是悲上加悲,老年丧子之痛早已与夫妻之间即将生死离别之悲相交融,更是加重了老年丧子的人生悲剧的悲凉之味。

(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兵车行》)

这些诗句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战争让许多老人承受老年丧子之痛。再看“归来头白还戍边”的事实,这又何尝不是在控诉年轻壮丁的急剧减少,又何尝不是在诉说老年丧子的悲剧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五、结语

我们常说杜甫创作中有很多“忧民”与“民忧”题材的具有史料价值的优秀诗篇,而这些以“忧民”与“民忧”为题材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在对黎民百姓的悲剧人生进行阐释,又何尝不是对幼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这三大人生悲剧的细致刻画。未成年就被应征入伍,既反映出有很多儿童已经幼年丧父,又是在告诉我们有很多中年妇女已经丧夫,也更是在告诉我们有一大批老人早已丧子。人生的三大悲剧,在杜甫的忧民题材的诗歌中相互交融,相互映证。

参考文献:

[1]徐放.杜甫诗今译[M].北京:人民日报社,1985.10.

[2]刘伟明.杜甫诗选[M].新疆:新疆少年出版社,2000.6.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7篇

鲁迅在这段话里,非常科学而又通俗地指出,原始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时,按照劳动动作的节奏,随着劳动呼声的快慢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样式 ——诗歌。最早的诗歌创作,正是在集体劳动中根据劳动的需要产生的,而且,它早于文字的产生。《淮南子·道应训》也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邪许”就是指人们集体劳动时一唱一和,借以调整动作、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的呼声。即使从现在的劳动,比如抬木头、拉重物时工人们的“吆喊”中也能想知。

我国原始型的诗歌,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古书记载的如《击嚷歌》、《卿云歌》、《南风歌》等,都是二言体诗,而且有人怀疑它们是后人的伪作,这里不再多谈。只举几首有代表性的来看: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婚媾》

屯如

邅如

乘马

班如

匪寇

婚媾

《得敌》

得敌

或鼓

或罢

或泣

或歌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是一首二言体的古诗,这首民歌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用途,体现了远古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

原始社会中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即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就完成了。它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便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肉”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

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是原始时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这正是所谓的“饿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时至今日我们也能想象出当时他们狩猎的场景。

后一首诗《婚媾》一直被作为爻辞来看待,被保存在《周易》中,实际上它也是一首二言体的古诗。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成年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打扮得漂漂亮亮,前往女方家中,将看中的漂亮女人“抢”回来结婚。大伙儿都惊动了,出来看的时候,才知道是男方过来迎亲的,不过这属于假劫真婚。因为古代氏族社会禁止族内通婚,周朝贵族仍保留着“族外婚”的传统。当时认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即同族同姓男女结婚,不利于后代的繁衍。与外族通婚,路途遥远,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来说,迎亲就成了困难之事。古代流行一种“假抢婚”的仪式。迎亲的队伍骑马驾车来了,为了避免引起人们的误会,一路喊着:“匪寇婚媾”(意为:我们不是来抢婚的,而是来迎亲的)。所以爻辞明言“匪(非)寇,婚媾”,其中语气词“邅如”意为难行不进貌;“班如”意为纷纷而来之状。

既然有假劫婚,自然就有真劫婚。远古时代女人被视为私有财产之后,就成了你争我抢的事物,谁的力气大,谁就夺了去。《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郑国一个小商贩在去晋国途中,遇见一队迎亲的,他看见新娘长得漂亮,就动了歹心,凭借武力、体力抢走女子,强行成婚。

可见当时抢劫婚已经司空见惯。这一习俗演进到后世,女方为了防备抢亲的出现,则有了出嫁时候坐轿,蒙上红盖头的凡俗习惯,这些都是为了不让来抢亲的人轻易看到新娘子的容颜而采取的措施。而男欢女爱的新房,之所以被称为“洞房”,显示出迎亲的男方不敢让女方待在家里,而是躲在山洞过夜的情形。

此外,《得敌》也是保存在《周易》中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描写的是战争结束胜利归来的情景。战胜敌人以后,有的仍擂鼓示勇,有的坐卧休息,有的因失去亲人哭泣,有的在引吭高歌,寥寥十个字,音节顿挫地描写出一幅动人的战后场面。

我国原始型的诗歌大都是二言形式。这是由于:

一、原始社会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动作简单,劳动的节奏也必然是短促的、鲜明的和整齐的,所以伴随劳动动作产生出来的诗歌,它的句式也必然是极简短的。

二、古代单音词较多,而至少得两个单音词才能构成一个句式,从而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或相对完整的意思。这样由两个词构成一个短促的句式,与劳动动作所派生出来的短促节奏相配合,就是远古的最早的诗歌形式了。至于“三言”、“四言”诗歌产生都是在二言以后,它们比二言要复杂,但不如“二言”那么原始。

总之,短促的劳动节奏和单音词较多的语言情况使我国最早产生的诗体是二言体的短章。其时代主要是在原始时代,当时只靠口头流传,没有文字。待到有了文字可供记载以后,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已经是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体诗歌时代了。

注释:

描写战争的诗句范文第8篇

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陕西渭北山地,在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着数十座中国汉唐帝王的皇陵。其中最为蜚声中外的要数武则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园――乾陵。乾陵占地有2万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北面有玄武门,南面有朱雀门,东面有青龙门,西面有白虎门,4座门的石狮挺胸昂首,雄踞于门前。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门外的神道东西两侧,分布着两组石人群像,整齐恭敬地排列于陵前。西侧32尊,东侧29尊,共61尊。这些石人残像高在1.5米至1.77米之间,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们习惯上把这些石像称之为“蕃像”、“宾王像”。这些与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着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领紫袖的。但他们都双双并立,两手前拱,姿态极为谦恭,仿佛在这里列队恭迎皇帝的到来。但最为奇怪的是,这些石像都是没有脑袋的,这就让人产生了许多的疑问,为什么乾陵会用这些没有头的石像守陵呢?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会发现从这些人的脖子上可以看出石像的头被砸掉的痕迹。那么,这些石像的头部失踪是人为的呢,还是天灾呢?

关于石像没有脑袋的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就是,这些石像的头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末初期,有个外国使节到乾陵去游玩,发现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这里给唐朝的皇帝守陵,觉得既有损国格,也有辱于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强大的损害,便想把这些石像给毁了。但是他又怕引起当地民众的不满,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妙计。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庄稼里践踏粮食,然后在第二天又煽风点火似的,和百姓说这都是那些石像做的,他们在晚上便成精了,开始糟蹋庄稼。要想保护好庄稼和粮食就必须把这些石像消灭掉,砍掉它们的脑袋,让它们不能在出来祸害庄稼。当地的群众认为这个外国使者说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一气之下便把这些石像的脑袋给砍碎了。

而在明朝末年一些诗人描写乾陵的诗句中出现了“赤马剥落离倒旁”的诗句,说的应该就是乾陵的立马和石像都纷纷地倒在了地上。诗中所描述的石像倒地的情景,似乎和民间的传说在时间上有相近之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看见唐乾陵前面立着外国使臣的群像,同样感到有辱他们的脸面,于是就把石像的脑袋给砍掉了。但是这种说法毫无根据,因为据历史学家考证,当时的八国联军并没有来到乾陵这个地方,哪来的砍石像一说呢?

虽然上述都是民间的传说,不能作为依据,但考古学家又进一步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发现可能是自然灾害给这些石像带来了灾难。通过大量资料证明,在明嘉靖年间,也就是1555年的1月23号这一天,在陕西省华县一带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11级。由于地震发生在子夜,所以致使80多万人死于这场地震中。而乾陵距华县只有100多公里,同样属于震中地带,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便是震惊中外的“关中大地震”。据专家们推断,这场地震才是造成这61座石像头部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许多陵前的石像、石马都是在头部上受损了。再有就是这些石像的材质不是很结实,由于当时采用石料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损的时候,头部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