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外交

大外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外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外交范文第1篇

赵国红对辽宁省去年的外事侨务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过去的一年,是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和广大外事侨务干部团结一心,共同走过的极其不平凡的一年。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和广大外侨干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外侨办的带领下,服从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外事侨务部门的独特优势,扎扎实实地工作,为全省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她指出,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去年配合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取得了新成绩,对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新作用,外事侨务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突破,服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省外事侨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劳动、不懈努力的结果,更是省外侨办党组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结果。辽宁省政府对省外侨办和全省外事侨务部门的工作是满意的。

赵国红强调,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二五”长远发展、加速辽宁全面振兴的关键一年,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任务更加繁重艰巨的一年。外事侨务部门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辽宁实现对外开放的重要生力军,担负着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增进对外了解和交流,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职责。希望全省外事侨务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对外开放为中心,坚持抓交流、促友谊,抓项目、促合作,以超常的思维、超常的举措、超常的力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提高外事侨务工作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是实施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外事侨务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大局观念,强化沿海意识和开放意识,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把外事侨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外事工作对扩大开放的推动作用,更多地把外事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结合省委、省政府“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的要求,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服务。要发挥外事部门的信息优势和渠道优势,增进与辽宁资源、产业相近或互补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推进与国际知名企业和集团的战略合作。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辽宁省特色产业和重点行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

二是要加强对外交流、扩大辽宁的国际知名度。

要切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加快推进人才、科技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不断提升辽宁的软实力。以推动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对外合作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多层面的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培育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来辽工作。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搭建各种形式的合作平台,把文化展示和高层访问、经贸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向世人全面展示辽宁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的巨大潜力与优势,让世界了解辽宁。

三要增进睦邻友好关系、扩大区域交流与合作。

外事侨务部门要利用辽宁毗邻东北亚国家的地缘优势,努力增进与辽宁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

四要突出重点,全面提升辽宁对外开放再上新水平。

外事侨务部门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积极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提升辽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大外交范文第2篇

《外交口译》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的实用教材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目标、师资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四点上都与传统的翻译方向研究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为满足翻译实践积累所需要的百科知识。第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导向,也要求承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并了解翻译教学的原则。第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翻译教学有别于外语教学中的教学翻译。翻译训练不是作为一种检测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手段,而是建立在学生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职业技能训练,专门训练学生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和百科知识对源语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并用另一种语言将理解的信息表达出来。最后,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专业化的翻译教学需要的是双语交际环境、特定的交际对象和交际主题,还要考虑到翻译用人单位的需求等,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基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学科知识和实际翻译操作技能。因此,该教材体系应根据职业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双语知识、百科知识、翻译技能知识”三个部分来设计。《外交口译》就是根据这些要求编写的。《外交口译》不仅作为相关课程的专门教材,供授课教师和学生使用参考,而且对从事国际交流工作和希望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了解我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政策、提高口译能力有极大帮助。因此,《外交口译》是一部翻译职业化教育高要求的实用教材。

《外交口译》内容翔实、涵盖面广

本教材在编写思路方面力求突出大外交的口译特色,按照我国开展对外关系工作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对教学内容分类并建构教材框架。全书设计为16个单元,每个单元关注1个主题,前面9个单元从国家关系着手,内容涵盖了中国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双边关系以及中国与东亚、大洋洲、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及其相关重要区域性组织的关系;后面7个单元从重大国际问题和外交形式新趋势人手,介绍了多边外交、公共外交等新的外交形式和安全外交、环境外交等重要外交议题。

《外交口译》结构编排合理、注重精讲多练

根据实际教学需求,本书各单元将外交特色与口译技巧有机结合的同时,教学环节强调授课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每个单元的学习、讨论及实践具体分为相关主题引入(TopicBriefing)、重点语言表述(Topic Highlights)、主题段落练习(Topic Interpreting)、口译心得讨论(Aspects 0f Diplomatic Interpreting)、主题强化练习(Consolidation&Extension)五部分,将外交文本与口译技巧有机结合,便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外交口译》语料真实、时效性强

大外交范文第3篇

一、预则立,主动策划占先机

11日下午,在《湖北日报》月度例会上,大家分析会议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向外交部提出采访外长等申请,争取在报道方面有一些“自选性动作”的想法,并就具体的采访思路和做法做了计划,要求派出强将精兵,全力以赴打好此战役。

政宣部迅速统筹安排,一方面向省外办提出报道计划,一方面选择精兵强将参加报道。同时与相关部门协调,使此次会议所有程序报道放在一版,自选动作报道充分做出特色。

由于策划到位,准备充分,尽管本次三国外长会晤活动内容丰富,时间安排紧凑,从14日晚6点30分到15日下午2点30分,一共举行了双边会谈、三方会晤、记者见面会等近10项活动,给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前方记者积极与省外侨办和外交部新闻司的同志沟通,掌握报道口径,联系送审稿件,对每一场重要公开活动都进行了准确报道。夜班编辑精心排版,对会见当日的6篇稿件和3张图片妥善安排,整个版面既稳重大气,又美观疏朗,体现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导向性。

二、扩影响,外事报道争出彩

此次三国外长会谈报道,本报除完成外交部规定的报道任务外,还结合实际,对省委省政府宴请活动、三国外长共同会见记者、专访杨洁篪外长以及杨外长看望省外侨办干部进行了报道,并拍摄到杨外长阅读《湖北日报》的照片,给集团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俄、印同为G20和“金砖国家”成员,三国外长会晤规格高、影响大。俄、印外长都是首次来汉,杨外长也是时隔17年第二次来汉,他们对湖北、武汉的印象如何?湖北、武汉在对外开放中如何有更大作为?外交部能否为湖北的对外交往提出“锦囊妙计”?这些读者关心感兴趣的问题,成为本报在策划“自选动作”时的重点。

本报记者通过省外侨办积极向外交部争取,促成杨外长接受省市媒体联合采访。采访中,杨外长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详细介绍了本次会晤选址武汉的原因、中俄印三国合作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作用以及近年来中国外交的新亮点。他还特别介绍了俄、印外长对湖北、武汉的观感和积极评价。采访结束后,外交部委托本报记者负责整理采访内容。当晚,新闻司的几位同志、杨外长秘书和本报记者一起反复斟酌修改稿件,写成《外交部要进一步推动湖北对外交往》作为通稿向省市媒体。

杨外长非常重视这次会谈报道,外交部新闻司同志请记者次日送《湖北日报》到宾馆给外长看。新闻司的同志还对本报主动提出采访杨外长的要求给予肯定,说杨外长接受地方媒体采访也是本次会晤的一大亮点,并表示要把采访通稿放到外交部网站上。

第二天一早,记者带着报纸赶到宾馆,向杨外长介绍本报的报道。杨外长看了非常高兴,和本报记者亲切交谈,认为本报的报道充分、准确,二版接受采访的照片发得好,并欣然同意拍摄读报照片。杨外长还对省市媒体关于三国外长会晤的多方面报道表示感谢。随后,杨外长看望了省外侨办干部,即席发表了2000多字的讲话,本报摘要作了独家报道,并为省外侨办提供了完整的录音和文字资料,受到外办领导的肯定和感谢。17日,杨外长阅读本报的图片和看望了省外侨办干部独家报在本报一版显著位置刊登,并送到北京供外交部留存。中俄印三国外长会晤整体战役性报道圆满完成。

大外交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门罗主义 霸权主义萌芽 美国外交政策

一、门罗主义的提出和霸权主义思想的萌芽

(一)从《门罗宣言》内容看霸权主义萌芽

《门罗宣言》是时任美国总统门罗在1823年12月2日在致国会的咨文中提出的,它包括三个原则:“一是欧美大陆相互隔绝,即‘美洲体系原则’;二是美国不介入欧洲事务,欧洲也不能干涉美洲,即‘互不干涉原则’;三是除现有的殖民地外欧洲各国不得再将美洲大陆视为殖民对象,即‘不许殖民原则’。这三个原则构成了门罗宣言的全部内容。这三个原则构成了门罗宣言的全部内容。”①

《门罗宣言》的这三大原则,许多人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美洲独立运动,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当中有不少“隐患”存在。首先,“美洲体系原则”将欧美的政治制度根本对立起来,将原先“美国的孤立”扩大为“美洲的孤立”。这一原则实际上是将美洲纳入到美国的阵营中,与欧洲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它并不表明美洲各国在地理环境、政治原则和经济利益方面的共同性,而只是表现了美国一国的扩张利益”。②美国发表《门罗宣言》的目的不在于解放美洲,而在于占领美洲,只是他们打的是人道主义旗帜,所以隐藏了其背后真正的动因。

《门罗主义》对“互不干涉原则”的表述是这样的:“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且维持独立,而我们基于伟大的动机和公正的原则承认其独立的国家,如任何欧洲国家为了压迫它们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控制他们命运而进行的任何干涉,我们只能认为是对美国的不友好的表现。”③我发现这段表述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它仅仅对欧洲有约束力,而美国承担的义务仅仅是保证不干涉美洲既有的殖民地和欧洲,但对独立国家,美国只字不提,这给日后美国对拉美各国实行霸权主义留下了缺口。当时的国务卿亚当斯更是露骨地指出:“对美洲的事务,美国都不能置之不理,有关他们的一切政策问题都对美国的切身权利和利益有直接关系,它不能听任欧洲列强们的安排。”④这段话的潜台词就是把美洲划入美国的权利和利益范围之内,不许欧洲人插手。这种双重标准正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

《门罗宣言》的“不殖民原则”看起来具有反封建反殖民的倾向,但它的“反殖民”仅仅是针对欧洲各国,对于自己则没有作出任何的规定,而且这种“反殖民”倾向当中还暗含了当时美国外交的利益追求。当时俄国在美洲的西北地区进行扩张和英国在俄勒冈问题上与美国的争执,都令美国很苦恼。在这样的情况下,《门罗宣言》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恐吓了俄国和英国,减缓了他们扩张的步伐。通过恐吓来要挟对方放弃自己的利益需求,从而达到自己的利益要求,这不就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吗?

(二)从《门罗宣言》的背景看霸权主义萌芽

从当时美国国力来考虑,美国无力也不想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保卫拉丁美洲各国的独立,发表《门罗宣言》这样的声明在当时是毫不起眼的。反“神圣同盟”的主张是由英国发起的,英国之所以联合当时尚属弱国的美国,更多的是想让美国成为英国控制美洲的“人”。可英国人没有想到的是,美国人在附和英国的情况下,不仅单方面发表了《门罗宣言》,避免了成为英国的傀儡,而且通过它将美洲纳入到美国的控制范围之内。作为新生力量的美国,从建国开始就处心积虑地想对外扩张,增强自己的实力。当时正值“神圣同盟”和英国两股传统势力相互牵制时期,美国当然要抓住机会发表一份可以在日后作为扩张原则和依据的文件。另外,尽管“神圣同盟”对拉美独立运动恨之入骨,但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在欧洲各国的档案馆内,我们没有发现实质性文件。就连美国史学家查理士・韦伯斯特也称“神圣同盟干涉论”仅仅是个别人的想法,但没有任何政府接受这样的意图。

无论从内容还是当时的背景看,我们清楚地看到《门罗宣言》都不是协助美洲独立运动的文件,而是美国霸权主义萌芽的文件。“门罗主义在制定的过程中就暗含着要在整个西半球建立美国的领导权的思想”。⑤而日后美国外交政策一步步地将美国门罗主义中蕴含的霸权主义倾向“发扬光大”。

二、门罗主义的发展及霸权主义的确立

19世纪中后期西进运动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美国成了世界强国之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美国完成了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与之相适应,在对外政策方面,美国也对门罗主义主要原则作出新的解释和运用。

(一)奥尔良重释“门罗主义”

1895年,在英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的纠纷问题上,美国祭出“门罗主义”,将英国的介入排除出去。国务卿奥尔良当时声称:“美国今天在本大陆实际上拥有最高权力,在其干预范围内的种种间题上,它的命令就是法律。”⑥奥尔良的讲话公然把《门罗宣言》中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演变成了“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门罗主义也变成美国在拉丁美洲肆意侵略、干涉他国领土和的舆论依据,真正成为一种霸权主义。门罗主义之所以可以被拿来作“犯罪工具”,就在于它提出时没有准确地定义“America”一词,这就为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定义这个词提供了便利,门罗主义的迂回性又一次为霸权主义提供了沃土。

(二)“大棒政策”扩充“门罗主义”

1904年,老罗斯福在多米尼加问题对门罗主义进行了最具干预意义的诠释,使之附和“大棒政策”。在他自称的门罗主义“必然结论”中,老罗斯福宣示在西半球仅美国得以行使“一般干预权”:“……在西半球美国坚守的门罗主义,可能迫使美国不论多么不情愿,仍不得不对恶名昭彰的恶行或无能,行使其国际警察权。”⑦老罗斯福的“大棒政策”无疑是对门罗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延伸,他把门罗主义禁止欧洲国家干涉美国事务的原意改为美国在必要时可以“警察”身份进行直接干涉。老罗斯福的政策是美国霸权主义确立的标志,而门罗主义则是这一政策的帮凶。

三、门罗主义的暂时消失和另类霸权主义的发展

1929年秋,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形势迫使美国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迅速作出决断。1930年3月,美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门罗主义的克拉克备忘录。根据克拉克的观点,美国的外交政策似乎要抛弃门罗主义这一信条。其实不然,美国在这一时期所实行的外交政策还是没有摆脱门罗主义的框架。

由于美国在老罗斯福时期对拉美各国的粗涉,较有政治远见的罗斯福宁愿采取一种更温和灵活的政策,以防止拉美反美运动的高涨,保持美国在拉美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尽管胡佛和罗斯福在表面上放弃了门罗主义,但其实质是不变的。老罗斯福采用的是武力威胁,而胡佛和小罗斯福则是采用经济渗透的方式。罗斯福所采取的这种睦邻政策,是要使门罗主义重新回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这个大前提上面去。因为在罗斯福看来只有保持住这个大前提,把非美洲国家置于西半球之外,美国作为美洲最强大的国家才有可能在拉美地区获得最大的好处。因此我认为,尽管没有提到《门罗宣言》,但美国人骨子里在此时还是按照原来的思维去建立外交关系。这种所谓的“睦邻政策”只是门罗主义的一种另类反应而已,而不变的还是称霸世界的野心。

四、门罗主义的卷土重来和霸权主义的顶峰

二战过后,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的美国企图在战后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此时东方的苏联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于是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出台了闻名世界的《杜鲁门宣言》。实质上“杜鲁门主义”就是“门罗主义”的扩充版。门罗主义的适用范围是美洲对欧洲,“杜鲁门主义”的适用范围则已经是“西方阵营”对“东方阵营”。“杜鲁门主义”无论是在范围还是在内容上受到了“门罗主义”的影响,并将“门罗主义”中的霸权主义倾向发展至顶峰。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事件是“杜鲁门主义”成功运动的范例。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面对苏联在古巴建造导弹基地的事实,他仅仅实行海上封锁。肯尼迪作出此决定是因为他知道一旦强攻,必定两败俱伤,不仅大丢面子,而且将危及到门罗主义集体安全体系的概念本身,从而使美国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另外,海上封锁看起来似乎姿态稍低,但不仅可以避免与苏联正面冲突,而且可以借此弦耀武力,迫苏就范。同时,美国可以乘机摆出一付“受害者”反击的姿态争取国际舆论,巩固西半球防御体系,进而在世界范围内保卫门罗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美国仅仅通过海上封锁就将古巴导弹危机顺利解决。这一事件的顺利解决跟“门罗主义”的运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打着“正义”的旗号,而实际上却是美国称霸世界、打击异己的手段而已。而此时美国的“门罗主义”中霸权主义已经发展至顶峰。

五、“门罗主义”作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原因

(一)美国人的性格和价值观是根本原因

门罗主义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影响,首先是因为门罗主义符合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和性格。“美国人极怕会一辈子固定在石头上,停在同一个地方动弹不得。或许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那么不安于现状的原因”,⑧而这种不安于现状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外交上的霸权主义倾向,而门罗主义正好符合他们的要求。此外,美国人的个人主义色彩浓厚,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我们常见的I think、I believe、my opinion is,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只要自我负责即可,而门罗主义所反映出来的利己原则也刚好满足了美国人这一行为习惯。

其次,美国人在价值观上持天定命运论和孤立主义。美国人具有强烈的“上帝选择”和“天定命运”的,坚信“天定命运”是安排整个世界,远离邪恶的道路,把人类引向“新的耶路撒冷”。⑨这种信仰很快影响到政治上,与美国外交政策杂糅在一起,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道德基础。从价值观出发,门罗主义很好地维护了美国“救世主”形象,而日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也在极力维护这一虚伪的形象。

孤立主义是美国自独立战争以来另一个比较主流的价值观。当时,华盛顿认为新旧世界政治制度迥异,美国不应卷入欧洲的政洽纷争。华盛顿的警诫绝不是要画地为牢,束缚美国的发展。因为美国政治孤立的空间从来就不是北美十三州的疆界,而是把欧洲和美洲隔开的大西洋。从这个意义上说,门罗主义正式宣告了孤立主义的范围是整个美洲地区,它体现了美国孤立主义的外交选择。

(二)《门罗宣言》措辞的灵活性是主要原因

《门罗宣言》巧妙、谨慎的措辞赋予门罗主义以持久活力。门罗主义的基本内容是进攻性的,对象则是虚拟性的。它给日后美国的扩张入侵提供了很大的借口。

《门罗宣言》中凡与欧洲相关的语句均经过仔细斟酌,既警示又保留。“宣言”承诺美国不会干预欧洲内部事务,不会卷入欧洲的战争,却未规定美国与欧洲列国进行外交往来时的确切尺度,也未承诺美国不会入侵和干涉为独立的拉美国家。因此保留了美国未来见机行事的自由,也为未来美国实行霸权主义找好了理由。

宣言中“America”一词的适用范围也没有解释清楚,为日后奥尔良的解释提供了便利。“America”的英语解释可以是“美洲”,也可以是“美国”。门罗在发表宣言时,有意识地将将这一概念模糊化,为日后的扩张作好了铺垫。

总之,《门罗宣言》中回旋余地极强的语言给美国后来的统治者带来了便利,而当中霸权主义的萌芽也跟美国后来的外交政策基础相一致,这就是它可以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基石的原因。

(三)门罗主义的成功实践是重要原因

门罗主义在实践过程中发挥的威力是它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门罗主义诸原则虽然在最初提出来后沉寂了20余年,但随后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上文提到过的第一次泛美会议之外,19世纪中期美国利用门罗主义扩张了领土;一战后至1933年,美国利用它确立了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地位;二战后,拉美成为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后院”。这一切说明了在美国历史进程中,门罗主义确实具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力量,而这一过程中永远不变的则是霸权主义的内涵,因此注定门罗主义将取得美国制定外交政策基本原则的地位。

门罗主义作为反对“神圣同盟”干涉拉美独立运动的声明,在当时确实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言辞中的灵活性和迂回性,以及霸权主义萌芽,为美国后世的外交政策奠定了主调和基础,成为美国后世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尽管近二十年来美国没有再引援“门罗主义”,但就如小罗斯福时期的“睦邻政策”一样,美国外交的霸权主义倾向一直存在,而这种倾向的存在就让门罗主义犹如幽灵般一直存在在美国的外交政策当中。

注释:

①②④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2:137,138,138.

③J.艾捷尔著.赵一凡,郭国良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380.

⑤威廉・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中译本).三联书店,1956:336-337.

⑥坎贝尔.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1865―1900.纽约:1968:200.

⑦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22.

⑧李柏思.美国人的特性及其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研究,2001,(1).

⑨孙哲.美国学 中国对美国政治外交研究(1979―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

参考文献:

[1]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2.

[2]孙哲.美国学 中国对美国政治外交研究(1979―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威廉・福斯特.美洲政治史纲(中译本).三联书店,1956.

[4]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1865―1900).纽约:1968.

[5]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

[6]亨利・康马杰著.杨静予等译.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7]J.艾捷尔著.赵一凡,郭国良译.美国赖以立国的文本.海南出版社,2000.

大外交范文第5篇

 开场白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这次负责带领大家参观著名吉隆坡苏丹皇宫的导游,很高兴在这次愉快的旅途中认识大家,希望我的解说能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个地方。

马来西亚概况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一个多元化经济体制国家,它的旅游业是其第三大外汇来源,这里风格秀丽,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一睹它的风采。它的首都吉隆坡是一个繁荣的国际大都市,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好比今天我们将要看到的苏丹皇宫就是其中之一。

吉隆坡苏丹皇宫简介

吉隆坡苏丹皇宫,也叫马六甲作皇朝故宫,位于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升旗山下。皇宫并不对外开放,只有在特殊或重要的节假日里,民众才有机会一览宫殿周围盛开的娇艳的花朵以及宫殿院内的繁华。但由于整个皇宫的气派与华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留念。

大家注意了,为维护皇宫的神圣与庄严,大家在进入皇宫内的展厅之前,将领到一个装鞋的塑料带,然后脱鞋进入各展厅参观。请大家入乡随俗,按规定将鞋脱下,赤着脚,拎着鞋游览皇宫,其实这样别有一番风味。

吉隆坡苏丹皇宫景点介绍

吉隆坡苏丹皇宫的由来

吉隆坡苏丹皇宫原是一位20世纪20年代中国商人的私人住宅,后来因种种原因出售了,经过改建成为后来雪兰莪州的统治者苏丹的王宫。如今的苏丹皇宫成为了现任国王的办公与休息的地方。由于马来西亚的国家元首每5年换一次,所以每隔5年,苏丹皇宫就会更换一次主人,所以每五年的元首诞辰日也会有所变更,届时,国家皇宫将会热闹纷呈,还会有各式的庆祝活动。

吉隆坡苏丹皇宫的外观设计

大家看,这座苏丹皇宫气势辉宏建筑形式古朴而典雅。皇宫外亭台楼榭、喷泉花草、热带植物随处可见;皇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吉隆坡苏丹皇宫大门外的景观

大家看到,皇宫门口是由一扇并不是很宽敞的铁门与旁边的小岗亭与小门洞组成。仅仅就这一小片风景,就让人迷恋不已。铁门是用黑色作底色,衬以金黄色作为装饰,典雅大方,从严肃中透出一种高贵。在铁门的侧边的岗楼和岗楼旁的门洞中,各有一名哨兵站岗,在岗楼中的哨兵身穿白色上衣配有绿色前裙的制服,手持长枪;在门洞中的哨兵,则穿一件红色上衣,黑色长裤,胯下骑一匹黑色高马,威风凛凛,常常吸引无数镜头。另外,不时在门口还会站有一排杠枪哨兵供人们拍照留念,闪闪的长枪在阳光的照射下与远处阿拉伯风格的皇宫金顶遥相呼应,分外亮丽。

吉隆坡苏丹皇宫室内格局

在皇宫的内部一共分为三层,是木质结构建筑。宫内各厅室分别展示了马六甲苏丹王朝的历史起源、政治制度、宗教制度、宫廷礼仪、婚姻习俗、生活风俗、对外交流等。并陈列了重要的历史文物,系统地介绍了马六甲皇朝的变迁发展。

历史外交展厅

吉隆坡苏丹皇宫有一个展厅用英文和马来文介绍了马六甲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诠释了马来西亚在历史上的重要的外交活动。文字指出:"中国明朝初期已经是世界上的强大帝国,国力强盛,海运发达。明成祖时期曾派英青到马六甲,并赠送了丝绸、黄金饰品和其它贵重物品给苏丹,并邀请马六甲苏丹访问中国。

大外交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人文精神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6

人文精神是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修养,包括品质、思想、人格、情绪等方面,是一个人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清晰的法制观念、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所必不可少的。就高中政治教学而言,承担着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重任,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不仅要完成对学生知识传递的任务,更是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的培育圣殿。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就人文精神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谈几点浅见。

一、创设良好情境,搭建学生人文精神的展现平台

良好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优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或是引导学生设问质疑,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氛围。这不仅能够活跃学生思维,也能为学生搭建起展现人文精神的有效平台,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例如在人教版经济生活《多彩的消费》一课中,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创设了较为丰富的教学情境。

情境一:黄先生和孙女士于2010年结婚,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旅游,他们憧憬着能游遍国内的山山水水。结婚时,两人的月收入共为12000元,两人每逢假期都会结伴出游。2012年,黄先生接连升职,使得两人的月收入增长到20000元。二人开始计划出国游,从东南亚到澳洲再到欧洲、中东,感受不同的异国风情。

学生讨论:黄先生和孙女士的旅游计划为什么能够从国内转移至国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收入如何影响消费?

情境二:2011年,王女士怀上宝宝,原本与丈夫计划买个两层的花园式洋房,可是CPI涨幅达到3.3%,房价也一再攀升,不得已只能贷款买了平层的3居室。

学生讨论:为什么王女士没能买两层的大房子?物价的变动,对我们的生活消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过上述两个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思考:收入如何影响消费?物价的变动会对我们的生活消费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而且能使学生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树立健康和正确的消费观。

二、营造浓厚氛围,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课堂

新课程主张营造“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以人为本”,努力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我们应围绕着教学工作,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坚持以育人为本,使课堂更富人性化,从而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特征的课堂教育。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笔者积极引入重大时事。比如我国“神舟”系列飞船飞天成功,有利于增强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再比如教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关内容时,可以引入近年来一些国有企业转型成功的新闻,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以时政热点为突破口,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创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当然,必要时教师应进行启发、解释和评论,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真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奠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坚实基础

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个人的政治品格、人文素质、意志作风等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教师除了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之外,也要积极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

例如在进行政治生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教学时,教师应该做到及时了解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以及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筛选出具有典型分析意义的重大时事,在教学时予以整合。教师还要以考纲为基础,结合当前发生的重大国际问题,帮助学生去理解在和平与发展方面,中国对世界所做出的贡献,并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优良的政治品格去提升学生对我国重大外交活动和对国际重大事件的认识、分析、评价能力。

大外交范文第7篇

每位留学生都是民间大使

大量中国年轻人出国留学,带去了中国人的面孔、文化甚至国家形象,他们出国留学本身就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推介。他们中的一些人,毕业后留在国外创业、工作,很多人的工作内容就是跨文化交流与科技交流合作等。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受到各国重视,美国总统奥巴马去年在访华期间,曾表示美国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人数要增加到10万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北京亲自启动了“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

赴外留学生的猛增难免导致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出现,中国有关方面应加强出国留学人员的出国前教育,让其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和法律。不久前在韩国举办的中国留学生庆典活动中,中国留学生展示传统服装、传统音乐和少数民族舞蹈,赢得阵阵喝彩。绝大多数中国留学生言谈举止得体,向韩国社会展现了很好的精神面貌。但也有少数中国留学生在活动现场有一些不当举动,如有学生用书包抢占贵宾座位、靠近舞台拍照干扰现场摄像,有的同学多次被组织方提醒仍我行我素,甚至有的中国留学生与组织方进行理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在《南方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呼吁,对有需求的中国留学人员展开公共外交基础性培训,使他们丰富对留学国的文化认知和政治认知,帮助他们能够自觉地成为“民间大使”。

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华留学空间巨大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纷纷推出措施吸引留学生前往留学。韩国政府推出立体的留学生支援政策,整合高校、社会等多方力量积极改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取得很好的效果。截至2011年6月末,在韩国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从2004年的1,7万人快速增加到8.7万人。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推出“接受10万人留学生计划”;2008年又推出“30万人留学生计划”。截至2010年5月,在日本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14.2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2001年到2008年期问,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当前在华留学生的人数超过24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要争取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当年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2006年各国接受学历留学生的人数如下:美国58万,英国33万,德国26万,法国25万,澳大利亚20万,日本13万,俄罗斯8万。尽管2009年到我国留学的留学生总人数为23万多,但其中学历生仅为9万余人,这个数量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甚至日本都差距很大,中国在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华留学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在外国留学生中培育“知华派”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在《南方日报》发表文章强调,要在外国留学生中间通过公共外交的手段大力培养“知华派”,让绝大多数外国留学生能够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使他们也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员。

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制定目标明确、细致、可行且富有人情味的行动计划,才能更好地发挥本国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让更多留学生来华留学并喜欢上中国。目前,在留学生医疗、奖学金、宿舍、亲人签证、接触中国文化等方面,中国还有很多细致的工作需要做。日本为了让留学生接触日本文化与日本社会,组织了很多社会团体与组织,动员了家庭主妇、退休老人等很多志愿者,定期与在日各国留学生开展聚餐、联欢、旅游、文化交流等活动,成为留学生接触日本文化和社会的“第二课堂”。

此外,在留学生学成回国后,依然有必要通过校友会、合作研究、研讨会、联欢、邀请来华等方式提供“追踪”服务,培育更多真正喜欢中国、推广中国的坚定“知华派”。这项工作既可以推动留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内的中外交流与合作,又能促进留学生公共外交,可谓一举两得。如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追踪项目,“回国外国人留学生短期研究制度”向留学结束后在本国从事研究工作的回国留学生,提供在日本的大学进行短期共同研究的机会。此外,这个机构还负责派遣留学生在日本留学时的指导教员到中国进行面对面的研究指导(回国外国人留学生研究指导事业)。这个机构还发行“日本留学网络邮件杂

志(Japan AlumnieNews)”,向已回国留学生提供有益的信息。

大外交范文第8篇

 

 

浅析中国“以和为贵”外交理念的传统与现实

罗琦

 

 

摘要:“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概念,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和对外关系思想。今日中国的诸多外交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了“以和为贵”的传统外交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极大反响。

关键词:中国  外交  理念  和为贵

 

“和”是中国儒家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儒家经典《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学说便逐渐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思想正统,其影响至今不绝。经过历代儒学大家的阐释演绎,“和”也从一个道德伦理概念渗透至政治、社会、外交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中国数千年的治国思想和外交理念。随着汉语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和”字的内涵也不断得到丰富。今天,中国再次弘扬“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就在于凸显其追求和谐、珍惜和平的现代意义。

“以和为贵”既是中国一贯的外交传统,也是当今时展的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的“噪音”,如“中国”、“中国崩溃论”等等。其中“中国”鼓噪的声音最大,引起了许多国家对中国的怀疑。对此,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在继承“以和为贵”的传统外交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地区”、“和谐世界”、“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等新概念,阐明中国构建和谐、追求和平的立场和态度,赢得多数国家的认可和赞许。“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以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契合当今全球化、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历史发展趋势,为古老的国际政治带来新的选项。

一、“以和为贵”是中国一贯的外交理念

钱穆先生在其名著《国史大纲》中曾分析了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特点。钱先生认为,西方文化“常务於‘力’的斗争,而竞为四围之斗”,因此“务为国强为并包”,而中华文化则“常务於‘情’的融和,而专为中心之翕”,因此“务为谋安为绵延”。简言之,西方文化强调“武力”的强大和扩张,中华文化则热衷“情感”的融合和汇通。

纵观历史,可知钱先生此言不虚。中国的传统思想,不管是儒家、道家、墨家都反对战争。由印度传入的佛教被中国人所接受和喜爱,同样也是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即便是中国最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也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孕育出“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主张“修德来远”,即通过完善本国的政治治理和道德教化,吸引四方人民的归附,而不是依靠武力征服。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对外战争也大都是防御性的,如长城就是一种很典型的防御工事。

这种理念产生的土壤是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小农经济。中国东临大海、西北和西南分别是漫漫戈壁和高山险峰。这些地理障碍使中国与外界相对隔绝。除了周边此消彼长的游牧民族,以汉族为主体的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用武对象,也没有强大紧迫的威胁。中国还很早就发展成为农耕社会,并建立起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大一统帝国。小农经济是比较脆弱的生产形态,不但容易遭到破坏,而且产出微薄,难以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天然地反对战争扩展,追求国家一统、天下太平,向往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田园诗般的生活。

反观西方历史。自罗马帝国的扩张已将,直到近代英法德诸国之间的争霸和对外殖民扩张,甚至今天美国的霸权主义,都离不开一个“力”(power)字,突出表现为无节制的扩张和无休止的战争。历史上最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在近代史上,中国也曾饱受西方国家的欺压和侵略之苦。即便在冷战结束以后,以美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然多次挑起战争。据统计,自二战结束以来,几乎历届美国总统都要至少打一场战争。

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恐惧”,认为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也必然导致扩张、引发战争。这是西方国家在“以己度人”,实不知孔子有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历来主张“以和为贵”,过去如此,现在和将来还是这样。西方国家鼓吹“中国”已经有几十年了,但中国没有对外进行过一丝一毫的扩张,更不用说战争了。

二、“以和为贵”是当今时展的需要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主张“以和为贵”无疑是不现实的。中国春秋时期的宋襄公倡导“仁义”的战争观,拒绝攻击正在渡河的敌军,结果被敌军打败,成为后世的笑柄。同理,在两级对抗的冷战期间,“以和为贵”也是没有市场的。不过在今天,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国力和影响力也非往日可比,推行“以和为贵”正当其时。

首先,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以和为贵”。发端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革命已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相互依存。各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不但富强了自己,也惠及世界各国;而2007年的金融危机虽然发源于华尔街,但很快波及全世界。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危机面前独善其身,特别是在面对诸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时,即便是超级大国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只有靠各国在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努力才能看到希望。在全球化时代,威慑、制裁和战争不可能成为主流,也解决不了问题,更多的要靠各国,特别是大国本着“以和为贵”的精神,平等合作,集中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共享发展进步,共同面对危机。

其次,多极化的世界也需要“以和为贵”。冷战结束后,两级体系瓦解,多极化的趋势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金砖国家”脱颖而出,成为新兴国家的代表。西方国家一家独大成为历史,全球权力分布日趋均衡,但多极化并非一定带来稳定与和平。中国的历史上有“战国七雄”的连年战争。世界近代史上也有英法德美诸国的争霸战争,其中就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因此在多极化的世界里,为防止陷入合纵连横的国际混战,更需要各大国“以和为贵”,尊重别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通过平等互利的协商解决争端,保持长久和平及共同发展。

最后,文化的多元化要求“以和为贵”。今天,随着交通、通信等工具的革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交流本是促进各国了解与合作的推进器,同时也是文化本身发展的强大动力。当然,不同文化之间也有矛盾。这种矛盾在相互交流中可能被强化,也可能被消融。以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的部分西方人士宣扬“文明冲突论”,就是片面地强调不同文化矛盾的一面。如果亨廷顿先生熟悉佛教在中国和平传播与演进的历史,他的观点可能就不会如此偏激。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倡导“以和为贵”,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因此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很少有文化冲突,更不用说宗教战争了。如果一味突出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而忽视其共性,那么就有可能因文化冲突而导致现实的国际冲突,西方历史上的就是个例子。对此,后人应该引以为戒。实际上,作为移民国家的美国,多元文化已成为其国内社会的共识。不知为什么一涉及国际社会,就变成“文明冲突论”了?

总而言之,在当今世界上,“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大有作为,必然能够为现代国际关系增添有中国特色的新“选项”。中国大力倡导“以和为贵”,既秉承其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契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需要。应该重申的是,“以和为贵”既不是“绥靖政策”的代名词,更不是“军备竞赛”的伪装衣。中国虽然主张“以和为贵”,但也需要发展必要的防御性军事力量,以遏制战争、保卫和平。弱国无外交,如果中国自身难保,那么“以和为贵”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中国一贯主张“以和为贵”,所以中国的强大不会带来冲突和战争,反而能够增强维护和平的力量;因为中国一贯主张“以和为贵”,所以中国不会参与军备竞赛,更不会以军事力量威胁其他国家。

2014年,中国外交部长在答记者提问时强调: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向世人展示我们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中国不仅自己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也希望其他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的,也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休戚相关。这个表态再一次揭示了中国外交政策“以和为贵”的内核,将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推己及人,和衷共济,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