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力的合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力的合成范文第1篇

知识目标

1、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初步运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共点力的合力;

3、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的变化情况,掌握合力的变化范围。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实验演示归纳出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

2、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作图法确定合力是本章的难点;

教法建议

一、共点力概念讲解的教法建议

关于共点力的概念讲解时需要强调不仅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的力是共点力,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也叫共点力.注意平行力于共点力的区分(关于平行力的合成请参考扩展资料中的“平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师讲解示例中要避开这例问题.

二、关于矢量合成讲解的教法建议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归纳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这同时也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矢量的运算方法,在讲解中需要从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的日常现象和规律出发,理解合力的概念,从实验现象总结出力的合成规律,由于矢量的运算法则是矢量概念的核心内容,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飞跃,因此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规范性,但是不必操之过急,通过一定数量的题目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

由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首先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在前面力的知识学习中,学生已经对单个力的分析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做好规范演示.

三、关于作图法求解几个共点力合力的教法建议

1、在讲解用作图法求解共点力合力时,可以在复习力的图示法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矢量概念的理解,同时掌握矢量的计算法则.

2、注意图示画法的规范性,在本节可以配合学生自主实验进行教学.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引入:

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

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力的合成.

指明: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

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

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

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

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8、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己推倒出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式.

三、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题目

关于“滑轮”问题的研究

力的合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力的合成 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1.011

高一地理人教版《2.3大气的运动》和《2.4全球性大气环流》在《第二单元-大气》中学习难度大并且是承前启后的纽带,对这两节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后边的《天气系统》和《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学习与理解。因此,如何采用有效办法降低教学难度和提高教学效果是本课教学过程的关键,利用高中物理知识“力的合成”进行该地理课程的教学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高一学生刚由初中阶段转入高中阶段,学科联系意识相对较弱,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地理是文科且是副科,导致高一学生不一定认同:能用理科知识来解答文科问题。因此,在学习《大气的运动》之前,先与学生沟通一下,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习物理学科中“力的合成”知识。如果还未学习“力的合成”,就请带有高一物理(上期)课本的同学打开教材并找到“力的合成”章节内容,很快的看一看“力的合成”原理,同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总结(注意:不要把它变成物理课);如果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合成”,就简单地与学生共同复习“力的合成”原理,然后再进行《大气的运动》教学。

一、用“力的合成”解释“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受地面冷热不均、地球运动和地面摩擦力的影响,地球表面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的作用,可以用三步走的方式让学生很快地掌握风的形成原理。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这三个力的方向: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

②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且垂直大气运动方向。

③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内力的合力方向相反。

第二步:对北半球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做受力分析并进行“力的合成”。(如图1)

第三步:对北半球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做受力分析并且进行“力的合成”。(如图2)

最后:用相同的原理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南半球高空大气水平运动和南半球近地面大气水平运动的受力分析图并且进行“力的合成”,加强相关知识的应用。

二、用“力的的合成”说明全球6个风带的风向

经过“力的合成”解答大气水平运动的风向后,用同样的方法就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全球6个风带的风向。要求在作图过程中主要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初始位置的合力表示风向并且边画边讲,可以通过三步过程让学生很好掌握其画法:

第一:先在黑板上画出全球7个气压带(标出位置与名称)。(如图3)

图1 图2 图3

第二: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合力画出北半球三个风带的风向(注意:边分析边画),南半球风带暂时不画。(如图4)

第三:让学生到黑板上把所学原理画出南半球的三个风带的风向。最后请同学对比所画之图与课本的6个风带的风向是否一致。(如图5)

图4 图5

三、用“力的合成”解释亚洲冬夏季风的风向改变

季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冬夏季节之间的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所致。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节风向变化,若用“力的合成”来确定就更加简捷。如下图:

(1) (2)

四、用“力的合成”说明气旋、反气旋的形成

“力的合成”同样在气旋、反气旋的形成中的应用也很应手,用热力环流知识先画出一个高压中心和一个低压中心,接着进行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分析,根据“力的合成”画出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示意图。

力的合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构建有效思维课堂,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是物理课堂的主线和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力的合成》为例,在教学中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观念;通过自主实验探究,经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过程,增强科学态度与责任。

一、对教材的整合与借鉴

考试大纲对“力的合成”是二类要求,新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在课堂实施中,可以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教材,结合学生的逻辑思路稍作调整。人教版必修一教材《力的合成》利用“一个成年人用的力与两个孩子用的力”提水效果相同的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引入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利用橡皮筋两次拉伸相同效果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得出力的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最后提出“共点力”的概念。但按照逻辑思路,应该首先理解共点力概念,然后探究求共点力的合力方法。所以可以对教材进行简单调整,形成知识线:分力、合力共点力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中,可借鉴美国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PrinciplesandProblems》Chapter5——ForcesinTwoDimensions,在探究求互成角度的共点力合成方法时,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和砝码进行实验,猜想合力和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是否满足F1+F2=F,通过起步实验引发学生对原有认识的冲击。

二、有效思维课堂的设计和实施

1.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与学生共同参与并体验物理的神奇力量

课前教师可与学生合作进行实验:人拉车。一辆轿车里坐了七个人,当三名女生沿着绳伸直的方向使劲拉车时车很难被拉动,当一名女生沿垂直绳拉动时,很轻松地即可把车拉动。学生经历亲身体验实验的过程,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神奇力量,探索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2.寻找生活本源,理解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形成物理观念

由于分力和合力的等效替代关系在物理思想中比较抽象,课堂上可以通过两名女生提重物和一名男生提重物进行实验。从效果上来看,一个男生提水的力和两个女生提水的力是相同的,所以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两个力,进而引导学生说出这一个力和两个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从生活常见的实例出发加深学生对“等效替代”物理思想的认识,理解合力和分力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为本节课重点探究求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做好铺垫。从贴近学生的学习实例和原有认知中提出分力、合力、共点力以及力的合成等相关概念,不仅形象生动地解释了相关概念,也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提供了思路。

3.引导学生突破直线思维到形成平面思维的转化,经历科学思维

学生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解决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学力平衡,对于共线情况可以很容易根据代数运算得出,这属于认知中的直线思维,完成从代数运算到同一直线的矢量运算过程。不过这种顺理成章的思维对学生接触矢量运算造成很大干扰和障碍,所以突破这种直线思维,形成平面思维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在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时,由于矢量运算比较抽象,可以先类比速度的矢量运算,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然后在实验探究中依据合力和分力的等效替代思想完成从同一直线思维到平面思维的转化和突破,经历科学思维过程。

4.设疑猜想,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了有效地将直线思维过渡到平面思维,在课上可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由于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猜想是否F1+F2=F,然后分别用一根弹簧测力计和两根弹簧测力计拉钩码,保证两次效果相同。这时学生通过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实验结果与我们的猜想发生矛盾,形成认知冲突并激发认知驱动,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的热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使学生经历探究式学习的六个过程:提出问题(是否F1+F2=F)、猜想(F1+F2=F)、制定实验计划、实验操作、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并制定进一步实验方案。学生在经历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了思考问题、制定方案解决问题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了良好的物理思维。借助这个实验,让学生感受矢量运算不同于之前学习的代数运算,打破思路的堡垒,为进一步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做好铺垫和学习准备。

5.优化物理实验探究,经历有效科学思维过程,提高物理核心素养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实验,可以通过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来实现。首先设计思考环节,随着问题的递进,学生经历深入的科学思维过程,形成了本节课探究实验的主线。讨论的核心问题:怎样利用手中的器材找到两个分力和与之对应的合力?怎样记录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怎样准确地把两个分力和合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怎样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这几个思考问题贯穿了本节课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方法的主线,将难点逐一攻破。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需要深刻理解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理解力的矢量性,所以要保证橡皮筋产生相同的效果需要将橡皮筋沿着同一方向拉伸到相同的长度,这一过程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等效替代思想。在记录力的方向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采用描点法记录方向。设定问题,引导学生画力的图示将分力和合力表示出来,为了减小由于操作带来的误差,学生应明确注意事项,认真进行实验。

6.寻找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多维度分析几何特点,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探究求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利用拉伸橡皮筋产生相同的效果得到合力和分力,并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来。可采用开放式的问题探究模式引导学生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从大小、角度、图形、几何关系等多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得出一些猜想,寻找共同点,而不是直接将平行四边形结论给出。高一学生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可以利用数学几何中做辅助线的方法得到一些新图形和发现,引导学生尝试把合力的分力的箭头端连在一起,通过视频展台把学生有代表性的力的图示进行展示,分析图示的形状、特点和一般规律,初步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精神,让学生体验探索实验带来的惊喜,比如有的小组得到菱形、矩形等,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点:都是平行四边形。

7.利用力的传感器,体验现代科技的魅力

在实验教学中,除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还要进一步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如进行力的图示时作图出现的误差、橡皮筋拉伸效果产生的误差、描点法记录力的方向的误差、细线和弹簧测力计与板面是否平行的误差等。实验过程中要精确操作,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为提高实验精确度,课堂上可以利用力的传感器进行实验,准确读出力的大小并传输到电脑,通过软件进行合成。从实验的设计、试验台的搭建、软件的调试到实验操作,经历了多次的推翻尝试过程最终呈现出来,一是学生体会“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存在的情况,二是学生通过力的传感器体验科技给物理课堂带来的趣味和魅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用传感器进行比传统教具更精确的实验过程,如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关系,牛顿第三定律,光电门测速度等。

8.自制教具操作实验,体验随处可寻的物理妙招

在得出平行四边形结论之后,思考当分力大小不变,合力随夹角变化的规律时,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变化规律,自制简单的小教具,用三张白纸卷成纸棒,分别表示两个分力和合力,很容易发现当分力大小不变时,分力夹角越大合力越小。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生活周围处处都是可以点石成金的宝物,都可以作为学习物理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力的合成范文第4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力的分解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力的基础知识及力的合成之后编排的。由于分解法是高中物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奠定了基础。并且它对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了更加深入的应用。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因此,力的分解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情分析:

掌握了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知道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够在具体问题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

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分力概念,清楚分解是合成的逆运算,会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分解并计算;初步掌握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的原则;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实际需要进行力的分解。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会等效替代的思想;通过经历力的分解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

难点: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的条件

五、教法和学法

情景激发法、比较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

提供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动手的机会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给学生演示细绳悬挂铁球并随着角度的增大而断掉的实验。

2.叫两名力气比较大的男生拔河,然后再成鲜明对比地找一名女生去拉绳子的中央结果却是一名弱小女子拉动了两个“大力士”。

不急于马上给学生解答。在课前设置这两个谜的目的是为了使课堂教学立即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新课推进

1.在新课展开时,主要采用了回忆法,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步骤。其目的是回忆旧知,推进新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里引出三角形法则。用橡皮绳实验让学生们明确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关系。

2.围绕难点,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1)难点一的突破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多少个共点力都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也就是说,力的合成是唯一的,那么力的分解是否是唯一的呢?

将学生分组,不给学生任何限制条件,只要把橡皮筋的节点拉到O点就行。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可以有很多组不同的力来达到同样的效果。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力的分解是唯一的呢?给出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已知两个力的方向;已知一个力的方向和大小。实验后找几组学生谈谈体会,并对结论进行比较。

(2)难点二的突破

在具体情况中怎样进行力的分解?学生最难以把握的是力沿什么方向进行分解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设计中我层层创设情境让学生不断通过视觉和触觉去感知力的作用效果,其间给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们体会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领会如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学有所得

例题:斜面上的人或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此重力产生了两个效果:一个是平行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体沿斜面下滑;另一个是在垂直与斜面的方向上,使人或物紧压斜面。(给学生强调紧压斜面的力并不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从这个例题可以提出正交分解来。最后呼应引入课题的两个实验。

4.总结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力的分解具有唯一性情况

(3)用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力的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力的大小

七、板书设计

力的分解分力力的分解两个分力的方向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摇有唯一性的情况实际情况中如何分解力

八、预计效果

力的合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探究性学习;问题情境

物理科学作为由众多物理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物理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式学习的过程做了解释,大致概括为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五个基本阶段。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设计成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不管哪种类型的探究性学习,教师都应创设好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才能组织好探究。

中学物理课堂中导学――探究式教学尝试的几个案例:

案例一(注:本案例是在介绍“力的合成”内容之前进行):

探究的课题:研究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

探究设置的环境:教师先介绍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指出合力与分力对物体产生的效果相同,即具有等效性;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已知分力求合力,寻找力的合成应遵循的规律。

学生探究的顺序:先分析思考,然后提出方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方案,最后根据确定的方案设计实验并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点拨:实验误差的处理及提醒学生注意减小实验误差。

较佳方案选登:

1.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标记的轻弹簧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

2.用两只弹簧秤,一根带有细绳套的橡皮条,一个图钉,一个小黑板以及刻度尺研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遵循的规律;

3.归纳总结,得出最后的结论。

体会:

1.使学生掌握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一物理规律;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实验态度;

3.使学生认识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

案例二(注:本案例是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内容之前进行):

探究的课题: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探究设置的环境:

1.背景介绍:“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两节课内容,并拓展定性研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加速度与物体本身质量的关系;

2.要求通过实验研究:在物体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的关系;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一定时,加速度a与物体本身的质量m的关系;

3.要求在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85~86页提供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要求实验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及实践性等特点。

教师点拨: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较佳方案选登:

1.研究对象为小车,通过添加砖码可改变其本身的质量;

2.利用钩码,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绳拉动小车,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利用长木板与桌面构成一斜面,让小车在没有牵引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抵消滑动摩擦力,保证实验中细绳的拉力即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4.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5.钩码的质量须保证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以钩码的重力近似替代细绳的拉力即作用在小车上的牵引力――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上述过程自始至终都以学生参与教学探究过程为主线,教师不断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探究,自主发现和获取知识,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加速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探究课类型有很多,以上仅仅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上的两节课,但通过这两个案例,我感觉到:探究性学习属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同于学生在好奇心驱使下所从事的自发的探究活动,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掌握某个或某几个探究模式和步骤,而是要求教师彻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大量与教材有关的探究素材,提前整理相关资料,设计探究程序,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

参考文献:

[1]曹慧丽.如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维[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

[2]丁明芳.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N].宜春日报,2011.

力的合成范文第6篇

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是:合外力对物体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变化)。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通常被定义成使某物体从静止状态至运动状态所做的功,而且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合外力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成,各力如在同一直线上同向的就相加(即各力之间的夹角为0度),在同一直线上反向的就相减(即各力之间的夹角为180度),互成角度的力就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

(来源:文章屋网 )

力的合成范文第7篇

一、生本教育与职高物理教学的联系

多年来,郭思乐教授专注于生本教育的研究,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理论上看,“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方针,透过这一宗旨,结合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我们得到的理解是:在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切努力都要为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能力服务;在学习过程中,高度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通过研究去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一切教都要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并在其中确立学习是学生的行为、教师无法替代的思想。

我们形成这一认识原因有二:一是传统的职高物理教学中,一般教师只注重物理知识的建构,只求学生能在物理知识的评价中得到好评。而这种无视学生专业需求,无视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的行为,会导致教与学的分离,造成学生不乐学、教师不易教的现象;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在与学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中,学生希望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去学习,希望在文化课的学习中能够渗透一些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他们能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但在课堂上总不由自主地被老师牵着走。

二、生本理念下的职高物理教学策略

将一种新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的,笔者尝试的较好的思路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现以“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的学习分析如下:

教材教法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知识,前承力的基础知识学习,后启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动能知识的学习等,可以说是重要的知识节点之一,其中,平行四边形法是本节知识的重点。根据我们以前的教学经验,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出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出现困难。如果采用常规讲授法教学,则会出现前一部分学生浪费时间、后一部分学生未必听得懂的情况。我们可以基于生本教育的理念,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实现知识分享,最终实现全体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生。

教学设计与实践简析:

第一步,教学引入的问题设计。问题是驱动生本理念下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在教学引入的过程中,我们设计通过对初中基础知识的回顾,先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如果两力不在同一方向上,那等效的力大小是多少,方向又如何?

第二步,新知学习的问题设计。这其中包括猜想、设计、实验验证、评估等过程。在猜想的阶段,学生可以通过生活经验或逻辑推理,猜想不在一条直线上两力合力的方向与大小范围;在设计阶段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这个时候可以设计合作学习,让学生互通有无;在实验验证阶段,学生会遇到虽有实验思路但无实验器材的情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仪验证自己的猜想,也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演示……总的要求是不能直接演示给学生,而在让学生产生需要之后再给学生验证或演示。

根据我们的实践,新知学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么几点,一是猜想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图示的方法描述自己的思路,这种图示的方法既可以强化力学学习中的图示意识,也可以为后面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呈现打下基础。二是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不一定要拘泥于教材,可以先不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点考虑实验设计的思路,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在力的合成教学中,应当先让学生通过逆向推理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讲解,此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推理能力。

三、生本理念下的职高物理教学思考

在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我们贯彻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也能较为顺利地进行猜想、设计与实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问题的适时提出而又没有过多的学习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得比较自然。经过类似的多次教学实践,我们对职业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本理念的落实归纳出这样的两个研究重点:

力的合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力学教学;高中物理;立德树人

一、力不是单独存在的,启示我们人与人的和谐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而且有一个“力”存在,必然会有相对的力产生。这是我们高中物理力学当中最基本的概念,学生对其的记忆和理解也没有难度。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正是我们引入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正如力不会单独存在,相互依赖一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存在,没有人可以不和他人交往、交流。如果想要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必须将自己置于社会当中,就如力必须表现在物体上才有意义一样。在高中物理力的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借力育人”,鼓励学生积极和别人交往,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启示我们要合理分配压力

高中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不敢有一丝的放松,但是这种强压生活往往给学生带来思想上的不平衡,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力学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当中,对力的分解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一个看似很复杂,没有任何方向的力,只需要稍加分解,对角度和力的大小进行计算,就容易将问题理明白。这一点可以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自己的压力进行分解,然后一步步解决,这就是力学带给我们立德树人的启发。而力的合成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合作意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几个简单的力的分析,得出“合作”是处事之道,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其实“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或者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它,正是它的无处不在更能启发我们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合理利用力学中的知识点,辅助想象力,延伸到我们身边,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甚至有更加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