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登高古诗

登高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登高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登高古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教学经验 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参考文献:

登高古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教学 诵读 说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观照当下高中古诗词教学重讲解轻诵读涵泳的偏误――古诗词在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中,以解题为重心,诵读涵泳基本淡化,我择取了诵读和说读的可行性教学尝试,正确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积极促进学生涵泳妙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

一、诵读:披文入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用植物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诗之“情”喻为诗之根,并提到首要位置,可见诗词教学不能忽视情感活动,诗词就是诗词人感情的艺术化再现,这是由诗词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正所谓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诗词不读不知其美。沈德潜曾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1]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一个将诗词的旋律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示范。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以优美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凄凉、烦闷、空虚和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字“寻寻觅觅”的节奏较为舒缓,接着连用十字叠句,语流略显急促深沉,形成了一种压抑、烦闷、急躁的情势。紧接着是一个六字句“乍暖还寒时候”,一个四字句“最难将息”,情绪的波澜又趋于平稳。后面叙事部分,主要以三字句六字句交替使用,仿佛秋江平水,涟漪微泛,给人以沉静、缓和的感觉。到最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仅节奏突然变换,而且复用四个叠字,好似一字一泪,使人情感波澜又兴,心绪动荡。全词的节奏和双声叠韵的处理,构筑了一种抑扬顿挫、缓急快慢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词的内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诵读绝不是机械呆板地读,抑或只是停留在“听取‘娃’声一片”上,还应该作出正确的诗歌诵读指导,以便读出诗词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诗词中的情绪、气氛和情感。同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诗词中高妙的表达技巧与诗词的重点词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背诵,又便于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诵读杜甫的《登高》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漂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2]这样诵读,学生才能倾注自己的感情,并且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真正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二、说读:涵泳妙悟

如果说声情并茂的诵读叩开了学生的心扉,点燃了他们热爱古诗词的激情的话,那么鲜明、生动和富有感召力的说读,则能把学生吸引到由诗人的理想和激情所熔铸的美好意境之中,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涵泳妙悟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所谓的说读,具体可以指称“扩展诗意”,“是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3]以下是特级教师韩军教学《登高》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4]

这样的说读引领,一方面将学生带入了杜甫客居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山、思念亲人的特殊意境中,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去感受这首诗,感受作者此时的心情,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将高度概括、凝练、含蓄、跳跃和极富意蕴的诗歌改写成了现代叙事散文,人物形象得到了细致刻画,故事情节得到了充分展开,对与人物相关的环境也作了具体的描写和充分的渲染,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读出了弦外之音,说出了言外之意,并且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件书法作品笔断意连,疏密相间,那'断'处'疏'处,就是想像的空间;一幅图画,云断之处是空白,水之尽头,烟气莽莽,自然也是空白,期待你去虚拟、想像;一首好诗,或在诗中跳跃之处,或在诗尾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这更是提醒你用自己的感情体验、生活经历去填补”。[5]

欣赏杜甫的《登高》一诗,根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进行相似联想。一生颠沛流离、奔波漂泊,年岁已高又百病缠身的杜甫,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落叶归根,人老还乡;面对随风飘转不知落向何方,不知坠往何处的落叶,会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沦落他乡、漂泊不定的人生;由树木的衰败自然会联想到人的衰老;由滚滚而逝的江水自然会联想到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诗人的羁旅之愁与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尽在不言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中心主义式的滔滔不绝的分析解说阻断了师生双边心智与情感的融通,剥夺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客观感受、体味和领悟,阻断了学生与诗词人的情感交流与对话。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彻底走出课堂上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德潜.说诗碎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7.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9.

[3]汪中苏.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J].语文教学通讯,2002,(21):20.

登高古诗范文第3篇

1.在横线上自由选写初中文言诗中的写景美句,每首诗选写一联,共写四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湖北荆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2.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①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选自湖北黄冈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3.从《论语六则》中选出两句,作为专题板报“学家谈”的征稿主题。

(选自江苏常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4.初三毕业晚会上,同学们欢聚一堂,有的在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有的在憧憬未来,畅谈人生。请你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古诗词,作为临别赠言送给他们。

示例: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离情别意

②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思想抱负

临别赠言:

第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情别意)

第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抱负)

选自贵州贵阳市实验区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以上题目,是创新的文言诗文默写题,可以把它们叫做“自由选写式”默写题。

在目前的中考默写题中,文言诗文的默写题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直接要求式”默写题,第二类是“提示理解式”默写题,第三类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由选写式”默写题,第四类更为生动活泼一些,叫做“语境填写式”默写题。

“自由选写式”默写题有如下一些特点:

1.它以调动考生的丰富积累为目的,通过“自由选写”的形式表现考生富有个性的积累,同时在“公平性”上表现出对考生的尊重。

2.它有时候设置一个具体的“话题”,在话题的限制下让考生自由地进行发挥。如上面第1题的话题是“写景美句”,第2题的话题是“登高习俗”。在答题的时候务必注意到话题的限制,所默写的内容一定不要超越到话题之外。否则劳而无功。

3.它有时候假设一个情景,在情景的限制下由考生自由地进行默写。如上面的第3题是假设一个征稿活动,第4题是假设一次毕业赠言活动。答题时要注意扣主题、合情景,有示例时还要好好品味所给例子的表达角度,要在反复的斟酌之中确信自己是在准确地答题。

4.由于是自由选写,所以这样的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答题时要选择自己最有把握最容易写的内容答题,在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不写错一个字。

【相关链接】

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古代人民辛勤劳作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联。(课内外均可)

2.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许许多多的科学家能够甘于寂寞,致力科研。这正如古人所言:“ 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们高洁的志趣。

(选自辽宁大连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3.请默写出三个出自不同古诗词中的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课内外均可)

(选自山西省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4.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中的两句来勉励他:“______________”

(选自江西南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中考原题:1.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不限于以上内容。2.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离情别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思想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考生可任意作答,符合要求即可。)

登高古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积累意象;浓厚的兴趣;古诗意象赏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力层次为E级。对于冲刺高考来说,怎样走进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进行古诗鉴赏呢?

意象,是走进诗国的一张门票。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歌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或物,还包涵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写对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上是固定的。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就犹如买了一张门票,走进了古诗的殿堂,走进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世界。

一、送别类意象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以致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酒,既能排解愁绪,又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古诗多不胜举,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或饯别之用。在古诗中,它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晏几道《浣溪沙》“衣化客尘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长亭,凤楼争见路旁情”。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诗,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芳草,如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夕阳,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水,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王维的《送沈子福归江东》“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秋,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送别类意象还有明月眼泪、孤云、歧路、浮萍、孤蓬、杜鹃、鸿雁、灞陵、寒蝉、兰舟、西风、画角、落叶、残红、败荷、细雨、寒鸦、鹧鸪、春风、西楼等,这些意象都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学生在鉴赏古诗时只要看到这些意象都可归结为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

月亮,一般情况下古诗词中出现的月亮都是思乡怀人的代名词。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等等。

三、愁苦类意象

梧桐,在古诗国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芭蕉,在古诗中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联系。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猿猴,古诗中常常借助于猿猴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鹃鸟,在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哭啼,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于是古诗中的杜鹃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李商隐的《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四、抒怀类意象

、梅花、松柏、竹、黍离、冰雪、草木等,通常抒清高淡泊、不屈不挠、坚贞正直、顽强向上、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忠贞高尚、盛衰兴亡之情。

五、爱情类意象

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等,通常抒相思、爱恋、夫妻恩爱之情。

六、战争类意象

投笔、长城、请缨、羌笛等,常抒弃文从武、戍守边疆、杀报国、悲怆凄凉之情。

教师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上述古诗的意象,保持浓厚的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自然就会找准古诗的意象,顺理成章地找到了古诗鉴赏的突破口,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握了古诗的感情基调,做各种考题就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8年版

登高古诗范文第5篇

其实登高是中国传统文人生活方式的一种。翻翻古诗,就能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发现无数与登高有关的诗句,通称为“登临诗”。

这些登高诗中的各种意象都渲染着人浓郁的情感,写景意境雄浑,抒情豪情满怀,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登高重阳,思亲怀乡

因为重阳登高是古人习俗,节日思亲是人之常情。在特定的环境和情绪中,诗人寄情于景,以景抒情,蕴意含蓄。其内涵又极深,构成深远意境,叫人回味无穷。

最有代表性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前两句写尽了人在他乡的孤苦,言简而情深。后两句的“遥知”透露出浓浓乡情。

相似的诗文还有:王勃的《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白居易的“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都是在重阳节登高时的感怀。

二、登高旷远,壮阔雄浑

登高所见,产生了一个居高临下俯仰山川的特殊视角,生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唐朝诗人杜甫《登楼》中颔联有诗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两句大气磅礴,描写出山河壮观。锦江山水携卷着无限春意扑面而来,玉垒山浮云变幻,正像古今世事沧海桑田。

还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句气魄宏大,意境壮美,都源于视通八达的登高临远。此类诗,有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河灿烂,若出其里。”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三、登高怀古,慷慨悲壮

同时,登高后空间开阔,看到平常看不见的景色,它们的亘古永恒,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愁绪。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是个具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的诗人,空怀旷世之才,却无报国之门,他看透了当权者的腐败昏庸,怀着巨大的悲愤,登上幽州台,眺望燕北河山,吊古伤今。诗人心绪茫然,感慨丛生,那俯视一世的孤高抱负与伤时感遇的沉郁情怀愤然涌于胸间。于是,“独怆然而涕下!”这千古之叹,构成了一种伟大的孤独感,创造出了一个苍茫雄浑的意境,叫人读来也不禁泪涌。

此时的楼台,是一个思绪蔓延的楼台,山水非有楼不为显。两者巧妙融合。崔颢的黄鹤楼,引发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心绪,温庭筠笔下有女子“独倚望江楼”,但千帆尽过,所思不见,怎能不“肠断白频洲”?

四、登高忧国,哀婉悲壮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此诗诗人漂泊西南之际,他年老多病,流离孤独,多种不幸集于一身。重阳登高,感慨抒怀,表达了对祖国多灾多难的现实和人民疾苦的忧思与焦虑。尤其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写出了落叶飘零给人萧萧悲伤之感,流水茫茫给人伤逝之情,使全诗的意境开阔而又苍茫,情绪哀婉而又悲怆,给读者一种不尽的哀思。

登高古诗范文第6篇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是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教师应引导学生大量积累,并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在晨读时间中,每周教师至少应抽出三天时间带领学生诵读,进行相互背诵的常规活动并随时抽查,让学生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研析得法,赏析并重

学生分析诗歌时,常常理不清头绪,只是凭感觉猜测,思路不清晰,所以教师应向学生明确研析诗歌的步骤。

1.读题目。有些诗歌的题目能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比如《登高》,通过题目我们就能知道,作者登高望远,定会涌起万千思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看题目就知道是离别诗;《念奴娇?赤壁怀古》,从类别上分析,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这是一首咏史诗,而且还与赤壁这个地方的古人、古史、古迹有关,诸如此类。有这些做铺垫,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就有情可循、有句可依了。当然也须提醒学生,用这种方法分析词的时候需注意,有些词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如《虞美人》等,不要误把词牌当成题目来分析。

2.读作者,知背景。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欣赏诗歌时应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例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的《醉花阴》与《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都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醉花阴》正是其这个时期的作品,所以文中的“永昼”之“愁”意在抒发与丈夫的离别相思之情。北宋灭亡后,李清照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她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声声慢》就是她这个时期的作品,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所以,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中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南渡前的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之情。南渡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一样之“愁”了。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能体会诗词之意,同时也能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的了解认识,为以后再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打开方便之门。

3.读诗意。已经有了前期的准备,只要逐章逐句地仔细分析,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即可。但读完之后,要通观全篇,有全局意识。

4.析手法。(1)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将诗人的眼前之物、心中之情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如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蜀道之难,甚为形象;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诗人以一江东流之水喻自己心中之愁,化虚为实,更显形象。因此,抓住某些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会使学生更容易体会诗歌的表露之情、表达之意。(2)分析诗句的抒情方式。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古抒情”等,应根据诗歌的不同内容有所侧重地进行分析。(3)分析诗句的描法。常用的描法有对比、衬托、用典、想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用了孙权、刘裕、廉颇的典故,抒发自己想要北伐抗金、收复失地,却无人赏识、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用想象(虚写)的手法,写出了离别之后的凄凉、孤独和寂寞。

登高古诗范文第7篇

 

1、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7、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8、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9、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0、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1、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9、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22、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4、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2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2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9、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登高古诗范文第8篇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幼儿懂得“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活动准备: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剪辑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中,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断。

3、电脑课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课前和幼儿园退休教师刘子平老人(孤寡老人)取得联系,到重阳节这一天把她请来.

5、幼儿人手一份自制礼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谈话:

1、刚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

2、片中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团圆的情景)

3、引出老人节:我们小朋友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崐日,介绍(农历九月九日)就是老人节。

4、你们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来历:

1、老人节也称重阳节,相传在我国古代有个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饮酒。当时据说这样可以避邪。因此,重阳节登高以后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阳这一天有不少诗人都做诗来纪念。

2、播放课件: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萸少一人。”让幼儿领略诗中重阳节插的风俗和诗人身处异地的兄弟想念之情。

3、教师讲述:在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都有登高、爬山、赏菊、吃重阳糕的习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为表示对老人的敬意,我国将重阳节又定为老人节。

4、观看专题录像片“百岁老人”(老人们欢乐度晚年的情景)。

教师讲述:“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和关心老人,各地都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们小朋友要尊敬长辈,知道在长辈生病时要表示关心,老人过生日,送一些礼物给他们。

5、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周围的老人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6、在重阳节,你是如何做的?(给老人送礼物等)

7、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爱老活动:

1、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是姥姥、姥爷、奶奶、爷爷的节日,在过节的时候,我们在家里可以给老人买许多东西,和他们一块过节,可是有一位老人却是很孤单:(请出刘子平老人,让孩子们围坐在她的身边向幼儿介绍)她是我园的一位退休老教师,无儿无女,非常孤单,我们把她接到幼儿园一块和小朋友过重阳节,让老人感到幸福温暖。

2、给老人送礼物,并对老人说句祝福的话。

3、请小朋友一起跟老人合影留念,活动在《常回家看看》乐曲声中结束。

延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