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李清照一剪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学目标
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
2.体会李清照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b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
教学过程:
1、导入
古人抒写愁的诗句很多,我们学过的有哪些?
……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清照的《一剪梅》,看看她是怎么写愁的。
2、诵读
1.齐读,纠音
2.自由朗读,思考这首词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相思之情
李清照缘何相思呢?
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嫁与赵明诚为妻,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好词章,两个人志趣相投,经常促膝对坐,共赏碑帖。但美中不足的是,赵明诚在太学读书,一个月只回家两次,李清照独自在家,不免思念远行的丈夫,只能用词来抒发自己的相思之情,于是创作了《一剪梅》。
要用怎样的语速、语调去表达词人的相思之愁?
明确:惆怅,低沉,缓慢
3.个别读,评价
4.听名家的朗读
5.齐读
3、赏析
小组讨论:哪些意象表现出词人的相思之愁,说说理由。
参考:
①红藕
问:李清照所看到的藕是什么颜色?红色
问:这样色泽鲜亮的荷花现在呢?凋谢了
问:看似在写荷花凋谢,其实词人想表达什么?
问:荷花凋谢,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逝去,那么李清照正逝去的是什么?青春
用客观事物荷花的凋谢来表现秋天的到来,看似写景,其实含有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②玉簟
问:哪个字点明了季节?秋
问:秋天的玉簟贴在皮肤上是怎样的感觉?冷
问:仅仅是肌肤感到冷吗?
丈夫不在身边,所以这里的冷还暗含“人去席冷”之意,是凄凉的内心感受。
红藕、玉簟既透露出秋景的萧条,也融入了词人的主观感受,对词人的孤独起了衬托作用。
③兰舟
问:她是怎么登上兰舟的? “独”
问:“独”好在哪里?
面对万物萧瑟的景象,词人不免触景生情,回想和夫君一起泛舟湖上,而今却形单影只,此情此景,她还能排遣掉寂寞吗?
④ 锦书,雁,月,西楼
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展开想象,描绘下
……
词人独自登上西楼,看到大雁归来,希望它能给自己带来锦书,谁的锦书?(丈夫),她盼望的是丈夫的来信,可实际上是无人寄书,于是心中平添了一层愁绪。
⑤花、水
问:花是自飘零,水呢?水自流。
问:两个“自”做何解释?“自”,是“空自”。
问:和花儿流水一同逝去的还有什么?青春
这种把自己的主观情感附着在客观事物之上的写作手法,就是借物抒情。
到这里没有一句直接写自己的相思之愁,但是每一句都传递出了词人的愁绪。
“一切景语皆情语”。
直到哪里词人才点出自己的这种相思之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明确:“两处”指词人和丈夫在两地彼此思念
旧时的思妇诗中,大多表述的是单纯的思夫,但李清照在写相思之苦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是双方的,从中我们能看到女词人与丈夫之间的两相恩爱。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充分信任,体现了她与一般妇女的狭隘心胸不同。
这首词里面有一句名句,你认为是那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问:你觉得哪几个字用的特别好?
明确:“才下”、“却上”,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体现了愁绪转移的迅速,它把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化起伏,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是一句完美的收尾。
问:用词上面有什么特点?
明确:“才下”、“却上” 平常的字眼,却可见情之深、重。
这表现了李清照特有的语言风格: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
小结:词人借用多种意向来抒写自己的愁绪,画面优美,情感真挚。
齐读
二、拓展及作业
1、拓展
这首词用了哪些意象来写愁?……
《一剪梅》和《声声慢》同是写愁,但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声声慢》是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的生活感受。女词人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反映了个人不幸的遭遇。如果说《一剪梅》表现的是对丈夫的相思之愁,那么《声声慢》的愁绪就是融合了家国之思、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的泣血之作。所以《一剪梅》的愁是“闲愁”,而《声声慢》的愁来得更加沉重。
2、作业
同学们,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愁情的意象还有很多。试举例
三、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诵读,还是对意象的感悟,都不是由教师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而发现的。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
其次,本案例中“意象”这一文学知识,教师不是用定论的方式传授,而是引导学生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思路,通过分析感悟,自己去发现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一知识结论,同时经历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切合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一时代要求。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习者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选自李清照《声声慢》
人须要记忆,但记忆总会沉睡,依稀的记忆便需要提醒。
李清照,宋代词人,婉约派代表人。一开始认识李清照,并不怎么喜欢她的词,总是体现出女子本拥有的柔美。比如《一剪梅》和《如梦令》,这两首词是李清照的早期词。
她的早期词是应有的甜蜜和柔美。当时的女子有如此伟大的地位,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常年在外,所以她的很多词都是思念丈夫的。
很喜欢这首《声声慢》,带给人一种依稀凄凉的感觉。而我,却是如此的喜欢这种凄凉。这首词作于赵明诚死后,李清照的这中思绪是常人无法琢磨的。
在诗歌鉴赏过程中,以意象为“抓手”,由个体而全部,理解由一组意象营造出的意境,揣摩诗人的独特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充分的审美体验;读者由艺术再现糅合自身的个性化解读进而升华至艺术再创造,身心得到极大地愉悦与熏染,即谓读书养心,斯为重要。对于意象的把握与鉴赏,从其象征性或比喻性出发,总结解读规律,可为诗歌鉴赏的法门:
意象的象征性
宋代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词人使用的意象,如:雁、梧桐等,皆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李清照的《一剪梅》一词有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同样用到了“雁”。再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及 《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可见,“雁”这一意象的寓指性很明确。
大雁,秋天南飞,被迫离开故地,栖居他乡;春暖北归,回归故里,适得其所。北方才是大雁的故乡。因乎此,北雁南飞,意谓离开故里,沦落他乡,这就不由得引人生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结合诗人遭遇,如《声声慢》时期的李清照自北方逃难至南方,国破家亡,国家惨遭蹂躏,她与深爱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阴阳两隔,新愁兼之旧恨。大雁飞过,怎不生天涯沦落之感。
再如《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回,意味回归、团聚,可是词人眼见大雁北归,却不能与丈夫团聚,分离之苦、思亲之情溢于言表,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情诗,真实反映了前期李清照“幸福的烦恼”般的爱情生活。《一剪梅》与《声声慢》正是李清照人生经历前后期的写实,两首诗在情感变化上的鲜明对比,一个“雁”字写尽人世沧桑。
又如王维句“归雁入胡天”,大雁北归胡地,是回归家园,可是诗人去往的不是故里,是胡地,是他乡,是受朝廷排挤不得不去的他乡,联系于此,诗人抑郁、落寞的形象跃然而出。
再看《西厢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句,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张君瑞即将离别崔莺莺,新婚燕尔,你侬我侬,正是如胶似漆,掉到蜜酱里的时候,却偏偏棒打鸳鸯,不得不分,怎不肝肠寸断?此景,大雁南飞,不得不与家园分离;此情,多情且柔情的崔莺莺不得不离别爱郎张君瑞。幽怨与忧愁集于一身,愁由雁起,雁伴愁行,情景交融。
由是观之,“雁”已经成为离愁别恨的象征了。
再如“梧桐”,风吹落叶,雨滴梧桐,景象凄清,梧桐成了文人笔下孤独忧愁的代名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李煜---这位亡国之君幽居深院,软禁于斯,孤苦寂寞,清冷的月光从梧桐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凄凉无限!曾经是居万民之上的君主,而今沦为阶下囚,万千愁绪,满腔幽愤,尽在其中。亡国之恨何时休?又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雨打梧桐,孤独更兼离愁,声声敲在心坎,难耐!难耐!
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梧桐已够愁苦,这还没完,滴滴细雨,还要无休无止地侵蚀那颗柔软且孱弱的心,怀念亡夫,忧思国事,孤独无助,“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番哀痛欲绝,怎不催人泪下?
“梧桐”,孤苦无寄的象征。
把握住意象所隐含的深层含义,就不难理解诗歌所要传递的情感信息了。
意象的比喻性
戴望舒的《雨巷》“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引人无限遐想。以丁香喻人,别致委婉。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杜甫《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坠。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可见,丁香确是一种婉约的美丽植物。丁香色泽淡雅,幽香袭人,这本身已足以动人心魄,更加之有着如丝如缕的忧愁、哀怨、彷徨,不由人不生怜香惜玉之情,不由人不缠绵悱恻。这种美,是忧郁之美,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高贵之美。用来喻指姑娘,则联想到黛玉的千娇百媚,多愁善感,就不难理解姑娘的超凡脱俗与冰清玉洁了。然诗人又或者以之隐喻自己,那么诗人的忧郁气质,超拔形象就呼之欲出了。有人解读为爱情诗,又或者咏怀诗,艺术的想象不断深化着诗歌的内在魅力。
再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浣溪沙》李)丁香,已经令人联想到忧愁,但不算完,还要是雨中愁,忧愁淋湿是什么感受?愁得缠绵,愁得悠远,愁得“剪不断,理还乱”。完结了吗?不,还要“空”愁,这就愁得令人绝望了。谁能愁到如此境地?诗人不明言女子,但已令人联想到用情至深的女子了。诗歌就是这样通过物化的丁香喻指在绝望中等待亲人音讯的女子。以丁香使诗歌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外化,看来并非始于戴望舒。
其他如“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李商隐),这哪里是指花草,分明就是指愁肠百结的女子了。
可见,“丁香”,在文学意象中具有比喻忧郁女子的专指性。
其他,如香草美人之喻,就不胜枚举了。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能够激发学生身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创设情境,是不少语文老师的选择,特别是在宋词的教学中,音乐能烘托、渲染美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美妙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为此,我在诵读课上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时,用多媒体播放了由《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那美妙的乐声,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美妙的情境之中,为诵读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朗读指导,加强情感体悟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离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不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期盼丈夫早日归来。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得具体可感。为了让学生体悟到李清照的这种微妙的心境和情感的细微变化,我在朗读指导阶段采取了如下做法:明确了本词的结构特点,让学生明白本词的朗读节奏和基本语速:①本词为双调,每段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近;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个字。诵读要领:单数句缓慢悠长,双数句轻快短促。③借助意象和韵脚(秋、舟、楼、流、愁、头)诵读,节奏如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然后,让学生朗读几遍,使学生对词意有大致的了解,说一说自己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体悟到应用缓慢而轻柔的语调去读,才能读出易安词的温婉而细腻。
三、美读想象、加强情感共鸣
这一阶段仍然以读为主,在读中去体悟和品味情感,但要求读出语气和语调,用自己的美妙动听的声音去装点文字,从而把自己的想象、自己的情感体验用声音表达出来。用这样的一个问题来贯穿课堂教学:这首词作中你最喜欢那一句?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来读,才能把它的感情读出来,获得打动人心的效果。以下是学生的回答举例:
生1:我最喜欢“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词人的感情短暂之中变幻起伏,真实形象,令人遐想。因而朗读时应前轻后重,这样才能把女词人温婉的闲愁,细微的心理变化形象地表达出来。
生2:我喜欢“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一句。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怎能排遣得了呢?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读“轻解罗裳”句,要轻轻地用极其温柔的语调去表现一个害羞而又曼妙的闲愁。“独上兰舟”的“独”字要重读,如今一人独守空房,泛舟消愁,又怎能派遣得了孤独寂寞的情怀?
……
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渐渐地走进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开始了与词人的心灵对话。此时,可以适当地播放背景音乐或《月满西楼》的乐曲,使整个课堂笼罩在美妙的声韵、动人的情感之中。
四、吟唱诵读,加强情感表达
经过前三步的演绎,对这首词已经解读得比较透彻了。但是,经过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的诗词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脍炙人口,精彩纷呈,不将其演绎到最高境界,总感觉意犹未尽。因此,我们还可以再推进一步,就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思想、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素养,用优美的散文语言对词意进行创造性的演绎,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参透词的意境、情感和特色,同时,又能起到训练文笔的作用。按此思路,我最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反复吟唱,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自己的创作。以下文字仅供参考:
关键词:李清照 相思离别之愁 家国之愁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婉约词之宗。李清照之词,卓然自成一家,其中以愁词最为姿态百出,异彩纷呈。她的词集《漱玉词》中收词40多首,愁词多至近10首。李清照的愁词因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境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靖康之耻”为界,南渡前愁词的基本旋律为离别之愁;南渡后愁词的主题则为遭遇之愁、家国之愁.
一.靖康之耻前:离别相思之愁
李清照作为封建时代的一个女性,虽为才女,但是作为女性仍然是基本被排斥广阔的社会生活之外,甚至在家庭也是男人的附属品。公元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一个爱她的好男人,有地位、有才华、两人在学术上有共同语言,婚姻生活相当幸福美满,夫妇二人恩爱异常。一旦离别,即便是短时间的分别也会给多愁善感的李清照带来独处寂寞无聊的愁苦。《一剪梅》这首词就是这样愁苦情怀的抒发。描写离别之情不能排遣,由外表而及于内心,思念丈夫的相思之愁可谓浓烈。
初别或许还是可以忍受的,但一别多年,就渴念难忍了。赵明诚为官宦子弟,他有自己的事业要做,他不可能终日陪伴在妻子左右吟诗作对,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过了十多年,赵明诚便外出作官了。《醉花阴》这首词便生动地描绘了词人的这种思夫的“愁”情。这揪心的离愁和缠身的别绪排遣不了,挣脱不掉。于是词人呼出感人肺腑的诗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名句。尽管相思想念之词未着一个,但人物内心隐秘却披露无遗。
纵观李清照前期的词,纵然愁词多为离别、相思之愁,但是她对女性世界的描绘却不象其他男性词人对女性世界的描绘,而是一扫艳词中红绿绮艳的妩媚气氛,大胆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敢爱、敢恨、敢写出自己内心世界,从而冲破了封建社会女子所谓“三从四德”的思想束缚,所以她的愁词自有一番清高生活的意趣,一种淡雅的情味。
二.靖康之耻后:家国之愁
公元一一二七年,即李清照四十六岁那年,发生了“靖康之变”,接着北宋灭亡。靖康三年,她的丈夫赵明诚病故,接着又有词人对“失节改嫁”的恶毒中伤,一连串的变故使词人由前期的离别之愁转变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愁。
李清照,一个柔弱的女子,空有满腹的恢复之志,以酒消愁,身处异地,国破家亡之痛早就已经是痛彻心扉了。她心头终日笼罩着愁云。自然她的词中透露着国破家亡之愁。《永遇乐》这首元宵词是李清照晚年名作,面对元宵之夜,杭州城内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思念故国之情油然而生,昔日汴州元宵盛况立刻现在眼前,一个愁字油然而生。
李清照后期愁词中以《声声慢》最为典型,全篇都写愁,这种哀愁情绪是那样的深沉,那样的浓厚。靖康之难以后,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与前期词中的那种贵族少女的离愁、相思不同,这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这深切的“愁”是封建礼教对她的迫害,其中充满了词人的身世遭遇之悲、沦落异乡之悲、国破家亡之悲。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地处江南的偏僻小国,不断受到北方后周以及后来的北宋的威胁和压迫,直至灭亡。李煜25岁即位时,南唐已沦为宋朝的附庸。他已觉察到国势日危难以挽回,因此在亡国之前他的词中已经流露出一种凄婉的对人生哀叹的情绪。在日夜担心成为亡国之君的心理阴影之下,他的词不可能不凄婉哀伤,但其词除此之外更有其旷达而宽厚的意境,他远远超过了个人身世之戚的范围,触及到一些广泛而永远动人心弦的人生问题,具有深刻性和典型性。这在李煜的后期作品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李煜作为南唐的最后一位统治者,遭遇了由皇帝到阶下囚这样的大起大落,而其后期的作品有着更浓重的亡国之音,他虽不算是一个优秀的皇帝,但绝对是一个优秀的词人,他将亡国之后对生命悲剧性的一己体验高度升华,集中凸显了人生中的大悲大痛,具有很强的普遍性。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其前期还是后期的作品,李煜从自身遭受迫害屈辱的不幸境地出发,并从中摆脱出来,转而对整个人世的无常、世事的多变作出深刻的思考,词中的悲哀足以包容人类所有的悲哀。王国维指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所以说不幸的身世使得李煜形成了凄婉的风格。或许正因为身世的过于不幸,以及他特殊的没落帝王身份,使他的词除了凄婉之外,更有一份常人不能企及的旷达而宽厚的悲怆情怀。那么他和婉约派的词祖李清照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们有必要来感受一下李清照的词风是何样的。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一位杰出的女作家,以诗词创作闻名于世,在不同生活时期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艺术形象,都深于情、专于情。下面就选取她不同时期的作品看一下这位风华绝代的词人带给读者什么样的情思。早期的李清照便是忧伤的,而在她的中期作品《一剪梅》中作者与情投意合的丈夫赵明诚离别后心中的思恋之情无从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凄美、执着、缠绵的深情从词中缓缓溢出,一位翘首以盼丈夫归来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然最能表现词风的作品仍属晚期的作品《声声慢》,此时她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遭遇了靖康之变,在逃亡的路上失去 挚爱的丈夫,孤身一人远离家乡,过着无依无靠,困苦凄凉的生活。
应该说,讲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这与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首先我是将这两首词,自己认认真真的好好研究了一下,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这两首词;其次我参考了很多比较优秀的教案,从中对自己没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对自己的读法进行了纠正,以及其他知识环节进行了补充;第三,在把正式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之前,我与小组同学进行了磋商,让他们对我的教案提意见和建议,自己修改。然后才拿给指导老师看;教案通过之后,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演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熟识上面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个方面在正式上课前我都能说出个甲乙丙丁出来。《醉花阴》我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机点拨法;《声声慢》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法。
在正式的课堂中,整个课堂进行的循序有进,我想这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十分不开的。在课堂是,可能是讲课紧张吧,我对“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永”字分析掉了,后来等到第一个课时结束的时候,我才想起来,于是我巧妙的安排,做了一个调整,加入了一个课堂质疑环节,结果如想象当中一样,没有一个人有疑问,所以我只好自己问了。也就正好,把自己讲漏掉的两个知识点又补充了进去,
第三个方面,我想谈谈,这次教学重点一个发现。那就是无论自己准备的多么的充分,有可能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事情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的活跃的。因而,我们应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或许比我们单纯上自己讲给学生的更多。刚刚说到了,对于那个教学质疑的环节,虽然没有同学课堂提问,但是课下还是有学生给我出“难题”了。她问道:“老师,我在有些参考书上看到的"佳节又重阳"是说的中秋节后又重阳节,这个又到底是什么含义呢?”幸亏自己当时灵机一动,才说出这样的话:“当然也可以那样理解。但是你想想,哪种理解更好,哪种理解更能够体现此人清照的那种思念丈夫的愁苦?”当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后来我又下来查找资料,了解到“佳节”的出处就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在很多的诗词作品中,佳节指代重阳节的比指代中秋节的多,因此后来我又给问我学生的问题补充了这个答案。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啊必须。另外呢,《声声慢》呢,我上的是一节讨论课,其中有两个地方让我发现了学生的智慧。针对上片我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乍暖还寒”好还是“乍寒还冷”好,我自己设计的答案呢,主要是围绕这个天气的变化来答的,结果学生们经过讨论分析得出不仅有天气的变化这一层,而且还从南渡前后此人的情感角度来思考,真的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这比我仅仅简单的从一个方面来思考更加的全面、合理。在下片当中,我提的这样一个问题,也同样遭到这种待遇,就是针对“大雁”这种意象的理解,我设计的答案主要是大雁是一种候鸟,能够南来北往,而词人清照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不能够回到家乡。从而表现出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感慨。我的学生们不仅结合词人的身世谈到了我说的这个方面,还运用典故“鸿雁传书”来说这只大雁就是以前为自己和丈夫传书的大雁,从而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怀念之情。
这也是初次登上三尺讲台我的一些感悟:课前充分准备;课中灵活多变;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将课堂还给学生。我想只要我做到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再多的困难,我也会处理的很好。这就是我对这堂课的反思!
醉花阴教学反思(二)
昨天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李清照的《醉花阴》,教完之后得在导入和诵读这两个环节作了一点思考。
一、导入与新授环节要紧密结合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以前的作品,主要写对丈夫的思念,词的主旨不难理解。我设计用邓丽君演唱的李清照词《一剪梅》导入,试图带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进入词作的赏析。随着音乐的响起,我把《一剪梅》词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对词的内容很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跟着一起小声哼唱。学生们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这个情境的设置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接下来我让学生说说她们了解的李清照,学生回答出李清照的词分前后期,两个时期的词风是不一样的,应该说学生在她们知识的范围内能答道这些也是很不错的,我于是对李清照的前后期词风进行了总结,围绕她的人生经历讲了很多,等到进入本课学习时原本营造的相思氛围已经一扫而空了。回过头来看,我想在导入之后就直接引入李清照爱情词及她早期的人生经历,进入本课的学习是不是效果会更好?因为本课属于前期词作,内容上并不复杂,后期凄惨的人生经历、背景不介绍对本课也没有影响,这些课后还可以再补充。导入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引入新课,好的导入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一堂好课必然会有一个精彩的导入,有了好的导入还必须和后面的环节紧密联系,不然就会失掉作用。
关键词:李清照;词作;风格变化;时代
李清照是宋代一位伟大的词人。她才华出众,被誉为“婉约之宗”。尽管她词作的整体风格是婉约的,但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对她的文学风格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以赵宋南渡为界,分析李清照词的风格在这两个时期的变化。
一、李清照词的前期风格
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就对风格的时代性进行了阐述,他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表明文学风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浓厚的文学氛围培养了她的艺术才能。李清照的前期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少女时期有父母的宠爱,婚后生活甜蜜,这是她前期创作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1.少女闲游
李清照前期词多写自己出去游玩的情景,描绘大自然美好的景色及自己游玩的兴致,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讴歌赞美及感伤时事,珍惜人生的思想。如《如梦令》词两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词描写日暮时分,词人乘舟而归,误入藕花深处,鸥鹭受惊飞起的场面。词人勾画出了一幅夕阳、小舟、碧水、藕花、鸥鹭的美景图,动静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第二首词写一夜暴雨过后,词人和侍女的对话,词人对花的关爱与侍女漫不经心地回答形成对比。这表现了词人对自然之景观察细致,惜花惜春,感时伤逝,和对时光飞逝容颜易老的感叹。李清照这些自然清新的词,是她少女时期的真实写照,这样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与她安逸的生活和处于的时代是分不开的。
2.闲愁
李清照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她与丈夫赵明诚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敬如宾;但好景不长,丈夫要外出求学、做官,夫妻暂时分离给李清照带来了离愁别绪。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词人在这个阶段中没有之前悠闲的心态,多了种“独上兰舟”的孤独和寂寞之感,这种愁绪又难以排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充分表现词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总体来看,李清照南渡前的词风是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的。这时候的词主要写少女闲游和闲愁,这与当时的背景是分不开的。
二、李清照词的后期风格
童庆炳在《文学理论》中提到:“风格的时代性差异也完全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这在一些跨世纪、跨时代的作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李清照词的风格就受到了时代的影响。金军攻克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宗被被俘,北宋王朝的覆灭,丈夫的病逝,流寓在南方,这些都给李清照词的风格带来巨大的变化。李清照前期的词表达的多是一些有关生活的淡淡的哀愁,南渡后她的词则多用浓重的色彩来描写身边的景物和表达个人的哀愁。
在《声声慢》中,词人开头就用十四个叠字,渲染浓重的哀愁色彩,将心中难以压抑的痛苦喷薄而出。她昔日的愉快欢乐早已不在,心中多有不甘,于是开始寻觅,寻觅未果,悲哀和愁绪更重,便感觉清冷而凄惨;接着用“黄花、梧桐、细雨”等悲凉的景物来衬托哀情,哀情越写越浓,表达了词人内心极度的痛苦;其中的无助与悲凉,与南渡前的词人的情感与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菩萨蛮》中“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词人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哀叹国土沦丧被迫流离失所的凄婉身世。词人由个人情感和个人离愁上升到故乡、国家,感情的升华表现了词人对故土与国家的热爱。
三、结语
李清照前期的生活是稳定的,少女时期的无忧无虑,时期的婚姻幸福,这些客观因素都为李清照词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她在词中描写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歌颂爱情,表达热爱自然生活的感情。南渡后,国土的破碎,身世的飘零,民族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她其独具一格的愁绪。正是由于时代的变动,生活的变化,词人随之受到影响,其词的风格也因此出现了变化。时代给生活带来的印记映照在李清照的词中,就导致了她的词前期清新、委婉,后期凄苦、沉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