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念奴娇昆仑

念奴娇昆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念奴娇昆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念奴娇昆仑范文第1篇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偶书》)

让“我”感慨最深的是故乡的儿童不认识“我”,笑着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客人。这一场面极富生活情趣,我们即使不为诗人的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诗人于年迈时回到故里,面对孩童那天真烂漫的笑容,是否也会笑对自己一生的浮沉?这一笑,笑出了多少沧桑之感慨、人生之无奈!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仍旧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仍旧是花木扶疏的门户,然而,为这一切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去往何处了,只剩下门前的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含情微笑。去年的今天,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眸含笑,脉脉含情的;而如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起诗人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在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传达出作者内心无限的怅惘。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扬起了一团团的灰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这两个镜头似不相干,却蕴含着诗人精心设置的悬念:“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诗人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透出了事情的原委。这样写,写尽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深沉反思:为讨妃子的欢心,唐玄宗竟命驿马专程为她送荔枝,演出了一幕千金一笑的闹剧。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怕什么呢?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吗?这是席间的劝酒之词,并无悲伤之情,且为尽情畅饮提供了最合适的“理由”。“醉卧沙场”不仅表现出诗人的豪放、豁达,而且还表现出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王安石《示长安君》)

诗句选择家庭生活中的细节进行表现,用恰当传神的语言创设出温馨的家庭氛围。用“草草”修饰“杯盘”,可见酒菜的简单――家常便饭;用“昏昏”修饰“灯火”,除了描绘了家庭生活的情景,还营造出一种神秘感:家人们在这昏暗的灯光下促膝而谈,似乎和外面的世界隔离了,难道还不可以放心地倾诉心中的秘密?席间谈笑风生,灯下推心置腹。“供”“笑”“话”三个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是诗人精心挑选的结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

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作战,使强敌的万艘舳舻顿时化为灰烬,表现出何等雄壮的气势!词人是多么渴望有如三国时那样的英雄豪杰啊。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境遇,却同他的报国之志相悖,所以词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感叹。

“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张同敞《和〈浩气吟〉》)

诗人为明末民族英雄。被清军俘虏后,他在狱中受尽酷刑,双臂被打断,仍从容斥敌,不屈不挠。诗句表现了他不惧死亡,宁愿牺牲生命见先人于地下,也不愿苟且偷生与仇敌共存的气节。《明史・张同敞传》载:他临终时“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既死,同敞尸直立,首坠,跃前者三,人皆辟易”。这可以作为这两句诗的极好注脚。诗人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念奴娇昆仑范文第2篇

【误区一】拓展的内容难――学生不知所云

古诗词语浅情深,含蓄凝练,学生想要真正把握其主旨,教学中进行资源拓展是不可少的。然而,不少资料是古文,生僻古奥,佶屈聱牙,学生读正确尚且有难度,更不用说理解意思了。如果教师对拓展的资料不进行加工,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势必会让学生接受不了,这就失去了拓展的应有之义。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渔歌子》。在学生初步感知词意后,为了让学生理解 “不须归”的含义,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的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教师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张松龄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之后师生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我们知道,资料是学生理解文本的拐杖,补充链接资料旨在更好地让学生学习诗词,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上述教学,教者忘记了拓展资源的作用和目的,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局限性。笔者为自己无法理解“草堂松径已胜攀”而深感汗颜,其他听课教师也一脸茫然。试问,教师理解起来都有困难,何况学生呢?如果学生不能读懂理解资料,又怎能使其去理解《渔歌子》所表达的主旨呢?笔者以为,此环节不应该引用古文,而应采用通俗易懂、简洁直白的话语将该首词的意思向学生娓娓道来:钓鱼只是一种休闲,微风吹起水面的波纹才是乐趣所在。走在咱家门口种满松树的小路上比起攀登更让人流连。太湖的水、洞庭的山都是美景,但是狂风吹起大浪的时候,你就应该回家了。这样学生才容易读懂张松龄怕弟弟不回家、呼唤他回去的关切心情,更容易理解张志和陶醉山水之间,怡然自乐的情怀。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应该考虑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拓展内容的难易度要切合其感受认知水平和诵读解构古诗词的能力,充分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背景和理解能力,在难易度上的把握要力图做到内容看得懂,读得进,想得通,进而为理解文本、感悟主旨作铺垫,否则,引入的资料会成为学生新的阅读障碍,起不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误区二】拓展的内容多――学生游离文本

课改以来,教师们都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利用得好,会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相反,如果资料过多,拓展过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会挤掉学生研读文本这个主体活动,致使学生在琳琅满目的相关资料里目迷五色,少了对诗词的静思默想和诵读感悟,减少了对文本的涵泳体味,造成本末倒置,不利于达成教学的有效度。一节课下来,学生还不能有感情地朗读,该理解的内容理解不到,该体会的情感体会不上。

如一位教师教学《七律・》时,为帮助学生更好了地走进文本,学习新课前链接了的生平、的相关背景资料。学生在急急忙忙地朗读了两遍诗句后,教师便又拓展了诗人有关题材的《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诗歌,接着出示“五岭”“乌蒙”“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胜利会师”等图片,教师点击一幅图片,学生就读一遍相关诗句,最后还配上了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读。粗略一看,这样的拓展似乎贴近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文本,但仔细思考后却发现,上述拓展内容过杂,有喧宾夺主之嫌,学生原本应该咬定文本不放松,现在却把时间用在其他与有关的诗词和图片上,导致文本与拓展本末倒置。拓展的量要适度,要适合包含于文本课时的教学单位量内,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拓展必将导致学生走马观花,目迷五色,反而削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涵泳、品味,自然无法达到教学的效度。笔者以为,上述教学不妨这样处理,让学生粗略了解作者和背景资料是可以的,有条件的话,此环节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去预习更好,以便在课堂上腾出时间更好地咀嚼朗读文本。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先根据诗句展开联想,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学生交流后再出示两三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就能走进文本,感受大无畏的英雄形象。

【误区三】拓展的时间短――学生跑马观花

每一首古诗词看起来似乎是独立成篇的,其实很多古诗词都是有某种联系的。教学中补充其他古诗词,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丰富意象,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化主题。平时教学中,教师都注重引入关联密切的诗词,以帮助学生打通理解的通道,但是为了赶时间,往往拓展资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学生根本没看清楚,更来不及思考,就滑过去了。

如某教师执教张志和的《渔歌子》,在进行“主题拓展、互为比照”环节时,准备从写作角度出发,引入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写出的新作。教师问:《渔歌子》文笔清新,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坡的《浣溪沙・西塞山边白鹭飞》、黄山谷的《浣溪沙》,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聚精会神地默读,不少学生还未看完一遍,教师就抽学生回答,学生支支吾吾,教师简单小结,进入结课环节。

毫无疑问,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感悟模仿的魅力。让人颇为遗憾的是,上述教学中由于课堂容量过大过多,时间太紧张,教师没有预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材料,拓展内容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此环节,教师应沉住气,出示资料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思考、交流,从而多角度体悟《渔歌子》的诗情和主旨,感受其艺术魅力和深远影响。试想,当学生吟诵着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这既是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也使这首词美的意蕴得到了延续。

【误区四】拓展的课件“艳”――学生乐不思蜀

很多教师知道资源是个好东西,懂得充分挖掘资源、利用资源。然而,不少教师把课件资源搞得华丽多姿,五光十色,错误地认为这样既能体现自己的多媒体技术,又表明自己在践行新课程理念,这就有了为拓展而拓展之嫌。事实上,声光色电的轮番轰炸,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除了给学生一顿视觉盛宴,更多的是搅乱了学生的心绪,使其无法静下心来思考、品味文本的意蕴。

如一位教师执教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上课伊始,教师简介作者辛弃疾,引入新课,学生自由读词后,教师出示幻灯片:深蓝夜空,金黄圆月,天外几颗星,两三株树,飞出一只鹊,树上鸣蝉,几点雨,两间茅舍,透出灯火,秧苗碧绿,田边青蛙鸣叫,可谓声光色电配动画,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学生“哇”声一片,不住赞叹,其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接着,教师关掉多媒体,让学生朗读。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怔在那里,半天没回过神来。学生读了几遍还是读不出味来,甚至有的学生哀求:“老师,让我们再看一遍幻灯片嘛!”显然,学生们还沉浸在刚才五光十色的画面里,陶醉于炫彩的课件中,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而且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权利,窒息了学生的思维。

诗词是想象的产物,想象是诗词的灵魂,作者没有想象写不出优秀的作品,而读者没有了想象走不进作品,更无法理解诗词的意蕴主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浅显,六年级的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就能够读懂。然而,要真正走进《夜行黄沙道中》所营造的乡村夏夜幽美的意境,不是靠教师直接呈现图像声音,让学生看看听听,而是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这个媒介,融合朗读才能进入,并深刻体会作者对丰收在望的喜悦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