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魏书生

魏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魏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魏书生范文第1篇

魏书生老师身上,最感人的是他那种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和执著。弃政从教,弃官为师,这在今天的芸芸众生看来,是一个多么不可思议的“傻瓜”选择,可魏老师做得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六载夙愿今始偿,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昨日愁何在?强抑激情喜莫狂。白日攻读须刻苦,青春莫负好时光。我以我心付童心,笑看花苑迎朝阳。”“我从工厂费尽千辛万苦,抛弃人们羡慕的工作来到学校,根本原因就是想多培养一些正直、善良、勤劳、无私、愿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实事的人 。”魏老师这样说,他深深地喜欢教育这种能“改造世界观”的职业,在他的心目中老师才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深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要扮演好人民教师这个角色,他要成为三尺讲台上的大手笔艺术家,他要用自己对知识和真理的坚定信仰去塑造新一代人的美好灵魂――“我们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培养‘五讲’、‘四美’、‘四有’、‘三热爱’的一代新人”,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他这样反复强调。“有爱,就有一切”,这是已故文学大师冰心的一句传世名言。魏老师所取得的让全国千百万老师羡慕的成绩和成就,与他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如醉如痴的热爱是不可分割的。

最能体现魏书生老师的先进育人理念的,是他既科学又民主的“目中有人”的班级管理工作。“学生是平等的人”、“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内心世界复杂的人”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使他的班主任工作真正地做到了尊重、理解、关心、帮助、信任、爱护学生。魏老师说,“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的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发展成为自为的人。完善的人性就是每个人既有低层次的需要――衣食住行,也有高层次的需要――劳动、学习、创造、友情、亲情、爱情、责任感、义务感,直到具有最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人类理想社会”。正是从这样的学生心理需要出发,在这个班上“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大家不仅成了学习的主人,也成了班级和学校的主人,养成了自尊、自爱、自信、自主的健全人格。唯其如此,在魏老师的手下,再乱的班级也能变好,再差的学生也能成才,教学方法和一系列教改实验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才能创造一分钟调好全班座位、两分半钟收好全班学费、十五分钟完成大扫除、用20个小时上完别的老师200小时的课这样的“奇迹”。布置学生长年写日记坚持“道德长跑”维护心理健康,放手让学生出题目并且讲评试卷、作业和作文,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做“俯卧撑”坚持体育锻炼,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义务劳动“学雷锋”助人为乐,鼓励后进生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优点……魏老师独具个性也独具魅力和魔力的教育教学艺术,以语文学习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教会了学生灵活机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自学自律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坚忍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早在1984年,吕叔湘先生便称赞魏书生老师“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今天,更有人把魏老师誉为“穿西装的孔子”。解读魏书生老师的包括《班主任工作漫谈》在内的重要著述,深入了解他在学生、学习、语文教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人生事业等方面的观点、成就和建树,我们会发现,魏老师丰富多彩的教育哲学世界是那样的博大精深美丽迷人;我们不得不承认,魏老师既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又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富有真知灼见的教育思想者,他完全有资格当得起“教育家”乃至“当代孔子”这样的评价和赞誉。我们应该向魏书生老师致敬!

魏书生范文第2篇

魏书生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艺术美,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无论是他的板书设计,还是语言的变化等,他都把培养学生美的享受当成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是创造美的劳动者。传递人类审美经验、审美成果,是人类教育中的一项内容。古西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是清新的。天天耳濡目染于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

1.板书的艺术

板书有利于突出感知对象。心理学实验的数据告诉我们,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 90 %以上来自眼睛。以现代信息科学的观点分析,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接受、加工、储存翱运用信息的过程。语言能传递信息,文字、符号、图表也能传递信息 ( 国外现在出现了纯图片没有文字的杂志品种 ) 。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的结晶,起着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将复杂内容简单化,抽象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获得感知美与形象美。但他却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板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魏书生常用以下方法设计板书:

1.1 字体变化。讲议论文时,魏书生喜欢用仿宋体或黑体美术字写课题;讲说明文则喜欢用楷书或魏碑体写课题;讲记叙文用行书;文言文则大都用隶书写课题。魏书生每次写课题,都写得认真仔细,学生也积极认真地看,有的还边看边模仿。魏书生在外边上课,请学生辨别不同字体,使同学们感觉汉字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激发了听课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练书法的兴趣。

1.2 故意写错字。板书时故意写错一两个字,既提高了学生发现错误的能力,又使爱写错别字的同学引以为戒。魏书生在写 ( 爱莲说 ) 板书时,故意将作者周敦颐的名字写成周敦颐,一时间下面议论纷纷,不听课的学生也仔细观察这两个字。趁此机会,请同学们给改错,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3 请学生板书。让学生板书或回答问题,或归纳课文内容或写段意,比老师一个人一堂课独占黑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们要像魏书生一样,时而抽一部分学生上台板书,让学生能参与教学,突出主体性。

2.语言的艺术

教师用优美、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用普通话教学,效果更佳。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并根据文词的规律,道出轻重缓急、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的语言。魏书生老师的话本身富有特点,加上他一会是音量变化,一会是音速变化,一会是音调变化,真实地体现了他的思想精髓,"一句话有一万种说法",的确,同一句话,说得好会让人笑起来,说得不好,会让人跳起来。富于变化的声音显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调整音量。老师们有时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常常放大音量。但魏书生老师却常用小音量来吸引学生。如魏老师在讲到"焉"在文言文中基本做语尾助词用 ( 极特殊例外 ) 时,便问他的学生:"老师是小声讲好,还是大声讲好呢 ? "学生纷纷要求小声讲,尽管魏老师用很小的音量讲"今天所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去村四里有森林,伏焉'的'焉'解释为那里,兼做介词和代词",前面的同学喊再小声点,后面同学正伸颈侧目认真听,听说还要让小点声,便说:"不能再小了,我们脖子都伸疼了。"音量大小适应变化,能用较小的力气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 调整音调。同一句话可以用 A 、 B 、 C 、 D 、 E 、 F 、 C 、 H 等不同音调说出来。有的教师讲课调值较高,但音量不大,很好听,叫做高音教学。有的教师说话调值尽管低,但音量大,听起来浑厚有力,叫做低音教学。如果调值高,音量再大,容易使人紧张疲劳。反过来,调值低,音量再低,同样也会使人觉得有气无力。魏书生老师喜欢给学生朗读报告文学,读的时候,魏书生老师不仅变换音量,也变换语调,以使自己和学生都不容易疲劳。讲课时,魏书生老师也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甚至自己的身体状况,变换语调。所以有的老师说:"听你这么多节课也说不出你是属于高音教学还是低音教学。"魏书生却说:"我是游击队式的打法,哪个调值合适就用哪个调值。"

2.3 调整音速。说话速度的变化也影响到学生的兴趣。魏书生有时讲话速度极慢,以引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重视,也有时一连串的排比句子说得极快,同样也是引起学生的重视,但往往要大家重视的是快说之后慢说的那部分内容。如 ( 陋室铭 ) 这篇课文,魏书生在快而不乱的前提下,可以用 12 秒钟读下来;在慢而不断的前提下,可以用 92 秒钟读下来,前后相差八倍之多。两者都具有不同的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有时上课,魏书生故意用最快的速度向学生提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其实都喜欢别人抑扬顿挫的讲话,喜欢听别人疏密相间的发问。如果每句话、每个字都用平均速度,不仅听的人容易疲倦,讲的人其实也容易感觉累。

说话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谁都会说话,但说得好却不容易。说好亍,别人高兴,自己愉快;说得不好,别人心烦,自己也别扭。要说好话,就得从研究说话的声音做起。用吸引人的音量、音调、音速、音情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去感染、教育学生。

3.班级管理艺术

魏书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魏书生;语文教育;民主

魏书生从1979年进行第一轮教改实验便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其之后的语文教育生涯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语文教育民主化的教学体系,充实了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吕叔湘在《谈谈魏书生同志》一文中评价他“不仅是个语文教育家,还可以把‘语文’二字去掉,说他是个教育家。他不光教书,还教人。”说他“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家”,是一位具有“宗教家的精神”的教育家。在这里吕老给予了魏书生极高的评价,并且说“我很惭愧,没有及早认识魏书生同志。我要是年轻一半,我一定要拜他为师,向他学习。”我想魏书生之所以能够得到吕老如此高的评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在教育中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即坚持了语文教育的民主化。

一、语文教育民主思想

民主与平等具有天然的联系,在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思想中也是一样,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受教育者,注重发展差生的智力;在师生关系上,他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助的关系。魏书生十分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发展差生的智力

在魏书生的思想中,每个学生都是可教的,并且通过实践证明“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差生的智力是可以发展的。”他说“1979年我接一个初一班,县统考全班语文平均成绩仅49分,有八名学生不到40分。到初三毕业考试全班平均78分。升学考试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八名差生都打到了高中、职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那名初一时24分的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成绩也达到了72.5分。”

在发展差生智力方面,魏书生认为首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下手,增强他们提高智力的信心。他认为发展差生智力方法很重要,它采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差生的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及想象力,例如为了使差生养成自己读书、思维的习惯,魏老师给他们总结出了“四遍八步读书法”。在教学中他发现,差生成绩不好的一个很重的原因是,在学习是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为此,他认为“要发展差生智力,必须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具备较强的指向能力”,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明确学习目标。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坚持,使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惯性,所以,他制订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来使差生的智力活动成为惯性活动。

二、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是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行为。魏书生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应该建立一种互助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学,学生帮助教师教。认为“教与学的关系,应该以学为本”,“师与生的关系,应该以生为本”。

在教学中,魏书生始终坚信学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他说“这些年来,我教语文,越教越轻松,根本原因在于我从每位学生的心里都找到了自己的助手。”他告诉广大老师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认为“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就像医生埋怨患者难治一样。……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进的学生帮助了咱们,帮咱们提高了教育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魏书生的工作中面临着“五多的局面”,用于班上学生语文教学的时间仅占全部工作时间的十分之一,但他的学生却仍能取得好成绩,这主要得益于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魏书生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三、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魏书生范文第4篇

一、 非班主任老师的人格魅力同样重要

非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和学生同进退,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同盟者,那么你再驾驭你的课堂时就如鱼得水了。学生喜欢你,自然就喜欢你所教的课了。魏老师坚持参加长跑锻炼,和学生们一起挥汗如雨,一同享受着“健康”带来的神奇力量。有了这样的榜样在身边,学生们又怎能不受到熏陶、感染呢?想想我们,是不是也能利用我们学校的每天下午的阳光体育活动和周六的班级活动课和学生一起挥汗如雨呢?

二、 非班主任老师不能把班级管理置身事外

从魏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我认识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作为非班主任老师,我并不是只上我的几节课而已,学生忘带校卡、衣服里长外短、集队时的纪律、晚修的学习状态等,只要出现了问题,我都会直接进行干预。所以,我上课的班级,学生的纪律都比较好,这不就是对我的教育教学的最好的帮助吗?

三、 课堂上让学生人人有事做

魏老师在实行班级管理时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地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这种管理方法使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班集体中的重要位置,在岗位上体验和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富有极强凝聚力的优秀团队。作为非班主任老师,你在你的课堂上也应该毋庸置疑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情做,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或得学习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你的课堂就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课堂,你也就成为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了。

四、 对学生的批评也要有艺术

魏书生范文第5篇

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魏书生,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学习魏书生的良好品德。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三、学习魏书生的自立自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四、学习特指导学生创新。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五.学习他为人师表。

魏书生范文第6篇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结合第一部分对《桃花源记》教学案例的详述,“六步教学法”的每一个环节都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定向”环节是教师引领同学们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会有缺漏或偏离重点;如在“答疑”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更重要,学生提交的问题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都需要老师挑选之后再对其讲解;再如“自结和自测”两个看似与教师主导不太紧密的环节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自结学习过程,而并非只是知识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六步教学法”就很好的体现了能力成长比知识增长更重要。其每个环节都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定向”环节中师生共同商定《桃花源记》的学习目标,到“自学”环节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每一个问题,到“讨论和答疑”环节中师生间、生生间思想的碰撞,再到最后的“自结和自测”环节同学们检验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六步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定向”环节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制定学习目标,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独立制定目标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如,“自学”环节改变了传统的满堂讲的方式,教师由重视“教”转向重视“学”,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六步教学法”也不例外,“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一个高效的学习系统。如“定向”环节制定学习目标;再如“自学”环节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实现完善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过程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其主要职能是反馈;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后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其目的对学生做出评定。

“六步教学法”实现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讨论”和“答疑”环节便是形成性评价,可反馈出学生的学习程度,并加以改进。“自测”环节便是终结性评价,是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回顾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实现了评价的反馈、调整、改变等功能。

二、“六步教学法”的局限性

(一)“应试有余”

1、“六步教学法”存在明显的知识主义倾向。首先,“定向”环节的严密使同学们无法突破学习目标进行其他探索性学习;其次,“自测”环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是明显的注重知识的获得而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最后,即使魏书生老师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养成,但考试作为最终的评价方式是学生需要应对的。

2、“六步教学法”注重机械训练。正如魏书生老师本人所说“我是基本上不教的,只是把同学们和我的想法统一后,规定制度和规矩,变成具体的措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矩去做。”“制度和规矩”等词明显体现出了“六步教学法”的机械和模式化,真正优秀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灵活的,可适时而变、因人而异的。注重机械训练的“六步教学法”是应试的产物。

(二)“素质不足”

1、“六步教学法”缺失情感关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而“六步教学法”以学习语文知识和发展能力为目标,缺少了人文性。对文学性和文化教育强调不够。

2、忽视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味、知识视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思想观念等内容。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但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是在旧的教育体制下,以应试为目标提出的,忽视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启示

(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终身学习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不竭动力,教育者应树立宽阔的视野,不断学习,汲取“六步教学法”的优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完善的评价方式等,摒弃其局限性,形成自己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立足实践,不断发展

“六步教学法”是魏书生老师在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方法,学习其方法不能仅仅简单模仿,要知道“任何一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都需要抓住其神而不是简单模仿其形,要不断对其原理进行学习,否则只模仿其操作方法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要求教育者立足实践,走出自己的道路,并不断博采众长,丰富自身。

(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魏书生范文第7篇

那么,如何借鉴和运用魏书生教育思想指导体育教学呢?我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及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严谨的组织教学精确的讲解语言和漂亮的示范动作之外,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各项练习活动,进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能够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促进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提高;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沟通、交朋友。使学生心平气和地、心情舒畅地、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课的各项练习活动,养成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体现课改精神,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基础上,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参加各项练习、锻炼身体。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技术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呈现出活泼健康的状态。

大家知道,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由于男、女生的生长发育不同,喜欢和爱好的活动、适应的项目等都有了区别。所以应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按性别分组进行练习,也可以按学生的运动能力分组进行练习,有条件的(师资具备齐全)还可以合班分组进行教学,男生由男老师来教,女生由女老师来教。因为在生理、心理的发育发展又各不相同,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样,通过不同的体育教学的学习和参加各项活动的练习,使学生都能有机会在自己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另外还要客观地评价每个学生的运动成绩和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指导和帮助为辅,尽可能地不批评学生,绝对不能惩罚学生。

三、遵循科学规律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

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有体育运动竞赛就会有夺冠军、争第一。而且,青少年学生正好具有好动、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例如在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可采用游戏(或比赛)的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因为,体育游戏的特点是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等,特别是具有竞争性。我们应利用体育游戏的这些特点,恰当地运用语言艺术来调动、诱导、启发以及激发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积极性,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四、遵循科学,教学中要“精讲多练”

“精讲”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标准漂亮的示范动作前或后,以及出现错误需纠正时)运用精炼的语言,讲解动作要领、练习和方法及顺序、重点和难点及关键等。要注意用专业术语并结合语言艺术,能使学生听得懂、理解透彻。例如,讲排球的正面双手下手垫球的动作要领时的“一插、二夹、三提”。“一插”就是当球下落到体前时将握好的双手插到球的下部:“二夹”就是双手插到球下将双臂伸直向内夹紧;“三提”就是借助腿部蹬伸身体向上的同时,两(手)臂向上提,以击球。不要有多余的语言。然后,及时地进行分组练习。

“多练”就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参加练习活动。因为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强,学生的身体练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通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既能使学生锻炼了身体增强体质,又能掌握、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的导语,严谨地组织体育教学,不但要保证没有多余动作,还要保证没有多余的语言能够使学生在没有干扰地、静心地去练习、去锻炼身体。陶冶美的情操,使学生在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五、要努力培养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魏书生范文第8篇

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

                                          望都二中    丁春茹

读了这本书后,自己感到受益匪浅,也很佩服魏老师大胆管理的方法。他把主动权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真正让学生自己做班级的主人,由学生管理、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模式。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习了魏书生一系列教学经验后,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高效率的班级管理,是魏书生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魏书生的教学离不开管理,没有他成功的班级管理就没有他的教学奇迹,那么魏书生是怎样进行管理并以此服务于教学的呢?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呢?读完这本书后,对我的启发、体会如下:

一、     以人为本

首先就要了解与研究学生,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教师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了解学生,方能分析学生,教好学生,方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加以疏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我每次接手新班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根据学生的各种个体差异来选择更好的解决方法。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参与的机制。学生能处理的,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信赖每一位学生。

       二、  以法治班

魏书生借鉴吸收了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并把它结合运用到了班级管理实践中去,从而为班级管理开辟出一条崭新的思路,并且获得了管理的成功。“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学生服从管理,投入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我在班级管理采用的方法是值周班长轮换制。班级除常务班长、体育委员、文娱委员是三个固定的同学外,其余职务每周一轮换。每周一的班会上,常务班长和值周班长共同主持,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出值周班长、纪律委员、卫生委员、学习委员四个临时班委,那么,下周工作就由这7名同学共同主持。而当选的值周班长的责任是最大的,相当于临时班主任行使职权。周一,值周班长要在常务班长的帮助下主持召开一期主题班会。当然,班主任并不是无所事事。我总是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比如,我发现,有学生由于害怕自已的能力不足,威信不高,或者由于图方便,在任时,对自已管理的事务全由自已包办,事情虽然办完了,但实际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我告诫他们:“我们提倡身先士卒,但别忘了管理者最重要的作用应该是指挥监督,只有在指挥监督行有余力时,才能身体力行,如果连主要的任务都没完成却去干被管理者的事就不值得提倡。”如果有学生能力不足,我就充分发动其他班干多协助,让他坚持把这一周干完,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体味到了管理班级的不易,因而增强了自我管理的意识,不自觉地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通过一学期的运行效果不错,但问题不少,有很多同学管理能力不强,在任期间的班级事务处理的不太好,于是第二学期改变制度,把上学期管理能力突出的同学由老师提名学生选举,固定他们的职责,从而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集体,我班学时,是周子涵同学是一个不爱学习,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的学生,通过值周班长轮换制,他在任期间不光自己有了很大的转变,还影响了一些爱惹事的同学,使他们约束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积极为班集体争荣誉做贡献,因此选他当了我班的纪律委员,一年多来,我班再也没有出现打架现象。

    三、自我管理思想

魏书生管理本身最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其教学策略之高明,教学手段之巧妙今人称道。首先,他非常注意提高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谈话中,魏书生除巧妙地向学生传达了对学生的信任外,还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这就是:管理对整个教学活动来说是必要的,但管理不是老师来约束学生,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约束。

从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中,我既学到了班级管理的先进理念,先进思想,又学到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结合我校的实际,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校情的管理模式,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对照我班学生,有一部分不喜欢做作业,对其产生逆反情绪,对待作业,轻者敷衍了事,重者抄作业甚至不做作业,于是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即时巩固,成绩下滑,上课听不懂,作业更不会做,导致两极分化严重。从他的做法中使我们认识到,虽然所教的对象是学生,然而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被动的人,而应该把他们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驯服物,我要做他们容易接受这种朋友式的导师。亲其师信其道,这种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更大限度地吸收知识的方法,远比被动式学习得来的成效更大。

除此以外,各科教师也很关健,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是核心,起着协调、组织和领导的作用。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就必须和每一位任课教师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配合得好,班主任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