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烛之武退秦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1篇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64-01

一、确定学习目标

特别是对于高一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笔者认为教学的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课文涉及的基本知识,例如故事的背景介绍、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中某些字词的用法、写作手法的运用等等;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进入课文,通过讨论探究,自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再次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例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也要学习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进行授课的前提,同时也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以便为课堂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笔者认为,备课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考虑、周密计划的工作,比如教师要考虑到大纲要求,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等等。此外,文言文备课与普通的的白话文教学备课就不一样,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识等等。首先教师需要考虑大纲的要求,《高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教师要根据这些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其次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高一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仍相对薄弱,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文章的讲解需要更为具体、详细,注重细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再次教师也要考虑到编者的意图,认识到本文在本单元内的重要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到政治、外交工作的风云变幻,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三、进行课堂教学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新课改将学生放在了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但这个过程中也缺少不了教师的讲解教育。比如对于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介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一定的文章背景,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对文章进行学习。本文的历史背景就是春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拥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篇课文,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对句子停顿。采用散读、个别读、同桌互读、小组读、齐读等形式读课文,要求读得富有情感、充满感彩,以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让他们对于文章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同时对于文章的难点进行总结,以便教师进行释义。所以需要学生结合文中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划出有疑问的字词。同桌互说课文大意,相互答疑、存疑。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分析。这个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对于简单的就略述,对于难点就要详述,以便学生能够听得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除了注重常用词的分析之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对于疑难词的理解,比如“烛之武”中的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之武是“烛地,名叫武的人”的意思,要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内容的丰富多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进一步理解文中形象

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对于文中形象以及思想的分析才是语文教学的归宿,同时也是对于学生有教育意义的部分。所以笔者就特别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比如烛之武从一个壮志难酬、英雄末路、满腹牢骚、满心委屈的形象转化为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通过前后的形象转变更能够凸显出烛之武的外交才能。

四、归纳提升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委婉;层次;衔接;转折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26-01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的经典文本,烛之武智退秦师的说辞是其赏析重点。这段说辞的特点主要为“委婉”、“层折”,其中“委婉”是说辞总的特点,而“层折”侧重于其结构特点。层,为层次之意,折,指句与句的衔接与转折。“层折”之美,既要懂得烛之武游说的层次,同时要品味各层次之间衔接与转折的特点。

一、游说的五个层次

我们可以把烛之武的说辞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第二、三、四句为第二层;第五句为第三层;第六、七、八句为第四层;第九句为第五层。

第一句“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目的在于恭维秦伯,抬高秦国的实力以示郑国之弱小,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暗示郑国命运皆掌握在秦国手里。这是游说的第一层次。

接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是一种假设,语句委婉,但是与现实对比,反而意图非常明显。其意为假若亡郑对秦伯有好处,我烛之武是不会打扰你秦伯的。很遗憾,这是一个“假设”,因为现在我就站在你面前,正在打扰你,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亡郑不会给你秦伯带来好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点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地理位置。紧接着”亡郑以陪邻”则“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后,则晋厚秦薄。“邻厚”、“君薄”为并列分句,对比明显,利害得失立见分晓。因此,烛之武从事实说话,晓之以害,其实已经动摇了秦伯的心,这是游说的第二个层次。

接下来烛之武渐渐转入自己的真实意图,即说服秦伯放掉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此为第三层,舍郑于秦“无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开始,烛之武援引史实,指出晋国言而无信且贪而无厌,又来一个以事实说话,以史诫之,从而瓦解同盟,此为第四层。而最后一层,“唯君图之”,语重心长,又让秦伯自己思考,于是,秦国退兵。

五个层次的游说委婉之极,如开头先避其锐气,处处显示为秦伯考虑的情感态度,又如多次出现的“君”字,都显示出烛之武谦卑的态度。

二、“层折”的文本体现

说辞的五个层次分明,逐渐递进,且十分具有设计感。层次间的衔接很有讲究,且递进中有转折,可谓有条不紊。也正是如此严密的层折的游说设计,才使秦伯落入其彀。

烛之武见秦伯,劈头就直截了当来一句“郑既知亡矣”,却不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接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体现了“折”的特点。

接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同前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同为假设句,句式一样,实际意义却有递进。前者是就事推论,而这里是烛之武开始下套,以利诱惑秦伯。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所以虽然都是假设句,意思已经推进一层,晓之以利。

文中用词是“无害”,但实际上舍郑是对秦有利,为何不直说“君亦有利”?因为把利害说得太明显,那下面的说辞岂不是完全没必要了。再者,这也太过直接,立马暴露烛之武真实目的,可能会引起秦伯的戒心。因此,转折一下,引导秦伯自己思考,反而使其正中下怀,进入烛之武层层的游说之中。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字与前面两个“若”字来说,明显更进一步。而“君之所知也”,与“君知其难也”,一讲历史事实,一讲地理事实,其实就是向秦伯表明这都是客观事实,您一定懂,并不是我烛之武无中生有。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一个讲晋国贪而无厌,一个讲其言而无信,二者相加愈有说服力。“若”、“且”、“夫”读下来,颇有气势,其实烛之武的说服已经层层推进,而在此达到。“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是个反问句,也就是必定要阙秦,这是烛之武的合理推测,一来,晋国既东封郑,必然欲肆其西封,二来晋国素信无义,才不管与秦国是否盟友,让秦伯终于幡然醒悟,辨清敌友。

回顾整个说辞,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体现了整个游说“折”的特点。先不入主题,避其锐气,此为折一;两个假设句看似一样,实则暗藏递进,此为折二;不直接点利,而说无害,此为折三;假设句、反问句的大量运用,此为折四;以秦伯的角度看问题,引其落入其彀,此为最后一折。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4篇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求异思维;衍射思维;语文

从2001年国务院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新课改已成为当下教育的主要潮流。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可以干变万化,但归根结底必须契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因此厘清课堂上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属性决定了其基础课程的地位,教师则应当退出主动教学的位置,引导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语文工具。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切实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交流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平等的氛围下,使学生学到所应具备的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紧扣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主动思考

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所以,在课堂内容的准备上,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将教学大纲的知识点囊括,还需要尽力培养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和主动思考的能力,继而提高其社交、艺术鉴赏、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在提倡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并未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既然是由教师来上课,那么整个课程所包含的信息量和指导意义就必然是由教师来决定,节奏快慢亦然。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自身适当的定位,可以引导学生更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体会更多的情感、情境。

1.郊游式教学

我们将一节语文课堂比作一次欢快的郊游旅行,学生是对行程并不了解的队员,而教师则是团队导游,当郊游队伍在导游的带领下,或快或慢地行进于鸟语花香的山谷中时,导游适时地讲解各种绽放的野花和在草丛中树枝头起落的飞鸟。导游带领着大家在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方逗留,让队员们或远或近地去感受大自然的写意:有的队员去追逐被惊出的野兔,有的队员徜徉在果树花丛之间,有的队员淌进涓涓小溪与鱼群嬉戏,有的队员倚坐在石头旁边享受阳光。流连忘返之间,导游一声哨响,带着大家向下一个美景继续出发。一天的行程,让所有人意犹未尽,梦萦难忘。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

2.维护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共同点是崇尚自由,一个班级的学生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相对的,并非任由其天马行空。启发型教学和探究式的互动是新课程的基本形式,但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控气氛,最终课堂将变成一节自由的娱乐课。所以,既要维护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保证学生自发学习、自主思考的主体地位,场面的平衡和大局观的掌握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此外,教师的个人魅力修炼也必不可少。人的个性是主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当代的学生虽然更为独立、崇尚自由,但不可否认,鉴于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的现状,较为匮乏的朋友圈使其对自身喜爱的人或物有更为直接的表现,有强烈的偶像需求。因此,一个正义、自信、具有正面偶像意义的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必然赢得学生的喜爱。将学生的眼光从各种娱乐明星的身上转移至教师“明星”身上,对学生个性的正面塑造和价值观的正确树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积极引导活跃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某一研究问题求解时,不受既有信息或思路的限制,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属于辨异思维,包含逆向思维,它最大的特性就是不受特定模式的局限,走出思维定式,能以不同的视角来分析,对学生不断提升创造力非常有益。在以教师为引导者的课堂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寻找文中的求异思维,并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文中的郑伯、烛之武在说服他人时均采用了典型的差别思维。郑伯看烛之武有怨言,直接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告诉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样一个与烛之武切入点不同的事实。同样,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也先避其锋芒,承认“郑既知亡矣”,然后反秦伯欲与晋国瓜分郑国的想法直接告诉他一一好处全是晋国的,你没有。

在文中既有的例子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还有可能出现哪些不同的情节呢?实践证明,学生的发现力是惊人的,比如:①如果郑伯不先承认错误,烛之武还会出面去见秦伯吗?②烛之武说郑国不灭,可以为秦国使节过往提供方便,那晋国也可以啊,如果瓜分了郑国,秦国使节经过自己的领地不是更方便?③与秦穆公有违约过节的是晋惠公,而现在的晋文公重耳是在秦穆公帮助下当上晋国国君的,如果秦穆公不听烛之武的挑拨之言呢?④烛之武即使劝退了秦国,如果秦国没有派人帮忙守卫,晋国是不是还会执意攻打郑国?

四、先发散后收敛的衍射思维

求异思维有灵活性、积极性、多元性、试错性等几个典型特征,其中多元性求异即衍射思维,也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学生个体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现象出现,说明求异思维引导的效果已经显现,接下来教师所应做的是联合作为思维主体的学生逐一试错,为寻求科学合理的解题答案而不断尝试、纠偏、论证,在探究过程中反向地激发思维主体的批判态度,反复锤炼其思考方式,最终再收敛思维,共同得出群体认同的正确答案。

为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适当抛出问题,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如果是你的话,你将如何说服烛之武出面去劝说秦伯呢?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去劝说秦伯退兵?

实践中,学生给出了许多种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①许诺给烛之武足够的赏赐;②用激将法,假说郑国无人能退秦;③用烛之武家人性命逼迫烛之武就范。

其实这些回答里边并没有标准答案,无人能确定使用这些手段是不是就能使烛之武答应去劝说秦伯,但提出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同时,根据学生提出的回答,教师可以协助加以分析,结合背景、场景、人物性格等寻找逻辑上行得通的说法,达到收敛思考的目的。

五、正确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当前新课改、素质教育已渐入主流,多媒体作为新语文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可以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在视听方面的缺陷,使课堂表现形式多样化,内容更加充实,引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但无论用何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才是一节优秀课堂的灵魂。教师在进行课件制作时,重点应放在如何围绕教学大纲展开学生有兴趣的学习、讨论,而非如何利用花哨奇特的课件吸引学生眼球,否则将脱离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初衷,走向了一个为课改而课改的极端。言必称多媒体,“无多媒体没资格上课”,多媒体做得漂亮就被认为是好教师等怪象使新课改为形式所掩,有作秀之虞。

多媒体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可以直观、多方面地展示板书或口述无法表现的复杂关系,可以便捷地调用各种资源补充课堂形式,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等等。总之,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遵循新课改理念的多媒体教学应该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不可本末倒置。

六、提升自身素质,应对课堂教学挑战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专业知识素养、文学知识素养,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素养。

语文学科辐射面广泛,除了语言使用的工具性知识面以外,还涉及艺术、历史、地理、社科、政治、天文等,这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更要有精心的课前准备,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下,活跃的课堂思维随时考验教师的学识及应变能力。

比如在上文的《烛之武退秦师》课堂上,学生提出,晋文公退兵的三个理由表面虽然成立,但无法保证秦国留在郑国的守兵退去之后,仍不进攻郑国。

一般教师对于这种问题是无法进行回答的,只能不予深究。但为了避免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从容地要求学生课下在学有余力之时先自行寻找答案,然后再与教师互相印证答案。

实际上,《左传》由于从撰写的出发点考虑,并未完整记录当时的情况。在《史记・郑世家》中记载:“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日:‘吾闻姑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原来,郑文公有一子名兰,流亡时受过晋文公恩惠,比较亲晋,晋文公要求郑国立兰为太子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另外晋文公的仇人郑大夫叔詹自杀了,而且晋国其实对秦和楚仍存有忌惮,所以晋文公这才顺水推舟退兵,休养生息。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之;独立性;用法

一、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解说的质疑

“之”既可出现在单句里作主语、作谓语、作定语的主谓短语之中,又可出现在复句的分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所有的文言虚词书中对“之”放在主谓之间的语法作用都解释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化句子为成分”。这样的解说,将短语和句子概念完全等同,给初、高中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此解说为“在单句中,‘之’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成分;在复句中,‘之’放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样在分析时方向性明确,可操作性强。

二、在单句中,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成分

1.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主语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师道之不传”这个主谓短语作“久”的主语。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烛之武退秦师》

“秦之遇将军”作“可谓深矣”的主语。

2.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宾语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臣之不敢倍德”这个主谓短语作“言”的宾语。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兵之来”作“患”的“宾语”。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东方之既白”作“知”的宾语。

3.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定语

次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孟德之困于周郎”作“者”(地方)的定语。

狂夫之乐,智者哀焉。《史记・赵世家》

狂妄的人喜悦(的事),聪明的人对他就发愁。

“狂夫之乐”作了省略的“事”的定语。

4.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状语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在)使者来往(的时候),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会从于赵。《平原君列传》

(在)秦国围邯郸(的时候),赵国派平原君去求救兵,跟楚国联合。

“行李之往来”“秦之围邯郸”中的“之”使“行李往来”““秦围邯郸”这样的主谓短语意义变为表时间,处在状语的位置上,作“状语”。

三、在复句中,放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邻国的实力雄厚了,你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又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父母爱护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

“之”在“邻厚”“君薄”“父母爱子”这样的主谓短语之间取消了主谓短语作单句的独立性而作复句的分句。

有的虚词著作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的“之”解说为“假设连词”或“凑足音节,舒缓语气”,但都和他们著作中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化句子为成分”相矛盾。如果说“之”作假设,那它只出现在这一种句型中,没有普遍性,又无可与其他假设虚词互换的佐证。我们把这样的句式进行归类分析,从字数上看这种主谓短语之间加“之”为奇数的句子是常态。从诵读的语气看,这样的句式中“之”提顿和后面内容呼应性明显,形成假设的语气。“凑足音节,舒缓语气”自然也就不正确。

参考文献: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7篇

汉魏以前汉字的数量少,又无明确的规范,古人口耳授受,据音书写,所以古书中的通假字很多。要读懂古书,通假字也成了一个拦路虎。而魏晋以后长时间里人们又不自觉,认识不清,在古书注疏中,或者把通假字与同源字不加区别,或者把它和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等混为一谈,影响对古书的正确理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自叙》云:“不知假借(通假)者,不可以读古书。”王念孙《经义述闻》卷30《通说下》云:“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如,《诗经・七月》里有一句并不艰深的诗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却忽略了古音通假这一现象,把“剥”字误解为“剥皮”之“剥”,穿凿附会说:“剥者,剥其皮进之,所以养老也。”结果闹了笑话。其实这里的“剥”是“攴(扑)”的通假字,上古音中“剥”属帮纽,“攴”属并纽,帮并旁纽,二字属旁纽通假。“攴”:《说文解字・攴部》“攴,小击也。从又卜声,凡攴之属皆从攴。”可见,这里的“剥枣”即“攴(扑)枣”,这句诗的意思即是“八月收取枣子,十月收割稻子。”望文生训,以今解古就难免对文意产生曲解和误解。

中学文言文通假字注释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扩大了通假字概念的外延,混淆了通假字与古今字、同源字、异体字的区别。现举出几处以供探讨。

如: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师说》)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通“餍”。(《六国论》)

(3)“一尊还酹江月”:通“樽”。(《念奴娇・赤壁怀古》)

以上3例错误之处,在于将本是古今字的两字误作通假字。

(4)“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错误之处,则在于将本是通假字的两字误作为古今字。

表面看来,通假字和古今字都具有形体不同、有时可以借用的特点,其实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两个概念。首先,通假字是一种用字时共时的同音替代字,字音相同或相近是决定条件,与字义、字形无关;通假字主要产生于先秦两汉,代表的语音属上古音系统,这些就是通假字的本质特征。其次,古今字是一种历时的区别字,故有人又称它为“区别字”;古代文字比较少,而言语中的词又日益增多,有的词进入书面时,没有相应的文字表示,于是就让一个现成的字身兼数职,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的书写符号。而“兼职”过多就容易引起意义的混乱,于是就另造新字以示区别,原来的字就成为古字。例句(1)至(3)即为古今字,教材中的其他例子还有:

(5)“共其乏困”:通“供”,供给。(《烛之武退秦师》)

(6)“涂有饿莩”:通“途”。(《寡人之于国也》)

(7)“秦伯说”:通“悦”。(《烛之武退秦师》)

(8)“赢粮而景从”:通“影”。(《过秦论》)

(9)“张良出,要项伯”:通“邀”。(《鸿门宴》)

(10)“虽有槁暴”:通“曝”。(《劝学》)

烛之武退秦师范文第8篇

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的处理,新课程教材安排较以前的教材变化很大,每期有两本书,分必修一和必修二,从教材的容量上看要比老教材多得多,那么如何给学生上完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我觉得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合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处理。对于教材中的课文,你只要把它当做课堂教学所要用的文本就可以了,既然是教学所需的文本,那么就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安排。

下面以高一语文上期为例,它包含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共八个单元。我认为,高一学生文言文的功底相对较弱,因此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就应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具体在文言文单元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那些涉及文言知识相对较多的文章要详讲,而涉及文言知识较少的就可以略讲。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把《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作为文言重点篇目,讲解的时候按照相关的文言知识,如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逐一落实。其他的如必修一中的现代新诗单元则采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讲解,教会学生抓意象并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在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直到熟练背诵。必修一第三单元是现代文单元,这一单元主要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我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同时看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如何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单元,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以三篇文章为文本,把它按照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出题形式改编成现代文阅读题,从而既让学生熟悉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本单元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介绍新闻的基本要素,并着重结合高考语言运用题,落实如何给新闻拟标题,拟新闻导语,概写一句话新闻等。

通过对教材的合理处理,我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都能感觉到学习语文很实在,不空洞了,而且与过去相比时间上也较为宽裕,一学期教学内容虽多但并不感到紧张。

在教法上,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新形式。自主学习就是把简单的、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完成,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在交流时进行合作共学。合作学习通常针对的是导学问题里有一点难度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各组汇报交流、补充和教师的讲授进行。探究学习是为解决在上一个环节中较难理解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通过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逐步探究和解决。

下面我以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其教法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利用文言工具书,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较简单的文言基础知识。对学生自学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学案导学,也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教师分类整理,这样既可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困惑的顺利解决,从而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甄别,选出那些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更有的放矢,才更能增强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思维反复碰撞才能折射出创造的火花,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说,这是教师形成教学特色的重要一环。

学生合作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把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在自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分组落实,以知识竞答的形式,由一组同学提出问题,再由同学作答,其他学生作补充。这样既解决了课文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小组讨论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往往课堂表面的热闹并不能掩饰教学内容的单薄,讨论要注意实效性。

探究释疑: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学情,明确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然后启发引导,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方法,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就文言知识,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涉及词类活用,就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中所有活用的知识点。涉及一词多义,就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相关例句加以归纳整理。同时在文章的内容分析上,可引导学生对烛之武这一人物进行分析,从烛之武的果敢、言辩、爱国等方面加以落实。也可以此材料为例引导学生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当然,老师也可就这篇文章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探究,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