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个人的抒情歌

一个人的抒情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1篇

丁当坦言,以前的她喜欢黏着男朋友,现在的她会觉得即使是正在热恋中的两个人,彼此也要保有自己的空间。“在专辑筹备的将近两年时间里,我自己慢慢习惯独自一个人去做一些事情,一个人吃饭、看电影、去健身房运动……发现在那个人出现之前,我也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当那个人出现的时候,我也可以跟他一起去分享。”其实一个人的时候,人都会感觉孤独和寂寞,然而如果将被动接受一个人生活变成主动去练习一个人生活,反而会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美好的玄机,这将会为你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你会发现原来爱,是要先爱上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

BM:这次的新专辑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地方?最喜欢专辑里的哪一首歌?

D:这次的新专辑在曲风上有很多新的尝试,跟上一张专辑也相隔两年的时间。大家常听我唱情歌,所以大家对我的印象也停留在我是一个文静的女生,但其实私底下的我是很活泼、阳光的,所以这一张专辑我想把丁当很开朗很活力四射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我这张专辑的曲风还挺多变的,有电子、摇滚,还有嘻哈,当然抒情歌一样还是有。尤其是嘻哈曲风我还是第一次尝试。这张专辑里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还是同名主打歌―《当我的好朋友》,这首歌展现的是女生潇洒的一面,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要勇敢的当自己的好朋友,要学会爱自己。当得知歌迷在经历爱情失败的时候很久才走出来,其实我是觉得在爱情中要爱自己多一点点,我们勇敢地走出来,向前看,这也是对爱情的态度。

BM:这一张专辑有11首歌,其中有特别偏爱的吗?

D:有一首歌其实很想跟大家分享,就是我这次专辑中第一波主打歌《想恋一个爱》。这首歌比较特别,曲子源于一首泰文歌。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它的曲风很欢乐,后仔细味又是另一番感觉。去年我在台湾的一场演唱会上听到过这首歌,我发现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很high,我就想有个女生唱的版本会更特别;而且《想恋一个爱》这首歌的歌词也很特别,就是想鼓励大家在恋爱中总结经验,勇敢走出来,重新认识自己,然后重新更爱自己,重新出发,再恋一个爱,希望我的歌给歌迷带来的是一种陪伴。

BM:除了专辑,还要问问我们好嗓子小天后要什么时候开演唱会?

D:刚刚结束了上海演唱会,演唱会的主题是“我爱你 练习曲”,是一个关于LOVE的演唱会,其实我从出道到现在不管尝试什么样的曲风,都是关于爱,情歌比较多。我的演唱会分为四个部分:练习在一起、练习说分手、练习一个人等。这几年不断发行专辑有一些感悟,就是重新出发。我这几年其实也一直在练习一个人,我觉得练习一个人真的很好,让你重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勇敢、充实。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我们也应该把自己照顾好,当另一半不在身边的时候,照顾好自己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BM:以往都是在歌曲里感觉你、聆听你,那私下你是怎样一个女生?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情?

D:我很爱运动,工作之外,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都会去健身房报到,如果没有时间的话,我会在工作结束骑自行车,从工作的地方骑回家,在台北的生活就是这样。而且我也会坐地铁,或者走路,我也很喜欢走路,一般都会走40分钟到一个小时,各种运动我也都会尝试。其实运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生活,当你没有工作的时候,运动可以给你带来很多快乐,挥洒汗水就会让你心情愉悦。有的时候我也练习一个人吃饭,我很喜欢找一些素食餐厅,给自己养成比较健康的饮食习惯。我也喜欢一个人看电影,其实一个人也可以自己找乐子,我有一个特别有趣的习惯,就是边看电影边敷面膜。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冯至;里尔克;经验化;孤独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程,但是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浪潮中,却涌现了一大批新文学作家,开启了文学现代性的新纪元。一大批新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如冰心、宗白华、冯至等,而冯至作为现代诗歌的一员大将,鲁迅先生在回顾20年代新文学时,称他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而经过时间的检验,也证明了冯至的诗是经得起历史的挑剔的。这其中又以他的《十四行集》最为著名,而冯至是从里尔克的变体诗中得到了启发,开始了十四行诗的创作,并且将这种诗体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结合起来,对诗的雕塑美、对个体存在的孤独性、对死亡哲学的理解等都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询。

一、冯至对十四行诗体的吸收和创新

(一)对十四行诗的尝试性创作

随着西方文学的涌入,十四行诗这一新的诗歌体式也被介绍到了中国,冯至受到里尔克变体十四行诗的启发,开始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当他在观察自然万物花鸟鱼兽时,在体悟整个世界的纷繁无序的世事时,诗歌开始在他胸中自然的流淌。这同里尔克所秉持的观点基本一致,在他看来,只要是这个世界真实存在的,就没有不可以入诗的,他在《布里格随笔》里写到“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2],而冯至的十四行诗正是从那狂风乍起的中心形成,在那秋风里萧萧的玉树间脱颖而出。

在进行十四行诗的创作过程中,冯至从里尔克那里学会了观看,学会了发现事物的魂灵。如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首里写的那样“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深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3]在这里,冯至通过对树、花、蝉蛾、残壳等自然物的观看,将这些事物的魂灵解析出来,并且给予哲理上的思考,认为在无限的世界中,必然死亡的生命历程就像蝉蜕一样没入尘土,所有的一切可以歌唱的都被默默的青山消解,而人的存在本质也在这种消解中被隐喻。

(二)对旧十四行诗的挣扎和创新

冯至的诗歌创作吸收了里尔克的变体十四行诗的创作形式,而且也不拘泥于诗歌的十四行韵和严格的对仗体式,同时也加入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群,如其《二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深夜又是深山/听着夜雨沉沉/十里外的山村/念里外的市廛/它们可还存在?......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在这首诗里诗人创造了深夜、深山、夜雨、山村、市廛等一系列物象,形成一种古朴、沉厚的意向群体,而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将作者内心对摆脱束缚、走出自我困境的渴求,这首诗将现在主义哲学和古典主义意象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里尔克在他的诗《预感》中说“我像一面旗被包围在辽阔的空间......我认出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又跌回我自己”。里尔克在这里将自己物化为孤独的旗帜,在表达在风暴中独自起落时的自我忍耐具有救赎的神性和自我的成全,这种物我合一的哲理性诗句也正是冯至在其诗歌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诗意,但是他的诗意更具有中国古典气息,如他在《从一片泛滥无形的水里》结尾所写的那样“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这首诗可以说是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宣言,既包括了诗人的一种感性的诗意抒发,又包括了对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哲学意味,@种理性的哲思正是冯至对里尔克的吸收和继承。

二、冯至对里尔克经验诗学的吸收和挣扎

(一)诗是经验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4],但是里尔克却认为人类本身就具有情感性,而我们更需要的是经验。里尔克对冯至的影响就在于将冯至从浪漫主义抒情性带入到经验诗学。我们通过冯至的很多诗歌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诗歌态度的转变,如诗人早期的诗《夜步》写寂寞,是“我永久从这夜色中/拾来些空虚的惆怅!”,而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寂寞就化作了一脉的青山默默。诗人摒弃了原先那种“全身血液沸腾”的写作,而主张以一种严谨性的阅读积累和认真观看来对自然宇宙进行经验化的哲理抒写。

里尔克的创作也是一种逐渐经验化的过程,他也有过“情感泛滥”的时候,如他写爱情的疯狂“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而在他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这种情感的外露则演变成了一种谦逊的经验化写作,他更注重外物的本原对自我内心的映照。而冯至正是吸收了他这种写作方式,摆脱了之前的写作困境。如从他30年作的《威尼斯》“傍晚穿过长怨桥下,只依稀/听见了叹息三两声”,到他40年代的《十四行集》的第五首“一个寂寞是一座岛/一座座都结成朋友”,虽然是对同一座城市的回忆,所要表达的依旧是关于寂寞的主题,但是后者却更为严谨,情感也更为克制,也更具有经验化的诗学特征。

(二)冯至诗的古典性和歌德情怀

冯至的诗歌不仅具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歌德的影响。冯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艺和西方的韵律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四行诗,如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二十一首“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他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里运用了许多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意象,如“铜炉、瓷壶、飞鸟”等,也与中国古诗中借景抒情的特点一脉相承,小小的茅屋、吹起一切的狂风和又将一切淋入泥土的暴雨,这一切场景的组成也可以看作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再创作。在这里诗人又巧妙地运用西方新的思维模式和句子结构,写铜炉向往矿苗、瓷壶向往陶泥,将物人格化,句子别致巧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

如果说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是一种宿命,那么冯至的歌德情怀则是一种必然。他的《十四行集》中的第十三首就是关于歌德的一首诗,他在这首诗的写道:“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与变”,冯至在这里直接化用了歌德《幸福的渴望》里的诗句“飞蛾,你追求着光明/最后在火焰里献身/只要你还不曾有过/这个经验:死和变!”,在这个时期冯至虽然走出了情感泛滥式的写作,但是其精神困境仍然存在,里尔克的谦逊和忍耐也不足以为冯至提供一个出路,而歌德的生存智慧和人生经验就吸引了冯至的注意,这个时候的冯至无论是在自我精神方面还是在诗歌创作方面都渴望实现一场新的“死与变”,而这种死与变是克制的,更是具有生命力的。

三、冯至关于孤独的哲学思考

(一)宇宙中的一个人

从冯至发表他的第一首诗歌《绿衣人》开始,孤独就一直是他诗歌挥之不去的情感表达,这种孤寂悲伤的感情基调和诗人童年母亲的去世有关的,而这同里尔克早年感受到被母亲驱逐的恐惧和脆弱的感情是相通的。里尔克在他的《严重的时刻》中写道“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在这首诗里,诗人将自我的感受扩大化为人类共同的命运,诗中“某处”“无缘无故”将人类在命运面前的那种孤独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的极为深刻。而冯至在其《十四行集》第六首中写哭泣的农妇和村童,“我觉得他们好像从古来/就一任眼泪不住的流/为了一个绝望的宇宙”,这种脆弱莫名的哭泣其实和里尔克《严重的时刻》中无缘无故的哭泣是一样的,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的渺小和事世的无常都将人推入到一种孤独的绝望之地,只是冯至写得更为脆弱具体。

对冯至而言,里尔克存在就像他人生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其生命中孤独的时刻,并且带领他走出情感的荒芜之地。在冯至看来:“在人间有像里尔克这样伟大而美的灵魂,我只感到海一样的寂寞,不再感到沙漠一样的荒凉了”。最初,冯至的寂寞是一条蛇,冷冷的没有言语,后来冯至的寂寞是一块磨刀石,逐渐磨掉了他心中情感的枝枝蔓蔓。他在《十四行集》的第二十二首中写道:“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诗人在面对遥远的山川和久远的幻梦时,个人的孤独犹如在母胎里的孤独,而我们狭窄的心所渴求的不过是一个的宇宙,而这个宇宙却是孤独的,就像永远低头行走的G衣人,可怕的时辰到了!

(二)一个人的宇宙

对于冯至而言,里尔克教会了他发现宇宙万物本身的姿态,并分担他们孤独的命运,这也正是冯至从宇宙中的一个人走到一个人拥有一个宇宙的重要的一步。在他看来,人的生命本身存在是与宇宙万物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生活中所存在的一切都与我们有着莫大的联系。他在《十四行集》的第十六首中写到:“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在这里诗人将自我融入到整个宇宙中来,化成了平原、蹊径,与每一道水、每一阵风相呼应,所有经过的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并不是在孤独中等待死去,而是在孤独中与世界达成统一。

里尔克在他的秋日里写道:“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在他的诗歌里,孤独的底色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幕布,笼罩一切,而冯至就是在这种幕布下小心翼翼的行走,努力寻找自我灵魂的出口。他在《一个消逝了的村庄》中所塑造的那个坐在夕阳之下山丘之上,聚精会神的缝着什么东西的村女形象其实就是诗人宁静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镜像,她让诗人知道了“一个小生命是怎样鄙弃了一切浮夸,孑然一身担当者一个大宇宙”。而这也正是冯至走过里尔克孤独幕布后内心达成了自我的和解。

冯至曾经说过:“我不迷信,我却相信人世上,尤其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种因缘。”对于冯至而言,这种因缘或许就是指的就是同里尔克的相遇。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诗“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冯至与里尔克的相遇,则是这种诗意栖息的必然,里尔克就如同那风中孤独的旗帜,指引着冯至走向诗意的栖息之地。在这诗意的栖息之地,冯至不仅走出了那个“没有花,没有光,没有爱”的胡同,而且进入了一个真实的、没有夸耀的春天。

注释: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第5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②赖纳・马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读本》冯至、绿原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③冯至《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④威廉・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

参考文献:

[1]冯至.冯至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3篇

[关键词]歌唱 个性能力 气质 性格 心理特征

当你看到孩子们放声歌唱,在歌声中翩翩起舞时,他们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活泼的身影,往往能深深地感染你的心灵,如沐春风,使你觉得这些孩子十分可爱,他们像是这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那么,歌声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好处呢?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具有情感表达的直接性、生动性和透彻性。古人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在各类艺术中,唯有歌声才如此直接地打动人的内心世界:唯有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的巧妙结合,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由于它是带有音乐的语言,因此在传情达意上最直接、最准确、最亲切、最易被人们所接受,也最富有感染力,最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歌唱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诉诸听觉,却直达心灵,给人带来温馨、愉悦的精神享受,给予人无穷的力量和生活的情趣,完美的歌唱经常能以神秘的审美力量,把我们引入情醉心迷的精神境界。专家研究指出,初到人间的婴儿听到中速的抒情歌曲,就如同在母亲的怀抱里,感到格外亲切和舒服,因为早在出生前,他就听了10个月妈妈心跳的声音,这种心跳频率为每分钟72次左右,同中速的抒情歌曲节拍相似。欢快跳跃的歌曲同婴儿自己的心跳频率相吻合,听到这种歌曲,婴儿的哭泣声可以停止,变地安静而专心。幼儿期的孩子听到轻快活泼的歌曲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心情会变的愉快,而中速抒情的音乐能使儿童在舒适惬意的气氛中进入梦乡。歌唱对于青少年儿童仍不失其魅力,这一阶段的孩子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又缺乏稳定性,他们对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还不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如果多听多唱健康向上的歌曲,他们的情感就可能逐步丰富稳定起来,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歌唱对学生(学习)能力、气质、性格潜在影响的实证调查

以下是科研小组对北京市一所中学初一到高三六个年级的部分同学所做的问卷调查的

结果统计与分析,由于各种原因,调查范围比较窄,但是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比较有针对性,调查结果也比较真实可信,能比较客观的说明一些问题。

表1―1各年级学习成绩前30名学生对歌唱喜爱程度统计表

调查统计表明:绝大多数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喜欢听或唱歌曲,随着年级的升高,喜爱歌唱的人数有上升趋势。

表1―2各年级分别抽样反应灵活、举止大方、善于交际的30名学生对歌唱喜爱程度统计表

调查统计表明:气质特征好的学生大部分都喜欢听或唱歌曲。

表1―3各年级分别抽样品质善良、乐于助人、团结同学的30名学生对歌唱喜爱程度统计表

调查统计表明:性格品质好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听或唱歌曲,随着年级的升高,喜爱歌唱的人数有下降趋势。

图1―4歌唱对学生(学习)能力、气质、性格影响的成长曲线图

调查结果分析:问卷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习成绩优异,气质和性格特征优秀的学生都喜欢歌唱,也充分说明歌唱对他们能力的提高,气质和品性的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图1―4可以看出,能力成长曲线呈正向上升分布,可见歌唱对学生能力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歌唱可不断开发学生的能力潜能,歌唱对学生能力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气质成长曲线呈平稳分布,可见歌唱对气质的影响趋于稳定性。性格成长曲线呈负向下降分布,歌唱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并达到稳定状态,表明学生的性格特征到一定的年龄段就已固定,可见,歌唱对学生性格的影响具有间断性。

二、歌唱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及作用

关于个性,一般认为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一个方面,与心理过程有密切关系。个性是在心理过程进行和发展中形成的,并且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在心理过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点,就构成了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把这些特征概括为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学上关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理论,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要想全面的了解人,必须首先了解个性,弄清楚是什么导致人们的个性差异,人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兴趣爱好对个体产生何种影响。如今,艺术尤其是音乐确实已悄悄地进入了每一个家庭,并开始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当前没有什么艺术想歌唱那样,拥有众多的参与着。歌唱作为人们生活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会产生多大的作用,对他们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会有何种影响呢?

1、歌唱对学生能力的影响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又称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21世纪是国际竞争的世纪,音乐已成为脑科学家探索人类智慧奥妙的重要研究对象。大量心理研究都充分证明了音乐学习对平衡左右脑、丰富人的感知起着重要的作用。歌唱学习涉及人的认知、技能、语言与情感等领域,他可以开发人的智力、通过音响和音乐形象,唤起人们对相关视觉印象、听觉印象等有关事物的联想,促使人的身体多种器官的协调发展。同时歌唱时学生要用大脑思音、目光视谱、耳闻音响,这一过程中感知力、注意力、模仿力、记忆力及语言能力等在无形中都得到锻炼。美国心理学家德纳在他的《多元智力》中就提出音乐是人类智力的一种存在方式,类似“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已证实了音乐在提高人类思维、推理和创造力中所发挥的奇迹。

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使自己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认识客观世界的带有个性特点的能力。学生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而歌唱正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对音乐形象的刻画与分析,使学生较准确和迅速地了解其特征,在音乐空间内描绘事物的各个方面,造成形象上的空间立体感,这样学生观察力的敏锐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蓄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歌唱则可 以利用其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和语言性特点,借助音乐形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记忆力。1998年至2002年,中国香港大学临床神经心理学家陈美龄及其同事研究表明,有音乐学习经历的人有很强的词汇记忆能力,那些坚持音乐学习的人,其非文字记忆能力很强,可见,喜欢歌唱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促使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它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加速器和催化剂的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歌唱音乐形象的无语义性能把学生带入想象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首先启发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理解歌词,用想象产生一幅春天的画面,然后,在启发他们从“画”转入到“音乐”中去。听着音乐,他们仿佛就站在矮篱笆旁,看到黄色的迎春花开了,听到了冰雪融化的滴水声……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无论是让学生感受自然美,或理解社会美,都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诱导和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

2、歌唱对学生气质的影响

气质是指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气质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在后天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并受到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等控制。决定人的气质的既有遗传素质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人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定义上看,气质主要表现在情绪和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外部表现和活动灵活性方面特征的综合,可见,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内在特征将决定他的气质表现。首先,从情绪谈起,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一切情绪都是主体生理或心理的反应,情绪通常表现为愉快与烦恼、紧张与松弛、兴奋与抑制等方面。人的情绪变化将对人的身心产生直接影响。如,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活和学习压力所引起的许多负面情绪(恐惧、焦虑、冷漠、抑郁等)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不利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复杂而不易控制,但人的情绪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以及信号功能,人们可以借助音乐活动、体育锻炼等注意力转移的方法进行调节,尤其是歌唱对人的情绪调节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而实现的。由于每首歌曲的节奏、速度、音调等都不尽相同,从而可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调控效果,节奏明快的音乐使人心跳加快,肌肉绷紧,情感振奋;旋律优美清新的歌曲使人产生快乐、恬静的情感;而节奏舒缓、音调幽雅的音乐具有阵痛、降压、镇静和安定情绪的作用。经常被音乐熏陶的学生,均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往往个性开朗、心胸开阔,利用歌唱对情感进行调节,将日常生活的情感经过调整而艺术化,从而使人的情绪活动保持一个较高水平,具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能力,进而塑造良好的气质风度。

情感是气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情感丰富与稳定程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心理学家说:人类歌唱是为了自我安慰;教育家说:歌唱能使人情感丰富、情思细腻、人格完善。歌唱是情之所使,兴之所至,它使人们充分抒发心灵的百般情感。歌唱对人有巨大的影响,它能够直接而又强烈地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其根源在于它与人的心灵、人的生命和律动保持着高度的“同构”。苏珊;朗格指出:“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情感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人的情感活动与音乐的运动状态具有心理感受上的一致性,且都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过程性,在运动状态上又都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以及色调的明暗这样一个动力性过程,当音乐所展示的音响运动过程与人的感情发展过程相吻合时,就会引起心理上的强烈反应,产生情感共振。音乐作为美的载体,其孕育着丰富的爱,歌唱以崇高净美的音乐语汇和感人致深的歌词语言唤起人们的爱心。一首幽雅舒缓、感情温和的摇篮曲,是朴实纯洁的母爱之声;一首庄严雄伟、情感豪迈的祖国颂歌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一首如诗如画的小夜曲,又把你带到了甜蜜的爱情之中……歌唱艺术以各种美的内容和形式来唤起我们爱人、爱己、爱自然、爱故乡、爱祖国的情感。

3、歌唱对学生性格的影响

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的个性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理特征,它在人的个性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集中表现。它体现出一个人的社会性及全部精神面貌,影响着人的成长。性格有积极的性格特征和消极的性格特征,积极的特征对人的成长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古今中外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做出较大贡献的杰出人物的性格品质中,追求真理、勇于创新、自信、坦诚、谦逊等特征对他们的成就有重要影响: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对人的成长则起到限制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他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的成功。歌唱艺术的旋律美、歌词美、声音美,都可以使学生心旷神怡,精神振奋,从而激发学生的美好向往和对学习的愿望,激起意志上的努力,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凡喜欢音乐,热爱歌唱的学生,大多热情大方、活泼开朗、思维敏捷、自信心强、善于交际,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多听多唱可逐步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进而渐渐形成情绪稳定、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性格。那些朝气蓬勃、雄壮有力、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的音乐,都会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产生积极的作用。歌曲以感人致深的音乐和具体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寓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还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客观世界,使他们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形象生动的歌词,再加上坚定有力的旋律,可极大的鼓舞学生,使他们明白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明白生活道路的坎坷与艰辛。学生们通过日积月累的感染和熏陶,激发起内心的真实情感,使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学生们的行动,从而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

塑造学生优良性格品质是现阶段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形式,对于学生优良性格品质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古希腊的哲人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的教育都重要的多……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用美来滋润心灵,使它也就 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就拿歌曲来说吧,其本身就有教化意义一歌曲表现词曲作家的人生观、世界观、人格、伦理道德等。这些情况,在音乐结构里,通过音乐美的形态被外化出来。安塞尔美说:“音乐的形成力是人的伦理的本质的表现行为,也可以说音乐是人的伦理的美的表现。”一首歌曲具有高度概括性,天然赋予其某种情绪、精神和情感,当我们聆听时,即使不知道它的作者、背景和歌词,也总能感受到它表达的情绪并受到感染。另外,对歌曲音响的接受是最为“自然”的,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效能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8)由于声音对人的内心具有强烈和直接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所以在音乐审美情感反映中,人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处于协调状态,整个心灵获得充分自由。

三、流行歌曲对青少年学生的负面影响

前几天,我收听一家音乐台的热线节目,为使节目办活,主持人出了几道问答题,说答对了有奖。其中有道题是:“《一千个理由》的演唱者是谁?是哪年生的?是由哪家文化公司推出来的?”这时马上有一专科学校女生通话抢答,全对。

从一位家长的口中了解到他儿子在读高中,以前成绩一直很好。今年来,成绩明显下降,每天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录音机听流行歌曲,特别是粤语歌,随着音乐响起,他飘飘然了,时而神采飞扬,时而神情恍惚。晚上常很晚回家,问他,他说自习去了。这次考试英语考了65分,问他为什么,他才说实话,上星期在“OK”厅打擂台,老板说他的歌唱得简直和香港的x x的一模一样,说他有出息。

一位中学音乐老师这样和我抱怨,学生对课堂上的音乐作品根本不感兴趣,课上刚宣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马上就招来学生一片失望的叹息声,有的学生甚至直言提出学唱X X流行歌曲。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流行歌曲已经侵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不仅仅是学习上,还涉及到道德修养和人生观的问题,这是绝对不能轻视的。

当前,在流行歌曲欣赏者中,青少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中小学中“大流行”;中央电视台《焦点时刻》节目,曾对小学生所唱的歌曲作了抽样调查,被调查的小学生唱的都是流行歌曲,且绝大多数都与“情”“爱”有“缘”。此种现象令人堪忧!如何引导青少年去欣赏高品位的音乐艺术,学唱健康向上的歌曲,从音乐欣赏中吸取精神力量,提高道德修养,激发爱国热情,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不能不说是摆在我国教育界、音乐界、新闻界,乃至全社会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在当前我国青少年中广泛流传的流行歌曲中,夹杂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而这些作品借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制作出一些格调低下的磁带、影蝶、录像带,有的还配上一些摩登女郎娇媚造作、式动作、买弄的画面;有的歌曲其歌词故作深沉,读后不知所云,有些甚至语法不通,词不达意;有的歌曲本来就写得肤浅,可演唱者却大做文章,演唱时处理的娇柔做作,无病……这些东西在青少年中传播,必然使他们的学习不专心,胡思乱想,追求低级趣味的生活方式,迷失奋斗目标,产生不良后果。

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使他们既是流行歌曲的承受者和消费者,又是检验者和评判着。其次,音乐老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学水平,加强基础音乐教育,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般音乐欣赏应具备的常识,多组织欣赏优秀作品,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再次,电台、电视台不应只从经济效率考虑,对播出的作品要净化、美化青少年心灵的角度出发。制作出版部门要在选题、制作质量上严格把关,杜绝生产、出版质量低略,内容庸俗、颓废的音乐产品。

只要社会各界联合起来,抵制不健康的音乐文化,重视青少年的全面培养,中国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四、结语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4篇

降雨时间:17日下午1点~4点

降雨地点:首都机场

17日下午1点钟,歌迷们已经在机场大厅守侯,Rain的白色气球与Baby v.o.x的粉色气球辉映成趣。Rain中国歌迷团派出一百多名代表,特地赶制了四张巨幅海报,并在韩国KBS电视台的摄影机前用韩语大唱Rain新专辑的后续曲《I Do》。

Rain与Baby v.o.x乘坐的班机预计2点钟到达,但当歌迷们见到他们时已经快4点了。漫长的等待丝毫没有削减歌迷们的热情,她们挥舞着手中的白气球,一遍遍地齐声高喊“郑智薰(Rain的本名),salanghaiyao!(我爱你)”。

3点左右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歌迷们发现场内有一个身形酷似Rain的人在走来走去。现场顿时混乱起来,歌迷们大声喊着口号,而那人却未走出来,于是歌迷纷纷猜测那人是否是Rain。3点40分左右,衣着华丽的Baby v.o.x首先出场,之后Rain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走了出来。Rain头戴白色帽子,身着红棕色上衣,还背着一个格子双肩包,分明就是刚才看到的那个人嘛。看到守候已久的歌迷,Rain微笑着招手、鞠躬,跟大家打招呼,谦虚又可爱,完全不似亚洲巨星。

Rain在保安的重重保护下迅速离场,大批媒体和歌迷也跟了上去,现场只留下满地的白色粉色气球。在“Rain”、“Bi”、“Jeong JiHun”的尖叫声中,以Rain为首,由保安、媒体和歌迷拖起一个十几米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向停车场冲去,远处干枯的树杈映着橘红色夕阳,衬着Rain匆匆离去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第二场 和风细“雨”

降雨时间:18日上午10:30~11:30

降雨地点:凯宾斯基大酒店

原本只有记者能进的新闻会,因为混进了无数歌迷而显得混乱又热闹。黑色休闲西装配红色高领毛衣,Rain在主持人的介绍下出场。这幅场景很容易就让人回想起《浪漫满屋》里的记者会,不同的是,Rain可比那个在众人面前冷酷高傲的李英宰亲切多啦!或许是被这混乱的场景吓到了,Rain笑容腼腆又有些不知所措,像个害羞的小孩子,乖乖地坐在台上。他看着台下这些疯狂的歌迷和记者,眼神有些飘忽不定,还不时望向他师傅要出来的地方。直到师傅朴镇英出场,Rain才像孩子见到家长一样,安下心来,笑着用中文跟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Rain!”

当被问到第二、三张专辑的时候,Rain认真地回答道:“第二张专辑里我唱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歌曲,曲风可以说融合了东方和西方两种风格。而第三张加入了更多的美国元素,与第二张的区别是在舞蹈编排上下了很多功夫。希望大家喜欢,别忘了多多购买哦。”04年3月份Rain曾经来过北京,那时的他还能一个人轻松地逛王府井,而9个月过去,现在所到之处都有很多歌迷跟随,对此Rain微笑着说,“昨天在机场我已经感觉到歌迷的热情了,非常感谢他们,以后我会继续努力的。”提到要同台演出的Baby v.o.x,Rain不好意思地笑道:“在韩国跟她们没有私人交往,只是在电视台和舞台上见过面。跟大家一样,我也觉得她们很性感、很漂亮。”

Rain的师傅朴镇英是韩国著名的歌手兼制作人,这位老兄可非常不简单呢,他一手打造了Rain、朴志胤和韩国国民组合GOD,大家熟悉的张学友的《头发乱了》便是翻唱自他的歌曲,如今他更是远赴美国为著名歌手威尔・史密斯写歌。朴师傅是个既亲切又幽默的人,在FANS中间人缘也极好。一出场他就开始秀中文:“大家好,我是朴镇英!很高兴见到你们!”当被问到与徒弟同台表演有何感想时,他开玩笑道:“我已经好长时间没在Rain面前表演啦!他一定在笑我。今天晚上要跟他一决高低!”听到这话的Rain也被逗笑了,露出一个难得的开心微笑。

第三场 狂风暴“雨”

降雨时间:12月18日

晚21:20~22:30

降雨地点:奥体中心

关爱演唱会

18日傍晚,天空飘起了丝丝小雪,似乎要赶来为Rain的表演助兴。在AS ONE的抒情歌曲过后,场内突然响起了《浪漫满屋》的插曲《I think I》。大家以为Rain要登台了,全场开始骚动。谁知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小姑娘,她穿着黑色低胸的不规则短裙,颈上戴一条串着三颗大珠子的项链,灵动又可爱。她就是Rain的小师妹星,而这首歌是她今年的新作品。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大家仿佛又回到了《浪漫满屋》那有趣的剧情中,而那个可爱又任性的李英宰,马上就要出场跳舞给大家看啦。

在《坏男人》强劲的音乐声中,大家等待已久的Rain终于出场了。Rain穿着黑色紧身背心,外罩一件红色皮质外套,搭配黑色皮长裤,腰带上还闪着一个椭圆形的小饰品。酷酷的Rain掀起了全场的最,尖叫声此起彼伏。随后Rain又戴上墨镜,表演第二张专辑的主打歌《躲避太阳的方法》,舞蹈结束时他突然脱去外套,秀出“韩国第一棒”的身材,惹得大家尖叫连连。

稍做休息的Rain用中文向大家问好:“大家好!我是Rain!”他用修长而结实的臂膀在胸前画了一个心型,又惹来大家一阵尖叫。之后他便用韩语对大家说: “见到你们很高兴。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北京,谢谢你们每次都赶来看我,也谢谢中国歌迷会的各位成员。”这时Rain特意抬头看看二层,笑了――那里有个歌迷把荧光棒做成BI(Rain韩文写法)的样子,“谢谢大家的支持,能在这里表演,我感到很荣幸!希望以后我们经常有见面的机会。还有,我爱你们!现在我来唱下一首歌。”因为没有现场主持人,Rain便自己来做介绍,比起专业主持一点都不逊色呢。

在跳《代替说再见》时,小记忍不住惊叹,Rain竟是这样厉害,他的舞步虽繁复却绝不重复。之后Rain唱起较为舒缓的《握手》,并走到歌迷前面跟大家打招呼。他的右臂绑着黑色的带子,上面用韩文写着BI,手上也带了手套。几支舞蹈让他大汗淋漓,便巧妙地借跪倒在地的姿势休息一下。

在Rain的介绍下,朴镇英出场表演了几支他最拿手的舞蹈。黑色皮鞋打击着地板,有节奏地踢踏作响,煞是火爆。他还大声用中文说“我爱你们”,并用手指飞速地环指现场。休息过后的Rain,带着他的新歌《Is’ raining》重新上场。黑色无袖上衣上有菱形的图案,远远看去仿佛是中文的“雨”字。搞笑的Rain从伴舞头上抢来帽子,在头上有节奏的旋转几圈才戴好。在唱最后一首《I Do》时,疲惫的Rain笑着对大家说“我爱你们”,这时前排的歌迷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花屑洒向舞台,一时之间气氛High到极点。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华兹华斯不仅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有着自己独立诗歌观念的诗歌理论家。华兹华斯主张诗歌的情感、题材、语言和创作目的都要以“快乐”为起点和终点,“快乐”成为其诗学中的核心理念,这就构筑了他独具个性与魅力的“快乐”诗学。在这种诗学观念的指导下,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一种崇高的自然与人间之爱及其独到的伦理内涵,成就了其诗歌在英国乃至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并对当今世界的诗歌与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是横跨两个世纪的英国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和诗学理论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在研究对象方面,“已有的研究涵盖了他的自然观、社会观、民主观、主题性复归、时间性修饰、意象意境、诗歌语言、诗歌题材等众多领域”…;在方法论方面,已经有心理学研究、新历史学主义批评、文本批评、性别批评、西方批评、解构主义批评,这说明国内外的华兹华斯诗歌研究成果颇为丰硕。然而,我们深以为憾的是,人们忽略了华兹华斯对“快乐”的理解与阐释,以及其背后丰厚的诗学意义和伦理价值。而从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和诗歌艺术综合来考察,“快乐”无疑是其基本要素之一;无论从其诗学观念还是诗歌艺术实践来看,它都有着潜在的深层内涵,并且维系着其内在的统一性和逻辑性。可以这样说,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在当时英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对诗学理论起着拓展作用,对当今世界的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也富有相当的启迪意义。

一、统一性与逻辑性: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

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抒情歌谣集”1800年版序言》和《“抒情歌谣集”18l5年版序言》这两篇长文中。从总体上来说,其关于诗歌创作与批评的理论,主要包括对“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等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无论从华兹华斯自己所撰写的两篇序言来看,还是从其诗歌艺术经营来看,“快乐”始终都是其中隐伏的一条主要线索和一个重要的诗学主旨。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具有丰富而独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首先,诗歌中的情感应当是一种以快乐为主的情感。华兹华斯认为:“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消失,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然而不管是一种什么情绪,不管这种情绪达到一种什么程度,它既然从各种原因产生,总带有各种的愉快;所以我们不管描写什么情绪,只要我们自愿地描写,我们的心灵总是在一种享受的状态中。”这是一段常常为人所引用的话,不过,引用者多半是以此来说明诗歌情感的来源,即诗歌往往来源于诗人对于过去生活的一种回忆。其实,华兹华斯在这里所表达的诗学思想远没有那么简单。笔者认为,这段诗学名言中涉及到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歌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二,诗歌的创作过程是诗人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向诗歌逐渐迁移并流人诗中的过程;其三,诗歌创作是在一种自愿并且自然的情况下完成的,强调诗歌艺术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其四,诗人的情感是愉快的,而诗歌中的情感是诗人情感的流入,可以推断也是愉快的,并且,诗人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是一种享受的状态,自然也是一种愉快的状态。在这四个方面的诗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快乐”诗学思想。我们也许应当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诗人能够回忆起来的情感是从哪里来的?其逻辑起点是什么?华兹华斯在《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永生颂)》一诗中这样写道:“儿童既然是成人的父亲,,我就能希望自然的敬爱/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块。”诗歌对儿童的天性作了高度的赞美。在这首诗中,华兹华斯认为:“婴幼时,天堂展开在我们身旁!/在成长的少年眼前,这监房的/阴影开始在他周围闭合,/而他却是/看到了灵光和发出灵光的地方,他见了就满心欢乐;/青年的旅程日渐地远离东方,/可仍把大自然崇拜、颂扬,/在他的旅途上陪伴他的,/仍有那种瑰丽的想象力;/这灵光在成人眼前渐渐黯淡,/终于消失在寻常的日光中问。”“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其理由在于:儿童生活在天堂里,拥有着瑰丽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高度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儿童总是自由而快乐的,他正是由此与成人区别开来。华兹华斯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正如约翰·比尔所指出的那样:“华兹华斯真正要写的是,儿童出A具有创造性的上帝自己;正是神圣自然中保留的这庄严的光辉,才将其周围的世界变成了‘天堂’。”

“也就是说,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是人间和天堂(上帝)的直接联系者。如此说来,华兹华斯所要回忆的便是儿童时期在天堂里的感觉了,正是它为诗歌提供了一个情感的源头。这样的回忆性的情感同样是快乐的,当然,也包括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和与大自然的浑然一体。因此,从逻辑上讲,从儿童时代的天堂之乐到对它的深情回忆,冉到诗人情感的进入诗歌,以及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在华兹华斯看来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快乐”则是这种感觉的根本所在。

其次,诗歌的题材就是诗人的情感,在具体的诗歌作品里情感与题材往往是一种一体化的形态。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认识诗的题材:“题材的确非常重要!因为人的心灵,不用巨大猛烈的刺激,也能够兴奋起来。”他看重的诗歌题材好像只是来源于诗人的心灵与诗人心灵的刺激与震动。当然同时他也认识到:“是情感给予动作和情节以重要性,而不是动作和情节给予情感以重要性。”如此看来,华兹华斯认为只有以情感作为诗歌艺术的推动力,将题材有机地组合成为合理的动作或是情节,才能创作出真正完美无缺的诗篇。而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情感和题材的契合点到底在哪里?我们还是只有从华兹华斯自己的论述中来寻找。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只有愉快所激发的东西,才能引起我们的同情。”同时他还曾经这样强调:“没有一种知识,即是,没有任何的一般原理是从思考个别事实中得来的,而只有由快乐建立起来,只是凭借快乐而存在我们心中。”而诗人所能做的是一些什么呢?诗人往往依据人自己的本性和他的日常生活来看人:“觉得到处都有事物存心中激起同情,这些同情,凶为他天性使然,都带有极大的愉快。”我认为,华兹华斯的论述隐含了这样几个问题:其一,诗人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是人之本性,立足点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其二,人(包括诗人)在不断地与外界事物发生作用和反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发生是情感的诱发因素;其三,由于诗人创作诗歌的基点是人之本性和日常生活,诗歌具有着与外界(包括读者)天然的亲缘关系,容易将外界事物演变为诗歌题材,促成诗歌艺术的诞生;其四,外界事物刺激诗人,诗人凭借诗歌与外界发生情感的交流都是由于愉快之情的诱发,而读者与诗歌发生共鸣,引发同情,其最终也是为了获得愉快。由此可见,在华兹华斯这里,题材和情感的契合点确实是诗人内心的快乐。让我们看一看华兹华斯的名诗《我们是七个》的片断:“‘可他们两个都已经死去!/灵魂已升进了天国!’/这些话全都是白说,,/这位小姑娘还是不改嘴:/‘不,我们是七个,’她说。”按照常理来推断,两位亲人离去本应是很悲伤的事情,可是这位小姑娘执拗地坚持她们七兄妹是同在的,其原因就在于那个小姑娘对生死的看法本位于快乐的原则;诗人在此淡化人间的生死,其实质是看到了亲情给人带来永远的愉快。综上所述,从诗歌选取题材的原则、在诗歌艺术的实践以及诗歌客观的艺术感染力、诗歌文本的客观呈现来看,“快乐”都在其中担负着枢纽的作用。

再次,诗歌的语言应当是美丽而富于趣味的。华兹华斯对于诗歌的语言有过一段很精彩的论述,他说:“这些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里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或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境上加上一种想象力的色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真实地并非虚浮地探索我们的天性的根本规律……使这些事件和情境显得富有趣味。”将这段关于诗歌语言的话和他提出的选取题材的标准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统一性和相异性:其统一性表现在语言运用的立足点是人之天性和日常生活情节;其相异性体现在想象力的渗入使得诗歌的文本形式又迥异于生活的一般形式,造成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获得一种陌生化效果。诗人创作的根本目的,在于诗歌艺术对事件和情境的糅合而具有趣味性,也就是快乐的营造与获得。如果能够与诗歌的情感、题材吻合起来,就可以使得诗歌艺术具有一种统一性。在华兹华斯看来,语言的使用存在一个历史性与现时性的问题。

历史上出现的优秀诗歌创造了优美纯粹的语言,而语言的反复使用又会使其从优美堕为俗滥;同时,语言必须与时俱进,适合人们的Et常现实生活,方能获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为此,华兹华斯认为诗歌语言的使用要合情合理。他说:“我想使我的语言接近人们的语言,并且我要表达的愉快又与许多人认为是诗的正当目的的那种愉快十分不同,……我希望这些诗里没有虚假的描写,而且我表现思想都是使用适合于它们各自的重要性的文字。……这样做有利于一切好诗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合情合理。”如此看来,华兹华斯对诗歌语言提出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对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真实描写,探索人性的根本规律,传达诗歌应有的愉,追求语言使用的情感性、愉、合理性、生活性的多位一体。

第四,诗歌创作的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感到一种少有的愉快。华兹华斯说过:“诗人希望把他的情感接近他所描写的人们的情感,并且暂时完全陷入一种幻觉,竭力把他的情感和那些人的情感混在一起,并且合而为一,因为想到他的描写有一个特殊的目的,即使人愉快的目的。……诗人做诗只有一个限制,即是,他必须直接给一个人以愉快。”。人们之所以喜欢读诗是为了什么?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了解诗人的情感,也许有的人认为是为了寻求一种美感。华兹华斯则明确地指出人们读诗就是为了寻求快乐。诗歌创作是为使人愉快的思想,也明显地体现在华兹华斯的诗歌艺术实践中。其诗作《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讲述了一个地主和穷人的故事:布莱克大娘不堪严冬的寒冷而去偷地主哈里·吉尔的篱笆来烧火取暖,结果被哈里·吉尔捉住了,大娘向天祈祷哈里-吉尔不再感到温暖,哈里·吉尔终于受到上帝的惩罚,而永远失去了温暖的感觉。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掩盖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大娘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本是激烈的阶级矛盾,大娘的悲惨遭遇和哈里·吉尔的奢华生活形成了尖锐的对立,诗人并没有将冲突的解决诉诸血与火的暴力,而是极力加以淡化,借用上帝的力量来惩处人间的罪恶。这样的处理方式的真正用意,在于以“善”感化“恶”而最终达到消泯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情感的宣泄导向平静与美善,从而促成读者对诗歌艺术接受体验愉悦感的充分实现。

华兹华斯“快乐”诗学思想体现出了一种比较严密的逻辑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华兹华斯把诗歌的情感来源定位于人之记忆领域,强调人之主体感受性与外在世界的交感融合,从而导致了某种情感因素在记忆领域的贮存,期待着诗歌创作的唤醒、重现以及艺术化展现。其二,华兹华斯利用“沉思”来实现情感从记忆领域到艺术领域的转化,诗人以个体之情感来感受、体味人类普遍性情感,实现诗人情感由“小我”向“大我”的提升;“沉思”也体现为诗人寻找特定的艺术媒介,如艺术体裁、语言、韵律等,从而实现记忆领域之自然性情感向艺术情感的转化,并寻求与诗歌艺术媒介的高度契合。

对于情感的表现,华兹华斯用“合情合理”加以调节和控制,一方面是在反抗西方诗学史上对情的压抑的倾向,另一方面合理地“纠正了浪漫主义诗学可能造成的滥情主义”。《我们是七个》和《布莱克大娘和哈里·吉尔》两首诗,对于亲人死去的哀痛以及阶级之间残酷的欺压与迫害,作者对其情感的表露都维系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较为恬淡、平和的情绪氛围中,并且用理想化的“‘不,我们是七个,’她说”和上帝的惩戒来寻求心理的安慰与矛盾解决的良方;同时也维系了华兹华斯诗学情感的快乐色调及其艺术魅力,显示了华兹华斯极其深厚的诗学修养。华兹华斯的诗学理论呈现出完整的流程性与逻辑性:记忆(情感的贮存)——沉思——创作——合情合理。整个流程显示了华兹华斯既是诗人又是理论家的双重身份,而从“沉思”与“合情合理”的关系来看,“合情合理”昭示了其独立的诗歌主张,即诗歌应该给读者以或教益,“情”与“理”并举;“沉思”不仅体现为情感与艺术媒介的契合,也是“情”与“理”冲突缓解的中介。故而“沉思”与“合情合理”维系了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一体性以及创作上的可行性,共同铸就了其“快乐”诗学的美学魅力。总的来说,华兹华斯“快乐”诗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强调作为诗之基本要素的情感、题材、语言、创作目的,都要有“愉快”的因素,认为“愉快”是诗歌创作的起点也是终点,它维系着整个诗歌创作过程的统一性、协调性、逻辑性;其诗歌艺术文本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愉快之美,完美地演绎了其诗学主张。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诗歌艺术实践上讲,华兹华斯终其一生都在极力构建一种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的“快乐”诗学。

二、去庸俗化:“快乐”诗学的伦理内涵

华兹华斯的“快乐”诗学涉及到了诗人、诗歌艺术、读者三者的内在关系,而其立足点则是人性之本与日常生活,也就是如何看待生命本身和生命如何存在与怎样发展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艺术的关系问题。华兹华斯对此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这种诗学思想以及在其中蕴涵的深厚的伦理内涵,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华兹华斯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才会有生命的趣味产生。他曾经这样指出:“他(诗人)以为人与自然根本互相适应,人的心灵能照映出自然中最美最有趣味的东西”,同时“诗是人和自然的表象”。这不仅道出了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并且也确认了诗歌作为一种艺术体式同人与自然都具有一种十分密切的关系。华兹华斯认为自己被大自然赋予了一种成功和艺术评论家必须拥有的品质,而他也因这一言论而“名声大噪”l7l720如此看来,自然给人以感化与启迪,人也能感应自然界中美和趣味的东西,二者互相适应,具有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交感性,而诗歌正是二者交感的艺术表征。

从艺术创作上来讲,自然无疑是艺术来源的给养;从伦理上讲,自然往往给人的心灵以净化,使人的灵魂得以超升,摆脱功利的约束而进入自由之境。华兹华斯在《写在早春的诗行》中这样写道:“大自然使我躯体中的灵魂/同大自然美好的作品结合;/我呀,想起了那问题就心疼:/人把人变成了什么?/……/IN下伸展的带嫩芽的枝梢/扇子般地招引轻柔的风儿;/任我怎么样,我不由得想道:/那中间也有着欢乐。”对此可以这样理解:其一,大自然具有净化人类灵魂的力量,也具有一种与人类灵魂亲和的质性;其二,人类离开了大自然面临的只是灵魂的异化,人类脱离了正常人性发展的轨道,就会远离生命的本真形态;其三,在大自然里的一切都是快乐的,那里才是美好的天堂、人间的乐土,人类应该学会像大自然中的生命共同体那样和睦相处、相亲相爱。总之,华兹华斯通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给读者留下的伦理学启示是:大自然中的生命存在形式是人类相处的理想模式,人类理应接受大自然的浸染、熏陶,让生命与生命之间和谐相处,抵制功利对灵魂的蒙蔽与异化,从而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其次,人与社会也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生存与发展,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的个性、气质与风采。华兹华斯认为人是社会的构建因子,社会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的个性在社会中得以彰显,同时又要受到社会性的制约。而华兹华斯常常把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升到整个宇宙的高度,从而在一个人、自然、社会乃至整个宇宙的宏大场阈下来确立人的地位和社会的关系,“华兹华斯意在拓展我们对一个非个人的宇宙之伟大性的激赏,直到我们学会将我们自身界定为所有无数生命中不可分离的一份子,离开了它们,我们将无从存在”。而在这个宏大的场阈关系网中,人以获得愉快为其立身之本,愉快的获得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爱和崇高的热情。华兹华斯在《诗行:记重游葳河沿岸之行》这首诗中多次提到“欢乐”:“而在城镇和都市的喧闹声里,/在我困乏地独处屋中的时候,这些景致会给我甜美的感觉,/会使我血脉和顺又心头舒畅;/它们进人我心灵深处,使那些/沉睡着的往日欢乐感情开始”,“欢乐具有的神威使我们目光/沉静,看清事物的生命/……/我在精神上多少次求助于你!/……灵上的图景再次苏醒过来;/我站在这儿,体会现时的快乐,/也高兴地想到在这个时候还将/给未来岁月增添生气和精神/食粮/……/自然也就是我的一切”。这首诗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人、自然界、社会构成一个宏大的宇宙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是自然和社会的中介。因此,人从自然界吸取精神食粮,向深处能够体味人性与生命的存在方式和生存价值,向广处能够反省社会的现时状态。诗人认为都市和城镇的喧闹不适合生命的诗意栖居,而只有向自然朝拜,从那里激发人性之圣洁的爱,从而整合现时的社会矛盾,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情感上讲,只有这样人才能获得欢乐;从伦理上讲,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诚而合理。正是人与自然、社会构成了华兹华斯认识人与社会的关系主线:大自然——人(欢乐)——认识人性、激发圣洁之爱——反观社会、从而构建合理社会,而“欢乐”正是这条主线的情感本体,社会伦理道德则是其潜在的衍生。

再次,人与诗歌及艺术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人能够从诗歌与艺术作品里获得启示与真理。华兹华斯曾经这样说过:“诗的目的是在真理,不是个别的和局部的真理,而是普遍的和有效的真理”,“诗人唱的歌全人类都跟他合唱,他在真理面前感觉高兴”,“诗是一切知识的菁华”,“诗人是捍卫人性的磐石,是随处都带着友谊和爱情的支持者和保护者”,“诗是一切知识的起源和终结,——它像人的心灵一样不朽”在这里,华兹华斯确立了诗人和诗歌的崇高地位,也就间接地确立了人与诗歌艺术的关系:人要接受诗歌艺术的陶冶,从中获得启示、知识、真理,并且也能认识人性,作一个诗歌艺术的追随者和合唱者。华兹华斯在早期的一首诗中曾经这样歌唱:“诗人给我们崇高的爱和关心,/愿他们永远受到祝福和称颂,/他们神圣的歌使世上的我们/生活在真理和纯真的欢乐中。”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给诗歌与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是艺术上的要求,并且是伦理上的要求。他认为读者要从诗歌艺术中获得真理和崇高的爱,从而构建个人灵魂的底蕴,再以此升华开去,使得整个社会都统筹在真理、爱和关心之中,如此,个人、诗歌艺术、社会都将为欢乐所充满,并且获得理想的发展模式。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6篇

一、兴趣是音乐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对人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兴趣不只是对某种事物的表面关心,而且是人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因此兴趣一经形成,便会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去参与、从事和认识某种活动。

在基础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兴趣被置于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之所以把培养音乐兴趣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不难看出这样的两点原因:第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起对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而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被迫地、被动地进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一种对音乐学习的厌烦心理。第二,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进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掌握学习内容更为重要。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更需要把学习兴趣归还给学习者。因此,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便成为音乐学习中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二、兴趣在音乐活动中的作用

兴趣这种心理过程不像感知、记忆、情感那样,可以直接构成音乐审美心理,它本身不属于音乐能力,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是,兴趣是推动各项音乐活动的巨大动力,是学生能够保证持续学习的最稳定的动机。如果有了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可以激发起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如音乐审美活动、技能技巧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对音乐的兴趣是有差异的,每个爱好音乐的人都有自己的兴趣中心。例如,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作曲,有的喜欢拉小提琴,也有的喜欢弹钢琴。就是同对音乐欣赏有兴趣的人,也存在着爱好上的不同:有的喜欢听交响乐,有的喜欢听抒情歌曲,有的喜欢听歌剧,也有的喜欢听某一种戏曲……这些兴趣中心有助于对该项音乐活动的钻研,以便取得专业性的音乐成就。许多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大都是对自己的专业有浓厚兴趣而勤学苦练,成为音乐专家的。当然,对某一种音乐有浓厚兴趣,并不排斥其他兴趣的存在。如果能有中心兴趣,又有一般兴趣,则可拓宽知识技能范围,完善智能结构,从而更好地发挥多方面的创造才能。例如爱因斯坦既是物理学家,又是小提琴家;鲍罗廷既是化学家又是作曲家。

兴趣对音乐所产生推动作用的效果还取决于其稳定性与持久性。只有对音乐保持长期不变的爱好,才能不断突破学习上的难关,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凡著名的音乐家,无不都是对自己的专业热情而执著地追求,才获得最后成功的。

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音乐与兴趣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一方面,兴趣可以提高对音乐活动的积极性,是增强审美效果的动力机制;另一方面,音乐本身又可以激发兴趣的产生和保持。音乐作为一种在时间里流动,并以抒感和激感见长的艺术,其本身既是美的坦荡流露,也是对心灵的真诚呼唤,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种听觉直观很有吸引力,极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别是对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少年儿童来说,方兴未艾的好奇心、强烈炽热的求知欲和追求美的天性,更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音乐爱好者。此外,音乐有较强的普及性,是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可以使人人都能聆听和欣赏,而且还善于让一切追随者进行某些口头上的模仿和再现,从而进一步受到音乐美的熏陶。这些,促使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的兴趣潜力,有充分发挥的可能性。

审美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寓教于乐,而不是口头上的说教。就音乐审美教育来说,既是“寓教于乐(le)”,又是“寓教于乐(yue)”。前者是手段,后者是内容,是本体属性不同侧面的显现。通常指的“寓教于乐”,无疑是愉悦、快慰等积极心态的审美教育承受方式,它和兴趣的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寓教于乐不仅要依赖于兴趣的参与,反过来又可以从音乐美的感染力中增添兴趣的浓度,二者协同构成美感教育的巨大动力。

三、培养健康的音乐审美趣味

审美趣味是审美活动中兴趣的一种思想品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美感经验积淀的某种心态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有较强的稳定性。由于中、小学生音乐审美经验较为浅薄,存在着审美意识尚未定型的特点。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

1.优化音乐审美对象。

现实中的音乐作品和音乐表演,普遍存在着良莠并存的现象:优秀与粗劣、高尚与低级、通俗与庸俗等品格的显现,是在所难免的。从本质上来说,它们是人性真善美与假恶丑矛盾对立的统一。在音乐审美教育中,应该面对上述现实,正视和重视纷繁的社会流行音乐对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的影响,对他们进行正确审美观的教育。通过分析、比较,帮助他们逐步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趣味,自觉地识别、抵制那些低级庸俗的音乐,避免某些低级下流音乐趣味的腐蚀。这不单纯是正常发挥兴趣的心理功能问题,而是审美教育的更高目标。

2.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

未成年人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于音乐学习,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方式和理解。以成人的眼光审视未成年人的音乐学习,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理解,只能使音乐教学陷入理性的泥潭。音乐教学要给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感受、表达音乐的机会,比如对其所聆听的音乐自由发表见解,而不应总是促使学生进行勉强的联想,或是由教师来作标准答案式的讲解。善于用形体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表达内心对音乐的感受,是中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另一个特点。针对这一特点,音乐教学应给予有效的鼓励与引导,将音乐与体态律动尽可能自然地整合起来,将外部动作与内心体验最大限度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稳定而持久的音乐兴趣。

3.选择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

音乐的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对音乐的接触、欣赏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是否生动、有趣,是否音乐形象鲜明,

往往决定着是否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音乐教材是以学生熟悉的题材为基本前提的。在中、小学的音乐教材中,歌曲和有标题的器乐作品占绝大多数,这些音乐都有明确易解的内容。它们来自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和事物,使人感到亲切、真实、有吸引力。同时,音乐的旋律必须优美动听,歌曲的曲调还要流畅上口。这些都是构成教材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学生对这些具有美感的审美对象会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引发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当然,音乐教材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不是通过无声的乐谱,而唯一的实现途径是听觉的感受。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范唱、范奏及有关音响质量问题。只有通过教师对歌(乐)曲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奏),才能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唤起学生内心的学唱(奏)的欲望,也才有可能产生由听觉的直接兴趣转化为学习过程的间接兴趣,从而成为一种动力。

4.采用参与性教学。

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获得,也必须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方能实现。当代国际上有影响的德国卡尔・奥尔夫教学法和瑞士达尔克罗兹体态律教学,都非常重视通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乐器演奏和体态律动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不是被动地听音乐和苦恼地做练习。我国近年来音乐教改成果之一的快乐音乐教学,也是通过说、唱、奏、听、律动、游戏、乐器制作等多项实践学习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音乐参与教学的形式很多,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通过实践发现美、感受美,学习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如表演性的歌唱、操作乐器演奏、根据音乐创造性的设计动作、学生自己指挥唱歌……都可以激发起参与者的兴趣。

5.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根据中、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兴趣不易稳定的心理特点,必须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调节和控制。遵循音乐教学原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量避免那些单调、呆板、公式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代之以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仅就唱歌而言,不仅有听唱法和视唱法,而且还可击拍唱、挥拍唱、轻声唱、默唱、坐唱、立唱、全班唱、分组唱、个别唱、看指挥唱……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系统性原则,灵活变换学唱方式,以避免自始至终“大齐唱”,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此外,在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要充分运用鼓励的方法,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恰当的表扬,以启发他们的积极性。

6.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良好的音乐环境可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之中,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例如音乐教室的布置不仅要整洁、美观,而且还可张贴、悬挂一些著名音乐家的肖像和音乐家名言录,帮助学生进入音乐联想、想像的境界。此外,还可以在课间播放、演奏一些学习过或易于接受的乐曲,以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感。特别要注意在校内创造一个具有音乐感染力的“大环境”,如开展经常性的全校歌咏活动、举办各种音乐会、音乐欣赏讲座和音乐知识竞赛等。由于些这些活动和音乐审美密切相关,又由学生自愿参加,因此在他们与音乐的密切接触中,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而且音乐兴趣也得以稳定、持久。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7篇

一、如何选择高考的声乐曲目

正确地选择曲目,对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演唱水平,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选择曲目?选择曲目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首先要实事求是地选择,做到三个适合(适合于自己的演唱程度、声部、唱法类别)。第一个适合:选择曲目要适合自己的程度,不要比自己的演唱能力过高或过低。过高,自己的演唱技巧达不到。比如低音下不来,高音破。声音里出外进,欠统一,声嘶力竭,造成歌曲演唱不完整,会在考试中失败。在考场上考生能完整地演唱高难度作品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但由于考生的实际能力存在差异,曲目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要求考生能完整地演唱作品,体现考生的歌唱素质。如果考生考试时演唱技巧没有大毛病,音乐感觉比较好,能正确理解作品,投入意境,有激情,具有感染力,一定会给评委留下较深的印象。曲目低于自己的水平,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而减少自己的竞争力。第二个适合:适合自己的声部。各个声部――男高、女高、男中、女中等,要选择适合于本声部的曲目或特定歌曲。比如歌剧选曲,有特定的人物和声部要求,必须按其声部和原调进行演唱。当然有很多中外艺术歌曲是男女共同的,同一首歌采用不同的调可为四个声部公用。第三个适合:适合自己的唱法类别。它分为美声、民族和通俗三个类别。要选择适合于自己唱法类别的歌曲,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演唱才能和演唱特点。

2.选择有利于发挥自己长处的作品,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1)擅长高音的考生,可选唱《思乡曲》(夏至秋曲)、《乌苏里船歌》《再见了大别山》等,发挥高声区的优势。

(2)中低音区音色漂亮而高音吃力的考生,可选一些以中低音为主的歌曲。比如:《草原之夜》《阿瓦尔古丽》《阿玛丽莉》《啊,我那满腔的热情》《思乡》《叫我如何不想他》《塔里木河》等。

(3)有的考生音色甜美但音量不大,可发挥自己声音灵巧而抒情的特点,选唱一些艺术歌曲或抒情歌曲,比如:《我骑着马儿过草原》《甘吉河一片金黄》《胜利的胜利》《多么幸福能赞美你》等。

(4)擅长舞蹈的考生,可选唱一些略带舞姿的歌曲,以展现自己的才能,增加闪光点。比如《一杯美酒》《塔里木河》等。

3.选择表现力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在选择歌曲时要特别注意选择表现力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有利于展现自己的声乐演唱才能,取得较好的演唱效果。如果歌曲的歌词和曲调都很精彩,表现力强、感染力强,作品本身会给演员施展自己的声音技巧和表演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一首好作品会给考生增加光彩,帮助考生取得成功。

4.注意歌曲搭配。

因考试时间有限,建议不要都选唱大而长的作品,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演唱一首大的或中等程度的作品,再配一首小歌。在考场上有一首歌能体现自己的演唱程度就可以了。在选曲时可以采取中外搭配、快慢搭配、不同情绪的搭配,不同类型(比如歌剧选曲、艺术歌曲、创作歌曲、古曲等)歌曲的搭配。这样可以从不同侧面展现自己的才能,提高应试效果,增强竞争力。

二、高考中声乐考试要求

准备报考声乐专业的考生们,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该如何准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被录取呢?根据多年经验,评委老师会从以下方面去观察学生的能力。

1.声音条件和演唱技巧

(1)声音条件。包括音质、音色、音量和音域,要求声音本质好,也是一般大家所说的有没有好嗓子。这个有没有好嗓子不是从生理结构上讲的,即简单地看一个人的声音是否好听,而是指此人是否具有适于歌唱的嗓音。音质就是要求嗓音条件,是指声音是否干净、明亮、圆润、悦耳、结实而富有弹性;音色是指你的声音从低到高能有多少距离。每个人的能力各不相同,有的窄一些,有的宽一些,音域越宽广越好;歌唱的音量指声音的大小,有大号、中号、小号之分,小号仍要求有一定音量,不能声音出不来。

(2)发声技巧要求。发声技巧就是歌唱的发声方法。比如:歌唱的呼吸、共鸣、打开喉咙、歌唱语言、真假声的混合、高音的技巧等在发声中的应用,看它们之间是否能成为一个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是否能进入正确的歌唱状态,发出美妙的声音,并具有声音的控制力、表现力,比如声音的高低、强弱、渐强、渐弱、声音的连贯性、力度,音色的变化等。考生在发声技巧训练上的程度不同,各院校录取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2.艺术表现力

艺术表现是歌唱的灵魂。声音是歌唱的表现手段。歌唱的艺术表现包括声音表现、音乐表现、语言表现和表演能力。艺术表现是建立在对作品的正确的分析与深入的理解之上,再通过以上几方面的艺术手段进行表达。

(1)音乐表现。为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运用音乐的节奏、速度、强弱、力度的变化去表现歌曲。

(2)声音表现。歌唱的声音要明亮、圆润,但音色在歌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表达什么情绪都是越高亢越好。音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有柔的、刚的、亮的、暗的、强的、弱的。音色的变化要从歌曲表现出发。

(3)歌唱语言表现力。

歌唱中的语言是声乐和器乐的重要区别。语言是声乐思想内容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语言能与观众直接地进行感情表达与交流。歌唱语言比生活语言要夸张,演唱中首先要把字念清楚。字的清楚,首先要把字母念准。有些考生平翘舌部分或前后鼻音部分把握不准,这就影响了歌唱语言的表达。字要读得清楚准确,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清瘦、元音纯正。第二,要有预期,尤其要突出重点字和词。只有突出语言的表现力,才能把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更清楚、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3.舞台形象与歌唱表演

声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是演员,要求有良好的形象(包括身高)。声乐教学专业培养目标是教师,要求形象端庄。不论报考什么专业,考生在舞台上都要注意自己的气质和形体姿态。

4.歌唱心理

考场评委对考生歌唱心理状态的考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运动员或是歌唱者,只有把心理状态调节好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歌唱心理状态越好越有竞争力。特别在考试时要注意,在考场上不要进行自我批评。你不是歌唱家,只是一个考生,在考场上要充分展现自己的艺术基本素质,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身在考场,你就要排除杂念、克服恐惧、充满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去进行演唱,这样你的水平才会超常发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歌唱的完整性

它包括音准、节奏准确、读谱正确、歌词熟练,能正确分析理解作品,表现作品,能声情并茂。选拔考试当然不会苛求考生达到尽善尽美。也许有的考生的嗓音条件和发声技巧突出一些,有的考生在表演能力方面突出一些,但总体要求要具有歌唱的完整性。

三、声乐学习中的八种记忆方法

1.理解记忆

理解记忆是所有记忆的前提,只有通过用心的思考才能达到理解。就一首歌词来讲,首先要清楚地了解歌词与趋势结构,每一部分起什么作用,各部分之间怎样相互联系;然后要懂得歌词的内在含义,分析歌词的意境,以及情感的产生与发展;最后能入境、入画、把“我”投入到个中去,物我交融。

2.多通道记忆

我们记忆外部信息的通道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等,这种多觉参加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多通道记忆法能够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外来信息。

3.情绪记忆

声乐学习中,情绪的掌控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无精打采,更为严重者像是“病中吟”。不管老师怎样激动,我们都毫无起色。这时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进行自我情绪激发,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生龙活虎地练声与演唱。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用宣泄或补偿的措施,把不良情绪排除出去,同时采取相应的办法使自己的情绪变得愉快、兴奋起来。不仅在课堂上要这样,课后自己练声练唱都应如此,这样才能取得学习和记忆的最佳效果。

4.听视记忆

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对声音的记忆、对旋律的记忆,或者对歌词的记忆,除了通过视唱以外,声乐学习最好是多听歌唱家的录音以及现场观摩,还可以多看录像、电视、MTV等。我们都知道美好的旋律、动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最深最持久的。

5.读写记忆

我们在识记旋律、歌词、发声方法及发声要领的时候,最好是边读、边写、边记忆,借以提高记忆效率。这种边读、边写、边记的方法叫做读写记忆法。实践证明,这种记忆效率最高。当老师为我们选好一首歌曲,我们应该立刻工整地抄写,千万不能草抄了事,在抄写时要看、要读,抄歌的过程既通过视觉记忆,又利用了唇、齿、舌的运动记忆,还运用手指触觉记忆。当嘴读旋律或歌词时,又增加了耳朵的听觉记忆。因此,抄歌的过程至少调动了四种记忆,所以,我们要学好声乐,最好的方法是写声乐笔记和抄写歌曲,在写中读,读中记,看中唱,唱中抄,抄中记。这种学习方法不仅适合声乐,事实上也适合各种学科。

6.朗诵表演记忆

朗诵表演记忆的方法对于声乐学习有很神奇的作用,它可以调动人的众多感觉进行记忆。当我们背记歌词时,要一边朗诵一边表演。朗诵要通过眼看(视觉记忆)、嘴读(运动觉记忆)、耳听(听觉记忆)、手势动作(运动觉和方位觉记忆),这样众多感觉一起参入记忆,使记忆效果绝佳。手势表演动作对练声也有非常大的效果。声音出不来的,可以用双掌前推表演动作、双手张扬动作、手指压动作的记忆,把气息沉下去等等。

7.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在声乐技能训练中,对发声练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加深记忆,演员和学生可化身为歌曲中的人物形象,也可化为物的想象,如小草、一片云、浪花等。这种形象记忆是为了记住歌曲的情感,如果抓不住歌曲的形象,就无法体验歌曲的情感,也就无法进行歌曲表现。对形象的记忆就是把歌曲中的形象化为活生生的你,歌曲就是你说的话,歌中的话就是你要表达的情感。这样,歌曲的情感就会永存心中。

8.刺激记忆

刺激记忆的方法是强化记忆,它包含着一种品质。有些人认为声乐学习很困难,因而很长时间也背不出歌词,一年也练不会一个母音,这样的考生可以实行刺激记忆的方法。如母音记不住,可以反反复复朗读。甚至可以进行自我惩罚。心理学家指出,自我惩罚是记忆和改正错误的强硬手段。我们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记忆特点,遵循记忆的规律,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目的地培养记忆力,加深我们对声乐学习的认识,增强我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要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我们的知识与经验。我们的知识与经验越多,形成的联系就越容易,理解的就越深,记忆也就越快。

四、艺考时声乐演唱的注意事项

1.曲目选择的要领

世界上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当然也找不出歌唱条件和素质完全相同的歌手。这种差异也就决定了不同的歌手适合演唱不同的歌曲。有的适于演唱抒情性歌曲,有的则更宜于表现感情强烈的戏剧性作品。一切都应该从实际出发,以适应考生本人声音本质、声部、音色、音域和程度能力的实际。考生在选择应考曲目时,应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条件与能力,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如抒情女高音,最好不要选唱强烈的戏剧性作品;反之,戏剧性女高音应避免选唱声音要求十分轻灵的作品。曲目选择最重要的原则是“力所能及”。盲目追求作品的大和难,这样容易导致考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会产生沉重的压力和负担,从而很难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考生如不能“量力而行”,也达不到歌曲应有的规格和艺术要求,反而会暴露出自己的毛病和弱点,导致考试失败。所以在考试准备阶段,考生必须与指导老师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客观地分析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恰当的选择。

2.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有的考生考前准备非常充分,对于考试曲目的声乐技巧及艺术表现都很有把握,演唱也比较完整,但一到考场,由于各方面条件都不适应,如考场上严肃的气氛、不熟悉的主考老师、众多参考考生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功能失调。包括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知模糊、思维活动减慢,甚至脑中一片空白,连歌词也都忘记了。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呢?常言道:“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这句话十分辩证地说明了高超技艺与良好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它对演唱(奏)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艺高人胆大”,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台下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刻苦的练习和科学的方法使演唱技艺不断提高、作品日臻成熟,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演唱者在台上才可能大胆地演唱。根据多次参加演出的经历,我发现:一般在台下练得比较娴熟、很有把握时,上台基本能发挥的很好;而如果准备不足,心中无数,则最容易导致考试的失败。其次,考试曲目难度不要太大,这样可以减轻思想负担和压力,使考生能愉快地完成演唱,逐渐增强自己的信心,掌握考试临场时的感觉。再则,注意劳逸结合,考试前要把作息时间安排好。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安排练唱和休息的时间,并严格执行。考前几天,要注意休息好,保持安详平静积极的心态。综上所述,只有将歌唱与心理健康两者平衡发展,考生才能在任何的场合和条件下使自己的歌唱得到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发挥,从而使自己在声乐考试中取得成功。

3.如何丰富舞台表现力

老师在教学中讲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歌唱的表现不只凭优美的声音和高超的技巧。要用心用情去歌唱,再加上丰富的舞台表现力,才能把歌曲演绎得尽善尽美。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演唱中,培养自己良好的乐感,以及对音乐的感受度。歌唱的肢体语言要源于内心的感受,从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出发,切忌在外形上故作姿态或手舞足蹈,身体随意晃动。在舞台上,一举手一投足都讲究形体美。除了平时的形体训练外,还要多观摩优秀的歌唱舞台演出。使自己声音、形象、台风、气质完美结合,增添自己的演唱感染力。在相同的演唱水平前提下,歌唱表现力强的同学往往更能切中评委老师的要求,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所以,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在艺考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考试器乐考试中,很多同学的基本功本来是不错的,由于紧张和临考压力大等原因,往往不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这是很遗憾的。

演唱时,气息非常重要,考生要注意以情带声,以气带声,同时要有感情,或喜悦,或悲伤,并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将歌曲展示出来,但动作不要过于夸张,以免引起考官反感。

一个人的抒情歌范文第8篇

大约是因为跟外面卡拉OK的气氛不同,整体环境影响心境,所以觉得在家卡拉OK就不那么对味了,这是大多数人的理解。但要把全部原因归咎于它,那就真错了。想在家也唱出丰富饱满的歌,请问您用对方法了吗?问一句,您会唱歌吗?开玩笑,咱又不是正儿八经的专业歌手,能唱出那水平吗,要不咱也在那《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女声》上露脸了。别误会,我说的不是这个。其实,卡拉OK的学问大着呢。

一般来说,卡拉OK系统有这么几个部分:音源(点歌系统)、功放(一体式和前后级独立)、音箱、话筒(有线和无线)和视频(电视机和投影)。有人说,这我懂,都要选好产品嘛。其实这是个误区,好产品固然重要,但是您得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有人说,这我知道,“量体裁衣嘛”。是的,但更多的人以为这就完事了。卡拉OK要注意的地方绝不仅仅在此,除了卡拉OK系统的组建,从房间的声学设计到唱歌方法,都是有讲究的。很多人往往只重视了一个或两个方面,却忽略了很多。这也就是为什么花了钱也得不到“好声音”的原因了。今天《数码家居》就教会您如何在家也唱好歌,让会唱歌的你更上一层楼,不会唱的也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合理的系统组建

好产品绝对是质量的保证,但是除了产品质量,您更要清楚的是自己需要什么风格,适合怎样的唱歌环境。房间大小,声音特点,这些都要弄清楚。一套合适的卡拉OK系统必须适合自己,好比演唱会的音响搬到家里那肯定是不能用的。因为演唱会的系统无论是音响还是话筒都经过专业打量,适合舞台大环境,所以,无论演唱会的效果多好,您也不能“正眼”去看。在音响选择上,也要走出一个误区,绝不是越多越好、越大越好。举个例子,如果是15-30平方范围内,选用单10寸的卡拉OK音箱2只即可;30-40平方,选用单10寸的卡拉OK音箱2只、6寸环绕音箱2只,或选用双8寸的卡拉OK音箱2只即可;有人说,我们家面积大,我想整个40-60平方的唱歌问,那选择的方法就更多了,单12寸的卡拉OK音箱2只、单15或单18寸低音炮1只即可;或选用单12寸的卡拉OK音箱2只、单10寸环绕音箱2只,单15或单18寸低音炮1只即可。我说“即可”表示已能够满足您唱歌需求,再多余的音箱也只是多费钱(对演唱本身有特别要求的除外)。有人说,我是个Hi-Fi迷,唱歌我装个Hi-Fi音箱吧。请一定认准:Hi-Fi音响不唱歌,唱歌的音响不Hi-Fi。这是因为卡拉OK音响完全不同于Hi-Fi音箱。Hi-Fi专用的音响系统,讲究的是频率响应的平衡,但卡拉OK音响主要是人声播放,人声主要在中频,所以卡拉OK音响更注重的是声音的音量,特点一定是中频雄浑有力,高低频的延伸反倒成了次要;此外,卡拉OK音响系统要有极高的承载度,除了能播放莺歌燕啼外,还必需经得起声嘶力竭的嚎叫!Hi-Fi扬声器是根本无法承受如此巨大音量的,一经捣腾喇叭单元必死无疑!

接下来说说功放。与Hi-Fi、AV系统一样,卡拉OK系统同样需要放大器和音箱负责音频信号的放大回放,影响着音质。卡拉OK功放和我们一般的家用功放有什么区别?卡拉OK功放重点在于话筒的语音效果,所以一般的卡拉OK功放都集合了话筒放大器和效果器等部件,可以通过调节Delay、Repeat、Echo、升/降调等参数为演唱者提供不同的声音效果,而这些功能也能很好的帮助到演唱者(这点我们将在下面详细讲到)。点歌机部分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现在市面上的点歌机普遍做得比较好,歌曲数量通常在1万-3万首左右,可满足一般家用。

房间声学处理

选择了适宜的器材,也组建了合适的系统,但如果你房间的声学处理不到位,肯定也是没办法唱好歌的。我们为什么往往觉得外面KTV效果比家里好呢?其实很多KTV房间设计都采用了强吸音设计,能够大幅度降低啸叫声的现象。而我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用户,并没有对自己的演唱环境进行过专业的声学设计和改造,这种情况下,再好的设备也发挥不出相应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KTV,应尽可能地吸收房间各个墙面的反射声波及避免共振现象的产生,使房间出现啸叫现象降到尽可能低的限度。我们可以采用厚重的天鹅绒或灯芯绒作为吸音材料,在前后墙面安装有专门设计的吸音板,天花板也可以做适当的吸声处理,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全面的。地面需要铺设地毯,可以先铺上一层大范围的防静电化纤地毯,在重点部位再铺上一块羊毛地毯。如果临近阳台,就应该考虑运用双层隔音门窗。这样的房间设计,一来可避免唱歌时对邻居的干扰,二来又能达到理想的K歌效果。

学会调音

打好种种基础,这样就能唱好歌了吧,答案是NO。为什么,因为还跟我们会不会唱歌有关系。想要获得最好的演唱效果,其一,要正确调整伴奏与话筒音量的比例。一般来说,我们有个简单的法则:四六开分,唱的更奔。意思就是伴音音乐的音量占40%,演唱者的音量占60%。受过专业训练的歌手和K歌高手对于这点可以说是谙熟于心。这样的好处是,即便你声音不算悦耳,但能一定程度上遮蔽你声音的某些缺点,获得好的听觉效果。以此为基础,再进行微调:倘若演唱者音色不错,我们可适当减小一些伴奏音乐,凸显歌唱者的美妙歌声;如果演唱者对歌曲旋律不太熟,容易走调、合不上拍,我们就适当加大一些伴奏音乐。那如果对歌曲很熟悉,音色也相当美妙,是不是可以把话筒音量调大了?请你也不要把话筒音量过分调大,尤其不能大大高于伴奏音乐。因为伴奏太弱,大部分时间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人的“清唱”,卡拉OK就失去了气氛;不是说歌曲不熟悉情况下就运用伴奏曲遮掩吗,那不会唱时就让伴奏使劲奏吧,当太强的伴奏“淹没”了演唱者的歌声,听上去好像只是一支乐队在演奏,不管是歌唱者还是听歌者,都觉得索然无味了。总而言之,“四六开分”是个法宝。

唱卡拉OK,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我们大多音质不太纯且缺乏亮度,男声容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容易出现气息噪声和疵音。没关系,有办法,只要学会正确调整音量和音调。一般来说,高频不要高过500MHz,低频不能低于100Hz,这样出来的声音才会明亮清晰。一般的家用卡拉OK放大器都集成了效果器,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效果器的Delay(延时时间)、Repeat(重复次数)以及Echo(回音音量)等效果来美化人声,可以让人声听起来更圆润浑厚,也能起到遮掩声音缺点的作用。在调节的时候,要数值适当,一般而言,Delay调整在40~50ms左右,Repeat则调整在2~2.5s之间,这样就能调出混响的效果。同时需要根据房间的声学特性来调整,房间吸音比较厉害,这两项参数就可以适当地调大一点,反之就要适当地减少这两项参数的数值。如果你经过精心调试,得到接近或达到演唱会的效果,那你就牛了。

有人说:我唱歌总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有办法吗?未受过专业训练的我们确实难以把握,遇到这类的歌曲唱得很吃力。其实,通过对人声进行一定的升调处理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当演唱一些需要较高音调或较低音调的歌曲时,我们对升调和降调功能进行适当调整,便能调高或降低声音的Key,如此,不用太费力就能出来想要的歌声了。调整时也要适当,如果一味追求高音或低音,调整幅度过大,就会严重地改变了演唱者的声音。

巧妙利用混响。我们看到很多韩国乐队团体,在舞台上劲歌热舞,闪爆全场。有“好心人”做了个实验,去掉电子伴奏和混响,立马就有了点鬼哭狼嚎的意思。巧妙运用混响,可以很好地掩盖嗓音和发声中的一些缺陷。男低声演唱时,一般可将混响时间调短一些,而女高音演唱时可适当延长混响时间,以增加声音的色彩。如果房间四周墙壁是木板结构,本身就有混响效果,则混响时间应调短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正常情况下,直达声分量与混响分量的比例大致为1:1.6。

有一些K歌爱好者喜欢节奏感很强的流行歌曲,譬如迈克尔·杰克逊,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低频能量不足的问题,为弥补音箱低频下潜不足、力度不够的缺陷,可以选择加入超低音音箱来组成2.1、3.1、4.1或5.1声道模式,从而得到更强劲的低频效果。达到自己满意的演唱效果。

学会唱歌

基础搭好了,调音到最佳状态了,接下来就该是东风起的时候了。只要把这最后几招学会,不会唱歌的你也能神采自如的在K歌房里一展歌喉了。

1 敢唱。很多人觉得自己不会唱歌,尤其有朋友在场,所以声音小、放不开,结果就是音量很大,歌声却若隐若现。其实,一定要大胆唱。够自信声音才出得来,放开唱才能越唱越有感觉,况且还有伴奏和混响在帮你,有什么好怕。

2 正确使用话筒。演唱时话筒不要离嘴太近也不要太远,而且演唱时一定要根据歌曲的类型去决定话筒的使用,普通歌曲可用中距离拾音,即话筒离演唱者20cm左右,如果是抒情歌曲或轻声演唱,就需要采取近距离拾音方式,让话筒吸收更多声音,并要根据自己的音量和情绪,调整话筒的前后方位,突出演唱的韵味。这点我们在很多专业歌手身上见过。值得一说的是,我们很多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啸叫声现象,出现啸叫声的原因有很多:房间声学特性问题,这点我们在前面说到;音箱频率特性和振铃现象;话筒对某些频率拾音灵敏度过高等。啸叫声对器材有一定的损害,严重时还会烧坏音箱和放大器。正确使用话筒,不仅可以减少对器材的损坏,还能唱出更好的声音。除了房间声学设计外,要如何避免啸叫?(1)让话筒远离音箱:这种方法是消除啸叫声的最常用且最简单的方法。对于一般的家庭环境来说,卡拉OK音箱都可以选择吊装的方式安装在墙角处,可最大限度地让话筒远离音箱。(2)适当减少话筒的音量也可以避免啸叫声。(3)使用硬件设备:目前有专门为卡拉OK而设计的啸叫声控制器,这种产品能对啸叫声起到抑制的作用。同时,数字均衡器和声反馈抑制器都可有效地消除声反馈现象。(关于话筒更多详细使用,可参考本杂志六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