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芭蕉阅读答案

芭蕉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芭蕉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江南雨阅读答案请用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只要一想起故乡姑苏,最先闪过眼前的,无不是那束剪也剪不断的雨丝。

②网师园可算得上苏州园林中温婉秀丽、典雅大方的大家闺秀,为之倾倒者不计其数。

③那一次,我们却是被雨赶进网师园的。口里抱怨着不作美的天公,心里不免有几分扫兴——湿淋淋的“闺秀”,不知还能余几分风韵?再说,冒雨游园,固然风雅,却也实在难免狼狈。

④雨絮絮下个不停。在门廊里等得不耐烦,且顺着游廊走吧,到尽处再等雨停。心里盘算着,脚下便没有停。左一弯,右一转,这廊似乎没了头,高低错落,曲回通达,走一步有一步的意味。廊檐上挂着续续断断的雨,比起那晓晴丽日,竟别有韵致。方才恍悟这廊子竟是没有尽头的,当日建这回廊的用意便是为了雨天游园可免淋漓之苦,顺着它便可游遍了整个园子,不得不佩服前人之匠心。

⑤涟漪的碧水,润泽的粉荷,湿重的石苔,欲滴的翠竹……却原来,这位“闺秀”竟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着实叫我们“惊艳”不已。

⑥眼前回廊蓦转,穿过垂花门,是个小小的天井。四围低低的粉墙环绕,中央一树一花皆无,却在廊下栽着好大一丛芭蕉,被雨洗得枝展叶舒,溢翠流碧,直映得那墙也绿了,廊也绿了。一时竟有些看得呆住了,忘记了举步,只远远地倚着漆彩的廊柱,怔怔的望着那芭蕉,听那雨紧一声、慢一声地打在那宽宽的、绿绿的叶上……

⑦就要离开了,心里说不清的缱绻(qiǎnquǎn)难舍。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

⑧独自在空荡荡的小巷里徘徊,想把那窄窄的碎石小径、爬满青苔的老井、脚下的一丛一丛的蒲公英都摄进眼里、装在心里。

⑨巷口慢慢飘进一朵油纸伞。近了,不是期待中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一位皱缩得像枯树般的老太太。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手里挽着个小竹篮,上面覆盖着雪白的毛巾——一位寻常的东吴水乡老妇。

⑩侧过身,我让出了窄得只能一个人走过的碎石小径,默默地等老人过去。她却又突然回转身:“姑娘,要买花?”方才注意到老人手中的篮里散出郁郁的香气。老人早已揭开雪白的毛巾,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似乎连雨丝也被染透了。一枝枝含苞的白兰、茉莉、栀子,穿成各种式样,丝绒般的花瓣上还凝着水珠儿,静静地沁着幽幽的香,美得叫人舍不得碰一碰。我惊喜地张大了眼,忙不迭地说:“要,要……”老人用枯瘦粗糙的手拈起一串白兰,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样一双手,竟能种出这样奇迹般的美!“侬是北京来的?”大概老人听出了我的口音,竟和我攀谈起来。于是,我知道了一位普普通通的水乡农妇是怎样含辛茹苦,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所有重担挑起,又是怎样用一枝枝美丽芬芳的鲜花换来儿子在北京读大学的昂贵费用……

⑾分手了,老人拿起那串白兰,颤颤地别在我胸前,慈爱的眼里闪着光彩:“大学生哪!”我还来不及分辨她是在说我,还是在说她儿子,她已转过身,慢慢走向小巷深处。呆立在雨中的我,被那缕清香萦绕着,良久良久……

⑿几番细雨梦回,忘不掉的,总是故乡的雨丝。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注],留在记忆里封存……

(文章有删节)

【注】纨:指丝巾。

(1)在网师园,作者的感情前后发生了变化,先   ____________,再就是   ____________,接着是   ____________。(3分)

(2)请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4分)

①十多年的乡愁,一直是锁在烟里雾里,浸在水中雨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下雨了,一丝一丝的雨线,似乎在牵绊着我的脚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二部分写到的卖花老妇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析后填空。(4分)

①所写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写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的思想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⑩段中描写花的画线句有两个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手法。(3分)

(5)这篇文章的首尾是怎样照应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末尾一句写道:“于是,悄悄地把它织成一方冰纨,留在记忆里封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对下雨的抱怨,不情愿,扫兴(或被赶,抱怨);佩服,“惊艳”不已;看得呆了(惊奇,折服,沉醉)。

(2)①“浸”字用了比喻,形象而生动,使抽象的愁绪变为具体可感的物。(1分) 突出了“乡愁”在作者身上的浓和满(或受乡愁的反复折磨和煎熬。或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1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牵绊”用了比拟(或拟人)的手法,把雨赋予了人的情感动作;(1分)“牵绊”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受——雨对乡人是有难舍情怀的(或表达作者的眷恋和不舍,家乡的雨景迷住了我)。(1分)(言之成理即可)

(3)①所写内容:年老仍坚持种花、卖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  勤劳

②所写内容:丈夫去世后承担起家庭重担、卖花供儿子读大学  表现的思想性格:坚强(或坚韧刚强、勇敢面对挫折)。(每1点1分)

或:所写内容:蓝布裤褂,一丝不乱的髻子,种花卖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热爱生活、爱美整洁

或:所写内容:热情与我交谈、为我别花   表现的思想性格:亲切善良 。

(4)写出花的香(或香和鲜、香和美);衬托出老妇人的内在美。衬托(每1点1分)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种类繁多,角度多样,我们应依据实例认真归纳分类,以便熟练掌握。

一、熟知常见类型,熟记常用术语

表达技巧包含四类,有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法、抒情方式。其中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衬托、对比、用典、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抑扬结合、象征等;修辞手法常考的有:比喻、拟人、夸张、比拟、对比、借代、双关、对偶等;描法主要考查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细节描写、侧面描写中的渲染和烘托等;抒情方式常见的有: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等。其中,有些表现手法和抒情手法相融合,如衬托、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也属于抒情方式。

关于如何分辨它们,要求我们必须熟知其内涵,还得多分析感悟相应实例,才能真正铭记于心,灵活运用。

二、密切联系课文,引入源头活水

其实,古诗中一些重要的表达技巧类型在教材中几乎都能看到,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最为常见,其他类型也不少见。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刘禹锡《石头城》中的“借古讽今”,杜甫《登高》中的情景交融,辛弃疾《清平乐》中的“白描” 等,不一而足。

当然,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工作——把教材中那些表达技巧相同的诗歌“钩连”在一起鉴赏,如《石头城》、《桂枝香 金陵怀古》等篇目,都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春夜喜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都运用了虚实结合。也可以从课内诗歌联系到课外诗歌,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而苏轼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等一些课外篇目也采用了这种手法,这样就可以取得“小投入”而“大产值”的效果。

三、立足诗词整体,联系思想内容

有些古诗词考查题目虽然在具体语句上进行探究,但局部分析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特别要明白的是,表达技巧只是形式上的讲究,只有全面把握诗歌主旨,才能更好地体会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例一: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第一步)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第二步)先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调回贾谊,虔诚求教,后笔锋一转,点出汉文帝垂询的内容。(第三步)诗由赞叹化为慨叹,由歌颂化为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汉文帝的讽刺,对贾生的同情。

四、申清题目要求,寻求答题启示

前面说过,表达技巧丰富多彩,设题角度五花八门,因此必须从题目中寻求答题的切入口,以免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有的题目,“小角度”设题,“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中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必须从哪个角度鉴赏,答题时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表达技巧只是,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做出分析说明即可。

例二: 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哪里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中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就是“芭蕉”的喻体。回答其意蕴及表达效果是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

答案:把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冷”“绿”,“冷”使人感到那仅仅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以美丽的联想。

五、善于比较分析,辨清相近手法

在实际阅读鉴赏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对“烘托与衬托”、“对比与衬托”、“比拟与比喻、拟人”含混不清,要想辨清,首先得牢记对它们的定义,其次要总结出它们的区别,第三要通过实际例子找准强化这种印象。关于对它们的定义,这里简略不提,主要来谈谈它们的区别。

(1)烘托与衬托的区别。①烘托指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现的事物写出来,即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叫烘托,在相应句子中,它只写前一事物,而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②用作烘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关的,而用作衬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似或相反的。

(2)对比与反衬。反衬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与被衬托的事物,最终要突出的是被衬托的一方,两个事物有主次之分,如以小衬大,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喜衬悲,以丑衬美,以误衬对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就运用了反衬,以“蝉噪”“鸟鸣”突出环境的幽静。在对比中,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命题较好地贯彻并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即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在理解选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迁移渗透。本文结合2010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名著阅读题,对各种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解析。

一、 文学常识积累与辨别

题型透视考查名著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作者信息、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典型语言和主要故事、与文学名著有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诗句、名言、成语与歇后语等。常以填空或选择形式出现,其容量小,覆盖面大,便于对零散知识点的考查,但是难度并不太大。

真题回放(2010年安徽卷)运用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1) 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___________”,宋江任寨主后改为“___________”。

(2)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___________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家中的生活历程。

答案(1) 聚义厅;忠义堂(2) 一;外祖父(或“外祖母”)

备考方略考生必须要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做好知识积累,准确有效地识记一些基本名著常识,应考时方能得心应手。

二、 人物形象介绍或分析

题型透视这类考题要求考生把握名著中出现的人物主要性格特征及相关故事情节。注意:人物、性格与情节必须吻合。其命题形式较为灵活。

真题回放(2010年江苏盐城卷)阅读古典名著,回答问题。

(1) 下列与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A. 三顾茅庐 B. 三进大观园

C. 三打祝家庄 D. 三碗不过冈

E. 三败高太尉 F. 三英战吕布

G. 三入死囚牢 H. 桃园三结义

答案C和E。其它故事跟宋江无关。

(2) 那怪一闻此言,丢了钉耙,唱个大喏道:“那取经人在哪里?累烦你引见引见。”行者道:“你要见他怎的?”那怪道:“我本是观音菩萨劝善,受了他的戒行,这里持斋把素,教我跟随那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今日既是人与他做了徒弟,何不早说取经之事?”

选文中“那怪”指:,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一个故事名称:。

答案猪八戒,示例:八戒大战流沙河,高老庄取亲

备考方略名著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用学生熟悉的文学作品片段,考查人物形象和相关的知识,不仅考查考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考生要熟悉相关内容,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才能答好题。

三、 故事内容或情节概括

题型透视要求用简练的语言概述某一部文学名著的主要情节、某一片段故事、主要人物及性格,或概括某部名著的主要内容。概述故事情节,要紧扣试题提供的名著片断,要能抓住主要内容,语言要高度凝练。

真题回放(2010年浙江东阳卷)名著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

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选文出自名著《___________》,表现的情节是___________(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可以看出香菱的性格是___________。

答案《红楼梦》;香菱苦志学诗;香菱目标坚定,潜心钻研

备考方略作品内容或情节概括题,要求学生正地走进名著,同时还得具备较强的概括能力。因为要求概括的往往不能从选文中找到的原话,避免考生不动脑筋就能给出答案。需要考生对名著相当熟悉,巧妙考查学生的积累与迁移能力。

四、 作品的理解及评析

题型透视这一类考题大多回放一个精彩片段,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感受与体验,品析文学名著的某个语言片段或人物形象,对作品的意义与阅读价值做出评价。答题时一要联系原著,不要以偏概全;二要选准角度,不要泛泛而谈;三要注意题干中的具体要求。

真题回放(2010年山东潍坊卷)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

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哪一个情节?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答案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罗刹(即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曾经与孙悟空结拜过兄弟,所以称她为“嫂嫂”:她的儿子是圣婴大王红孩儿,曾与孙悟空几次交战,后来被观音菩萨降服。收为善财童子,所以称“夺子之仇”。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真题解析】

例.(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名著阅读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三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像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道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①以上文段节选自古典名著《西游记》,文中沙僧回答应是:

。事情是在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经 时发生的,后来事情败露,两个童子不依不饶,悟空一怒之下把树推到。

知道此事后把唐僧一行人抓了起来,逼他医好果树,悟空求救各路神仙都不能解救,最后千方百计把

请到那里,用玉瓶里的水把树救活。

②下面与猪八戒有关的选项是( )

A.高老庄

B.五行山

C.戏嫦娥

D.闹天宫

E.金身罗汉

F.净坛使者

G.贪吃懒做

H.慈悲坚韧

【试题解析】

本题所给的图片是猪八戒吃人参果的图片,因此考生一看猪八戒在吃的水果是“小孩”形的,因此就想到五庄观的人参果,考生调动自己有关《西游记》的知识贮备,仔细阅读下面的题目去完成。针对以插图为素材的名著阅读题的备考,同学们必须坚持两点:一是结合插图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二是解决读原著的问题。同学们一定要深入地阅读作品;阅读时必须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因为这类题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主要是考查思维过程中的理解力、分析力、推断能力,而不是考查你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上的内容。还有从下面着手:

1.观察插图。首先明确该题的构成要素,除了图画以外是否具有标题、文字等内容,同时要确定图画内容是人、物还是景。2.观察画面。画面是最核心的部分。因此在分析画面时,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图画的变化,需要思考图画变化的原因。也要明白大多数的图画其指向的应是相关的社会现实,不可一味沉浸在图画的世界之中。3.分析理解。这一步需要结合图画中的文字来理解。文字在一幅幅图画中,往往能够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文字在此通常能够提示答题方向以及点拨思路,在文字的指引下思考画外之意。4.概括归纳。实际上就是最后形成答案的过程。需注意文字表达,以最佳角度切入回答,将语言梳理的既涵盖所有内容同时又读起来通顺畅快,既体现图画意,又能表达出内在深意。

【参考答案】

示例:①人参果五庄观 镇元大仙 观音菩萨②A C F G。

【解题策略】

目前同学们把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将名著阅读与中考考点联系起来,有针对性地阅读,从而实现阅读积累和应对考试的“双赢”。

1.熟悉名著中的开篇词和诗词。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典名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文。这些诗、词、文往往成为中考命题的载体。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有重点地熟记有关内容;其次,还要把收录进教材里的和这些名著有关的诗文进行归类,内外联系,理解记忆。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故事情节。近年来,考查名著中和主要人物相关的主要情节也成了中考命题的重点。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同学们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煮酒论英雄”“拳打镇关西”“黛玉葬花”“三借芭蕉扇”等这些妇孺皆知的故事,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要重点掌握。对相关的人物和故事要能对号入座,切忌张冠李戴。

3.熟悉名著中人物性格和典型语言。考查名著中人物的绰号、性格或典型语言亦是中考命题的热点。阅读名著,同学们需要仔细阅读主要情节,对人物的性格经历、故事情节的展开、作者的思想倾向等,做到心中有数,熟记于心。要多关注人物,品味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举止,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并和其相关的精彩故事结合起来,能熟悉其典型语言。

4.熟悉名著中主要的插图。插图的设计不仅能增添名著的可读性更能直观地了解名著的人物以及故事的情节。因此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一定要注意文章中的插图,了解图中的人物、情节以及主要内容,平时同学们在看插图时,养成习惯在插图旁边做批注,这样能增强对人物、故事情节的加深作用,更能引用复习时的注意。

【试题演练】

1.名著阅读。

⑴读下图《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鲁子敬力排众议。

⑵诸葛亮此次行动与鲁子敬共同的目标是:蜀与(国名)联盟,挑战(人名)

⑶以下事件与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的项是( )

A.空城计 B.借东风 C.走麦城 D.鞭督邮

E.隆中对 F.群英会

2.名著阅读。

下边是某名著的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本书通过、等情节事件(不含插图中表现的内容)塑造了画面中的主人公这一侠义英雄的形象。

3.记者根据教科书中“名著推荐与阅读”作品《水浒传》现场出了测试题。请你完成。

⑴写出上图故事名称:

⑵简述该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4.请任选一张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我选图( )

⑴该图所描绘的故事是:,故事的主人公是:。

⑵请写出这个精彩故事的结果。

结果: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一、化模糊为清晰

审题需要阅读题目,但严格地讲,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并不能算作审题,因为这一遍所看,我们对题目考查的要求往往还是印象模糊的。此刻就开始答题,往往会回答偏题,甚至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我们需要逐字逐句琢磨题干,抓住关键字词提炼信息,确认题目考查的诗句范围、对象特点、命题形式等。

可以边读边问自己如下问题:“考查的是哪个字词哪几个句子,还是全诗?”“考查的是关于思想情感的还是什么方面的?”“是填空题还是问答题?”

二、化陌生为熟悉

试题中碰到的诗歌是陌生的,题目是陌生的,我们要通过审题环节沟通课内课外,透过现象看本质,判断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复习时重点训练的哪些题型或哪些要点,继而找准方向,从容思考解题。当然,这要求我们对课堂古诗鉴赏涉及的知识要点与题型较为熟悉。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化陌生为熟悉”的思维过程,确认题目考查的是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形象意境、语言语句、表达技巧五方面中的哪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确认题目考查的是复习训练题型中的“炼字题”、“图画题”、“表现手法题”、“语言特色题”、“作用题”等题型中的哪种,或哪几种的综合。之后就可以针对性地联系课堂复习所学所练等进一步展开解题思路。

三、化片面为全面

审题不能漏过“审分值”。从命题角度来看,命题者必然是对该古诗深有感触或十分欣赏该古诗的哪些点,从而有意从那些方面命题;且命题者命题时,自己心中肯定有答案的,这样他才方便在总分值要求下设置小题的量,和决定每一小题设置为几问。我们审题时不妨运用逆向思维猜测命题者的意图。从阅卷角度来看,虽是主观表达题但也得有个评分的标准,不能随便给分,阅卷者会遵守按点计分原则。命题者想考我们的究竟有多少点?阅卷者希望看到我们分几条陈述答案?……我们应尽量通过分析分值的分布,推断出这些问题的大致答案。一般情况下,填空题一个空最多可能占两分;但主观表达题每个点最多占一分,分条陈述的话,每条可能是两分也可能是三分,这由所含点数与字数决定。

审题不能忽略题干中看似无用的语句。命题者不可能仅为了装饰题目语言,或显示自己表达能力而在题干中说些没实际用处的语句的。若把看似无用之语当无用,定会招致遗憾。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看似无用之语的隐含信息。

四、化浮泛为精准

古诗鉴赏的审题是需要借用解答语病题的耐心细心精神与梳理主干枝叶技巧的,否则有时会审题不准。譬如这种题:题干的前部分是名人评价,后部分就一句话――请简析本诗歌,或请结合全诗简析。对此,我们不宜仅抓住后面的那句就任选角度去简析诗歌。题干前部分的评价内容实际上暗含了我们思考与回答的方向和范围。审题时,我们要找出“简析”的具体“宾语”,即“本诗歌的A方面”。审题精准,答题才能切中答案要点。

解答古诗鉴赏题,完整的答案模式一般为“点-析-评”三部分。但由于古诗鉴赏题大多分两道小题,甚至一道小题分两问,所以在审题时,我们还需注意统筹兼顾,注意另一道小题,或另一问所考的内容,合理选择“点-析-评”三部分中的一两个部分解答,以避免浪费时间写太多无分值的答案文字。审题精准,答题才能保证高效率。

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在具体审题过程中相辅相成,是必须灵活综合运用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云物:云雾。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审题点拨】

第(1)小题题干中的“体现”暗示这些意象往往是秋天典型的意象,我们可以根据诗歌意象常识,结合生活常识判定。题干中的“哪些”“3分”表明体现“晚秋”的意象应该是三个或六个,根据诗歌实际,不难确定命题者想要的答案就是三个意象,每个意象占1分。

第(2)小题题干可看成三部分,梳理三部分语法关系,最后一句中的“结合诗句”对应的诗句应是前部分中的“颔联”,可确认考查范围为颔联两句诗。“简要分析”的具体“宾语”应该是前部分所说的“景物描写的特色”,注意不是“景物特色”。而中间部分的作用实际上是强调了颔联景物描写确实有特色,写景写得妙,而非写出的景很妙。“化陌生为熟悉”,不难得出,这道题考查的实际上是表达技巧方面的景物描法。分值4分,一般暗示答案要分两条陈述。题干问“特色”,要求“简析”,这些暗示我们在每条答案中最好点明一种写景手法,并结合颔联诗句简析,两者各占1分。即使要答每条的“评”部分,也不需要多准确具体的文字,因为没有分值在其上。感觉答案字数差不多值4分,完全可以不“评”。

这道题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如下:

(1)归雁、篱菊、渚莲。(评分建议:一个景物1分,共3分。答到其他景物不给分也不扣分。)

(2)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评分建议:特色各1分,诗句分析各1分,共4分。)

对照我们先前的审题所得与命题者的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就在题目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诗鉴赏题的。只要我们重审题,善审题,是可以猜到“参考答案”的要点的。四个方面的技巧,归根结底,即善于化题干为信息。善化者,审题“拿手”,就能为拿高分甚至拿满分打好基础。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2)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1)词的上片中,作者说“怕登楼”,是因为

。(2分)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6分)

【审题点拨】

第1题(1)小题:考查范围为诗歌第五、六句,把这两句读一遍,易知其为写景句,且写得“精妙传神”。“化陌生为熟悉”,确认这题考的就是诗句赏析题。回忆这种题型的答题要点,无外乎景物意象名词、概述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或动宾短语、写景表现手法术语及手法运用分析、写景效果等。“化片面为全面”、“化浮泛为精准”,分析分值分布,不难筛选出“4分”要求回答的四点应分别是手法术语比喻、比喻运用分析、景物特色、景物意境或其中情感。它们各占1分。

第1题(2)小题:这首诗层次特点鲜明,前三联写眺望所见之景,尾联抒由景所生之情,且均发生在傍晚时分(夕)。“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两种说法都有人说,意味着各有各的理,意味着我们在确定观点时,不必担心自己会选错,关键在于要言之有理。说某字统领全篇,实际上考查的就是表现手法中的布局谋篇手法的理解或分析。审题时,要找准“你的看法”中的“看”与“简要分析”的具体宾语,即“夕”或“望”与各联诗句的关系。分值为4分,意味答案必须四点,根据常情答案不难构思出,就是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次对一联诗句进行简要分析,点明该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前者和后者可交换顺序。表明观点不一定计分,但不表明观点必会失分。

第2题(1)小题:原因以填空题形式考查,暗示答案不必太详细,言简意赅为佳。仔细阅读题干,“化模糊为清晰”,抓住关键字词提炼信息,不难发现所寻原因和“明月”这个传统意象有关,本小题考查的其实就是对“明月”这个传统意象的理解。

第2题(2)小题:考查范围为词的下片,考查对象为手法与思想情感。“多样”、“丰富”两词很重要,一般来说,只有两种手法还是称不上多样,两种情感算不上丰富,必须三种或三种以上;再结合分值“6分”来看,本题最好分三条陈述,最好每条答案都恰巧各点明一种手法和一种情感。

参考答案

1.(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二字。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课外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活动 阅读展示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陶冶情操,而且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许多大作家对于他们之所以能“成名立家”,几乎无不例外地都会提到他们少年时代比同龄人多看了几本课堂外的好书。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堪忧,不少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掌握较好的课外阅读方法,一些教师把课外阅读作为一种任务,强加给孩子们,缺少细致的指导,却要求获得所谓的读书效果,导致课外阅读成为不少孩子的负担,又何从谈起课外阅读的效益、收获,不少孩子提起这样的课外阅读觉得很累,无快乐可言。

那么我们该为学生做些什么?答案是让他们真正快乐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和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说心中想说的话,抒心中迸发的情。

一、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的起点上品尝快乐

要让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感兴趣,关键是教师要引导他们走好第一步:激发起课外阅读兴趣,也就是让他们从心底里自然而然地产生想进行课外阅读的愿望,让他们觉得课外阅读太有意思了,并不是一种负担,一件枯燥的事。

1.故事引读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听故事是他们最喜欢、最易接受的一种活动形式,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门户。教师要从听故事、说故事、读故事开始,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在语文活动课上,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延伸,或是选择学生喜欢的动植物故事、民间故事、自然景观等绘声绘色地讲给他们听,让他们了解人物的个性,知道善、恶,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增强他们想了解更多知识的欲望。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可故作悬念,讲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让学生对未知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他们急切地想了解下文,引导他们既可找拼音读物自己来看,又可在大脑中产生无尽的遐想,从而调动起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2.课内延伸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他们通常说不出个道道。如果以“课内促课外”,相互引发,相得益彰,其效果就会增强,学生阅读期待、阅读兴趣就会日趋浓厚。

在学生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既可指导学生读含课文内容的整本书,如教学完《三借芭蕉扇》,可向学生推荐阅读《西游记》,又可指导学生进行比对式阅读,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背景相当、体裁相当,或是表现相同人物个性的文章,如教学完《探母》,即可指导学生阅读自读课本中的《爱的教育》,让学生从对照中受益,得到更多启发,还可采取由点及面式阅读,学完一个作家的某篇文章,向学生推荐作者其它的更多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从而让学生对作者有更全面的了解,拓宽视野,增强阅读效果。

3.学科互补

鲁迅先生曾提醒过少年朋友:“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应不仅仅限于文学书籍,而应适应学生求知的实际需要,广泛阅读多学科、多种类的知识,学生兴趣所至,读起来也就趣味盎然。如教学完《飞向月球》,可以推荐学生自然书上“神奇的宇宙”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了解更为充实;又如教学完《学会合作》,可以推荐学生去看一看思想品德书上“合作进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去补充阅读,使学生思想认识得以升华;同样我们还可以将语文与美术、劳动、体育等学科相互联系,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课外阅读,了解他们想了解的内容,其阅读成果定会事半功倍。

二、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拥抱快乐

开展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有助于引领孩子们自愿、自觉地迈进浩瀚的书海,真正地拥抱快乐。

1.“你言我语”读书方法交流会

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但如果读书方法欠佳,则其结果收益自然甚少。一位大作家曾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因此,课外阅读方法的交流意义重大。可以定期举行课外读书方法交流会,师生、生生一起探讨,教会学生在阅读形式上可以因文、因需采取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在阅读思考上可以采取问题式读书法(带着问题读)、评议式读书法(阐述个人见解)。通过读法交流,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性就更为明确,效果自然就会不断强化。

2.课外阅读小组“沙龙”

根据需要,教师将学生组建成若干课外阅读小组,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活动,发挥小集体的读书力量,开展“交换、合作”式的阅读学习。组员之间互相交换图书阅读,扩大阅读资源,定期交流读书心得,畅谈体会,相互取长补短,强化阅读实效。

3.“和老师相约”活动

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想法,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老师点拨迷津。我们在各个年级组设立“和老师相约”读书信箱,学生把困惑、疑虑、想法等写成文字投到信箱内,年级组安排老师定期解答,需要个别解决的单独谈心,共性话题采取师生读书对话交流会的形式解决,这样学生读书劲头就更足了。

4.课外“阅读赛事”

学校图书馆是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图书馆尽情欣赏,阅读自己喜爱的书刊。每周一我们在图书馆“周周阅读赛事榜”上公布当周阅读主题,引导孩子们阅读相关文章,积极思考,撰写心得,畅谈体会,增进交流,获得启迪。

三、让孩子们在课外阅读展示中享受快乐

课外阅读既要注重课外阅读过程,更要注重课外阅读展示,让孩子们在阅读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觉得进行课外阅读无比快乐。

1.讲的展示

定期采取读书汇报会、故事会、佳作欣赏会、心得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讲解课外阅读中的情趣、收获和思考。

2.写的展示

组织学生根据平时读书做的摘录、旁注、心语举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佳词妙句剪贴展、手抄报展等。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日本俳句;禅宗;寺庙

[中图分类号] I0-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1-012-04

引 言

俳句是日本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日本韵文学最早的传统形式――和歌,经过短连歌到长连歌再到俳谐连歌的发展,在室町时代后期,山崎宗鉴、荒木田守武等人又将俳谐连歌的发句独立起来,产生了最早的俳句。俳句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一首俳句由十七个音组成,每首俳句有一个季题。季题就是指与四季有关的题材,与春夏秋冬四时变迁有关的自然界现象及人事现象都包括在内。松尾芭蕉在俳句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使俳句由俗到雅,由滑稽文学到严肃的文学。而后又经过谷口芜村和正冈子规等人的改革,俳句日趋成熟,并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中国、法国和英美。当代著名诗人赵朴质就创作了不少汉俳。此外,我国还有著名的以日文创作俳句的葛祖兰,出版有《祖兰俳序》。在法国,有人模仿日本俳句的形式创作了“法国俳句”,在英美,产生了许多“英俳”诗人和俳体诗理论家。如“垮掉派”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就用英语创作了七百多首俳句。

一、俳句与禅宗邂逅

俳句有一种独特的简洁凝练,自然闲寂的艺术韵味。而俳句艺术魅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禅宗。“禅”,是梵语“禅那”(Dhyana)的音译简称,其意译为“思维修”或“定静虑”,佛教的一种修持方法。铃木大拙曾指出:“迄今为止,俳句是用日本人的心灵和语言所把握的最得心应手的诗歌形式,而禅宗在其发展过程中,尽了自己卓越的天职。”(郑民钦,2004:274)禅的参与直接推动了俳句的审美情感和艺术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可以说,从俳句正式进入艺术殿堂的松尾芭蕉时代到当代新俳句,期间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不仅从未消散过,而且已经成了俳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像血液一样渗透到了俳句的每一个细胞里。

“禅”于6世纪起源于印度,印度禅讲静观,讲无我,形式上以坐禅为主。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期把印度禅宗引入中国,到六祖慧能时期,禅宗脱离了印度的厌世生活态度和苦修参禅方式,追求一种顿悟,一种精神,强调个人的体验和感觉,由此开创了真正的中国式禅宗,而影响俳句的正是这种被汉文化变异的产物。到唐末,中国有禅宗五家,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十分兴盛。奈良时代,中国禅宗开始传入日本,但并未产生很大影响。镰仓时代,僧侣荣西将中国临济宗传入日本,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旨为日本武士们“提供了不靠一切形式、不依任何他力即可成佛的法理”,(刘毅 ,1994:176)因此得到镰仓幕府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人们对禅的关注和重视。其后,僧侣道元传中国曹洞宗入日本,此后临济宗和曹洞宗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

俳句诞生于室町时代。叶渭渠指出:“室町时代的文化,不是有禅宗的影响,而是禅宗成了室町时代的文化。”(叶渭渠,1997: 199)室町时代,从统治阶级的室町幕府到平民百姓,禅宗思想已渗透到日本生活、艺术的各方面,对绘画、建筑、剑道、茶道、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方面尤以俳句较为显著。

禅宗与俳句得以水融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日本俳人多为僧人,或者与僧人、寺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有“俳谐之祖”之称的山崎宗鉴,是战国时的禅僧。“俳圣”松尾芭蕉早年曾跟随禅者北村季吟学习俳句,后来跟随佛顶法师参禅,他还喜爱阅读各种禅师语录。著名的女俳人加贺千代女在经历了丧夫又丧子后深感人生的无常,51岁时剃发入佛门,号素园,所以也被称为千代尼。剃发修行,参禅打坐使她对人生和俳句创作有了更独到的体悟。

二、禅宗对俳句的影响

禅宗对俳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意境追求方面。禅宗精神的实质在于“悟”,“悟”就是靠自身的体验抵达存在的智慧彼岸,是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回归,讲求“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在禅宗看来,概念和理论体系都是附加之物,它不是心灵的一部分,它只是使人暂时变得知识丰富,却不会帮助人们获得“悟”,对于追求禅的大智慧的人来说,“悟”就在于一瞬间的得道,在于电光火石间的大彻大悟,它不依靠任何外力,只能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到答案。年纪尚轻的僧人总是渴望从老者那里获得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而智慧的老者从来不会告知任何秘诀和要领,因为本来就没有什么秘诀和要领。“悟”是直觉的体验,是直接与心灵沟通。铃木大拙说过:“要了解日本人,就意味着必须理解俳句;要理解俳句,就应该体验禅宗的悟。”(铃木大拙,1989)严羽也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郭绍虞,1983:12)俳句创作正是追求灵感的捕捉和直觉体验。“にとまりて眠る胡蝶かな”(译:石老寺钟的裂缝里,酣睡的蝴蝶哟。)这一景象的出现也许是出于“无意识”,但与疲倦了停落在吊钟上的彩蝶柔弱的身躯相比,沉重的青铜吊钟是个庞然大物,当圆木撞击,铜钟轰鸣时,这只安详的蝴蝶会怎样呢?强烈的大与小,强与弱的对比,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无穷的遐思。禅宗的生死观、无常观,皆浓缩在这十七个音里了。俳人捕捉到自己瞬间情绪,将个人的直觉体验以直接的方式记录下来,俳句的“禅意”也正是体现在这里。

俳句取材多来自于大自然。禅宗所倡导的“山林水鸟皆宗佛法”的内聚理解方式和“我心即山林大地”的外射观察方式的结合,使得俳人们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溪都感到亲切,用心灵直接和自然沟通。这也许正是禅宗所说的“梵我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俳句亲近自然还与日本俳人与僧人和寺庙联系密切有关。僧人们爱自然,因为他们住在寺庙里,远离市井和人群,环绕他们的是自然山水,鸟语花香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正如铃木大拙所说:“由于禅院一般在山林之中,禅僧们得以与大自然终日相随。他们同情自然,亲近自然,并发自内心地模仿自然。他们观察着为市井之人所不知的虫鸟、山兽、岩石和溪流。这种观察的特殊之处在于深深反映出了他们的直觉。和那种博物学家不同,禅僧要在观察中直接契入对象的生命。因此不管描绘什么,都必定表现出他们的直觉,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蕴含着‘山与云’的精神 。”(铃木大拙 ,1989:27)河合凯夫写道:“碧流のその先をゆく青”(译:碧水奔流,熏风吹起在前头。)夏天,熏风吹过河面,碧绿的水哗哗向前流去,熏风拂过青葱的草木,草木在风中摇曳。碧水,熏风,草木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夏日情趣图。俳人对自然的爱,犹如农人对四时变化,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感知,他们以一颗顺应自然的心虔诚地企盼在收获的季节里得到自然丰盛的赠与。俳人们以直觉描写自然,将自己和自然融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熏风在前面吹起,而“我”直接契入碧水的生命中,

“我”就是那“碧水”一直向前流去,有湍流,也有平静,但始终一往无前。俳人们从自然中寻求慰藉,远离纷扰的都市,于是他们笔下的自然更显超然脱俗。如河合凯夫的另一首俳句:“ 神ながら禅いくたびも音をえて”(译:面对亡魂,秋蝉几度变鸣音。)秋天是万物凋敝的季节,所以秋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通常都是感伤的。面对亡魂我们感到悲哀,以这样的心情来听秋蝉,似乎鸣音中也充满了悲伤悼亡之情。然而,秋蝉是活的生命,它的鸣叫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秋蝉的生命也是短暂的,但把其放在更广阔的的天地中来看,蝉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却是接近永恒的存在,面对人事的变迁,禅的鸣音会改变,却不会停止,人的多变在自然的不变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人生就应像秋蝉一样,以超然脱俗的心看万事万物,在人与自然的深深契合中无所执着。

禅宗的宗旨是“不立文字”,当宗教的直觉必须用文字来表达的时候,特别讲究文字的简练,不是曲折隐晦地点到即止,就是借用种种比喻,以此来激发读者的主观想象力并期待有所领悟。在这样的宗教观的影响下,俳句创作上也追求凝炼含蓄、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俳句形式上短小凝练,内容上却表达深邃,由此形成了言简意繁的创作特色。俳句都是十分短小凝练的,只有十七个音节,但却蕴含着创作者博大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而且俳人们喜欢以具体景物动植物来做比喻或象征物。当然,这种的短小凝练的形式也符合岛国人细腻的性格特征。

当代著名俳人佐藤和夫酷爱养猫,出版有俳句集《猫也如人》,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短日の日向消ゅれぼ猫もまた”(译:冬昼阳光转瞬消,猫犹觉寂寥。)诗中写道,冬天的阳光非常短暂,转瞬即逝,阳光消逝后留下的阴郁,让猫都感觉到了寂寥。然而真的是猫感觉到了寂寥吗?作者并不能走进猫的内心世界,其实真正感到寂寥的是作者自己,“猫”不过是一个比喻或者幻像而已。禅宗讲“世界万物,皆我心幻化。”由于俳人们擅长用直觉把握最深的真理,因此山水、草木、花鸟均为有情有义、通人性的存在。这也是俳句艺术生动形象的缘由。

铃木大拙说:“在感情达到最的时候,人往往会沉默不语。因为任何语言都不可能把此时的感情确切地表达出来,或许连十七字也过于多。无论在什么场合,多少受到禅的影响的日本艺术家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情,产生了用最少语言的倾向。如果十二分地表现了感情,就失去了暗示的余地,暗示力是日本艺术的秘诀。”(铃木大拙,1989: 154)俳句是俳人们突然跃动的灵感之光的捕捉物,它是俳人们的情感碎片的最精炼的组合。它往往借用各种比喻或欲言又止地点到即止,以期待读者可借助想象的翅膀自由驰聘,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感悟到无限的思维空间,追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境界。日本近代俳人泊月有名句: “负曝冬日下,物我两忘情。”表达的正是这种与自然融合的喜悦之情。当代俳人宫崎重作收录在《苇航》中的这首:“梅くやに逢えるとてろまで”(译:梅香阵阵,走到尽头见故人。)翻译成汉语后寥寥的十二个字,却好似讲完了一个故事:有人追随着阵阵梅花香,走到尽头和故人相会。安田笙在解释这首诗时说:“唯有极端的迷妄才能有极端的悟道……此句究竟表现的是‘迷妄’呢,还是‘悟道’呢?”(李芒,1991:6)也许这故事正是比喻一个人“悟道”的过程,在这之前也许他罪孽深重,也许他碌碌无为,当他穿过梅花香,穿越“一花一世界”到达尽头,便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启迪,和故人的相遇表示心灵的回归,回到生命的起源中去寻找自我。十几个字却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可谓做到了言简意繁。

三、关于俳句与禅宗结缘的思考

可以说,禅宗与俳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深深契合在一起,从内容到形式,禅宗的影响早已深入到俳句的“骨髓”。这种宗教智慧与文学审美的结合,对一种文学形式来说,到底有几分积极意义,几分消极影响呢?

从禅宗对俳句情感内涵的积极影响来看,禅宗使俳句由俗到雅,由滑稽诙谐、插科打诨到清新有趣又不失严肃。禅宗思想强调的“悟”、“梵我合一”等,使得俳句具有超然脱俗的闲寂美。众所周知,松尾芭蕉之前的俳句,往往过分流于庸俗而不具有太多艺术价值。松尾芭蕉是使俳句由俗到雅的功臣,他笔下流溢的“闲寂”和“余情”皆是受了禅宗的影响。可以说是松尾芭蕉俳句中的禅宗因素提高了他俳句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当代的俳句在禅宗的影响下依然延续着这样的雅和超然脱俗,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俳句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例如饭田龟太的一首俳句:“雪山の どこもかず花にほふ”(译:雪山永不动,樱花正芳春。)樱花因为短暂所以美丽,生命因为无常所以可贵。雪山象征不变,变与不变静默对峙。

当代的俳人们从禅宗精神中获取养分和灵感,他们在题材选择上依然偏向于自然。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犹如一次修行,是身体和灵魂的对话才产生了如此精美的句子。禅宗的独特魅力使俳句数百年来保持了恬静寂寥的风格,一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非凡的艺术感染力。禅宗为浮躁的现代人提供了宁静思考的可能,而俳句依然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但是,禅宗对俳句的影响也不完全是积极的。首先“悟”和“物我合一”必定要求俳人们远离市井,远离社会,到自然中寻找绿洲。过度的出世思想会让俳句表现为对当下的生活和社会的过度疏离,缺乏与时代的共鸣感。其次,禅宗倡导人们回归自我,从自身寻找生命真谛,这不利于诗人关注与挖掘重大社会历史政治等题材,从而把创作局限于个人情绪抒写的狭小天地。因此在风云骤变的世界中,俳句显示出的是久居庙堂之远的孤寂,这多多少少影响了俳句的发展。

结束语

从禅宗对俳句形式上的影响来看,禅宗追求的“不立文字”、直觉体验等使得俳句简洁含蓄,独具韵外之致。而俳句的兴盛也使得禅宗思想传播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欣赏俳句而对禅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禅宗抽象的禅理也由于俳句这种文学形式的表达显得通俗易懂。但是禅宗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俳句的发展。总而言之,俳句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已经被广泛流传和不断发展,理解俳句与禅宗的联系有助于读者更深层次地体验俳句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郑民钦.日本民族诗歌史[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2] 刘 毅.悟化的生命哲学――日本禅宗今昔[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3] 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4] 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 .陶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 彭恩华.日本俳句史[M] .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芭蕉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语言更精练含蓄,富有抒情性和跳跃性。鉴赏诗歌的语言,懂得“诗家语”,对作品语言的表现力进行具体、深入的挖掘,品出古代诗歌的韵味,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从而更好地体会作品深邃的意境,让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异彩。

1.音乐美

诗歌是看得见的音乐,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之一,自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在后来的发展中,它虽然从音乐中分离出来,但仍然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很多古代诗歌都被谱曲配乐,广泛传唱,如柳永的《雨霖铃》等。

2.情趣美

诗歌的情趣美就是诗人与读者之间情感共鸣和思想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境界的体现。清代诗论家袁枚曾说:“一切诗文,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情趣如同一座桥,连通诗人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而情趣是通过语言化静为动,化呆板为形象的。例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两句,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吃莲蓬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写得饶有生活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3.哲理美

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充满哲学意味。例如杨万里《过沙头》中的“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明白晓畅而富有深意。暗潮已然来到,而常人却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水上的生活经验,对潮水涨落的规律并不知晓;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水的深浅快慢等,都一清二楚,些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4.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思想感情和生活环境相统一的语言艺术境界。例如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普普通通,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更是平淡无奇,但就是这几个平常的词语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空明澄清的月夜竹林之境,蕴含着弹琴长啸之人的宁静、淡泊之情。

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可以抓两个方面。

1.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

品字时要注意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等,此外,叠词也要多加关注。考生在鉴赏时,应该先弄清字词的字面义,再看有无活用现象或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然后分析字词的表达效果。

①形容词。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中的“老”和“肥”活用形容词,形象地写出雏莺在风中成长,梅子在雨中成熟的情状,富有动态美。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运用对比手法,色彩明丽,于红绿变化之间,体现了对时光易逝的伤感。

②动词。“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引”“衔”赋予雁和山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遇赦放归的愉快心情。

③数量词。“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极度概括和夸张了黄河之长、泰山之高,气势磅礴,令人神思驰骋。

④叠词。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杳杳”的悠远感、“落落”的冷寂感、“啾啾”有声、“寂寂”无言、“淅淅”动态、“纷纷”舞状、“朝朝”和“岁岁”的时间。这些叠词使诗歌显得变化多姿又井然不乱,语言明浅如话,诗风幽冷而别具境界,把读者带进一个寒气逼人的冰冷世界,用山高涧深不见天日的感受来表明禅者那种超然物外的自在心情。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描写了太阳冉冉升起,拨开江上迷雾,淘金姑娘分散在江湾淘沙拣金的场景,揭示了上层社会的首饰金印都是劳动者从沙中浪底淘来的社会现象。

参考答案 本诗语言质朴浅近,准确精练。如“照”“开”两个动词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时间的推移;“满”字写出人数之多,也暗示淘金者的劳动早已开始;“尽”充分揭示当时社会的本质,使结尾两句成为精辟警策的佳句。

2.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

诗人的语言各具特色,要准确表述诗歌的语言风格,必须使用相关的名词术语,如朴素自然、平淡质朴、简洁明快、清新明丽、华丽典雅、沉郁顿挫、悲壮慷慨、雄浑豪放、委婉含蓄、缠绵悱恻、婉约细腻、简练生动、明白晓畅、幽默讽刺等。

例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暮西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释:晴波即阳光。

请从语言的角度赏析本诗。

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时景。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从春天的多雨更衬托出阳光的可贵。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参考答案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字浅意深。这是一首田园诗,写的是晚春,但抓住绿池、芳草、晴波、雨、菜畦、蝶等意象进行描绘,用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绿水盈盈、芳草萋萋、阳光满池、蝴蝶飞舞的春天美景,明丽的色彩、清澈的水波、勃勃的生机,无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本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