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点心主题

点心主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点心主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点心主题范文第1篇

软件简介

小米锁屏

花样很多,横着、竖着、双向、多点均可,兼容性不错,具备在线锁屏样式功能,可以在线更新MIUI提供的所有锁屏样式,按照心情随时更改锁屏主题。

点心锁屏

解锁样式可预览,可以设置时钟和天气的样式。

锁屏功能

小米锁屏锁屏花样多

小米锁屏解锁的样式很多,有MIUI默认、横滑、双向和五点等多种解锁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灵活选择,尤其是五点解锁,可以方便进入拍照、电话、主页、短信和浏览器程序,比较实用。安装时可以选择包含配套壁纸,也可不选。不过没有预览功能,解锁效果要在安装后锁屏才看得到,不够体贴。

除了本地锁屏样式外,小米锁屏还提供非常丰富的在线锁屏样式,在线锁屏样式按照最热排行、最新排行来查看,还可以通过搜索快速查找,比较体贴。

点心锁屏样式较简单

点心锁屏默认样式简单,只有“三项”锁屏,解锁后可以切换到电话、信息和主页。不过软件体贴地提供了预览功能,可以在安装前预先看到当前样式的效果。当然,软件还提供了很多锁屏样式的下载。

要说明的是,要使用点心锁屏需要先安装点心桌面,如果集成在一起下载安装不是更方便?

小结:

小米锁屏有很多实用的解锁样式,如五点解锁。点心锁屏样式相对要少一些,不过提供了预览功能,比较体贴。要指出的是,点心锁屏需要点心桌面的支持,操作起来麻烦一点。

其他方面

小米锁屏一键锁屏较实用

小米锁屏的壁纸同样分为本地锁屏、在线锁屏两部分,还可以通过图库软件选择机器中或存储卡中的图片。值得一提的是,软件提供了一键锁屏的选项,可以发送快捷方式到桌面,方便用户随时点击锁屏,能够减少按键的损耗。

点心锁屏具有时钟和天气选项

软件提供锁屏、时钟和天气三个分项的设置,可以对三个方面进行单独设置。如需更换锁屏壁纸,可以在线下载,也可以通过图库来选择机器或存储卡中的图片。

小结:

小米锁屏的一键锁屏比较实用,而点心锁屏可以设置的项目更多。

点心主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活动; 指导; 等待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04-001

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总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会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适合该年龄段幼儿的区域活动。在区域游戏中,教师不只是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更是游戏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引导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在幼儿游戏时介入的时机要把握准确,在幼儿游戏不能成功或遇到困难时不可操之过急地抢着帮孩子解决,而是要学会耐心地“等待”。

一、在操作型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运用“等待”

实录一:某一天,跟往常一样,每个幼儿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在进行活动。突然,我看到“点心店”的小朋友们有点不知所措了。只见他们这边摸摸,那边看看,就是不知该如何下手。此时,我没有马上走过去告诉他们该怎么,而是在一旁静静地观察他们。这时候,慧慧看了看放在一旁的煤气灶和碗,灵机一动说:“我们去烧点心吧,跟烧饭一样!”其他小伙伴一听,立刻开始着手行动了!我很高兴我忍住了那份焦急,给了他们思考的空间!

实录二:今天,“点心店”的小朋友们已经能熟门熟路地进行游戏了。可游戏进行到一半时问题又出现了,只听见俊杰噘着嘴巴说:“老是在这里烧点心真没劲!”我听到后心里无比挣扎,到底要不要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呢?这时候,乐乐看到站在一边的我,马上就问:“庄老师,你饿不饿呀?你来我们这里吃点心好不好?”“好呀!那你们烧给我吃!”我立刻回答。此刻,我心中暗喜刚才没有过急地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给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只见他们开心的把一盘盘的点心都放在了桌子上,放了满满的一桌。我皱着眉头问:“这么多点心我一个怎么吃得完啊!”乐乐和俊杰挠着脑袋嘀咕着:“那怎么办呀?”慧慧见状,马上说:“我们去请其他小朋友一起过来吃呀!这样就能吃完了!”他们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似乎是在询问我的意见,我笑着点了点头。

实录三:经过前两天的“热身”游戏,我已经不用再担心“点心店”里会出现问题了,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地进行游戏,只见慧慧有模有样地在那里指挥着:“俊杰你去烧点心,记得要多烧点哦!”“乐乐,你去请其他小朋友到我们‘点心店’来做客!”“那你做什么啊?”俊杰和乐乐瞪着大眼睛不解地问。我看着慧慧尴尬的样子,刚想走过去替她解围,她马上就不甘示弱地说:“我帮你们把点心放到桌子上呀!”我再一次庆幸我没有刻意地帮助他们安排工作,今天,他们又学到了一课!

在这几天的活动中,我一直扮演着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没有过多地去干涉孩子的思考和判断,而是在一旁安静地倾听他们讨论,观察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学会和同伴一起来发现问题,共同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渠道。他们从刚开始地不知所措,到后来的熟门熟路,都是通过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周围环境地观察而慢慢地摸索出来的。

当我看到他们像无头苍蝇似的在“点心店”里“乱窜”时,我并没有立刻为他们解除“困境”,而是在一旁安静地“等待”。在这个“等待”过程中,幼儿有了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和观察,运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对周围环境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在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幼儿经常会因遇到的困难而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适时适度地“等待”会留给幼儿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一次次的疑问来获取他们需要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相信幼儿有能力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待幼儿的自我增值和自然成长。

二、在探索型主题游戏中,教师如何运用“等待”

实录一:建构区一直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也是所有区域活动中最热闹的地方。可是,今天的建构区却显得格外的安静。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今天孩子们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爽朗的笑颜,多了一份沉重的心情,他们个个眉头紧缩,一语不发。锐锐看见我来了,急忙跑过来问我:“庄老师,为什么我们把房子加高之后,房子就倒下来呢?”我想了想,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你们再去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房子不倒下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他们听了之后只能“垂头丧气”的继续努力。

实录二:经过了昨天的事情,我以为那些孩子早已经放弃了“造高楼”。没想到我走过去看到的却是他们努力的在进行尝试。这时候我默默在墙面上贴了一些图片,孩子们看到之后都围过来观察图片上的高楼。经过一番热烈讨论,锐锐首先带头把一些长方形的积木整齐的横放着,做成宽大的底座,然后再在底座上进行“造高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楼终于造好了,而且没有再倒下来。孩子们看到后,都高兴的欢呼起来:“耶!高楼真的不会倒下来了!我们胜利喽”!

点心主题范文第3篇

鲁迅先生的笔下时常关注民生百态,他于1935年4月在上海所写的《弄堂生意古今谈》,主要是讲当时小贩们生意冷清,生活难以为继的社会状况。鲁迅怀念往昔,认为以前“薏米杏仁莲心粥”、“虾肉馄饨面”、“五香茶叶蛋”之类的叫卖声既漂亮又具有艺术性,使人“一听到就有馋涎欲滴之慨”。《弄堂生意古今谈》中还特别提到了一种名叫“玫瑰白糖伦教糕”的点心。

伦教糕最早出现于明代广东顺德的伦教镇,是一种以细米面、白糖为主料蒸制的松糕。制作伦教糕要用浸泡过3小时以上的大米面磨成的米浆,然后压成千粉。伦教镇特有的清泉水加砂糖在锅内煮沸,徐徐冲入米粉内,待冷却加入“糕种”(似酵母),再放置七八个小时待米浆发酵。蒸之前还要在米浆内加入少量猪油。伦教糕以晶莹洁白而著称,软滑爽润,光洁如镜,糕身横竖相间小水泡似的孔眼均匀有序,糕体富有韧性,弯折时不见折纹。伦教糕味道清甜微酸,齿颊留香,难怪鲁迅先生对它有如此深的印象呢。

江苏南通特产嵌桃麻糕相传已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加工精细,味美可口,被视为官礼茶食的上佳之选。民国初时,南通麻糕也曾博得鲁迅先生的赏识。南通人季自求(名天复)曾在北洋政府参谋本部任军职,在北京有幸与当时在教育部任佥事的鲁迅相识,双方讨论研究文学话题,彼此来往不断。1912年至1920年的鲁迅日记中就记载了许多与季自求交往的情况。1915年1月17日鲁迅在日记中记:“午后季自求来,以《南通方言疏证》、《墨经正文解义》相假。”季自求不仅为鲁迅带来了书籍,还特别送给他南通的特产――嵌桃麻糕,鲁迅品尝过后,啧啧称是,认为其美味是名不虚传的。那么鲁迅喜欢吃的这麻糕到底是怎样的点心呢?南通麻糕选用芝麻粉、炒米粉、核桃仁、白糖等原料,精制成条状,然后切片,香、甜、松、酥,口感绝佳。因为它的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尤其适合于妇孺老幼食用。

梁实秋讲“狗不理”笑话

著名文学家梁实秋是在北京长大的,就美食而言,他可谓厚传“家学”,因为梁家祖辈曾经营过非常知名的河南菜馆。梁实秋后来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也吃遍了各地的佳肴美点,他以作家、美食家的笔力和鉴赏力,对各地美食的品评十分到位。梁实秋所著的《雅舍谈吃》就是一部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散文小品集,其文字如书中的美味一样脍炙人口。

点心的涵义在南方要比北方更加宽泛。北方人一般视糕点为调剂口味的零食,常常是临时补充的小吃,很少当作主食。南方人则不同,点心的概念已远远超出“点点心意”的意思,经常与主食相互混同,点心也可当成主食吃。比如,天津的包子是主食,到了南方就可作精致的小点心了。

点心主题范文第4篇

一杯浓茶冒着幽幽的热气

老猫在沙发上打盹

盘子里的点心聊得正盛

--

老胳膊.老腿面无表情

孤寂是天生的痼疾

两手空空以何对峙?

--

暮年的后背佝偻着无助

未来是近在咫尺的终点

响晴的春日是儿女们的幸福

独立,只为温暖根下那一片热土

--

眼望星空只对偶微笑

低头,看落花化春泥

谁能为衰老救赎?

2012年9月22日写

赵春华赏析:

这首诗是写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中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并且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峻,这是我们不能不面临的问题。谁为衰老救赎?谁为社会老龄化买单?这个十分严肃的社会问题在困扰着我们,不面对也不行。

点心主题范文第5篇

思维碰撞,灵感激发——立题的创意

陶艺创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除了有一些传统的教学课例之外,发挥的余地还有很大。挖掘有创意的主题,巧妙进行表现是展示创意思维的舞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方面一:创作主题应该宽泛,具有发散性、综合性等特点。例如确立以“手”为主题展开创作,它可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手的造型,也不单是某个造型元素的装饰和运用,它可以更像一个故事,有情节、发展、变化、甚至延续,能让学生展开一系列相关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在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手印做成浮雕的效果加以装饰,有的表现出关于手的不同姿势不同涵义的一系列造型,还有的想到把几个同学的手印泥胚再经过弯转、穿插、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创意结合体,非常具有个性。方面二:确立的主题应该着眼在“新”上。新颖的课题内容来源于生活,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学生观察、回忆生活中的事物,更注重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表现方法。教师在指导时要提供紧贴主题的文字素材,让学生看一看相关的图片和范例,使每个学生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形象素材,解决脑中无物的现象;或提供一个创作点,再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进行多样化的尝试。

由易入手,大胆实践——体验的创意

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游戏可应用于儿童的一切活动艺术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儿童心智的成长无一不是从游戏的兴趣出发的,陶艺的学习也是如此。从玩泥巴的游戏中感知陶土的质感,从而唤起对陶艺表现的浓厚兴趣。小学阶段的陶艺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使用陶泥进行雕刻与塑造物体的一种艺术活动形式。把教学中的基本技法融入到有趣的游戏当中,使陶艺教学具有游戏的魔力,能大大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对于刚接触陶艺的学生来说,搓一根泥条,绞一个麻花都能点燃他们的兴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安排看似随性的体验游戏,让孩子们依靠直觉和天赋,用可塑性强的泥巴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去过多理会理论上的种种要求,更容易展现儿童陶艺的独特美感。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传统陶艺的制作技法要求太高,要防止学生热衷陶艺的兴趣消耗殆尽,所以体验创意要把握好难度。

体验一:在《好好吃的点心》课题中,让低年级学生扮演点心师的角色,鼓励运用搓、团、捏、压等方法把陶泥变成各种形状,为父母,为小伙伴,为自己设计一款逗人喜爱的点心,他们会初步使用立体语言的零件来表现蛋糕的各种款式。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体验中,他们表现得越来越有兴趣,想象出很多有声有色的东西来。

体验二:低年级学生都有剪窗花的经历,让他们先用纸剪一幅团花作品,然后用搓、压等的方法制作一个泥饼,抛光后把团花蒙在泥饼上,切掉多余的边缘泥巴,再选择喜欢的颜色在蒙纸上刷一遍,团花所镂空的部分就涂上了颜色,而被纸蒙上的部分则仍保留陶泥本来的颜色,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对比的奇妙效果。这样的练习,看似都很随性简单,却可使学生减少对陶艺的陌生感,从体验中一边重温自己以往的经验和记忆,一边对陶艺又增进新的了解。刚开始练习时,对具体的创作内容可不作太明确的要求,只是随意捏制或搓出一些有趣的造型,体验陶艺典型的表现技法如徒手捏制法、泥条盘制法、泥板成型法等,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创意需要进行混合运用,使学生在随意之间不仅学到陶艺的基本技法,还体验到无尽的乐趣。

点心主题范文第6篇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

《面点技术》实习操作课和其它实践活动一样让学生作为主体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主体地位,根据我校目前情况,所招收的烹饪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在初中学校都属于不爱学习的差等生,加上社会的偏见,家长的压力及自己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导致他们内心产生一种自卑感和对学习的厌恶情绪,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课题,要学会先做人,后做事,端正观点,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面点操作实习课中,我大胆尝试采用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面点成形技术一章节中采用橡皮泥教学,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同行们的好评,因为橡皮泥制作面点中花、鸟、鱼、虫等很多形状品种可以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降低了实习教学材料成本费用,也熟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成形操作与成品形态的质量取决于成形技术水平的高低,面点成形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环节,它是面点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效率和效果,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是一个从模仿到逐步培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得益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技能训练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学导式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为主体,导为主线,教师改变以往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旧观念,树立教师为导向的新思路。在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上下工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矾碱盐膨松面团调制法这一章节时,通过一阶段学习后,要求学生思考并归纳为⑴针对不同季节的配料比例的变化?针对不同季节掺水比例及水温如何调节?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通过思考――比较――得出结论。根据不同季节各种配料比应做不同的调整。

2.启发式教学法 即在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向学生提出带有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尽量利用训练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更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解决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定势和思维障碍。充分发挥群体优势,从而取得更大的效益。

在学习宴席点心的配备这一章节时,我在讲课时不是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一张“满汉全席”的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然后归纳宴席的内容,即一桌完整的宴席是由冷菜、热菜、点心等几个部分组成。并引出行业上的一句俗语:即“无点不成席”,从而引出新课内容即一桌完整的宴席必须要有点心来配备,如果没有点心的配合就好比红花没有绿叶衬托一样。那么宴席点心应如何进行配置呢?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列举平时观察到的点心配备方面的实例。然后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每小组派组长汇报讨论结果。通过讨论得出:对于不同主题、不同档次、不同消费对象的宴席应配备不同的点心。作为烹饪班的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而且要让他们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三、探究教学在《面点技术》实习课运用中的思考

1.对探究式教学方法认识

明确科学探究的本质目前教师往往将科学探究这一概念仅仅理解为“科学过程”“动手操作”“让学生参加活动”等,而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能力重视不够。科学探究即从科学认识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科学和科学探究的本质;遵循探究式教学的原则。探究性学习有重实践、重问题解决、重开放、重自主、重体验和重全员参与等特点,同时还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应该切实做到课前启发引导、课中探究体验、课后深化,而不是简单提供自主线索,独立发现的机会;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可根据课程实际情况采用以下策略:⑴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⑵宜从部分探究过渡到完全探究,特别要注意交流和评价要素,要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学习;⑶平时教学中应挖掘适合探究的片段再辅以其他教学策略,探究不是唯一的学习方法;⑷要灵活运用各种探究式教学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所教学科的有效的、科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2.实施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结构分析,分析哪些教学内容最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对每一节的内容进行充分准备,最后按照“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要求,做教法的准备(补充的信息、创设的问题情景、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教学过程,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

点心主题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象征意象 头发 梨花和骡子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一位重要黑人女作家,也是民俗学家和人文学家。她在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1937)中以表现女主人公寻找自我身份为主题,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塑造了全新的黑人女性珍妮。赫斯顿颠覆了黑人女性传统的失语依从的形象,展现了更加复杂真实的女主人公,使珍妮成为“第一位具有独立自主思想,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黑人女性人物”。沃克也认为赫斯顿是第一位把“黑人作为完整,复杂,没有被缩小的人”来塑造的作家。因此《他们眼望上苍》被视为二十世纪妇女文学的经典,赫斯顿也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先驱。

为了展示个性丰富的女主人公珍妮的内心世界,赫斯顿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象。查尔斯说:“象征主义可以定义为表现思想和情感的艺术,通过暗示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并且通过使用不加解释的象征符号,在读者心里将它们重新创造出来。”象征意象的运用使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意,也极易引发读者的感触和共鸣。本文旨在分析小说中三个主要象征意象即头发、梨花和骡子,探讨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及其在表达主题,烘托人物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揭示主人公珍妮渴望自由平等,寻求自我身份的成长阶段,展示了她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一、头发

头发是贯穿小说中用来表现珍妮的女性气质和身份的最突出的象征。珍妮在十六岁时被迫嫁给了拥有六十英亩田产的中年黑人洛根,但一年不到,珍妮就发现他不再用诗一样好听的语言和她说话了,而且也对她的秀发丧失了兴趣,“他不再惊叹她长长的黑发,不再抚弄它”[1](P28)。她明白了婚姻不能造成爱情,后因渴望新的生活而跟随乔迪离洛根而去。但结婚之后,专横跋扈的乔迪要求珍妮用头巾将头发包扎起来。“乔迪从来没有对珍妮说过他多么爱吃醋。他从来没有告诉过她当她在店里干活时,他是多么经常地在想象中看到别的男人沉溺在她的头发里”[2](P58)。在两人二十年的婚姻中,让珍妮扎起头发体现了乔迪行使的一种权力,表现出他对珍妮加以控制和操纵的欲望,等于向她发出一个信息,即她的头发并不属于她,可以任意披下。他的自负冷酷使珍妮感到窒息和压抑。珍妮生命中的最后一个男人甜点心就和她的前两任丈夫不一样,在与珍妮初次相识后不久,他对她说:“我一个多星期都没睡好觉,就因为我特别想把手埋在你的头发里。简直是太美了,就像把脸贴在鸽子翅膀下面一样的感觉。”[3](P111)甜点心对待珍妮的头发温柔体贴,正是在这样的情景下珍妮才能做真正的自己。甜点心通过颂扬珍妮的美而表达了自己的爱,他爱的就是珍妮,而不是试图把她变为一个自己的附属品。

赫斯顿在第八章借珍妮之口抨击自恃优越的男性中心主义,强调了女性主体意识。乔迪临终前,珍妮对他说:“你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年了,可是你一点也不了解我。——你一辈子为所欲为,肆意践踏他人,然后宁死也不愿听人家讲这些。”[4](P93)也许珍妮想说的是乔迪并不明白她是多么看重自己的头发,也不了解她的内心世界。这些话显示出她敢于质疑乔迪权威的抗拒态度,和勇于变被动为主动的反叛精神。当乔迪死后,“她扯下头上的包头巾,让浓密的头发垂了下来。长长的,光泽犹存的头发”[5](P95)。这象征着珍妮终于从被压抑和被限制的从属地位中解脱出来,重获自由,找回自尊,悦纳自我。

二、梨树

另外梨树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赫斯顿通过使用它来象征珍妮对相互包容的理想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少女珍妮春天喜欢在后院一棵开着花的梨树下度过空闲时光,一天她仰面朝天躺在梨树下,“看见一只带着花粉的蜜蜂进入了一朵花的圣堂,成千的姊妹花萼躬身迎接这爱的拥抱,梨树从根到最小的枝桠狂喜地战栗,凝聚在每一个花朵中,处处翻腾着喜悦。原来这就是婚姻!她是被召唤来观看一种启示的”[6](P13)。珍妮内心深处的性意识开始觉醒萌动,她渴望像梨树接受带着花粉的蜜蜂一样得到男子的爱情,她想:“啊!能做一棵开花的梨树——或随便什么开花的树多好啊!有亲吻它的蜜蜂歌唱着世界的开始。”[7](P13)鲜明的梨花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珍妮所亲身经历到的那种迷醉的幸福感和欣悦之情。

但是珍妮听从外祖母南妮的安排,嫁给了一个“看起来像墓地里的骷髅”的洛根,一个终日为财产劳碌的物质至上主义者。这第一次婚姻毁灭了珍妮对于婚姻会带来爱情的天真幻想。她认为“洛根的形象亵渎了梨树”[8](P16),并意识到除了得到丈夫的爱,一个女人还应该得到尊敬,活得有尊严。在珍妮与乔迪的第二次婚姻里,赫斯顿继续发挥梨树的象征作用。在跟随乔迪离开之前,“珍妮久久拿不定主意,因为他并不代表日出,花粉和开满鲜花的树木,但他渴望遥远的地平线,渴望改变与机遇”[9](P31)。穿越地平钱的渴望使珍妮决定离开洛根与乔迪一起出走。虽然后来乔迪为珍妮提供了金钱所能买到的一切,但由于珍妮受到其他男人的关注而使他妒火中烧。在这次婚姻中,珍妮意识到一个男人应当信任他的妻子,并给予她体验新生活的自由。直到与甜点心的第三次婚姻,珍妮心中成为一棵梨树的梦想才得以实现。与甜点心在一起,珍妮感觉自己成为了真正的女人,她认为“他就像女人在心中对爱情的憧憬,他会是花儿的蜜蜂——是春天梨花的蜜蜂”[10](P114)。他不仅欣赏珍妮的美丽,智慧和独立,而且也对她表现出温柔,信任与尊重。

点心主题范文第8篇

中国青年报:美国幼儿园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陈露:就我女儿入读幼儿园这一年而言,课程安排以玩为主,没有“教”太多的知识。她的一天基本是这样度过的:早上10点半以前是父母送孩子入学的时段,早到的孩子吃早点或自己玩耍;10点半以后是主题课,会根据该月的主题做手工或讲故事;12点吃午饭,饭后午睡;3点吃午后点心,然后做游戏、唱歌或讲故事;4点户外活动;5点吃傍晚点心,等待父母接走。

我女儿入读幼儿园一年来,最大的变化不是学会什么知识,而是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幼儿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哪怕是两岁的孩子也要求自己洗手、吃午饭,吃完把桌子收拾干净,如果不穿尿不湿就要求自己上厕所。还有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我看到两个小孩争抢玩具哭闹时,老师要求双方把事情说清楚。即便他们才牙牙学语、口齿不清,老师也耐心请他们说出原委,而不是立刻干预。可能正由于这种有意的培养,美国孩子表达能力很强,两三岁的孩子看到同学的父母都能大声打招呼,会有意识地表达喜欢或不喜欢什么、需要帮助等意思。

中国青年报:听说美国儿童教育的核心之一是“尊重”。但国内有人觉得,这会让孩子不懂规矩。你怎么看?

陈露:美国种族多样,我女儿所在班级一共7个人,就有4个孩子来自多语言家庭,即父母有一人母语不是英语。因此,尊重孩子个体独立性和成长环境的多样性,是幼儿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则。我女儿入园时,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也完全听不懂,整日沉默不语。但是,老师从不给她压力,耐心等她慢慢适应。当我着急询问女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时,老师们很淡定地说,她在进步,不必担心。老师对孩子说话,也多用问句,很少用命令式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