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奇妙的物理现象

奇妙的物理现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1篇

一、利用影视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新奇激发学习情趣

利用影视媒体创造物理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在讲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节前,就可通过VCD放映一些科教片,让学生感知物理的奇妙:为什么火箭能飞上天?什么力使苹果下落?平静的水面为什么会产生倒影?平面镜为什么能成像?哈哈镜是怎么回事?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等等。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巧用电脑动画阐述物理现象 形成直观认识

物理教学中常常需要列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它是构成物理基本理论的基础。由于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缺乏留意观察。尽管教师吃力的描述,但效果仍不理想。这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现象和过程。比如在讲《运动和力》一课时,应用惯性解释日常惯性现象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由于物理现象瞬时性变化,又涉及力学和运动学中的几个概念,情况较复杂,难于理解,因而回答不清或回答不完整,感到难学。针对这一具体情况,在教学中,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控性、分解性、再现性的功能,把这一具有瞬时变化的物理现象放"慢镜头"。同时对小车、木块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逐个分析,由于直观清晰,模拟逼真,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理解,因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结合课件解疑难理解物理现象

解疑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思,思则能解疑。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能为学生创造出形形的物理问题,用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思维活动。在讲《浮力》一节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在不同情况下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和变化,以问题形式演示。如:1、当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密度液体之中,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体积不同的物体浸没在同一密度液体之中,决定浮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这里教师紧紧抓住阿基米德定律及公式,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关系因素出发,借助投影的直观形象,将各种情况板书对比、比较、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阿基米德定律的内涵,让学生彻底澄清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由于电脑多媒体的画面形象逼真,启发思维效果良好。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新的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

建立感性认识,则能化难为易。使抽象的物理规律变得生动形象。这样,学生学习时就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善用检测软件进行课堂练习 快速反馈教学效果

教育学表明:教学过程实际上一个完整的信息和控制过程。而控制过程又是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利用电子幻灯片或自制投影片科学设计课堂练习题,能有效的进行知识检测。比如将某些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制成填空、填图、填表,以及选择、判断、改错等等各种类型的标准化训练习题制成课件或投影片。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握时机,通过投影及时映出,学生可口答、笔答、讨论;有时还可把学生答案用视频展台当即映出,进行讲评。其容量大,题型变化多,方法灵活,出示快捷,反馈及时,作用显著都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及的。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2篇

在教学中,充分使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引领学生动脑动手,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从生活到物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帮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动脑能力。

一、制作“奥斯特实验”教具

奥斯特实验是中学物理重要演示实验之一(初、高中皆用)。实验器材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比较麻烦。课本提供的演示过程往往需要几个人合作才能完成,多数学生看不清现象,效果不理想。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制探究实验,既显现了实验效果又提升了教学质量。

图1

实验过程:

1.实验材料:纯净水透明塑料瓶(方形为好)、缝衣针、塑料泡沫、磁铁、导线一根、干电池一节、水等。

2.实验步骤:

(1)在塑料瓶的底和盖中间各打一个小孔,孔径与导线粗细相当;

(2)在瓶身开一小窗(以便加水、放小磁针);

(3)将导线沿瓶身中间穿过拉直并在瓶外打结;

(4)将缝衣针磁化后穿过塑料泡沫小块作为小磁针;

(5)将小磁针浮于瓶中水面与导线平行;实验时将导线两端分别与干电池的两极相连,小磁针指向立刻偏转,现象特别显著。

实验技巧:

(1)瓶内加水要适量,水面低于导线,使小磁针漂浮于水面时和导线竖直相距大约3mm;

(2)在导线和塑料泡沫小块之间滴一滴水使小磁针能静止于导线下面而不发生漂移;

(3)将瓶南北方向放置与小磁针平行;

(4)将小磁针两端涂不同颜色便于观察。

教具特点:取材容易、经济,制作简单,巧妙地解决了直导线的支架和小磁针的支架问题,也减小了小磁针转动时的阻力,效果明显。学生从找材料制作到完成实验,拓展了知识面,学会了自制指南针,探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理解了磁场的基本性质,掌握了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

在塑料瓶侧面竖向打几个小孔,装上水。根据水从孔中流出的现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2)。

图2

三、探究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

在塑料瓶盖和颈周围打许多小眼,装上水,挤压瓶身观察水喷出的现象,探究液体传递压强的规律(图3),生活中可用来浇花和洒地。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3篇

一、问题的设置,要具有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又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生活中处处能够寻觅到物理的身影.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物理学科中的趣味因素,找到物理和生活的衔接点,然后将趣味因素与教学问题相整合.这样,物理教学问题才能显得更加形象生动,更易于学生理解.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能得到激发,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例如,在讲“奇妙的物理现象”时,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接触物理的起点,讲好这部分内容能让学生对物理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我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高低蜡烛,哪只先灭?水煮金鱼,鱼会死吗?水顶乒乓球,乒乓球会怎么样?这些问题是具有趣味性的,使学生对水煮金鱼这个问题有浓厚兴趣.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认为鱼应该不会死,也有的学生认为鱼会死.这个问题,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考的激情,充满浓厚的探究欲望.为了满足学生的要求,我演示这个实验,最后得到的结果是金鱼安然无恙.学生对这个实验结果表示很惊奇,即使是一开始认为鱼不会死的学生亲眼见到这个实验结果后也表示很惊讶.在这个课例中,我利用有趣的问题,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

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认知,给学生一种“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感觉.这就需要教学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层次性,让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这样设置问题,能降低问题的难度,帮助一些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建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也能让一些物理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滑动摩擦力”时,我先让学生思考“什么叫作滑动摩擦力”,让他们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对这个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然后让他们思考“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学生提出接触面必须是粗糙的,才能产生摩擦力;也有学生认为两个物体必须贴一块,并且中间有力的存在;还有学生表示两个物体之间要相对滑动,才能产生摩擦力.学生的阐述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通过思考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我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得出产生滑动摩擦力的条件.接下来,我设置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对这些因素进行猜想,并通过实验带领学生对其进行探究.同时,引入了“控制变量法”研究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地探究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最后,我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对问题的设置有层次性,先让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问题也越来越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系统得到完善,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效地体现出问题的价值.

三、问题的设置,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4篇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一节时,可在装满水的杯上用硬纸片盖住并倒过来,发现水并不流出,纸片也不下落,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让两个学生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觉到巨大的大气压力,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又如在讲授水不善于导热的内容时,在装满水的大试管里,放入一条小金鱼,并用网状物将其隔在试管的底部。当在试管上部加热直到沸腾时,底部的鱼还在自由自在地游动,说明水不善于导热。当在试管底部加热时,不一会小金鱼就会肚子朝天--死了,这说明水传热主要是通过对流来实现的。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

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动量和冲量时,让两支相同的粉笔分别从同一高度直接落到桌面上和落到有厚毛巾铺垫的桌面上,可以发现直接落到桌面上的粉笔断了,落到厚毛巾垫上的另一支却完好无损,老师由此引人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讲授。又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下落,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引入课题,使学生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进入听课角色。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用一个单摆来做实验。先将摆球拉个较大的角度使之贴近眼睛,人站着不动,然后放手,使单摆摆动起来。很多学生都替老师担心,生怕摆球会碰到老师的眼睛。实验结果却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讲到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利用电影《刘三姐》里"抛绣球"的故事,并准备好"绣球"进行实验,一定会引人人胜、妙趣横生。抛"绣球"时,只有"绣球"和接球人的连线是"绣球"在该时刻的切线方向时,才能够接到"绣球",这个方向就是"绣球"在该时刻的线速度方向。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而且也记得牢,直到几年后,有些学生还说这个实验很有趣,印象深刻。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可以这样比喻:在被太阳晒过的烂泥塘里,当人踩上去时,稍硬的表面会阻碍你下沉;当下沉后,你想拔出腿来,烂泥又会阻碍你拔出腿来。再如,在讲理想气体等温变化的微观解释时.可这样比喻:你们班五十人,在教室里显得很挤,容易产生碰撞;而当把你们放在大礼堂时.碰撞的机会就减小了。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爱迪生和白炽电灯"的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体会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一道理。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例如,牛顿通过对苹果落地的思索,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的摆动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油罐车为什么要拖一条尾巴--铁链?在干燥季节里,在黑暗中脱下化纤衣服,往往能看到火星闪烁,这是什么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5篇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首先就要激发学习兴趣。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其原理往往是学生探求的悬念,所以学生对物理具有好奇心。由好奇产生兴趣,但由于应对学习物理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这种兴趣会被冲淡,这时教师就要运用心理学原理激发巩固其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按起因可分为直接兴趣、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眼前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是激发直接兴趣的有效途径。如果要使兴趣变为志趣(志趣是兴趣的高级水平),就要激发其间接兴趣。什么是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由事物的结果引发的兴趣。比如,一个学生对文学感兴趣,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但想到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即使当了作家),计算机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办公用具,于是也对计算机产生了兴趣。所以要激发间接兴趣,就要讲解物理在生活中以及科技领域的巨大作用,树立起他们远大的抱负与雄心壮志,这样兴趣就能变为志趣。兴趣便持久而不衰了。有了强大的学习动力,学习中的困难就不在话下了。

既然兴趣普遍来源于对物理现象及原理的好奇心。则物理实验就正好是揭开物理奥秘的重要手段。那么,就要发挥物理实验的优势,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建立在物理知识感知基础上的,物理实验将奇妙无穷的物理现象及其原理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感知与分析去认识世界。比如磁场中电子运动的圆形轨道,有趣的布朗运动等等,其实验过程就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将兴趣引向深入。无论是做实验还是讲解知识,既然要“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就是其手段之一。启发启发,启要得法,启不得法,便启而不发。会启发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应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启发性的物理情景,能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深入浅出的比喻,都可以启发学生产生奇思妙想,甚至产生创新思维。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指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用”。这说明教师的启迪引导是多么的重要,物理教师就要在探索教学的启迪艺术上狠下功夫。

其次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上面谈了用启发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这一前提下,须进一步帮助学生找到好的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培养怎样的思维品质,首先要找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再对症下药。通过长期了解,学生进入高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是物理意识不强,什么是物理意识,物理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物理问题时能用物理的观念,物理思考问题的特点来构思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物理花的功夫不少,但成绩并不理想。就是物理意识不强的原因,物理意识不强其表现有如下一些。如虽然学了新的物理知识,但面对一些未见过的题时,不能站在新的思维高度进行解决,只知死套公式,模仿做过的题目进行求解,或者根本无从下手。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 教学手段 注意问题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常会听到一些教师抱怨“学生不动脑筋,学生不思考,回答问题不积极,配合不好”等等。我认为归根结底的原因仍然是学生对所授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差。本人担任八年级物理课,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对这门学科是充满兴趣的,但是由于是接触的新内容会感到很陌生,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导致学生不愿意学或者学习效率低下。因此作为老师首先要抓住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一些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故事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在物理教材中很多的物理知识都有历史故事或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等,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在讲授新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必要时可以查阅资料做些补充,为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做好准备。如在讲解密度和浮力时可以利用阿基米德的故事讲给学生:有一次,让工匠给做了顶皇冠,他怀疑工匠把黄金贪污了而往其中掺加了其他金属。请阿基米德来鉴定。阿基米德苦想了多以没有找到好的方法。一次他去洗澡时,发现自己跳进升满水的浴缸时水溢了出来。他忽然来了灵感,高喊找到了、找到了!同学们,阿基米德到底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激发在课堂上使学生一步一步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圆满完成本节课的任务。

2.利用课上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演示实验师物理课上必不少的内容,实验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课的演示实验。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用一个水杯里面灌满水向杯口盖上一张纸,问学生如果倒置会有什么现象呢?学生会说:纸会掉下来,水会流出来。可是演示的结果恰恰相反。学生们看着这个实验简直惊呆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把话题引向本课的内容。这样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制造悬疑,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奇妙知识的动力,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也可以使本节课的课堂收到良好的效果。

3.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常识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在物理的教学中有很多的知识都是和生活中的常识相联系的,只要教师细心地发现,就可以找到很多的生活实例帮助我们导入新课。例如在讲镜面反射时,可以提示学生在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镜子,学生会答出:平面镜,让学生在回忆自己平常照镜子的感受,问学生你照镜子知识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形象,你可曾考虑过镜子中的自己离真实的自己有多远吗?在给学生一面镜子让学生自细的观察和体会。进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回到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样式的镜子,学生回答出汽车的后视镜,摩托的后视镜,哈哈镜等使学生在平面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使学生感到物理真是奇妙无穷。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现象有些事在课堂上演示或实验室里都无法完成的。这些知识学生接受起来就不是很直观。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把一些物理现象、图片或影视片段播放给同学们。当这些鲜明逼真的视频图片和影视片段展给学生产生强烈的视听刺激从而使学生探知欲望得到激发,从而对本课的内容就有了强烈的兴趣。

二、 在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清醒地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学生掌握教材新知而服务的。我们不能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冲淡传授新知的主题。因此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要精心选材,紧扣科目内容,切不可偏离主题哗学生一时之宠。

2.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不要占用过长的时间,只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可。不能使自己的演示或视频等用时过长。把物理课变成了演示课。这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的方式和方法要适当。

3.在课堂上由于每个学生心理状态不同、认知接受能力不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即使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表象出来的参与热情和兴趣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让学习兴趣高涨的学生去带动感染其他同学,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每节课的主人。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7篇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

进入八年级以后,初中生初次比较有意识有系统地接触物理现象。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逻辑思维还不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对于基础理论及基本概念的讲解要在科学把握内涵的前提下,深入浅出,直观生动,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生活中有许多素材,有许多奇妙的物理现象,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发学生兴趣。恰当创设物理情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跟据初中生物理思维发展特点进行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观察积累,取得感性经验,加深对理性知识的认知。鼓励学生多动手,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验成功。不断产生兴趣。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视野。结合本地实际,选取学生常见的事例进行教学。

二、注重分散突破难点

(一)教师要通读教材,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分散难点。初中教材中比较直观的、对思维能力要求较低的内容,如测量、力、运动、用电常识,一般都能较好地掌握,达到教材要求;而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如八年级教材中压强、浮力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出错最多。

(二)循序渐近,习题设置由易到难

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决定了物理思维有其独特的方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要用“物理的头脑”来分析问题。物理学科学性的本质表现是它的逻辑性,逻辑思维不仅在物理学的发展上起了主要作用。在物理教学和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不断设置习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奇妙的物理现象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视实验,才能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物理实验演示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2)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悬念,然后通过授课解决悬念;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精神健旺,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欲讲内容,做一些随手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3)用具有惊险性出乎学生意料之外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密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通过实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为下一步解决“为什么”作好准备。 (4)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实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应体现出机智和俏皮。课前,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有声有色,才能带着愉悦的心情传授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学生动风趣,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势能和相对高度有关时,可以用从课桌上跳下来和从三楼上跳下来进行比较,肯定会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在授课时,如果在适当的时机故意讲错,也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记得牢。 (2)教师授课时,要有丰富的情感,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情趣;丰富的情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也是教师道德情操的要求。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增强他们的理智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 教学一方面是进行认知性学习,另一方面是情感交流,两者结合得好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简单的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消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心理。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授课时的语言、声调、动作要富有感染力。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3)讲述有趣的物理现象、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介绍物理学史的发展、物理学家的情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给学生适时讲授有趣味的故事是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补偿方式。 (4)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从现象中感知物理意义;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从观察中发现的。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引导,学生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 (5)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时,会情绪高昂、兴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败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积极性。其实,中学生感到学物理难并不都是学生的智力问题,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更大。因此,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与梯度、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在每单元授课完后,要认真进行单元归类复习,精心设计测试题,对于较难的题目在复习时可进行一些暗示,对差班甚至不惜“漏题”,使他们在复习时具有针对性,在测试时获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激发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实例配上板画,可以使许多难以说清的物理现象在黑板上一目了然。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解颐笑语,有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智中见志的特点和功能;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