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乡诗有哪些

思乡诗有哪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思乡诗有哪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1篇

有效教学,自然离不开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语言,且由“言”入“文”,由“文”育“心”,即: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而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提升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还应丰富文本内涵、拓展文本资源、填补文本空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升华,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让语言情感润泽学生心灵”。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内容,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重点难点

1.理解内容,背诵古诗,体会情感。

2.“诗文对照,以问带诗,感受文包诗的行文特点。

设计思路

以贯穿 “思亲”主线:了解为何而“思亲”——体会为何而“倍思亲”——品悟“思亲”之情——感受“思亲”之心。

预设流程

版块一:初读文本,感受思亲之因。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思考,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

交流归纳:王维十五岁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京城长安,已经两年。

通过创设语境的方式,进行引读,与文本和作者展开对话:

15岁还是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应该享受家庭温馨的时候,可王维已经——

王维的家乡远在太原,在长安举目无亲。两年七百个日日夜夜,在长安没有见到一个亲人,也没有亲人的一点消息,想起这些他会感到什么?板书:孤独

他把这种孤独写进第一句诗——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

【设计意图:情从何出?情从文出。本环节设计,教师通过语言的激情描述,将文中人物进行情感定格,将文本转化成情感生发的源泉,进而拨动学生的心弦。】

版块二:比较对照,理解思亲之情。

出示: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1.此时,家家户户在欢度什么节日?你知道重阳节有哪些习俗吗?

2.师:重阳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出示图片),你能用你学过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吗?

3.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这种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多么热闹,幸福的节日呀,看着别人一家团圆,王维怎能不思念亲人呢?课件出示:

当别人一家团圆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时,王维却站在庭院前,对着一弯明月,他想:

当别人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登高望远时,王维则( ),他想: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过节,越是激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独在异乡,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想起这些王维心中充满了什么?板书:思念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艺术的“空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性说话训练,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也大大丰富了文本语言内涵。】

看着眼前的景象,想到自己的处境,越发思念家乡和亲人——再读:“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版块三:图文结合,感受登高之景。

想起亲人的时候,王维最难忘的景象是什么?默读第三节,划出相关词语。

出示图片,采取图文对照的方式,加以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看,王维的兄弟真的在头插茱萸,登高西望,此时此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你是王维的哥哥,你想说:

“ ”

你是王维的妈妈,你想说:

“ ”

你是王维的朋友,你想说:

“ ”

师:多好的兄弟呀,多深的情谊呀,这里没有兄弟相伴,这里没有父母发关怀,这里没有朋友的慰问,“如今……思念着我呢!”(齐读)

让我们再次走进过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

师:王维目睹家家户户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到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的哪个词来表达呢?

生:思绪万千。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设置言语表达练习,搭起了学生和文中人物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文章的意境,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对文本的解读和创造,从而深化了理解,获得了独特的情感体验。】

版块四:情感升华、抒发思乡之心。

过渡:王维与亲人天各一方,重阳佳节不能相会,思乡之情愈渐浓郁,思绪万千之时,将这浓浓的思念溶进了四行诗句中。

出示古诗:

1.配乐范读。

2.换角色朗读,现在你就是王维,你会怎么读这首诗。

3.多么深切的思念,多么美好的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首诗(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计,让学生以王维的身份吟诵。朗读不再是机械的录放,而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宣泄。学生总喜欢把自己假想成某一兴趣的角色,他们有着很强的角色表演热情,加上丰富的情感积淀,学生的动情诵读水到渠成,朗读成了他们表达情感的内心需要,从而一步品出了诗韵。】

版块五:拓展延伸、感受古诗魅力。

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乡愁》。

2.让我们一起用真情吟诵这首《乡愁》吧!

3.同学们,你有过思念亲人的感受吗?请写一两句话或一首小诗,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思念(学生自由练写)。

小结:割不掉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于是,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倾诉我们的情感。集体诵读古诗。

师: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课!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在学生的动情诵读水到渠成基础上,从古诗入手,再回到古诗结束,首尾呼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让“经典”诗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可以直接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感受古诗的规律和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逐渐对古诗学习产生兴趣。这样的形式能增加学生的言积累,丰富课外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2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教学流程:板块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什么是佳节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传统佳节,你最喜欢过哪个佳节?

2.师:每逢佳节来临,我们就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欢聚一堂,度过这快乐的时光。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心的,但唐朝的诗人王维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板书课题)

3.读题,理解课题,课题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板块二:初读古诗,激发兴趣

1.“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首古诗中的一句,你们知道是哪首诗吗? 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谁来读一读,读准每一个字,每一句诗。指名读诗

3.过渡:王维的诗就像一幅画一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今天这篇课文也很有意思,文中有诗,诗中有文,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你可能会对诗有更多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读读这首诗背后的故事吧。

板块三:诗文对照,品悟文本

(一)了解为何“思亲”。

1.王维为什么思念亲人?屏幕出示: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2.这句话中有两个数字,是多少?从这两个数字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15岁——离家时年龄小;两年——离家时间久)

这是孤独的两年,是充满思念的两年,这两年是何等的漫长。谁能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师:看——(板画):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15岁的他却孤身一人在华山以西的异地他乡长安。对于他来说不是他的家乡,是另外的、别的地方,长安就是异乡。他自己就是到长安求学的一个客人,是一个异客。

师:长安和王维的家乡隔着一座险峻的华山,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唐代,回家只能靠步行,不仅要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而且过了华山还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程,回一趟家不知要走多久呢,不是想回就能回的啊!王维不知有多想念他的亲人呢。

4.这就是王维,他独自一人在书斋里,看着他,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背井离乡 举目无亲 冷冷清清 孤孤单单

孤独无依等)

5.请把你的感受送到这句话中。

(二)体会为何而“倍思亲”。

1.那是什么让王维“倍”思亲?请你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学生交流,出示第二小节,

3.节日是指什么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哪些习俗?

4.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重阳节过节的这种“热闹”呢?

(1)理解“兴高采烈”,能不能把兴高采烈换一个词?

(2)理解:扶老携幼。扶:搀扶;携:带着。看,这一家老老小小团聚着,一家几代人欢聚在一起,多么热闹,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谁来读出这种幸福的感觉?人间最幸福的莫过于团圆了。谁再来读?

5.师: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出示:扶老携幼、登高游玩、欢度节日、兴高采烈)你能把这组词串读好吗?

6.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

齐读句。

7.师:看着别人一家团圆,那么开心,小王维呀,你此时心情如何?(师相机请两位学生说)

8.正是这热闹景象、欢乐气氛触动王维的思乡情怀。齐读这句话。

(1)过去的700多个日日夜夜,王维就一直在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如今,当他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现在你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吗?(更加思念,比以往更思念了)。读句。

(3)谁来读读第二小节,读出重阳节的热闹,读出王维的“倍”思亲的心情。

(三)品悟“思亲”之情。

1.过度:重阳佳节的欢乐不属于王维,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中。

2.诗人王维想到了些什么呢?出示第三自然段。

3.师: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如今王维孤单一人身处长安(指板书)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两地隔着高高的华山,这就是——板书: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4.师:文字能读出感情,这里的省略号也能读出情来呢,这里的省略号它包含着什么?

师引读:这里的省略号也多么像一条长长的思念小溪,缠缠绵绵翻山越岭,带着诗人回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可是此时,诗人只能长叹:如今,我们……

(四) 感受“思亲”之心。

1.过渡:王维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他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未来,想到了兄弟们,想到了现在自己的孤独,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中的哪个词语来表达呢?(思绪万千)王维将无限的思念,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2.出示古诗:指名读

师:同学们,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作客他乡,这就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在一起去登高游玩的情景让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王维想到兄弟们肯定和往年一样,头插茱萸,携手登高,嬉笑欢乐,可独独少了自己一个人,这就是——

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块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某些时候,深深地体会着每逢佳节倍思亲”,你能举例说说吗?(边防战士、海外学子、华侨、台湾同胞等)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感;意象;诵读;感悟;鉴赏

现当代的经典诗歌如同古典诗歌一样,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诵读优秀的诗歌能增长见识,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获得真、善、美的启迪,进而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诗歌,无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与智慧,彰显着深刻的寓意与哲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可见,教材中的经典诗歌承载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通过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呢?

一、加强吟诵,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吟诵,注重的是涵泳、体悟和意会,这是一种传统的但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至今在课堂教学中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诗歌教学不能离开吟诵。恰到好处的吟诵能够促使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诗歌的音乐效果上,有助于唤起学生对诗歌内涵的初步感知。

“诗贵言志”,古今中外的诗人借助了诗歌这一美好形式抒发了世间美好的情绪与思想。情绪乃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把自己体验过后的情绪传给别人,而使别人也为这情绪所沾染,也体验到这些情绪。”托尔斯泰这番话告诉我们情绪具有感染性。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通过自己的激情范读,传达诗歌中积极、向上的情绪,传递诗情,以情怡情。

教学诗歌倘若只是一节诗、一节诗地按部就班地进行生硬而枯燥的讲解,必定会使学生深感厌烦;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则是理解、感悟的一计良策,倍受学生欢迎。教师要善于从情感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细腻的诗歌诵读指导和训练。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其次,要读得抑扬顿挫,要通过语调及轻重音的变化去表现丰富的情感;第三,要善于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读的方式应不拘一格,如可以采取自由读、配乐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含英咀华,让学生从诗歌文字的奇妙组合中感知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如教学诗人何其芳的《秋天》,笔者就指导学生用喜悦的语气、舒缓的节奏,去传达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与热爱。读着读着,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独到发现,对这首诗歌的美有了整体上的感知,获得了对诗歌情感深层次的理解。

二、借助想象,感受意象,鉴赏语言

诗歌不同于其他文体,它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借助形象来思维,反映诗人心目中的世界。这一创作规律决定了欣赏诗歌需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茶道在品,诗道在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要以读促品,指导学生捕捉意象,凭借想象和联想引领学生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总要从自然界或生活中选取一些物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饱含诗人感情、带有主观色彩的物象就是诗歌的“意象”。诗歌最易打动人的东西是情感,而情感是依赖诗歌的“意象”来表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感受诗歌的意象,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笔者就启发学生想象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子的?街市上的人儿有哪些活动?……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化的想象时空,也点燃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何其芳的《秋天》,语言极具凝练性和跳跃性,其中的每一句诗都展现了一幅优美的图画,三节诗又巧妙组合成了三幅复合画面——“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笔者教学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像和联想,启发学生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锁定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先在头脑中构筑画面、放映画面,再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把画面内容和意境描摹出来,以达成视觉再现的效果。

此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教学现代诗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咀嚼、品味诗歌的语言之美。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思考,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感受作品的审美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比较分析,领悟特点,品味理趣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曲 阅读 鉴赏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是新课改《考纲》中的一项重要考查内容,而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又常常是考查的主要载体。所以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就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尽管我们都明白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是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教学中也都会更加谨慎地对待,都能就如何答题高谈阔论,但真正落实到学生那里还是收效甚微,即也是盲点——它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困惑。

那么,如何走出困惑,能让古诗词曲的阅读鉴赏如沐春风、如浴阳光般轻松愉悦,从而打开他们内心的领悟之锁?笔者认为,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让学生明白和掌握其鉴赏策略,以期运用自如。下面以经典试题为例,谈一谈古诗词曲的鉴赏策略。

策略之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我们对诗歌形象的鉴赏,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领会其要旨。

一.借助诗词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词形象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考生能判断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作用与意义。而考生要正确判断诗词中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则要善于领悟“形象”的“象”外之义。因为诗歌形象都包含着诗人的思想,倾注着诗人的感情。其提问方式有: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或这首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试对这首诗所吟咏的某种形象作简要的分析。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找到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意;②用精炼的话语概括形象的特征;③结合诗歌的主旨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如(2012年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时光。②便作: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古诗的思想感情能力。这是一首怀人伤别的佳作,为秦观早起的暮春别恨之作。“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另外,“栁”谐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别之说。所以,本词中“杨柳”应该还有象征离别的意思,可指惜别、依依不舍等。“飞絮”既扣暮春时节,又寓年华易逝或漂泊不定。因此,这两个常见意象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就有了以下复杂的情感:伤别之愁,怀人之情,韶华易逝之叹。

〔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策略〕诗歌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说理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创造一个或一群“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读者欣赏诗歌,就要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意象就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要领会诗歌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和象征意义,诗人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比如说到“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等。因此我们要对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所了解,看到了某个意象,便要想到它表达什么情感,体现什么主旨。

判断诗中意象所指代的象征意义,可用下述三种方法:

(1)套用法。把平时积累的意象的象征意义记住,考试时直接套用。平时学习时可以搜集一些,作些分析,考试时可以套用。

(2)联想法。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其本来义和指代义往往在特点上有某种联系。如梅傲冬而开,故常取其不畏邪恶之义;竹空心,故常取其谦虚之义,又因其直而有节,故常取其有气节之义,等等。

(3)谐音法。如“柳”因与“留”谐音,故其常指代“不愿朋友离去,依依惜别之情”;“莲”因与“恋”谐音,故其常作为爱情的象征。

二.借助诗词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在意境的创设上,画面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作者着力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静谧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勾勒出恬淡闲适的意境。其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注意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语言力求优美。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谈,要答具体。

如(20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意境的能力。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从第三句始写“平明日出”可知,此是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时而兵戈相拔,偶有铮铮之鸣。栖息在沙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唤腾空飞去。“战初归”乃正写“度破讷沙”之事,写飞雁,有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句写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这是一幅何等壮观景象!而战士的归来也使沙漠增辉: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这又是何等光辉的人物形象!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得到高度统一。

〔答案〕全是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相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策略〕要领会诗歌意境,就必须从把握诗歌的形象入手,并由此展开联想,利用想象,善于补充,巧用互衬,互相彰显,做到心“领”神“会”,进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如上题诗中,诗人抓住北方战场的特点,着意描写了唐朝军队在沙漠一带,战败入侵者,初战告捷而返回时的情景。首句用“雁正飞”点出时间,并用鸿雁报喜讯之意,预示了第二句“辟鹈泉上战初归”。画龙点睛有报喜的雁队,地上是胜利归来的将士。三四两句,进写“归途”之景,抓住“平明日出”、“满碛寒光”这些很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把“归途”之景写得很有特色。长途跋涉,连夜行军,无有疲劳,这里有胜利的喜悦。告捷归来,穿行于沙漠之地,自然无人欢迎,只有“满碛寒光”。“满碛寒光生铁衣”,沙漠中的寒光,似是从战士的铁甲而来,是受“铁衣”的感染。诗人写出沿途的沙漠之景,正是写出了对归来将士欢迎的感情。这些都需在想象补充中完善。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在形象认识过程中,要注意诗歌常用的含蓄、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理解其明言此实在彼的特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实质上是对诗歌抒情主体形象的认识理解和对诗歌意象的体味。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全诗的意象有哪些;第二,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有何特点;第三,为什么创设这样的意境,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高考命题在考查诗歌形象上,也主要考查两点,第一,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第二,对诗歌意象的体味,包括诗歌的色彩、构成、情味等。

(1)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可以用“形象类型划定法”来分析,即按照古典诗歌常见形象类型来进行具体分析,其主要类型有:忧国忧民型,怀才不遇型、壮志难酬型,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型,豪放洒脱型,爱情绵长型等。找到对应类,再作具体入微的个体分析,以显示其个性特点。

(2)对诗歌意象的体味,实际上是对诗歌的色彩、构成、情味等作出具体理解。可以采用“意象类型找位法”来分析,即诗歌意象一般可分为情、物、景、事、古迹等类型,而每一类往往有特定的文化积淀,形成独特的意蕴寄托,我们要做这方面的积累。同时,要结合对作者的个体认识,对时代背景的联想,分析这些意象与作者的“情”的结合点在哪里,体味其独特意味,感受其独特形象,如此,才能准确而有创建性地做题。

三.借助诗词形象,体会诗中哲理。

这类诗词作者往往是把自己对自然、事理的顿悟或体察诉之于笔下。

如(2012年湖北襄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①期不来。

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注】①可人:知己

宋诗重理趣,请说说本诗蕴含了一个什么道理?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哲理能力。全诗通篇以议论为主,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具体感触。首句“书当快意读易尽”,人逢喜事精神爽,快意时,阅读效率倍增,但往往书很快就读完了,因而不免觉得未尽兴。第二句“客有可人期不来”,“可人”,即可心合意之人,亦即良友,“期不来”,欲晤良友而不得。诗人一口气将一本好书读完之后,希望能同朋友一起交流读书所得、讨论作诗的甘苦。他思友心切,若有所失,因此发出了“客有可人期不来”的慨叹。第三句,诗人以好书易尽,可人不来这两件事,推出“世事相违每如此”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用以说明世事多舛,人生难得事事如愿。这一句貌似达观,其实诗人内心充满了忧愤。第四句紧接以“好怀百岁几回开”,言人生百年,真正高兴之时能有几次?带有洞穿世事人生的禅理,可视为对人的劝导,也可视为诗人对自己的安慰。宋人爱用诗来说理。诗人多以冷静的态度来体察客观事物,善于把带哲理性的认识写入诗中,显得精深,富有理趣。这首诗同苏轼《题西林壁》、朱熹《观书有感》等脍炙人口的理趣诗的上品相比,虽略逊一筹,但仍是一首好诗。诗中所讲的道理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亲身感受,所以读来并无枯涩之感。吴曾认为,这是陈师道的“得意诗也”(《能改斋漫录》),评价是中肯的。

〔答案〕人生中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

〔策略〕在有些古诗中,作者往往于写景状物中渗透议论说理的成分,从而使读者在接受其形象感染的同时,对其中蕴含的哲理仔细玩味后心领神会。这类诗词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例如2012年北京卷第11题,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者以登山所见和所悟,向我们道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一朴素的哲理。类似的还有王之涣的《登黄鹤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观,气势雄阔。三、四两句诗,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便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义深远,耐人寻味。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策略之二:鉴赏诗歌语言美

诗歌鉴赏是由感知文学形象开始的,然后才能进行审美判断。而文学形象又是由语言来塑造的。要正确感知诗歌的形象就必须从语言的理解与分析入手,通过对语言的感悟,经过形象思维,从形式到内涵,由感知到评判,由表及里来判定。

其提问方式有: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哪里?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①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②用一两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准确含义;③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④适当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如(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案] “藏”字,意思是“掩盖、隐藏”;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覆盖的边塞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意思是“侵入、穿透”;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解析〕这道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语言的能力。这首诗是诗人送一位邹姓卸任县令去灵武的送别诗。邹明曾担任过西畿县县令,在任三年,连他骑的马都没有养肥。为偿还欠债,只好把佩剑买了;任满还乡时,也仅仅是载着一些书回去。五、六两句是写作者想象之景,“边雪藏行径”,作者调动视觉,想象朋友游宦灵武,边塞大雪纷飞,一个“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雪之大,天气之恶劣,又写出了朋友跋涉之途的形单影只的孤独。“林风透卧衣”进一步写邹明府的衣衫单薄,邹明府去灵武时,大雪纷飞,积雪覆盖了人行之迹,寒风刺骨,他单薄的衣衫抵挡不住寒冷。“林风透卧衣”进一步写邹明府的衣衫单薄。一个“透”字,作者从触觉的角度,既写出了风之急,天气之寒冷,又写出了朋友跋涉之途的艰辛,字里行间表露出朋友不畏艰险的坚定意志,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远游的关切和思念结尾两句继续虚写朋友到达灵州时,听到清晨戍军的号角才刚刚吹响,客栈还没有开门迎接旅客,通过细节描写来交代朋友远游的时间。

〔策略〕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字词,这些字词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怎样理解炼字在诗中的作用呢?

1.套用法。总结常见的各种词类作为关键词时的作用,在理解具体诗词时,结合诗句,尝试套用。

2.删字法。就是先把一句诗的意思把握清楚,然后再把这个关键字去掉,看原来是个中哪些意思、哪些特点、哪些好处丢了,这些丢了的内容,就是这个关键字的作用。

3.换字法。同删字法相似,先把一句诗的意思把握清楚,然后用另外一个较普通,但相近的字来代替它,看效果如何。其不如关键字的地方,就是关键字的作用。

4.逆推法。一种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问的意思中所给出的好处。如“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回答问题时,当然要说用得好,“好处”中的一点就是“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另一种情况,就是根据全诗表达的情感,说明的道理,看某字在诗中的位置(联中的位置),进行逆推。

常见词类作为关键词时的作用:

1.动词——巧用动词,可使是个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2.形容词——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融其物,如临其境。

3.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

4.虚词——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婉,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词(主要是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增强韵律感、节奏感,使诗文更生动更形象。

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增加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策略之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就诗歌创作而言,“表现”就是把客观事物表达呈现出来。这又涉及三个具体的方面:宏观构思,具体表达(叙述、描写),语言运用。

宏观构思方面的表达技巧往往关涉全篇。主要有比兴、象征、对比、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等。这几种宏观构思方面的表达技巧,都要结合全诗的内容、结构和思想感情去鉴赏,才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表达效果。

具体表达是指对诗歌中的内容所作的记叙和描写。主要有铺陈,就是展开叙述;渲染,就是从旁着意叙述和描绘,为表现主体服务;烘托、衬托,就是从侧面或反面着笔叙述和描写,以突出主要内容;动静结合等。

语言运用就是通过比喻、对偶、夸张、拟人、排比、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使其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富有气势,从而抒发感情,表达题旨。

其提问方式有: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与要点: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

如(2012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描写了四月农村的繁忙景象。首联总写,时值四月,作者行走在余杭大道上,一路所见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忙碌的身影。颔联写村中景色,作者将富有农家特色的几种事物组成了对仗工整、色彩鲜明的对偶句,既写出了农村四月的景色的特点,又表现出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最后两联写人们忙碌的情境,有的在河里划船,有的在家种桑养蚕,到处都是任梦忙碌的身影。诗歌前两联写静景,后两联写动静,动静结合,充满了生活情趣。

[答案] 使用对比(映衬)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樱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

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樱、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

〔策略〕鉴赏表达技巧及效果常用词语:

卒章显志——评价其在文章末尾点明主旨作用。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象征——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开门见山——诗句开头就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寄寓、寄托——把感情、主题放在一种事物上表现。

衬托、烘托——用一个事物来陪衬另一个事物,以使后者更突出。

渲染——描摹色彩以加强效果。

对比——意欲得出某个结论,而布列两事。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伤感现实。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作出交代或暗示。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

呼应、照应——前后在意义上的互相联系。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

水融——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无痕迹。

还有构思精巧,新颖,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不落俗套,有创新,不沿用陈旧的格式,颇具匠心,感情细腻,感情真挚,跃然纸上,曲折,层次分明,一气呵成,琅琅上口,虚实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策略之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由于古诗词的取材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按题材的不同有: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思妇闺情诗、咏物抒怀诗、怀古讽今诗、借景抒情诗、增友送别诗、论道说理诗;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以下几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等。

一.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其提问方式有:①某句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②某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答题步骤与要点:①阐明诗句的表面意思,并发掘其深层含意;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和旨趣。

如(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①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①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诗托物言志,通过描绘杜鹃啼声,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杜鹃,又叫“子归鸟”,啼叫声似“不如归去”令人惆怅、忧伤。相传杜鹃是望帝杜宇死后的化身,而杜宇又是历史上的开明皇帝。另外,杜鹃“惯作悲啼”的鸣叫,能使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诗歌首联用典,颔联描绘“贪夫”、“远客”听后的感受。“贪夫”不愿意听,无奈低首,“空”字传达出他无可奈何的惆怅。“远客”听后“已断肠”,夸张地写出其思乡之情。颈联写景,春天将逝,百花凋零,锦水春景黯然失色;月光如霜,凄清冷寂,更衬托出思乡难归的哀情。尾联宕开一笔,转而写农夫忙农事,渲染了客居他乡的落寞。

〔答案〕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策略〕把握诗意就是要理解一首诗歌的内容,即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什么情,揭示了什么理,等等。把握诗意,需要从疏通诗面和梳理诗脉入手。疏通诗面是从语言层面去理解,梳理诗脉是从结构角度去把握。一般地,可以从三个策略途径入手:

1.借助意象把握。诗歌通过写景状物来表达思想感情。诗歌讲究含蓄,作者要抒发某种感情,往往不一定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鉴赏诗歌时,要有借助意象去把握诗意的能力。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中,“折柳”就是一个传统意象,含有惜别怀远的感情。把握了这一意象,结合下一句的“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比较好理解全诗思乡念家的思乡感情了。

2.借助“情点”把握。诗歌抒情,往往是借助其具体词语来传达的。字词的选用往往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那些透露思想感情的词语,可以把握诗歌的大意。如鉴赏李白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就可以抓住“伤心”“愁”这些字眼,发现其表达的“楼上人”忧伤愁苦的思想感情。

3.借助诗题把握。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所写内容或思想感情,鉴赏诗歌要关注诗题,分析诗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就点眀思想感情基调是“喜”,所写对象是“春雨”。白居易的《悯农》,题目就点眀思想感情是怜悯是同情,对象是农夫。有些诗歌,如不结合诗题,就很难理解其基本内容。如“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边塞)始应春”,如不看题目《同洛阳李少府观永乐公主入蕃》就难以理解全诗的思想感情,甚至连基本内容都不一定能弄清楚。

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其提问方式有:①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的观点呢?②有人认为本诗是表达什么,有人认为则是表达什么,你同意哪种看法?答题步骤与要点:①明确表明你的观点;②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原诗中能支持自己的观点的地方阐述原因。

如(2012年唐山模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有人说本词是“咏梅之作”,有人说本词是“怀人之作”,请简要说明自己鉴赏后的见解。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能力,主要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词题作“梅”,这首咏梅词也是怀人之作。起头两句先写梅花开放的前奏,上片写梅花映衬着淡天疏云,质洁如雪、脉脉含情的神韵。下片由赞叹美景急转到愁情,由梅及人,以梅比人。这个倚栏人的“胜绝愁亦绝”,就不言自明了。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晚晴风歇”,暗示白日整天遭到风之摧残,继而又面临着“一夜春风”,即春寒威力的摧折,显示出梅花在残冬早春的特定时节倍遭残的处境。结尾三句,又通过景物的映衬写出了人之情。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而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好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调和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越是写得含蓄委婉,就越使人感到其感情的深沉和执着。以淡景写浓愁,以良宵反衬孤寂无侣的惆怅,运密入疏,寓浓于淡,这种艺术手法是颇耐人寻味的。

〔答案〕答案一:是咏梅之作。词题是“梅”,词的内容是或直接或间接写梅。上阙第一句是交代梅开之“时”,第二句写梅与“天淡”、“云来去”相融相洽。下阙虽写情也是因见梅而生只情。

答案二:是怀人之作。上阙写梅,写得极美,即下片中说的“胜绝”,这“胜绝”之景是为人情而设,写“胜绝”是为了写“愁绝”,起反衬作用,获得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再如2011年辽宁卷诗歌鉴赏的第二问: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还有2011年安徽卷的诗歌鉴赏的第一问等。

〔策略〕疏通诗面是理解诗歌内容的关键一步。有四种策略可供借鉴。

1.借助古代汉语知识疏通。古代诗歌中的某些词(字),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如:牖、幌。可以运用古代汉语知识理解。古代散文中省略句比现代汉语要多的多,古代诗歌由于语言凝练和格律制约等原因,比古代散文中的省略还要多,尤其需要注意。还有些语法知识,在理解古诗歌中有特殊意义,如倒装等。如王维《过香积寺》中的名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在词法和句法方面有两个难点。一是倒装,原诗的正常语序是“危石咽泉声,青松冷日色”;二是使动用法,“咽”即“使发出呜咽之声”,“冷”即“使变得清冷”。突破了这两个难点,理解这个句子就不会再有什么大问题了。

2.借助语境疏通。与现代汉语一样,疏通大意,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的意义联系。如岳飞词“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一句中的“瑶琴”一词,孤立去讲,可能不太好理解,但如果接着往下,读到“知音”“弦断”“听”这些字眼,就大致可以断定是一种乐器。

3.借助上下文的对应关系。古代诗歌多讲对应对仗,有的诗体(如律诗)还规定哪几联必须对仗。如王安石《孤桐》诗前两联:“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其中“得地本虚心”该如何理解,结合上下句“凌霄不屈己”就会眀了得多。“得地”对应“凌霄”,为动宾结构;“虚心”(不是一个词)对应“屈己”,也是动宾结构;“本”对“不”,是副词。这样去考虑,大意就清楚了: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5篇

一、我们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重回古人的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代鸿沟,进而理解古代诗人所抒写的情境

谢冕曾说:“真正的欣赏入门,应当是对于诗篇的作者,以及它的创作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了解。”(《论诗》)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而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在古代,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直到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的电子信息革命,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泪洒沙场,月照长城……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情怀与思想?

二、我们要关注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语义的层面去把握诗意

其实,读懂任何一种文本,我们首先都要知道这种文本区别于其他文本的特殊性所在。那么,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哪些特殊性呢?

古代诗歌的语言特点首先表现为它使用的是典雅的古代汉语,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古诗中大量存在的古今异义现象。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渠”字,是第三人称代词。在这里指的是该诗前句所说的“半亩方塘”。如果把“渠”理解为“水沟”,那么就不能准确地把握整首诗的意思。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二个特点是多有省略、倒装句式,表意凝练,含蓄。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首句“昨夜雨疏风骤”写昨夜风雨,次句“浓睡不消残酒”则跳至今日清晨,叙睡醒之状。“试问卷帘人”,谁问?这自然是“我”问。问什么呢?却不说,省略了。“却道海棠依旧”,谁“道”?这应该是“卷帘人”的答语了,“海棠依旧”四字又交代出上句所问乃海棠花之情状。“明明是经过了昨夜的风吹雨打,海棠花怎能依旧?”――如果我们不补出词人这一省略了的微妙心理,就不能明白末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何所依凭。而且,这里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和叶子,不仅凝练,而且形象可感。又用“肥、瘦”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就更能表现出诗人无限怜惜的伤感之情。整首词省略跳跃而又含蓄蕴藉,很好地体现了古代诗歌语言精练而意义深邃的特点。再如杜甫的《阁夜》的首联中“天涯霜雪霁寒宵”一句,这里的顺序如果按现代汉语来看,应该是“天涯,寒宵,霜雪霁”,如此,“(人在)天涯,(身处)寒宵,霜雪(初)霁”――诗意顿时豁朗。

古代诗歌语言的第三个特点是古诗中的近体诗常常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从标题中就了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兴感之由(闻笛而作)等诸多要素;“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即承题中“闻笛”而来;次句再“承”首句“玉笛飞声”而来;第三句表面上仍然是写闻笛,实则暗暗“转”向“折柳”一典,蕴涵思乡伤别之意;末句乃以“故园情”悠悠“合”起全诗。既然近体诗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那么我们有时就有可能据此从诗歌写景抒情的氛围中拎出一条叙述的线索来。例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首联为“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写的是“望月”;颔联为“承”,正是因为“望月”,引起了诗人的“怀远”――“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颈联是“转”,诗人从心理层面的思念转向了身体上的动作行为――“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以“还寝”合起全诗。总体上看,《望月怀远》一诗的抒情氛围是浓郁的,但是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写了望月、怀人、灭烛、披衣、还寝这些事儿,存在着一条明显的叙述线索,拎出这条线索来对我们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大有帮助。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6篇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2.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

【情感目标】1.让学生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勾勒出的浓浓思乡情。3.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认10个生字,写好4个字。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首古诗的教学,对于古诗学生非常喜欢诵读,很多孩子在两三岁就开始背诵古诗,根据课前对学生情况的了解,本课这首《静夜思》,所有的孩子都已经能够背诵。所以我把本课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认读古诗中的生字和对古诗的感受上,并且让学生接受古诗文化的熏陶,喜欢古诗,了解诗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对古诗由小时候的简单的韵文背诵,升华到有意识的对古诗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古诗

(背景屏幕出示“古诗”)让学生读读屏幕上的字。背背喜欢的古诗。

[设计意图]: 音乐、背景、文字,首先在课前营造一种古香古色的韵味,背背喜欢的古诗,引领学生们进入古诗境地,从而给整堂课罩上古诗的氛围。

二、介绍诗人

叠纪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优秀的古诗作品,写出这些古诗的作者我们把他们叫作(“诗人”)。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诗人。

1.屏幕演示:出现李白像,让学生介绍一下对李白的了解。

2.课件演示,介绍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着名的诗人,古时候很多诗人都有自己的封号,李白就号称“青莲居士”。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还称他为“诗仙”。诗仙就是在说诗人(“李白”。)

[设计意图]: 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们不但会背诵古诗,而且知晓古诗的作者,了解诗人,喜欢诗人,近而也更加喜欢我们的古诗文化。

三、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

1.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看,这是什么时候,李白在干什么?

2.学生看图说一说

3.揭示诗题

师:这是秋天,一个静悄悄夜晚,李白正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于是写下了一首留传千古的诗作──“静夜思”

4.齐读课题

5.知道这首诗吗?让学生背一背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图画浓郁的意境,从已有的古诗理解察觉到这首诗的情感基调。

四、认读生字

1.读字正音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在书出本课生字,边圈边读

⑶ 同位互相检查,互读互听。(出示课件)

静 夜 床 光 举 头 望 低 故 乡

⑷ 指名领读,并让学生说说整体认读音节是哪个字,三拼音节的字有哪些?理解“故乡”,故乡是哪?我们的故乡是哪?

⑸ 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读准生字的字音,并随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如三拼、整体认读音节。通过相互检查的方法让同位两个小伙伴合作学习,互相纠正。

2.认清字形

⑴ 学生小组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些字。

⑵ 指名说一说。

⑶ 抢读生字游戏。(课件在花瓣上出示本课生字)

相机理解“举”、“举头”: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请举头,“举头”还可以说成什么?

通过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低。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

⑷ 对号认生字

1夜 2光 3头 4床 5故 6乡

课件出示: 学生对口令:

夜是几号字?头是几号字?2号什么字?4号什么字?5号6号什么词?

答对者来摘苹果,并请摘到两个苹果的同学把其中的一个送给好朋友。

⑸ 摘苹果游戏

出示带有生字的苹果,“谁会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请学生正确摘下带有生字的苹果,领读。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们在一起,交流识字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抢读”“对号”“摘苹果”反复的复现生字,让学生在快乐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

五、朗读古诗

1.体会诗意

⑴ 指名读古诗

⑵ “这首诗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小组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互相问一问

⑶ 指名说说

⑷ 提出不懂的地方

相机理解“霜”:在哪儿见过霜。(天冷的时候,玻璃上、地上会结出一层白白的冰晶,那就是霜。)

师:一轮明月当空照,银色的月光撒在地面,就像天凉地上结了一层霜,李白抬起头来,望向皎洁的圆月,想起了自己独自一人,离家在外,于是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诗意的大致理解,把学生引入到诗的意境中,诗人的情绪里,唤出学生朗诵这首诗的情感状态。

2.入境朗诵

⑴ 学生自由练读

⑵ 指名读,大家评议,教师针对指导

导情:想一想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你离开了爸爸妈妈,十分想念他们,却无法相见,你的心情怎样?

⑶ 师范读

⑷ 配乐读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思念故乡的诗人李白,在的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月亮,带着你的心情,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吟诵这首静夜思吧。

⑸ 学生练读

⑹ 指名朗诵

⑺ 全体起立,望月诵读“静夜思”

[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的烘托、借助图画的感染,让一种思乡情涓涓流入学生的心间,全情投入朗诵。让学生熏到李白的情怀,读出古诗的韵味。

六、古诗赏析

师:一轮明月,一段思乡情,一首静夜思,李白还有很多诗作都写到了月亮,我们来欣赏两首。

配乐朗诵 《古朗月行》《月下独酌》

师:如果你们也喜欢这两首诗可以到我们的《古诗八十首》中去找一找,背一背。

[设计意图]: 介绍李白另两首古诗作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素材,并激起学生对古诗、诗人的兴趣。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7篇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在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只将着力点放在重点字词解释、整首诗及诗意抄写背诵上。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陷入了一个误区——背诵、默写。教师这样的教学易于操作,却是使古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无疑把鲜活的诗句缢死于苍白的解释中。学生难以用心灵去捕捉古诗词的意象和境界,难以根本体会古诗词最美的情感,也就失去了对古诗的传承和再创作的源泉。

因此,要真正读懂古诗就需要我们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营造的意境里,走近诗人,放飞想象,用心感悟古人世界,使得读者、诗人与诗词文本三者合一,产生强烈共鸣。

一、启发想象,入境懂诗意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小学生想象能力极为丰富,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古诗词凝练的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启发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人世界,透过具体语言,展开丰富想象,在再造想象中,品味诗的意境,读懂诗意。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五年级第十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生活的著名词作。词人尤喜小儿,“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句形象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可掬憨态。教学时,紧抓“卧”字引导学生想象入境。

教学感悟:卧

1、小儿卧在哪,在干什么?(溪边,剥莲蓬)

2、想象一下,小儿的“卧”会是什么姿势?(躺趴侧)

3、想象画面,体会童年快乐:看图,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他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还会有怎样的表情呢?(音乐轻起)(学生娓娓描述)

4、一个“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小儿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5、好一个“卧”字,衬出小儿“无赖”的形象。让我们把小儿的顽皮可爱朗读出来。(生有感情朗读)

小结: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了解了千年以前儿童的生活,分享了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这是一幅什么生活情景图呢?(卧剥图、剥莲图等)

6、古人描写儿童生活乐趣的诗还有很多。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诵读《所见》、《池上》、《小儿垂钓》,再次感受古代孩童活泼可爱的形象。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紧抓“卧”字想象小儿“卧”时的姿势、心理活动、表情、动作,“顽皮小儿”画面便栩栩如生地立在学生面前。想象是通往意境之金钥匙,想象让古诗词凝炼语言中较为抽象的部分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想象放飞了学生的思维,营造出多彩的课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魅力!

二、情音相系,入境味诗情

古诗词本身就是音乐,二者密不可分。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诗人心中流淌的“情”与美妙动听的“音”相连。古代诗圣杜甫的激情之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生动传神地再现了诗人闻知河山收复的喜讯后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态。收复蓟北消息传来,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如何让孩子理解诗人此时“涕泪满衣裳”“喜欲狂”的复杂心态呢?

教师轻点媒体,一段音乐骤然响起,悲伤,激动,振奋,杜甫心中流淌的“情”化为可听觉、可想象、可理解的“音”的旋律,师问:

1、你从音乐中听到了怎样的旋律?(生答)

2、从音乐中你感受到杜甫闻知喜讯后的心情有哪些?(生答)

3、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复杂的心情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你就会有切身的体会。(悲怆的音乐再次扣响学生的心门,教师随着画面讲解“安史之乱”中老百姓的痛苦生活。)

4、同学们,如果你生在那个年代,面对这一切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生答)

小结:真是满纸忧愤言,一把辛酸泪呀!而今,收复蓟北的消息传来,八年的战乱终于平定了,诗人能不“涕泪”吗?能不“喜欲狂”吗?这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可谓“悲—喜—交—加”。

5、音乐再次响起,学生们体会这种心情吟诵起来……

音乐就是流泻情感的一把钥匙,教师要善于借欢乐与悲伤、清新与凝重、抒情与激昂的音乐魔力,创设意境,引导学生读文入境体味诗词文字的精妙。

三、了解背景,入境淀文化

一首诗词就是一段历史。读一首诗词,就如踩着历史的脚印一路走来。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走进诗境,必要先了解背景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诗词时的生活环境、诗词创作中的典故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趣,感悟诗境,在自主探究中积淀诗词文化。

例如,《清平乐·村居》中对诗人的历史背景解读要从翁媪的“醉”开始。

教学感悟:醉

1、两位老人边喝边聊,慢慢醉了。这个“醉”是什么意思?(喝醉?陶醉?)引导学生讨论:可能是老夫妻酒醉,可能是老夫妻被窗前美景陶醉,可能是老夫妻为儿子勤劳陶醉……

2、仅仅是这对老夫妻醉了吗?引发学生讨论:也可能是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和谐优美的画面之中。

(此时悲壮的音乐响起,宋朝国土被外族侵占的地图赫然在目)教师缓缓介绍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从小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长大后,他征战沙场,抗金保国,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

同学们,人生有多少个18年呢?看到眼前这宁静、和平、安适的乡村生活情景,他会怎么想?(要是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多好啊!要是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多好啊……)

是啊,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的渴望化成了安宁和谐的《清平乐·村居》,我相信,现在大家一起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全班有感情朗读这首词。(出示词及图,配乐朗读)

四、细品“诗眼”,入境悟诗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中最传神的地方,如果拿它作比较,“诗眼”就是一个统领诗篇的关键字词,是古诗词意境之桥梁。因此,教学必须要抓住“诗眼”,品味“诗眼”,让文字灵动起来,鲜活起来,从而感悟诗之灵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一首思亲的千古绝唱。“独”便是全诗的诗眼,诗中每一句话都抒写着诗人身处繁华,却倍感孤独的思亲之情。如何抓住“独”,打开意境之门,感悟文字背后的诗魂呢?

抓诗眼:“独”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齐读古诗后,师问:

1、同学们,读了古诗,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呢?(孤独、思乡)

2、学生朗读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词:独是什么意思?(孤独,独自一人)

3、从哪里看出诗人是独自一人呢?(异乡:他乡;异客:漂泊在外,陌生的客人)

想象:同学们,当我们身在异乡为异客,倍感孤独寂寞时我们可以做什么?(打电话和家人聊天;电脑视频、手机短信聊天;坐动车、飞机返家团圆;看电脑电视解闷等等)

讲解:王维15岁一人离开家乡,两年多来,为了在长安进取功名,他一直过着有家不能回的寂寥生活。古代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家显得那样遥远,杳无音信。同学们,就是这个“独”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诗人的身份和处境,这个“独”字是诗人内心的剖白。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心中的那份孤独与寂寞。

评价:“独”读得很有味道,王维是漂泊远方的人呀,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

4、我们还能从诗句的哪里读懂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呢?

生:“遥望”一词说明他在重阳节这天一个人站在高山上远望家乡。

生:“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意思是说家乡的亲人唯独少了他一个人,可见他是多么寂寞孤独呀!

生:诗人王维到了佳节加倍思念亲人,可见他乡没有朋友,生活是多么孤独!

想象:家乡的亲人在重阳登高节这天也在思念着远方的王维。想一想,他的爸爸、妈妈、亲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悟诗魂:情

如果王维能听到亲人的声音,看到亲人为他做的事,他的内心会多么难过!全班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孤独”最根本的是诗人心底的什么情感在牵绊着他呢?(浓浓的乡愁;思念家乡和亲人)

总结:诗人心中最难割舍的情结便是思乡怀亲的浓浓乡愁,这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感由“独”而生,铸就了这千古佳句。让我们体会王维的心境,读出这令人荡气回肠的思乡情!(全班感情朗读)

品诗眼就是要抓住诗中最传神精炼的词语品味,品出诗人情感的表达,品出诗深层次的意境,品出诗的灵魂。

五、朗朗诵读,入境化诗理

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化不在于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教学巧妙融“趣”,更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在朗朗书声中,表演中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诗中之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第二册《所见》:

1、(媒体《所见》图)瞧,小牧童原本坐在高高的牛背上,清脆的歌声响彻了整个树林!咦?歌声突然停止了,(师做嘘的动作)怎么了?(他发现了鸣蝉,突然闭上了嘴巴。)他想着捉蝉,屏息凝神望鸣蝉,那神情是多么专注啊!

2、我们能把这一静一动的有趣场景读出来吗?前两句该怎么读,后两句又该如何变化?想一想,请同学们自己先诵读起来,体会体会。老师给大家提供道具(笛子、草帽、竹竿),供你们选择。(生自由诵读、表演)

3、好,《所见》古诗PK赛现在开始!我们请选手现场吟诵。(配乐)

评价:牧童机灵敏捷的动作,看到蝉时神态刹那间的变化,你们在朗读及表演时都注意到了,你们表演的牧童捉蝉就是诗人勾画的生动形象的“捕蝉图”。在这幅图中,大家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活泼机灵、天真可爱、机灵敏捷)

思乡诗有哪些范文第8篇

一、古诗意象的规律性

古诗意象往往有其固定含义,许多诗人往往用相同意象表示相同感情或象征相同品质。如:月亮――思乡。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二、古诗意象的复杂性

(一)同一意象常有多种情感内涵。

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自然就对应多种情感内涵。每个诗人的内宇宙不一样,在同一意象上寄寓的感情自然也就各不一样。如,“燕”,常有以下情感内涵: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欧阳修《采桑子》:“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

(3)表现时迁,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不同意象有相同相近的情感内涵。

同样表现愁绪,常见的就有草、落花、柳絮、杨柳、梧桐、猿、杜鹃、鹧鸪、流水、夕阳、细雨、长亭等;同样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意象,就可以抓一大堆:

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杨柳。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鹧鸪。张籍《湘江曲》:“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

流水。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栏。李煜《浪淘沙令》“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笛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诗人对同一意象有所改造。

诗人往往还对同一意象进行了改造加工,利用词语和形象的联想意义,来传达更加细腻丰富的情感。林庚的《说木叶》深入探讨了“树叶”这一意象的发展、变化、创造。无名氏古诗:“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树”“绿叶”,可见其生机。萧纲《折杨柳》:“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普通树叶,为求简洁,用“叶”。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用“木叶”虽不简洁,却让人想到枯木的干枯、褐黄,从而增添秋的萧条之意。

二、掌握规则与变通,准确理解古诗意象

(一)把握意象与情感的联系,理解记忆意象内涵。

理解意象的特点与情感内涵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意象内涵,有助于迁移运用。意象与情感之所以能有此对应关系,是因为一实一虚之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契合度。如,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禅位退隐,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其声哀怨凄悲,名为杜鹃。所以,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二)强化练习,学会迁移运用。

阅读和解题过程中,要强化意象知识提取和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两种能力。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教师可问学生:1.燕子常用来表现怎样的情感内涵?(调动知识储备)2.此诗燕子有何特点?(结合诗句,分析此处意象特点:来往频繁,衔泥点污,捕捉飞虫;可爱,喜爱书斋,对诗人的亲昵)3.此诗借燕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理解此处意象情感内涵: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这可以总结为三步:回忆意象内涵――分析此处意象特点――规则与变通相联系,解读此处意象内涵。

(三)综合多种信息,全面准确解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