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1篇

一、借“微”扬长,激活课前预习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课前预习既是学生学好课文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高年级语文课文一般篇幅比较长,部分课文或描写的年代比较久远或内容较抽象,若没有认真进行预习,课堂教学时间肯定紧张,常导致课堂讨论无法深入。有时,教师课前准备得很充分,可学生却非常被动地参与,原因何在?就在于学生课前预习不到位,对课文不熟悉,导致课堂互动停留在肤浅的层面。预习微课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而制作的视频,上传在网络上,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预习的突破口,从而促进学生有效预习。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则表明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由于四年级学生平时对于器官之类的事例了解不多,因此,正确理解故事中人性的真善美难度还是比较大。而在课前预习时,如果没有补充一定的资料,学生单纯依靠语言文字去感悟,思维会停留在相对肤浅的阶段。在微课模式中,教师可以针对学情精心搜集有关捐献眼角膜的故事案例,设计微课预习视频,以感人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当一个人生命消失时,捐献眼角膜给其他眼疾患者所带来的福音,深刻感受患者重见光明后的喜悦。在微课视频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动人的音乐营造预习氛围,使学生的情感能融入其中。由于微视频以短小著称,预习视频只是一个引子,学生必须在微视频的学习中找到自主预习的方法,结合课文更好地进行资料的搜集。如有的学生在微视频学习之后,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找到了故事的结尾:“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意外丧生了,作为母亲的‘我’要再面临一次痛苦的签字。”预习汇报时,当学生将故事的结尾说出来后,学生震惊了,他们内心的情感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因为小温迪是多么的可爱,她的年纪还那么小,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于是,捐献眼角膜所表现出的人性的真善美就逐渐被学生所理解。

二、借“微”突破,激活课堂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突破教材难点是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理解能力不强,突破难点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时间还是有一定局限性。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模式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分解难点,使目标得以逐渐实现。同时,微课以网络平台为终端,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点对点的学习,从而链接互联网,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的学生来说,想将文字和钱塘江大潮的情境联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既如临其境,又习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钱塘江大潮视频和图像资料制作微课视频,结合课文描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特点,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等进行展示。如课文用了“闷雷滚动”描写潮来前的声音,微视频中以真实声音再现,学生如闻其声;又如,“山崩地裂”“风号浪吼”,微视频同样以真实的情境展现,教师再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以期达到“入境”的效果。此时,作者精妙的语言表达就会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建立表象。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而教材插图以静态形式展现,学生要理解这段文字有一定难度。微视频可以将钱塘江大潮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宏伟的气势“征服”了学生的视觉,教师再巧妙地设计问题,就能为突破难点带来契机,使学生的感性与理性思维紧密联系起来,助力学生建构知识。由于微视频存放于网络,若课堂上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他们可以在课后自主进行二次学习,这也是微课模式的魅力和优势所在。

三、借“微”拓展,盘活碎化时间

微课模式基于互联网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平台进入了PC和移动端共同繁荣的阶段。微信、微博、QQ、博客空间、教育网站、教育APP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微课更加注重某个知识点学习,它可能是教学重点,也可能是教学难点,教师以微视频的方式展现教学过程,又上传于互联网端,从而实现多次学习和反复学习。在信息时代,微课模式正好能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互联网上海量的资源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载体,教师要实现整合,将学生碎片时间利用起来,从而拓展学习渠道。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2篇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四年级写景作文的要求是:一按顺序,二抓特点,三写具体。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但是一碰上写景作文,通常言之空洞,读之乏味,甚至出现不少编造、抄袭的应付式文章。而“扩写比喻句”这一法宝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以教材为蓝本,挖掘写景小练笔的训练点,让学生从课文当中进行模仿,学习将事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比如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中使用了“按时间顺序叙述”、“从远到近地观察”和“比喻”等手法,因此在《扩写比喻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个句子,然后出示三个被删减过的句子,引导学生逐一与原句进行对比,总结出从颜色、形状、数量、动作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描写事物,可将比喻句写具体写生动。接着,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和对应的比喻句式“荷叶像圆盘”,让学生运用法宝集思广益,得出了一个具体的比喻句:“池塘里一个个碧绿的荷叶像浮在水面上的、大大的圆盘。”在学生初步掌握“扩写比喻句”法宝的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出示有关花的图片和“花儿像……”句式,让学生动脑筋思考,写一写花的比喻句,要求把比喻句写具体生动。最后学生汇报小练笔成果,全班交流点评。

专项训练二:多角度观察

学生在写景作文上出现困难很多时候还与学生的观察角度过于局限,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小练笔训练之前,四年2班仅有10个学生(23%)在单元作文中能够对植物进行 “多角度观察”,因此第二个专题小练笔着眼点就放在让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去观察身边的植物,并填写“温馨提示卡”,要求学生记录植物的名称、生长地点、树干和叶子、花的颜色和形状等。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以教材为学生模仿的蓝本,以《鸟的天堂》为例,让学生总结出巴金先生重点刻画了榕树的枝干、根和树叶等多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记录卡,通过下面的句式“我可喜欢 啦!你看,。”进行练写,再进行点评修改。课后,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校园、公园或家里的植物,并用观察记录卡记录下来,大大丰富了写景的素材。

通过这个专项训练,学生观察的角度更加多样化,思维更加开阔,在之后的单元作文《游华南植物园》中,30个学生(71%)能自动自觉运用“多角度观察”法宝。比如,肖栲同学在自己的习作中是这样描写的:“大王椰路两边栽满了椰子树。树干笔直笔直,像一位耀武扬威的士兵,守护着这条长长的椰子路。叶子绿油油的,向四周伸展,从远处看,就像一把绿伞。一阵风吹过,椰子树的叶子不停地摇动着,发出沙沙声。根像许多条沙虫钻进土里,努力地在吸收营养为自己而生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小作者仔细观察了椰子树的“树干”、“叶子”和“根”,多角度的细致观察使他从原来的挤牙膏变成有话可说。

专项训练三:先整体后部分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信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还能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在阅读积累后能够让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提升,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让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出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会形成逻辑思维,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此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发散性思考,让学生可以用创新的眼光处理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除此之外,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所以,为了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心理状态处于最佳阶段,这样才能够促进智力发展,让潜在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对潮水的描写“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随着潮头的翻卷,掀起阵阵白色的浪头,就像天上大块翻滚的白云。”来进行绘画创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进行绘画,通过纸和画笔涂抹出脑海中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同学们,请根据你们的画作,来想象你们是观潮人海中的一员,请描述出潮水来时的壮观、澎湃。”通过绘画将学生带入到观潮的情境当中,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鼓励提问启迪创造性思维

有句话说得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和质疑,那么,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学的内容也是肤浅的。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并且当学生提问、质疑的时候,教师不要打压,要积极地鼓励这种行为,这样才能打破常规,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信服真理的同时,又不迷失本心。例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进行教学时,在阅读完文章后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小女孩不去捡一些柴,燃一堆火,这样就不会冷了啊?”“看到小女孩这么可怜为什么没有人伸出援手帮助她呢?”听了学生的提问后,教师此时并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然后,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提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留白拓展创造性思维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中留出空白,是为了能够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充分地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留白的运用,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思路,而是要给学生留有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挖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一文,讲述了曾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当知道大象生命将至时,再次配挂象鞍,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百象冢旁刨坑,庄严地把自己埋葬。当阅读到文章处,教师可以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一段时间体会、感悟作品的凝重与悲怆,让学生能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与高尚情怀。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留白的方式,留给学生联想和思考的空间,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而要通过引导与鼓励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仍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32).

[2]董金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06).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读写结合;高效课堂;读写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3-0030-02

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读写能力训练,已经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运用各种策略,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写结合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写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读写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各种手段,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和表达的兴趣。

(一)图文并读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在引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学习。小学生直观思维比较发达,对图画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图文结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图文结合能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形成完整的学习认知图式。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有两幅插图,具有直观感和真实感。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幅图片,并分别说说其表达的重点,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展开热烈的讨论。一个小组学生这样解读第一幅图:钱塘江大潮刚刚形成时,从远处可以看到一条白线,岸边是观潮的人群,简直是人山人海,人潮和钱塘江大潮相互映衬,非常壮观。从学生观察和介绍情况来看,他们已经被图片所吸引,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和体验。通过对图片的解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要有读的积累为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为写提供必要条件,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多读,还要对阅读方法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如,文本如何选材、如何立意、如何遣词造句,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写的环节,要让学生明确写的方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等。只有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才能应对自如。

教学《鸟的天堂》时,教师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文本,然后用新闻报道的形式介绍相关情况。活动开始后,教师简单介绍新闻报道的基本特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阅读,搜集有价值的信息。成果展示时,学生大多能够完成任务。有个学生这样介绍:“在南国的某个地方,有一片茂密的榕树林,聚集了成千上万的鸟。因为环境保护措施到位,各种各样的鸟来到这里栖息、繁衍,已经成为‘鸟的天堂’。”教师对此进行总结和评价,对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鼓励,调动了学生读写的积极性。

二、读说融合,丰富读写形式

说是重要的表达方式。在文本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多进行复述、讨论,以形成阅读认知体系。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有相通之处,因此教师要以说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展开读写训练。

(一)强化复述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能力悟性等都不同,其复述课文的能力自然呈现较大差异。在开始复述时,很多学生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磕磕绊绊,讲不清楚。这说明学生读写结合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为提升学生复述表达能力,教师要在读说两个方面展开引导。阅读时,要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重要性,让学生边读边进行批注标记,以提升阅读质量。在复述时,要让学生先做好复述提纲,或列表,或分条,形成清晰的复述路线,为顺利展开复述创造条件。

在《巨人的花园》复述时,教师让学生先列出提纲,然后再展开复述。成果展示时,教师让学生分段复述,学生复述得很顺利。有一个学生这样复述:“在很久以前,有一座非常美丽的花园。这个花园的主人是一个巨人。周围的孩子常常来花园里玩耍。有一次,巨人回来后,看到孩子们在这里玩,就非常生气,并将孩子们赶走了,还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进行点评,课堂学习气氛渐浓。这样,引导学生列复述提纲,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元交流

复述课文是口头表达的一种形式。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多元交流活动,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堂表演、课堂辩论、小组交流等,都属于口头交流活动。教师要给出明晰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尽快进入交流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教师设计一个课本剧,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文本内容。小组长分配角色,负责设计台词,组织成员展开排练。课堂展示时,学生的表演很到位。有的小组不仅设计了动作表情,还对台词进行了改编,课堂表演特别成功。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以写悟情,提升语文素养

所谓以写悟情,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内容或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自己的个性认知和感悟,并通过写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这是对读的深化,是读的最高形式。

(一)仿写改写

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是经典名篇,具有极强阅读价值,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在教学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仿写、改写,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生的模仿意识比较强,教师应展开个性化设计,调动学生自觉仿的积极性。改写比仿写的要求更高,其训练价值也更大。改写能够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如,人教版的《长城》一课通过描写来呈现长城的特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模仿其写法写长江或其他的河流。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并展开仿写活动。有的学生这样写道:“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崇山峻岭中蜿蜒前进,一直奔流到大海。长江上有著名的三峡景观,非常壮观……”教师给出评价:长江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从这个角度展开描写,符合训练要求。

(二)读后感受

阅读文本后,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感悟。教师要注意诱发学生的表达冲动,鼓励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写作活动,将自己的感悟、体会写出来,这对提升学生的读写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后感的形式应不拘一格,可以是日记形式,也可以是批注形式,或者是反思形式。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创造良好条件。

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受,并给出提示:从“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展开,写出自己的感知。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在旧中国,我们中国人在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可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土啊!这样的事实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评活动。学生议论纷纷,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73-02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且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纵观略读课文的内容,大多为名家名篇,且以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见长;从篇章结构来看,这些略读课文构成了一定的阅读层面,有广泛的文体结构和知识结构,形成了精读教学的延伸和有益补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理不清精读与略读的关系,将略读课文当作精读处理,不仅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而且重点抓不准,难点无法突破;还有一些教师把略读与精读课文完全对立起来,放任自流,学生往往不知所措,以致对阅读内容不求甚解。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和教材编写意图。那么,怎样才能优化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呢?本文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和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试作分析。

一、弄清略读性质,明确教学方向

1.略读与略读教学的内涵。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这跟《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有关略读的“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要求具有相同的含义。然而,略读并不等同于略读教学。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略读能力。正确处理好精读与略读的关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里,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换句话说,精读与略读之间是“典型引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精读课文作为典范指导其他,在教学中起“举一”的作用;略读课文则主要引导学生运用精读教学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起“反三”的作用。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由理解到运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换。

2.学生是略读教学的主体。学生的阅读是教师永远不可代替的,教师只能从阅读方法、技巧和内容上加以指导,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发现、辨别和理解,让学生达到阅读的个性社会化。略读课文虽然与精读课文同属于课堂教学的内容,但前者主要还是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作指导。略读课的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在略读过程中加以运用和实践,这样不仅增加阅读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精雕细刻的精讲细说,强调学生“自读为主”,自始至终要让学生唱“主角”。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3.教师是略读教学的主导。强调略读课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贬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不给他们切实的指导,任由学生自己“读”,很容易使他们进入误区,以为略读只是粗略地甚至于“忽略”阅读了事。相反,略读课要“略”,就要求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和控制,以“扶”为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一切教学活动都渗透着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苦的劳动。一般说来,教师在略读课文上的“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读前指导,明确方向。许多略读课文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值得斟酌的地方,但教学时一般只安排一课时,因此,略读课文教学上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该读什么、怎么读。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单元提示与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明确略读目的,确定阅读重点。②读中疏导,排除障碍。学生由于阅读水平和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在阅读时难免遇到各种问题,教师适当地疏导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明确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也就趋于正确。③读后引导,掌握规律。“教材是最好的老师”,略读课文同样需要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归纳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优化略读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堂成功的略读课应该是扎实而又生动的,既要使教学落到实处,又要使课堂丰富多彩,学生思维活跃,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曾把略读课文的教学步骤概括为“提示引路,讨论交流”两个方面。根据多年的探索实践,笔者综结出以下几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之间是“典型引路”与“举一反三”的关系,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运用比较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以求同而温故,求异而知新。这种比较既可以是同一内容不同作者作品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同一内容的不同体裁、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的比较,具体地还可以从取材、立意、构思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如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对兵马俑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进行了非常细致、逼真的描写。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凭借本单元所学过的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中“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选择一种兵马俑,谈感受、学方法、悟写法。又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观潮”、“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鸟的天堂”和“济南的冬天”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这些景物对象不同,作者观察的视角和感受也不同。通过比较阅读能使学生学会鉴别,在此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和发展思维能力。

2.读写结合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只有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才能读懂书。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多次往复,反复训练。对略读课文加以适当的辅导练习是必要的,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把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在取材熔裁、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乃至遣词造句等方面获得借鉴,就能步其门而登堂,效其法而变通。因此,对于每篇略读课文,笔者都会围绕课文精心设计一些问答题,让学生按照考试时完成阅读题的速度做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做题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达到以练代讲;同时在课堂上强化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能力。

观潮四年级上册课文范文第6篇

1、能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1个,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掌握部首查字几种情况,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学会独立识字。

2、会读写260多个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能口头或书面运用。

3、初步学会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学会用毛笔临贴,继续练习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养成认真临摹的习惯。

4、初步养成有礼貌地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能正确转述别人的话,初步学会完整地讲述一件事,条理比较清楚,语句比较连贯;能听写一段话。

5、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读课文时能注意到文章的题目;初步学会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和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6、初步学会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和周围的事物,能条理比较清楚地记叙一件事,语句通顺连贯;初步学会写留言条,学会写信,掌握普通书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

7、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有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初步培养民族自豪感;初步培养勤奋学习、乐于助人、谦虚谨慎、敢于拼搏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本学期教学进度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1、观潮学习第一单元,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品味语言,想象画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并能试着运用。积累好词佳句。学生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雅鲁藏布大瀑布。

3、鸟的天堂。

4、火烧云语文园地一。

5、古诗两首学习第二单元,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能用自己的慧眼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现世界的奥秘,体会其中的乐趣。

6、爬山虎的脚。

7、蟋蟀的住宅。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语文园地二。

9、巨人的花园学习第三单元,使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学习童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10、幸福是什么。

11、去年的树。

12、小木偶的故事语文园地三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13、白鹅学习第四单元,使学生感受动物的可爱、可敬,体会作者描写动物时,由于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体会作者不同的语言表达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4、白公鹅

15、猫

16、母鸡

语文园地四

17、长城学习第五单元,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赏析优美语句,并做好积累。

18、颐和园

19、秦兵马俑

语文园地五

20、古诗两首学习第六单元,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解词的能力。提升通过抓重点句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联系课外相关资料理解本单元课文的能力。

21、搭石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3、卡罗纳

24、给予是快乐的

本学期教学进度一览

周次总课时数教材内容本单元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六学习第七单元,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的成长经历。联系生活,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认识,懂得如何自立,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能带着问题查找相关资料。学会正确的书信格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7、乌塔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语文园地七学习第八单元,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30、电脑住宅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二》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仍继续担任六年级上册一、二、三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知识的灵活扩展,真正将英语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实处。在五年级的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的内容和难度。本册中所涉及的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过去时等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对小学生都是一个难点,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础,为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材重难点

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难点:

1.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几个小学阶段所学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

2.对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的灵活运用:对话、写作、阅读。

3.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后进生转化措施:

1、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应懂得“大目标,小步走”;

2、让后进生获得成功;

3、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

还是要狠下工夫监督学生去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后做到个别辅导,尽量减少差生的数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与班主任多做交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六年级的教学任务。

优秀生提高措施:

对尖子生加强培养,发掘其潜力,设计更多的弹性问题,让心有余力的优秀生留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教学进度

由于本学年教学时间紧张,学习内容多,因此对本学年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六个单元。每单元6课,其中5节新授课,计两周一个单元。书本知识共32课,不排除因为课文难,学生接受较慢而增加课时。教学中还穿插各种形式的小测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还有数次作业、考试的评析,同时由于放假、学生差异、教学容量、教师进修、考试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将按实际需要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这是六年级学习小学英语的最后一年,本学期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为中学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6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6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6课时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课时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6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6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6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总体复习6课时

《三》七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七年级6班及8班现有学生132名,英语水平不等。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能力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虽然在小学接触过英语,但应用能力十分薄弱,特别是听力题,很大一部分学生听起来都很吃力。面对学生掌握英语的程度不一,将采用分层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努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另外,两班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例如:个别学生不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有些同学对学好英语缺乏自信,不敢用英语表达;缺乏小组合作意识;一些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二.教学目标

1.能力发展目标

指导学生进行拼读和预习,培养自学能力;通过比较级、最高级的学习,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了解动物习性,培养描述动物特性的表达能力;对语言点的归纳能力;增强用英语谈论过去活动的能力;培养拼读英语单词的能力。

2.思想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学习好习惯;增强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社会交往素质;尊敬长辈,与人和睦相处;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3.认知目标

语法:一般现在时BE动词的基本句型;物主代词的用法;

课文:听懂课堂用语,并做出反应;逐步学会预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听懂课文语音材料;学会查字典。书面表达:对人物特征进行描述;能用正确的所谓写信;描写人物;

本学期教育教学具体工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更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不能只做一个“教书匠”,更要做个“教育者”,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各个时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及时适度的处理,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课前准备:备好课。

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遇到没有把握讲好的课时立即提出,请其它英语老师参谋,综合考虑各种方案。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讨论,如有问题立即更正、改进。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在实验初级中学我还是一位新教师,还需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尽量多深入课堂听课,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哪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哪些地方可以怎样讲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等等。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最大的收获,必要时,还可与讲课教师进行讨论,以了解其讲课安排的依据。

3.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把握住知识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学生学习才会有依据,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时可以参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所以应该重视教材的钻研。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有了这些教法后,上课之前应与有经验的老师多交流讨论是否行得通,总之单兵作战很容易钻牛角尖,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讨论。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生动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课堂上说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5.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做思想工作,从生活上关心他。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6.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亲和力,与学生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我信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只有真正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跟学生做朋友,心心相通,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亲近你,才会乐意地去学习你所任教的科目。

7.尽量地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农村学生大多性格内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现为胆小,在学习不愿意开口。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摸准他们的心理脾气,在教学中尊重他们,关心体贴他们,及时鼓励他们。对那些双差生,我满怀热情地关心爱护他们,决不嫌弃、歧视,而是不厌其烦地说理教育。在学习中尽量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尽力鼓励他们,尽量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从思想上点燃他们进取的火花。

8.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重心:

1.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坚持每周集体备课。

2.继续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意传授知识与及时评价相结合

4.注意课内操练和课外积累相结合,继续抓好课间口语操练,

5.建立成绩跟踪档案,实行分层教学,以提高整体成绩

6.抓好单元考,完善课后辅导,结合区命题趋势,作到命题规范性、实效性、针对性。

《四》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当今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英语教学必须响应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政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主要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语言能力和英语语感能力,循序渐进地建立起英语语言思维能力.

二、教学原则

以听为首,以听助说,听说整合,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废止“聋哑英语”。教师全情参与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高质量的上好每一堂英语课,使知识、技能、兴趣、音乐、情感、享受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中掌握知识,在玩中体验,在体验中享受成功,在成功中激发潜能。

三、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设计和编写体现了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分析、研究许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教材编写有如下特点:1、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培养。3、注重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5、注重融合学科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和渗透。6、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7、注重教学资料的配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8、注重中小学各阶段的衔接,以保证各学段的顺利过渡,全面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四年级经过三年级一年的英语初步教学,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由听说逐步转向英语的读写。乡村小学中普遍家庭不能辅导,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比较难以落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阻力。课堂中一星期仅120分钟,也给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增添了难度。四年级的主要任务还是要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五、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听懂、会说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并能在情境中运用,能够进行初步的交流。

2、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掌握生词的读音、书写及中文意思。

3、通过歌曲、游戏、歌谣、游戏、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认真备好每节课,精心设计教案。2、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方式,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4、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5、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七、教学评价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将教学同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辅导。注意渗透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营造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

八、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本学期教学36课时,另加考查、讲评4课时,本学期共计4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第二周UnitOnemyclassroom6课时

第三周、第四周UnitTwomyschoolbag6课时

第五周、第六周UnitThreemyfriends6课时

第七周、第八周RecycleOne6课时

第九周、第十周UnitFourmyhome6课时

第十一、十二周UnitFivewhatwouldyoulike6课时

第十三、十四周UnitSixmeetmyfamily6课时

第十五、十六周RecycleTwo6课时

第十七、十八周总体复习6课时

《五》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授课程为七(2)(5)两班数学,作为刚进入中学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感到很新鲜,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2)(5)作为两个刚组成的班集体,学生数分别为61人和62人,基本情况差不多,学生成绩相差较大,有部分同学在90—100分数段,比例较小,大部分同学在60—80分数段,也有不少60分以下的同学,其中最低的就十几分,因此教学困难大,在抓总体的同时要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

二、教学目标

第一章有理数通过实际的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理解整式中字母,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整式表示。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它们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

三、教材分析

综合分析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

1、承上启下,立足发展,返璞归真的反映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思想方法的深刻内涵,有效的掲示了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联系内容,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2、体现过程,反映规律,知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通过“思考”、“探究”、“归纳”等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3、注重基础,突出重点,课程着重于基础性、普遍性、通用性的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效率。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同学制定一份学习方案,帮助他们提高学好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3、每月进行一次师生交流会,分批和同学们谈学习数学的感受和心得体会,并记入学生档案袋,及时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变计划。

4、做好学优生的提高工作和学困生的补差工作,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进度表

月份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9月131------9月6日第一章第1节27-----13日第一章第2节314-----20日第一章第2,3节421------27日第一章第3,4节528-----10月4日第一章第5节及“国庆”放假10月65-----11日第一章本章知识小结及第二章第1节712-----18日第二章第2节819-----25日第二章第2节及本章知识小结926—11月1日第三章第1节11月102-----8日第三章第2节119-------15日第三章第3节1216------22日第三章第4节1323---29日第三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1430----12月6日第四章第1节12月157-----13日第四章第2节1614—20日第四章第2,3节1721-----27日第四章第3,4节1828---元月3日第四章第4节及本章知识小结元月194----10日期末复习专题2011------17日期末复习专题2118-------24日期末复习专题。

《六》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1、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一学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