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舞记阅读答案

观舞记阅读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一、炼字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主张诗歌创作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福楼拜也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明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

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包括叠词)、副词、数量词。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一)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请对首句中的“逐”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逐”是“追逐”的意思。柳枝曾经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引”字和“别”字哪一个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引”字比“别”字更妙。“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使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别”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和“挂”。“分”是“分开”的意思。野竹分隔开随山冈徐徐移动的青色云雾,“分”字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挂”是“悬挂”的意思。飞泻的泉水悬挂在青碧的山峰中,“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空”是“空荡荡”“空寂”的意思。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更突出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摇?摇【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失”字更好。“失”是“消失”的意思。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阔”字更好。“阔”是“开阔”的意思。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呜咽”的意思。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冷”是“阴冷”的意思。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隐隐”“迢迢”这一对叠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隐隐”是“隐约”的意思。“迢迢”是“遥远”的意思。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摇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葱葱”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靡靡”常用来形容风吹草低的样子。两个叠音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的样子,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三)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 居 即 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遍”字是“到处都有”的意思,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摇规■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心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还”是“又”“再”的意思,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 下 建 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应有”更好。“应有”是“应该有”的意思,有猜测的意味,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犹有”更好。“犹有”是“还有”的意思,有客观存在的意味,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二者各有其妙。

(四)数量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摇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一枝”原为“数枝”。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枝开”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摇 南 ?摇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

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诗眼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指一首诗中能巧妙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或诗句。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①何之:往哪里去。②矰缴(zēng zhuó):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诗眼可以凝聚全诗的神韵,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本诗的诗眼是“孤”字。“孤”是“孤独”的意思。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孤”字既表现了失群大雁的处境,又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江 小 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注]

?摇?摇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摇?摇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旨句是“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全词描写秋夜词人所见、所闻、所思情景。词人从明月初升到斜月渐沉难以入眠,更漏声、叶落声、虫鸣声,听在耳中,击入心头,薄酒亦无以买醉。“天下事,少年心”感怀家国身世,使“点点深”力重千钧。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在遥远的伊犁,几乎每一个本地人都会唱《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几乎每一次喝酒的时候都要唱这一首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疆的歌王蒙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疆的歌王蒙

①在遥远的伊犁,几乎每一个本地人都会唱《黑黑的眼睛》这首歌,几乎每一次喝酒的时候都要唱这一首歌。

②喝酒和唱歌这二者,从声带医学的观点来看是互相排斥的;从情绪抒发的角度来看却是一致的。

③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1965年冬天,在大湟渠渠首——叫作龙口工程“会战”的“战场”。我与农民们一起住在地窝子里。那里临时开了几个食堂。寒冬腊月,食堂的厚重无比的棉帘子外面挂满了冰雪,也许不是雪而是霜,食堂里的水汽从帘子边缘逸出来,便凝结成霜。掀开这沉重得惊人的门帘,简陋的食堂里热气弥漫、灯光昏暗、烟气弥漫、肉香弥漫。更重要的是歌声弥漫,歌声激荡得令人吃惊,歌声令人心热如焚,冬天的迹象被歌声扫荡光了。

④在关内的时候,我们也听过一些新疆歌曲。但是伊犁民歌自有不同之处,它似乎更散漫,更缠绕,更辽阔,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抒不完的感情连结如环,让你一听就陷落在那里,痴醉在那里。

⑤从此我爱上了伊犁民歌。在伊宁市家中,常常能有机会深夜听到《黑黑的眼睛》的歌声。是醉汉吗?是夜归的旅人?是星夜赶路的马车夫?他们都唱得那么深情。在寂寥而寒冷的深夜,他们用歌声传达着对那个永远的生着“黑黑的眼睛”的美丽的姑娘的爱情,传达着他们的浪漫的梦。生活是沉重的,有时候是荒芜的,然而他们的歌是热烈的,是益发动情的。

⑥后来我有几次与农民弟兄们一起喝酒唱歌的经验。我们当中有一位歌手,他是大队民兵连长,他叫哈里?艾迈德,他一唱,我们就跟,随着每一句的尾音,吐出了无限块垒,我傻傻地跟着唱,跟着哼,却总觉得跟不上那火热的深沉与寥廓的寂寞。

⑦也有时候我不跟着唱,只是听着,看着哈里和别的人们的那种披肝沥胆地唱歌的样子,就觉得更加感动。

⑧1973年我离开了伊犁,1979年我离开了新疆。

⑨1981年中秋节前后我重访伊犁,诗人铁依浦江与我同行。为了将《蝴蝶》改编成电影的事,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一位导演不远万里跑到伊犁去找我,一天晚上,我们一同出席伊宁市红星公社就是公园附近的一次露天聚会。饮酒之际,请来了民间的盲艺人司马义尔,他弹着都塔尔1,唱起了歌,当然,首先唱的仍然是《黑黑的眼睛》。

⑩他的声音非常温柔。他的歌声不是那么强烈,却更富有一种渗透的、穿透的力量,那是一首万分依恋的歌。那是一种永远思念、却又永远得不到回答的爱情,那是一种遥远的、阻隔万千的呼唤,既凄然又温暖。能够这样刻骨铭心地爱,刻骨铭心地思恋的人有福了,能唱这样的歌,也就不白活一世了!看不见光明的歌手啊,也许你的歌声里充满了对光亮的向往和想象?在伊犁辽阔的草原上踽踽独行的骑手啊,也许你唱这首歌的时候期待着人群的温暖?歌声是开放的,如大风,如雄鹰,如马嘶,如季节河里奔腾而下的洪水;歌声又是压抑的,千曲百回,千难万险,似乎有无数痛苦的经验为歌声的泛滥立下了屏障,立下了闸门,立下了堤坝。

?一声“黑眼睛”, 双泪落君前!他一唱,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

?伟大的维吾尔诗人纳瓦依说过:“忧郁是歌曲的灵魂。”这又牵扯到一个民族的性格问题上来了。

?你为什么那么忧郁?由于干旱的戈壁沙漠吗?你的绿洲滋润着心田。由于道路遥远音信难传吗?你的好马和你的耐性使你们的交往并不困难。由于得不到心上人的呼应,得不到知音?你的歌、你的舞、你的饮酒又是那样地酣畅淋漓!而你的幽默更是超凡入胜!

?快乐的阿凡提的乡亲们,却又有唱不完的“黑眼睛”的苦恋。

?我没有解开这个谜。虽然我自我标榜我对新疆、对维吾尔人的生活、语言、文字颇有了解。我至今学不会这个歌。虽然我喜欢唱歌、粗通乐谱、会唱许多歌、自信学歌的能力不差,那么熟悉,那么想学,却仍然不会唱。也怪了。

?就让我唱不好,唱不出这首《黑黑的眼睛》吧。唱不好,但是我知道她,我爱她,我向往她。小小的一声我就能从万千音响中辨识出她。她就是我的伊犁,她就是我的谜一样的忧郁。至少是因为告别了伊犁,至少是因为它是唯一的我又喜爱又熟悉又至今唱不成调的歌儿。

1都塔尔:维吾尔族弹弦乐器。

1、文中有三处明确记叙了作者在当地听《黑黑的眼睛》这首歌。

阅读全文,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2、说说文章结尾一段中“她就是我的伊犁”这句话的含义。(4分)

3、请举例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歌声写得生动而富于感染力的。

(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案:

1.答案:①大湟渠渠首工地食堂

②弥漫、激荡、令人心热如焚 ③热烈、益发动情 ④富有渗透的、穿透的力量,开放而压抑(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2.答案:《黑黑的眼睛》这首歌把作者和当地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见证了作者在伊犁度过的难忘岁月。

她凝聚着作者对这首歌的熟悉、热爱、向往以及对维吾尔族丰富民族性的着迷。(共4分。共4点,每点1分)

3.答案示例: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生动地状绘了歌声的魅力。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基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进行了有力的强化。对名著的考查,大致经历了一个由宏观知识到微观知识、由机械识记到灵活运用、由单一考查内容到多种能力综合考查这样一个理智、科学的发展过程。近几年的中考名著阅读题,不仅较多地深入名著的灵魂,涉及名著的核心问题、细节问题,而且出题形式灵活多样,有意识地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认识、分析、概括、评论、赏析乃至再创造的能力。

中考名著阅读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对作品篇目、作者以及人物的识记;2.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认识、分析,理解其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3.对名著情节、细节乃至内容的识记、分析、概括、评论;4.对名著中心、主题的把握、分析、评论,鉴赏其艺术特色;5.根据相关的知识,与名著相结合,或品味鉴赏名著的某个片段,或进行拓展迁移。

中考名著阅读题的题型主要有选择判断题、连线配伍题、填空填表题、简答简析题、看图答问题等。

【全景观察】

为了全面突破中考名著阅读题,掌握答题规律,我们有必要对近几年中考试卷上的此类题进行一番深入的剖析。

一、选择判断题

这类题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有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以及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评点和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对情节细节的分析等。

1.传统题型

例1.(2016・山东淄博)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杨绛先生于今年5月25日辞世。她在叙事散文《老王》中记叙了与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她对老王深切的愧怍之情,也表现了―个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解析】此题既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又考查对名著内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题干所给的四个选项正误掺杂,要求学生在正确识记理解的基础上,选出其中有误的一项。此题相对简单,命题方向也很单一,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都能做出准确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是正确的。D项中,《马》的作者是布封,而《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

【答案】D

2.创新题型

例2.(2016・四川成都)在内容的选择与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我是归巢的鸟儿/暮色四合/我藏进您的心中

B.母亲啊/您是繁茂的大树/树干上的条条斑痕/都是您辛劳岁月的见证

【解析】此题既考查名著阅读,又考查思维推理。题干要求从内容与表达上判断哪首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接近,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冰心作品的内容与表达特点(以母爱、童真、自然等为主题,形式短小精悍,被称为“冰心体”);二是两首备选小诗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如果仅从形式上看,二者都是符合要求的,但从内容上看,B项不及A项。

【答案】A A项以母爱为主题,与冰心作品的主题接近;而B项则只表达了母亲的辛劳,与冰心作品的吻合度不及A项。

例3.(2016・浙江绍兴)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城南旧事》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解析】此题颇有新意,考生不但要了解林海音《城南旧事》的内容和主题,而且还要对绘画作品如何表现主题有一定的认识,紧密结合题干中“好的封面画,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代表人物,或展示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答案】示例一:我选择图A。图A以旧城墙、骆驼队为主体,展现了小说的故事地点(背景);内容取材于《冬阳・童年・骆驼队》,有利于读者联想到作品“(让)心中的童年永远留存下来”的创作初衷,感受到小说的意境。 示例二:我选择图C。图C以英子为中心,选择“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重要情节为内容,整个画面有一种怀念、伤感的意境。《城南旧事》全书以英子童稚的双眼来展现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此图与全书的主题情感比较一致。

二、连线配伍题

相比选择判断题而言,连线配伍题所涉内容相对狭窄。它多涉及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等,较少涉及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评点、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对情节细节的分析等。

例4.(2016・黑龙江哈尔滨)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 冲――误入白虎堂 (《水浒传》)

B.周 瑜――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

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 (《红岩》)

D.孙悟空――大闹天宫 (《西游记》)

【解析】这是连线配伍题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对名著知识的积累。此题考查点为名著、人物及主要情节的对应。B项,《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应该是诸葛亮,而非周瑜。

【答案】B

例5.(2016・浙江温州)表格中的句子是对不同名著的评论,请分别为下列名著选择正确的一项。

【解析】这是连线配伍题中比较有新意的一种题型,不但有配伍,还有选择。此题主要考查对名著的评论,考查点为对名著主题的理解与把握。只要平时积累过这三部名著的相关知识,答题难度不大。

【答案】①B ②C ③A

三、填空填表题

这类题所考内容大多为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作品人物、情节细节以及人物道具等,也有的要求对作品人物进行评点,但相对比较简单。

1.填空题

例6.(2016・四川广安)“嘿,你在说什么,格里高里・伊凡诺维奇?让我跳舞?不是开玩笑吧?”外婆笑了起来,往众人身后躲着,大家都附和着。突然,她站了起来,收拾一下衣裙,挺直身子,高高地仰起脑袋,像年轻的姑娘一样迈着轻盈的步子走了过去,笑着说:“让大家开开心,来吧!雅科夫,换支曲子!”

选段出自 (作者名)的 (作品名称)。

例7.(2016・山东德州)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入绝境被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 (人名)巧施此计,利用 (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

【解析】例6、例7是两道填空题,例6考查名著的作者及名称,例7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相对简单,只要熟悉相关名著的常识及内容,就能正确填写。

【答案】例6:高尔基 《童年》 例7:周瑜 蒋干

2.填表题

例8.(2015・湖南邵阳)《水浒传》中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①②处。

【解析】此题以表格的形式,要求根据阅读积累将表格补充完整。就此题而言,考生不但要熟悉《水浒传》的内容,而且还要熟悉宋江的这首诗作,了解宋江的性格特点。

【答案】①叛逆 敢于造反 ②黄巢

四、简答简析题

顾名思义,这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作品主题、人物、情节、细节等的认识、分析和评价,一般不会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题目往往要求考生在阅读名著的精彩段落或章节后完成,相对较难。

1.简答题

例9.(2016・浙江湖州)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从下列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解析】此题比较有特色,命题者避开简单评析名著,要求考生结合内容去评析书名的特点。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了解书的内容和主题,还要懂得书名的深刻意蕴。

【答案】示例一:《朝花夕拾》――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鲁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各种经历,是“朝花”;鲁迅在晚年回忆这些经历,并抒发了自己的情思,如对“猫”的厌恶,对“阿长”“藤野先生”的深情赞美,这是“夕拾”。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名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内容。书名中“钢铁”比喻保尔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是信念、意志的象征;“炼”形容保尔一生经历了童年的黑暗、战场的搏杀、感情的波折、工地的艰辛以及疾病的摧残等磨难。

例10.(2016・江苏苏州)根据《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原来挑上冈子时,两桶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教人死心塌地。次后,吴用去松林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

请结合杨志押送生辰纲的相关情节,举出一个能体现他做事小心谨慎的例子。

【解析】此题直接考查名著的内容及故事情节。

【答案】示例:让厢禁军扮作脚夫,把生辰纲装入担内,杨志等人扮作客人。让梁中书授命众人都听命于杨志。走大路,趁早凉赶路,中午热时休息;走山路,大白天走路,避开一早一晚行人稀少之时。先阻止军汉买酒,确认酒没有问题后才允许他们买酒。

2.简析题

例11.(2016・广东)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2)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并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深入分析。

【答案】(1)欲扬先抑。一是为下文写两人冰释前嫌埋下伏笔,二是为刻画范爱农的形象和突出他的悲剧命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示例一: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如“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突出范爱农冷峻、孤傲、怪僻的性格特征。 示例二:语言描写,如“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突出范爱农孤傲、倔强的性格特征。

例12.(2016・山东潍坊)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他摔倒在地,骂道:“这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待他安下,我却好见。”

(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根据这两段文字,分析孙悟空这一形象前后各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答案】前:不服输,性子急。后:机智灵活,细心周到。

五、看图答问题

这类题目一般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情节、人物形象等的理解与把握。

例13.(2016・甘肃武威)名著阅读。

(1)下列图片描绘的都是《水浒传》中的故事,请你依照图片内容为它们拟标题。要求: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下列三幅图都与鲁迅的小说有关。请你任选其一,为图片配一段解说文字。要求:点明地点(或环境)、人物、事件,30字左右。

我选择: 解说: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名著人物及相关情节、事件的把握。考生必须熟悉原著,认真看图,深入分析,才能顺利答题。

【答案】(1)示例:a.武松打虎 b.李逵负荆请罪(李逵负荆) c.林冲雪夜上梁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示例:我选择a,在咸亨酒店里,孔乙己要了一碟茴香豆,并分给小孩子吃。 我选择b,月亮底下,在西瓜地里,少年闰土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我选择c,在赵庄的戏台前,迅哥儿和双喜等孩子在船头看戏。

【技巧点拨】

名著阅读题其实不难,只要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去阅读教材中所选的名著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认真识记有关的知识,一般都能顺利答题。对这一专题的复习,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分类记忆。把相关作家或作品放在一起,按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进行分类记忆。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韵文类可以分为: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等。

2.列表记忆。通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每一部作品的名称、作者、朝代、国别、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主要情节等进行列表记忆。

3.口诀记忆。把要识记的常识和名著知识编成口诀,讲究押韵,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如记忆鲁迅的作品:“《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故事新编》;散文一部,《朝花夕拾》,还有《野草》,略带诗体……”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设题类型

一、鉴赏重要词句精妙型

所谓“重要词句”是指对文章主旨、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这些词句或意蕴比较丰富,或表达比较独特。回顾历年高考,正确理解词句一直是现代文鉴赏的一项基础要求。

(一)鉴赏重要词语型

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是使用得比较准确生动且富有含义的词语,它的含义除了准确生动之外,还往往与作者的思想观点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鉴赏重要词语的艺术表现力,就是要揣摩重要词语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的附加意义和构建文章的作用。

【例1】文章的标题新颖醒目,给人一种沉重感,“白得无比的黑”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相关语段]我喜欢看镶在走廊橱窗上这些无名作者的国画,它是我熟悉而亲切的乡村生活的映照。有一幅《一只豹在奔跑》的画,画面上一只豹在奔跑,飞沙走石,惊天动地。一个橱窗一个橱窗看过去,看到最后一幅《瓦房部落》。

这幅画非常大,占了三分之一的橱窗。但我却看不出什么,那上面稀疏的淡墨痕迹,毫无规则地散布着,实际上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画。看了很久,看不出什么意味,我就离开了。走到街对面的走廊上,无意中,转过头来,奇迹出现了:就是那幅《瓦房部落》,让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一个庞大的瓦房群,黑压压的一大片,坐落在山水间。我一下子明白了作者的用心良苦。他,一定是个身处异乡或漂泊海外的游子。作者利用了视觉上远近差异完成的这幅画,表明他心目中的故乡,多少年了,都坐落在依稀的记忆中。记忆中,故乡的瓦房黑得无比清晰。倘若某一天让他突然靠近故乡,故乡的印象就成为一片不知所措的空白。

(节选自刘亮程《白得无比的黑》)

[解题思路]标题表面上是第二段中所指的国画《瓦房部落》的结构技巧以及国画给人的视觉效果,然而阅读第三段的文字,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用意是指中国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部分中的信息提供了确定答案的一个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由一幅国画所引发了对“黑”与“白”的相关问题的思索,即中国的农业还很不发达,中国的农民还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这也是题目所蕴含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含义。

[参考答案]文章以此为题有两层含义,一语双关:表面上是指国画《瓦房部落》的结构技巧和视觉效果;实际上则是指中国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而且中国的农业还很不发达,中国的农民还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二)鉴赏重要句子型

我们不仅要懂得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深入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意含蓄深刻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果有艺术手法,还要确认手法,分析效果。鉴赏重要句子的艺术表现力,就是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义”强调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强调表达的灵活性。

【例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相关语段]圣人体内,一定存放着高质量的目光。这样的目光,如水,如雪,如虹,如星,如月,如雨,如纯棉,如黑夜的灯,如冬日的炉火,如妩媚的青山,如雨后的草叶,如月光里展开的大海那深邃的沉思和悲悯,如闪电穿透长夜又谦卑地消融于长夜……我读《论语》,读《庄子》,读佛经,读列夫・托尔斯泰,都读到了一束束目光,他们眼睛里的目光,以及他们内心里储存的目光。圣人从目光的丛林中走过,从生灵的泪雨血河里趟过,他们的眼睛望见了苦海的深处,望见了生存莽原上伤痛的背影。同时,他们的眼睛又与长夜远处、星空高处某个神圣的目光对接,于是,一种深达海底又接星辰的伟大心胸展开于他们体内,发自于人的内心却蕴藏了宇宙般深广思想和爱意的目光,终于降临世间。

(节选自李汉荣《目光》)

[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运用好比喻句,一定要在明确本体的基础上,根据本体和某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确定好喻体。文中的本体是“目光”,而喻体是水和雪、星和月、闪电。对比喻表达作用的分析不能只笼统地答出其生动形象的特征,必须结合句意分析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画线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圣人的目光是高质量的,如水和雪般清澈纯洁;如星和月般明亮,指引方向;又如穿过长夜又消融于长夜的闪电,照亮世间的黑暗,惊醒蒙昧的人们,然后又谦卑地消逝,还世人一片自由宁静的天空。

二、鉴赏语言表达技巧型

语言表达技巧一般指语言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做这类题前应细读所指定的语句,分析语句使用的语言表达技巧及其在文中的作用和效果。具体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思路:1.细读所给的语句,确认所用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2.分析这种手法在文句中所要表现的内容;3.分析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及作用。

【例3】阅读下面的文章,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相关语段]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留在洞窟里。

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那是生命的狂欢。生命在洞壁上奔涌了一千年。(节选自学群《敦煌》)

[解题思路]语段语言优美、形象,鉴赏时应先明确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再从原文举一两个例子加以具体分析,并说明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当然解答这类题必须记住常见的修辞格概念及其效果,像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以及反复、双关、反语、引用、对比、衬托(映衬)等,还要结合原文中的作者情感来作答。

[参考答案]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三、多角度鉴赏语言型

多角度鉴赏题是综合性题型。试题要求从几个角度切入并进行赏析,每个角度都必须符合试题提出的文本的某一个语言特色。题型有两种:一种是先揭示阅读文本具有的某个语言特点,再指定某个语段以及确定赏析的区域,最后提出几个赏析的角度;一种是确定赏析语段,规定赏析切入点,最后总结文本的语言特点。后一种题型赏析时有一定的难度。

【例4】请以文章第二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分析本文语言“典雅”的特点。

[相关语段]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致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吧,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

(节选自杨振声《书房的窗子》)

[解题思路]“典雅”是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题目要求考生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分析“语言典雅”这一特点。具体来说,本文第二段在语言运用上表现为文言词语、对举的词语;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相间;在修辞上表现为排比和引用。要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赏析。

[参考答案]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者: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复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者: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

备考策略

解答语言鉴赏类的题目时,除了要掌握以上解题思路外,平时还要注意积累答题时需用到的知识。

一、熟悉作家及其散文风格

熟悉现当代一些散文名家,熟悉他们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或精练准确、朴素自然,或清新明快、亲切感人。但是,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点,如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豪放,有的婉约。如冰心的柔美隽丽,朱自清的绵密淳厚,叶圣陶的清淡平实,徐志摩的繁复浓丽,以及巴金的热情坦诚,孙犁的真中显美,汪曾祺的融奇崛于平淡,余光中的雅致端丽,周涛的气势磅礴……语言风格的不同,是由作家的美学追求、艺术个性不同造成的。周作人的散文语言舒缓、自然、冲淡、隽永,这与他的处世哲学、生活趣味有关。徐志摩的散文语言华丽、繁复、奔放、自由,无疑是他张扬性格和诗人气质的反映。了解这些,对具体作品的阅读大有裨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最终是为内容服务的。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固然与一个作家的美学风格密切相关,但也是由文章所描写的对象、内容决定的。同是朱自清的作品,《绿》《春》等散文的语言是华美绚丽、富有诗情画意的,《背影》《给亡妇》等则显得简约质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深沉含蓄的,而《执政府大屠杀记》却表现出激动、悲愤的色彩。

二、熟悉常用的答题用语

首先,了解《考试说明》中要求考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还有在课文中涉及的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一、积累型: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中语言积累的情况。

例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你能举出一个有关的成语(或谚语、格言、诗句、故事等)来吗?(南宁市中考题)

例2 选文在论述读书时引用了名言警句。请你根据平时的积累,另写三条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辽宁省中考题)

[解析]答好此类题要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例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很重视感恩报德”,实际上是一个论点,只要能找出一个论据来证明它即可。答案可拟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或诸葛亮“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的事例等等。例2答案可拟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培根)等等。

二、渗透型:这类题加强了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综合运用,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1除了文中提到的“音乐伴跑”“老年交谊舞”之外,请再列出与音乐或舞蹈相结合的两种轻体育形式。(南京市中考题)

例2 侵华期间,日军企图掠走司母戊鼎,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请你写出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福州市中考题)

[解析]例1体现了与文体学科相互渗透的思想,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答案可拟为:广播操、健美操、扭秧歌等等。例2体现了与历史学科相互渗透的理念,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答案可拟为:“九・一八”、等等。

三、仿写型:这类题要求仿照文中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等写出答案。

例 理解上面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重新造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济南市中考题)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原句: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羊肠小道。)

[解析]模仿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留有较大创造空间的语言运用性主观题。首先要审清题意,分析、确认原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以及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样画“葫芦”。答案可拟为: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储存数理化等各科知识的容器,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片窄窄的创造空间。

四、创制型:这类题要求考生能联系文段创制标语、广告、对联等,或自拟题目作答。

例1请你拟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深圳市中考题)

如: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例2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吉林省中考题)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解析]例1要做到内容醒目,语言简洁,恰当运用修辞,有一定文学色彩,目的主要是教育人、启发人。如:“我很弱小,请不要踩我”或“芳草萋萋,踏之何忍”等等。例2联系文段内容符合对仗的特点,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五、补充型:这类题要求对文章的某个内容作补充。

例“不料在过道上,我遇见了一个同在楼里办公的叔叔,他见了我就说:‘我好几次从楼里出来……’”后面他说了些什么话,竟然使“我”为去看电影的举动深感惭愧?请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依据自己的理解,将他的话补写出来。(青岛市中考题)

[解析]考生先要对题干准确理解,再仔细阅读相关文字,对整体文面领悟,吃透题目要求,深入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语言表达做到前后衔接、句意顺畅、内容一致。答案可拟为:看见你妈办公室的灯亮着, 还以为是你妈在办公,不想竟是你在用功,你这样认真,肯定能考上大学。

六、献策型:这类题要求读完文章后提出问题对策。

例过度砍伐、无节制使用是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2001年武汉市政府在全体市民中发起了“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的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拥护和支持。现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或拟一条含警示性的标语。(黄冈市中考题)

[解析]这道题重在考查创新能力题目的思想性、开放性,教育功能很强,总之答案要扣住“怎样保护生态平衡”来回答,如:人类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不能只为自己眼前利益而任意破坏自然界的生物链等等。

七、评析型:此类题往往要求考生就文章的某一方面的内容或形式,作或正或反的评析,具有思辨色彩。

例你对文中“只要你敢有一次不讲信誉……你在这个文明社会就难以立足”这种观点是否认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深圳市中考题)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需要仔细研读材料,将大脑知识储备融会贯通,在思维的碰撞中,引发思想火花。可选准切入点,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首先正面肯定――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失去信誉,他将失去朋友,正如一个民族失去信誉,它将失去族魂一样。其次从反面指出不足――社会应给予改过的人一个机会来重建信誉,这样社会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八、联想、感悟型:此类题或要求结合文章语境展开联想,或谈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感受等。

例1 “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字以内)(南京市中考题)

例2“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写对两点可得4分;多答并言之有理,又与前两点意思不重复,可适当加分) (安徽省中考题)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开放性思维; 课堂; 多途径; 教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152-01

一、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基说过:“让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我们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求知欲,要求教师首先对学生各种类型的好奇心持保护的态度。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新奇事物总是主动追求,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日不断进行知识积累,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敢于怀疑固定学说,敢于冲破陈规观念,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主张,敢于进行创造性实践。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可以从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来激发。

1.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对文学美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书籍也是一种学校。”又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读书”。在课堂中除了学习教材中的文章外,还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多读当代名家名作,可选取一些篇幅较小、生动感人的名作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朗读给学生。注重要有感情的朗读,营造一种令人向往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别人的作品里得到感动,与作者的感情共鸣,然后产生写作的欲望。如在教完《贝壳》,《蝉》两篇文章之后我又给学生朗读了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敬畏生命》,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不易,写珍惜生命的文章,思维就开拓多了。

2.通过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来培养兴趣。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很难理解教材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浅薄,对世界的认知有限,无法产生共鸣。如《观舞记》中描写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再让学生比较安塞腰鼓与杨丽萍的《孔雀舞》的不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得出北方舞蹈的阳刚美,南方舞蹈的阴柔美。

3.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挖掘新知识来培养情趣。语文学科是一种工具学科,它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随时发生在社会生活中。让学生了解这种工具性,除了观察之外,还有有意识的参与到生活中的实践中去。比如教《到民间采风去》一课时,让学生们到实践中搜集地方方言、民间谚语、民间节日里可能会产生的文学故事,让学生在婚宴,丧葬中了解当地的风俗、民俗习惯。在掌握大量的材料之后,写一份“民俗文化调查”编辑展览。学生在课外的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培养他们不断充实自己,感悟生活的兴趣。

二、多途径解决课堂提问的开放性问题

语文课堂是一个灵活性很高的课堂,一些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在课堂中。新教材增加了很多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题目答案不固定唯一,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引导学生多途径的思考问题方面提供了很多可实践的方法。

1.艺术性的提问。语文课堂教学要发展和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时的有艺术的提问,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他们引上寻求问题答案的理想途径。教师的课堂提问除掌握启发性、针对性原则外,还要注重巧布疑阵,设置矛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问题。有时候,对于一些需要学生重点理解情感表达的文章,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把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

3.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设置问题。媒体具有强大的宣传攻势,作为学生,对媒体的宣传很大程度上,盲从的较多,缺乏主见。针对学生喜欢小沈阳、超女、超男这一现象,一夜成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这显然会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误导。在上《邓稼先》时,我结合 “名人观”设置问题:“如果你有机会拍一部以‘我崇拜的人’为题的电影,你会选择谁为你的主人公,你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会如何诠释‘明星’二字?”学生反响强烈,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内容一下子得到了深化。

4.通过比较,形成问题。相似场景或相似人物,在不同课文中可能展示出不同东西,通过比较阅读,比较设置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去解决产生的问题。如我让学生比较《隆中对》和《出师表》中诸葛亮,让学生结合课文情境,体会两篇文章中诸葛亮的不同心境,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比较《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两篇文章的内容都是写学习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写法又有什么不同?

三、教师评价要开放性的解决学生“多样性回答”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人学习语文的能力有大小。教师先要对学生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同一个练习,这个学生完成也许并不值得表扬,但对另一个学生能达到这个程度也许就应该好好表扬。运用模糊化的评价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武器。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这些教学技巧。

1.鼓励答案的多样化。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因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评价相对比较封闭,未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表现机会。而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对于很多问题的答案一般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由于个体所处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我们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解放思想,以自己的眼光判断、分析、找出体现自己思考的答案。

2.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评定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问题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教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在于提供一种机会,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某一问题。这里的分析表达理应是个人的,个性的,体现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观察思考角度。甚至于当学生对教材现有的一些答案提出不同看法时,只要他们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尊重并鼓励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思考,言人所未言。

3.善用评价的模糊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看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常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愚公,除了移山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呢?”学生们纷纷回答:“搬家。”“挖隧道。”“建空中缆车。”“修公路。”“买直升飞机。”遵循评价的模糊化,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语文学科,有许多无法评价的答案与理解,作为教师必须有敏锐的鉴别能力,分辨出学生哪些是个性思维,哪些是错误思维。对于个性思维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要注意把握开放性思维训练的“度”,设计开放性训练题目必须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对于那些解决办法简单而又答案唯一的题目往往不宜进行开放性训练。

参考文献:

[1] 张汉昌,赵菡.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7.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7篇

一、“课前知识储备”是基石

知识储备是学生课前做的必要工作,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石,因此,课前做好知识储备,至关重要。就内容来讲,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1.学生已经学过的和将要学习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回顾。如学习《最后一课》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小说的有关知识,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2.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如学习《吆喝》一文时,让学生事先了解: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里,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学生通过与生活经验的联系,初步了解吆喝的特征,有助于了解课文内容。3.对新知识的预习和必要的资料的准备。如学习《观舞记》一文,提前让学生搜集印度婆娑舞以及印度佛教的有关资料。4.文言文重点储备文学常识、重点词语的理解、句子翻译等等。做好课前知识储备,就要做好结构化预习,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一般应在学习课文前1-2天布置,按照“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把书读透。这样,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写出读书时的感受。

二、“问题引领”是线索

作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之一,解读目标之后的“问题引领”是自主学习的任务驱动,并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下面的环节。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结构化备课和学生预习统筹安排。学生通过结构化预习,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整合。如《爸爸的花落了》一课,有三组学生通过结构化预习都提到这样一个问题:“英子的成长与父亲有什么关系?”学科助理向教师反映之后,教师立刻调整了预设,将问题列入到“问题解决评价单”中。这样,这课需要探究的问题有:1.从全文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体味文章表达了“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2.“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3.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4.英子的成长与父亲有怎样的关系?“问题引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落脚点,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达到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的目的,因此,问题引领是一条贯穿“自学、合学、对学、展学”的红线。

三、自主学习是主体

构建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建构的。“RQE”语文高效课堂的目标是学生能积极自主地学习,享受成长的快乐。学生有了“问题引领”的任务驱动,会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勾思相关的信息,在课本中做好批注,独立完成对问题的思索,同时记下自己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困惑,以便在合作交流中解决。可以说,“自主学习”是高效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有限时间里(一般是8-10分钟)解决问题,对问题的答案如不满意可再次看书进行补充,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本身的价值与美,获得一种成功的愉悦。

四、交流展讲是平台

“展讲”即展学,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后的交流与展示,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到台前展示学习成果,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思考,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纠错、质疑或补充,以便引导不同观点在课堂中交流、碰撞、分享。展讲时要讲清问题的信息点,如《黄河颂》一文,交流“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黄河黄河的英雄气魄”这一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黄河气魄”和“哪些方面”两个要点回答。展讲还要讲清应用了什么知识,要讲清思路,如概括某篇叙事类记叙文的中心,学生先要说清主要写了哪些事情,反映了人物的什么性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里读出来的等等。展讲,是一个平台,不是念答案,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问题的理解,其他人通过补充、质疑、论辩等形式将问题引向深入。通过展讲交流的平台,实现的不仅是学生思维的碰撞,更有思维形式与方法地不断借鉴与自我纠正。

五、训练评价重实效

“训练评价”这一模块在语文高效课堂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检测课堂质量的形势和手段,因此,训练评价一定要突出实效性。训练的内容可以是语文基础知识积累部分,如字词、诗句、汉语知识等,也可以是包含相关知识点的课内外典型题目的训练。如《春酒》可以设计细节描写的课外语段阅读,深入品味细节描写的作用。此外,训练的内容还可以是紧扣学习重点的小练笔。如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设计了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给本班师生“画像”,以此加深学生对外貌描写的理解和运用。上述内容可以单独训练,也可以结合阅读理解综合训练。评价的形式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或教师评价,无论哪种形式,都应该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对学生学习思维品质做出客观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观舞记阅读答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反思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园在本学期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师们认真地准备教案,并进行媒体教学。教师们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学活动展现在大家面前。笔者是位小班教师,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新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考虑到以上因素,教师找到内容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的生活经验。他们对故事中的角色、情节非常感兴趣,还时不时地与故事中的小白兔“对话”。笔者以《小兔找太阳》这个故事为例,展开教学活动反思的探讨。

案例:在上《小兔找太阳》的故事中,教师用一幅画引题:图中的小兔去找什么?小朋友开始猜想,去找蘑菇、去找妈妈。教师告诉幼儿小兔去找太阳。激发孩子的兴趣,一起听听小兔找太阳的故事。教师采用边出示一幅图片边讲述每一幅图片的故事内容,小朋友认真的听教师讲故事。不时地插嘴,有的小朋友跟着老师讲述。当教师问幼儿:“小兔为什么把红灯笼、红萝卜、红气球当作太阳?”幼儿乱回答,教师启发幼儿。这时候,有的幼儿坐不住。教师匆匆地作了补充,就开始下一个环节:和太阳跳舞,音乐响起,教师和幼儿一起跳起舞来……在上完课后,我发现效果不理想。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

二、反思的定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教师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的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审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正确的教学行为,合理地进行自我评价,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使自我经验型的教师发展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的过程。教学反思之所以引起理论界和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主要在于它带来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教学新理念,体现出教师自主进行思考和批判分析的态度与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

三、教师活动反思的行为探究

反思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升华提高的过程。反思的内容很多,每一次反思都要选择好切入点。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反思的内容

1.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①对教材选择上的反思:在教材选择上,我选择了内容活泼、有趣,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适合小班孩子年龄的特点。在活动中孩子能说出这些东西的名称、颜色和形状。并教孩子们一些新的词,提升幼儿已有的经验。

②对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多思考“本节活动课幼儿应该掌握什么?”教师要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实践及幼儿掌握知识的情况,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③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在实践教学中,有时会发觉教学过程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设计教学是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我们所预想的作用。

④对教具的反思:在制作教具时,我考虑到小班孩子刚入园,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画了一本大的图书,在听故事时,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使用书本的方式,孩子更容易安静的听故事,对每一页的内容观察的明白。可是最后,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由于图片小,孩子看不清楚,导致孩子都往中间靠。常规有点乱。

2.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①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班级中有些幼儿让你头疼,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自己管自己聊天,对于老师要讲的内容插一下嘴,老师反复地提醒,也没用。教师只有大声的点孩子的名字。在教学中,发现自己设计的活动没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不听你上课,教师束手无策。因为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看上去几乎不听。但听到精彩的时候,会拍手。在小兔找不到太阳的时候,孩子们跺起脚、来回搓手表现出着急的样子。在提问小兔找到太阳了吗?不专心的幼儿回答“没有找到太阳 。”于是我开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②对“再教设计”的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本节课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新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术;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在小兔找太阳的故事中,我采用了从静到动的过程;以和太阳跳舞来结尾。在欢快的曲子中让幼儿尽情地表露。唯一遗憾的是我不敢用媒体教学。前面反思流程中提到的教学案例,便是对再教设计思考的一个最好典范。

(二)教学反思的几种方法

教师选择反思的切入点之后,通过怎样的方法进行反思呢?

1.自我反思

① 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成员共同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能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计划。

②课堂实录。教师凭借实录找出自己大量的体态和言语上的不足,通过教学实录像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全部行为,反思隐藏在这些行为后面的假定,并对此进行验证和修改。这次教学录像客观、全面的记录了我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教态不自然,故事的描述中语句不准确等缺点。使我在以后的教育中能修正自己。

2.互助反思

① 交流对话。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写教案时,教师可以向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上课不肯学习的幼儿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请大家帮助分析、诊断、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合作反思、联合攻关,可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② 课堂观摩。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在观摩中,教师应分析其他教师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课堂教学;我上这一课时,是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我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与他们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从他们的教学中我受到了哪些启发;如果我以后教这一课时,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得到提高。

经过领导、同事的听课评议,我决定第二次借班上课。在教学上,我使用了多媒体进行上课。通过两次上课的比较,我进行了思考:

1.教学过程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增加了一个讨论的环节。“小朋友喜欢太阳吗?为什么喜欢”。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出发,去解决问题。小朋友有的说:“下雨了,不可以玩滑滑梯,太阳可以把雨水晒干”。有的说:“经常晒太阳,不容易生病等”。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出太阳有许多好处,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太阳。

2.对教具的反思。教具准备的较充分,本次活动运用了幻灯片的形式给孩子们看,给幼儿呈现了较直观较深刻的视觉感受,因此课堂上指导幼儿看图说话,进而引导幼儿想象说话,显得很得心应手。还准备了有关故事里的各种图片,有利于孩子记忆,这些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很满意。

3.对情感教育的反思。教学中教师扮演小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兔,遇到问题都问妈妈;妈妈总是耐心地解释,用启发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小兔找太阳。在寻找过程中认识了灯笼、萝卜、气球,并告诉小兔太阳只有一个在天上,还会发光。通过师生同演的表演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孩子的兴趣都非常浓。

4.对活动的常规反思。这个班的幼儿常规好,一上课眼睛就看着多媒体,对出现一幅又一幅的画面。幼儿没有特别得激动,他们好奇;寻求答案,幼儿能遵守纪律。而自己班里的幼儿好动,年龄偏小,又没有上过幼儿园。上课纪律有点涣散,在常规上进一步加强。

5.对教学成效的反思。在第二次上课中,教师没有紧张,教态自然,教师把自己的情感柔和到教学之中。真正地做到教育教学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整堂课气氛活跃,就像在玩;轻松而又愉快。幼儿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对活动中的词语掌握较快,对故事情节能根据图片描述出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对故事很感兴趣,注意力很集中,句式掌握不错。活动时间掌握好,在游戏时间可以再一次开展阅读,让幼儿在细节中去了解更多的秘密,并尝试拓展故事。

四、结束语

经过这个教学活动的反思实践,使我认识到: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思考、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高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最终才能使教师全面发展。

[参考书目]

1.熊川武:说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