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好问诗词

元好问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元好问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1篇

浮生若梦,缘来缘去,谁能把"缘"字测个明白?

一一一题记/文/风语

古往今来,不知有过多少人为情所伤而痛?凡尘浮世,又有几人能看破红尘而不被情所困所累?想哪从古到今,不知有过多少文人墨客,为爱为情写下过多少挽诗祭词,又有多少的名篇佛经以及那些让你铭刻心怀的佳句,能道尽爱与恨的无奈和痛楚,能诉清情感里的困惑与忧愁。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此句凄美感人的问情,出自金元时期大文豪元好问所作的[雁丘词]的起首句。其所写背景是元好问在赴试途中,一猎人向他讲诉了一件所见奇闻:今曰捕获了一只大雁,将其打死后,另一逃脱的大雁却不肯独自离去,并在空中悲鸣地盘旋着,最后投地而亡,疑是以死殉情。元好问听后感慨万分,便向猎人买下了两只死雁,垒石合葬,并作词祭奠,故词被后人取名为[雁丘词]。然而,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一句问情,却不知造就了多少的痴男怨女,传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

问情是何物?从古问到今,有多少鸳俦凤侣,又有多少劳燕分飞?一个情字,一首歌一首诗词,一个情字,一汪泪一世心痛。问情是何物?问天问地问红尘,为什么!多情往往易遭天嫉,多怨却无法感天地于施怜?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万丈红尘,多少被夭折的爱情,还在凄风苦雨里委婉地着,无声地申诉着。然而,山川载不动太多的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问情是何物,谁又能问个明白?一次心动一场爱与恨,一朝离别一腔愁和怨!千万次的别离,便有千万首挽歌,千万人的问情,就会有成千上万个答案。

有的人说:爱情是一个洋葱头。以为幸福就包在里面,当你一片片的剥开时,才知道每剥一片都会让自己流一次泪。而等你一把眼泪地剥完葱片后,才会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幸福没见着,反把自己累得泪流满面。

也有的人说:爱情就是一颗毒药。可悲的是自己明明知道吃了会中毒的,却还要强迫自己去吞下。以为过一把瘾就死,却不知自己吞的是一种慢性毒药,那种欲罢不能的心境,在每一天里都如魔咒符身般地噬咬着你自己的心。

还有的人说,爱情是上帝故意下在相爱人身上的蛊,是一种名叫折磨的蛊。它不仅让你心甘情愿的折磨着自己,也让你无可奈何地去折磨着别人,而这种痛不堪言的折磨似乎又永远没有尽头,永远都无法从你的心底根出。

若不相见,便不会相恋:若不相知,便不会相思:若不相伴,便不会相欠:若不相惜,便不会相忆:若不相识,便不相爱一一一若不相爱,又哪来那么多的问情呢?物换星移几度秋,滚滚红尘,多少伊人垂泪因花落,多少英雄为情尽折男儿腰!霸王别姬自刎乌江,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黛玉焚稿葬落花,杜十娘沉宝恕问江。多少缠绵悱恻的恋恋不舍,多少悲欢离合的千古绝唱。问情是何物?老雁尚知以死殉情而不独自偷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利重情薄的现实里,又有几人可以真正做到"生同衿,死同穴。"的永恒誓言呢?古往今来,无论是神界还是凡尘世间,不知有过多少人为情所困所累,又有谁能给这些痴男怨女们一个圆满的答复呢?

涉过万丈红尘,觅一处香庙寺院,虔诚的将心呈佛洗礼。看拂禅尘丝如何为我掸尽私情杂念。

红尘落幕,余香尽散,蓦然回首,沧海依旧情波万里,吾闭凡目,此时残月空明,乌啼两岸,孤舟绝尘......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2篇

一、命题基本形式和特点

纵观2012年高考16套试卷(不含)海卷),共鉴赏评价古诗词17首(浙江卷考查了2首诗),设题数目以2个小题为主,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分值在8分左右。题型设置以问答为主,兼顾选择、填空。具体分析命题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1 主要是鉴赏一首诗,两首诗比较鉴赏仅为点缀

今年只有浙江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2011年只有湖北卷,2010年只有天津卷考查了两首诗的比较鉴赏。由此可知:两首诗的比较鉴赏题已不再流行,仅仅是一种点缀。一套试卷只鉴赏一首诗又将独步天下。

2 注重衔接所学诗词,比较鉴赏,拓展延伸

这种衔接在设题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把考查的诗词与教材中的诗词放在一起比较鉴赏。比如今年江西卷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二是从考查的诗词中的某一知识点(或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延伸到所学的诗词,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今年北京卷第3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可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3 题目设问大都指向明确,又适度开放

绝大多数的题目设问指向明确,要求考生就某一个方面或某一知识点进行作答。比如:全国课标卷的第8题“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种限制性的明确设问,既可消除问题的模糊性,又能免除答题的非指向性,更能避免学生漫无边际作答现象的出现,实为一种充分为学生考虑的体贴式设问。

在限制性设问的主导下,也有一些题目设问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例如:①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广东卷)。②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江苏卷)。③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四川卷)。这种适度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的创新解答和多种解答提供了可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不过,今年安徽卷的题目设问方式却与去年完全相反。2011年的设问要求是“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可谓当年最创新的设题方式:不仅只出了一道题,而且设问完全开放。然而2012年的设题方式则变成了两个题,而且设问明确限制一一“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由安徽卷的颠覆性变化,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设问方式不能完全开放,而应像今年的3套题那样适度开放,可能更符合高考命题的科学性。

二、诗歌选材特点及其亮点

1 宋代诗词仍备受青睐,金代诗词悄然登场。

与近年试题相比较,2012年诗歌从朝代上看有以下特点:

宋代诗词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考查了9首和10首,独占了半边天,今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考查了7首,占了41%,仍是最多的。另外,唐诗近三年都在3首或4首,基本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考查了晚唐时期温庭筠的一首词。

在突破唐宋诗词一统天下的格局后,前两年元诗明诗异军突起,今年则继续并加大了考查力度。元诗2首,明诗1首。在前两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从未出现过的“名不见经传”的金代诗词,却在今年的浙江卷和安徽卷悄然登场。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用的一段空白被填补。

金代诗词的十肖然登场,选入了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元好问,其意义不可低估。有力地拓宽了诗词鉴赏的领域,又次打破了考查格局,应是今年诗歌鉴赏最大的一个拐点和亮点,更是今年最突出的变化和创新之处。

这也启示我们:中国每个朝代(即使是少数民族的)都有其优秀的文化,精彩的诗词。这些诗词可以并且应该成为高考诗歌题选择的范围,更应该成为中学生平时学习和鉴赏的对象。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训练中必须拓宽学习和训练的领域。

2 作者均非流诗人

(1)著名诗人完全退出,避免了猜题押题。

17首诗词涉及作者16位(杨万里有两首诗入选)。一流诗人全部缺席,我们在教材中非常熟悉的,像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著名诗人一个没有。

比较熟悉的作者有8位,他们分别是贾岛、温庭筠、秦观、杨万里、晏几道、晁补之、张耒、元好问。学生根本没听说过(甚至老师都十分陌生)的作者也有8位,他们分别是中唐的李益、晚唐的修睦和钱、宋朝的李纲、金朝的王寂、元朝的白埏和曹伯启、明朝的金銮。

(2)作者作品“陌生化”成共识,体现了公正公平。

大量选择陌生作者以及熟悉作者的陌生作品,应该是高考命题人的有意为之。“陌生化”,

已成为命题人今年和今后作者作品选择的一个基本标准。同时,选材的陌生化,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高考的公平公正。

3 体裁以律诗最多,绝句、词次之

今年的诗歌在体裁上非常集中,除了律诗、绝句和词外,没有涉及其他体裁。2010年和2011年这三类体裁所占比率也不低,分别为76%和88%。可见,这三种体裁最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青睐。

另外,前两年曾考查的乐府诗,今年没有出现;2010年曾考查的五言古诗和散曲,2011年和2012年均未考查。这说明,这些非主流的体裁也许只是偶然为之,或者说是一种点缀。

在平常备考时,广大师生还是应重点加强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词等体裁的训练。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3篇

国庆假期将要结束了,我和妹妹的作业也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妈决定带我们出去玩一天。可惜,老爸头一天晚上有应酬,喝的酩酊大醉,早上起来时还昏昏沉沉的。本来妈妈都同意我们去潍坊富华游乐园了,可看爸爸实在难受的厉害,就决定改去一个近便的地方。于是,我们顺路来到了百脉泉。

“西趵突为魁,东百脉为冠。”虽然早就有所耳闻,但是因为和我们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和妹妹有些失望,情绪不是很高。进入章丘县城,尤其是快到百脉泉的时候,只见路边鸟语花香,素槐遮天,柳荫叠翠,景色十分宜人,到也有些情趣。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深水,水面极宽,极大,据说很深,可又能清澈见底。水中有鱼,虽为放养,然而无论锦鲤,白条,还是什么其他花花绿绿的鱼,任我们怎么逗引,它们依旧往来穿梭,争食戏水,目若无人,自由自在,和外界毫不相干。

沿着岸边前行,时时处处都有清水从不经意间,从一个随意的地方悄然流出,像是和我们捉迷藏。溪流纵横,亭台楼阁映水生辉。优美的自然风光宛若一轴巨幅画卷次第展开。我和妹妹开始兴奋了,四处蹦跳玩耍,鞋子早就湿透了也顾不上。妹妹只怪妈妈没给她穿凉鞋。我们用水枪吸水,然后斜斜的射入湖中,看水花四溅,看鱼儿四处散开,听水声的撞击。百脉泉,梅花泉,墨泉,眼明泉等群泉竞涌,仪态万千。我们玩的不亦乐乎。在墨泉,我们还灌了满满一大瓶泉水,那个喷涌若轮的景象至今还历历在目。当然,我们的代价是,不只是鞋子湿了,连裤子也湿了。好在天气好,不冷。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4篇

一、《采薇》中“雨雪霏霏”中“雨”字的读音

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选用了《诗经・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并在课文后的导读和练习题中被反复提及,可见这四句诗的重要性。在注释中,“雨”字被注解为:yù,动词,下雨。笔者认为,这里“雨”字当动词讲是不妥的。

确实,在古汉语中,“雨”可以在很多情况下被活用为动词,比如:“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楚辞・山鬼》)“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但是,这是名词作动词的特殊用法,并不能由此说明,“雨”字在任何情况都可以解释为“下雨”,我们得根据上下文和诗意来具体分析。“昔我往矣”这四句诗之所以能传诵千古而不衰,即在于它的结构对仗工整。根据对仗句的规律,句中相对应的词语词性应该是一致的,那么,“雨雪”和“杨柳”是对仗的。“杨柳”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杨”、“柳”组合的,自然,“雨雪”也应该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素“雨”和“雪”组成的,因而,“雨”在此应当是名词而不是动词,其读音应该读为上声yǔ,而不是去声yù,否则,全句就失去了对仗。

而且“雨雪霏霏”的释义也不应为“大雪纷飞”,而应该是“既下雨,又下雪。”因为“霏霏”一词既可以形容大雪纷飞的样子,也可以形容大雨纷繁的样子,比如《岳阳楼记》中的“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所以,此处“霏霏”一词形容可以同时“雨”和“雪”。而且,“雨加雪”的天气是常有的,况且雨雪纷飞不是更形象地表现出凄凉萧索的景象吗?没有必要理解为动宾结构的名词,因为上句的“杨柳”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名词。“杨柳”在这里是同义连用。“杨”指的就是“柳” ,我国最早的训诂学词典《尔雅》的《释木》篇中就这样解释“杨”字:“杨,蒲柳。”[1]又如《战国策》原文是:“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2]这个典故被世人概括为成语“百步穿杨”;杜甫曾用杨柳来形容少女的纤腰:“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绝句漫兴九首》)。很明显,这里的杨柳是柳树,因为植物学意义上的杨树高大挺拔,是不会怜似“弱袅袅”的“十五女儿腰”的。同理,这“杨柳依依”中的杨柳就是专指“柳”而不是现在说的“杨树”。“杨”就是“柳”,同义反复连用。

综上所述,“雨”应读三声,且不是偏义复词,“杨柳”可以解释为“蒲柳”;与此相对应“雨雪”应理解为“雨加雪”。

二、《山鬼》一诗的分段

众所周知,古诗大多是不分段的。对于古诗分段,笔者的意见是,对于长篇古诗,能不分段则尽量不分,如有分段的必要,则要参考两个标准,一看诗意,二看韵脚。《诗经》重章叠句,自然成段,比较好分,《楚辞》则没有这个特点,各家分段大有不同。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第8页)选了屈原名作《九歌》中的《山鬼》一诗,并分作四段。教材上把“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两句分在第三段,“君思我兮然疑作”一句分在第四段,窃以为不妥。

《山鬼》作于两千三百多年前,且诗风朦胧,对于主角山鬼是男是女,此歌为对唱抑或独唱,各家注解大不相同,所以很难从诗意入手。那么只能考察音韵。虽然楚辞音韵与现代汉语语音差别很大,但并非毫无头绪可寻。从顾炎武到段玉裁、再到黄侃,诸位学者都在先秦音韵方面作了许多工作,王力先生在综合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先秦音韵分为三十部,已经成为研究先秦诗文音韵的圭臬。这有助于我们考察《山鬼》一诗的押韵。

纵观全诗,《山鬼》不像《诗经》那样隔句押韵,而基本上是挨句押韵,时有换韵。如“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阿、萝两字押歌部);又如“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笑、窕两字押宵部)[3]那么,F在的问题是,考察“若”、“柏”、“作”三个字的读音是否相近,如是,则不可分在两段。

“若”现代汉语读作“ruò”,“作”现代汉语读作“zuò”,“柏”字则有三种读音bǎi、bó、bò。一般来说,现代汉语“松柏”一词中,“柏”字读作bǎi,bó用在德国城市“柏林”的读音上,而bò则专用在“黄柏”这个词上。然而古音是怎么读的呢?我们来查编于1948年的《上古音韵表稿》,“若、柏、作”三字收入“鱼部”,[4]而编于1980年的《新编上古音韵表》则从“鱼部”分出“铎部”,“若、柏、作”三字都收入其中。[5]在唐人作律诗使用的《平水韵》中“若”、“作”字收在“入声十药”部,“柏”字收在紧挨着的“入声十一陌”部,“药陌”通押,可为旁证。成书于北宋的《广韵》,“柏”字在《广韵》中,只有一个读音即“博陌切”,韵母为ò。 而元代韵书《中原音韵》中,“柏”字作“帮母 皆来韵”,即bǎi。也就说明,bǎi这个读音的出现最早不会早于宋元时期。而我们知道,由于民族融合,宋元时期是汉语音韵变化颇大的时代。

综上所述,“若”、“柏”、“作”三个字在上古汉语中,属于同一韵部。而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第二册)所录的《山鬼》一诗中,这三句也在同一段落,且注明“押铎部”,[6]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也如是。

从诗意上来讲,久等恋人不来的山鬼焦虑不安,用“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来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坚贞,接下来产生“君思我兮然疑作”的怀疑也是自然而然的。且这一句与下文“雷填填兮雨冥冥……思公子兮徒离忧。”等四句环境描写也不相连,不应划为一段。

三、《长恨歌》一诗的分段

同样的问题,出在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的分段上。目前学术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此诗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讲现实,即历史上李隆基与杨玉环的传奇之恋,下部分讲幻想,白易居虚构出一个“天上人间会相见”的结局。教材把上半部分为三段: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到“尽日君王看不足”为第一段,“渔阳鼙鼓动地来”到“不见玉颜空死处”为第二段,“君臣相顾尽沾衣”到“魂魄不曾来入梦”为第三段(第24页)。这种分法,既拆散了韵部,又没有顾及诗意。

唐人写律诗绝句这样的近体诗,都有严格的韵律,宋人刘渊根据唐人的用韵,编成《平水韵》一书,可为参考。《长恨歌》属于长篇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唐人写古体诗,虽不像写律诗绝句那样严格按照《平水韵》来写,但由于近体诗强大的影响力,唐人写起古风来,难免受其影响,既可以参考《平水韵》,也可以邻韵合用,称为“通韵”。[7]查《平水韵》可知,“缓歌慢舞凝丝竹”的“竹”字属于入声一屋部,“尽日君王看不足”的“足”字,和“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曲”字,属于入声二沃部,屋沃通韵。[8]

从诗意上来看,诗人以音乐写战乱,别出心裁:正当李杨二人沉醉在缓歌慢舞之中,一阵紧急的鼙鼓声传来,打破了霓裳羽衣曲美妙的节奏,不落俗套,也显示出乐极生悲的批判主题。

四、《摸鱼儿・雁丘辞》的注释

教材第一单元还选了金代诗词大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辞》,这是一首千古传颂的爱情绝唱。上片有一句“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教材上注释为:“痴儿女:元好问另有《迈陂塘》(即摸鱼儿)词,其叙曰:‘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儿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痴儿女’似指此。”(第37页)

按教材上所注,这里的“痴儿女”即元好问的另一首《摸鱼儿・问莲根》中的主角,即泰和年间,大名府一双殉情的小儿女,死后化为并蒂莲。两首不同的词,互为解释,真的如此吗?

虽然后世许多人把《雁丘辞》的前两句误传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然而我们都知道该词所歌颂的乃是一对殉情的大雁,怎么会突然扯到一对小儿女呢?这岂不是创作的大忌――跑题吗?况且词前小序中说明,《雁丘辞》写于并州,《问莲根》写于大名府,二者非一时一地之作,决不可能混同。

“就中”是什么意思呢?《辞源》上解释为“其中”,并举李白的诗句“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白居易的诗句“自入秋来风景好,就中最好是今朝”,都是“其中”的意思,可以为例证。“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的意思就是这对大雁经历过相聚的欢乐,承受过离别的苦痛,其中的悲欢离合跟人间痴男怨女是一样的。这样理解,方能体会作者以雁写情的深意。目前,常见的选本也都如是解释,包括较权威的由林从龙、侯孝琼、田培杰注的《遗山诗词注析》。

五、《谏逐客书》的分段

秦代政治家李斯的《谏逐客书》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中间论证,煞尾总结,凤头猪肚豹尾,观点鲜明,气势磅礴,可称得上学习议论文写作的标准范式。因此,对于该文的分段不可不慎。

教材把本文分为六段。“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为第一段,本段提出总论点:即逐客是错误的。“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而秦无强大之名也”为第二段,本段列举大量历史论据,证明客为秦有功。“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为第三段,“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为第四段。(第110页)大概编者认为“夫”字是发语词,要发议论了,应该重起一段。然而从“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到“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讲的是同一思想,即秦王嬴政对待色乐珠玉的态度是“快意当前、适观而已”,而对待人才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即重物轻人,由此警告秦王这不是统一天下的办法。“今陛下致昆山之玉……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讲的是色、珠、玉,“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退弹筝而取《昭》、《虞》”讲的是乐。作者李斯把色、贰⒅椤⒂窠踩了,才问一句“若是者何也?”答案就是秦王对待物和人采取了双重标准,由此得出“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的结论。这两段万万不可分开。“夫”这个发语词,不过表示要继续发议论罢了。而课后的导读部分,依然把全文分为五段。这就是编者不小心的地方了。其他选本也基本都分作五段。

结语

《大学语文》这门课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训练学生口语表达技巧、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者还是教师,都应该慎之又慎,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学鉴赏水平,还要有古音韵学、训诂学、诗律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谨以几点浅见,与孙昕光教授商榷。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 尔雅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王力.诗经韵读 楚辞韵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董同.上古音韵表稿[M].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九本,1948.

[5]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M].上海:中华书局,1980.

[6]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M].上海:中华书局,1999.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5篇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古典诗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由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在比赛现场,不仅有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纳入考题,还出现了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选手的身影,甚至有少数民族选手用母语朗诵了由汉语翻译而来的诗词。

诗歌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中国诗词大会》为以少数民族诗歌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应当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点评嘉宾、满族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

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笔者:在前不久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敕勒歌》《长相思・山一程》等由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被纳入考题,藏族青年扎西才让、蒙古族姑娘包雪芳等少数民族选手参与竞争。我们惊喜于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词被吟诵、少数民族选手的出现,但感觉数量还是太少了。您对此如何评价?

蒙曼:我也有同感。与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所占的分量相比,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少数民族选手、纳入考题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数量的确有点少。

从古到今,少数民族诗人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有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比如,人们熟悉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优美的词出自元代文学家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是什么人呢?他是拓跋鲜卑的后裔。又如,在《中国诗词大会》上,藏族选手扎西才让朗诵了《敕勒歌》,《敕勒歌》可以说是在中国流传最广的少数民族诗歌,它是由鲜卑语翻译而来的。再如,当今非常流行的一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它出自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是满族正黄旗出身。还有仓央嘉措,许多年轻人都能背出一两句仓央嘉措的诗歌,虽然其中不乏伪作,但仓央嘉措的诗歌对年轻一代的影响力是真实存在的。在北京、拉萨、成都、昆明等地,都有玛吉阿米餐厅。玛吉阿米是谁?她是仓央嘉措在诗歌中赞美的对象。在拉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往玛吉阿米餐厅,可以说玛吉阿米餐厅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餐厅。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并非不为人所知,而是在岁月的长河中,往往是日用而人不知罢了。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都受惠于它,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

笔者:少数民族诗歌在中国诗歌中占有怎样的地位?

蒙曼:中华文明不仅是汉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在文化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比如,汉族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而诗歌则是少数民族最擅长的文学形式之一。少数民族诗歌中的经典《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并称“中国三大史诗”,它们既不是以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的形式存在,也不是以史书的形式存在,而是以诗歌的形式流传。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人最本真的状态。从本质上讲,少数民族文化还处于一种非常质朴的阶段,诗歌是少数民族表达自身感情的一种文学手段。少数民族诗歌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瑰宝,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希望更多人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在今年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了纳兰性德的作品《长相思・山一程》。您在点评时谈到,这首诗反映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这些古诗词中,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古今?

蒙曼:纳兰性德被称为“清代第一词人”,《长相思・山一程》是首次出现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纳兰性德的作品。“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出关后对京城深深的思念。

满族人的“故园”在哪里?在关外。可是清朝建立之后,越来越多的满族人把京华视为自己的“故园”,反认他乡作故乡,这是最深刻的民族交融。

历史上,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民族在与汉族等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慢慢地把中原当作自己的“故园”,发自内心地认同中华文化,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美的画面。

在录制《中国诗词大会》时,为了节省时间,对于别的老师点评过的诗词我一般就不多说了。可是只要是涉及少数民族的,我一定会多说几句。我觉得,不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而是我们没用好,应当有更多的人利用更多的机会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声。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选取的诗词主要是唐诗宋词,第二季范围有所扩大。从时间上来说,上至《诗经》、下至诗词,这其实覆盖了中华民族形成的整个历史时期。

蒙曼: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这种巅峰是从何而来的呢?是由南北朝文化交融而来的。南朝景色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北朝风光则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些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讲爱情,北朝乐府《折杨柳枝歌》云:“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则云:“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北朝犯质朴奔放的感情,结合南方乐府的格律形式与规范,才有了登上文学巅峰的唐诗。可以说,唐诗有大境界是受北朝的影响,唐诗有严谨的格律是受南朝的影响,它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结晶。

少数民族史诗体量大、翻译难

笔者:刚才您谈到,中国许多民族都有诗歌传统,《格萨尔》《玛纳斯》已经入选了世界级“非遗”名录。这些史诗都有汉语版本出版,可惜的是,它们在汉语世界都没有流传开来。您认为这一问题的成因是什么?

蒙曼:体量大、翻译难,是少数民族史诗在汉语世界难以流传的主要原因。

现在流传的少数民族诗人创作的诗歌,都是跟现代人的生活和感情比较贴合的。比如,仓央嘉措的诗歌短小精悍、直指人心,很容易流传。相比较而言,汉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委婉、含蓄,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情感表达则显得质朴、真诚、外放。这种外放的表达,与现代人的情感更为契合,与现代生活衔接的余地更大。

如果想让《格萨尔》也在全国流行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有120多部、100多万行、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让大众一下子消化吸收一部2000多万字的史诗,不太现实。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说到李白的诗,大多数人想到的可能是《静夜思》,而不是《蜀道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短短20个字,朗朗上口。相比而言,《蜀道难》显得太长了,史诗也一样。

笔者:对此,应该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蒙曼:可以尝试从史诗中抽出一些篇章,把精华提炼出来,找到史诗和现代人精神相通的地方。就好比大家接触唐诗都是从一两首绝句开始的,然后才看《唐诗三百首》《全唐诗》。

笔者:这会不会对这些史诗造成“断章取义”?

蒙曼:我们不应被“断章取义”的顾虑所羁绊。人的兴趣往往是从最初的触动开始的,有了兴趣才会有深层阅读,这就是所谓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笔者:翻译始终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一大掣肘。您认为怎样才能逾越文学翻译的鸿沟?

蒙曼: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诗歌是最难翻译的。诗歌有特殊的音韵美、意象美,而音韵和意象往往是最难翻译的东西。

1930年,于道泉编译、赵元任用藏语记音述评的《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出版,在国内外学术界备受瞩目。于道泉、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正是他们高品质的翻译,为仓央嘉措的诗歌在现代流行奠定了基础。

文学作品翻译讲究信、达、雅。现在的翻译往往是职业翻译,可以做到“信”,也许会“达”,但要做到“雅”就很难了,要想传递“诗心”那就更难了。少数民族诗歌需要诗人级别的翻译,需要更多的、读者能够接受的、优美的汉语文本。

笔者:一直以来,少数民族史诗都是由专门的优秀艺人来演唱的,比如唱《格萨尔》的格萨尔艺人、唱《玛纳斯》的玛纳斯奇、唱《江格尔》的江格尔奇。随着时代的发展,传唱史诗的很多条件都不具备了,史诗还能口口相传吗?

蒙曼:在古代,诗歌能够流传下来,音乐功不可没。比如,《诗经》最初是靠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旗亭画壁”的故事,讲的是唐朝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3人打赌,看谁的诗在民间传唱得最多;“关西大汉尽唱苏学士”的故事,说的是苏轼让一位幕僚拿他的词和柳永的词作比较,这位幕僚说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可以说,《诗经》和唐诗、宋词、元曲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间传唱的方式流传下去的,少数民族诗歌的流传也得益于这种形式。

今天,这种方式对我们仍有启发。如果通过歌、舞、剧等形式来表达,让诗歌传唱开、传下去,岂不是件好事?

传统必须拥抱现代

笔者:《中国诗词大会》着实让有着上千年历史的诗词“火”了一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

蒙曼:因为它借助了传媒的力量。媒体找到了一种大众接受、欢迎的形式,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广泛传播,其影响力一下子就爆发了。由此可见,传统必须拥抱现代,甚至要与未来衔接。其实,保护传统,是为了让现代人生活得更好。

笔者:这种影响力的爆发与大众的兴趣点直接相关?

蒙曼:的确如此。现代人传承的是自己觉得美好的东西。《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能打尤诵模渴紫纫蛭它是美的而不是说教的,以柔性打动观众。《中国诗词大会》当然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元素,但它并不是以道德说教的面目出现的,这就避免了观众一听到“说教”二字就退避三舍的局面出现。其次,因为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节目中出现的诗词,有80%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掌握的,这就有效地调动了观众的参与意愿。

贴合现代人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并且略高一筹,是一个好节目成功的秘诀。如果低于观众的知识水准、情感水准,会被观众看不起;如果无缝对接,那么观众倒不如揽镜自照;如果略高一筹,那么观众踮起脚尖向上够的过程,其实就是进步的过程。

笔者:您认为《中国诗词大会》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蒙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形式。过去,少数民族文化输出形式是传统而单一的,出什么产品就得接受什么产品。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少数民族文化的输出也需要供给侧改革。要用人们喜欢的方式推广,并且得到有效的呼应,这样才能实现传承和发展。

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文化自信

笔者:春节前,中央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版图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树立文化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意识?

蒙曼:少数民族对于中国的重大贡献在哪里?一是疆域贡献,二是制度贡献,三是文化贡献。

少数民族在历史上,绝对不是边缘的。没有少数民族,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制度就建立和发展不起来。古代中原王朝的制度设计,几乎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面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少数民族不断进入中原地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中原。对此,中原也不断磨合出新的制度、新的文化,于是才有了中国今天的样子。

应该说,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包括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制度在内的自信。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的贡献,我们还没有梳理清楚、没有讲清楚,这就需要民族工作者加强学习、研究,媒体加强宣传。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应该充分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因为所有的公共话题都是与少数民族相关的。

笔者:现在一说起少数民族文化,似乎就是唱歌跳舞。您认为应当如何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蒙曼:歌舞艺术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强项,不能丢。现在的问题是,少数民族歌舞过于形式化了,应该在歌舞背后灌注更多深层次的、属于文化精神的内容。

201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推出了舞剧《仓央嘉措》,观众反响非常强烈。这部舞剧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发出了在红尘与信仰之间该如何取舍的心灵拷问。这是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社会的一次成功对接。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6篇

2006年,朱世瑞的音乐作品在欧洲一系列重大国际音乐节演出。其中《没有琵琶的琵琶协奏曲》《〈天问〉之问》及《水墨音画三帧》三部乐队作品的世界首演受人瞩目。

《没有琵琶的琵琶协奏曲-为大管弦乐队而作》为西南德意志广播交响乐团委约作品,今年2月10日在德国ECLAT国际新音乐节由世界著名指挥Johannes Kalizke执棒首演。乐曲创意来自作曲家十二年前创作的《万籁-琵琶大曲》:用琵琶的音响特质去影响乃至改变西方交响乐队传统思维方式。琵琶虽不出场,其魂魄无处不在。管弦乐队被细分为71条独奏音响分线,形成此起彼伏的音流。它们衍伸琵琶外在音响,传递琵琶内在精神。71个层次单声部形成若干中层次复合声部,进而形成高层次的新形态。它既非和声亦非复调,既非多声亦非单声或支声,而是一种姑且暂称为单复声合态的辨证新形式。

交响组曲《〈天问〉之问-竹笛与交响乐队》为欧洲青年音乐节和上海音乐学院今年的联合委约作品。8月13日由汤沐海联袂上海青年交响乐团首演于柏林音乐厅(独奏唐俊乔,德意志广播电台实况转播)。组曲由一气呵成的十二首小曲构成,可理解为与屈原名篇《天问》的十二次音乐对问。作曲命题:远离无调性,不落传统调性调式音乐的窠臼,打破正成为时尚的所谓单一音技法的藩篱,从而发展新型的“二音列”或“三音域”。《〈天问〉之问》的乐队音响单纯而不单调,简洁而不简陋,通畅而不通俗。它以写意为主,注重音响空间流白和气息律动舒展。临越这背景之上的竹笛时而飘逸灵动,时而凄厉苍茫,一次次与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文本展开对问。作曲家在总谱扉页写道:“如果,自由的思想,独立的人格可理解为屈原精神,如果,音乐和诗歌意象可通,如果,古代和当今,中国和欧洲人性本质无异,则《〈天问〉之问》和《天问》一样毋须回答而被理解。”

10月1日,朱世瑞的《水墨音画三帧》由上海新音乐团在汉堡举行的首演再获赞誉。这部套曲是由三首微型协奏曲组成的三联轴音画。作曲创意:发展新的旋律形态使之与各种音色化织体和中国诗画意境水融。第一帧:《寒水 白鸟…》(元好问诗意)为二胡、筝与弦乐作的二重微型协奏曲;第二帧:《马鸣 风萧…》(杜甫诗意)为唢呐、笙与管乐作的二重微型吹打协奏曲;第三帧:《西风 汉陵…》(李白诗意)为二胡、筝、唢呐、笙和室内管弦乐队作的四重微型协奏曲。作品以音响为笔墨,融三家诗词境界,含三种山水意象,清淡素雅,形成乐曲结构、技法和语言的个性。

链接:朱世瑞1991年赴德留学,此后十余年获各类创作奖项,作品在柏林、斯图加特、巴黎、里昂、布鲁塞尔、罗马、苏黎世等重要国际音乐节上演,举办个人音乐会,出版德文英文论著,硕果累累,影响甚广。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受聘上海音乐学院任作曲教授后,进入新的创作高峰。2004年以来,作品在国内外频繁上演并获奖;应邀赴柏林艺术大学、达姆斯塔特国际新音乐研究所和瑞士苏黎世音乐学院讲学;他的两位作曲学生今年分别在国际作曲比赛获奖。大型套曲《灵歌-四个不同编制的乐器舞台》获选代表中国在ISCM2006世界新音乐节演出引起轰动。其作品结构严谨,音响新颖;常突破现有作曲思维范式,形成个性音乐语言;从中国人文内涵底蕴中,呈现出跨文化思维特征。朱世瑞认为,只有立足中国文化、放眼世界、锐意创新,拿出有个人风格和国际高水准的作品,才能在当今世界严肃音乐创作领域的前沿占领文化与学术制高点,并代表中国在国际乐坛平等对话。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7篇

甩开陕西、北京几千年的距离,“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句高调的话,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在自豪的同时,又略微地感到一些惶恐――山西有什么呢?

从18岁离开家乡出外读书,辗转西安、成都,至今已经11年过去了。离家乡越远、越久,对它的了解反而越深,也越加发觉:故乡,如同被泥土封裹千年的一坛老酒,看起来普普通通,开启窖藏,细斟慢酌,方能品出岁月酿造的醇香。

憨憨的“抠老西儿”

打算去山西旅行的朋友问我,山西有什么?

该怎么说呢?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的运城解州关公庙,《西厢记》里张生和莺莺谈恋爱的普救寺,鹳雀楼、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云冈石窟……从南到北,这些著名地标、历史古迹,我可以扳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下去。

但这些,其实是看得见的山西,是说给别人听的山西。撇开一车车外运的化石和一份份旅游指南,山西还有什么呢?

在我这个山西人心里,有一个别人看不到的故乡。在这里,山西是行进的车轮碾过的每一个地名,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元曲,是女儿出嫁时那喜气洋洋的花馍,是每一次归家时父母端上来的热腾腾的饺子。

和婀娜多姿、妩媚多情的南方城市相比,山西的城市总显得很刚毅,每座城市都像一个汉子,而且一准一个经济适用男:忠厚、低调,连笑里都带着一丝憨气。

一种憨,所有人都知道山西煤多,煤老板也多。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山西的煤绝大部分都输送给了全国各地,留给自己的少之又少。外地的灯光亮起来了,可山西自己却要限时供电。看看这组数据:1949年至2011年,山西省共生产煤炭约129亿吨,外调出省96亿吨,占全国省际煤炭净外调量的80%。

另外一种憨,体现在山西人的日常生活里。从古至今,一直有俗语称山西人为“九毛九”,也有“抠老西儿”的叫法,大都是暗讽山西人舍不得花钱。的确,“抠”大概是每一户山西普通人家的特点。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实行“光盘政策”。无论是碗里还是盘子里,总是被妈妈催着:“吃完吃完,别浪费了。”直到现在,这样的习惯还深深刻留在我的骨子里。

山西人也有不抠的时候。在山西,客人来了要住家里最好的屋子,上桌要坐最好的上座。我小时候,最喜欢家里有客人来,因为这个时候,就意味着可以吃到家里被藏起来的各种好东西。舍己为人,这不是憨是什么?

“粗中带细”的长情

五千年的山西,是一个长情的山西。

和山西有关的成语很多: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秦晋之好、唇亡齿寒、 退避三舍……这些源自上古时期的传说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如今还是高频词语。

跟山西有关的诗词也让人心生感叹:“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杜牧在说汾阳的汾酒;“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王之涣在写自己家乡运城鹳雀楼的美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是忻州人元好问在赴太原赶考途中写下的一首词。我的老乡还有白居易、柳宗元、王维、王勃、狄仁杰、司马光等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

可笑的是,因为司马光的祖祠离我家不到20分钟车程,出入司马光祠的次数太多,祖祠门前《司马光砸缸》的雕塑成为最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写出了《资治通鉴》的一代名相司马光,在我的印象里,始终是一个举着石头砸水缸的小屁孩。

山西的地名更不简单。

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都把都城建在山西。其中,舜都、禹都建在运城,大禹建都安邑。走在这些地方,时常可以从地名中咂摸出历史的味道。而距运城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地方,安邑这个地名沿用至今。一个地名沿用五千年,山西可真是一个长情的地方。而在安邑的周边:禹都、禹王、大禹渡、夏县等地名,无一不昭示着重情的山西人对大禹这位四川人的推崇。

元好问诗词范文第8篇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一:

1、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6、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8、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思佳客·闰中秋》

9、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0、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11、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12、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13、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4、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5、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6、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7、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8、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1、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2、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24、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5、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6、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7、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8、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29、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0、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2、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3、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中秋月》

3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7、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38、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二):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陆龟蒙:中秋待月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一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一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十二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十三

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三):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輧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夜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

过酒家饮酒醉。

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

及觉已晓。

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

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

尚从前赤壁之游。

槁秸申酬,轮嗣布。

《念奴娇·中秋对月》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

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

《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四):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中秋节的古诗精选(五):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4、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6、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7、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3、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7、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3、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24、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2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26、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7、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