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温庭筠梦江南

温庭筠梦江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温庭筠梦江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1篇

一、考察学情,发现问题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基于学情分析的语文课堂。只有寻找到学生合理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即时的学习状态,我们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提高。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身上往往有这样几个通病:

(一)审题问题,忽视题目的指向性

审题不当导致误答的情况在作答诗歌鉴赏题时犹为突出。比如在高三开始训练之初,学生往往会注意不到“哪些手法”和“哪种手法”的区别。而在江苏省的高考试题中,试题往往具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性,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答题的方向,给学生一些提示。如2010年的高考题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第三题的题目为“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境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题干中引用了陆时雍的诗评,而实际上“代为之思”就蕴含了答案“设想”这层意思,有想象的成分在里面。“其情更远”,则涉及到了表达的效果,用这种手法表达的情感更深。又如2009年的江苏高考题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第三题“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题干中的“变化”二字提示了我们思想感情至少有两种,答题时要注意将词中不同时间段的不同情感概括出来。

(二)概念术语混淆,造成答题有误

尽管在高一高二,老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概念和术语已经有所渗透,但是笔者发现,对这些概念和术语学生在实际答题时还存在着混淆的情况。比如“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概念,这是必须要帮学生区分清楚的问题。“表达技巧”是一个大概念,它包括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等多方面。“表现手法”可包含“修辞手法”,江苏省高考考纲里涉及到的常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2009年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第一题问的是“‘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011年的《春日忆李白》第二题问到“‘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如概念混淆会造成此类题型答题错误。此外,不少学生对“衬托”和“对比”,“借代”和“比喻”这几组具体手法之间的区别还存在混淆,需要教师结合具体诗歌指导他们加以辨析。

(三)对诗歌内容不理解,读不懂诗歌

诗歌是一种“生命的感发”,是作者用来抒泄自己心中情感的一种方式。因为学生和作者所处时代境遇不同,受到自身阅历的限制,再加上作者对诗歌内容进行了艺术的修饰,学生读到一首诗歌时往往会茫然无措,无法理解诗歌的内容。如2012年的江苏省高考题,温庭筠的《梦江南》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满怀深情期盼丈夫归来的思妇的形象,充分揭示了她希望落空之后的失望和痛苦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不幸妇女的同情。同时也寄寓着诗人遭受统治阶级排挤,不受重用的悲凉心情,也是感慨怀才不遇的作品。而有不少学生没能看出温庭筠是通过塑造一位思妇的形象来抒写情感,导致答题错误。

二、方法点拨,强化训练

基于学生学情,根据他们的具体学习状况,我们必须制定针对性的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高三诗歌鉴赏复习课效率。

(一)吃透考点,明确教学目标

考纲中对诗歌鉴赏题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评价鉴赏的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们在讲解诗歌时,可以据此制定出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或从形象入手,或从语言入手,或从表达技巧入手,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诗词的情感。如温庭筠的《梦江南》一词,我们就可以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理解词中的人物形象、景物形象。2.把握诗歌的情感。通过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制定,给学生清晰的复习指向,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理清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二)强化主题,分类梳理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知识储备之上的,若没有较充实的知识储备,鉴赏诗歌就会像无源之水一样面临枯竭。“汝果欲‘赏’诗,功夫在诗外”,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诗歌按主题分类梳理,深化对诗歌不同主题的认识,让学生读诗歌能有初步的整体感知。按主题,诗歌通常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赠友送别诗和闺怨诗等类型。如2009年的高考题《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军旅边塞诗,2010年的高考题《送魏二》、2011年的高考题《春日忆李白》都属于赠友送别诗,2012年的高考题《梦江南》则是一首闺怨诗。

(三)抓关键词,把握作者的情感

诗歌中常常有些词是能直接反映作者心情的,如悲、喜、怒、叹、愁、孤、痛、惊等。抓住这些词就能初步把握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就能更快地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如《送魏二》一诗标题中的“送”,诗歌中“醉别江楼橘柚香”的“别”,“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忆君遥在潇湘月”的“忆”,“愁听清猿梦里长”的“愁”。诗中句句都有关键词语,能帮助我们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课堂上,在指导学生解读诗歌时,不妨从这些关键词入手。

(四)举一反三,规范答题

要使高三复习课更高效,我们还需要举一反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培养规范答题的技巧。比如2012年《梦江南》第三题“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局”,答案为“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2009年《送魏二》的第二题“一、二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答案为“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这两道题目属于同一类题型,答案都包含了三层:手法、诗句内容、表达效果。将同一类型的题目放在一起比较,能够帮助学生搭建起思维的链接,提升思维的品质,同时也能总结出规范答题的经验,使学生对考试题型印象更深刻。

(五)讲练结合,精选习题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温庭筠 女性 爱情 闺怨 孤独

温庭筠是晚唐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但他创作的大量女性题材作品和他率性而为的作风使他给后人留下了浮艳之名。因此,研究其女性题材诗歌,不得不首先对其人其诗的真实面目有一个整体的观照。《花间集》其中有66首为温庭筠所作,其中以女性为审美主体,体现女性的相思之情,男女情爱主题的词达50余首,占到温庭筠词作的十分之八九,他用那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情思表达女性世界的内在情感。可以说女性的恋情、情思构成了温庭筠词作的主体。

1.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女性题材诗词描写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其中风尘女子形象占半数多,这些女性中除歌妓外,较典型的两个形象是鱼玄机和苏小小。温词中也有一些以民间女子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他笔下的这类女性朴实、直率,显示出浓浓的生活气息,从中可见民歌对温庭筠词作的影响。

1.1风尘女子的女性形象分析

在温庭筠七十余首女性题材作品中,有近四十首是以妓为题材的。据王书奴《中国妓史》:“唐代官吏押,上自宰相节度使,下至庶僚牧守,几无人不从事于此。”这种风气从温词中的确可见一斑。唐代妓综合起来,不外“宫妓”“官妓”、“家妓”、“私妓”几种,宫妓是天子独自享受的,“官妓”是一般臣庶所享受的。温庭绮一生沉沦下僚,接触上层社会的机会较少,因此他诗中的妓形象以“官妓”、“家妓”和“私妓”居多,有一小部分反映了宫妓的生活。总体来说,温庭筠笔下的娟妓形象有两个特点:一是美丽的姿容;二是哀怨的情思。如《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作者用华美的物象来表现人物美,如金、玉、锦、绣、钗、翡翠、凤凰等。

1.2民女的女性形象分析

温庭筠女性题材诗歌中也塑造了一些民间女子的形象。这类形象远离了绮罗香泽和华丽的摆设,在清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的衬托下,呈现出朴实自然的气息。如其《梦江南》两首: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山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针。

梳洗罢,独价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针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两首词似清淡的水墨画,避去其所惯用的一切浓丽辞藻,只轻轻勾画几笔,人物的精神状态便跃然纸上,在词人整个词的风格上是极特殊的。如后一首,所写为思妇终日盼望归夫的情态,她独自倚楼而立,从早起望到傍晚,从急切希望到惘然绝望。她的神态,她的心情,一切都在词人素描的手法下,鲜明地构成一幅完整的艺术精品。

1.3闺阁女的女性形象

利用华丽的辞藻,浓艳的色彩,以形象话语外壳的艳丽精美追求感官的刺激和感官满足是温庭绮的诗词中女性形象描写的共同特征。温词中的女性描写集中在以闺阁生活、男女情爱乃至歌楼舞榭为内容的诗中。由于题材本身具有绮艳性质,加上他诗学齐梁,表现手法上常用“六朝乐府语”追求色彩、辞藻的华美浓艳,使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诉诸读者的是感官的刺激及由此带来的感官上的愉悦和满足。如《春愁曲》:

红丝穿露珠帘冷,白尺哑哑下纤统。远翠愁山入坠红,两重云母空烘影。凉替坠发春眠重,玉兔惯香柳如梦。锦迭空床委坠红,庵甩扫尾双金凤。蜂喧蝶驻俱悠扬,柳拂赤阂纤草长。觉后梨花委平绿,春风和雨吹池塘。

前两句写破晓时的外景,三句至八句写美人空床独眠,九十两句借旖旎的春光反衬美人孤独寂寞,末两句以风雨送春之景,写春光虚度美人迟暮之感。从内容上看,属于一般闺怨诗,但侧重视觉彩绘,侧重腻香脂粉的温馨描写,华美绰约。

2.温庭筠词中女性情感的内容分析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对情感的表达为主,其核心是爱情的向往、幽怨及女性情感无处倾诉而呈现的内心的寂寞与人性惯有的孤独感。

2.1传统女性对情爱的情感表达

温词中女主人公的恋情,真可以说是“酝酿最深”、“不怒不慑”。这种恋情虽然打上了旧时代女性的某些思想烙印(如《南歌子》:“为君憔悴尽,百花时。”),然而蕴含了极真挚、极淳美的生活意念。

我们看温庭摘的这首《南歌子》)(其三)中“楼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两句,一个“低”字给人的那种感觉,“梳”字所表现的那种动作,把女孩子梳头时的珍重、仔细、爱美的感情都传达了出来。“细扫”这两个字也一样,包含了多少珍重爱惜之情,“连娟”两字又是多么纤细、多么美好。中国传统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为什么把“士”和“女”作为对比呢?因为中国的礼教主张“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与臣之间,选择权在君,臣子可以被任用,也可以被贬谪甚至被斩首;男子与女子之间,选择权在男子,女子可以被宠爱,也可以被冷落甚至被抛弃。连“金屋藏娇”的阿娇都被汉武帝贬到了长门宫。所以,在封建的伦理纲常关系之中,君与臣的关系与男女的关系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之处。女子修饰自己的容貌,为了得到男子的宠爱;男子则修养自己的才德,是为了得到君王的任用。温庭笃笔下这个“低梳髻”、“细扫眉”的女孩子,便是怀有一种自珍自爱,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感情,渴望“终日两相思”成为“终日两相依”。由此将温词女性用情的态度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自珍自爱的美丽女子有着美好的情思,她们渴望美好的爱情,如《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女子不仅渴望追求美好的爱情,而且表现出对爱的痴情与对爱的忠贞。

2.2闺中哀怨的感情倾诉

温庭筠词中的女性不仅仅是以美人的面目出现,与美相伴而生的是无限的哀愁与寂寞,毫无疑问,温词中的女性多以失意、哀愁、寂寞的形象出现。这些内容在字面上的表现随处可见,如:“蝉鬓美人愁绝,百花芳草佳节。”(《河渎神》)“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河渎神》)“画眉愁,遮语回轻扇。”(《女冠子》)“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菩萨蛮》)“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远。”《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菩萨蛮》)

温庭筠在词里,经常营造出种绮丽温婉的情境和气氛,将闺中女子的愁情展现开来。作者非常善于描写人物眉宇之间的轻微变化,透过时间、空间的转移,流动的外在的景观,如月影、帘动、烟气、雨滴、蜡泪等,加深美人的心灵情绪。在这些不同意象的精致组合中,反复演练痴情女子的闺中密境,她们生活在无止境的悲愁之中。如《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词以秋夜为背景,抒写闺人离情。起首三句,由室中景,带出室中人的思绪,在华丽的闺房中只有玉炉、红蜡与主人相伴,显出了环境的寂寞。可谓其境弥丽,其情弥苦,大大增强了人物内心的愁苦之感。下片着笔室外,以秋雨梧桐渲染出一派凄凉清悲的意境。室内女子难眠,室外雨声不断,秋雨敲打着梧桐叶,一叶叶,一声声,如同抽打着她的心田,冰冰凉,使她愁上加愁,痛苦不堪。像这样的写法,在温词中比比皆是,如“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一个色彩鲜明的特写不仅衬托出人物的如花美貌,更暗示出人物如同花朵般转瞬即凋的红颜薄命。

由此可见,温词中的女性是愁的化身,她们昨天愁,今天愁,春天愁,夏天愁,睹物思愁。即使在词中偶尔写到的欢乐场面,也是为了写愁作铺垫。“绣衫遮笑靥”是为了反衬“青锁对芳菲”,“花里暂相见”是为了反衬“觉里更漏残”。她们似乎有点心理疾病,除了愁、寂寞外,她们似乎体验不到其他任何情感。温庭筠词中女性的愁主要来自于夫妇分居的孤寂,幸福爱情生活的缺失。这是一群哀怨的女性,她们的生命存在和人生诉求仿佛都是为了等待她们心中的男性,或站或倚或睡,即使有所动作,也必是慵懒、缓慢的,总是独守空房,充满着爱情的期待和哀伤。生活在永无止境的等待中,永远为思念和回忆所牵引着。如《南歌子》: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典型地揭示出了她们惆怅哀愁的根源——“为思君”。

由此可见,温词中的女性,并非原生态的生命充盈的女性,这些女性都是类型化、普遍化、无个性的,她们是爱情上失意而又不能满足的一类人物的代表与象征,缺乏独特的精神生命……叶嘉莹先生明确地指出:“……而小词(温词),所写的则似乎是一种介于写实与非写实之间的美色与爱情的化身。”①如《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这首词似乎是《菩萨蛮》(小山重叠)的继续。“梳洗罢”有为悦己者容的意味,显示了女主人公满怀希望的内心世界。梳洗完毕的她去望江楼上凭栏远望,看水中舟来舟往,每一个都可能是她丈夫坐的,但是随着一条条船的离去,心中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黄昏降临,面对长满白蘋的水中小洲,女主人公肝肠寸断”。②

“千帆”不仅形容船之多,更暗示等待之情深。如若不是心底那份爱之深,则怎么可能有如此执著的等待?“皆”不仅形容其等待之苦,而且表明她失望之甚。她目中过尽“千”帆,心底分明守望那“一”叶帆影,“斜晖脉脉水悠悠”是景语,也是情语。“脉脉”“悠悠”既形容余晖流水,又暗示倚楼人缠绵悱恻的不尽情思,无穷怨望,只有夕阳的余晖依依不舍陪伴她,更加一层凄凉。这首词中女主人对爱情的执著和坚持令人感动,不仅是“一往深情深几许”的深情,还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著。女子为爱之痴,是温词中女性情感的又一写照。

2.3女性孤独的心境表达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在《唐五代北宋词研究》中认为温庭筠词的主题不是‘孤独的女性’而是‘孤独女性的心情’,而且就连这‘心情’也不是直接加以描写的。几乎全部是背景的叙述或情景的描写,但并不是写明那情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结果,一切只是心情的表象。也就是说,不着意一切具体性,而自然地酝酿成某种感情的世界,而这个世界越是不具备具体性,就越是具有无限的深度和广度”。③再看另一首《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此词上片四句,一二句为室内景,三四句为室外景。“水精帘”和“颇黎枕”都是极为精美的东西,面对其晶莹透明的质地,想象其昂贵的价值,首先感觉到闺房的富丽华美,但那冷调子的色彩又令人产生一种此中不胜寒的感觉。它与“暖香”——室内温馨的熏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暖香虽惹梦,怎奈颇黎枕冰凉?这里虽未写人,却已经感觉到室内人的失眠滋味。鸳鸯是锦上图案,佳人眼中只注视到了那一对鸳鸯,她的心情及心中的缺憾便不言自明了。三四句转向户外,以一种凄凉的背景与前面形成对比,诗人倍感寒冷。

整首词没有出现主人的姿态、表情,更没有心理,只是意象的叠加、白描。这更意味悠长,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主人内心的幽寂。“鸳鸯锦”这个意象在开头让人感到孤独,结尾“玉钗头上风”更是让我们感觉到女主人内心的不平静。渴望爱情而不得的心情,更生一丝无奈,无奈之余仍坚守自己的执著,“脉脉此情谁诉”只有寄托到悠悠的梦里,那种复杂的感情和细致的感触在温词连续的画面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寂寞地承担等待的孤独,是以往女性没有表现出来的执著。

3.结语

温庭筠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词作家,是花间词的代表人物,其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和对女性心理及情感的表达具有独创性。本文对其描写对象的主体进行分类,主要从妓、民女和闺中怨女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其表达女性心理情感的几个方面,分别是女性对情爱的渴求与向往,闺中怨妇的内心枯寂及女性孤独心境的表达等。对于温庭筠女性题材词作进行了一次梳理和再认识。

注释:

①叶嘉莹.以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物质[J].社会科学战线,1992(4).

②黄昭寅,张士献著.唐宋词史论稿[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1,第一版:73.

③洪亮著.情天真有返魂香——宋词阅读笔记[M].济南出版社,2005,5,第一版:2.

参考文献:

[1]黄昭寅,张士献,著.唐宋词史论稿[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1.

[2]王兆鹏.唐宋词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06.

[3]温庭筠.恋情诗词比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4]张小琴,吴在庆.晚唐文学研究综述[J].固原师专学报,2005-05.

[5]杨艺.温庭筠词中的女性形象[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1999-01.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3篇

1、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纳兰性德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7、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8、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10、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11、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12、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

15、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纳兰性德

1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

1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8、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0、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

2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焕《凉州词》

2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25、愁肠若牵绳。——韩愈

26、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7、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28、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2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33、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3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5、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6、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3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3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40、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41、一水牵愁万里长。——李白

4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

44、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遣怀》

4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翻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4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47、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

4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0、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5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5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5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4篇

离别相思之所

南浦 白萍洲 西楼倚楼 长亭折柳 关山 潇湘 易水

南浦,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水边送别之所。

如屈原《九歌》中“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侵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一个专名。

白萍洲,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看到送别地方,使人肝肠断裂。

西楼,相思之所。唐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有一钩眉月的秋夜,独自登上西楼,那种凄清,那种无尽思念,独特亡国之情油然而生。

倚楼,倚阑干是相思怀远之态。李煜《浪淘沙》:“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凭阑远眺,想到当年国破家亡,被俘北上,匆匆一别,从此不能重返故国,何等惨淡与悲凉。

长亭,供行人休息和送别,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折柳,古人送别有折柳习俗,后用“折柳”指送别,柳岸指送别之地。

潇湘,思念之人所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不知乘月几人归,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多么遥远,无尽的相思。

易水,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和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后人用易水指代送别的地方。

隐居的意象

柳东篱三径南山白云 菜薇 武陵人 桃源

武陵人,代指隐居之人。南山,代指隐居的地方。桃源,代表一个理想乐士。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之,后借以表现坚守节操。

山林,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作者新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的形象代称。

东篱,出自陶潜《饮酒》,多借以表现辞官归隐后田园生活闲情雅致。

三径,隐士的住所或家园。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北宋叶梦得《水调歌头》:“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曲中之情

羌笛琴瑟箫

羌笛,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发出凄切之音。唐边塞诗经常提到,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胡笳,李陵《答苏武书》有“胡笳动,牧马悲鸣”。用其描写边塞诗常用胡笳羌笛声塑造悲壮氛围,表现豪迈气概。

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并常和别离之恨联结在一起。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题名“瑶瑟怨”正暗示女子别离恨。

箫,管乐器,弄玉吹箫。传说中春秋时人物,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中说,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萧史乘龙,后人说“乘龙快婿”比喻好女婿。

相思愁绪

捣衣砧寒衣蟋蟀萧娘

捣衣砧,常代表闺妇思念外出丈夫的惆怅和迷惘。秋天到了,远在他乡的丈夫无御寒衣裳,在阵阵捣衣声中寄托了无尽牵挂和思念。杜甫《秋兴八首》:“寒衣处处摧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和捣衣砧相关。今天民间还有十月一送寒衣风俗。唐刘长卿《余干旅舍》:“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诗人乡情愁思正不断侵袭着他的心灵,不知从哪里又传来一阵阵捣衣的砧声,是谁家在闺中为远方亲人赶制寒衣?在空寂的夜空中那砧声显得分外清凉,一声声简直把诗人的心都快捣碎了,诗人的悲愁苦痛将怎样的深长。

蟋蟀,最早见于《诗经・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如我床下。”那时古人已觉得蟋蟀鸣声同织机声音相仿,时令已到深秋,因而就跟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

萧娘,南朝诗以来诗词中男所恋女子常称萧娘,女所恋男子常称萧郎。一般用以指所思念的人。唐徐凝《忆扬州》:“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表现对扬州之人思念。

除了上述常用典型意象还有以下:

表现愁情常用典型意象

寒山淡烟流水舟 芳草芭蕉丁香柳

春风秋雨云月楼 梧桐宿鸟夜暮酒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都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夜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无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比喻离愁别绪。

表现闲情常用典型意象

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如: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表现品行高洁,不畏邪恶常用典型意象

岁寒三友:松竹梅。画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另外常出现的还有:荷蝉

梅,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并被诗人赋予高洁的品质。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菊,作为傲霜只花,他有坚强品格,清高气质,受到文人墨客青睐。屈原《离骚》:“朝饮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传递思念音信的典型意象

鸿雁双鲤鱼燕子尺素锦书青鸟彩笺

鸿雁一种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如李商隐《夕阳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也自悠悠。”作者顿悟自己身世原来也和孤鸿一样孑然无依,渺然无适,同情别人不幸遭遇的人,往往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正是极须人同情的不幸者。

表现豪情常用典型意象

流水高山 沧海大江

奔流雄关 长风青山

青山,辛弃疾《菩萨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达收复山河,统一祖国必胜雄心。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5篇

如今的语文教案,可谓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教法向我们扑面而来,让人眼花缭乱。但拨开云雾,我们要针对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思路和方法,保留达成共识的内容,然后形成个性教案,这也就是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教材,也要揣摩学情。同是教学《香菱学诗》,参阅教案中没有把“了解《红楼梦》及其作者”当做教学重点,可能是因为这位老师的学生已经有了了解,但是我的学生没有系统地了解过这些知识,我就应把这一点当做教学重点,才能为讲授正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利用参阅教案首先要根据学情对教学目标有自己的认识,以“有效教学”为前提,把握住自己的原则。具体做法,我认为可以在参阅教案上直接用笔增删,一切以实用为主。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讲课也如此。每个教师的个性、气质不同,因此教学风格也各有风采。知识是共通的,但是教学方法未必相同。

如,《致女儿的信》,难点是理解爱情真谛。参阅教案用了三个现代故事解决这一难点。这种方法很好,现代故事和学生生活贴近,让学生容易接受,在感动中体会到爱情真谛。但我特别喜欢古诗词,而且我的学生有古诗词积累。因此,在解决这一难点时,我让学生用古诗词名句来诠释爱情。学生因为有知识储备,所以积极性很高。从《关雎》中体会到爱的坦诚真挚;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认识爱的深沉执著;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中明白爱是心灵相通。温庭筠的《梦江南》学生也联想到了,从中品味到爱有时是一种苦涩而甜蜜的思念。一时间,课堂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在诗歌独特魅力的感召下,解决了爱情真谛这一难点。回想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不但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阅读背诵诗歌的兴趣,甚至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中阅读积累的重要性,这节课学生受益良多。

由此可见,我们在用参阅教案时,在教法上不能盲从,不要相信哪个名师的教法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真正有效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教师自己认真研读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来的。在具体做法上,我采用在个性教案上写出自己的教学步骤,重点、难点问题的具体解答则完全可以用参阅教案,教师不必再浪费精力。

二次备课时还可以增加参阅教案上没有的资料。主备人把自己整理的资料给每个老师发一份,用来拓展和加深备课内容。如,《香菱学诗》一课,我们增加了“金陵十二钗”判词,讲授现代诗歌单元时,增加了舒婷、海子等人的诗歌。钱理群说:“阅读就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通过广泛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种作品,民族传统文明、人类文明的成果渗透到孩子的精神之中,他就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们正是秉持这样的原则对参阅教案进行补充,这对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好处。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6篇

一、寻根溯源,“诗”出有因

凡是有生命力的古诗词都是诗人有感而发之作,诗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无不与作者的生平、阅历、遭遇及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此,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这样才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赏读杜甫的《春望》,先要弄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15年(756)六月,安禄山、史思明叛军攻下长安。七月,唐肃宗在灵武即位,诗人临时安顿了家小,前往投奔。途中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因他官职卑微,未被监禁。次年三月,身陷长安的诗人,眼看国破家离,感时伤怀,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春望”所见,发出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若不明确这一背景,学生就很难明白诗人的“感时”“恨别”,也就理解不了一封家书何以值万金。再如赏析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应预先了解:词人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冷遇,但他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始终不改。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刻画了梅花历尽磨难、留芳而去的特有神韵,从中不难看到词人身世与人格的投影。有了背景材料的铺垫,学生很容易把握整首词的意蕴。

鉴赏古诗词,只有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而不牵强附会地把握主旨。所以,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重视对诗词社会背景和作家个人境遇的讲解,为学生理解诗词做好铺垫。

二、浅吟低唱。诗情激荡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方能领略其韵味。”可见,古诗词诵读吟唱对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诵读的最直接目的是记忆,即所谓熟读成诵。但我们可以把“读诗”、“背诗”、“唱诗”巧妙整合,挖掘出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潜在能量。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有助于由浅入深地体味文章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领略文章的音韵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教师在带感情范读或配音朗读之后,可以灵活组织学生单一读、分组读或齐声读,方法多样。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作者的语言就好像成了读者自己的语言。与此同时,学生的头脑中会连续再现文章中的抒情载体――艺术形象,学生在自我感觉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强烈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学教育。

为了激发古诗词诵读和熟记的积极性,我还尝试了“唱”诗教学法。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理解……”我们在赏读古诗词时,绝对不应该忽略音乐的“魔法”作用。越是优美的古诗词,在古代被谱曲传唱的机会越大。今人也不乏给古诗词谱了曲子演唱的,诸如《阳关三叠》、《问君能有几多愁》、《但愿人长久》、《满江红》等等,都因广为传唱而词曲皆人人心。例如,在赏析曹操《观沧海》一诗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古曲《沧海龙吟》,当激越高亢的旋律响起后,我没忘记范读,但我更没忘记让学生随后跟着乐曲唱出整首诗来。大合唱当然不够整齐,不怕。接下来的个别“演唱”,效果就一次比一次好了。有些同学不满足于我播放的乐曲,配上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的调子来唱,还有的借用了林俊杰的那首《曹操》,不一而足。唱起来时,“以观沧海”唱得缓慢而拖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被唱成了高八度,“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就可以反复多遍。笔者自己也唱,撇开嗓音优劣,可以在情感、节奏、旋律的把握方面与学生平等“PK”。师生协作唱过的诗词,就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不但记得牢固,而且易于理解。年年岁岁,诗情激荡。

三、斟字酌句,诗意盎然

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教学时抓住关键词句,紧扣诗眼或词眼,精读精讲,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又一个突破口。

例如,赏析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怨”字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隋,又是吹笛人之心。关外不见春色,乃春风不度之故,则风也如人之有情,它不愿离开江南而远出塞外了。其用语之妙,传神之佳,令人叹服。再看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仅平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名词作为意象,就勾勒出寒春早行时看到的凄清、冷寂的景象,读者眼前自然浮现出一幅鲜明的山村清晨图。特别是“人迹”这个意象,作者在雄鸡初鸣、残月未落之时就早起赶路,没想到路上已有“人迹”,体现其出行之“早”。这番意境,说明了首联“悲故乡”的原因,又为尾联“思杜陵”作了很好的铺垫。不放过关键词句,又能将其与上下文联系对照来解析,不但明确了诗意,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的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朝代更替的实质,引导学生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时,是何等的感慨万千了。

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品析研读诗词中的佳词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词内涵和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

四、挥毫泼墨。诗情画意

诗词以含蓄凝练著称,为了进一步领会以及拓展迁移,“画诗”和“写诗”很值得推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意思想像出画面,然后用图画来表现诗意。除了课文插图和特意绘制的挂图,也可用剪贴画、简笔画、水粉画等再现课文情境。还可以将适合于动漫展示的古诗词内容制成动画,创设出独特的学习氛围,无需多言,学生就能够融汇到诗词的意境之中,跨越时空体会诗人创作的情境,和诗人进行零距离的心灵沟通,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赏析温庭筠的《梦江南》时,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盼望丈夫归来,呆立楼头,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悠悠江水,依依夕阳,无限失望惆怅。能画出这幅图,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了。诸如王湾

的《次北固山下》、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等,都可以由学生自己画出一幅幅灵性各异的画来,增添赏析的乐趣,和唱出诗词一样,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写诗”包括对诗词进行续写、改写、扩写,通过大胆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激情的语言,使无形的画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达到“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被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的目的。学习杜甫的《石壕吏》后要求改写,学生或花大力气重现历史现状,或浓墨重彩刻画杜甫逃难形象,或惟妙惟肖模拟恶吏夜捉人的场景,或设身处地揣度当事人的心理,各显神通,写得不亦乐乎。这时的“写”,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改写模式里,比如就杜牧的《赤壁》,针对杜牧关于赤壁之战的看法谈自己的历史观;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针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文天祥的经历,谈关于保持自身节操志向的问题等等。不同的诗词,不同的读者,可以发挥再造想象能力,写出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小说、现代诗歌等不同体裁的文章。学生把自己化身为作者进入篇章以后,对作者的遭遇情感就更容易沟通和理解了,由此培养而来的学诗兴趣,将更持久。

五、百川归海。诗兴永在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都会和学生一起对不同内容的诗词进行分类归纳,比如写春夏秋冬的、写山川河流的、写风云雨雪的,还有爱国诗、思乡诗、边塞诗、田园诗等等。之后的运用,却大都限于背诵默写。为何不有意识地培养运用能力和赏读兴趣呢?从命题式的专门使用,到查阅拣取,再到随手拈来,当然有个过程,但练习多了,必然熟能生巧,不仅给作文增光添彩,减轻写作的心理压力,提高写作积极性,还会延续一份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让以后的工作生活间接受益。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感;诵读涵咏;积累

一、某高级中学欧阳修《蝶恋花》教学实录

1、介绍闺怨诗进行导入;

2、初读文本,归纳作品内容。思考问题:①词的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②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3、讨论:①为什么用叠词“深深深”?②“堆”字的表达效果?③作品上片第一句的表达手法?效果?④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原因?⑤下片第一句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4、提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请说出本句有哪几层意蕴?

5、提问;以这样的次序展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试做分析。

6、拓展训练:温庭筠《梦江南》,提问:①词眼是什么?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7、以5首诗词为例,总结闺怨诗的情感类型。

二、笔者的反思

《蝶恋花》的授课教师是我市四星级高中的在教师,从教多年,专业知识丰富。在见习实践中,这样的诗歌教学模式占据主流。然而学生却对面面俱到的讲解分析反应平平。究其原因,乃是教师们普遍忽视作品感情所致。

这里说的忽视不是指教师们完全不在意作品感情,而是说他们对诗歌感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教师只把作品中的情感作为一个学习板块――要么放到前面,要么放到后面,或者直接从对字词句的赏析中体会,而缺少一种整体意识。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以作品情感充分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进行品字析句式的深入学习。下面,我将从诗歌的自身特质来具体阐述我的看法。

晋人陆机云:“诗缘情而绮靡。”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之所以富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明代徐祯卿云:“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也揭示了诗歌缘情而生的特质。诗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自然是应该被我们代代传承的。因此,诗歌教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之一,自然应该担负起传达作中品动人情感的职责。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情感并非诗歌这种文体所独有,但为何诗歌中的情感特别能打动人心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讲的是小儿女之间的甜蜜与惆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述说的是铁血男儿的干云豪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述的是君子对自己的奋然激励与鞭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亲友的殷切思念……

吟咏着这些动人的诗篇,笔者豁然开朗――诗歌中的情感之所以更加动人,是因为承载着这些情感的诗歌语言充满着艺术魅力,能更贴切生动地传情达意。这也是中学教师们总是对诗歌语言进行事无巨细分析的合理性所在。然而,中学诗歌教学并未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它的意义至多是应付考试,而并未将诗歌真正打动人心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们对诗歌语言进行鞭辟入里式的解析同时,早已忘记品析语言的初衷应该是体会情感,更不用说在作品情感的律动中学习诗歌了。对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并将情感感染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具体可以从课上课下两方面来操作。

三、课上:重视涵咏诵读

诗歌中的情感往往意蕴深长,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过分追求阅读理解的精确性,造成诗歌教学缺乏美感,了无生趣。因此,诗歌教学除了精确性外,还应有模糊性的存在。诵读涵咏便是诗歌教学最适用的一种模糊教学法。

诵读涵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平仄与押韵,因此更适合于诵读教学。在见习实践中,有位讲解姜夔的《扬州慢》的女教师便十分重视诵读涵咏:上课伊始,该教师简单带同学们熟悉作品后,便引入《诗经・王风・黍离》中的黍离之悲,点明“悲”字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然后请同学们朗诵作品。之后,该教师又亲自配乐朗诵,读得十分认真,情感也十分投入,因此结束时博得全体学生和在场的实习教师的热烈鼓掌。紧接着教师又让同学们再次配乐朗诵,直到同学们读出感觉才开始下一个环节。此时,整个课堂充满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同学们已真正走入作者姜夔的情感世界了。之后就是对诗歌语言的赏析,然而与别的教师不同,该教师的每一次提问和串讲,都是以一种饱含情感的语调和句式。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课堂结束时,该教师要求同学们在朗诵中结束这场悲痛的扬州之旅。同学们读得出人意料的感人――于是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便毋庸置疑了。

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引起人美的联想,使学生把静止的文字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从而很轻松地走进一个诗化的天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碰撞了。

四、课下:重视积累,领悟应用

笔者本人现在回想起还不算久远的中学时代,非常遗憾没有在那个时候多积累一些课外的古诗词。只记得那时非常羡慕那些能在作文中运用很多课外诗词的同学――相比于自己直白的抒情,别人的作文显得充满了诗意。所以笔者决心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诗歌学习领域,加强学生课外诗歌积累,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一颗诗人的心”。陆游教育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的就是在生活中感悟积累的意义。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保持一颗诗人的心,多积累多感受的话,还用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吗?

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由情入理展开。“批文人情”是诗歌欣赏的基本要求,教师们切勿在庖丁解牛中忘记了情感的律动。

参考文献:

[1]孙菲.浅议模糊性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0:15

[2]肖细白.诗歌教学与情感体验[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曾燕芳.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0:16

温庭筠梦江南范文第8篇

要从意象入手来进行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我们就不应该忽视解读“原型意象”。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原型意象”的涵义。

“原型”一词起源于文学人类学,意谓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沉积着人类世代经验的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原始心象”。原型常保留在神话、宗教、民间传说中,它可能是题材、形象、细节或人物等等。①具体说来,“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系,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具有丰富的心理蕴涵,它常常是人类的有一定普遍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与情绪模式的符号化,同时当然也受到特定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②简言之,“它专指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③。这样看来,原型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最早的、最原始的一种创作题材或对象,之所以说它是原型,主要是因为它是不断演变的,经过不同作家的手,在不断的重复中加入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创造,从而生成许多以之为基础的意象。正是这种不断的创新和演变,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条生生不息的“作品链”。由此看来,对原型意象的考察,可以使我们较真切地理解这一“作品链”中的古代诗歌,因此解读原型意向应作为我们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不应忽视的切入点。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原型意象有很多。下面,我们不妨从中选出两个原型意象为例作一解读,借以体会这种做法对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意义。

一、 黄昏意象:离别怀思

在古代诗歌中,“黄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意象。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黄昏”意象。人们一般认为《诗经》中的民歌产生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然而,在文字产生之前,一些民歌可能就已在口头上流传,只是把它们记载下来是在文字出现以后,也就是说,《诗经》中的许多民歌应该是上古时代长期积淀的产物。

我们来看《君子于役》中的“黄昏”意象: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首思妇诗,写君子久役不归,黄昏时分,越发使她愁思难耐。诗融情于景,以景托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经原始》云:“傍晚怀人,真情真境,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诗以黄昏景物的描写来衬托思妇的愁绪,对后人影响很大。许瑶光《雪门诗钞・再读〈诗经〉四十二首》亦云:“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

中国人的普遍心理,认为日夕乃当归之时,所以许多文学作品离别怀思都以黄昏为背景,形成了“暝色起春愁”([唐]皇甫冉《归渡洛水》)的固定意象。以“日夕当归”这一原型意象为核心,后世形成了一个由这一意象衍生出来的作品链条: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屈原《离骚》)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古诗《凛凛岁云暮》)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孔融《杂诗》之一)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阮籍《咏怀》之十)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重赠卢湛》)

日暮天云合,春风扇微和。(陶渊明《拟古》之二)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在上述诗句中,“暮”“晚”“夕阳”“暝色”等本为日落时分,即黄昏,以黄昏这一原型意象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连贯的、具有语义约定与相似的意象链条。这些原型意象下心理蕴含是非常丰富的,能够唤起我们心理上的相似体验。黄昏是一天中由白昼转入黑夜的转折点,这决定了它是一天中最富生命情调与哲理意味的时刻。如果说光明意味着、启示着生,那么黑暗就意味着、启示着死,而黄昏则正好象征着由生入死的关键时刻。因而“黄昏”便由“日夕当归”演变成了表现留恋生命、感叹生命短暂等心理与情绪内涵的最佳自然意象。此外,黄昏除了具体指一天的日落外,还有较为抽象的“迟”“晚”之意,由此引出了“岁暮”意象。“岁暮”是“日暮”的延展,一日中的晨、午、暮、夜与一年中的春、夏、秋、冬无论在气候特征还是在生命寓意、心理蕴含上都极为相似,具有同形对应性。因此,“岁暮”意象就常常与悲秋意象联系在一起。

谈到这里,我们还要提及马致远的散曲名篇《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过去,论者多津津乐道于前三句鼎足对:对偶如何工整,曲中不用虚词,选择有特征性的九种景物并置在一起画出了一幅“秋景图”。但忽略了接下来一句:“夕阳西下”。这一句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是写景与抒情之间的过渡,更在于它是给前三句所并置的景物,涂上了一层夕阳的色彩,使之笼罩在了黄昏这一氛围之中。“夕阳西下”不仅只是交代了抒情主人公产生“秋思”的时间,而尤其在于日夕而不得归,故令人“断肠”。正由于这一句,全曲意境才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 柳树意象:惜别怀远

“杨柳”入诗,也滥觞于《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这首诗抒发了征人归来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无限感慨。汉唐以后,杨柳更是骚人墨客诗词中乐于采用的意象,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力异常丰富,渐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原型意象之一。

折柳与赠柳,始于汉代。元朝佚名所作《三辅皇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亲朋好友远行离别之际,折柳相赠以寄情怀,其寓意颇深:一则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二则柳条纤柔轻曼,象征情意绵绵;三则柳树易活速生,以此祝远行者随遇而安,事业发达。当时民间已有《折杨柳》的笛曲,所奏离情别绪,哀婉动人。后人遂将“折柳”引申为“惜别怀远”之意。

南朝梁代萧绎有首诗名曰《折杨柳》:“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把游子思念故乡的情绪表达得真挚动人,诗中的“杨柳”饱含着作者的一腔深情。

北朝乐府《鼓吹横吹曲》有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又一惜别怀远的名篇。

再看隋朝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杨柳纷披,春意撩人,远行的一步三回头,伫望的早已哭成了泪人,青青“杨柳”,亦含别情,中国古人的诗意就在这伤感而又浪漫的意境中次第展开。

至唐,“杨柳”这一意象经过长期积淀,已形成明确的“惜别怀远”的原型意象。“折柳赠别”已成习俗,骚人墨客常使“折柳”入诗入画,即使在无“柳”可“折”的时候,亦引而入诗,来渲染离愁别绪。如王维的《阳关三叠》:“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色新”三字,不仅写出了路边杨柳的碧绿如洗,更为三、四句蓄势,营造出别离的氛围。再如王维的另一首诗《送沈子福归江东》:“杨柳渡头客行稀,罟师荡浆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写渡头杨柳,是为了渲染离别的气氛。再看唐代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那漫天的飞絮,恰是离人的无限愁思。托名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那一抹柳色,增添了离人的多少忧伤!唐代有关折柳赠柳的乐曲也很多,如《折杨柳行》《杨柳枝词》《折杨柳歌词》等等,足见在唐代折柳、赠柳之风之盛,当时用“折柳”以寄离别愁思已成为大众行为。

至宋,“柳”的意象继续延展。有些诗歌中虽是对实景“柳树”的描写,实则渲染离别的氛围。如柳永的《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虽没有真正去“折柳”,但“柳”一旦入诗,便不知勾起过多少人的离愁!

直到现在,“折柳赠别”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鲁迅先生在一首赠别日本友人增田涉的诗里就有“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的句子。

此外,古代诗歌中还有一些常见的原型意象需要我们认真解读。如:是清高人格的写照,杜鹃为凄怨哀伤的象征,乌鸦则是衰败荒凉之兆,等等。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古代诗歌的基本艺术细胞,原型意象衍生出了一系列文学作品的意象链条。透视某一原型意向,我们可以理解由这一原型意向所统领的一系列作品的感情基调,从而能达到以简驭繁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从原型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歌是一种较为切近诗词艺术本体、领略其美感的方法。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若把握住了原型意向,也就为把握古代诗歌的本真意义铺平了道路。因此,我们中学语文教师应对古代诗歌的原型意象认真解读,有所积累,活学活用,从而使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走向科学化而非自由化。

参考文献:

①方智范著《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②童庆炳、程正民著《文艺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