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仲隰朋

管仲隰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管仲隰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管仲隰朋范文第1篇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一、解释加点的词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术未尽也

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道争远

二、翻译句子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一、向;穷尽;被;发语词。

二、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

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①管仲、隰(xī)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按此挖掘,果然找到了水。

一、解释加点的词

春往而冬反

迷惑失道

遂得水

二、翻译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通“返”,返回;道路;找到;

二、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老马识途。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者有四失①

学者有四失②,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③,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④。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⑤。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解析了教学的实质内容。

①选自《礼记·学记》。②失:过失,缺点。③失则多:意思是,失之于学得过多。④止: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⑤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

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而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这四种人,心理各有不同。(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或失则多

然后能救其失也

或失则易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二、下列句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

A.教者必知之 B.虽与之俱学

C.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D.学而时习之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一、有的人;补救;容易;发扬。

二、C。

三、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

(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啊。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管仲隰朋范文第2篇

1、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2、文言文《老马识途》脍炙人口,文中故事正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引导的作用。常用来比喻富于经验堪为先导。 他们不被现实所局限,不被名利而蒙蔽的精神正值得我们学习。

3、本文通过管仲、隰朋因“迷惑失道”和“行山中无水”而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的故事,说明了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天生圣贤,任何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个道理。

(来源:文章屋网 )

管仲隰朋范文第3篇

【关键词】齐桓公;得;失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乱离的时代,二百四十二年间,大小战争二百九十七次,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而齐桓公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任用管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但俗说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纵观齐桓公的一生,虽然创造了许多辉煌,但也有一些个人之失,给自己的人生乃至国家留下了败笔。

齐桓公之得

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往了鲁国,公子小白在鲍叔牙辅佐下逃往了莒国。次年,雍廪杀了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之中。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得知此消息后,都想回齐国即君位当国君,于是都连夜回赶齐国。为了能够阻挡小白回国即位,管仲带兵追堵,在莒国到齐国的路,管仲匆忙间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假装倒地而死,骗过了管仲,实际只是射中小白的衣带钩。管仲派人回鲁国向公子纠报捷,公子纠以为君位已定,就慢慢地往回赶,过了六天才到齐国的边界之地。而小白已昼夜兼程赶回齐国,此时的已被立为国君了,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当政之初,齐国的乱象纷呈,社会动荡不安,民心不稳。为了治理好国家,鲍叔牙向齐桓公建议起用管仲。齐桓公因管仲曾用箭射自己,非常想报这一箭之仇,但鲍叔牙劝说道:“君将治齐,高萦胧逖雷阋印>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 在他的劝说下,齐桓公不仅没有杀掉管仲,反而让他当了相国;管仲也非常清楚,单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齐国的霸业的,于是他对齐桓公说,我一人不能够治理天下,必须得提拔隰朋为大司行,宁越为大司田,王子成父为大司马,宾须无为大司理,东郭牙为大司谏。齐桓公完全照办了,并赐管仲封号为仲父,把整个国家的大权都交给了他,对其他大臣说“以后凡是有什么国家大事,必须先告诉仲父,然后再告诉我。凡是行与不行,全凭仲父一人裁决。”这是需要一定的度量和胸怀的。

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北杏会盟时,被鲁国的曹沫用剑劫持了。曹沫要求管仲归还齐国占领的原属于鲁国的土地,要求管仲与他喝血酒盟誓,齐桓公说:“为什么非要仲父喝呢?我和你喝”。事后,齐国的大将们对此事非常愤怒,要求齐桓公扣下鲁君,齐桓公说“我已答应了曹沫,平民之间立约,还不能失信,何况我是一国之君呢?”。

宁戚本是一个在齐国放牛的卫国人,管仲知道他是个人才后,就给齐桓公写了一封推荐信。而宁戚在齐桓公到来时,没有立即拿出此信,而是通过用自己的歌声来讽刺时政,要试一试齐桓公是否值得他去辅佐;齐桓公想封宁戚做官时,竖貂建议齐桓公去查一查宁戚的底细,齐桓公说:“这人很豁达,不拘小节,在卫国恐怕有过错,发现其过错,封爵不光彩,抛弃他又觉可惜”,于是封其为大夫,宁戚最终没有辜负管仲和齐桓公的期望。这也是他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优点。

公元前663年,山戎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救(因为齐国是当时的盟主国)。齐桓公率领由各诸侯国组成的联军去救燕,攻打山戎国,一直打到孤竹才停。燕庄公为了感谢齐桓公,就亲自送别齐桓公,一直到了齐国的境内了。齐桓公说:“如果不是天子,诸侯向来送人是不能出境的,我不可以对燕君无礼。”于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割给了燕国,叮嘱燕君学习召公为政,像周成王周康王时一样给周朝纳贡。诸侯听说此事,都拥护齐国。

齐桓公之失

纵然是如此贤明的齐桓公,在其人生当中,有时也会因刚愎自用、自以为是、放纵自己而使自身有失。

公元前684年,因鲁国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齐桓公用兵打败了鲁国军队,并强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为鲁庄公的外甥),并用欺骗的手法要回了管仲委任为相,鲁国认为是一种耻辱,于是鲁国出兵攻齐了。管仲认为此时的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力量都还不稳定,不能打仗;但齐桓公不听,认为齐国是大国,而鲁国只是一个弹丸小国,导致了长勺之战的大败。

长勺之败后,齐桓公后悔了,于是把全国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管仲,自己只是纵情于酒色狩猎之中。这时期,齐国历史上著名的三位奸人竖貂、易牙和公子开方来到了他的身边。易牙善于烹调,做的饭菜非常好吃,很是合乎齐桓公的口味。一天,齐桓公开玩笑说:“我已尝到鸟兽鱼虫的味道很多次了,没尝过的,只有人肉了,那个味道怎么样?”易牙马上退了出来,到了中午饭的时候,端上来一盘蒸肉,齐桓公吃了,觉得非常鲜美,问易牙,“这是什么肉呀,味道怎么这样美呢?”易牙回答说是人肉,齐桓公听后大吃一惊,马上问“是从哪里弄来的?”易牙说“我的儿子三岁了。我听说‘忠君者没有其家’。您没有尝过人肉,因此杀了自己的儿子让您享享口福。”齐桓公因此认为易牙是非常忠于自己的。俗语云“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作为一国之君,自己的言行是万民的表率,国君是不能随意说话的,更何况开这种玩笑。杀三岁的儿子,也是杀人,齐桓公却不能依法去治其罪,反而认为他是忠于自己的,为自己惹祸上身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觉得自己尊王攘夷、匡扶周室、扶弱救贫、九合诸侯,功劳非常大,他说“寡人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③所以也想学一学古代帝王的封禅泰山之壮举,虽说后来在管仲的固谏之下没有去做,但归国后却大兴土木,营造华丽宫殿,并比照周天子的车仗仪式,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起了国人的不满。

管仲隰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史记 指示代词 演变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左传》与《史记》史实相同部分的代词比较研究”(SK13LX523)阶段成果

《史记》中主要的近指代词包括“是”“此”“斯”等,语法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

“是”作为指示代词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诗经》《孟子》中有大量的用例。“此”是形声字,比较后起。近指代词中“此”的使用频率最高。“斯”是一个指示性较轻的词,出F频率相对较低。

一、《史记》中近指代词“是”“此”“斯”

(一) 此

《史记》中的“此”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例如:

(1)三子曰:“币厚言甘,此必邳郑卖我于秦。”《史记・晋世家》

(2)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 《史记・晋世家》

(3)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史记・晋世家》

(4)其君子则爱君而知罪,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此二故,不和。 《史记・晋世家》

(5)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史记・晋世家》

“此”在(1)(2)中作主语,(3)中作介词“以”的宾语,后置,(4)中作动词宾语,(5)中作定语。

(二)是

《史记》中的代词“是”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例如:

(6)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史记・孝文本纪》

(7)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史记・晋世家》

(8)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史记・晋世家》

(9)曰:臣以肺腑幸得待罪,固非其任,魏其言皆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是”在(6)中作主语,(7)中作介词宾语,(8)中作定语,“是”在《史记》作定语的次数最多,(9)中作谓语。

(三)斯

《史记》中的代词“是”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但出现次数很少。例如:

(10)虽惨酷,斯称其位矣。《史记・酷吏列传》

(11)以德若彼,用力如是,盖一统若斯之难也。《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12)余维先人尝掌斯事,显于唐虞,至于周,复典之,故司马氏主天宫。《史记・龟策列传》

“斯”在(10)中作主语,(11)中作宾语,(12)中作定语。

《史记》中,“此”“是”“斯”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都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在语法功能分布上,“此”作主语、宾语、定语的力量均衡,而“是”作定语的能力更强,而且还可以作谓语,功能更完备,“斯”则作宾语的能力更强。

张玉金指出,在甲骨文中,只有一个“兹”作近指代词,到了西周时期,除了“兹”之外,近指代词还增加了一个“是”,在西周传世文献中,还偶尔可见“此”“斯”等的用例。据此可知,《史记》中使用的近指代词是比较后起的。与《左传》相比,两者的代词系统和使用情况都有区别。

《左传》的近指代词包括“兹”“此”“是”等,据贾帅[1]统计,“兹”的使用次数最少,“是”的使用频率是“此”的4倍。在《左传》中“是”是最有活力的近指代词,语法功能完备,与《史记》中的“是”一致。例如:

(13)叔曰:“是无厌也。无厌,将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左传?桓公》

(14)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左传・僖公》

(15)是时重耳年四十三。从此五士,其余不名者数十人,至狄。《左传・僖公》

(16)非是,君不举矣。《左传・庄公》

例(13)至(16)中“是”分别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与《史记》中的“是”一致,但是“是”以作宾语为主又与《史记》不同。

在《左传》中,“此”的语法功能也是完备的,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以作宾语为常,“此”作谓语只有1次,可见“此”作谓语只是偶尔的现象。如:

(17)疆场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左传・昭公》

从语法功能的分布来看,与《史记》中的使用有差异,在《史记》中,没有出现“此”作谓语的用例。对于“是”和“此”的区别,马建忠早有论述,认为“是”指心中可意者,“此”指事物有形可迹者。这种说法让人比较难以理解,郑益兵认为其实是“是”指比较抽象的事物较多,“此”指具体的事物较多。在指示对象上的区别影响了二者的发展轨迹。

二、《史记》、《左传》近指代词语法特点分析

(一)近指代词的系统不同

《左传》中的近指代词系统主要包括“兹”“是”“此”,而《史记》中“兹”已经很少用,只有“此”“是”“斯”。系统方面的不同体现了代词的更替过程。“兹”的最早用例见于甲骨文,在西周时期比较兴盛,《左传》中“兹”的出现数量不大,是衰微的表现,到了《史记》中就已经不再使用了。而“斯”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指示代词,在《国语》《墨子》《战国策》中都没有出现,据曾伟娟统计的用例最早也是出现在西汉时期。据郑益兵[2],“是”始见于西周金文,“此”始见于东周彝铭,二者出现的时间有先后,因此,语法功能的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左传》中“是”常见,《史记》中“此”占优势都是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总体来说,“是”“此”是两书中生命力最强的近指代词。

(二)近指代词的语法功能不同

在《左传》和《史记》的指示代词系统中,“是”和“此”都是最主要的代词,但其语法功能不同。《左传》中“是”“此”的语法功能都比较完备,可做主语、宾语、定语,少量作谓语;《史记》中的“此”就基本上不作谓语了。在语法功能的使用比例上,“是”也由在《左传》中主要作宾语发展为在《史记》主要作定语。

三、近指代词系统发展演变的原因

(一)近指代词的来源

从《左传》到《史记》,近指代词“兹”消失了。“兹”出现要早于“此”,但与“此”的关系非常密切。“兹”在《说文》是“草木多益”的意思,本义就是生长,表示其本义的字后用后起“滋”,“兹”假借为近指代词。在《尔雅》中就有释义:兹,此也。郭锡良认为,“兹”早期没有近指、远指之分,是一个泛指代词。“此”在《说文》是:“从匕从止,止亦声。”是一个后起的形声字。《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可见,“此”与指代关系更为接近。在上古音中“兹”和“此”声韵相近,西周以后,“此”就逐渐被用来代替“兹”。在作为指代词的用法上,“此”有先天优势,指代特性更强。

(二)近指代词的发展

在《左传》《史记》中,近指代词的系统经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近指代词“是”的发展,《史记》中“是”作主语的用例明显减少,这是受“是”的发展趋势影响的。王力提出,上古判断句不用系词“是”,“是”作为系词是六朝以后由指示代词演变来的。后来学者又把系词“是”产生的年代提前到两汉时期。“是”用在分句的句首作主语,复指前一分句的内容,这个位置上的“是”发展成为后来系词的“是”。因此,在《史记》中,作主语的“是”大量减少。郭锡良认为,正是由于“是”的指示性没有“此”强,因此当他复指宾语时,构成上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指示性也有所虚化。“是”与“此”相比,指示性也相对较弱。春秋战国时期,“兹”用法衰弱。新兴的近指代词“此”在用法上与“兹”一致,并逐渐替代了“兹”的Z法作用。

四、结语

近指代词是指示代词里划分出来的一个小类,其语义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这”“这里”“这些”等。从先秦至两汉时期,由于近指代词“是”发展成为系词,因此其他代词的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以平衡近指代词内部的需求,因此,近指代词这个小类内部各词的用法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