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夏至诗词

夏至诗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夏至诗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夏至诗词范文第1篇

早晨是宋词的早晨,黄昏是唐诗的黄昏,雨巷是楚国的雨巷,风涛是塞北的风涛,站起来就是轩辕的古树和伟大的长城,倒下去也是不屈的精神和祖先的领土。

本是对那些赞美祖国的诗句无感,认为那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而轮到我写时,却又能流畅地写出一句又一句。我明白了,这是内心深处发自对祖国的热爱。最喜欢的是祖国的诗词歌赋,总能让人有所感悟。想是用最柔软的东西碰触你内心深处的柔弱,不会痛,就像是痒的时候挠一下那种快乐。抒情而不是严谨的语调,“平”“仄”的变化一般人无法渗透。这是中国的文化,外国所没有的博大文化。

若不是让我写对中国历史的感悟,我定是写不出的,逼着我写,也只能挤出几个字,还是最肤浅的。这些太深,我不愿去想,除了中国人应有的愤怒与喜悦,我几乎没有多余的情绪。这些太累,已是过往。为了报效祖国,我们应努力做好现在,这才是最实际的。

夏至诗词范文第2篇

中秋节猜灯谜来历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元宵节或中秋节多有举办灯谜会,颇受人们喜爱。

灯谜这玩意儿在本地毕竟还不是一项很普遍的文艺活动,为使初学者能了解灯谜的基本法则和掌握一些技巧,在灯谜会举办前,斗胆先来介绍一些猜谜方法,但愿能吸引 初学者对猜谜发生兴趣,进而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中秋节灯谜及答案谜面:外圆正割垂直线,积分开方斜角边。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中秋

谜面:山旁隐现横空日,雨下埋香寂寞人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中秋

谜面:六点一分东方明,有望采得火种 (打一传统节日)

谜底:八月十五中秋

谜面:中秋佳节结良缘 (打一城市名)

谜底:重庆

解析:双重喜庆!

谜面:最好能化悲痛为力量 (探骊格)

谜底:佳节·中秋

谜面:华夏之后 (打一节日)

谜底:中秋

谜面:冬去春来又夏至 (打三字节日名)

谜底:中秋节

解析:谜底别解为“节减去了中间的秋天”。

谜面:平日不思,中秋想你,有方有圆,甜甜蜜蜜。 (打一食品名)

谜底:月饼

谜面:又圆又扁,有咸有甜;你若不相信,面上着个印;你若猜不着,屁股上贴膏药。 (打一食物)

谜底:月饼

谜面:三五盈盈还二八 (打一歌曲名)

谜底:十五的月亮

谜面:回头望桂 (打一节日)

谜底:八月十五

谜面:中秋遥看众星小 (打一歌曲名)

谜底:十五的月亮

谜面:月到中秋 (打一俗语五字)

谜底:行行出状元

谜面:木兰迷恋中秋夜 (打一成语)

谜底:花好月圆

谜面:国庆中秋紧相连 (打郑板桥诗词一句)

谜底:一节复一节

谜面:元宵、中元、中秋节。 (打一消费名词)

谜底:3.15(消费者权益日)

解析:“三”个节日都是月“十五”。

谜面:金灿灿,银闪闪,一到中秋香气散,用它酿酒请宾客,用它浸渍供美餐。 (打一植物)

谜底:桂花

谜面:中秋月饼 (打一电脑名词)

谜底:软盘

谜面:中秋菊盛开 (打一成语)

谜底:花好月圆

解析:花开得好,月圆得满。

中秋猜灯谜方法灯谜一般分为3个结构,谜面,谜目,谜底。当然谜底是要猜的结果,也就是要猜迷人来回答的答案。至于谜目,可能大家很多人没太听说过这个名词,不过经我一解释,相信大家都会明白。谜目就是谜底的范围,是灯谜的属性。谜底就包括在谜目给出的范围里。而谜面呢,就不用说了,自然就是灯谜给出的内容。

猜灯谜呢,要仔细分析谜面,结合历史等文化知识、生活常识等来分析和猜想。也有一大部分灯谜还要靠谐音来猜谜底。

夏至诗词范文第3篇

不爱邮票,不爱古币,不爱瓷器,我偏偏喜欢收藏橡皮、贺卡、发夹这些看似丝毫没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表哥笑我太傻——收藏那种不值钱的东西能有什么用;爸爸批评我不懂事,给我加了个“丧志”的罪名。

可我仍然乐此不疲,不断地给自己的收藏“添砖加瓦”。

就像“饮中八仙”的李适之喜欢收藏酒器那样,我一度为多姿多彩的芭比娃娃而疯狂。当李适之如数家珍地念着“蓬莱盏、海川螺、*子卮、幔卷荷……”时,我一边给自己的芭比娃娃梳妆,一边亲昵地唤着她们的名字:“映湖、暮雪、晴岚……”朱唇黛眉,金钗玉坠,绿衫红袖,每一种最光彩夺目的形象皆由我在她们身上表现出来。一切的一切,就只差她们能从“宫殿”里走出来,和我说话了。

偶尔,在书上看到了这样几行句子:“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我大喜过望,不顾一切地认为这句子是专门写给我的芭比娃娃的,恨不得把它镌刻在书桌上,以供时时欣赏。

表哥去北京上学后,常给我来信。一次,信中夹了几片雁栖湖畔的红枫叶。我爱不释手,从那时开始了收藏树叶的诗意之旅。

趁着初秋时节,我在公园、大街、小区内徘徊,寻找落叶的倩影,并日日夜夜盼望着深秋的到来。于是,桐叶、银杏叶、枫叶以及许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树叶躺进了我的抽屉,我的房间也仿佛染上了一重朦胧的金色,散发着秋日清新的芬芳。

我还学着唐朝人红叶题诗觅知音,在树叶上抒写自己的心情。“夏至新荷妍,蜻蜓偏宜晚”,“水深水浅摇画船,山浓山淡染青岚”这些既无格律又无意蕴的句子都是那时写的。不过,知音没有找到,收藏树叶倒如酒酿一般,越来越浓。

夏至诗词范文第4篇

“读读背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练习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成语、民俗民谚、古今警句和诗词歌赋等,内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小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及阅历有限,有些内容的学习往往就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了,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二十四节气歌》《三字经》及民俗民谚等。若让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学生只是会背了一时,灵活运用就更不行了。因此针对学生年龄小,知识及阅历有限,自我要求及控制力都不太高等现象,在练习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读读背背”因现在信息技术而生动活泼起来:

1 入情入境,赋“读读背背”浓浓的情趣

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都倡导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但有时语文练习教材中所学的知识无法一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有效呈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地突破了现实生活的阻碍与时空的限制,将知识情景化、生活化,在知识与生活中搭建桥梁,有效化解学生知识储备层次参差不齐与阅历浅显难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苏教版第三册语文书的练习7中的《二十四节气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很多难点:许多节气学生都不曾听说过,生活阅历中的记忆也不多。因此在解读二十四节气歌之后,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不同节气的景色,让学生在声色俱全的景色画面中了解节气特点:如惊蛰节气中被雷声惊醒的小动物们,布谷鸟声中金黄的麦穗预示芒种节气的来临,霜降节气中的枫叶,白雪皑皑的大雪节气。其次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不同节气的习俗,如清明扫墓的图片、立夏吃蛋、立秋啃西瓜的生活场景等等;最后出示农活图片,让学生猜猜节气时令。如清明前后的种瓜点豆,立夏之后喂养春蚕,水田插秧大约在夏至的时候,收割水稻在寒露之后等等,学生看到生动活泼的画面,听着大自然中各种动植物随节气而动,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明显。

2 寓记于乐,让“读读背背”轻松乐趣

“积背于少年,受益于终身。”于是就有不少老师会将练习中的“读读背背”不加以指导,就要求学生反复地读、背、抄,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很多老师对此也常感到束手无策。而“读读背背”在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每册都有,每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都有安排:4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以及儿童诗、古诗、名言,谚语、春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此,我们不能让“读读背背”成为学生学习的包袱,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积累古诗、名言。比如成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闯关的图片,再配上声音和图画等,设计出有声有色的闯关练习,让学生在看、听、猜等活动中走近成语,了解成语,进而不自觉地喜爱上积累成语。

又如在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时,针对节气歌中词串相对独立、学生识记有困难的特点,通过课件将打乱的二十四节气有目的的一一亮相:先显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再出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接着出示“小暑与大暑、小雪与大雪、小寒与大寒”等等,学生迅速明白二十四节气歌各个词串的来历及相互联系,也发现了二十四节气歌的许多规律:节气按季节顺序排队,每月两个节气,一季六个节气,节气中也有姊妹对等等。发现规律的学生觉得背诵《二十四节气歌》一点也不难了。

3 顺水推舟,让“读读背背”化难为易

夏至诗词范文第5篇

延寿;

登高。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二、有关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

九日

耿湋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重阳山居

司空图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踏莎行

辛弃疾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瑞鹧鸪

葛立方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九日黄楼作

苏轼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校本作“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校本作“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九九重阳节诗篇

采桑子 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夏至诗词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风歌曲 分类 现状 发展前景

一.引言

“古风歌曲”是一种新兴歌曲艺术形式,大多数通过网络传播,市场主要面向青少年网民。“古风歌曲”的产生,本意是为了继承发展中国古典文学,然而因为少有专业从事音乐创作的“古风”词曲作者,所以造成了歌曲词作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网络上大多将歌词有些“古意”的歌曲、各大“古风音乐团队”出品的所有歌曲或者各古装电视剧、游戏、小说等衍生歌曲等归为此类,使得“古风歌曲”的概念似是而非。通过对古代、近代、当代诗词及歌曲的研究探讨,本文认为古风歌的定义方式应主要参考其用语及意象,而非格式、内容、时代、语种、唱腔以及伴奏方式。另外,鉴于目前流传的古风歌曲在词曲方面尚不成熟,本文对其普遍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这对于进一步明确古风歌曲在各种歌曲类别中的重要地位、找出制约其艺术价值提升的因素,进而将其进行推广,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古风歌

从“古风歌”概念的提出至今在互联网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距今只有不到十年。因为提出这个概念的时间较短,很多方面都暂时处于探索阶段,甚至包括“什么是古风歌”这样的问题都没有人能确切地给出一个绝大多数古风歌爱好者的赞同的答案。

为了了解古风歌曲听众们对古风歌定义的看法,笔者在微博上发起了“对大家判定一首歌是古风歌曲时考虑因素的调查(单选)”活动。因为笔者自身的影响力比较有限,所以自愿参与调查的人数并不很多,共有139人。其中,认为“按用词,歌词中使用较多古典意象或典故成语”的最多,有68人,约占总人数的48.9%;认为“按伴奏乐器,用民族乐器/软件仿出民乐效果”的排行第二,有24人,约占总人数的17.3%;认为“按内容,歌曲描写古代(正史或架空)人和事”的有20人,约占总数的14.4%;认为“按伴奏风格,舒缓悠扬,不包括重金属摇滚等”的有13人,约占总数的9.4%;无人认为“按歌曲形式,认为必须有文案或念白等”。另外,还有14人投给了“其他,认为非中文语种的歌曲一定不属于古风”的选项,大多数选择此项的人认为前面五个选项中有多个因素同等重要。

就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乐器、内容、伴奏等因素最重要的人数差距相对较小,占样本总数的百分比却几乎都在10%左右,可见大家在这个调查上意见尚有分歧,目前难以统一。但更有近一半参与者认为古风歌对语言、用词运用的要求较高,其他因素则为次要因素,这个结果在调查的预期之内。唐代以后诗人们作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在网络媒体发达的现代,“古风”因为年轻人对古代风韵的向往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而古代诗词歌赋也就成为了古风歌词的蓝本。因此包括笔者在内的多数人都认为古风歌曲的判定应主要考量用词也就不足为怪。

由此看来,许多早期的歌曲也可以被归为“古风歌”,而这就意味着古风歌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起步,只是近年来才被提出归为一类。艺术一直是和它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分不开的,所谓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影响到社会文化的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1]。如今网络上人们所认为的古风歌曲并不包括一些早期的经典歌曲,这种看法未免显得有些狭隘。音乐的表现与再现是一种创造,创造音乐的人其行为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一切活动都是个人或集体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借助这种社会形式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和对人自身的表现。因此,任何音乐的表演和创造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2]。

例如李叔同作词于1918年之前的歌曲《送别》为例,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又极具古意,感情真挚,意蕴悠长,与伴奏音乐的结合堪称完美。而这首在在中国骊歌中已成经典的歌曲,其伴奏却并不是中国原创――其曲调取自著名布拉格(现属捷克)音乐家安东尼・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的第二乐章。另外,相当多现时流传在网络上的“古风歌”也并非民乐伴奏或者电脑模拟民乐效果伴奏而成,甚至有不少歌词由外文译为文言文的歌曲也被归为古风歌,这足以说明“古风”的界定在词不在曲,也无关时代早晚。

相较于“古风歌曲”,“中国风音乐”作为另一种音乐形式,其发展时间更长、知名度更高也更易为人们所接纳。音乐制作人黄晓亮对“中国风”下的定义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和现代节奏结合,产生含蓄、忧愁、优雅、轻快等歌曲风格[3]。一直以来,部分古风音乐爱好者并不愿意将古风音乐与中国风音乐混为一谈,但笔者认为,就中国风音乐的发展史与发展原因、目的来看,古风歌曲更像是它的一个分支而非截然不同的两种形式。若要说区别,那么只是古风歌的传播途径是网络且歌词更加富有古韵,而中国风则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传播,对语言是否古典没有太高要求。然而二者又均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而生,可谓殊途而同归。过分强调二者的区别并没有太大意义,但既然目标相近,便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综上,本文认为:“古风歌”,即,歌词运用典故成语及古典意象的流行歌曲。一方面通俗易懂、易于现代听众接受,另一方面则是诗、词、赋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是一种富有古典美的、雅俗共赏的艺术。

三.古风歌的发展现状

(一)描写对象

1.写人

古风歌所歌颂的古人,不拘帝王将相、红粉白衣。以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的,比较典型的是写杨广的《千秋随葬》、写白起的《白血碑》、写柳永的《白衣》、写李商隐的《隐》以及《三国物语》系列等;而以架空历史(游戏、小说)中人物为创作原型的,《春风一顾》、《山河永慕》、《风起天阑》、《倾尽天下》等则比较出名。

写人物的歌曲,词作者往往希望用有限的篇幅概括人物性格和一生的重要功绩,因此歌词会显得冗长。古风歌曲毕竟不同于古诗词,不能苛求它必须押韵或者长短多。怎样在高度精炼概括与提升歌词画面感之间做出权衡,则是古风歌的词曲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例如,《三国物语》系列为了对人物的详细描述、给人以更直观更唯美的画面感,不惜在每首歌上花费大量笔墨。就其歌词来看,“昔年笑谈江山乱/奈何一梦百年/今唏赤壁泣烽烟/不复现你容颜”虽然一开头就准确抓住了人物令人惋惜之处且情感也表达得很到位,但依旧无法弥补歌词冗长这一缺憾。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中对郭嘉的生平的高度概括也将其风采展现得很到位。书中诗云:“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短短八句,既概括了人物精彩的一生,又表达了对其早逝的惋惜。虽然这首诗并未在人物性格形象上着墨,也并不能像荒魂中“君曾笔走生死诔,却漾出血满杯”这句一般给人带来很强的画面感,但是通读下来,读者依旧会对人物产生敬佩与惋惜的感情,可谓传神。

对虚拟人物有感而发写成歌词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譬如元代李开的《宝剑记》中就记载有一首写《水浒传》中的人物林冲的诗:“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作为昆剧,这首诗与歌曲有异曲同工之妙,也确是值得古风歌学习的典范之一。仅八句就将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只选人物的一段典型经历来写,笔力集中,回味无穷。这也给了所有叙事的古风歌一点启示:精细琢磨一定时间段内的代表性事迹与浓烈情感,好过用有限的字数去描绘一生的琐事。

另外,写人的歌曲还有“千人一面”的通病。例如《千秋随葬》,描写帝王的歌曲选用了豪放宏大的意象本身没错,但由于使用的意象太过常见,致使歌曲所表现的形象十分单薄。这首歌写隋炀帝杨广,本身是想为这位背了千古骂名的君主“翻案”,然而歌词中罗列的“血溅城外”、“锦绣河川”、“金戈临身”等意象早已成了现代通俗网络小说中通用的描写用语,似乎已经成为了描写所有帝王必备的词语,既无新意也无辨识度。若非“自有愚人唾骂作我棺椁”一句象征性地点到了杨广死后的境况,这首歌整体上拿给任何一位“有冤”的帝王都是适用的。因此,笔者认为,若要提升写人古风歌的质量,应该着重提高对人物本身的了解和概括能力。相较而言,已成经典的主题曲如《最后的倾诉》、《向天再借五百年》等歌曲,同为描写帝王将相的歌曲,虽然不是古风歌,但其简洁大气、一语切中人物功绩的作词手法却是很值得借鉴的。

2.叙事

古风歌多歌颂历史事件或者文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很少能够较好地描绘近现代生活中的人或事。古风歌在很多方面与古代诗词相似,然而叙事却是远逊的一环。就古风歌的内容来看,虽然不乏《不见长安》《第三十八年夏至》等内容新颖、风格清新的歌曲,但仍有很多故事套路早已被换了背景换了人名写得烂了。甚至有网友调侃说:“青梅竹马长大后嫁他人作妇”、“战场为国捐躯导致媳妇守寡”、“有钱没钱都要喝酒泡妞”、“江湖厮杀不如媳妇一笑”,并称我国古风歌坛经久不衰四大主题。

究其原因,是前进与后退,改革与保守,对传统的留恋和批判,种种复杂的情绪造成巨大的心理张力[4]。很多人认为古风歌的描写对象仅限于古代或者虚构空间,因为现代社会的生活习惯与古时相去甚远,已经无法用古典意象描述了。其实并非如此。近现代生活完全可以用古典意象描摹,这除了对词曲作者文学水准有较高要求外,还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能否将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自然地用古典意象中的同类字词所替换,二是能否在新的时代逐步创造出新的“古典意象”。古风歌要想切实发展传统诗词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首要的则是创新,内容上的创新。韩愈在倡导“古文运动”的时候提到“惟陈言之务去”,也正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意义。

就第一点而言,主要在于作词人的想象力与对古典意象的热爱。毕竟古时有烟雨江南,现在亦有;古时有金戈铁马,现在亦有。不过是汽车换了马车,钢笔换了毛笔,若有心捕捉美的片段,也绝非难事。譬如创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人民占领南京》、《》等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却是描绘的近现代的场面,气势恢弘磅礴,不输于古诗。等一批近现代诗人经历了,处在新旧文化的交替时期,将新旧诗歌的优点充分结合了起来,应该成为古风歌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

就第二点而言,也早有开路之人,不过是后继之人少矣。黄遵宪倡导“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其《杂感》诗,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他的《今别离》四首,写了许多近现代科技的产物,如其一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然而他的诗歌亦充满古意,如用“石尤风”的典故和化“何意百炼刚”为“何意百炼钢”等。而与他同一时期的王]运因袭传统诗歌意象,诗中几乎全用唐宋思妇诗的陈旧套语:"肠断"、"天涯"、"罗裳"、"浮云"、"空帷"等等,不仅难以超越古人,就连今人也未必能欣赏了。如今我们所用的意象和成语、典故多从史书中来,也就是从古人的生活中来。那么何以当代人的生活就不能造成语、不能造意象呢?意象与成语典故的创新,应是古风歌发展的又一突破口。

(二)描述方式

如今古风歌最大也最容易发现的通病,莫过于辞藻堆砌。

以歌曲《隐》为例,“我一生无题/多情都不提/看多画楼歌台景/惯多赋别离”整首歌的重复唱段几乎都是李商隐诗歌名句的化用,所化用的诗歌有:《无题其一》、《杜工部蜀中离席》、《春雨》、《锦瑟》、《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板桥晓别》、《霜月》、《判春》、《夜雨寄北》、《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等。人们无法用堆砌起来的意象来想象这是个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只能单纯拿词中意象去拼凑。而这从十来首诗中挖出来的句子更不能组合成一个完成的故事供人品鉴,就连朦胧的画面也无非只能联想到古时最普通男女情爱、离愁别绪。若是碰巧听众对李商隐有足够的了解,也只能听着曲调翻开《义山诗集》饶有趣味地寻找到底是哪几句被化用了。

也有人认为,古风歌之所以广受青少年欢迎就是因为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古典意象、典故、成语,虽难免有堆砌之嫌,但对记忆古代文化常识却很有用处。这一点笔者并不反对,相反还十分赞成,但值得注意的是,一首歌作为歌曲的质量好坏评判并不在于它是否能帮助人们记忆知识。就拿《二十四节气歌》来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极大地帮助了人们记忆节气顺序,也给人一定的季节变更美感,但即使给它配上音乐,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它是“优秀的古风歌曲”。再例如,《沧海桑田》中几乎句句用典,意象的堆砌却并不能给歌曲增色多少。

至于“堆砌辞藻能给人更加丰富的美的享受”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堆砌辞藻会产生语法错误,导致视角混乱、颠三倒四,通篇看下来印象虽好,逐句去观仍不知所云。而这种不知所云与李商隐的朦胧风格并不等同,前者是事情本身复杂而歌词没有说清,后者则是将简单而深刻的感情寄托在模糊的意象上给人以美感。加之大多数古风歌曲的听众尚处青少年阶段,自身对古典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乍看之下觉得这种堆砌十分高明。殊不知,多数时候,觉得它美是因为不能在看到歌词的第一眼对其原意有清楚确定的理解、也就是并没有看懂却觉得很好,从而会生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纵观古风歌坛,如此普遍的堆砌现象虽然能体现词作者广阔的阅读量,却也体现了古风歌曲的一大弊端。令听者费解也让歌词本身发生“套版反应”,生出如朱光潜老先生所说的:“流弊”,使语言和思想都流于滥俗、落入下乘。因此,简化歌词实在是古风歌发展的必然。

另外,现时流传的许多古风歌曲都配有文案或念白,有时它们会有助于歌词情感的表达,有时则显得有些重复嗦。古人写诗词歌赋经常配以序,然而以琵琶行为例,序只是前言,是作者的话,整件事诗中都有反映,虽然语言简明,但该有的工笔也极美。更重要的是,即使抛开序也能明白诗词所叙之事。反观古风歌,以《陌上花早》为例,虽然也并非没有文案就看不懂,但至少歌词对整个故事的概括力远远不够。文案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重要,并非其艺术价值有多高,而是说明了一种无奈的现状:有些话放在歌词里说不合适,可是不说听众就连歌都听不懂了。说到底这还是词作者语言功底不够、概括能力不够强的表现,最主要的还是提升文字运用能力,而不是用这种方式“别出心裁”地“补救”。

(三)传播与流行

“大众文化的意义仅仅存在于它们的传播过程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其文本中。”[5]歌曲传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纵观古今,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或经典或流行的歌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短小精悍、便于记唱。然而,遍观古风歌坛,几乎所有的歌词都很长。而大多歌词的用语又并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这就造成了歌曲的记唱难度远远大于一般的流行歌曲。若想要使古风歌被更多人接受,还需在精炼歌词上下功夫。

古风歌之所以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传播市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歌曲描绘了一个美妙魔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既有古代的繁华又巧妙地掩盖了所有可能出现的、令现代人感觉不适的细节。这种氛围的营造,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想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也置身于那样一个完美的时代。这一点是古风歌的优势,也是值得注意的方面。把握好“度”,不要使歌词营造的氛围过度趋于完美、脱离实际,使人耽于幻境甚至厌恶现实,也当是古风歌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首曲子配一套词是现代歌曲的惯例,本是再不会有古代一首词牌曲千万名篇的盛况。这种盛况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使高雅文化迅速、广泛地传播。古风歌的出现为这种窘境提供了新的出路。当古风音乐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可效仿当年汉唐音律,一曲唱千词,曲曲不同声。

古风歌的传播在管理上还有许多缺陷,如很多“借曲填词”的二次创作现象事实上很有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有人认为,古风歌的创作只是个人爱好,其不足之处主要根植于受商业化的过度影响而带来的一系列对于创作层面的反作用[6]。然而明确地表达创作的商业目的,不仅有合理的、高质量的投入与产出,而且可以避免更多纠纷。就文化市场本身来看,创作者本身的“人品”、“梦想”都无法为产品质量作保障,唯有规范化、被法律约束,才能使整个团队及其与受众的互动正常运营。就目前的趋势来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古风歌团队与个体制作人也走上了以盈利为目的的创作道路。这并非不好,相反,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这说明古风音乐文化正在逐步走向市场,而市场的需求又会推动古风歌曲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经过上述小范围内的调查问卷、举例与说明,尝试对古风歌这种新兴歌曲艺术形式进行重定义,发现了古风歌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为推动古风歌曲健康发展,弘扬中华古典文化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思琦.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J].音乐研究, 2001(04):11-17.

[2]刘昙F.表现在社会进化中的音乐变更性[J].艺术学院学报,2006(2).

[3]李克俭.对流行歌曲中“中国风”和“古风”风格的辨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11):91-92.

[4]赵朴.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26(1).

[5]牛鸿英.优化品质 多元共赢――央视“年终行动”的传播影响力分析[J]. 中国电视,2009(05):49-52.

夏至诗词范文第7篇

范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部,一条蜿蜒曲折的黄河大堤把范县分为滩区和背河洼地。昔日的范县,由于连年挖地取土加高黄河大堤,背河洼地地势低洼,背靠引黄灌渠,涝洼地连片成方,在这里耕耘的农民经常颗粒无收。现在的范县,通过引黄淤地,改良土壤,盐碱低洼地变成了豫北的“稻米之乡”,有了“北国江南”的美誉,如今又建成了万亩荷花生态园、成为全国闻名的荷藕之乡。

在我的记忆中,要说印象最深的还是杨集村四周的荷花。

记得过去村北是一大片池塘,从这里沿村转一圈全部是荷花。宋朝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好似写的就是这里。

密密的荷叶与蓝天相连,一片青翠碧绿;盛开的朵朵荷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荷花美丽的风光恰如其分。范县的荷花始于何年,又是怎样形成?现在难以考证,只知荷花面积很大,经过好几个村庄。有时候,约上几个小伙伴拿张小网,沿着荷塘逮小鱼,一晌下来,逮了一小桶,悠然自得地凯旋而归。

荷花的灵气来自老天的恩赐;因为水好,这里盛产的鲤鱼特别好吃,还有鲫鱼更是远近闻名。记得我曾在《濮阳日报》上写下《村边有一条小溪》的散文以示怀念:

在孩子们眼里,水的魅力是无尽的。夏至来临,村边的荷塘就成了孩子的天堂。世界上难道还有什么比融人大自然更令人流连忘返的吗?

可惜,不知道什么时候,很多池塘都被人填平盖了房。昔日荷花飘香的年代已经久远,荷花的消失反映了人们缺乏环保意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资源已经没有多少可供折腾的了,人类构建和谐社会还要走很长的路。那美丽的风光曾经伴随我们度过四十年前的幸福童年,成为令人心痛、梦中永远的回忆。

四十年后的今天,范县政府居然办起了荷花节,令人惊叹,令人神往。范县的远见卓识实在令人不可思议。回想起那过去,好像很遥远,又好像是昨天……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小时候,我时常背诵这首古诗。当时只觉朗朗上口、满嘴余香,于是就一直记着,老也没能忘记。稍大一点的时候觉得这好像不是一首诗,而是一幅很美的画图,是每每浮现在眼前的生动的自然美景,有一种美的说不出的意境。范县政府举办荷花节,既然是“节”,肯定就有艺术。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这里,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花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导和平、和谐。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我想,范县在此时举办“荷花节”,其用意也应有此意。

巧合的是,范县的荷花节和第二届郑板桥文化节联系在一起,也难怪,郑板桥当年称赞荷花为:“芙蓉: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把荷花比喻成西施,可见荷花之高贵。

实际上,把荷花看的比西施还高贵的大有人在,范县的县委书记赵茂辰、政府县长王秋芳把荷花看得更加贵重,不然,他们就不办“荷花节”了。我想,他们看重的决不是荷花的娇艳与名贵,而是范县的生态农业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对范县人民的浓浓情怀。一个“荷花节”把范县“办”火了。荷花节上,从北京到省城,从县里到乡下,参观的人群一拨又一拨。

当然,我用我的相机为范县这一美景立此存照。远观碧绿美丽的荷叶,层层叠叠;近看婷婷玉立的荷花,仿佛绽放出动人的微笑。镶嵌在荷田间的稻田里,一群群白鹭上下翻飞,鹭鸣声中的和谐美韵,让我感悟着心灵与自然的契合,享受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当地的群众说:“种荷花可种到俺心上了”。于是,我感到很好奇:荷花怎么会种到心上呢?我带着这个问题问范县的国土局长刘光耀:“群众为啥对种荷花这么高兴?”

刘光耀局长望着我不解的目光说:“近年来,范县县委、政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结合陈庄乡水利土壤条件和涝洼片治理工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稻田莲藕种植产业。作为国土部门,为了支持莲藕种植业的发展,积极支持连片承包,仅此一项实现农民增收千万元。

同时成立了范县黄河藕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黄河之莲”商标。范县把陈庄乡莲藕确定为全乡农业的主导产业,把做大做强莲藕产业作为陈庄乡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

今年我们又对示范方进行重点改造,硬化田间道路,配套进行绿化,形成集农业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一体的农业精品示范点。很快,我们将把

“河南省无公害莲藕生产基地和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莲藕产品证书”牌子扛回来,把陈庄乡建成万亩荷花生态园、全国闻名的荷藕之乡。”

夏至诗词范文第8篇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具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的活动至今还流传在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限,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说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里,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习俗,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下面三篇文章都与端午节有关,有由端午的红花想到儿时的伙伴,流露浓浓的思念之情;有用苦艾叶煎的水煮的鸡蛋,虽有些苦却颇具特色;还有发生在端午节的亲情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怦然心动!

【作品展厅一】

端午的红花

桑飞月

我会在端午临近的时候想起一种花,这花不漂亮,即使后来虽着了红装,也不艳丽,那细丝簇拥的头状花序,总会让人想起无爹娘照管的女孩子的发,且它的枝叶狰狞又带着刺,所以相对于牡丹芍药等,它有一个俗气的乡妞式的名字――红花。

红花花朵最初是黄色的,倒应了黄毛丫头之说,只是后来才出落成姑娘,披上红嫁衣。红花“灼灼其华”“大红大紫”的时候是在端午。

在我们老家,端午有一种习俗,小孩子们要佩戴五色线和香囊。

五色线,即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线拧在一起,戴在手腕、脚踝和脖子上,据说是能辟邪去病,到了农历六月六,才能解下来扔到溪水里冲走。我们小时候家里穷,无饰物,所以这个小小的活动项目对女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每个人总想把自己的五色线配得最为绚丽多彩――关于这五色线要有哪五色配成,好像当时没有固定的说法。当时我母亲是个教师,对这些小事情向来不多关注,我也便只好和邻家女孩娟子一起去配五色线或缝香囊。

我从母亲的针线筐里翻出白线黑线,然后和她一起用青草和红花,分别染成绿线和红线及黄线。摘红花的时候,她往往抢着去,说自己不怕叶刺扎。之后,她就用布满小伤口的手指给我系五色线,很开心的样子。

但这些快乐的日子仿佛很短暂,瞬间就流逝了。我上初中那年,她辍学了,因为此时她有了继母,她要照顾继母为她生下的妹妹和弟弟,还要做饭。之后我们便渐渐远离,我不见了她,她不见了我。倒是假日回家时,母亲说过一些有关她的信息:

娟子跟着她爸爸给建筑工地开吊车去了。娟子去广州打工了。娟子上个月回来了,手臂在饭店里被烫伤了,手指都长在了一起。

大二那年寒假回家,母亲告诉我:娟子结婚了,对象是王庄(一个和我们村相邻的村子)的,据说是在广州认识的,比她大十多岁。

想起去看她的时候,是很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回老家路过那个村子,见一位婆婆正在路口翻晒柴草。便走过去问:“婆婆,娟子家怎么走?”婆婆摇了摇头。我又指着不远处的我们的村子对她说:“从小庄嫁过来的。”她恍然醒悟:“哦,你说的是王蛋蛋的妈吧!在外打工,两年都没回来了!孩儿跟着他奶奶呢,住前面……”

又过了一些年后,端午的习俗变了,我开始入乡随俗地插艾蒿、买粽子、买洁白的栀子花。但我一直觉得这是别人的端午,我的端午,应该是绑五色线、戴香囊的,还有就是和娟子一起手牵着手,去菜园子边上采红花的……可是,娟子在哪里?红花又在哪里呢?

(选自《扬子晚报》)

探究练习

1.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3.读读文章第七段,试从写法或内容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4.如何理解文章第十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5.端午节中你有难忘的人和事吗?请简要介绍一下。

【作品展厅二】

端午的苦艾蛋

孙佳新

对于端午节,我有着久远的回忆和感悟。

家乡风俗,端午这天,除了家家吃粽子外,还要在门前摆放苦艾,孩子们把艾叶编在发辫里,佩在衣襟上,用艾叶烧水洗浴。我小时候除了盼过年,大概就是盼中秋和端午了。年和中秋不必说,盼端午是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粽子倒不是很稀罕的。那时家里生计艰难,平常难得有机会吃到一个整鸡蛋。

在端午来临之前,我就开始想象那可爱的鸡蛋的样子。我可以尽情地把玩够了再慢慢地品尝它。然而我热切地等待总是遭遇失望―――不是得不到那个期望已久的整鸡蛋,而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鸡蛋要用苦艾煎的水煮!

我每每捧着那个苦味的鸡蛋就会懊丧地想:我等了这么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既然给我鸡蛋,为什么要在苦水里泡?那苦苦的滋味里包裹的却又是我一心向往的东西!

以后的端午节我总是央求母亲不要用艾叶煮鸡蛋,母亲总是安慰我说:“苦是苦,但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

长大以后,我才发现原来苦也别有滋味,苦味的蔬菜和饮品对人体往往大有裨益。细想起来,觉得人生路上也时时会遇到那苦味的鸡蛋。从懵懂少年到生命旅途中淡泊的行者,曾经有过多少梦想和期待!可是费尽了心力得来的未必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焦躁无不是生命的苦,有谁可以逃避?可以聊以的是,在期待中努力,我一天天成长;从失望中找寻新的方向,我也一年比一年成熟了。

这时,我才明白,母亲说的“苦里面也有清香呢”,包含着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啊!

(选自《读者》)

探究练习

1.试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谈谈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2.如何理解文章第五段中“苦是苦,但对身体有好处的。你细品品,苦里面也有清香呢”这句话的含义。

3.作者小时候盼望端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这篇文章阐述了怎样的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作品展厅三】

端午节

曾苗祥

刚过了春节,母亲的话就消灭了我们的余兴:没米了。父亲无言。嘴上的旱烟管衔着红点,闪闪灭灭。末了,旱烟管在虎口上一碰,红点“滋”的一声在水中散成了一朵烟花。父亲背起一副麻绳,扯上扁担,厚厚的嘴唇紧闭着,望了我们兄弟仨一眼,走出了家门。

母亲一阵风似的追了出去,很久很久,直到看不见父亲的背影,才慢慢地转过身走回屋里,一双眼睛红肿红肿的。

开头,母亲还能从张婶李嫂那借来一升半米,米和着野菜煮,碗里荡出另一个我,一动,它就颤悠悠的。以后,野菜就独霸天下了。

张书记的儿子小凌是我的同学,身上挤着的是调皮捣蛋的肥肉,双眼的位儿都让它们霸占了许多。他的母亲很疼他,每天几次在楼上长一声短一声地呼唤他吃这吃那。去年的端午节,我听着小凌的母亲呼唤他吃粽子,喉咙直痒,我们家只熬了一锅比平常稠了一些的米饭,我就问母亲:“我们干吗不包粽子呢?我们也包吧,妈!”

父亲把眼睛瞪得老大,端起饭碗正要吃饭的母亲又把饭碗放下,我吃了饭,走进母亲的房里,她斜躺在床上,双眼吊着泪,拉过我的手抚摩着我的脸,声音很小很小,但我听来却像炸雷:“明年咱们也包粽子!”

今年端午节,母亲真的开始在裹粽子了,我们兄弟仨就忙着抬水、烧火,高兴得没法形容了。

包好了,母亲将粽子一个个数着放下了锅,刚好三十五个,一阵旺火猛攻,粽子煮熟了。

这时候父亲竟回来了,他一脸的黝黑,背又驼下去了许多。母亲很高兴地接过父亲手中的扁担,边为他打水边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我也为你包了五个粽子哩。”

“粽子?我们也敢吃粽子?”父亲望见了挂在墙上很神气的粽子,沉下脸来说:“十天苦力还赚不来这么多的粽子,这是官家的排场,我们一下子就吃了我半个月的血汗钱!”

我很少看到父亲生这么大的气,他抖着胡子,一步跳到母亲的身旁,“啪”地一掌印在母亲的嘴上:“你也变得贪吃起来?”

母亲捂住涨得通红的脸,正想说什么,蓦地一个女人的声音得意扬扬地从墙门缝隙透了进来,挑拨得房里嗡嗡作响:“小凌,粽子熟了,快来吃呀!”

母亲忘了一切,一下子年轻起来,对我说:“快,把门打开。”

我听话地去开了门,母亲用双手围成喇叭状,连叫着我们兄弟仨的名字:“来呀,粽子煮熟,快来吃粽子!”我从没听到过母亲的叫声会如此洪亮。

她笑了,满是皱纹的脸笑得灿烂照人。

父亲又扛着扁担走了,母亲在他简单的行李里塞进了五个粽子。

我先后吃了十个粽子。

我问二弟,二弟说:“我吃了十个。”

三弟歪着头,用两只手比画着,两腮一鼓一鼓地笑着说:“我也总共吃了十个。”

(选自《小小说选》)

探究练习

1.文中的母亲具有怎样的性格?

2.读读文中的画线句子,试分析人物当时的心情。

3.这篇文章的细节描写传神生动,试从文中找出一例作简要分析。

4.文章最后交代每人吃粽子的数目有什么用意?

5.读过文章后你有何感想?

参考答案

《香香的粽子 浓浓的感情》

作品展厅一:

1.第一段写红花的作用一是为引起下文对娟子的回忆;二是红花的普通也衬托了娟子的朴实无华。2.比喻。用姑娘来喻红花,更有新意,形象地写出了红花初始时的俗气,到后来的成熟,同时也推动后文情节的发展。3.写法上这段文字用的是短句,略写娟子的生活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娟子的关心和思念。4.最后一段文字点明文章主旨,由端午想到了儿时的朋友娟子,流露出对儿时朋友的关切、思念之情。5.略。(能写出有关端午节的人和事即可)

作品展厅二:

1.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叙述。2.苦不仅是无法逃避的,还别有滋味。3.因为这一天可以吃到一个整鸡蛋。4.大凡成功人士,又有谁没有经历过人生之苦呢?身体的疲惫和内心的焦躁这些人生中所遭遇的苦,对人生何尝不是一种磨砺?甘与苦相依相生,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