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毕淑敏散文精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学生兴趣;学科融合;学习反思
我曾在《读者》上读过一首小诗《其实有一百》
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
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惊讶和爱慕的方式。
其实,教师也有着这样的“一百”:一百种对教材的理解,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百种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一百种教学方法……为此,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用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尝试进行有效的学科融合、进行合理师生反思,以此来获得教学的最大效益。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随着学生们年级的增高,我会加大放手力度,增加“课堂笔记”、“我来上课”等活动,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演绎自己理解的数学内容,我权当一位旁观者。在自主学习意识的鼓励和好胜心的驱使下,他们所呈现出来的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方式常常令我惊讶,他们对数学问题探究的勇气令我佩服,他们对数学现象的观察发现令我感动。因此而生成出不一样的教学方法。
片段一:敢于争论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请学生用学具(小圆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例如,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小圆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就拿出两个小圆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小圆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就把小圆片对折成半,问他表示什么?学生却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就问:有没有兴趣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就把学生的学习欲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有了恰当的问题情境,才能促使学生认真地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又如,在教学《平均数》时,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课时,我以“聪”引入,问学生们课上怎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接着介绍“聪”――“聪”字的左边是“耳”,“耳”就是让大家上课时认真听。“聪”字的右上边是两点,两点就是让我们上课时用眼睛仔细的去观察并发现问题。下面的“口”上课时要大声回答问题。“心”是让我们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上每节课都要做到认真听、仔细看、用心想。这样设计是从学生的心里特征出发,都喜欢变聪明,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活跃了气氛,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不仅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在教学《9加几》时,我故意抛出问题:9加1等于11,对不?这时,所有的学生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提出疑问。原本认真思考的学生更认真了;平时思维不太活跃的学生开始认真的思考:老师,9加1不等于11,你错了。平时,喜欢做小动作的学生停下了做小动作也开始思考了:老师,9加1到底等于多少呢?可见,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及时质疑,教师才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才能把学生的“心”引到学习上来。
片段二:数学课堂不仅仅只有数学知识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我喜欢渗透一些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其他内容。比如,学习长度单位、质量单位、位置与方向、角的认识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们通过上网、询问其他人、看书等手段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他们在汇报时谈到:宇宙中的长度单位有“天文单位”、“光年”、“秒差距”;微观世界中的长度单位:微米、毫微米、微微米;还有一些不常用的长度单位丝米、忽米;角的认识当中小学阶段没有出现的优角(大于180°小于360°的角)等等。除了指南针以外还有指南车、指南鱼等我没有听说过的指示方向的工具。孩子们觉得数学课上还可以听到这些有趣的事,数学很好玩。特别是在学习位置与方向的时候,说说自己家乡的什么方向有什么景点,同时介绍了重庆在以前属于四川省范围内,1997年成立直辖市。有的同学就说:“老师,你连这个也知道呀!”讲到北京及上海时,我介绍相关的历史(在六年级时,会再一次学习位置与方向,那时就必须加上方位词和度数来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讲到敦煌莫高窟、布达拉宫、古埃及金字塔的时候,孩子们眼里充满了向往,有的孩子说:“我长大了去埃及,看金字塔。”我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看着孩子们因为数学而产生的激动,这就是我要的课堂学习氛围。
片段三:会提大大小小的建议
在教学教学书第9页的例5时,请学生来描述到熊猫馆的行走路线,有的孩子就说:“从大门向西北方向走,再向北走就到了。”有的孩子就说:“从大门向北方向走,再向西北方向走就到了。”有的孩子就说:“我觉得这样说更清楚:从大门向北走到狮山,再从猴山向西北方向走就到了。”我首先肯定他们的思路的正确性,再来分析哪一种说法能让听的人更明白。最后大家觉得应该这样说比较好:从大门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什么地方,再从那儿向什么方向……在学习中,我比较强调让学生开口说,让他们充分的说,不能学成了“哑巴数学”,不能成为一个“做题机器”。我会让孩子们经常用“我认为……”,“我觉得……比较好”,“我有一个窍门”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学数学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
片段四: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来讲、来展示
在孩子们到了高年级时,我安排了4位同学当老师给同学们上课,分别执教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万以内的加减法》等4节数学课,孩子们有板有眼的模仿教师上课,有模有样的使用课件,听课的孩子带着崇拜的眼神、新奇的心态,认真的听、仔细的算、积极的开展小组讨论。并且在教学计算内容时,由于孩子们有知识结构图(借鉴语文思维导图)为线索,他们都知道,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就要学习口算、估算、笔算,所以学习时,比较简单的口算部分,孩子们是可以自学的。同时利用旧知学习新知也是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比如:60÷3=____,600÷3=____,240÷3=____,孩子们都觉得把他们分别看成6÷3=____,6÷3=____,24÷3=____来算容易些,只不过在商的末尾添上相应的零的个数。对计算的知识我没有过多的说明,我则更强调这样的一种数学思想:以旧学新、知识的迁移,这比教他们因为30×2=60,所以60÷3=20更重要。
总之,如此众多的“一百”,给了我许多教学的感悟。这些感悟促使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让我也产生更多的“一百”,收获更多的惊喜,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更适合学生们,学生们也更喜欢学习数学,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