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机化学课件

有机化学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机化学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化学课程资源包 课程资源开发 羧酸 酯 有机化学基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设计和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开发与利用化学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化学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它称作是“课程内部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课程资源就不可能有课程,课程必须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成果。”但是,当前对课程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方法、步骤研究得不够,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总体来看进展缓慢,未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没有彰显化学学科特点,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为有助于化学课程资源包的设计,有必要对化学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特点、分类作简要分析。

1 化学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因此它广阔涵盖了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可利用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课程资源具有潜在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课程资源的分类是指把众多的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和特点,将它们区分开来、进行归类,以便更好地认识、开发与利用它们。化学课程资源具有课程资源的一般属性,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可以借鉴课程资源的分类,见表1。

以上分类不是绝对的,各课程资源并无明显的界限,它们往往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利用各种各类课程资源更加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化学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化学学科的特点,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和学校的特色,与化学学科的特点紧密联系起来,使其更具化学学科的特色。

2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内涵及其特点

2.1化学课程资源包

化学课程资源包是指那些进入化学课程资源,与化学教学活动密切相连的,为帮助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化学课程资源的组织体系。化学课程资源包是化学课程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包括教学设计和与之对应的相关课程资源。化学课程资源包对教师教学活动以及课堂知识的传授活动具有很大的作用,为教师自身富有特色的教学过程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储备库和交流平台,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特点

化学课程资源包为实现化学课程目标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它还具有容量大、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活动性与操作性强等特点。

3 化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课程资源是传统教学中严重缺失的概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吸引理论研究者和一线化学教师的目光,为了进一步了解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师有怎样的课程资源观,学生有何种学习资源观,各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在四川省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研,受篇幅所限,仅将部分结论给出。

3.1学生的学习资源观和开发利用情况

由于学生长期受传统教育“三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观念及课程教学(考试)评价体制的影响,近3/4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资源就是化学课本、学习教辅资料、学习参考书及习题集等;化学学习资源的作用中“提高化学成绩”、“帮助理解化学学科知识”、“辅导化学学习”、“更易接受化学知识”排在前列。常见的化学学习资源有化学课本、化学教师、教辅资料、化学实验室、化学课件、化学视频,而家庭生活用品、工农业生产、科研院所、工厂、博物馆等选择均很少进入大家的视野。不难看出,学生接受到的化学课程资源大体上都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基本上没有将知识同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学生更多的是关注校内教师给予的化学学习资源,对于校外的要通过自己去获取的资源往往认识不够,学生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不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

3.2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和开发利用情况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正确理解化学课程资源的内涵,眼光没有局限于校内的课程资源,50%以上的教师都有自己的题库或教学课程资源包,但部分教师对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认识不完全到位。在常见化学课程资源选择上,选择工农业生产的仅有11.1%,部分教师教学过程中还将课程资源局限于学校、课本、辅导资料,没有将化学与社会相联系,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也是一种课程资源,没有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的各种状态和表现看作是重要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将学生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选择仅占22.2%。

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同时也发现:课程资源利用尚未呈现整体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等特点,依旧比较单一化。另外,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课堂教学较难延伸到课外、校外。这说明“课程资源”这个概念虽已被中学化学教师所理解和接受,但并没有进入到实际操作层面。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包的化学教师由于受条件限制,课程资源包的分类及设计表现出凌乱、不科学、效率低下等缺陷。

4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设计

4.1基于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包设计前提

化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体现了国家办学的意志。我国的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3种类型: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科书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化学教学设计或化学课程资源包的设计也必须基于此才具有包容性大、兼容性和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广和易于操作等特点。

4.2基于化学教学设计的课程资源包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课程资源包不是资源的简单拼凑与组合,而是建立在立体化课程资源的思想上,有目的、有原则和有方向的资源整合体。因此在设计课程资源包之前,需要统一风格,明确设计思路。为了方便教师对课程资源包的设计和使用,课程资源包的设计过程宜遵照化学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课程资源包的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课程资源包以化学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为线索,将第一级划分为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更符合教师的使用习惯。针对每一个二级结构,如情境素材,在资源收集整合的同时,初步归类,并进行适当的编辑设计,形成方案式的第三级结构。方案中有成型的具体方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实施,也有备选资源,供教师适时选择使用。在具体的方案中,可以包含文字、图表、视频和动画等具体素材,不妨称之为元结构。

以上是课程资源包的总体设计思路,在确定具体内容后,可以按照此框架构建并丰富课程资源包。当然,框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名称及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针对某些特殊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框架结构。可以说,课程资源包的设计、建设和完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体系的动态形成过程。

4.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整理

以化学课程标准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遵从化学教学设计的步骤,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如教学方案、课件、各种备课素材等,根据各资源具有的特点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资源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所需要的化学课程资源包。

4.4化学课程资源包设计应用举例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有效应用 注意事项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为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把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用于实验教学,不仅能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还能大大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可见度,增强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1突破教学难点、分散疑点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将时空拉长,将瞬时定格的功能。能极大程度地增强教师语言表达的效果,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比如,在教学“元素周期律”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延伸,让学生利用数据分析归纳课本中周期表后面的元素周期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作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我又运用图表软件向学生展示了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变化的规律。学生考虑问题时抽象思维的障碍、逻辑思维的障碍、语言表达的障碍等在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一一得以破解,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画面之直观而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情绪。

2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多媒体电脑可进行动画制作,模拟化学中许多大到大型化工企业的工艺流程,小到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把化学图像、化学过程的抽象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描述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的内容。如在“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中,我用电脑动画模拟出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中,原来的分子被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这一运动。使学生看到,整个过程中原子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原子的种类也没有改变。十分直观地引出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把抽象化的理论形象化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的一些基本方法。再如,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有机反应中的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以及断键的部位等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和记忆的,而这些又是有机部分的重点,多媒体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3放大演示实验的效果

化学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大部分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肉眼根本无法看到。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靠语言和文字描述,教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组成,而很多学生仍然是一头雾水,似懂非懂。现在借助多媒体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物质内部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组成。另外,教师在组织课堂演示实验时,由于受空间位置的限制,很多学生很难看到演示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而应用多媒体手段能将实验演示的现象放大,将化学反应的瞬间定格,利于学生观察。

4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多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只片面追求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导致教师被替代

多媒体化学课件的画面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声音悦耳动听,对学生的感官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够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很多教师在上课时重视用多媒体,却忽视自己还有粉笔和一张嘴,同时也忽视教师自身拥有的资源。要知道,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灵魂,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是教育过程的设计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学生的主动性靠教师来激发,学生的活动由教师来设计安排,学生的才智与差异靠教师来培养和发现,学生遇到挫折有了疑问,还得教师来答疑解惑。因此,教师是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

2超量、超限、超时的“信息轰炸”

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地尽数罗列,过于看重画面的美观和动画的精良,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音像视频、PowerPoint、投影齐上阵,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往往是重点不突出,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这样的课件教学极易导致视、听觉的疲劳,思维训练也不足;既缺乏实效,又超出了教师精力承受度,偏离了课件使用的本义,弊大于利。

3屏幕展示不能忽视课堂的生成性

新课程强调课程本身的动态生成性,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有些教师的课堂上黑板空白,屏幕内容却目不暇接,似乎把这节课所有内容严格地按顺序展示出来,屏幕完全取代了黑板,甚至把学生即将回答的标准答案内容也提前输入到PPT中。这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

4化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技能

教师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学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多媒体课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为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操作方法,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驾驭教学课件,灵活应用课件,随机应变地处理某些偶发的小故障,使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达到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教师和社会都要发挥其相应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理解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辅,与传统化学教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学会思考,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的作用,而学校和社会则应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共同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课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程 多媒体 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新课程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但多媒体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否则会酿成苦果。

2000年,我第一次接触多媒体教学是在一次观摩课上,看着平日向学生很难用语言讲清楚的微观分子结构,在屏幕上被直观呈现,化学反应被制作成渐变动画放映的那一刻,我一下子被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所折服,并暗自盘算着,在自己的课上,也要出现多媒体的身影。很快,机会来了。学校要组织一次公开课交流,把课堂是否采用多媒体,作为有无先进教学手段的评判依据。

为了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我专门上街买来一套中学化学课件(FLASH版)。说来可笑,我怎么也打不开,以为盘是坏的,找到老板去退换,人家告诉我,FLASH的课件必须有相应的FLASH播放器才行。之后,我立刻装了播放器,学会了简单操作,我就仓促上阵了。尽管很紧张,但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听课老师的赞誉中,我却总感觉这堂课好像不是我的,而是课件作者的。

CAI的制作都是将教学过程分成若干步骤,再用固定的程序将其链接起来,课件完成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难以改动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只能按程式一步步进行演示,即使教师对某些内容可适当调整,但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由电脑所控制,教师不可能随机应变。我,只是一个解说员和放映员,是一个站在主角位置的替身。一个没有融入自己教学理念、自己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策略的课,即使多媒体画面再好看,也是苍白的,课件就像一个网,限制了我才智的发挥,把我和学生割裂开来。有时为了配合课件的程序,我不得不改变或放弃自己的思路,丧失了以往教学的主动性。

为了能给自己量身定做合适的课件,我参加了“闪客论坛”的网络教学,学会了FLASH课件制作,虽然,初期只能做些简单的动画,但毕竟是自己的,在课堂上,这个课件是按我的意愿安排、展现的。我觉得,自己又一次回到了讲台,回到了用自己做的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讲台。从《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历史讲述,到《化学平衡》探究的情景创设,从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到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我得心应手地操作着自己制作的课件。它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课件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荣誉。

随着自制的课件被推荐参赛获奖,我对课件制作的热情更加高涨,课件的制作也精益求精,从背景、声音、动画到技巧,艺术效果等,一个课件,几乎可以囊括一堂课所有内容,课件几乎成了我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连以往的化学演示实验也被装了进去,往日讲台上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很多。几乎到了每课必有课件,没有课件不会上课的地步。

在别人的赞誉中,我陶醉着。然而,一次会考,给我浇了一盆冷水,我带的几个班考砸了,被拉下了十几分,这可是我史无前例的惨败。痛定思痛,在对自身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同行无意的一句话,让我猛然惊醒:“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他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痛定思痛,在反思中我认识到,过度使用课件,喧宾夺主是自己失败的主要原因。更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使用,应该是在正视计算机的媒体地位基础上实现的,其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途径。新课程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实验是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从实验中学习化学”,是我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参与性,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单纯地依靠课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