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爱国诗歌

儿童爱国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爱国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1篇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有趣有味”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我校风貌。举办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诗歌朗诵暨文艺汇演’国际六一儿童节。通过开展庆祝“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

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节日。同时,也为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2篇

读《杨雨讲诗词故事》有感

今年暑假,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少儿阅读与童书评价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百部童书助成长”公益活动系列,并喜得《杨雨讲诗词故事》(品格卷)一书,倍感荣幸。

对于诗词,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是高深的,难以理解的。所以在我的阅读书目中,诗词类是很少的。今幸得《杨雨讲诗词故事》一书,改变了我对诗词的认知。

《杨雨讲诗词故事》(品格卷)一书,从爱国、战争、气节三个篇章,收录了30首诗词。每首诗词从诗词的背景、人物等作为故事素材,运用大量史料,还原诗词作者所处的情境,让读者身临其境穿越到诗作的年代,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诗意。这种“文包诗”的讲故事的形式更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特别是更加适合青少年和儿童的阅读,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诵读。

作者杨雨博士,以博学的历史和文学功底,让诗词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故事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互照,情景同现,是融古今之美于一体的。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3篇

师:观察比较课文中的这两个小节,它们有什么异同?

生:这两个小节都是歌颂祖国奇迹的。一个是长城,一个是运河。

生:两个小节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内容完全一样。

生:它们不同的只是中间3~6行内容不同。

生:3~6行也有相似的地方。比如,第三行都是比喻句,第一小节把长城比成巨龙,第二小节把运河比成绸带。用了比喻句,把长城和运河写得很生动形象。

生:第四行都是写这奇迹是什么样子的,而且两个词都是四个字。第五行写了它们的起止地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找出了两个小节的不同,也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相似之处。

师:中华民族从古到今创造了许多像长城、运河一样的人间奇迹,你还知道哪些?你也想用诗来赞颂它们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个诗人,只要你用心去看、去想,你也能写出非常棒的诗歌。明天,我们举行赛诗会,以“祖国颂”为主题。可以用上课文中的一二行和七八行。

学生的回答,从诗的内容、句式、结构特点各方面进行了细致思考、比较,有了这样的感受与体会,为他们自己写诗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当学生听说要自己写诗,顿时议论四起,有惊诧,有不解,更有兴奋与跃跃欲试。但,完成一首小诗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并非易事。因此,我把写诗留作课后完成,给他们以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时间,同时,以赛诗会的形式来激励学生的创作。第二天的赛诗会,学生们写到东方明珠、乐山大佛、赵州桥等建筑,小诗写得非常出色。

【思 考】

一、小诗人,大创作

三年级的学生,从课本及课外读物中,接触过一些古诗或是儿童诗,但进行诗歌创作,却是很少的事。在这次小诗创作中,学生写出了许多优美而动人的诗篇,虽然大多数学生仿照了课文的内容,第一二行和七八行与课文内容相同,自己的创作或许只有三四句话,但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却并非易事,内容的选择,语言的锤炼,都是学生反复的思索与加工。虽然只是一首小诗,也许读起来感觉很幼稚,但却是“诗人们”的一个大大的创作。

二、小创作,大收获

学生的诗歌创作,或许短小,或许写得不是很精美,但,对于这些小诗人来说,却是一个大大的收获。

(1)美好的感受

诗歌语言凝练,音律和谐,句式工整,读来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学生在对课文的反复诵读、比较中对它的内容、句式和结构特点有了直观的感受。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将这种感受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对诗歌的美有了更深的理解,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增强了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

(2)真挚的热爱

赛诗会主题为“祖国颂”。学生诗作中的乐山大佛、南浦大桥、敦煌壁画、赵州桥、兵马俑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他们搜集资料思考加工的过程、赛诗的过程,也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了解到祖国有这么多人间奇迹,了解到劳动人民有这样伟大的创作,每个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然而发,爱国主义热情无比高涨。

(3)广阔的探寻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能仅限于课本,而应拓展到书本以外更广阔的空间。学生在搜集中华民族创造的人间奇迹时,方法多样,有的是从课外读物上,有的是请教家长,有的是从电视节目中,有的是根据自己亲身的经历,有的是自己上网搜索获取资料……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

(4)创新的写作

写诗前,我提示学生可仿照课文,第一、二行和七、八行可与书中相同。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大部分是仿照了课文中结构相同的部分。但不少同学却跳出了课文,有了自己的再创造。顾宾茹所写的沭宿公路是家乡的一条公路,若在飞机上未必能看到。所以她在写作时,根据自己常常乘车经验,将诗改成“我乘着汽车飞驰在沭宿公路上。”结尾也相应改成“是谁建筑了这美丽公路?是我们勤劳的宿迁人”。敦煌的壁画在飞机上也是看不到的,唐蕾在诗中将它改为“我跟随着导游漫步在敦煌的石窟”。再如,课文中对于长城运河具体描写的句子只有四行,而陈煜诗中写的赵州桥和兵马俑多达6行,描写更加生动而形象。他们在大胆的改革中,勇于创新,走出了一片新的天空。

(5)认可的喜悦

每个人都期待着他人的肯定,希望着拥有成功的喜悦。孩子们这样的心理更强烈吧。在赛诗会上,老师的微笑赞赏,同学们的掌声鼓励,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增。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写诗,也可以写得很优秀。有的同学课后还找到我,请我帮他投稿,想发表呢。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由衷地为他们而高兴!

【启 示】

1.抓住契机,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课文中的诗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从课内走向课外,用古今中外优秀诗人的故事、优秀诗文的范例引导学生走向诗歌创作的道路。

2.积累底蕴,厚积薄发。学生对诗歌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甚至是一无所知,从很多学生创作的作品看,缺少内涵,不讲技巧。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赏析、品悟、背诵传统古诗精华,吸取营养,积累底蕴,学习诗歌语言表达的技能、技巧,逐步理解和内化诗歌的语言。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古诗;文化传统;教学

一、通过画面,入境悟情

一首首古诗词就像是一幅幅妙不可言的画卷。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中,形象地感悟古诗中所蕴含的意境美,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致。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者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所以,不管是哪一类的古诗词,我们大凡都可以接着画面,用画面渲染氛围,先让诗词中的意象在学生眼中鲜活起来,产生诵读欣赏的激情,再在画面中丰满诗的内容,进入诗的情境,就能更好地感悟诗情。

二、了解背景,入境悟情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只有让学生走进诗人生活,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解作诗背景,才能更好地进入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学生初读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因为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学生都能说出一个老翁在白雪覆盖、寒冷的江面上独自钓鱼。但在体会诗的情感,感悟诗歌意境时,学生就很明显无法与诗人产生共鸣了。于是我适时出示了柳宗元作诗的历史背景:这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久母亲病逝,住所又连遭火灾,真是集国忧、家祸、身愁于一起,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诗人创作了这首《江雪》。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对这首诗的理解达到了新的深度。

当然还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示儿》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陆游和杜甫的资料以及创作背景,然后多媒体出示: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就是在他最高兴的时候写下的。此诗写于763年,安史之乱的头目史朝义的儿子兵败自杀,他的部下纷纷投降,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安史之乱”从此结束。杜甫在四川听到这一消息后写下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学生通过了解背景知道了这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情感基调是完全不同的:《示儿》通过“悲”一字来表现出作者的爱国之情。反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通过“喜”一字来表现。所以,只有了解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诗境,感悟诗情。

三、紧扣诗眼,入境悟情

一般而言,诗词都有意象之“眼”,即关键词句。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诗词所表现的情趣便能了然于胸。仍以《示儿》为例,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全诗的诗眼、诗魂,如何使学生进入意境,升华情感,是本诗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在学生朗读全诗后,结合诗人作诗的背景,让学生边听录音边看投影,再仿谈遐想推敲,一遍两遍……学生与诗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深切体味:这“悲”字是诗人悲自己终生的意愿没能实现,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祖国大好河山破碎,中原人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形声组合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增强了形象性的感知,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升华了情感,陶冶了情操。

四、多元诵读,入境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词平仄、音律、节奏感强烈,读来朗朗上口,又特别适合诵读。我们要引导学生吟咏出对诗词的感受,回味出诗词的意境,体味出诗词的意境,为了使学生充分体会诗中的意境,我常常让学生手拿扇子或书本扮演诗人诵读古诗,使学生仿佛亲临其境,感悟诗意。

儿童的世界是个独特的世界,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我们的教学只有依附儿童、尊重儿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窦桂梅所上的一节《清平乐村居》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古人把词唱了起来,边唱还鼓励学生跳起了舞蹈,学生兴趣盎然、全情投入,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把自己对词的理解用歌声、用肢体语言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出来。学生在反复唱诵中,体味感悟了诗词节奏美的同时进入了诗境。

五、展开想象,入境悟情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5篇

一、采撷人文资源,绽放教材内容的“吸引力”

乡土资源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人文性,乡土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当地的历史传说、风俗习惯、民间歌谣等。在品德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筛选的基础上,将其整合编入乡土教材,力求乡土教材内容更加本土化,更具人文性,更具儿童味。

祖国是一个大“家”,家乡则是一个小“家”,家乡是学生长期居住、生活的地方,如在品德教学中纳入了家乡的资源,那将使品德教材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品德教材内容绽放出新的魅力。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我们在二年级增添了“家乡传说”的内容,通过故事形式介绍了家乡名称的由来,让学生在搜集故事中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在三年级增添了“家乡英烈”的内容,让学生在家乡烈士事迹的感染下,逐步树立爱国主义热情;在五年级增添了“家乡美食”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家乡的物产丰富等。乡土化的内容更贴近于学生,乡土化的教材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乡土教材的使用将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融入乡间活动,提升情感体验的“内驱力”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曾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对知识的感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为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教师在乡土教材中的活动方式设计时必须尊重学生真切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乡间的活动中体验,以此不断学生的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能力。

比如,为了让学生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我们在乡土教材中增添了“推小车”“丢沙包”“跳格子”等游戏方式,让学生在身边熟悉的游戏中感受到“规则”,引导学生懂得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给自己、他人带来了方便,使人感到愉快,使生活更有秩序,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都有影响。

再如,为了让六年级学生从“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坚持从身边生活出发,以家乡的风俗习惯为主线,编写了家乡传统节日的内容,融入品德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我们在教材中设计了“诗歌启迪”“美丽传说”“风俗漫话”“活动场”的内容,让学生在“说一说”“演一演”“试一试”等活动中体验。因为教材的内容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了儿童生活实际,不断激活了学生情感体验的内驱力。

三、组织乡间探究,增强行为内化的“自发力”

小学品德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课堂中的情感体验,而重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针对当前品德教学的现状,我们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的情感体验仍然停滞在课堂,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生活实践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比如,为了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为了培养学生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我们引导学生走进了农村,结合当地的特点,精心设计了“生猪饲养情况调查”“我为爷爷打草绳”等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调查中发现,我们经常吃到的鲜肉花费了农民几个月的汗水等。另外我们还结合当地实际,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我们在五年级乡土教材中增添了“草编”的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秸秆的可利用价值,从而鼓励学生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做好“禁焚秸秆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将能实现课堂情感体验与生活实践的交融,将能促使学生形成行为内化的“自发力”。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6篇

[关键词]周承强;军旅诗;风景叙事;《远山如梦》

[Abstract]Landscape narrative of Zhou ChengQiang’s military poems displays soldier’s patriotism,homesickness, loneliness by apperceiving Military landscape.His poems outlines three-dimensional full,vivid and moving military image by revealing soldier ’s grandness and commonplace.

[Keywords]Zhou ChengQiang,Military poems,Landscape narrative ,The distant hills likes a dream

《远山如梦》是军旅诗人周承强近日出版的诗歌新集。从诗歌风格和题材来看,诗集是对诗人以往作品的延展。也正如以往对周承强诗歌的评论一样,学界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远山如梦》中的军旅诗歌上。军旅诗歌是周承强创作的原点,即创作的出发点和最后的落脚点。因此,他的每次诗歌创作如同在画圆,不同的是圆的大小。这次诗歌创作,周承强给我们画了一个大而饱满的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满的诗歌世界。以往研究主要从诗歌主题、意象、艺术特色等方面论述诗歌的情怀、风格、价值等特点。[1]但我们发现,正如其诗集中作品名称的“石山”“峡谷”“高地”“丛林”“溪流”“菜园”“枫叶”“香椿”“松树”“铁树”“水杉”“槐花”“小草”“夕照”“月光”“雾夜”“北风”“雨花”“尘埃”“松鼠”“黄鼠狼”“鸽群”“苍鹰”“犀鸟”等关键词所揭示的,周承强诗歌中军旅风景是一面醒目的旗帜,成为解读其诗歌的一个重要坐标。“风景叙事实际上研究的是人文意识、生活实践、共同情愫、历史记忆、民族认同以及文化政治等在‘风景’中的物象呈现。”[2]本文的“风景叙事”主要指涉诗歌中军人的爱国情怀、思乡怀人、孤独寂寞等共同情愫在军旅风景中的物象呈现。

《远山如梦》分为《期待亮过槐花》《兔子跑散视线》《是谁渐入佳境》《煌煌中国梦》(长诗选辑)四辑。军旅诗集中在第一辑《期待亮过槐花》,体现了诗人独特的题材风格,成为评论者关注最多、着墨最浓的部分。在这一辑中,军人形象随处可见,如新兵(“列队的新兵”“新兵小王”“新来的战友”)、老兵(“守山的老兵”“卧床多年的老兵”“身处窘迫的老副师长”)、哨兵(“山峰上的哨兵”“冒雨登山的哨兵”“落榜的哨兵”“回到平原的哨兵”“喜欢牵手路口的哨兵”)等,此外还有“排雷队”“给养员”“哨长”“班长”“排长”“团长”“司令员”等军人形象。在诗歌中,我们看到了的军人形象是多面立体的圆形人物,而非“高大全”的扁形人物。军人形象的多面立体主要体现在爱国情怀、思乡怀人、孤独寂寞等情感层面。而这些复杂的共同情愫主要是通过军人对军旅风景的感知和体认呈现出来的。

诗集中,首入眼帘的是军人“大写”的一面,即忠于职守、坚强不屈、忠诚爱国等精神品质。诗人利用拟人、拟物、象征等修辞手段,将这些“大写”的精神品质是通过军人对松树、杉树、铁树、丛林、河流、峡谷、星辰等军旅风景的感受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的。

军人眼中的哨兵被拟物成松树,具有了松树的身姿、气势和品质,“物我”变为一体:“山峰上的哨兵身姿笔挺耸入云霄/使我看到一种松树的锋利劈山削云/哨兵一动不动的定势叫人着迷/好像飞翔的树干不折不弯……多年来我始终保持这种冲锋姿态/对此大家都说一定是闻到了/松树的某种气息”(《松树的某种气息》)。军人眼中的杉树被拟人成士兵,具有了士兵的精神和品质:“那些杉树士兵前赴后继/无所畏惧/从岩缝从山谷从沟壑里挺身而出/每一片叶子都余勇可辜……像戍边武士的前世今生/以水杉的姿态遗世独立”(《以水杉的姿态》)。军人眼中的铁树成为了军人自我形象的象征:“孑立哨所一隅/影只身单/没有青松挺拔没有杨柳婀娜/五短身躯衬托出的是敦实和忠厚/坚硬材质表现出的是坚强和不屈/棱角分明地固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与花无关/却年年敞着开花的胸怀”(《一棵与花无关的铁树》)。军人的爱国情怀赋予丛林和溪流以生命,使它们成为“顶礼膜拜”和“充满敬畏”的对象:“我们总是对山脉丛林充满敬畏/围着界碑小心翼翼地走来走去……一条溪流被我们围在中间顶礼膜拜/它沿着石缝凹地蜿蜒前行”(《低不过溪流》)。河流是军人坚强不屈、舍己救人的见证,成为军人并肩作战、砥砺前行的战友:“从前我们全副武装在这儿泅渡过岸/不小心呛进的河水都像日子苦涩刺喉/朝气透过身体河水一样汹涌澎湃/漂流物撞破的伤口浑然不觉……有一年一位抢救儿童的战友被水流带走/不知不觉使我们对河流怀有/一股不安的敬意”(《营区边的一条河流》)。职责使命使军人与峡谷相依为命却又超越峡谷:“都说车过峡谷后死亡不会成为迷团/而轻松地活着成为峡谷地带最美的梦想/有一年在山头拐角滚下一部给养车/峡谷深处的呜咽从此彻夜不停/像冒雨登山的哨兵气势经久不衰/在南方以南常年有车飞越峡谷云层”(《车过大峡谷》)。星辰将军人的心和祖国紧紧相连:“漆黑之夜一颗星划进t望孔/一看便知那是祖国/在你心坎点灯啊”(《t望孔》)。

“风景不仅成为感官的栖息之地,更重要的是,风景还是精神的艺术。风景为记忆深层――正如地壳中的岩层――所建构。风景首先是文化的,其次才是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均有想像性的建构投诸其上。”[3]“风景是一种意象、一种心灵和情感的建构。”[4]风景是文化的产物,没有单纯的自然风景,只有存在于文化背景中的风景。军人眼中的军旅风景是其心灵和情感建构的产物,不仅仅是一个物质实体,更是一个文化载体,成为军人爱国情怀、精神品质的“想象的共同体”。[5]

诗集中也表现了军人“小写”的一面,即思乡怀人、孤独寂寞等个人情愫。诗人借景抒情,将这些个人情愫通过军人对小草、松树、石山、飞鸟、枯叶、香椿、槐花、苍鹰、枫叶、、菜园、晨风、铁树、松鼠、黄鼠狼、月光等军旅风景的体认呈现出来。

那些与故乡相同或相似的风景物象总会勾起军人对家乡的思念:“这些不弃不舍的小草来自何方/是遥远的故乡还是梦中的天边/新兵们总是支支吾吾无人能说清”(《那些低矮的小草》);“这是唯一与故乡血脉相连的良辰美景/每一棵松树都比孩提时高出一头……来自故乡的灯盏挂满夜空峰峦/我们在哨位上轻声哼唱一首童谣……故人在月光深处翩翩起舞一言不发”(《月悬头顶》);“包括对面山头的蝙蝠石/有人叫他爷爷夜里也不停嘴/想起故乡是一种罪过/时间会搅混脑海的画面”(《山中隐者》)。天空飞翔的鸟儿也成为了思乡的媒介,成为了军人自我的象征物:“可那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儿呢……它从江南故乡来还是北国草原/对哨所和枪枝怀着什么样的深情/没有一个哨兵说得清白”(《似乎与鸟有关》)。强烈的思乡之情甚至使军人产生“亲人欢聚”的幻景,然而这脆弱的幻景很快像“枯叶在北风中消失”:“恍惚中我们幻变成一片枯叶四处飘零/在夜里周游列国踏梦故园/把亲人欢聚一堂的场景一一复原/事事相违的缺憾随风飘散……握过的器物体温荡然无存/故人总是在不经意中随风散失”(《枯叶在北风中消失》)。

如果说思乡是一种淡淡的哀愁,那么怀人则是一道浓浓的伤痛:“去年探亲的嫂子今年没有再来/哨长凄怆地说她在远方已病入膏肓……去年今天我们尝着她精炒的香椿蛋卷/说来年春天要让满坡的枯枝发芽/长出一山喷香的蛋卷/列兵小梁这样回顾时泪流满面”(《香椿发芽了》)。复苏发芽的香椿与病入膏肓的嫂子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更让人感伤:“而崖上的香椿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发芽了/一片一片地舒展着自由/一树一树地延伸着坚韧/新的一天就这样无遮无拦地开始了”(《香椿发芽了》)。家书让军人如槐花一样充满希望,也让他们如苍鹰桉树一样充满忧伤:“我们想象排长看着槐花走下了病床/泪水涟涟的家信换成了喜报”(《期待亮过槐花》),“一些枯叶应声垮落下来/羽毛一样在山谷缓缓飘扬/它们一定带走了苍鹰的忧伤/也许是桉树的前世烦恼/哨长一直这样喃喃自语/用新收的信封拍打着芭芒/鲜血染红了一颗短小的黄毛草”(《一些苍鹰飞来飞去》)。

而思念女友则是另一种心痛。或许是不堪军人驻地的艰辛危困,或许是担心将来无法承受作为军属的孤独寂寞,或许是其他种种原因,来队女友不辞而别、别后不复的情形成为了军人无法遗忘的痛楚记忆。因此,来队女友曾经触碰过的每一个事物,与之去过的每一处地方,都成为了触景生情的对象:“那片女友曾经拍过的枫叶荡然无存/它脉络清晰的扇形条纹亮过梦境/却在枫树的枝杈上了无踪迹……这是秋天的约会啊枫叶红透掌心/错过一片枫叶的山路斑驳不堪/一茬又一茬故人姗姗来迟/又匆匆随风散去”(《在深秋错过相遇一片枫叶》);“那片石峰上曾经盛开一坨/现在凝望已是荡然无存/只剩一绺雾纱忽东忽西/偶有苍鹰停歇片刻便惊慌飞走/此番景象使人扑朔迷离/像来队女友突然失踪一样隐秘”(《秋天是一片忧伤的叶子》);“排长说是时间在上面流失太多/还是不辞而别的女友走得太多”(《他们喜欢在夕照里浇菜》)。而军人能做的只是或化伤痛为力量,或羡慕他人,或梦回故乡:“那些过去喜欢牵手路口的哨兵/他们在坡上的菜地里大汗淋漓……对面山路上悠闲地走着邻国情侣/安泰的神情使人羡慕思绪活跃……梦里他们常常在故乡砍劈木柴/从前一起散步的朋友不知所终”(《他们喜欢在夕照里浇菜》);“晨风绵和/比梦中的女人缠绵冷酷”(《石山向西》)。

与思乡怀人相伴的还有孤独和寂寞。在诗集中,驻地军人变成了“一棵与花无关的铁树”:“哨所的铁树年年独摇空干/落寞少成一如守山的老兵/没有如花笑容也无累累果篮/沉默寡言一如崖边灌木”(《一棵与花无关的铁树》)。为驱赶寂寞,他们开辟“高地上的生态菜园”:“我们吃下自己种收的红辣椒/在斑驳的炮台流下幸福的泪花/司令员说我们是革新菜肴的功臣/给养员说我们是应急补缺的救星/其实我们只是一群不甘寂寞的士兵/在百无聊赖的守山时光里/偶尔调和一下丛林荒地的色调”(《高地上的生态菜园》)。在这寂寞中,松子被想象成终结寂寞的钻戒,他们甚至羡慕有松子相伴的松鼠:“在乌鸦的鸣叫中/松子不时掉落一地/仿佛坠下一颗巨型钻戒/我们的心里掠过一丝阴影……每当松鼠走过时就有松子散落下来/可是我们迈步哨所高地时/却没有一颗寂寞的果实掉下来”(《松鼠在树上一晃而过》)。他们想象黄鼠狼像他们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寂寞:“一群黄鼠狼与我们四目相视/表情温顺地走过身旁/像久别的朋友心照不宣地点头致意/这样的场景让我们惊讶不已/我们猜测这群寂寞宠坏的小精灵/其内心的孤独痛苦是否超越了我们的忍耐”(《灌木中的黄鼠狼》)。最后,他们的寂寞在月光下“蓬勃发展”“泛滥成灾”,如月光一般凄冷:“其实你没有看到深处的月光/没有看到月光背面的孤独山一样沉重/那种凄冷透过月光四处寻找伴侣/那种荒凉比冰川更加刺骨……黑暗中我的寂寞与它的凉意不谋而合/随夜色掀起一场蓬勃发展运动……在这小小哨卡我的寂寞无处藏身/只在我的内心泛滥成灾/却包含了月光里面的所有凄冷”(《你不知月光里面的凄冷》)。

虽然驻地艰辛寂寞,但是一旦要离开这块厮守多年的土地,军人们心中又生发出无限的留恋与不舍:“记得去年哨长在这儿说要转业返乡/这时小草就剧烈地摇晃起来/那上面的小草一直抽泣般起伏着/像哨长的肩膀不由自主地耸动……后来很多下山的战友都被小草绊回来了/每一年我们站在小草中间/浑身摇得比小草还要激动”(《那些低矮的小草》)。离开后驻地的一切物象在他们记忆中越发清晰,似乎在呼唤他们归来:“回到平原的哨兵坐立不安/公园里的白鹤多像哨所的鹅群/出差城市的士兵人人怀揣一提灯盏/那是丛林放飞的一个个小月亮……卧床多年的老兵突然整装起身/他听到了一种荡人心魄的召唤/比林涛亲切绵长比山雀悦耳动听”(《丛林深处的呼唤》)。

在诗集中,我们看到了军人复杂、矛盾的“恋地情结”。“恋地情结”是指“人与地方或环境之间的情感联结”,主要内涵表现为风景,以及环境“不仅仅是人的物质来源或者要适应的自然力量,也是安全和快乐的源泉、寄予深厚情感和爱的所在,甚至也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重要渊源。”[6]身处驻地想家乡,返回家乡思驻地。这是军人恋地情结的写照。这种复杂、矛盾的“恋地情结”通过军人对军旅风景的感知与体认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也使得军人形象更为真切感人。

周承强军旅诗的风景叙事既让我们感受到了军人“大写”的一面,又让我们看到了军人“小写”的一面,勾勒出了立体饱满、真切感人的军人形象。笔者认为,这是周承强军旅诗的最大特色。周承强军旅诗还有两个显著特点,即口语化和叙事性。这两个特点在诗集《远山如梦》中,甚至在周承强整个诗歌创作中都一以贯之。特点既非优点,也非缺点,关键在于尺度。如果过度口语化和叙事化,就可能陷入诗歌语言和结构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熊辉.涂抹着橄榄绿的边地情思――读周承强诗集《背对月光旅行》[J].当代文坛,2003(3):69-70.蒋楠.邀山入梦揽景畅怀――周承强诗集《远山如梦》印象[N].黄石日报,2016-04-02.王若冰.面对灵魂的抒写――序周承强诗集《远山如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2016:1-3.

[2]黄继刚.“风景”背后的景观――风景叙事及其文化生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05-109.

[3][英]西蒙・沙玛,著.胡淑陈,冯樨,译.风景与记忆[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5.

[4][美]段义孚,著.张箭飞,邓瑗瑗,译.风景断想[J].长江学术,2012(3):45-53.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比耍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6.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现实;意义

古代诗歌,是丰富的文化遗产。小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同样要学习古诗,接触祖国优秀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尤为重要。以下就新课改下小学古诗教学的现实意义谈一谈:

一、提高听读能力

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于诵读的重要性,朱熹《训学斋规》中说得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说明书要多读才能通晓其义。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熏陶。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的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二、体味语言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精妙。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刘禹锡的《望洞庭》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意味隽永。对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理解是个难点,怎么理解呢?在教学时,还得借助插图。图上画着月亮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显得多么和谐。理解这个词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三、领略优秀文化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二)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

四、传承传统文化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孔子亦言:“不学诗,无以言。”在外国人学习中国优秀文化高涨的今天,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古诗,更应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一定重视,这也是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途径与需要。古诗的重要性要形成一个普遍的共识。不可否认,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一)教学单一

古诗教学中,一首古诗一般使用一课时的时间就可以教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的不过是老师理解了的东西,包括诗歌的内容含义、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在短短时间里,学生根本不可能很好地去体悟这首诗歌,再加上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领悟能力不强,只通过简单的讲解与背诵,根本不可能受到良好的效果。在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中,在老师要求的“死记硬背”中,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是不高的。

(二)重视不够

儿童爱国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方法;尝试;激发;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49-01

教学的方法是“诵读优秀诗文,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目标不变、自主探究、立足现实、勇于创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 充分发挥古诗“兴观群怨”的功能,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诗歌具有抒发感情、认识自然和社会、团结群众、针砭时弊的重要功能。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他是把诗歌作为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来看待的。这也是我国古诗千百年来常盛不衰的重要原因。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如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望庐山瀑布》、《暮江吟》等;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春晓》、《江雪》等;歌颂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锄禾》、《蚕妇》、等;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示儿》、《静夜思》等;阐发生活哲理和自然规律的《草》、《题西林壁》等;描写儿童生活的《所见》、《小儿垂钓》等。

在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采取“引趣”之法,可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充分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和学生

的想象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日臻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而且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这些古诗,有平仄、押韵、格律的音乐美;有对仗、对词的对称美;有诗中有画的绘画美,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所以,教师在让学生知道古诗的作者、朝代;会说词义;会说诗句的意思;知道写的景(事);知道抒发的情感的同时,要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学习中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小结的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吟诵,可以自然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二是教师要讲清诗歌的字面意义及其蕴含的意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字不是现代汉语中“坐着”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再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不是现代汉语中“值得同情”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类似这些字、词都应让学生准确理解。三是要求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力,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诗歌的意境,从而感受诗人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源泉,学会用自己眼睛、耳朵等感受周围的世界,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能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描绘美。

三、充分运用古诗的写作特点和优美语言,提

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国古代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创作手法丰富多彩,搞好古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赋、比、兴”的创作手法,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古诗的显著特点。如《鹅》、《早发白帝城》等,都是不假雕饰,直陈其事,任意铺排,运用了“赋”的手法,或刻画出生动的形象,或将人带入一种悠远的意境。《望庐山瀑布》、《暮江吟》等,有着精彩、生动的比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霜叶红于二月花”、“露似真珠月似弓”,都以“比”的手法创造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兴”的手法的运用,更是俯拾即是。如《锄禾》以锄禾起兴,从而引出节约粮食的道理;《草》则以“离离原上草”起兴,从草的枯荣揭示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然规律。学生了解这些写作手法,无疑会对提高作文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描写,如何叙述,如何以比喻来描写事物,如何从浅近的事物引申出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