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雀歌

青雀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青雀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雀歌范文第1篇

豫章故郡(一作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新课改课本写为“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新课标上为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虹)销雨霁,彩彻区明(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本遣唐使抄写版为:“落霞与孤雾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遥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爱(新课改课本写为“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异文:豫章、采、青、天人、即、纡、弥、轴、云、区明、遥襟甫畅、目、见机、余、兹、怀、珠。

《古文观止》:南昌、彩、清、仙人、列、盱、迷、轴、虹、云衢、遥吟俯畅、指、安贫、怀、晨、诚之为本、朱。

译文

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分管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腰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这里地上物产的精华,乃是天的宝物,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是因为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在太守陈蕃家下榻(世说新语记载,太守陈蕃赏识徐孺子,专门为其在家中设置榻,当徐孺子来的时候,就将榻放下来,徐孺子走了就将榻吊起来,此处应该是称赞滕王阁的东道主欣赏才俊,也有夸赞宾客的成分)。雄伟的州城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城池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声望崇高的阎都督公,(使)打着仪仗(的高人)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让)驾着车马(的雅士)也在此暂时驻扎。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文章的辞彩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家父做交趾县令,我探望父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

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驾着豪华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

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落霞与孤独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阻止了白云的飘动。今日的宴会很像是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狂饮的气概压过了陶渊明;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诗人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却得。放眼远望半空中,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北极星远远悬挂。雄关高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狂放不羁,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返?

青雀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唐彦谦;李商隐;诗歌;师承;职称论文

    (一)在题材上,唐彦谦的咏物诗和咏史诗,无论从诗歌手法还是风格上,都和李商隐的咏物诗和咏史诗相似。

    咏物诗至晚唐可谓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元人方回说:“晚唐人非风花雪月禽鸟虫鱼竹书,则一字不能作”,从侧面揭示了晚唐诗人对风物的特殊癖好,可见晚唐咏物诗之多。李商隐和唐彦谦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咏物诗可以说是这一诗歌创作倾向的反映。但是和其它诗人相较,李商隐的咏物诗有着明显的不同。而从唐彦谦的咏物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这种不同的传承。晚唐咏物诗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倾向,即:致力于穷形尽相的图貌摹态,笔致精工纤巧,有的绮艳无骨,排比,偶韵较律,形式主义较为严重。如皮日休和陆龟蒙的酬唱之作有《茶中杂咏》(十首)、《渔具诗》(十五首)、《奉和袭美茶具十咏》等等都具有此种特点。第二个特点是托物讽世之作很多。如袁郊的《月》、曹邺的《官仓鼠》、韩偓的《观斗鸡偶作》、唐备的《道旁木》等,其讽刺的矛戈所向,上至皇帝、官僚,下至浇薄世面,无所不包。

    李商隐创作了一百多首咏物诗,其中也有图貌摹态之作,如《微雨》、《落花》、《牡丹》等;也不乏讽刺之作,如《赋得鸡》、《乱石》等,但是不同之处是,李商隐还创作了许多托物寄怀之作。诗人借咏物抒发因仕途抑塞、挫折频仍而产生的凄切悲伤之感,表现出低徊深婉、摇荡人心的悲剧美。这些咏物诗的成就最高对后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如《流莺》:

    流莺飘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岂啭能本无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潮夜露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1

    流莺的飘荡哀鸣,欲栖无枝,寄寓了诗人陈情不省,身世飘蓬之感。

青雀歌范文第3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过秦论(背诵最后三段)贾谊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劝学(背诵全文)《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廉颇蔺相如列传(背诵最后两段)《史记》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游褒禅山记(背诵第2——3段)王安石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7、兰亭集序(背诵全文)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8、赤壁赋(背诵全文)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滕王阁序(背诵2—3段)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青雀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学 美容产业 面部修饰

中图分类号:F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0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人们对美的追赶和追求已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新时代的美容潮流,更是一时三变,让人目不暇接。从对护肤品的依赖,到各种仪器的野蛮应用,一直到今天注射针剂与手术刀的疯狂,都让世人认清了,女人在美容方面成为了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她们是怎样勇敢的呢?从所谓明星骨感美的病态影响,到因为吃减肥药而失去性命;从传媒上图片的引诱,到因为拼命丰胸而毁掉健康;从选美这种集体的泛滥,到因为要有模特一样的身高而断骨重接,让我们对今天的美容时尚瞠目结舌。我们不禁要问,今天,所谓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什么才是美,什么样的美才应该引领时代的潮流呢?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回溯中国历史,三千年的中华文学典籍灿若星河,历经风霜雨雪,艳若梅花,更加暗香悠远。于是,随意剪裁几枝,管窥各时代流行美中的亮点,寻找时尚背后的审美价值观。

《诗经》中的重颐丰下之美――西周美容之硕身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余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

《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 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 镳镳,翟 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 , 鲔发发,葭 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 。

《诗经・陈风・泽陂》共三段,其最后一段为:“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俨:(音yǎn,)庄重。

这两首都是描写美女的诗。《硕人》描绘的是一个胖女人的自然之美。而《泽陂》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重颐丰下,是描写男子形貌的。但西周是历经商之乱政后,周武王创建的一个文明有礼的时代,其时民风质朴,男女皆以重颐丰下为美。丰下谓脸颊胖,下颏圆。《硕人》《泽陂》所透露的正是这种肥硕高壮为美的标准。只有一个健康社会,美的标准才会如此。这样的标准或许隐含着对体力劳作的认同。试想想,农耕社会里,男女都瘦成T型台上的舞鹤与飞燕,谁去耕田挖地,挑水砍柴,顶物背娃?如果说,文明高度发达的外星人,一个个细臂细腿,大脑袋,细颈脖,瘦成排骨,丑成鬼魅,那就悲哉惨矣,还不如维持着今日的低度文明为佳。

(试问如果硕人见了,会怎么样呢?)

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的天生丽质之美――汉代美容之盛颜

汉赋

中国汉代文体。作为文体名称,它渊源于荀子的《赋》;作为文学体裁,它直接受到屈宋楚辞和战国恣肆之风的极大影响。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汉赋遂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诗经》是赋的渊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司马相如《美人赋》: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暖若神居。臣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宛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于是寝具既陈,服玩珍奇,金 薰香, 帐低垂。 襦重陈,角枕横施。女乃弛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有人向梁王打小报告,说司马相如太好色了,于是司马相如答辩。

他说,有一个美女狂追我三年,我都不为所动,我好色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女呢,主要特征是“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也就是说这是个天生丽质的健康女性,发质好,有光泽,牙齿白,容光艳丽。

他说,有一个美女在旅馆脱衣入怀,我都拒绝了,我好色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女呢,主要特征是“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皓体”“弱骨丰肌”“柔滑如脂”。也就说这是一个小骨架,丰满,容光艳丽,皮肤细腻洁白的女性。

真是太美了。从这你也可以看出,这时的美是以健康、肤色有光泽、白皙丰满为标准的。 中国人为黄皮肤,所以,从古至今都有很深的美白情结。自汉以来文学作品中对于美女的赞美更是离不开对肌肤皓白的吟咏。

汉朝自汉武帝开始,重新对服装、车马、用品、饰物等做出了所谓礼仪的标准。特别在色彩方面都有了特别的区分。而女人的美容,则以白粉涂面并用红粉染腮,成为最流行的化妆样式。更值得深思的是,汉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后来,汉代的人们认为肤色关系人的命运,所以,改变脸色,施重粉,也就成了当时的时尚了。这一趋势至东汉进而普及到了男人诸如王公大夫各世族阶层。炼丹师发现了铅的美白效果,从此以此有为原料的化妆品直至今日,不绝于途。

朱庆馀的《近试呈张水部》中的流行时尚之美――唐代美容之画眉

唐诗

唐王朝的诗,被称为“唐诗”。一直留传到今天仍可查考的诗人有2300多人,诗有48900余首。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贱民阶层的奴婢,都有很成熟的作品,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最光辉的时代。从此之后,直到二十世纪初期,一千三百年之久,诗和知识分子不可分。凡是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是诗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诗篇或诗集,只不过很少能超过唐王朝诗人的贡献。所以,对中国诗人而言,如果说他的诗像“唐诗”,他会大大欢喜。如果说他的诗像“宋诗”、“明诗”,他恐怕要嗒然若丧。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中写了一个刚刚出嫁的小媳妇,在新婚第一天的早上,还不知道丈夫和公婆是不是喜欢自己,怀着一种战战兢兢的期待和不安,梳妆打扮,等待天亮时去见公婆前的动作和心理。你看看,小媳妇化好妆后,温柔地问她的老公:“老公,你看我画的眉毛样式还流行吗?”

当然,这首诗是诗人朱庆馀,借画眉之说来问自己是否会获得赏识。张水部即张籍,也是个诗人,当时任水部郎中。唐朝时应考进士的知识分子,常将自己的作品投赠给朝中的官员,希望获得人家的推荐。朱庆馀想得到张籍的帮助,就写了这首诗。张籍给他写了一首答诗,暗示他受到赏识是必然的。朱庆馀后来果然在公元826年中了进士。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开明的黄金盛世之一,是一个相当有开创性的朝代,不仅武功鼎盛、宗教自由、文化丰富,更难得的是“女权高涨”,因为李渊是从边疆入主中原,所以曾经广泛接触四方少数民族,于是自然形成一种塞外民族开放豪迈、不拘小节的作风。男性如此,女性也是这样,所以才有“唐朝豪放女”的美誉。当时男女地位极为平等,所以,才会有女皇现象的存在。这种开放发达的人文环境,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多元化流行文化态势,每个人甚至于都有独到的审美情趣,对美的创造也成就了异彩纷呈的面貌。

较之今日女性,唐代妇女的化妆技巧,并不逊色多少。唐之社会风气开放,加上宫人及官妓兴起,民间社交活络,故妇女对容貌、妆饰至为看重。唐朝的妇女们敢于大胆地运用艳丽的色彩、明快的笔触及丰富的想象来装扮自己,为的是展现千娇百媚、雍容华贵之风姿。其主要的修饰部位,集中在面部的额头、面颊、眉眼等几个地方,化妆的基本步骤,大致是在脸上先抹一层白粉,然后涂上胭脂,接下来画眉,在额头点缀额黄或贴花 ,然后在唇角点面 ,于太阳穴描斜红,最后是涂上唇脂。

唐朝妇女讲究的面部化妆,较具代表性的有额黄、花 等手法。额黄亦称月黄或鸦黄,它是在前额发际涂上黄粉或在眉心画上月心而得名。花 又叫花子,是将金银珠宝等材料剪刻而成的薄片,贴在额头、眉心及两颊等处以为装饰。另外,利用白粉在上了胭脂的两颊微微晕染,形成红白渐层的化妆法,名目也是甚多,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等。为与面颊的红艳相映,妇女想到以凤仙花瓣汁液,将眼皮染成红色,同时以胭脂抹唇。 同时,对于有损容性疾病的女子,也就是面部有缺欠的女人,还有一种“面 ”的化妆法。所谓面 ,就是在有疤痕或雀斑的面颊上,以丹青、朱红等颜色,点出月形或钹形的各种图案,以为掩饰。

唐朝妇女的饰眉,争奇斗艳,尤为奇巧。妇女们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以柳条烧制而成的青黑色颜料或用一种叫石黛的青黑色矿石来画眉,且备有专门的黛砚研细。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黛粉调水,就可画眉了,所以才“黛眉”之称。虢国夫人自炫美艳,常常素面朝天,然而淡扫蛾眉还是要的。这些黛眉的花样各自流行,有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有的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风流天子李隆基犹有眉癖,张泌《妆楼记》记载说:“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十眉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真是应有尽有,足见眉饰于唐代之盛况。

眉的最大受益者是女性。她们发明了许多办法,让眉毛生动起来,人类的面容因之熠熠生辉。眼睛,鼻子,嘴巴,哪一项长歪了都麻烦,只能做有限的修饰。唯有眉毛无所谓,尽可以推倒重来。事实上古代妇女很少有满意自己眉毛的,通常的做法是把它剃光,然后画上假眉。徐士俊的《十眉谣》咏小山眉: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眉的确能说话。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止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着愤怒之极。低眉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挤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们脸上的表情太丰富太微妙了,有时难以辨认,眉毛把它们放大,变得明确。一个卖弄风情的女子不必做声,只要满眼含笑看着你,然后眉毛微微一扬,就布置下一个让你视死如归的陷阱。眉语调情,最是难拒,人性如此。“若问行人哪边去?眉眼盈盈处。”

眉妆的时尚变化太快。先秦画的是蛾眉,细长而弯;西汉曾流行阔而短的“广眉”,浓重如卧蚕,女人们个个显得精明干练。东汉,梁冀的妻子,大美人孙寿标新立异,作愁眉,啼妆,天下景从,女人们全变得多愁善感。愁眉又叫八字眉,眉头高,眉梢低而长,看上去一脸苦相。

眉的颜色也有变化。秦以前流行绿眉,所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眉如翠羽”,秦始皇的后宫“皆红妆翠眉”。汉代女子喜欢黑眉。六朝绿眉之风再起,“双眉本翠色”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唐初,诗人们还在歌颂“眉黛夺将萱草色”“深遏朱弦低翠眉”。然后,杨贵妃作白妆黑眉,时尚为之一变,徐凝说:“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黑眉的时代又到来了。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总而言之,女人用在眉头上的心思,可谓深矣。 唐代的画眉盛况,我们也可以从敦煌壁画,及唐代流传下来的其他人物画上找到更形象的认知。而面对这样的丰富的流行样式,画眉的唯一参考大概就是时尚了。所以,朱庆馀诗中的新嫁娘才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担心呀。入时即美,像今天一样,唐代的妇女的烦恼也是追赶不上时尚!所谓时尚,就是流行的美学标准。

李煜的《一斛珠》中的化妆技巧之美――初宋美容之点唇

宋词

第八世纪的唐王朝时代,词便出现于文坛之上,最初称为“诗余”、“长短句”。词是诗的解放,无论字数句数和韵脚,大都比诗所要求的尺度为宽,而且比诗更适于歌唱。词到了宋朝,发展得生气蓬勃,压倒其他文学形式,以词闻名的有800余人,有专著出版的有200余人,造成了全兴的词的时代,因而,往往用“宋词”来称名这一体裁。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 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南唐后主,宋朝初期词坛的代表性人物,他写他身边这个女子非常美丽。早上起来,这个女子梳妆打扮完毕,然后取沉檀轻点口红。“些儿个”就是一点点,随便点那么一点,那个嘴就点满了,证明这个嘴之娇小。然后嘴巴微微地张开,开口说话了。然后唱了一曲清歌,非常缠绵、非常婉转、非常抒情的。樱桃小嘴刚刚张开又合上了。多么多情,多么柔弱!君王赐酒给她喝吧,她酒喝得很多了,美酒溅出来沾湿的衣裳、沾湿的红袖,红袖变成了殷色。本来是红袖,酒再一打湿就变成深红色了。喝酒以后,这女子就醉了,醉了以后就撒娇,百般娇态,拿她没办法。这女子斜靠在绣床上撒娇,用手在毯子上捏、扯,扯啊扯出点红茸线,含在嘴里边嚼,嚼完以后含笑向着她所爱的那个男子吐过去。

这首词,描写非常之细致,始终抓住这个女子的小嘴来描写,“沉檀轻注些儿个”是嘴,“向人微露丁香颗”还是嘴,“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还是嘴,喝酒“罗袖 残殷色可”还是嘴。最后是“嚼红茸”还是嘴,“笑向檀郎”唾过去,也还是嘴。通过这个小嘴的这种美的描写,这个女子的娇弱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通过红唇小嘴,表现了这个女子的无限的柔情、那种娇弱的神态。而且在这里写的是恰如其分,写得恰到好处,也把“美”表现得最充分。那么我们就说,李煜原来当皇帝时候,过的是这种生活!因此,不要责怪说李后主轻薄,他是轻薄,风流皇帝,但是作为一个词人来讲他不过分,“莫为词人轻薄,正是词家本色”。

这是宋王朝将立未立之时,女子著红衣,涂红唇,极尽搭配之美。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小嘴红唇也正是当时女性的时尚。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古书中略见一斑:“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宋时的口脂的制作也越发地考究了,比如李后主词中的“沉檀”,就是一种口脂,用沉香、用檀香、用紫丁香、用梨子汁放在一起蒸,反复地蒸馏、过滤、蒸,蒸了以后,蒸多次,然后成了一种稠稠的浓浓的绛红色的点唇口脂了。这种口脂形成了宋时流行的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当然,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也还在周期性地流行着。

随着宋儒对封建礼教鼓吹和宣扬,女性的美容进入了对自然的摒弃。唐以前的健康女性美,成为一种羞耻的标致。于是,束胸用的缠胸布,束脚用的裹脚布相继加之于女性,而美的时尚,也就渐渐地进入了细腰、平胸、小脚的残酷美时代。

张氏套数散曲中的轻盈娇巧之美――元代美容之纤体

元曲

元曲是戏剧文学部分,也是词的一种蜕变进步。中国戏剧一直民间的艺术,知识分子被蒙古驱出统治层之后,才向这方面发展,开始写作片段的唱词或整出的剧曲,统称为“曲”,因为它在蒙古帝国子国之一的元帝国时期的成就最为辉煌灿烂,所以称之为“元曲”。词是诗余,曲是词余,但曲所具有的字句的活泼、意境的超越,想像力的丰富,从前任何作品都很难望其项背。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蹙金莲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我见他笑捻鲛绡过鸳楼,敢眉下转将他心事留?占莺花第一俦,正芳年恰二九,恰二九。生的来体态轻盈,皓齿朱唇,不能够并香肩同携手。

【骂玉郎北】娇娃俊雅天生就,腰似柳,袜如钩,湘裙微露金莲瘦。你看他宝髻堆,玉笋长,露出春衫袖。

【大迓鼓南】相逢莺燕友,四眸相顾,两意相投,此情难消受。风流自古,偏惜风流,展转留情双凤眸。

这是一套曲中的前三首。

公元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元。元朝时,蒙古族对宋儒的不屑,对汉人地位的打压,都让元代的知识分子对前朝文化形成一种逆反性的继承。于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在唐宋的文学基础上直接创作产生。

正因为如此,在对女性美时尚的打造上,汉人极为轻视蒙族女人黑肤粗面、壮腰肥靴,对宋以来形成女性的娇小阴柔之美,极尽讴歌之能事。同时,蒙族对性的开放见识对宋儒迂腐礼教形成了一种冲击,知识分子一时间获得了创作的灵性与表达的大胆。于是,元曲中出现了全面涉性的描写,才子佳人风流闺帏的情境吟咏是屡见不鲜。这也是明清文学出现的一个累积的诱因。

这一套曲就是一个张姓艺伎创作的才子佳人思慕的经过。这是什么样的佳人呢?是一个18岁的妙龄女子,体态轻盈,唇红齿白,纤腰柔媚如柳,玉臂白嫩手指如笋,三寸金莲小瘦脚。元代这种纤秀为美的时尚标准描写得极为传神。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男士美容――清朝美容之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