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过河游戏

过河游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过河游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河游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学,如何教好学生是每个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特别是现在教学的思想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如何把握时机、开发学生思维,宜教于乐是每位教师直得深思的问题。一次偶然参加的艾兹病(HIV)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认为对教学很有启发性,现整理介绍如下:

艾兹病是目前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作好青少年的宣传教育工作,是防治艾兹病的关键任务之一。为达到这一目的,医学系教师义不容词地承担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任务。教师为达到满意效果,健康宣传教育前做了精心设计,拟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自然的活动状态下领悟、学习、获得健康的知识,受到应有的教育和启发。

1.认识艾兹病的危险性 教师首先将学生分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艾兹病的危险性,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得出下表(表1):

通过讨论,学生认识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上内容有前提,可以互相转化。

2.讨论艾兹病的预防措施 学生在讨论危险性的基础上,讨论预防措施,5分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如下(图1):

通过讨论,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有了初步的认识。

3.通过试验加深对艾兹病的理解

3.1“红色警报试验”:艾兹病在人们心目中看不见摸不着,道不清,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艾兹病的传播途径,教师设计好试验课内容。试验前选择10个透明玻璃杯,其中5个杯中放入碳酸氢纳溶液半杯(无色),另5个杯中放酚酞溶液半杯(无色),然后选择10个同学,每人手持一个玻璃杯,同学之间两两互相倒一半溶液交换,如此反复3次,有的同学的杯内溶液由透明变成t色(碳酸氢纳遇酚酞变红色),有的不变。

3.2“过河游戏”:有两个人,一个人会过河,一个人不会过河,两个人要从河的一侧到对岸,如何走?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伴演。经过讨论与思考有的同学提出背过去,有的同学说牵过去,有的同学说教他过河的方法。

4.试验结果分析 “红色警报试验”把艾兹病传染过程形象化,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过河游戏”得出三种不同的过河方法和过河效果:背过河,产生的是一种替代作用,费力,投入大,最终过河效果差;牵过河,发挥引导作用,省力,投入少,个体锻炼能力;教方法过河,榜样作用,由牵过河到放手自己过河,并及时鼓励,真正起到即锻炼过河能力又认识过河道理。

5.游戏的启示 健康教育与教学有相同的功能,“红色警报试验”在轻松自然的活动中,不知不觉传染了艾滋病;教学如果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就不存在厌学情绪?

“过河游戏”偿试用三种方法过河获得了三种效果。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偿试、领悟的主体性,教师的引导、主导性特性。形式寓教于乐,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积极性。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个实验让学生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增强信心。学会了青少年自立、自强、自信的人生哲理,领悟了不成林也成人的普遍规律。从友情的互换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究方法,帮助他人与自我帮助,为教学提供了示范,代替做事与学习做事,传统教学与参与式教学,完成任务与能力培养收效不同。

6.教学思考

6.1从教学方法看,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是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具体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倡导与接受学习同步推行。

6.2从学习目的看,探究式比较注重培养个性健全的人格,探究式学习以直接的经验,发展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为目的。

6.3从学习内容看,主张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选择问题,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而不把学科知识、学科结构强化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6.4从学习理念看,每个人的学习方式是有独特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研究性学习方式”,教学应遵行每个人的独特性。

6.5从教学的情境看,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即有传统课程环境与新课程环境的区别(表2)。

6.6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从教学目标与结果看,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多元价值取向引起。从教学对象看,表现为不统一的规格、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从教学内容看,课程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留有很大余地,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从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看,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能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6.7课堂教学常规和活动方式发生变化(表3)

6.8教师创新的潜力得到不断发展 教师继承专业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一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的欣喜。教学情境表现出一般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在教师那里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促进专业创新的潜力发展,包括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对具有挑战性教学情境的研究。

以上是健康教育过程对教学的思考,不对之处垦请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过河游戏范文第2篇

一、兴趣――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最基本出发点,兴趣是引导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而小班幼儿的兴趣更是如此。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与生活有关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并且通过各种方法激活幼儿求异的思维,使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地去学习和活动。

1、寻找与小班幼儿生活有关的话题,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为他们选择有趣的,能理解的生活经验为内容。例如,孩子们经常会说我的衣服是蓝色的,积木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他们对颜色比较喜欢也较熟悉,我就设计出“颜色宝宝找朋友”活动,让幼儿根据颜色特征进行相似联想。内容的选择与幼儿的生活接近,就能引起幼儿的想象兴趣,激发幼儿求异思维活力。例如带领幼儿散步时,看到天空的云彩,我们可以启发孩子想象云彩像什么?有的幼儿说像小羊,像小狗,像棉花糖……甚至“潜水艇”等我们所想不到的、不合逻辑的答案。此时我们不应当用成人所谓的逻辑去评价他们的对错,而应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使他们的求异思维得到训练。其次在餐前,我们也可与幼儿进行各种语言问答游戏,既稳定幼儿的情绪又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当然这种机会还很多,户外活动时、集体活动时等等,只要我们有心,契机到处都是。

2、适时的语言提示,激活幼儿的求异思维。教师的语言提示,对幼儿思维的活跃度起重要作用,调动幼儿的求异思维,丰富想像创造的内容。如果缺乏生动、浅显的语言描述或提示,幼儿的思维就不能充分发散。例如,在开展讲述活动时,由于幼儿思维的独立性不强,再加上教育中忽视独立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幼儿的思维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造成前一个幼儿怎么说,后面的幼儿都跟着这么说的现象。因此,当幼儿的思路打不开时就应在此时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随机点拨,给幼儿及时的语言提示。如在《小动物过河》的活动中,幼儿刚开始都停留在小动物游过河,但是遇到小鸡,小兔等动物时,刚开始也认为也是游过河。此时我及时引导:“小鸡,小兔会游泳吗?它们怎么过河呢?”“你认为它们会用什么办法过河?”等像这样的引导讲述,就给幼儿提供一个求异思维的突破口,启发了幼儿从单一角度的思考变为多角度的思考,激活了他们的求异思维。此外,在活动中适时地展开讨论,让幼儿自我思考问题,对激活幼儿的求异思维也是很有效的。适时的语言提示,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促进独创意识,激活求异思维。

二、情景――发展幼儿求异思维的重要途径

情景教学能以直观形象的教具或场景,生动浅显的语言,丰富的表情与动作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帮助小班幼儿进行思维的联想。幼儿的想象活动是由情景引起的,想像带动幼儿求异思维的发展。

1、提供假设性情景,训练幼儿的求异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会就某一问题引发幼儿发散性思考。如:在开展安全教育时,设问:一个人在家,有陌生人怎么办?又如《一起去秋游》活动中设问:如果和爸爸妈妈走丢了,怎么办?等等。这些假设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逆向思维。我认为从这一假设性情景入手,一方面可以引发幼儿根据事物某一特征进行相似联想,另一方使得这一活动富有情趣,更有利于幼儿思维灵活性地发展。

让幼儿在假设的情景中,从新角度去解释、解决问题、提出非同一般的见解,不是以常规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在与幼儿的自由交谈中,我经常向幼儿提出假设性的问题,如:“如果玩具没有了”“如果我们没有水喝了”“如果我们没有爸爸妈妈”等,以此引发幼儿说出不同的答案,从中激发幼儿的奇思妙想,思维独创性不断发展,创造力逐渐体现。

2、设置游戏情景,促进幼儿的求异思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培养幼儿求异思维的最佳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幼儿在“玩”中抵制思维惰性,积极地展开想像,追求“独创”,让求异思维得到发展。如让幼儿玩积木的分类游戏:有6个积木,其中有1个三角形是红的,4个是绿的,其中有2个是圆的,3个是方的,1个是三角形。你可以让幼儿根据积木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如可根据颜色,形状来分,当然,与此同时,要启发幼儿说出孩子分类的根据,并及时表扬孩子每次所使用的不同方法。还可以和幼儿玩词语接龙游戏:要求幼儿说出尽可能多的词语,通过语言刺激,快速的做出反应,展开想像,让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想像力、敏捷性均得到发展的同时,求异思维得以形成。

过河游戏范文第3篇

象棋的棋盘由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而成,这样就形成了九十个交叉点,在下棋的时候,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

象棋的棋子有两种颜色,每种颜色的象棋有16个,一共有七种。在下棋的时候,双方交替落棋子,哪一方先把对方的将或帅将死,哪一方就赢得胜利了。

象棋的棋子分为红、黑两种颜色,以颜色区分对垒的双方,每种颜色各有十六个棋子(为了区别两方的棋子,不仅在颜色中有所区别,而且还会使用同样含义但不同字的棋子),其中又各分为七种棋子。

红色棋子有:帅一个、车、马、炮、相、士各两个、兵五个;黑色棋子有:将一个、车、马、炮、象、士各两个、卒五个。

过河游戏范文第4篇

―、在游戏中联系生活,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数学打交道,但是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分散和隐蔽,幼儿难以主动感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是数学意识很强的人,善于在生活环境中创造学习数学的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丰富幼儿的数学知识。如散步时让幼儿点数树、花,分餐时让幼儿分碗和筷子,并要说出分了几个;加点时让幼儿自己数点心等。还要注意引导幼儿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对数学进一步认识的兴趣。在生活中要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建构数学概念。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二、让幼儿充分参与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幼儿的天性就是游戏。幼儿乐意玩、喜欢玩,幼儿的生活以玩为主,我们随处可以发现,幼儿在玩时都很投入,很快乐。虽然是在玩,但却像认真的做事。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并非是成人眼里的随意玩耍,而是一种“严肃的工作”。幼儿是把“严肃”的目的与游戏过程中快乐的情绪结合起来,而成人往往只注重后者,忽略前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劳动同样重要的意义。”

要使幼儿的游戏健康、丰富、生动,必须配备适合的、充足的玩具操作材料。在多数情况下,幼儿的游戏是由玩具引起的,如幼儿看到了关于小医院的玩具,(如镊子、担架、照口腔的小镜子等等)他们便玩起了打针的游戏,看见积塑和积木便玩起结构游戏。总之,操作材料均是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假想、满足愿望的必须物,没有操作材料便没有游戏活动。操作材料是学前幼儿的生活伴侣,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教科书。及时更换或增添游戏材料,可以使幼儿感到新鲜有趣;增加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如用积木搭“汽车”,为“医院”游戏增添听诊器等,在中、大班还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半成品或废旧物品,教师和幼儿一起制作所需的游戏材料。

三、在游戏中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情境就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在游戏情境中学数学,改变了以往的数学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也改变了幼儿学习数学的方式,实现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同伴之间的充分互动,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数学活动贯穿于幼儿的生活、游戏、运动中,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其实,游戏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同时游戏过程中有玩具、材料、动作和活动,容易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的活动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幼儿能够自发地应用数学知识,获得有益的经验。因此,游戏是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应在数学游戏活动与区角游戏中渗透数学教育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可展开探索的操作材料(材料的提供要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让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获得感知和体验。在小、中、大班开展的超市游戏中,小班幼儿可以按标记将商品分类摆放;中班幼儿可以进行“买卖”活动,教师提供点卡作为钱,根据价格画点;大班幼儿的活动则更加丰富、多元。如,我们在大班的超市活动中开展了促销活动,设计出一张促销单。幼儿进行游戏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我们又生成了“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这些都蕴涵着数学的概念。再如,在小班开展“娃娃家”游戏时,让幼儿在游戏中通过分发碗、勺等活动,理解“1和许多”“一一对应”等数学概念,发展幼儿分类和比较等数学能力。在提供物品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一样多的物品,再提供不一样多的物品,逐渐提高要求。

四、在游戏活动中精心设疑,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过河游戏范文第5篇

一、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能让人兴奋也能消除人的疲劳。体育运动是一项特别费体力的活动。学生怕吃苦不愿运动。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类似《兔子舞》或者《健康歌》等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的乐曲,以鲜明强劲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

试、激情澎湃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美好,节奏感强的音乐能够振奋学生的精神。一旦学生以这种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效果不言而喻。课尾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用优美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遐想中,使之放松愉悦身心,消除疲劳。

二、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能感染人,故事能激励人,故事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事性的导入能够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开端。比如,教学二年级学生“单、双脚跳”的内容时,用故事《小青蛙与小白兔》展开教学,让学生听故事模仿动物跳。在教学中引领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笑声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又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中巧设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得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提出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联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及目标的达成。

四、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都十分喜欢游戏活动。教师要抓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心理特征,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更加灵活地体现出来,将运动的技能在游戏活动中得到提升与强化。例如,教学四年级《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利用跳绳创设“过河”游戏,用跳绳充当河道跳过河岸的方法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及有效性。

过河游戏范文第6篇

学生时代读历史,我总被两种看起来相互对立的观念缠绕,不知取舍。即“人民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好像怎么说都有道理。

现在看来,这种对立本是个伪问题,非要分清楚“人民”和“英雄”就是执象而求。那些大人物在草莽闾巷之间时,就是小人物;英雄,就如由无数彩民做塔基的中大奖者一样,因为运气好从一大群人中走了出来。陈胜如此,刘邦如此,朱元璋如此,魏忠贤也如此,原本就是籍籍无名的小老百姓一个。所谓“贱日岂殊众,贵时方悟稀”,小人物发达后,便被涂上金粉,获得了某种神格,显得与众不同。

正如买彩票中大奖的只能是极少数人一样,小人物能变成大人物的概率极小,要有很多因素聚合:天资、机遇,还有最重要的是时代的大局。阮籍不服气地评论秦末群雄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他不知道时势造英雄的道理。多数小人物连名字都没留下,在大变局中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粉碎,与草木同腐。还有一些小人物,他们身上既有悲剧色彩,又有滑稽色彩,因为机缘巧合,闯进了历史的前台,表演一阵后没有完成到大人物的蜕变,就黯然退场。当世陕西那位卷进“虎照门”的周正龙就是这类小人物。

中国象棋是一种精确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秩序和生存法则的游戏,其中卒子的数量最多,而且排在最前沿,时局一变动,他们最容易成为替别人阻挡枪弹的炮灰。然而,中国象棋界一句俗话也说明白了这类小人物的杀伤力:“过河的卒子顶半车”,卒子迈过那条鸿沟,就是勇往直前,杀气腾腾,直逼宫阙。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卒子”太多了,他们固守在穷乡或陋巷,有点不安分,做着许多人生的美梦。但若无外力逼迫,基本上会做一辈子顺民。可当做顺民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时,投身大变局中就是必然的选择了。他们一旦“过河”,就不再是朴实温顺的草民了。他们一旦“过河”,比一般儒生或富翁更能扔掉羁绊,因为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除了生命。“光脚不怕穿鞋的”和“过河的卒子顶半车”是一种因果关系。

过河游戏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活动为幼儿的幻想提供了肥沃土壤,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大阵地。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时捕捉教育契机,重视幼儿的创造火花,营造宽松、自由的创造氛围,鼓励幼儿敢想、敢说、敢做,成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启蒙者、引导者。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中,张扬个性,展示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智力素质和健全的身心素质,为日后成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丰富想象,激发创新意识

创造需要有丰富的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幼儿教师的责任是不断地开阔幼儿的思路,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让他们打破时空限制进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甚至幻想。创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才可能产生创造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造的热情。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意识应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对事物有好奇心。第二,求知欲强。第三,有丰富的想象力。第四,不服输,不甘心落后,富有挑战性。因而我们认为,培养创造精神和创造力,必须要从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入手,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抓起,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幼儿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神秘。无数的“为什么”就挂在了他的嘴边。正是这种好奇心唤起了孩子的创新意识。一名成功的教育者,一定要爱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并强化这种好奇心,使他们逐步养成敢问、好问、善问的思维品质。因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是打开一切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如爱因斯担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时,我们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情景引导。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知识积累的状况,我们选择一些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热情的事物为支点,让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如画的自然风光都成为幼儿脑海中美丽动人故事的“火种”,燃起想象的火花。

(2)注重游戏活动。幼儿阶段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期最有效、最省时、最廉价的想象教育。在游戏中,他们大脑兴奋,想象力丰富,无拘无束,河、水、泥等都是好道具。

(3)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通过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美丽的色彩,刺激幼儿大脑兴奋,打开想象的闸门。如在诗歌欣赏过后,给幼儿留几个问题:你在诗歌中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这些小问题对幼儿想象的训练大有好处。

唤起幼儿的好奇心,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的创新意识萌牙于每时每刻的生活中、教育中、游戏中,让他们在这种激情的驱动下自觉思维,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原动力。

2营造氛围,激活创造性思维

创造教育的核心方面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状态支持下的实践活动,是发现新方式来处理某种事物或事情的思维过程。创造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根据创造性 思维的特征,提倡探究式的学习,不直接提问问题,而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主张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精心设计、巧妙构思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采用让幼儿多观察、多思考的教学方法来获得知识,以此营造创造的氛围,激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让幼儿通过思考和回答问题,养成寻求多种答案的习惯,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在续编故事《猫医生过河》这一教学活动中,为了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前,我们给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小河挡住了猫医生的路,你们认为猫医生过河了吗?如果过了河,又是怎样过的河?这两个饶有兴趣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地观察画面,分析思考,进而推测猫医生过河的多种可能性。在活动中,幼儿想象驰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想出了十多种办法:让大象驮着猫医生过河;请会游泳的大白鹅送猫医生过河;水牛驮过去;找一些树枝架在树墩上走过去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热情,广开思路,探求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过河游戏范文第8篇

1.甜蜜的吻

适合年龄:3岁以上

玩法:

(1) 妈妈告诉孩子剪刀、石头、布的手势。用实物和手配合进行演示,让孩子了解:剪刀可以剪布,石头是用来砸剪刀的,布可以包住石头。

(2)明确三种手势的关系后,妈妈和孩子出拳,看看谁会赢。胜利的一方可以享受输了的一方的一个吻,胜利者还可以指定是亲鼻子、额头或是脸颊。

2.我画妈妈,妈妈画我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画纸、彩笔。

(2)妈妈先让孩子当模特,给孩子画一张像,画好以后先不给孩子看,提高孩子的兴趣;然后妈妈给孩子当模特,让孩子画一张妈妈的像。最后两个人都画好后,交换画,看看谁画得可爱。

(3)再准备一张大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一幅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图画,比如孩子画主角――妈妈和自己,妈妈负责装扮图画,画点花儿和绿草。

小贴士:生活中,妈妈和孩子已经非常亲密了,不过也许妈妈还没有给孩子画过一张画吧,或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让孩子画,这样的体验一定很有意思。

3. 我们的故事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一把儿童剪刀,将前面画的妈妈和孩子的单人画剪下来,作为讲故事的道具。

(2)妈妈和孩子轮流编故事,妈妈以孩子作为主人公来编,故事可以是描述孩子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也可以是根据孩子熟悉的故事改编的。讲故事的时候把孩子的单人画拿在手里,增加趣味。

(3)轮到孩子讲故事。以妈妈为主人公,讲讲妈妈一天都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也可以把妈妈套用到孩子熟悉的故事人物中,让妈妈也当一回孩子。

(4)妈妈和孩子一起编一个以孩子和妈妈为主人公的故事。

小贴士:这个游戏不在于故事讲得有多精彩,主要是让孩子和妈妈多交流,孩子讲的时候,妈妈可以提意见让孩子修改,妈妈讲的时候,孩子也可以说“妈妈你应该这样讲”。

4.给妈妈过生日

适合年龄:5岁以上

玩法:

(1) 准备好小碗、小盘、各种颜色的彩泥、假蜡烛等。问问孩子,假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你准备做什么。

(2)过生日要有生日蛋糕、面条、披萨,给孩子三个小盘,让孩子发挥创意,用彩泥做细细长长的面条、圆圆扁扁的披萨饼、方方正正的蛋糕。孩子做的时候,妈妈在一旁打下手。

(3)孩子做好点心后,在蛋糕上“点上蜡烛”,妈妈一边许愿一边吹灭蜡烛。最后妈妈和孩子一起“分享美味”,唱生日祝福歌。

小贴士:过生日的游戏可以轮流玩,妈妈过完生日了,孩子再过一次。

5.我来照顾妈妈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听诊器、体温计等看医生的玩具。

(2) 妈妈向孩子交待游戏情境: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来照顾。妈妈通常会做这些事情,如量体温、盖被子、喂药、用毛巾擦脸等。假装妈妈现在生病了,比如肚子疼、咳嗽,孩子可以做什么呢?问一声“妈妈你疼吗”,给妈妈端一杯水,给妈妈喂药,用这些细微的动作来关怀妈妈。

(3)妈妈病好啦,向孩子表示感谢。

小贴士:可别小看孩子的观察力,平日里孩子生病后,妈妈操劳的样子、紧张的神情,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孩子是很乐意照顾人的。

6.小兔和兔妈妈过河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玩法:

(1)这个游戏在家里和户外都可以玩。在地上画两条线,两条线中间是河,线两边是岸,然后用报纸或者圆圈代表河里的石头。

(2)爸爸蹲在河里,扮演大鳄鱼,孩子是小兔,妈妈是兔妈妈,兔妈妈和小兔只能依靠河里的石头过河,如果小兔子被鳄鱼抓住,或者直接掉在水里算输。

(3)玩的时候兔妈妈和小兔子互相照应、掩护过河。

(4)假如兔妈妈被鳄鱼抓走了怎么办?小兔要想办法去营救妈妈,比如鳄鱼要求小兔做一件事情,小兔做到了,鳄鱼就把兔妈妈放了。总之兔妈妈和小兔合作,斗智斗勇,把鳄鱼打败。

小贴士:让妈妈体会到被孩子保护的感觉;好好和孩子疯一把,也会感到快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