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人与海的作者

老人与海的作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人与海》 自然 和谐

《老人与海》是世界文学巨匠海明威的作品,其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曾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语言大师。海明威的文学作品笔调自然清新,真实、简洁地描绘出一幅又一幅美丽的画面,让读者回味无穷。在《老人与海》中,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地更加淋漓尽致,无论是主人公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还是主人公与鲨鱼搏杀的场面,都体现出了海明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海明威的辨证自然观。

1、人与自然辨证的关系

1.1人与自然存在对立的关系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在开头就对主人公圣地亚哥的生活的窘迫进行了描述。小说中提到过,老人已经84天没有有过收获了,他的居住环境也非常的简陋,只有简单的桌子、椅子和一张床,情况更糟的是,他的粮食也已经不多了,生活面临严峻挑战。尽管如此,但是主人公圣地亚哥并没有屈服,失去继续生存的信心,他的内心充满着生活的希望。在第85天的时候,主人公圣地亚哥深入大海,在海上度过了三天三夜。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老人与海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是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尤其是在描述老人和马林鱼斗争的这一部分,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

虽然老人最终还是征服了马林鱼,看似在与自然斗争的中人类获胜,但是这并没与让老人高兴的太久,还有更加强大的对手正等待他去征服。在回家的途中,老人遇到了他的对手--鲨鱼。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描述。老人在与马林鱼斗争之后已经筋疲力尽了,面对鲨鱼这样强大的对手,尽管老人在失去最后的武器之后仍然顽强的同鲨鱼作着斗争,但是最终却没有摆脱马林鱼被鲨鱼群分的命运,最后只剩下马林鱼的骨架。任何鲨鱼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需要为了生存而努力,鲨鱼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去抢夺老人的劳动果实,老人为了保护自己的马林鱼顽强的和鲨鱼作斗争,这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对抗,最终两败俱伤。

1.2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老人与海》中,老人与海相依为命,融为一体。老人非常熟悉大海,对大海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同时大海也为老人带来了生存的力量、希望和欢乐,也带来了失望和磨难。在大海中,老人能够利用他自己的高超捕鱼技术获取自己的生存粮食,他坚定的生活信念、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得到了小孩的尊敬。虽然老人需要从大海中掠夺他所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也热爱这大海,将大海视为他生存下去的希望。他将大海中的所有生物当作他的朋友。他喜欢小鸟但又替鸟儿伤心,他喜欢海龟但是想到海边活生生的海龟尸体又替海龟担心,同时海龟的生活也使得他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处境。

老人虽然想要征服马林鱼,但是他们既是对手也是朋友,老人由衷赞美它、尊重它。甚至面对鲨鱼,即使鲨鱼抢了他的食物,但是看到鲨鱼的速度,鲨鱼的力量,鲨鱼的武器,老人都非常佩服。他将鲨鱼平等看待,认为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就算有却别,也只是智商高低有高低,老人和鲨鱼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在小说的描述中,作者也真正做到了。作者已经将老人视为大海的一部分,老人与大海中的生物既是朋友也是对手,老人和大海中的生物形成了一种共存的局面,没有大海中的生物,老人的生存就失去了价值。这就是《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回归自然的呼声

老人与海并没有输赢之分,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之所以为真正的人,是因为身上有着特有的力量和欲望去支配自己。同样,大海也是大海,对于人类的征服,它不再认命,而是从人类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一方面,人在为自己的内在欲望划界,另一方面使得大自然从人的奴役和支配中解放出来来,成为真正的自然世界。所以,我们可以说,老人的这次经历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过程。以往,人类将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人类可以随意支配大自然,从而不断去掠夺自然资源、破化自然平衡,使得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厄尔尼诺等各种自然灾害不断出现,甚至一度让人闻风丧胆的各种流感也日益严重。种种自然现象已经在告诫人类,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证明了人类是自然的主宰是错误的、不可靠的。

从人类诞生至今,无数史实告诉我们,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改造自然,但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去支配自然,自然规律是不能碰触的底线。《老人与海》中,老人与马林鱼搏斗,与鲨鱼搏斗过程中会产生一种罪恶感,这说明了人类在对大自然掠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其实,如果老人能够生存下去,他大可不必花费精力去和鲨鱼,和马林鱼作斗争,他并不想去做这样残忍的事情。可是,面对生活的窘境,面对命运的安排,不去捕鱼自己将会饿死,渔夫就是渔夫,渔夫只能以捕鱼为生。老人的梦境也想我们展示了他想回归自然的渴望,在梦中,他梦见自己凯旋归来,梦到了金色的海滩,和蔼的人们,所有画面都体现了老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回归大自然的心情,他希望与大海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一种心境,是自古以来多少好学者与哲人所向往并推崇的境界。

3、结语

如今,人类正面临着各种生存危机,人类社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是这也正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难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类才可以清醒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人类免于成为大自然吞噬下的一堆白骨。人类应当尊重大自然,与大自然平等相处,合理开发,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对大自然抱有感恩之情,并回报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只会像圣地亚哥一样面临“无食可夺”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王保艳. 剖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 前沿,2012,24:169-170.

[2]达姆巴. 解读《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斗争[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36:71-72.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2篇

《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优秀读后感物品,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1老人与海,老人与海的关系非常接近,老人靠着海有了经济收入,而海却慷慨的给这老人资源,多么和谐的关系啊,可此时,海似乎怒了,把老人弄了个狗啃屎。

老人已经好几个星期没钓到大鱼了,海似乎断掉了老人的经济来源,就像婴儿失去了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可是,海从来都不会小气,反而突然变得大方,老人终于捕到了大鱼,可,谁也没有想到,鲨鱼来了,一下子把老人给打垮了,最终躺在床上,等着死亡的到来。

老人这种执着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可这种一直靠海吃海的这种行为,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黄河刀鱼逐渐稀少,而我们一直坚持这去捕捞它们,直到它们灭绝。

人们啊,醒醒吧!

自从我读完了老人与海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桑提亚哥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临危不惧、坚持不懈、勇敢面对、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来学习。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也遇到了困难,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勇于面对,敢于挑战,把困难给打倒。

另外,通过我的调查,《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也是一部象征性的小说。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桑提亚哥是一位老渔夫。他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面上拖了三天三夜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绑在了船的一边,但是在归程中却遇到了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了鱼头、鱼尾和一根筋骨。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意丰富。另外这里面含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含意非常地深刻。我们把里面的东西全部理解透彻,才算真正地读完这本书。所以,我们我定要仔细、认真的去阅读,把里面的东西都理解完毕。

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2轻轻地合上海明威的这本《老人与海》,我的心中不禁思绪万千。书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仿佛把我带到了他的小船上,让我和他一起,勇敢地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

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决定去更远的大海上捕鱼。在出海的第二天,老人遇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耐力与毅力的较量,靠着坚持不懈的可贵精神,老人终于趁大马林鱼跃起的一瞬间,把鱼叉叉进了大马林鱼的身体,杀死了大马林鱼。老人把大马林鱼绑在船的侧面,发现这条大马林鱼竟然比他的小船还长两英尺!可是在返回的路上,大马林鱼的伤口散发出的血腥味引来了一群鲨鱼。经过一番殊死拼搏,圣地亚哥终于打败了鲨鱼,但他的捕鱼用具:鱼叉和小刀却在与鲨鱼战斗时留在鲨鱼身上被带走了。当他回到港口时,他拼搏了三天三夜所得来的猎物——那条大马林鱼,却被半路袭击他的鲨鱼咬得只剩下头、尾和一条光秃秃的脊骨,自己也累垮了。但是,以前瞧不起圣地亚哥的那些年轻渔夫们,在圣地亚哥回来之后,却对圣地亚哥刮目相看。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展示了一位渔夫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放弃自己的信念。老人虽然失败了,但那只是力气和肉体上的失败,他的信心和希望始终未曾破灭。

对照自己,学电子琴、学书法都没有很好地坚持下来,真是惭愧!所以,我们应该向圣地亚哥老人学习,学习他做事的细心、严谨,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勇往直前!做一个“累不倒、压不垮”的“硬汉”!

“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对!失败怕什么!失败了,站起来,从头开始。只要坚持不懈,你一定会成功!

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3《老人与海》这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我们会因为那些感人的书,而潸然泪下,或因为那些记录屈辱历史的书,而热血沸腾,甚至因为那些武侠、玄幻的书,而将自己想象成天下第一的人。

《老人与海》却是一本能让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还有许多负面的情绪,许多人因此而消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而《老人与海》却刻画出一个与大海搏斗,在艰难的环境下,奋力生活的老渔夫。大家应该记得,在书中提到过,老人的渔船上那破旧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败的旗帜,仿佛在宣告着老人永远都捕不到鱼的倒霉运气。但是,他没有放弃,仍然出海捕鱼。而在现实中,某些人却不能坚持,面对挫折就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和那已经生活窘迫的老渔夫相比,那些逃避的人真的是不知道什么才是挫折。我们可能会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因为别人的批评,而自暴自弃。在那时候,想想这个坚强的老渔夫,他是如何面对生活的。自己的心,自然就会释然许多。别人与大海,与自然界的强大力量对抗,而我们现在只是面临一些学习上、生活上的挫折,与老渔夫相比,真的只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老渔夫那种不言败的精神,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他勇敢去付出的那种行为,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的懂得了:“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做人也应该这样,不要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我们遇到重重困难,也绝不应该让它给打倒,应该勇敢地去消灭它。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变得像桑提阿果爷爷那样勇敢,那样勇于拼搏。

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4《老人与海》这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利用暑假,我读了这本经典名著。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老人在海上打渔,有一次他打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与其斗争了两天两夜,终于战胜了那条马林鱼。可是又遭到了一群鲨鱼的攻击,结果马林鱼被鲨鱼吃光了,老人带回家的只有鱼架骨。

读完后我的感触很深,作者为什么不让老人成功呢?或许这正是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类是伟大的,人类本身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也许会迎难而上,也许会止步不前。而这位老人,他勇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他没有被任何困难打倒,反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否也会这样。我不禁想起了生活中的自己,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半途而废,就不愿再与其作斗争。对比起来,我们真的太可笑,太胆小了。

我又想到了张海迪阿姨。她从小无法行走,但她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经过她的努力,最终战胜了困难。是啊,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鼓起勇气,用自信乐观战胜困难!

困难就像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所以我们只有勇敢面对挫折,才不会被困难打败。

“一艘穿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饱经风雨侵蚀却依旧绚丽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超越极限”是啊,战胜困难,超越极限,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2021小学生《老人与海》读后感5我读过的许多书中唯一能让我真正感动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以前,我做什么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利,就会退缩,有时还会说上几句垂头丧气的话。在学习上,我只要有几次考试不是很理想就没有信心。自从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上不再因为一两次不顺利而失去信心,而是越考不好,就越要考好。

《老人与海》中,孤独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已经不仅仅是条硬汉,他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价值,完全是古希腊悲剧精神的现代回响。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终于为他所钟爱的硬汉找到了灵魂,这灵魂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永恒价值。

这价值中包括的就是人的自信。桑提亚哥连续出海八十四天了,一条鱼也没捕到。可是,“那双眼睛啊,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原先跟随桑提亚哥出海捕鱼的小孩,谈到他爸爸把他叫到别的船上去,说道:“他没多大的自信。”“是的。”老头儿说,“可是我们有,你说是不是?”

桑提亚哥的自信是绝对自信,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点的背运,人也只能自信。

人活着,唯一能确定的必然,就是走向死亡。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必然的东西可以依靠。既然人是靠偶然活着的,那么支撑人生存勇气的,就只有自信了。如果丧失了自信,在持续那么多天的背运之后,桑提亚哥还有勇气和毅力出海捕鱼吗?因此人活着就必须自信,不自信是人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正因为桑提亚哥有着绝对自信,他对小孩被叫走,表示了完全的宽容和理解。在这里,海明威展现了自信与宽容之间的联系。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3篇

“老人与海”读后感看了很多名著,一直都不敢妄加评论,并不完全因为怯懦,更多的是一种尊敬的心理;因为作为名著其实都有他深刻的一面,在看似平淡的书写里,透出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传世名著以散文和小说居多的原因,诗歌和评论就因为其鲜明地个性和观点,使其成为时势英雄,最后或者被利用成工具,或者因为时间的推移成为花瓶式的摆设。看榕树下作者“远处飘来一朵云”的评论,“一朵云”的年轻(我只是说思想),使她/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一朵云”看到的也只是海明威所写的,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那水下的呢,还有

它的八分之七的根基呢;老人桑提亚哥出海挑战大海的时候,那是人类都会引为自豪的象征,勇于挑战和渴望征服浩瀚的大海,渴望和一条真正的鲨鱼面对面的挑战;一条船,一个老人,一片浩瀚的大海;鲨鱼出现了,大海只派了他的小小的鲨鱼出现了,老人和小船,大海派来的小小的鲨鱼,老人是人类的代表,老人眼里是条真正的鲨鱼;于是,老人抖擞精神,和鲨鱼进行着殊死搏斗,一场征服和反征服的搏斗,“大块的鱼肉”和后来的争夺,局部的胜利之后,当老人感觉胜利在握的时候,“鲨鱼忽然……”,老人最后是空着双手,幸运地“凯旋”。我最初看“老人与海”之后,只感叹了一句,人最终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征服了什么;依然还是这样的感叹,在9.11之后和之前,布什也许从来

没看过他故乡的老人,给他的忠告;老人与海的挑战,进行了不屈不饶征服,但是你是不是想过,人是不是在不屈不饶的制造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他,到底这世界最后谁征服谁,征服了之后做什么,为什么要征服而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在与亲和力,而不是征服的力量,海明威参加过美国人的英雄思维,就是强调征服的力量,但是失明后的他,开始思考征服的意义,所以才有老人和海;美国在越战里的结果,海明威是越战里的老人,人类的生存意识是海,如果盲目的强调一个生命对另个生命的征服和占有,即使进行着不屈不饶的过程,结果只有海明威所写的,老人空着手回航:“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会打败他”,人如此,其他的生命呢?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4篇

一边听着《老人与海》的旋律,一边蔓延着飞扬的思绪,好歌的确带给我们无边的想象空间。

非常同意一位朋友对《来人与海》的描述:“这首歌曲以秋天的落寞和冬天的纯净为基调,讲述的是凄美的爱情故事.无奈的离别,还有对曾经失去的爱情片段的追忆,以及主人公对此爱情的不舍与期待......歌曲开始由海的轻柔并略带伤感的吟唱之后,一段RAP表达了男人的坚强和沧桑,女声声音出现,声音的力度掌握恰在好处,在力量之外透着柔美,对爱情的忠贞,对逝去的岁月的无奈。”

事实上它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一切,超凡脱俗的美,一种无边无际的忘我的胸怀和最纯净的向往。

歌曲的音乐和主题内容的融合天衣无缝,从灵魂唱出的倾诉打动了每一个人。在这样的境界中,难道我们还会有什么奢望和遗憾吗?相信眼中只有生命中美好的一切和令人向往的完美世界。

我惊讶于作者有一个如此超脱的境界和独特音乐构想。 并且能用这样完美的方式去呈现。其实一直都在期待这样的佳作,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出现,还以为再要等下一步。海鸣威太厉害了,谢谢你,第一次的创作就让我们听到如此令人感动的音乐。

然而,听完这首歌曲,却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心痛。此刻,我最想对海说的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切,原本就应该是属于你的,那么就该努力地去把生命中的一切变得更美好——爱自己,爱生活。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5篇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老人与海》读后感,请您阅读。

《老人与海》读后感1《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主要代表作品,他写出了人生死亡极限的恐怖时刻,释放出的极大勇气和动力。“不畏惧、不放弃”贯穿整部小说,向我们讲述着奋斗的故事和生命的价值,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尊重生命,永不放弃”!

故事讲述的是:老渔夫很倒霉,都已经84天没钓上鱼了,第85天他又架起了独木船,依然独自划向深海。这次他终于捕到了一条18英尺的大鱼,大鱼和他纠缠了几天几夜,他的手上、背上都已伤痕累累,但他仍然勇敢地坚持下去,直到制服了这条大鱼。在返回途中,老渔夫又遇上了好多鲨鱼,他用鱼叉、船桨同鲨鱼搏击,终于鲨鱼被打跑了。老渔夫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回到了家中,虽然他带回来的只是一付长长的鱼骨架

《老人与海》中老渔夫的故事,一次又一次打动了我,让我反复地深思。

读《老人与海》,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尊重生命。它让我在“风浪”中学会了坚持,在“鲨鱼”的牙齿里学会了搏斗,在命运的战斗中学会了保护自己。

读《老人与海》,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奋斗。在未来的道路上,任何美好的成功,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不努力就不能捕获那条“大鱼”;虽然努力可能不会成功,到最后我可能带回的只是一付“鱼的骨架”,但那也是一种胜利。

读《老人与海》,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永不放弃。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迷雾重重,我需要的是大胆探索和勇往直前;尽管道路上可能会布满荆棘,我要学会披荆斩棘;也许我会“倒霉”,失败了一次又一次,我更不能轻易放弃,要像“老渔夫”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老人与海》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的声音将永远响在我的耳边。

《老人与海》读后感2合上书已经很久了,《老人与海》中曲折连环的故事情节与老人圣地亚哥明知对方力量比自己强,还是要决心战斗到底的精神已经深刻地记在我的心里。

古巴人圣地亚哥在八十四天里没有捕到任何鱼,以致于别的渔夫把他看做失败者。但他不肯认输,在第八十五天仍然下决心驾船驶向远方去钓大鱼。他独自出海,终于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在海上与这条大鱼搏斗了三天,终于将它杀死。但在返回途中却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作者用这个故事表达了:“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的主题。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老人圣地亚哥与鲨鱼搏斗的情节。

鲨鱼闻到血腥味,纷纷前来袭击大马林鱼,老人圣地亚哥用尽一切手段对鲨鱼进行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把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子折断了,他就用短棍打;短棍也丢掉了,他就用舵把来打。即使鱼肉都被咬去,也无法阻拦老人的斗志、老人的英勇意志,多么令人佩服啊!

明知力量敌不过大马林鱼,却死死地抓住它不放;面对鲨鱼的攻击,能用各种工具进行反击。老人这种不怕困难、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需要学习的。现代的我们都是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一个个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总是沉浸在父母的溺爱之中,遇到一点难题就退却;遇到一点挫折就气馁,这样怎么练就报效祖国的本领呢?生活中,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磨难。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面对挫折的勇气。成功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体验那成功的来之不易。只要你用一颗顽强的心去对待,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做到顽强拼搏,永不放弃。

《老人与海》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老人的精神让我们永生难忘。为了美好的明天,我推荐这本书,大家一起读,希望它成为青少年的励志好帮手。

《老人与海》读后感3在这个暑假,我读了《老人与海》一书。这本书是被称为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迷悯的一代”作家的代表、“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欧内斯特海明威写的。

《老人与海》这本书主要讲了古巴老渔夫桑地雅哥出海了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在开始的前四十天还有一位小男孩同老渔夫桑地雅哥一起出海的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是捉不到一条鱼。那男孩的父母便让男孩到另一条上去船上去,男孩听了父母的话。在第八十五天里,桑地雅哥钓到一条大鱼,可是大鱼并不愿意束手就擒,经过桑地雅哥的不懈努力,终于捉到了大鱼。但是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鲨鱼群的袭击。经过了一场激励的搏斗,桑地雅哥安全了,但是大鱼却被鲨鱼吃掉了好多肉。读完了欧内斯特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主人公桑地雅哥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令人敬佩。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就说桑地雅哥坚持不懈和坚持不懈和两个优秀品质吧。可我自己呢,没有几件事是坚持做完的。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在家里练字,那时屋里就像一个正在燃烧的大火炉似的,热得要命。刚开始的几天,我还在书桌上认认真真地练字。可是到了后来,我练的字越来越潦草了,在我的练字本上面再也看不到一个工工整整的字了。

后来我觉得练字没有什好的。不仅热得要命,而且手还又酸又痛。到最后呢,我就不再练字了。唉,想起了这件事,我的脸不禁红了,这时我暗下决心以后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

读了《老人与海》我明白了,只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及永不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和显著的成绩。

《老人与海》读后感4《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48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那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他们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老人与海》读后感5前些天,我读完了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

在这部小说中,我非常佩服老渔夫的意志,老渔夫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必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老人与海》描写的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渔夫,在一次单身出海打鱼时,钓到了一条大鱼,却拉不上来。老渔夫同这条大鱼周旋了几天后,才发现这是一条超过自己渔船数倍的大马林鱼,虽然明知很难取胜,但仍不放弃。后来又因大马林鱼伤口上的鱼腥味引来了几群鲨鱼抢食,但老人仍不愿就这样放弃,最终突出重围,将大鱼带回了渔港,让其他渔夫佩服不已。

当我读到“老渔夫想:这里离海岸实在是太近了,也许在更远的地方会有更大的鱼……”时,我十分佩服这位老渔夫,因为他这时已经打到了很多鱼,但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向着更大的目标前进。我们应该像这位老人一样胸怀大志,去追求更好、更大的目标。

大鱼的血腥味被一群鲨鱼嗅到了,争相游来抢食,老人的左手正好在抽筋,他只能使用右手,用木棒、捕到的剑鱼的嘴等一切可以用来攻击的武器自卫,并最终赶走了这群鲨鱼。但大鱼的肉已经被吃了一大半,而老人还风趣地批评自己的左手“该工作的时候却在休息”,我也被老人乐观的精神所折服。在生活中,有些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来对待,不能斤斤计较。

《老人与海》歌颂了老渔夫不畏艰险努力奋斗的精神,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积极向上,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决不能半途而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胜利。

《老人与海》读后感6“一个人并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寒假里,我重新品读了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走进了辽阔无垠的大海,走进了一个老渔夫的生活……。

《老人与海》讲述的是老渔夫桑地亚哥在大海上捕鱼,为了生计与大海、鲨鱼搏斗的故事。在前期的84天捕鱼中桑地亚哥一无所获,第85天他孤身一人前往深海,经过努力,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群鲨的袭击。桑地亚哥与群鲨搏斗,用尽了仅有的工具和力气,成功赶走了鲨鱼,可他捕到的大马林鱼却被鲨鱼吃光,啃得只剩下鱼骨。

读着读着,我的脑海中不时浮现老人捕鱼过程的搏斗场景。想想自己为了一点小失败、小问题、小困难,而气急败坏,不能坚持到底的样子,我很惭愧。文中的老人虽然没有成功地保住自己的成果,但他面对种种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困难,能够迎难而上,没被困难吓倒,坚持到了最后。他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一个让我敬佩的强者!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6篇

[关键词]《老人与海》;海明威;象征;寓意美

一、引言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出生于芝加哥外奥克帕克村的一个幸福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听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西班牙内战。丰富的社会阅历给他的创作带来了素材。《老人与海》塑造了以圣地亚哥为代表的“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他也因此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二、《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

故事讲的是一个古巴的老渔翁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第85天,他单独远出海外,钓到一条硕大无比的大马林鱼,两天两夜,老人拉着鱼线不放,跟马林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和心理战,他被它拖到大海的深处,手长时间拽着鱼线鲜血淋漓,抽筋麻痹,但他以极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坚持着,终于把那条鱼拉到了小船旁边,捕杀了它。它把鱼拴在船上返航,许多鲨鱼争先恐后地来争夺他的战利品。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马林鱼争夺战,他一条一条地杀死它们,直到最后,只剩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他的武器。老人打跑了群鲨,但是它们也吃完了大鱼,老人拖着鱼的骨骼疲惫地靠岸回家,他睡着了,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老人与海》的内容很简单,海明威选用了简单的词汇、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句间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朴素的尊严。“一个人可以被消灭,可你就是打不败他”。初读起来十分简单明了,但是细究下去,会发现简单的故事具有难以穷尽的内涵,具有极其独特的象征寓意。

三、《老人与海》的象征寓意

尽管海明威曾反对把《老人与海》看成寓意性作品,但作品的象征意义显而易见。“大海”象征着现实生活,它永恒无限,神秘莫测。它时而仁慈,给你带来丰厚的收获;时而残忍,狂涛巨浪让你九死一生。“马林鱼”象征着人们想要达到的目标,人类的理想总是那么美好而又可望不可即。“鲨鱼”象征着人类永远摆脱不了的悲剧因素,它总是在你最欣喜得意的时候出现,老人则是抽象化了的人类顽强精神的象征。

1.大海象征着残酷的现实社会。

以大海为代表的现实社会是不可理喻、充满危险的世界。在老人眼里,那片海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客观存在。它的荒诞性与神秘性恰好在于:它可以给你偌大的礼物,让你欣喜若狂;又可以让你胜利在望时,功亏一篑。大海代表的整个社会现实,整个世界完全凌驾于“人”之上,成了捉弄人的荒诞存在。人与现实世界斗争的结果是残酷的失败、流血和无能为力。正如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说过的:“我们是一些无望的偶然的生物,被扔在一个没有我们也必然存在的世界上,存在物本身无时无刻不处于极端偶然之中。”对大海来讲,没有这个老头它也照样存在,而老人的存在却可能经历各种各样的偶然。他可能捕到一条大鱼就像他后来看到的那条大马林鱼那么大;也可能被鲨鱼吃掉,可能就是他遇到的那条;他也可能被狂风巨浪卷走或漂泊孤岛或葬身鱼腹……各种各样的偶然交织在他的经历中,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预料的。海明威所勾勒的“老人与海”的图画实际上也是他所生活的那个大时代的缩影。“迷惘的一代”正是被一种孤立无援、人与人、人与生物、人与社会之间冷酷无情的氛围笼罩着。整个人生就是孤独荒诞的。曾身经两次大战的海明威,起初为追求正义和真理而献身“圣战”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打得支离破碎。战争的荒谬现世的荒谬使他逐步明了:他们都被现实世界的荒谬、残忍地捉弄了。

2.老人象征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力。

故事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生命英雄”的代表,他敢于向人生的种种磨难宣战,向人的生命的极限挑战并超越它,象征着人类顽强的意志力。在与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的较量中,他以自信、勇敢、强悍、顽强的英雄形象奏响了一曲深沉低回的大提琴协奏曲。老人顽强的意志力贯穿于小说的始终。首先,老人虽然接连出海84天并且一条鱼也没有捕到,但还是满怀希望和信心独自驾着小舟出海了,而且“到那什么人也没有去过的地方”。由此可见,老人不惧失败的顽强意志。其次,在捕捉马林鱼的过程中,老人两天两夜拉着鱼线不放,跟马林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持久战和心理战,他被它拖到大海的深处,手长时间拽着鱼线鲜血淋漓,抽筋麻痹,但他以及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坚持着,终于把那条鱼拉到了小船旁边,捕杀了它,这也可以看出老人顽强的意志力。再次,当遇到鲨鱼时,老人又与鲨鱼展开了马林鱼争夺战,他一条一条地杀死它们,直到最后,只剩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他的武器,最终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将鲨鱼赶走。最后,当他发现马林鱼只剩下骨架时,老人拖着鱼的骨骼疲惫地靠岸回家,他睡着了,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狮子是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的象征,是胜利的希望,即使老人失败了,但是他的意志依然坚强,从来没有示弱。海明威塑造顽强的硬汉形象是人类顽强意志力量的象征,它象征着人类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顽强意志,不论在何时,人类都会顽强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3.马林鱼象征着人类美好的理想。

主人公在84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的情况下,迫切希望能够钓到鱼,正好这个时候出现一条大马林鱼,满足了老人的愿望。老人这个时候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够钓到一条鱼,那么此时出现的马林鱼就是老人的愿望和理想。当时的海明威年事已高,大家都认为海明威的才华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去不复返了。海明威本人也为此深感绝望,加上腿部弹片位移引起剧烈疼痛,他终日暴躁不安,致使他的妻子担心他精神崩溃的日子就要来临。然而,海明威毕竟不同于一般人,这个硬汉子在厄运面前和重压之下不仅没有屈服和退却,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挺进。他竭力要向大家证明他还是能够交到“好运气”的。他几乎是出人意料地写出脍炙人口的《老人与海》,补偿他在文学声誉上的损失。海明威的这段经历与作品中的老人非常相似:圣地亚哥曾经非常强壮,曾经是个捕鱼好手,然而却久久不走运,年纪又老了,但是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捕到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显然,这里的大马林鱼象征着人们企盼达到的目标。没有这种宏伟的目标,就不会去奋力拼搏,也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成功。作品写老人在经历了连续84天出海均空手而归的厄运之后,第85天,又继续出海。对于捕到大鱼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他想:“也许今天就要走运”,甚至“觉得今天很有把握,也许会有一条大鱼跟它们在一起”,“也许我的大鱼就在它们周围呢,我的大鱼一定在什么地方,那一个鱼群的周围很可能有一条大鱼”。作品这些几乎是重复的描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人类自古到今不管经历了多大的灾难,对美好前途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信念,没有放弃过希望。正是凭着这种信念和希望的指引,人类文明才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社会。因此,作品中反复提到的大鱼实际上是人类美好的追求。作品接下去又写到,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人果然钓到了一条比自己的小船还长的大马林鱼,但是大马林鱼不肯就范,它在水下坚持了两天两夜,其间不时地用苦刑来折磨老人,一会儿掀起大浪,把老人脸朝下摔在船里;一会儿又拼命地冲撞,把老人的双手弄得血肉模糊、疼痛难忍。最后,老人是凭着那种超常的拼搏,才终于制伏了大鱼。这一大段惊心动魄的描写又进一步表明,前途虽是美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坎坷的,人类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无比艰辛的努力甚至无数生命的牺牲为代价的。

4.鲨鱼象征着社会中的破坏力量。

当老人捕到大鱼后,在即将实现目的的时候,鲨鱼出现了,它们阻止老人愿望的实现,它们与老人展开了抢夺马林鱼的斗争。老人圣地亚哥“感到就像自己挨到袭击一样”,他想:“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斗到死。”鲨鱼代表着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掠夺成性,制造灾难,阻止人们达到理想境界的各种破坏性恶势力的象征。此外,圣地亚哥与马林鱼之间的关系也象征了艺术家和他的杰作之间的关系,捕鱼过程正是艺术创作过程的象征。圣地亚哥遭遇的苦难正是创作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磨炼。鲨鱼作为敌对势力象征了阻碍艺术家取得成功的各种外在力量。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故事中的大马林鱼还象征着古巴人民在民族独立运动中取得的巨大成果――“一条比他曾经见过、曾听说过的更大的鱼……”一条一条鲨鱼则象征了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殖民主义者,他们通过各种野蛮的手段,疯狂的掠夺着古巴人民所取得的成果,榨取古巴人民的膏脂。“大马林鱼”成了白色脊骨,象征了任何斗争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失败和痛苦的磨炼。但是,古巴人民并没有被一时的失败所吓倒,正如故事在结尾时“老人又梦见狮子”。

5.狮子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

海明威在此书中还多次以狮子为象征,来暗示老人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老人在开头处于失败的境地,被人蔑视,靠梦见狮子来做精神支持,“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在磨难最难熬的关头,他想,“但愿它(那条大马林鱼)睡去,这样我也能睡去,梦见狮子。”后来,在海上最后一个夜间,他终于睡着了,梦见了狮子,“他梦见那道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第一头狮子在傍晚时分来到海滩上,接着其它狮子也来了……他等着看有没有更多的狮子来,感到很快乐。”当他带着那条只剩一副骨架的马林鱼尸骨回到岸边,他竟疲乏得“扛起桅杆往岸上爬……摔倒在地,躺了一会儿,桅杆还是横在肩上。他想法爬起身来,可是大困难了。他就扛着坐在那儿,望着大路。”可到了故事的最后:“在大路的另一头老人的窝棚里,他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孩子坐在他的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狮子。”为什么小说反复提到狮子呢?其实“狮子”代表旺盛的生命力和青春,象征着老人对力量的追求和对强者的向往。每次梦见“那群狮子”后老人都增添了无穷的精神力量。群狮象征着同情弱者、仇视邪恶,既能创造人间奇迹,又能战胜各种邪恶势力的团结友爱的群体。群狮的个体模式表现在老人圣地亚哥同鲨鱼搏斗到手无寸铁的程度,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标志着后期海明威在思想上的发展与进步,寄托着他的理想及对人类的希望。小说结尾的狮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与道德理想,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虽然他拖回的只是一副鱼骨架,但他在精神上却始终是个胜利者。

四、结语

《老人与海》之所以能够以短小的篇幅、简单的故事情节塑造一个硬汉的形象,成为20世纪欧美文坛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对欧美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海明威将富有生命的形象同朦胧的寓意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体现着人类尊严、为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艳姿.一部积极存在主义作品[J].辽宁大学学报,1998,(4).

[2] 侯晓燕.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大马林鱼形象的象征意义[J].宜宾师专学报,1998,(3).

[3] 蔡凤鸣.《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语言特色[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 杨美俊.解读《老人与海》[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老人与海》 存在主义 虚无 信仰

20世纪二战后期,存在主义开始在欧洲社会盛行,实际上,思想上的理解建构已经无数次地被哲学家和文学家所探寻。在此之前,欧洲及美国经历的是一次又一次巨大的思想危机,从达尔文对神创论的批驳与扼杀,到一战对人们信仰与价值观的改变,人们经历的不仅仅是一种洗礼,更是一种毁灭式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哲学家与文学家们站出来开始为自己也为追随者寻找出路。这种尝试比较广泛地集中在两种角度上,一种是再一次将各种理解的终点指向基督信仰,另一种是强调人的主观优势的人本主义倾向。存在主义也无一例外地产生了这两种分歧。以西蒙娜·魏尔和加布里埃尔·马赛尔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义主张再一次回归基督信仰,而以萨特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者却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世界荒谬人生痛苦和人的自由选择,突出个体自由,人本氛围浓重。

纵观海明威的小说创作,海明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能够很轻易地感受到海明威笔下的荒诞、孤独、死亡甚至暴力。当人们沉醉在海明威硬汉形象中津津乐道时,那些硬汉们却在虚无的孤独中挣扎。即使在《老人与海》这样的后期作品中,即使海明威已经相对地改变了悲观的创作,读者仍然能够看到桑地亚哥所陷入的一种存在主义环境。老人的世界荒诞,荒诞在他八十四天都徒劳无获却仍将自己困在一成不变的虚无中,似乎应该已经被打击得放弃了,而老人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继续这个不安的不现实。人生是残酷的,老人的痛苦被别人的嘲弄与同情无限地放大,被孤独的身影和不会有太大作为的孩子反衬得无力而渺小。老人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最后的坚持变得无限的苍白。

尽管如此,在欣赏桑地亚哥的性格时我们宁愿颂扬他的坚韧不拔。实际上,早期存在主义文学作品大都是表现荒诞世界中的生活的无意义的。而1946年萨特发表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论著则暗示了存在主义的新动向,作家不再单纯在荒诞的世界里书写无所事事,而是从绝望的世界中寻找希望。在这种氛围下,当我们再次审视海明威的时候,海明威这种贴合存在主义的变化也愈发清晰。海明威在上世纪30和40年代创作的作品紧密地结合他的战争经历和感受,从《太阳照样升起》到《永别了,武器》,无不展示他的悲观与无意义,人的各个层面遭遇到破坏,从肉体到心灵,无不迷惘而孤独,在遇到爱之后会以各种形式无法保持或延续爱的美好。但是当我们再从正面角度评价《老人与海》时,又观察到海明威也在应和存在主义的这种微妙的转变。作品中的主人公不仅仅有一个荒诞的环境,更是一个极端时英勇无畏的战士。存在主义者强调的是人类只有面对极端处境和危急关头,生命的潜能和可能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人的意志和尊严才能充分显现,人类所面临的真正的生存现状也才能得到深刻的反思。而桑地亚哥在自己极端的生存环境中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恶劣的现状与令人敬佩的自信。

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另一文明的口号,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的自由选择体现选择与存在抗衡的痛苦,桑地亚哥的存在与他的坚持深化了这种痛苦。当主人公被放置在这个极端的环境中时,他有充分的自由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选择,而这种自由的选择更能凸显老人现时的痛苦。曾经在年轻时与强壮的黑人掰手腕暗示了老人已经逝去的能力与谋生手段;年轻人曼诺林的出现告诉老人在其他船上年轻人所能争取的岗位对老人是排斥的,老人只能只身一人自己雇佣自己为自己争取生存;梦境中的狮子是老人对自己已不拥有的能力的向往,于是老人选择在此地继续坚持,事实上他周围的环境也不接受老人的任何变化。这种坚持愈发地凸显老人的痛苦,赢得读者的同情远大于对他的敬重。

存在主义文学家还认为艺术家是在创造自己的世界,而桑地亚哥也活在像海明威一样自己的世界中。海明威虽然积极入世,但他的住所却远离人群,海明威看似坚强,自杀却正是他无法面对自己将垂暮的悲凉。桑地亚哥虽然接纳曼诺林,但在真正出海的第八十五天,却让年轻人和他自己各驾一只船,他的世界依然如他所处的环境一样孤独排他,失去妻子一人鳏居;同时,不让别人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有了孩子的帮助,老人与马林鱼的抗衡将变得不刺激,读者也会失去阅读的兴奋。所以海明威残忍地让老人自己去承担一切,来满足作者心中纯男人真硬汉的创作原初心理。老人从周边环境到心中全然孤独。

存在主义文学家小说家也认为艺术的主要任务是提供新鲜多样的环境,让人物超越自己生存的环境,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而桑地亚哥的生活环境恶劣而新鲜,在其他版本的捕鱼作品中,人们都是聚集成一组面对读者的,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借助于其他人才能完成事业。而桑地亚哥却独自一人出海,没有任何帮手地面对一条比自己的船还大的马林鱼和那些吞食马林鱼肉的鲨鱼。老人没有恐慌更没有放弃,坚持让他时刻在试图超越。

海明威的人物塑造是矛盾的,既有恶劣的反人类生存原则的环境描写,又有积极的中心人物创作。而这些则反映出海明威创作的细微转变。《老人与海》创作于海明威创作艺术生涯的晚期,与早期“迷惘的一代”的痛苦迷惘融合而又不完全一致,已经体现出作者在迷雾中有一个光明方向指引而寻求转变的意向。这样,老人比以往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更坚强、更清晰,也更显得夸张。

常规理解中存在主义的虚无经常会陷入一种悲观气氛中,而海明威的存在主义是矛盾的,既悲观无望,又时刻希望建立希望并为此付出所有的努力。当桑地亚哥长时间地打不到鱼时,他已经无法让自己承担这些,可能调整与改变仍然让他一无所获,到那时将是更大的一个打击;惯性让桑地亚哥一直期待或许会有所突破,他生活在一种孤独的气氛中,有别人的嘲笑,老渔人的同情,年轻人的随后离去,孤立的氛围已经让他适应并无法改变。悲观的气氛深沉而厚重。但此时的桑地亚哥并没有像鲁滨逊一样手捧圣经,专心修为,个人是无依无靠的,因此也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创造。因此,桑地亚哥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克己和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在老人从未放弃的追求当中,出现的是一种信仰。他反复的狮子意象是在为他树立信心,重燃青春岁月中的风光美好。老人之所以能坚持到此时此刻也正是在为自己建立一种内心的支持与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他相信自己一定会捕鱼成功,证明自己能通过这种手段生存下去。

《老人与海》这篇中篇小说是存在主义作品中受后期思想影响而展现的文本,一方面并没有完全摒弃存在主义创作的理念,体现了生活的荒诞性和个人自我选择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又有所突破地打破存在主义的悲观理念,为主人公和读者建立起一种勇气、果敢和自信。凭借对自己负责的信念,老人成功地再一次出海。人可以被毁灭,却不可以被打败。凭借这种信仰,老人赢得了尊重,赢得了生存的意义,由此海明威赢得了读者的心。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4.

[2]刘建军.《老人与海》:一部表现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寓言[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2).

[3]刘建军.《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J]..

老人与海的作者范文第8篇

(一)女性与海洋的共生性“海”作为整部小说题目的一部分,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所占的地位及意义本身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从大海这一原型来分析,她代表着人类的母亲。虽然在这部小说中并没有出现女性形象,但是大海这一形象的意义却能够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小说中存在女性角色,这一点在海明威使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对其展开描述的过程中就能够确定。在这部作品中,老人曾经这样来形容过海洋,“她是仁慈而美丽的”,“他一直将海洋称为lamar,那是人们使用西班牙语来叫的一个词,在他们的语气中总是将海洋看成是一名女性”。在很多时候,桑迪亚哥都是依靠海洋来生存的,他通过捕鱼来获取生活所需要的资源,否则他的存在就无从谈起了。按照生态女性主义的看法,自然与女性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结合就是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人们普遍使用大地来象征母亲,同时海洋自身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命的孕育系统,海洋与大地的作用一样,都是用自己广阔的胸怀包容与哺育了世间千千万万的生物。海洋赋予生命,让世界充满了色彩,但是人类是怎样来对待海洋的,笔者在下文中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二)桑迪亚哥对海洋的摧残很多学者普遍都觉得,在父权制的社会中,对于女性的压迫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受到父权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与剥削,并且被放置于边缘的地位,在这些方面,自然与女性都有着相同的命运,即她们都是父权制的牺牲品。恰恰是因为女性和自然之间的相通性,当自然受到蹂躏的同时,女性也受到了奴役与剥削。在这部小说中,老渔民桑迪亚哥被海明威塑造成一个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渔夫,这个老渔夫把自己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了捕鱼上,但是海明威为什么会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就描写桑迪亚哥已经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呢,同时在下文的描写中读者也可以知道老渔夫在过去也有过相同的经历,这些现象难道不是因为海洋对人类的报复吗?在小说中海明威虽然并没有非常明确地提出,但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分析,海边的人们一直以来都是依靠捕鱼来生存的,如果失去了海洋,他们就不能生存。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向海洋母亲索取,从来没有想过关于休渔期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毫不留情地进行捕鱼活动,不断地扩大捕鱼范围,导致了海洋的生态遭到破坏,海洋偶尔也会向人类进行报复。

二、《老人与海》中的女性主义分析

在《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中,还存在另一个让老人不能忘记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就是小孩马诺林。马诺林的形象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形象之一。他属于一个继承希望的人物。在小说中,对于小孩的性别描述是比较模糊的,他本来是一个男孩,但是海明威却将他的思想、语言以及行为都描写成了女孩的特质。首先,在小说中,桑迪亚哥好像不喜欢把马诺林当成是一个男孩子来看。也许只有在捕鱼的时候,小男孩的男子汉形象有所体现,但海明威并没有对其进行描述,而单单是一笔带过,但马诺林的女性形象却非常明显。海明威不留余力地描述马诺林对桑迪亚哥的悉心照料以及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老人对于马诺林真诚的关心以及思念很明确地告诉读者,海明威不单单希望让马诺林成为老人的继承者,同时还为这一角色赋予了其他的意义。笔者认为,老人桑迪亚哥与小孩马诺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师徒,也可以是父子,甚至可以是夫妻或者恋人。马诺林这个性别模糊的人物形象和海明威的幼年经历息息相关,海明威的父母为其灌输了模糊的性别意识,他的父亲常常带他出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而具有女权主义的母亲却刻意把海明威打扮成比他大一岁的姐姐的模样,为海明威穿女性的衣服,梳女性的头型。海明威正是在这种性别概念含糊不清的环境下长大,对于女性自然而然地拥有某种感情,同时这也让他形成了双性视角。其次,在这部小说中,还体现出了海明威对于两性关系的思考。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对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海明威身为当时时代的一员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正如同上文中分析,海明威对于女性具有更多的体验,但是这种认知普遍是伴随着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海明威非常同情那些受到压迫的女性,尽量刻画出她们的不幸,海明威支持女性去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利,在他的作品中塑造出了很多新女性形象;另一方面,海明威又害怕女性主义太过张扬而威胁到了男性的传统权利,这种矛盾是双向性的,不仅是对女性而言,同时也是出于男性的软弱。正是因为这种矛盾,海明威在其作品中刻画了一些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能够很好地和男性融合。所以,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刻画出一个具有女性特征的马诺林和老人和谐共处,正是处于他本人对于男女之间关系的体验。最后,从《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整体结构来看,马诺林的角色作用还可以与老人的角色进行互补,在桑迪亚哥身上所缺少的东西读者都能够从马诺林的身上去挖掘。老人没有后人,也没有妻子,而马诺林很好地补充了这些角色;当老人需要与人进行沟通或者需要受人照顾的时候,马诺林也进行了补充;在老人捕鱼的过程中需要有人帮忙的时候,马诺林是最好的人选;老人的坚强中带有一丝温柔,而马诺林充满温柔的感情中也略带了一丝坚强。海明威还在小说结局的地方巧妙地描写了一位女游客,从而带给读者非常强烈的心理暗示,这一女性人物的出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小说中仅仅使用了几句话对其进行了描写,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体现出了海明威的良苦用心。海明威笔下的女游客这样说到,“我过去没有见过鲨鱼,不知道鲨鱼有这样好看的尾巴”。这正是画龙点睛之处。海明威借助女性的赞美,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肯定了老人努力的价值,同时透过女性的口吻来对老人的形象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两性关系中,海明威试图寻找男与女性认可之间的平衡。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