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顾城远和近

顾城远和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顾城远和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1篇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文坛新兴的一种新式诗歌体裁,也渐渐风行为一种独绽枝头的奇葩,一种流派。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顾名思义,朦胧诗以其婉约含蓄、清新靓丽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多富于象征写法,以意象的模糊性与意境的存在性、形式与内容的相互矛盾性而擦出火花,引领于大多数现代诗爱好者心目中。

朦胧诗的代表作家有海子、顾城、北岛、舒婷、于坚等。虽说是同出一辙的朦胧诗,但他们的诗各有风韵。读起来虽不平仄相对,也不一定串联和谐,但大都彰显出朦胧诗最本质的特点,达到了诗体本身的目的,实现了作为一种基础文体的最终价值。

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一派略带湿意的潮春海景图为背景,补充以平民生活最原始、最古朴、最天然浑厚而又琐屑的生活细节为血肉,以寻找向往的理想精神家园的情愫为经脉贯穿全诗,于浅显中渗透深刻。同样,舒婷的那篇脍炙人口的《致橡树》则以暗喻的修辞和第一人称的叙述和抒情,缔造了坚贞的爱情佳话。还比如顾城的《一代人》《近和远》都寥寥数十字,却揭示了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情状下深受时代影子触染的年轻人的觉醒,叛逆的心理状态,及“寻找光明”的情感构图,包括人心之间无情与冷漠压抑下的洪荒场景与世态炎凉。

一方面由于艺术构思和抽象效果的需要,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社会制度的对知识分子激进的扼杀和自由的剥削,迫使这些朦胧诗在实现“模糊中清晰诗的轮廓”的基础上也做到了半遮半露、半虚半实的隐匿。隐匿起诗人真实的意想,不然为什么海子、顾城、三毛这些优秀的诗人过早地陨落,而且都是自杀?不然为什么当代诗人都被灌注上了“穷、酸、颠”的字眼?诗是朦胧的,是邪恶的美好,但是这些诗人的下场却是明明白白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是社会的人心惶惶和对信仰规律的背叛,更多的还是无力的怅然,内心的孤独和悲哀。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2篇

我的童年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没有零食,没有玩具,也很少有课外书,更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的网路和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于是,闲暇时间若能借得一本课外书,便成了我童年时代最大的快乐。

还记得我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向同学借来的舒婷的诗集――《双桅船》。一读到这本书,我便被舒婷诗文里那精美的语言、新颖的构思和富有浓郁的抒情特色所折服。接下来的几天我便废寝忘食,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之所以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一是着实喜欢书里的内容,再就是借书时,同学向我规定了还书的期限。

舒婷的那本《双桅船》还给同学了,但是,舒婷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却让我念念不忘。我常常想起书中的诗句:“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却不容我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遗憾的是,《双桅船》中那么多感情细腻、意境优美的诗,我s没有一首诗能够记得完整。

我将这个遗憾告诉爷爷,爷爷笑着说:“傻孩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书可以把它抄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反复品读,而且也不会遗忘。”爷爷说完后走进他的书房,拿出一摞很陈旧的笔记本递给我。我拿起一本翻开第一页,只见爷爷用很工整的蝇头小楷写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再往里翻,依然是工整的蝇头小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原来,爷爷曾经用心地抄写过那么多书。我敬佩地看着爷爷,爷爷笑了,轻轻拍拍我的头,说:“孙儿啊,努力学习,何时都不晚。”

一个周末,我从同学手中借来一本《顾城的诗》,拿到书后,我几乎没有离开桌子,将整本诗集抄完后还给同学。从那以后,每当借来新书我都会把它抄下来,虽然后来新华书店、图书馆渐渐多了起来,借书、买书方便了许多,但是,我还是习惯于坐在书桌前,对着散发浓浓墨香的书卷抄书的感觉,也习惯爷爷一边看我抄书一边指点我写字的感觉。

后来学业忙了起来,再后来进城参加了工作,我便很少再有时间看课外书,也几乎告别了抄书的日子。

上个礼拜天,我去朋友家做客。走进客厅,只见朋友的父亲正在教他女儿写字,走近一看,原来朋友的女儿正在抄写舒婷的诗集――《双桅船》。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3篇

学生Show 1

距 离

陈书彦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1)班

连绵的细雨,自上而下,串成一条条晶莹的线,我知道,那是天与地的距离;萧瑟的秋风从远处吹来,漫过大地,摇落一片片憔悴的叶,我知道,那是夏与秋的距离。站在窗边,看着你那被雨雾模糊了的频频前倾的身影,我却不知道,何时我们之间也有了无法逾越的距离。

记忆中的你,总是留着干净的平头,带着腼腆的笑意。你大我七岁,却总不厌其烦地带我玩。每次听到你上楼回家的脚步声,我便会从家里跑出来,接着“砰”的一声把妈妈的叮嘱关在门内,拉着你的手下楼。夏日里,我们几个孩子爱捉蛐蛐,我总爱拉你一起,那样,我便会成为捉得最多的那一个。而你,却总在捉住蛐蛐之后,又将它们放回。你说:“蛐蛐的爸爸妈妈找不到它们会着急的。”我恍然大悟,用力点着头,跟你一起将那些蛐蛐放回。夕阳斜斜地照过来,你的影子缓缓地覆盖在了我的影子上,没有一丝距离。

……

前些日子你回来了,说中午请我们一家吃饭,我乐得在床上连滚三圈,左思右想不知带什么礼物给你好,毕竟自从你大学毕业我们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了。最终,我决定带上一瓶奶奶酿的糯米酒。

来到酒店内,我才发现来的人很多,而你是满脸的老成和疲惫。看见我你笑了笑,却又立即转过身与旁边的中年男子继续搭话。在我失落的等待中,宴会开始了。你一杯接一杯地敬酒,又是“李局长”,又是“张董事”。看着饭桌上迅速减少的茅台酒,再看看手中那瓶满满的糯米酒,我突然想起那个微醺的下午――奶奶不在家,我拉着你去偷喝糯米酒。我喝了一杯,甜甜的糯米酒香立刻沁入心底。于是我忍不住想再多喝一杯,却在刚刚触到酒瓶时被你制止了:“少喝多知味,酒喝多了是会醉的。”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你当时严肃而认真的表情,可抬眼间却又看见你写满醉意的脸。今天的你是否已被这世上的“甜酒”灌得迷失方向了呢?

你又敬了一圈酒,突然停下手,指着服务员刚端来的一道菜说道:“这是醉烧野鸽,味道特别鲜,你们都尝尝!”你的话如利剑一样一下子击碎了我脑海里那些童年夏日里的美好回忆。我看着那碗白色的汤里时隐时现的鸽头,突然有一种想吐的冲动。

……

不知何时,宴会散了。我默默地将那一小瓶糯米酒放在桌上,它的旁边是已经见底的茅台酒瓶――这两只酒瓶之间似乎有着我望不穿的距离。楼下,你忙着在雨中送客。看着你嘴角弯得越来越大的弧度,看着你频频弯曲的身影,我突然觉得你的形象变得越来越模糊。一种难以望穿的距离模糊了我的视线,阻断了今天的你与童年的你在我记忆中的重合。难道这仅仅是时间挖成的壕堑?

――我实在说不清楚。

【品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能是宇宙间最遥远的距离,而这种距离只能通过心灵去测量。本文作者通过几组典型画面的呈现、饶有意味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绘将人与人之间常人难以察觉的距离感表现在读者面前。在作者笔下,社会这一巨大的染坊将一个昔日纯真而富于爱心的少年濡染成了一个多面的、有些势利的社会动物。或许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却难为一个单纯得一尘不染的孩子去接受。读完此文,不由让人产生“人又少了一个”的感受。全文文笔清新,带有一种伤感的诗意。

学生Show 2

距 离

仇 越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三年级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这首小诗《远和近》仅用六句话便形象地描绘出人与人之间隔如霄壤的距离。这咫尺天涯的距离是无数现代人的无奈。

许多人不知道对门邻居的姓名籍贯,从未与打扫小区的环卫工打过招呼,甚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每个人都披着一件冰冷的铠甲,用冷漠的面具隔开彼此心的距离。当“宅男”“宅女”成为流行,当“天涯若比邻”成为故事,当救人先讲价捞尸还要钱不再是新闻,我不知道再去哪里寻觅温馨的桃花源。难道“构建和谐社会”永远只能是一句口号吗?

古有“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说――情意让“千里”失去了距离,那股浓浓的温情依然温存着千年之后的我们。而如今,鼠标轻轻一点,便能飞越千里,无须忍受鸿雁传书的漫漫等待。可我们却常常懒得发出一声问候。“比邻若天涯”成了现代社会的通病。

距离的产生源于人们的不相惜。张爱玲曾写道:“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间,时间的无涯的荒原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这种妙不可言的缘分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吗?因此,怀着感恩的心,怀着怜惜之情,珍惜每个相遇的人,不辜负上辈子五百次的回眸换来的擦肩而过。这种相惜便能拉近我们的距离。

其实,有时一个微笑便能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到最短。2004年冬,美国一名持枪抢劫者被警察逼进一居民区。他闯入一间屋子,用枪口对准背对着他插花的女孩。女孩被惊动,转过身来却笑靥如花――原来她是位盲女。随后她真诚地与他交谈,邀他赏花。男子最后叼着一朵花被警察带走。我想,如果我们对那名男子少一丝冷漠,多一些微笑,他也许就不会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你注意到了吗?我们在人群中行走常常面无表情,偶尔露出微笑也是因为遇见了熟人而勉强为之。那短暂如流星的微笑,何以温暖我们的社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咫尺间的距离有多长,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两极的距离有多短,比我们想象的要短。爱与微笑,会缩短甚至消除所有的距离。仅仅是行车时的一点礼让,就足以拉近距离;仅仅是迟到后的一声“对不起”,便足以消除隔阂;仅仅是分别后的一句问候,也能使天涯若比邻……不需要太多的付出,我们便能告别顾城诗中那种“人离得很近,心离得很远”的尴尬,就看你愿不愿意做出这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付出了。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4篇

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如果我们能够把久经岁月磨炼至今仍绽放出夺目光彩的古诗文名句镶嵌在作文中,定能增加文章的思想内涵和语言文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笔者介绍一些使用名句的方法:

一、以名句为题,画龙点睛

巧妙地运用言简意赅的名句作为文章标题,能让自己的作文题目一枝独秀,获得读者青睐。

如以“少年心事当拿云”“不畏浮云遮望眼”为题,远比“谈志气”“人要有远见”这样的题目更形象,更具韵味。再比如标题“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青山一道同风(云)雨”“草色遥看近却无”等都是引用或化用名句为题的。

二、以名句开篇,先声夺人

开篇引用古今中外哲人、名家的箴言睿语或丽词名句,能使文章收到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

如文章《扬州,别哭!》的开头:“‘暮色渐起,戍角悲吟。’扬州啊,你为何苍老了容颜?‘春风十里扬州路,最美烟花三月天。’扬州啊,你的烟花怎么未开?也许,这由不得你,你只有含着眼泪承受铁骑的践踏,只有用残垣断壁控诉那些忘记自己的人。”这一开头引用名言,将古诗意境融入篇中,以浓郁的情感打动读者,极具感染力。

三、用名句议论,形象深刻

将一系列形象而富有意蕴的诗句引入议论,多角度阐述论题,使文章思想内容更加深刻。

如文章《浅阅读与深阅读》中的片段:“深阅读中,你可以品味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苦;可以体会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伤;你可以感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愤慨。”作者引入三句形象化的诗句,多角度地阐述深阅读带给人的不同的情感体验,深刻地论述了深阅读的意义。

四、用名句抒情,热情洋溢

叙事写景类文章中,引入名句写景、抒情,在增加画面感的同时,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抒发作者的情感。

如文章《家乡的三月》,为了突出江南三月独特的魅力,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个名句,画面鲜明,情感浓郁,有力地渲染了家乡之美。

【思考一下】

1.请参照下面的文字中画横线的句子,仿写句子并填在空白处。

中国文化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比方说,有“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又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有“威武不屈,富贵不”,又有“好汉不吃眼前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难说谁对谁错,应该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走极端。

2.为下面的文字补写一个开头,要求使用一句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根本,守住根本,则立人治国就有了原则与基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曾几何时,老实与愚笨画上了等号。“老实”“本分”这样的词放在当下已经有了贬义色彩。人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孩子:“‘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做人处事头脑要放聪明,不要太老实。”于是,老实人渐渐销声匿迹,而“聪明人”的身影活跃在社会的每一处。

3.请以“潇洒”为中心,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排比的手法,且引用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文展示】

张开双臂,拥抱自然

广东一考生

“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现代社会,人们打开电视,便可知明日天气;轻点鼠标,便可知生物种类。但朋友,可不可以暂时放下手中的手机,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呢?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约翰・堂恩在《祈祷文集》中写道。人类从远古的人猿走来,依自然而生,傍自然而活。可以说,我们,便是大自然哺育的儿女,大自然精妙的艺术品。而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在人类与自然间筑起了一道墙,人与自然似乎很“远”,但其实不过一步之遥。

古人很早就开始拥抱自然,为现代人做出了表率。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悠闲,令人赞叹;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令人欣赏。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有千万“驴友”身体力行,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村上春树通过日复一日的长跑从大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灵感。穿上跑鞋,不必有过多烦虑,便可以跑步去拥抱自然;戴上耳机,不必在意世俗纷争,自己便是自己世界里的神。只要我们有亲近自然的心,那么张开双臂,拥抱自然,真的不是一件难事。

拥抱自然,为的是收获一份恬淡,感受一份幸福。看天光云影,测阴晴雨雪,也不必在乎难逾目力所及,因为目力所及之处,也不一定为风光最美之地。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即为一种“小确幸”。这种小小的确定的幸福,又哪能是独坐家中所能感受到的?

顾城有诗:“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其实我们拥抱自然,又何必知道花鸟之名呢?细听鸟鸣婉转,静闻花朵香气,这一切,不就已经很美好了吗?草长莺飞,云卷云舒,大自然自有其美妙之处;枝叶枯荣,四季更替,大自然自有其生长规律。只要有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何处不美?自然何时不美?

诚然,自然虽美,但我们也要珍惜爱护,切勿让伸手可及的美变得可望而不可即。去年的“APEC蓝”让我们看到政府治理环境的决心。我相信,我们拥抱的,一定是一个纯净无瑕的自然。

“天人合一”一直是我们提倡的境界。朋友,请暂时关掉电视,请缓一缓点击鼠标的速度。张开双臂,拥抱自然吧。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古诗词 阅读 备考

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和高考备考经验,我认为,如下原因阻碍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理解。

一、古今语言的差别

古典诗歌是特别是格律诗,是高度浓缩的语言,它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再现古诗的意境。而且为了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有时候还会语序倒装。这样,就等于在学生和古诗之间横着一条巨大的语言鸿沟。例如:

寻陆鸿渐不遇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一句,从全诗的整体语境理解,应该是“虽然陆鸿渐只是将家迁到了城墙边上,但我还是要经过一条很少人走的小路才能走到周围种着桑麻的他的家”,这样才有隐士味和田园风。学生常常无法补充完整这个语境,也无法将这两句有机联系起来,而是直接将第二句理解为“一条小路延伸进桑麻丛中”,这样,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就无法将“野径”“桑麻”这个意象跟陆鸿渐的隐士形象结合起来,解题得分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又如:

题葡萄图・徐渭(明)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有些同学问,古诗文当中不是常常进行句式倒装吗?我为什么不能将“啸晚风”理解为“晚风呼啸”呢?的确,这里是语意倒装,但是状语后置,而不是主谓倒装。因为整首诗是抒写诗人半辈子不得志的愤懑但又不想俯就的狂傲。如果解释成晚风呼啸,顶多是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写诗人当时的处境或者衬托坚强的人格,就没有那种狂放不羁的狂傲之气了。

由此,我们发现,习惯了白话文阅读和表达的学生,对这种比文言文还要浓缩的诗歌语言一时间找不到感觉。以上两首诗已经算比较通俗浅白的了,但是学生读起来还是有障碍的。

从学生阅读时所产生的问题看,要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觉,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意识,以整体阅读带动细节阅读。

像《题葡萄图》一诗,从题目可得知这是诗人在自己作的画上题的一首诗,所以“笔底明珠“应该是指这幅葡萄图,“无处卖”是指无人欣赏,回应第一句的“落魄”,不难理解诗人的怀才不遇,半生潦倒,以至于后面的“闲抛闲置”,抒发的都是愤懑之情。所以“啸晚风”自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晚风呼啸”。在这种整体阅读的背景下,学生就不会轻易卡在某个语句里面出不来,文字省略的,语序颠倒的,都可以借助这种整体阅读的背景,用想象去补充与调整。

二、南北气象的差异

对于南方的学生来说,南北文化的差异无疑是横亘在他们与古诗之间的一座大山。古诗里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这里写的“东风”是什么风?这对自小生长在中原地区的学生来说很好理解,因为根据气候的变化,中原春天吹的就是东风。可是,在岭南地区,春天吹的是偏南风,既温暖又湿润。我们把这种又暖又湿又闷的天气叫“回南天”。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岭南地区就不是很明显,不是很热,也不会很冷。所以像“月落乌啼霜满天”(唐,张继《枫桥夜泊》)这样的诗句,学生会以为在写冬天,在他们的印象中,岭南一个冬天也不知能不能下两次霜。像这些对中原地区的同学不需要解释的自然现象,到了岭南地区的学生这里就成了一种陌生的知识。

南北文化差异,使学生在阅读古诗的时候,总是有一层隐形的隔膜。跟中原地区的学生比起来,他们没有那种“土生土长”的亲切感,天然的语感很差,

因此,对南方的学生,我们要多下一些工夫。我和学生大概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三、古今文化生活的差异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人们的文化生活已经天差地别。比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捣衣”,由于生活的现代化,很多学生并不曾见过这样的洗衣方式,也很难理解到浓缩在天下母亲、妻子这个动作细节中的浓浓的思念。又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五代,李煜,《相见欢》)中的“登楼”,在很多诗词中都有这种意象,它实际上就是古人登高抒怀的一种具体方式。很多学生也不明白为什么古人一难过就要登楼,他们一难过估计就去K歌去了。我们让学生摇头晃脑地读背,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其中深意,到了高中,也依然很难在诗歌鉴赏题目中取得很好的分数。

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学生深入中国的历史生活。让他们多读历史小说,读有丰富生活细节的历史著作,多读诗词,甚至多看历史剧也是好的。像《诗经》《史记》,黄仁宇、柏杨和吴思的书,多读读,对积累历史文化知识有很大帮助。

四、学生与自然的疏离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6篇

如今四年的大学生活也接近尾声,整理家当,离开宿舍是每一位毕业生离校的必经过程,也是最容易伤感和怀念的时刻。四年的点点滴滴都无声地躺在柜子里、书架上,静待人们去发现、回忆,感慨时光的飞逝和岁月的美好。杨万里一个人把四年间的所有获奖证书和奖杯收拾妥当,小心翼翼地搬去自己的工作室。奖杯很重,捧在手里沉甸甸的。这重量也承载了杨万里四年来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

“其实我真正开始做产品设计是从大二开始。”杨万里牺牲了大二整个暑假换来了“小小搬运工”和“漂浮的瑜伽球”这两件作品。从概念到实物耗时3个多月,虽然是和另一位同学合作完成,但对于主设计师杨万里来说,创作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杨万里的作品普遍都是以创意解决生活问题为主的设计,“小小搬运工”和“漂浮的瑜伽球”也不例外。小小搬运工是为儿童设计的一把椅子,兼具收纳和移动的功能,孩子们可以随意地把椅子和玩具带到任何地方。漂浮的瑜伽球是一个可收纳瑜伽球的金属凳框,提取中国古代圈椅的造型特点,再现中国文化DNA,并结合现代艺术手法设计而成。杨万里希望借此产品提醒现代人在坐得舒适的同时也不忘记运动。这两件作品分获第五届“为坐设计”大奖赛金奖和铜奖,此外,小小搬运工还入围2013年iF概念设计奖全球三百强,并获邀参加2012年意大利米兰家具展。

米兰家具展被誉为世界家具设计及展示的“奥斯卡”与“奥林匹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每年米兰家具展都吸引着无数设计师的目光,也几乎所有设计师都梦想自己的作品能登上这个世界级大舞台。2012年4月,米兰家具展上获邀的50位中国设计师中,不乏像澳珀家具董事长兼首席设计师朱小杰、木码设计创办人侯正光等这样的著名设计大师,还有YANG DESIGN设计总监杨明洁、品物流形创始人张雷等中国新锐设计力量。杨万里作为唯一的在校学生受邀参加米兰家具展,小小搬运工被搬上了国际展场。

“做设计和其他任何事情都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奋。设计贵在思考,其实真正的设计师之间比拼的不是创意,而是设计思想,而思想是需要沉淀的。”杨万里说他时常会审视自己过去的作品,只要发现不足就会去修改,“这是一个完善、学习的过程,每一次‘复习’都会得到新的体会。”在今年的毕业设计创作上,杨万里做了两套系列作品,一套以实物的方式展示“云系列”,另一套以版面的形式展示效果图“无意识设计”。其中,“云系列”中“天上・云间”骨灰盒最引人注意。

“死亡”是一个凝重而严肃的字眼,所以,在杨万里提出这个毕设提案时备受争议。虽然老师们都觉得话题很好,但仍然心存疑虑。“我觉得人固有一死,终将面对,既然不可回避,为何逃避?”经过杨万里长达一周锲而不舍的游说,提案终于通过了。

“天上・云间”的设计来自于著名诗人顾城的《远与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当小孩子问起“妈妈,姥姥去哪了?”此时母亲可以很浪漫的和孩子讲述――“去云里了,她住在天上”。每个人“临走”前都不希望自己的离去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带来伤痛,既然伤痛在所难免,为何不让伤痛来得更缓和、更浪漫一些。杨万里介绍说:“现在市面上的骨灰盒普遍都是在深色木料上雕龙镶凤制成的,除了让人觉得俗气肤浅外还会给人一种很凝重的感觉,它的功能加上略像棺材的外形使它成为了一件让人敬而远之的东西。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家庭因为对逝者的思念会把骨灰盒放在家中,思念的同时却又觉得忌讳,这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而“天上・云间”以洁白的云为载体,赋予其骨灰盒的功能,让死亡多多少少变得浪漫了一些。“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解决功能问题的设计,它转化了人们对死亡的观念。《云系列》中的其他几件作品,均是以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或问题,将其放大并赋予浪漫的情感元素为主设计的。”

今年是广州美院工作室建设改革第三年,各个工作室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特色也愈发明显。生活设计工作室的老师磨炼介绍说:“‘低技术、高情感’是本届毕业生作品紧紧围绕的设计方向。从杨万里的作品看,骨灰盒这个看似忌讳的话题,却透着学生对于人本的关怀和友善的思考。死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话题,但怎么样将失去亲人与思念亲人之间建立起联系,杨万里同学做了较好的解答。”近年来,随着多媒体器材(如iPad等)的普及,使创作的使用和表达更加丰富,学生在思考毕业设计的时候也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材料。“技术和材料还是相对表象的东西。”磨炼说:“表象的东西其实也都是为内核服务。如果回归到设计的本质,100个人会有100种解读,但有些核心问题是不变的,即:尊重环境、尊重‘人’,尊重知识,尊重文化。工业设计发展至今,设计师对环境的重视、对人的理解、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对可持续的理解、对思想文化观念的理解等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同。”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王朝闻;美学思想;艺术真实;生活真实

相对于生活真实和科学真实而言,艺术真实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王朝闻先生在其著作《审美基础》中说到,“理解‘艺术的真实’一语,可从下列两方面着眼:一,形象对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不是引得起真实感?二,形象所暗示的思想是不是具有真理性?”王朝闻先生的思想作为传统的美学思想,什么样的艺术形象可以算是具有真实感?怎么样让作家笔下的艺术形象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1 什么是艺术的真实性

王朝闻先生是这样定义“艺术的真实”一语的,艺术的真实可以从下列两方面着眼:“一,形象对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不是引得起真实感?二,形象所暗示的思想是不是具有真理性?”[1]在实际的写作当中,已经在对作品的鉴赏和评论中,“真实”可以算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我们常常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评语:“这篇文章写的很真实,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或者“这篇文章写的并无半点科学依据,这样胡编乱造写出来的文章,实在是不可信”,等等诸如此类的语句。艺术真实的问题并不是现如今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了以后才提出的,其实早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庄子就提出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着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行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2]

2 艺术形象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

艺术形象要想发挥积极作用则应该自然朴实,无须刻意“复归于朴”。有些刚会说话又颇有自尊心的孩童,你要抱他,他偏不让你抱,你说不抱吧,他又偏又要你抱。从成年人的角度看来,这是很不自然的。但从孩童特定的心理来看,这也许才是很自然最真实的。人们照相,谁都要求神态自然而不愿意故意做作。但其结果,往往因此反而显得装腔作势,很不自然。作为拍摄对象的人,本来也许并没有想笑的感情,但轻易接受了照相者那“笑一笑”的要求而笑起来的时候,其表情是越看越不自然,反而会令人觉得可笑。即使照相者不向拍摄对象提出“自然一点”的要求,当对象意识到有人要给他照相而企图显得自然一些的时候,他自己那应当自然一些的警告自身,已经成了一种神态更不自然的心理刺激,结果在仿佛自然的神气中流露了不太自然以至很不自然的特征。

艺术既然是人创造出来的,是人对生活的反映的产物而不是生活自身,倘若要求它完全摆脱人工气息而达到“复归于朴”的境地是很难做到的,也许是根本做不到的。明人杨慎“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真”的名句表明,是以“会心”的感受和“巧手”的表现为条件的。真山水看起来如画,画中山水看起来似真,这“如”与“似”两个字用的可以说是很有分寸的,体现了艺术形象与生活现实的依赖关系。杨慎提出的这一美学原则甚至也可用来认识并不故意掩饰其假定性的园林设计的美,即在由人工造成的不自然中现实着自然,而不是仿佛强制观赏者相信对自然的摹仿或剪裁就是自然本身或它的全部。再这样的主张指导下设计出来的风格,才是自然的而不是矫揉造作的。

艺术形象只有当既有夸张又有舍象时,才会有动人的持续力量,才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舍象,是概括的一个方法,概括是通过舍象来达到缩小内涵,扩大外延的,舍象时概括的具体化,概括的过程就是舍象的过程。人们接触客观事物时,注意什么或什么引不起注意,都不能不带主观性。当艺术家所注意的特殊点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艺术创作力,就成为形象再现或表现的着重点。这就是说,当感受过程中的注意点,在构思过程中成为再现或表现的着重点时,艺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已经不能不带反映什么与如何反映的主观性。当主观性作用于艺术形象的特殊点时,既可能妨碍又可能形成艺术的真实。不论艺术形象的“写实”程度如何,即使是工笔花鸟,都不能不有所夸张和有所舍象。“成功的漫画的虚构性表明,合理的夸张是它得意感人的生命力所在。成功的戏曲的假定性表明,相对意义的抽象和夸张一样能够给观众造成真实感,可能显示着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 [3]。倘若因为反对抽象派而把艺术思维相对意义的抽象都一律反对掉了,这就正如说形式夸张的一切漫画都是对现实的歪曲那样是荒唐的偏见。

3 艺术形象对假与恶的批判

艺术形象并不是简单的对生活形象的理论图解,如果这样的话,艺术形象就会丧失本身的个性。艺术美的前提不仅是善,也是真(即真实感)。艺术积极的社会作用不仅在于它有理论和伦理的价值,而且对于和真与善相对立的假与恶的批判,在艺术里应当是自然地通过美的艺术形象来体现的。也只有当艺术创造性地,同时也是真实地反映了生活,譬如说既令人信服地再现了生活的现状,也预示着客观现实发展必然的未来,艺术才是拥有与审美作用相一致的认识作用。相反,某些貌似善良的东西,怎么可能经受认识的检验?《红楼梦》里貌似正经的贾政体罚儿子宝玉的行为,曹雪芹在描写他时并没有特别直接说出他的虚伪,但形象自身却能使读者分明察觉他那言行的伪善。贾政自己也许并不自觉,但他这次发火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讽刺。贾政的行为暴露了他那性格中的丑陋方面,但就如何暴露丑陋的艺术形式来说,却是有真实感和美感的。

由张艺谋导演制作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借助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当时封建制度进行了抨击。这部电影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在改编过程中,张艺谋将苏童的阴柔细腻转化为一种烈――刚烈,壮烈,惨烈,大开大阖,波澜壮阔。苏童的故事留下来了,而气氛全变了。白描式的,婉约的,内敛的江南风格,变成了冲突激烈的西北豪情;江南阴柔腐朽的陈家花园,搬到了西北山西气派的乔家大院;娇小任性的颂莲,变成了高大刚烈的巩俐。张艺谋以独立的导演审美情趣来割舍着小说,他先是剥掉小说的衣服,再是削去其肌肉,最后只留下一个骨架,然后再重新赋予新的肌肤和生命。无论是四姨太颂莲,还是二姨太卓云,三姨太梅珊,甚至丫鬟雁儿,所有的纸上美女,到了电影里就变成了血肉之躯,但是她们的命运却都像美丽的蝴蝶一样,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摧残――都是短寿的。颂莲的反叛和好胜性格,终使她败在深谋远虑,笑里藏刀的二姨太手里。家庭中的争宠风波,导致女侍冻死,三姨太被逼疯并终被“家法”吊死。旧中国妇女的种种命运,都在这个陈家大院里被浓缩了。电影里面最鲜明的道具莫过于一排排大红色的灯笼,灯笼,本是驱散黑暗的明亮,却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而家庭,本是和睦温馨的栖息之所,却成了勾心斗角的杀戮之地;雪地,本是纯洁祥和的平静,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戏子,本是优雅唯美的象征,却成了世俗宗法的牺牲。导演通过一个个鲜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年代对人性的摧残。

顾城的诗《远和近》这样写道: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同时还讲到了距离,两种遥远。一个是距离的遥远,但是却是心心相印,例如云和人之间;还有一种,是心与心之间的遥远,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心与心之间却是遥远的。这或许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触不可及的无奈吧。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感悟,会让人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而也只有对生活进行了反思,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才能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朝闻.审美基础(上卷)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31.

[2] 庄子,孙通海译.庄子・渔父 [M].中华书局版,2016:207―208.

[3] 王朝闻.审美基础(上卷,审美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243.

顾城远和近范文第8篇

其实诗歌教学就是如此,要让诗歌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学诗的快乐。如果有了快乐的起点,那么再去学诗,路途将不再曲折。

一、审视诗歌:生活体验的升华

学生读了许多的诗,可能一直不知道诗歌究竟是什么,我想这种疑惑从一学诗开始就已存在。我要告诉学生的是:诗歌是最个人的,最具灵性的文学样式;它来自诗人的生活体验,是他借日常生活的启迪喷发的一种情绪;它是鲜活的,它浓缩了诗人对生活的点滴记录;它是感性的,它积淀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体验。我们从一行行文字中不难看到诗人的心灵轨迹。为什么千百年来诗歌延绵流传呢?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背诗呢?只因为这些存活了许久的诗歌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最细小的感触,一片叶子,一朵浮云,几声鸟鸣,几缕炊烟,它揭示了生活中一切美好存在的价值,承载了诗人对人类对世界最深刻的体验,因而它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诗歌,就是在解读中升华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

艺专学生最需要的就是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力,对美好事物的感悟力。但艺专的学生们患了一种“生活体验缺乏症”,反映在语文学习上,最突出的是思维简单、思想贫乏、表达不畅、文字不通,反映在专业学习上,他们对艺术的敏感度低,领悟力差,对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一片懵懂。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视而不见,他们的心是充满倦意的,是苍白的,所以他们无法读懂诗歌。那么,我可以说诗歌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诗句的引领下唤醒自己沉睡的灵性,去关注自己的生活,培养自己对世对事对人的敏感直觉和真诚的关怀。我想,诗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告诉学生诗歌是什么,它就是你的生活。

二、解读诗歌:生活体验的咀嚼

诗歌摆在学生面前,学生读不懂。不知怎么读,也不知读什么,这两个“不知”让学生与诗歌的距离渐行渐远。

其实诗歌的解读方法有多种,选择最贴近心灵的方式也许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整体着眼,培养他们对诗歌的悟性,寻找对诗歌无穷韵味追逐的乐趣,在对诗句的咀嚼中咀嚼生活的原味。

以诵读的方式解读诗歌。诗要多读,读多了就会逐渐地积累对诗歌的感性认识,诗歌的面孔就不再陌生。诗要美读,带着情感读,配着音乐读,让语音与乐音互相交融,让胸中的情感如音乐般肆意流淌。我的诗歌课有时会上成诗歌朗诵课,在教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集中了同一首诗歌的不同的朗读版本与学生一起欣赏,继而由我范读,再让学生试读,在一次次听读中,把握语调、语气、语速,从最初的低沉哀婉到激愤急迫再到后来的开朗欢笑,语速由缓慢到急切再到明快,这种反复的听读自然地让学生浸润在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里。

以影像的方式解读诗歌。影像对学生来说更为直观、清晰,而诗歌的意象本来就是一幅幅美好的画,诗歌与影像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互解的。影像法学诗更具操作性和创造性。美术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以画解诗,将自己对诗歌的解读用不同形式的画表现出来,允许多元,真正地体会“诗中有画”。《沁园春•长沙》一诗学生是以国画进行解读的,画面构图严谨,色彩活脱,人物传神,颇得诗歌神韵。舞蹈专业的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与诗歌的背景下编舞,以肢体语言解读诗句。不仅如此,我还尝试着让学生用拍摄语言MV,从画面的剪接,镜头的运用,音乐的配合,让学生调动他们的经验,融合对诗歌的体会,描述出他们脑中的影像,这种创造性的解读更是一次美妙的享受。《再别康桥》一诗被学生分解成数十幅画面,而画面剪接的流畅让我惊讶。

以专题研究的方式解读诗歌。以诗解诗,以史解诗,以人解诗,让学生看到的是诗歌的学习链条,而不是单个的孤立的一首诗。每次学习当代诗,我都会介绍更多的当代诗人及其作品,开列阅读书单,开设当代诗鉴赏课、诗歌写作课、诗作交流课,让舒婷的一首诗变成一次“当代诗歌鉴赏与写作”专题研讨;学李清照的《一剪梅》,我给大家讲我所知道的有关愁的诗,有关愁的意象,讲南宋的历史,李清照的故事,与李清照风格接近的词人,讲南宋其他的词人,这样的课,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打通了诗歌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一首诗,学生更见诗歌的瑰丽,看到诗歌世界的博大,从而诱发学生读诗学诗写诗的兴趣。

解读的方式是多元的,但读些什么呢?读语言,读空白,读情感。

诗歌的跳跃成句,独立分行,诗句的凝练,语义的多维都让诗歌处处留白,这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这些留白对学生来说既是疑惑又是诱惑。诗歌的解读是建筑在个性体验和独特的感悟上的,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有限的,积累也不够丰厚,他们经常会有读不懂的疑惑,若讲授者以精细的讲解填充了这些空白,无疑损伤了学生探究的乐趣,这些探究正是诱惑所在,学生以带有自己生活烙印的想象不断地填充着诗歌的空白,他们这种不同角度的,甚至是不成熟的解读将丰富诗歌的内涵,膨胀了诗的生命,这种二次创作使诗作有了新意义,而学生也在这种创作中获得了一种成功的快乐。我鼓励学生“瞎想”,诗歌的空白越多,想象的空间越大,顾城的《远和近》才四句诗,学生却与我聊了一节课,谈孤独,谈爱情,谈友情,谈人与自然,我只是在一旁点拨,未下任何定论,我告诉学生,这个空白将永远存在,等待着他们以后在不断的体悟中继续地填补。诗歌在我们的肩上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这翅膀把心的舞台变得更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