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实的生活

现实的生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现实的生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1篇

2、为什么别人把你看成学生,不是因为你长得小,而是你穿的土。

3、不要再说怜悯什么弱者了,在这世界里,弱者就是要被强者践踏的。你,要么被践踏,要么变强大。

4、失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也不是当初了。

5、生活总是喜欢逗弄我们。在你绝望时,闪一点希望的火花给你看,惹得你不能死心;在你平静时,又会冷不丁地颠你一下,让你不能太顺心。

6、我不再喜欢你了,我不会再希望和你重归于好,不再深夜想你到失声痛哭辗转难眠,很高兴与你相遇,但你也已经走出我的生命里。

7、如果你真的想要做好一件事,全世界都会为你挡路。

8、希望你能遇到一个对你心动的人,而不是权衡取舍分析利弊后,觉得你不错的人。

9、想了一千个关于夏天美好的句子,都不及这刻恰好吹来的风,落下的树叶,还有温柔的你。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个人;实践;社会;历史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4-0113-03

“现实的个人”概念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厘清“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科学内涵,既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人学理论和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也是深入推进马克思哲学整体性研究的重要切入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不仅对于“现实的个人”的自我生成具有本体意蕴,而且,一方面生成“现实的个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生成“现实的个人”的自己的历史。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离开了实践活动,“现实的个人”将不复存在,社会将走向解体,历史将走向终结;社会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形式,“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之中历史地进行和发展着的;历史是“现实的个人”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归根结底,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导致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一、“现实的个人”是自己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对于自身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是推动哲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哲学的发展水平又标志着人认识自身的深刻程度。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个人”不是上帝的造物,而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生成自身。“现实的个人”为了能够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即从事劳动,才能拥有现实生活。这就意味着,“现实的个人”能够把自身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依据不是在于他们有思想,而是在于他们开始生产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即能否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根据意识、宗教或任何其他把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准,都是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既是人维持自身生存的生命活动,也是人把自身从动物界超的根本途径。人在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改变自然界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改变,并由此生成了自身不同于一切动物的自然属性。不仅如此,“现实的个人”还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生成了只为人所独有的精神属性。因为思想、观念等各种意识形式的起源,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或交往以及现实生活的语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所有意识形式一开始就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或者说,从事物质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自身的一切意识形式的生产者。“现实的个人”一经具有精神属性,就从根本上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至此,马克思彻底解开了物质与精神相互缠绕的怪圈,找到了通达唯物史观的正确路径。

“现实的个人”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生成的精神属性,反过来又以能动性赋予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本身,使之根本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在使自然物发生改变时已经注入了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又支配着他以怎样的方式进行活动,他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目的,并能够严格地使他的意志服从于这个目的。其他一切动物都不具备这样的精神属性,因而它们的本能活动无法和“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比拟。马克思正是以“现实的个人”所独具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使人本身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动物的本能活动受制于自然界对于物种的规定性,“现实的个人”则通过能动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超越了自然界的规定性。动物只是由它所属的那个种类的尺度和内在规定性进行活动,人不仅能够遵照所有种类的尺度自由地从事任何活动,而且可以把自己的内在尺度作用于所要改变的对象,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现实的个人”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界限、前提和条件虽然不受自己任意支配,但是,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可以使“现实的个人”不断改变或打破这种受动性并推动自身的发展,所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现实的个人”自身l展程度的尺度,个人以何种方式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从而生产出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又决定了他们自己是怎样的。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破除了上帝造人的宗教臆说,那么,马克思则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揭示了“现实的个人”自我生成的历史过程。总之,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与猿相揖别的具体临界点,而且是推动“现实的个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动力之源。

对于“现实的个人”来说,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既是人的一切实践活动赖以产生的基础,又对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任何一种社会形式中,物质生产及其关系对于其他生产方式及其关系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决定性的影响。①“现实的个人”以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为基础,还生成了另一种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活动,它通过工业展现人的本质力量,所以,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生成的对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体现。由科学文化实践活动产生的自然科学,也日益通过工业改变着人的生活,向着人的解放目标前进。这时,自然科学就挣脱了它的唯心主义的方向,即抽象物质的方向,转而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由此,马克思指明了人学的正确发展道路: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以后将彼此包含。正是通过对“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科学考察,马克思最终得出了“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②的正确结论。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意识形态 文化哲学 总体性 历史性

一、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

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研究范式,是通过对人类文化本质精神的理解和把握,阐明现实人类社会的生存状况,进而解答由资本的全球扩张造成的人类普遍的生存危机问题。因此,文化哲学的研究既不限于某种确定的文化类型,也不限于对一定时段或一定地域的文化研究,而是力图深入到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的一种总体性研究。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是根源于其内在的、以人之生存方式为根本的理论品质和深切的现实关怀。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哲学对人类文化精神理解的总体性。在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很少国文化指称人之具体的、有形的、可感的、不断处于生生灭灭之中的造物,而是用来指称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具体说来,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其核心是人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来的人之形象。在这种意义上,文化并不简单地是思想观念和意识方法问题,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总体性文明的各个层面中,以及人的内在规定性之中。白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生存活动。”正是由于文化精神的这种历史熔铸性,使以文化精神为基础;的文化哲学研究对人的生存的理解和把握表现出总体性、历史性的特征。一方面,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文化是人在以自然为对象的实践活动之中现实地生成的。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通过自身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使自己从自然的必然性链条中脱离出来,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属人的生活世界、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白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这些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的实现”。也就是说,正是在人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之中创造了现实的、总体性的人,因而作为人之形象的文化必然表现为一种总体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也是历史性的,是在历史的进程之中完成的。从现实的人类活动的前提来看,现实的人类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物质的和精神的前提――都是人类历史性活动的结果。不但每一个人类个体、每一个时代的文化的形成都根源于人类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根源于现实的利:会生活,而且每一个人类个体、每一代人借以开展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的现实条件也都是人类历史性实践活动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人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正是在创造自己的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才得以生成。因此,文化必然是历史性,只有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实现对人类文化的总体理解和把握。

也正是基于对人类文化的这种总体性、历史性的理解,使当代中国文化哲学不仅关注现代人类的生存状况,而且力图深入到历史的维度之中去阐明现实的人类生存之何以可能。

其次,文化哲学对人类文化精神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使其探究的目光不仅限于当代的人类文化,而且必将在对当代人类的生存状况的分析之中。深入到当代人之生存得以形成的历史进程里,力图通过对现代人类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的分析,揭示出现代人类文明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而阐明现代人类生存危机内在的历史根源。但是,文化哲学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把握并不同于传统的意识哲学:传统的意识哲学总是力图置身于历史进程之外,在纯粹的思维领域去推演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试图以其去规约人类的历史进程。文化哲学则是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视阈去具体地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文化哲学将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与人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则通过对现实的历史进程的分析去具体地把握人类文化精神的演进的现实历程,从而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总体理解和把握。不但如此,文化哲学还力图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日常生活现代转型的分析,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层面去把握人类文化精神的整体变迁过程,从而使文化哲学对人类生活世界的理解不但呈现出历史的维度,而且呈现出现实的维度,以实现对人之生存的总体关怀

最后,文化哲学对文化模式的研究形成了对人之生存历史性的总体把握。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哲学提出的原始的文化模式、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划分方式,特别是对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向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演进的历程的分析,阐明了人类文化模式演进的历史进程,其根本就是人之生存方式变迁的历史。这样,就在历时态上揭示了人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过程,也就是人类文化演进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哲学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充分地展示了人类生存方式的多种可能性的同时,通过对全球化时代现代两方文明与非西方的本土文明冲突的分析,阐明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多种可能的现代性选择。以此为基础,当代中国文化哲学坚守一种文化批判的立场,通过对现代西方文化危机的批判性分析,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提供理论的支撑。可以说,正是在文化模式研究和文化批判之中,现代文化哲学构建了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总体图景,从而使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和当代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范式。因为意识形态问题无论多么复杂,其终究是植根于现实的人类文化之中的,是人类文化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能够真正把握意识形态问题产生的现实生活基础,就可以用文化哲学的总体性研究范式去具体地分析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整体性文化之中的地位,从而借助不同的文化精神的分析为意识形念问题的研究提供多种可能的途径。

二、意识形态的生活基础

无论意识形态概念具有多么复杂的内涵,被赋予了多么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是所有理解共同认可的,那就是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是对人的现实生活的表达,尽管其内容既可能是虚假的也可 能是真实的,其表现形式既可能是包含着欲望、情感、表现等等的知识体系,也可能是巫术、宗教、神话、传说等等。作为观念性存在的意识形态并不是脱离人的现实生活的纯粹的意识,而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在理论上的表达。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任何人类社会生活的变化都必然表现为思想体系的变化,而任何思想体系的产生都必然有其现实生活的基础。

从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产生及其演变的历程来看,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可以概述为两条路径。

第一。作为知识体系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这一概念在其创造者安东尼・德斯图德・特拉西那里,主要是建立在启蒙时性主义观念基础之上的、作为所有其他科学基础的一种新的观念科学。“不过他们乐观的理性主义在盎格鲁一撒克逊世界被浓厚的经验主义加以修正了。这条路径以启蒙运动为开端,经过迪尔凯姆到近来结构主义和经验主义的修订,它强调社会意见的一致本性,对真理作玄想式的阐释:真理与现实相对应,观察和理性应能使所有拥有善良意志的人,通过运用与自然科学中所确立的方法并非截然不同的社会科学方法,认识这现实。”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对现实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和人类理性的一致性基础之上的,即认为在人类理性的基础之上可以形成关于人类社会的客观的知识。对意识形态的这种理解正是以启蒙运动以来西方乐观主义的理性信念为基础的,既表现了正在形成过程之巾的理性主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使意识形态成为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但是,这种乐观的理性主义很快就被社会分裂为对立的两大阶级以及两大阶级之间的殊死斗争打破,从而开启了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另一条路径。

第二,作为思想体系的意识形态。将意识形态阐释为思想体系,主要是由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完成的,早在德法年鉴时期,在批判布鲁诺-鲍威尔等人对宗教问题的理解时,马克思就指出,宗教并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而是其表现,其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现实的社会历史进程。 “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必然地转向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也就是要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去寻找宗教得以存在的根据,,正足遵循这样的逻辑,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明确指出,思想体系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实际上是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展开的。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任何意识形态都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任何意识形态也就失去其“独立的外观”,“没有历史”、“没有发展”。正是由于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存在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从而赋予了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一种总体性的特征,即必须将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纳入到现实的社会一历史进程的整体之中去理解,才能真正阐明各种意识形态所具有的现实生活基础,进而在现实社会历史分析之中阐明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反之,通过对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分析,同样可以折射出现实的社会一历史进程,其二。是区分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唯心主义由于颠倒了意识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的虚假的反映。换一种说法就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不过是颠倒了现实生活的另一种表达式,只要我们真正看清楚其本质,就可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揭示出现实的社会生活本身的不合理、现实的社会本身的分裂和对立。因为“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卡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由此。也就形成了对意识形态的两种不同的念度,即肯定的意识形态与否定的意识形态。

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后来的一系列发展中,无论是的研究还是非的研究,尤不是遵循着知识体系或思想体系两条不同的路径而展开的。从当代中国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在这两条不同的路径之中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意识形态的理论,都是现代文化的现实的构成部分,是现代文化中不同的文化精神的体现,前者体现的是理性的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而后者则更注重其人文关怀但共同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总体性的研究,即不再将意识形态问题局限于纯粹的思维领域,而是力图通过揭示意识形态问题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的联系展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无论是作为知识体系还是作为思想体系,意识形态始终是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意识形态问题也就失去了其得以存在的现实根基。也正是对意识形态的现实生活基础的揭示,使我们可以从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视角出发去关照意识形态问题,从而揭示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总体性。

三、意识形态的总体性研究

从当代中同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植根于人们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独立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之外的东西,而是人们的社会生活本身的直接的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以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去关照意识形态问题。从而揭示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总体性。

首先,从总体性的视角来看,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问题无不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只有通过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才能阐明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也就是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问的相 互作用)。……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也就是说,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必须放弃传统的意识哲学的研究路径,必须回归于现实的生活世界之中,以阐明各种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文化哲学的研究范式所具有的历史的与现实的维度,为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总体性的研究方法。一方面,以文化精神的历时态的分析阐明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其在整体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性分析,阐明各种意识形态得以产生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根源;并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与文化精神的形成和演进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对意识形态的总体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各种意识形态的划分实际上是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结构及其所具有的文化观念,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结构的观念表现形式,因而对意识形态的层次结构的分析也是认识社会生活结构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分析与文化哲学对文化精神的分析有所不同,文化哲学通过文化精神的分析实现了是对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不同的文化类型所蕴含的文化精神的把握,进而通过对不同的文化精神相互关系的分析揭示人的生存结构。由于意识形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并不是直接的反映,而且由于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制造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隐藏自己的目的,以赋予其意识形态一种普遍性特征;因此,必须具体地分析每种意识形态的所有者的日常生活观念,以透视其意识形态之后隐含着的基本的意识结构,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每一种意识形态在整体的文化观念之中的地位,进而揭示同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结构,从而通过意识形态形成对现实的社会生活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意识形态的冲突不仅仅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物质利益的冲突,其更深层次中包含着不同的文化观念的对立和冲突。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当前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之中,无论是对于人类的整体还是对于各个不同的民族国家乃至于个人而言,人类所面临的可供选择的生存方式都不是唯一的,皆因其历史文化传统、现实的生活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多种不同的可能性。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多种不同的可能性之间又是不可比较的,都具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现代西方文明由于其强大的扩张性,已经渗透到全球的一切国家的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必然带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激烈的对立与冲突。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总是试图赋予其自身的文化精神以一种“普世价值”,从而使现代西方文明本身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则为了保存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独特性,在现代西方文明的危机之下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去寻求解决现代西方文化危机的可能的途径,以对抗现代西方文明,从而同样表现出意识形态所具有的局限。因此,必须以文化哲学研究的总体性去分析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整体的文化之中的位置。以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之中为意识形态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4篇

1.社会控制论的研究视角。正如诗人苏轼所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视角在某种意义上会决定研究者解读研究对象的水平——岭与峰、近与远、低与高。作者在书中借鉴社会控制论和心理学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把学生视为一个自组织的个体心理系统,强调他(她)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反思的、在场的人,这为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确立了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2.实证研究的方法选择。古人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研究亦然。田若飞博士的研究通过编制量表和实验性高中的现场调查,通过对学生幸福现状的分析、学校间差异的分析、性别差异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学生现实的幸福的实然状态——主观幸福感偏低、依赖型、校际间差异、性别差异……这为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准确的着眼点。

3.课程作为关涉学生幸福的核心输入载体。学生的学校生活纷繁多样,课程习得是核心输入载体。朱熹曾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主张,他把课程的价值分析得非常精到。作者在新著中没有泛泛地提及教育的、学校的诸多要素,如目标、过程、方法等……而是直接把课程设置、课程习得、课程评价等作为学校关涉学生现实幸福的核心输入载体,这一下就让理论工作者、管理者、实践者把握住了实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现实的幸福的关键点。

作者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文化载体,在学校日常的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获得丰富的情感和认知体验,整合和协调个体的内在心理系统与外部的系统环境,正确认识、评价并在情感上接受自我,是影响学生现实幸福、实现学生未来幸福的关键。这意味着学校教育必须走出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的思维惯势,将学生视为一个积极的存在,发现并引导他(她)的心灵成长,使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与完善真正成为课程文化的价值核心。

4.教育关涉学生现实的幸福的综合策略。这也恰恰是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学校教育在实现学生的现实的幸福方面存在局限性,思考教育与幸福必须秉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作者强调,教育无法从生活中割裂出来,学校没有资格以“专业”自居,家庭和社会也不应该以“非专业”为由推卸责任,三者在人的教育问题上是互为补充、无法替代的。幸福是个体情感系统的相对平衡,要帮助学生达到这种平衡,只有三方面的教育力量同心、同向、同力,携手为孩子们创造具有一定频度、广度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并科学地加以引导,学生才会实现主观幸福感强、主观体验愉悦的现实的幸福,并为日后的社会、家庭、工作生活奠定一个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合璧的观念基础和阅历基础。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5篇

理想区别于幻象、幻想、超现实,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理想属于意识形态,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理想的来源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理想是通过人类社会活动的实践规律而产生的对未来设计的蓝图,美好前景的描述和追求,是具有实现可能的科学预见。广义讲现实又是事物发展已经达到的状态,它是现在的客观事物的全部,是实现了可能性。《马恩全集》第12卷,第350页,马克思明确地把现实视为实在的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08期陈九年。笔者理解现实是物质的,具有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时候,现实才能被“能动”地趋向美好。

二、探讨理想与现实价值

理想与现实的价值问题,不仅要从人与自然和社会相互关系方面进行探讨,而且还要联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进行研究。理论指导人的活动,赋予人的活动意义和动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因此,理想与现实属于重要的哲学范畴,伦理学范畴。古往今来,诸多哲学家、伦理学家从不同的哲学前提出发,从不同角度对这对范畴进行研究和阐述,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在理想活动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又是人们经常普遍反复思考的问题。人们关注社会,研究历史,探讨人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通过探讨实践正确面对这一对矛盾,从而让理想与现实逐步和谐与统一。

三、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

一是理想和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对立又统一。二是理想来源于现实的反映,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动机也来源于现实,总之“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三是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理想是未来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又是过去理想的未来,现实又是理想的基础。四是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当一个理想实现后,又会有新的理想产生激发人的继续努力。理想变为现实,从现实中又去产生新的理想,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永无终止,由此,人类才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但理想毕竟不是现实。实现它需要人们全身地开拓进取,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克服现实的矛盾,挑战心理压力,持之以恒的行动。

四、理想的认识误区

1.怀疑论

理想虽然不是现实,但它有科学的预见性,怀疑者往往只相信看得见东西,不相信眼光,不相信人类思维预见的功能性。不能因为现实看不见,就否认未来看不见,因为眼光带有预见性,预见性毕竟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想象而是综合的科学的智慧结晶。

2.现实否认理想论

认为现实往往在否认理想,例如:发展市场经济需要钱的回报,但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失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就失去了持续发展的条件。理想的实现首先是成为的实现,要成实现理想需要做到的方方面,理想才能变为现实,社会流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种实惠论错误,表现在理想人格的追求上不愿下功夫,往往放弃品德 不劳而获。功利化倾向过于严重。殊不知理想在变为现实的实践的过程中,前提条件是 “人类追求卓越的最高奖尝不是你得到什么,而是一路上要成为什么”。我们需要金钱的回报,但这应该是你成为了什么以后的结果。并不是你得到了,再成为什么的。只讲眼前的实惠,不讲长久的作为是短浅的,这就是用现实否认理想,只讲眼前的实惠,不讲长久的作为,是短浅的。相反无数的先贤有远大理想,坚信理想不为现实的矛盾而困惑成为了人民心目的崇高和敬仰的人,得到是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3.理想否认现实论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理想是想不来的,等不来的,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行动。由此可见,实际的工作是重要的,必须的,是一点也不能马虎的。天天喊口号,日日叫目标,就是不去干,不去实践,再大的理想,再明确的目标也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和价值。有理想固然很好,但理想的实现是需要不断行动来完成的,需要长期的创造性的苦干巧干 ,不断积累,才能完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需要是人民群众的心声,凭劳动过上更富裕生活是人民的愿望。利益是想不来的,要诚实劳动而来,理想实现需要物质文化生活作基础,作燃料才能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干是必须的,唯一的,实干后才能把理想落实到实处,否则只能是空想、狂想、乱想。

五、如何实现理想现实统一性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6篇

关键词:轮回;佛教;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75-01

佛教“六道轮回”并不是主观臆造,而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是为了给不平等的现实世界一个平等的借口,在“三恶”和“三善”分类中,更强调了今生与来世的因果报应,以此说明不平等现实背后有着前世今生善恶的缘由。从而强调现实应与人为善,和谐相处。从现代意义来说,不能单纯的以迷信来理解,而要以其对现实的意义来进行有选择的吸纳,以达到对现实的教化。

一、佛教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历史前进积蓄了力量,提供了营养,并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因此,佛教文化在现代的设计中有其积极的价值,是值得我们挖掘和研究的。

设计是一门实用美术,是为生活服务的,佛教中的真、善、美,正是设计所追求的,也是值得发扬的,在这次我们的创作中,我力求能将佛教文化中的真、善、美观点与设计找到结合。

“真”不仅是佛教所追随的,设计的实用性也体现在这一点上,以真实来反映现实生活,是设计之“本”,任何不真实的设计都将是对设计的误导,也是对大众的生活误导。“善”是对设计的另一层理解,即思想上的理解,体现了一种宽容和包涵的心态,体现了一种对物、对人的人文关怀。对于“美”,佛教有自己的观点,它否定现实美,但却追寻一种理想美。

二、以佛教文化思想指导现代平面设计

我将人们最熟悉的生活中的场景和六道中各道最有代表意义的图形相结合,从而创作出更有现代意义的设计作品,这样在设计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也将佛教的思想和现代设计手段相结合。形成一种既具传统内涵,又有现代设计的视觉图形。

我国的设计起步比较晚,就设计理论上来讲还相对薄弱,大部分设计作品也还停留在对国外设计的借鉴和模仿阶段上。我们应该意识到,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们内心最尊崇的文化精神。因为,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对文化的重视只会加强,设计中带有了心灵深处最尊崇的文化烙印是人们求得归属感的基础。在今天信息交流频繁的社会里,我们只有潜心的研究、挖掘、融合、才能使设计脱颖而出。

三、六道轮回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轮回思想所反映的无非是对现实的描述,强调生存的意义。现代设计必须有自己的文化支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铺垫,这样的设计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才能打动人。设计也需要不断的变化,有规律的变化,有源可诉的变化,但这只是表现手法的变化,而对于深层次的文化,是不能被随意改变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设计都有其文化背景的,以佛教中的六道轮回为根,进行视觉图形的展开。以传统为根,进行现代设计的创作,是当代设计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此次毕业创作中,用插画的形式来表现佛教中六道轮回的主题。一个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另一个是现代设计的表现,而以佛教思想为指导来进行现代平面设计,是这次创作的一个尝试,试图把佛教的清静、空灵之美运用于现代设计,把设计空灵的意境美展现出来,使设计作品在形式美的前提下反映内容美。六道轮回是对另一世界的六种猜测,而人之所以要面对几种不同的选择,关键在于现实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轮回说非常强调这点,是因为他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不平等世界里维持众生的平等,目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现代平面设计是对现实的关注,无论反映的是什么文化内涵,总有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的关注是佛教轮回说和现代设计的共同点。用现代平面设计表现佛教文化,将过去的文化进行发展以更好的为现代人服务,这是在设计中最想表达的。

四、结语

将佛教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是当今文化互动、融合的大的形势。六道轮回的思想在本次的设计中,是宗教文化和生活的结合,诉说设计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并不是迷信和宣扬宗教。而是借助宗教文化来反映现实所存在的问题。让人们能更好的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实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合力;能动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284-02

一、哲学对“现实的人”的理解

哲学认为,若要对人进行考察和界定,首先必须与现实的物质生产相联系,因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哲学以实践为基点颠覆了以往传统哲学对人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模式,充分说明了作为历史的真正主体的人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物,他是具体的、历史的,他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能动性和受动性、生成性。

(一)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人的自然属性主要源于实际物质生产活动对于人的必要性。在强调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哲学认为,“现实的人”始终是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当中的从事实际活动的、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社会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人从一生下来就处于各种关系中,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规定了他在社会坐标系中的位置,规定了他的理性、意识和行为方式等,并塑造了他的个性和气质。所以,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来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

(二)哲学认为,人具有能动性和受动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而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具体体现。哲学认为,人的实践表现为双重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所面临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是其进行物质生产实践的既有条件,是一种人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继续进行创造的条件,也是一种约束条件,这是人自身无法选择的。人具体实践所面临的这种既定的客观历史前提是人的受动性的一个集中体现。就人所具有的能动性而言,主要指的是在物质生产实践中,人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激情的实践者。

(三)哲学认为,人是一种历史生成物,其自身形成过程是客观的,人在创造客观环境的同时,客观环境也创造了人,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连续性和双向对象化的特点说明了人的生成性。也就是说,“人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现实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人是被他们自己创造的现实‘创造的’。” [2]所以,哲学认为,无论是人的内在本性、特征还是他所具有的能力都是以往实践活动的产物,人是这种自身实践创造物的创造品,人自身实践的创造物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可见,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物,他具有生成性,他在实践中产生、存在和发展,实践就是人本身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现实的人”的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病症

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解读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维路径。从“现实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能动性和受动性以及生成性属性维度去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从现象到理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病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合力,违背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的科学论断,揭示了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然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就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应该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形成时空交叉的德育优势力量。而且学校教育本身又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应该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片面强调学校的教育作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往往被理所当然地寄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上。在网络普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家庭和社会各种思潮和事实的冲击。这些冲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校的“应然”教育招致社会“实然”教育的强力消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理应发挥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能被无限放大。

(二)忽视受教育者的能动性。从内容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关涉人的思想、品质、精神和价值世界的教育活动。 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却以知识和概念为中心,表现在教育内容上无视教育对象的内在精神需求。而当思想道德素质的知识和概念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时,教师所能采用的教育方法只能是灌输了。灌输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它无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现实社会生活,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强制性灌输尚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单一封闭的社会结构的解体以及大众传媒的勃然兴起,教育对象的能动作用不断加强,强制灌输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受到冲击和挑战。

(三)实践环节的缺失,忽视人的生成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分强调理论性、系统性,社会实践环节严重缺乏,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实效性。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就是人本身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而实践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是实践的。

现实的生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时时刻刻》;审美原则;现实原则;现实

一、电影《时时刻刻》

(一)电影《时时刻刻》概要

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是一部半传记式电影,改编自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的后现代同名小说,以“元小说”①的结构再现英国现代派意识流小说先驱、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生平以及其思想体系,并具体化为三个跨越时空但相互延续接连的主线人物,在共时性一天内的表象生活样貌与精神情思世界,演绎出一切艺术乃至人类永恒追索主题:爱、生命、死亡、自由、幸福、孤独等。“结构性”影片②注重电影结构在叙事中的重要地位,是电影本性时空自由度实现、转换的重要因素。“结构性”影片的魅力在于对观众观影体验中主观参与的调动,观众的分析判断随着叙事步步推进而不断得到预期的印证或否定从而获得一种豁然的观影体验,如《禁闭岛》、《巴别塔》、《撞车》、《记忆碎片》、《穆赫兰道》等,将电影时空的自由性突出演绎,但并非单纯的技巧应用,是以服务于叙事层面的结构架构影片的。电影艺术时间空间在表象上的不连续性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在电影中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被艺术家以符合叙事情节内在逻辑性而隔断,重构。

《时时刻刻》由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其小说《黛洛维夫人》为核心展开的跨越时空的影像交流和人生思考,因此要透彻分析、理解该片、对影片的结构背景分析,对伍尔芙其人和影片中的重要物件小说《黛洛维夫人》的介绍了解就显得必不可少。

(二)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女性主义及同性恋运动影响。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有着极其敏感的内心感知能力,精神脆弱,家庭复杂,经历坎坷,常年面临精神病困扰。她的一生创作几乎都是其内在精神探索的一部“传记”史,她在探索自我生命处在某一阶段中意识发展的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深度。她最知名的小说包括《戴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cob’s Room)。1941年面对再次的精神奔溃自沉乌斯河,终年59岁。

二、电影审美关系认识

“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③美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735年《关于诗的哲学沉思》中,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艺术的哲学,或者可以表述为关于电影艺术之美的哲学。电影美学的支撑点是电影艺术哲学和文化哲学属性。

(一)审美创造——电影作者、电影作品

电影作品是电影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是精神生产的成果。电影艺术家的主体性在电影创作全过程中起着决定作品命运的重要作用。作为以完整形态出现的电影作品来而言其审美活动要通过其组成要素的分解、分层次解读,从形式和内容来解读:从形式表达方面:如镜头语言(景别、虚实镜头、色彩、构图、光效)、蒙太奇、声音方面。内容方面结合创作过程和欣赏过程从主题呈现即对现实美的关照,创作构思、结构形式、叙述方式、叙事策略、时空关系、人物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

(二)审美对象——现实美、艺术美

电影审美的根本问题是电影的审美对象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审美关系,也是电影审美的本质。“现实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本身,艺术美在于作为客观的社会文化财富的艺术作品本身。”④电影艺术的美感来自于电影作为艺术的特性逼真性、造型性、运动性以及非现实的虚构中流露出的现实之美,即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意蕴。

电影再现现实生活,同时也反映时代观念的更迭、社会意识的变迁甚至民族内心图谱,内心现实即“深层集体心理”。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就认为电影母题的热衷倾向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心理状态,他将德国早期表现主义影片发展和恐怖主题影片的盛行作为在纳粹主义兴起之前社会普遍心理图式的例证,即对无政府主义的渴望和对暴力权威的臣服。

(三)审美主体——电影受众

电影作品只有在经历电影观众的艺术接受后才能实现其意义与审美价值,通过对电影作品的解读感受、理解、体验和阐释,艺术家在创作时注入的情感、思想、气质以及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从而在艺术接受后重返现实生活,影响、构造现实生活。“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具有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双重特性:它是对现实的表现,但是它也构造现存的现实——不是在作品之前或之后的构造,而实际上正是在作品中进行构造……艺术作品不是对现实概念的具体说明。作为作品和艺术,它再现现实,因此它也不可分割地同时构造现实。”⑤随着电影文化深入生活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肯定的是电影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乃至心理结构。电影不仅仅反映受众的现实生活,受众也会按照电影给予的生活观念去体验生命。

三、“现实”的涵义

“电影是一种手段,它可以但不一定产生艺术效果。”⑥电影仅仅是一种科技发展的技术成果,是一种传播媒介,笔者并不认为电影产生之初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一系列记录生活流的影像资料为电影或者纪录电影,电影的记录本性即能将现实影像毫无偏差的记录是电影媒介自身的功能特性,电影发展百年来逐渐确定为一门艺术,需要摄影机背后的创作者进行艺术创造。

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电影理论界长期纷争的问题,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本质是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人的审美活动与谋图生存的现实生活根本区别在于审美活动与其现实实际活动有着相异的目的性,这就是说“在现实活动中可能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舍弃的,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作为目的而出现。”⑦即是说艺术能满足人类现实活动中无法获取的欲望,电影作为艺术,亦然如此。

(一)“现实”:哲学本质

认识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基础是讨论现实的涵义,分析电影与现实的关系首先必须明确现实的哲学本质。现实与现实题材不同,现实在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内有两种涵义:一是指人与主观世界、精神世界相对应,是指人所面对的外部世界、客观世界。二是指与“无”相对应的,世界上所有事物,包括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的一切具体存在,是“有”的同义语。

(二)电影本体:艺术创作的超现实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即电影艺术的本性与其他艺术比较主要有视像性、综合性与技术性、运动性和造型性、逼真性和假定性,任何艺术创作的本质都是源于现实并对现实的超越,重构。

电影艺术美对现实美的关照自电影产生初期就走向不同的道路:卢米埃尔兄弟遵循纪实美学的原则,以“再现生活”的方式摄录生活场景排斥戏剧因素。电影魔术师梅里爱采取了魔术电影路线,在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这两大美学原则中,他们各自走向极端。电影逐渐由“杂耍”确立起艺术地位后,即在经典电影理论时期⑧产生两大美学分支:形象本体论和照相本体论,分别以苏联蒙太奇学派和安德烈·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为代表。

现实主义一直是人类艺术美学的基本格调,但人类美流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下不断探索,电影没有限制在物质现实复原的框架内,艺术化地“造梦”,蒙太奇、景深镜头、长镜头、光影的使用等。

(三)审美机制:电影受众

电影作为艺术,是大众的艺术,需要大众的理解认可,20世纪后期德国康斯坦兹学派创建了一种新的文艺理论,在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艺理论的挑战》中,全面提出接受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构架,确立以读者,艺术欣赏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并进一步从历时层面、共时层面提出“期待视野”⑨、“融合视野”观点。

电影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对社会必然的认识从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在电影艺术审美中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危机感。

四、跨越与延续:《时时刻刻》的现实之美

《时时刻刻》要展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在承载量和意义上都极为丰富,除去片头片尾,在107分钟左右的时间内主体部分段落主要有八个情节段,三个时空先后交叉转换63次(里士满场景23次,42分钟;洛杉矶场景20次,31分钟;纽约场景20次,31分钟)。三个女性及其生活中的相关人物就在相互交错的结构中演绎相对独立但又联结紧密的生活境遇和精神困境。在114分钟内导演史蒂芬·戴德利在电影结构和格局处理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运筹和驾驭能力。

(一)表象——繁密亦简洁

《时时刻刻》的电影语言的运用展现出舒缓精巧的叙事节奏、客观交互的呈现视角。娴熟的摇镜头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环境中的人物,多重特写镜头将观众带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对于一部探讨人精神范畴里抽象意识的影片,特写镜头是必要的。固定镜头和虚实镜头的缺失流露出推进虚构叙事客观、无主观意识强加的创作态度。构图得当、均衡、富有美感、少有雕饰痕迹。真实客观再现了三位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渴望有意义生活的内心。

(二)深层——跨越与延续

尽管电影作为光与梦的艺术而言,其的审美本质是非现实的,但就其呈现出的艺术成品来看是蕴含丰富而深刻地现实意义。《时时刻刻》能得到认可的根本源于其开拓的丰厚饱满的主题,内在意蕴层递叠出,包涵复杂而深刻的人生现实。

深入作品的现实蕴含需要对创作者的创作观念、审美观念有所认识、了解。本片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自1998年拍摄第一部短片从戏剧创作转入电影创作开始,拍摄了为数不多却部部经典的作品四部作品,分别是《舞动人生》(《Billy Elliot》又译作《比利·艾略特》2000)、《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朗读者》(《The Reader》2008)以及今年1月20日上映的《特别响 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12)。他关注现实背景下人的内心现实,侧重叙述在现实环境中各自挣扎的饱满人生。人性追索、精神焦虑、普遍意义的爱、生命意义、现实对人的异化与人的抗争是他偏爱的主题。小说《时时刻刻》是迈克尔·坎宁安的一部题材和风格都有别于其一贯创作风格的小说,以“元小说”作为叙述结构。凭此小说获得1999年的普利策小说奖,坎宁安擅用分角色多维叙述的叙事手法。

影片发展中,通过人物设置、情节重复表现、相同元素重复强调从而加强影片多维叙事整体性,并且三个故事相互映衬,体现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时时刻刻统一的现实意旨。面对精神困惑、生活空虚、疾病缠身,三段故事中都设置一个企图放弃生命得以解脱的人物: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劳拉·布朗、诗人理查德。反映出一种对生命深沉的思考、对解脱、疏离感、逃避生命、独自掌控生命的诠释。三个故事中都有同性之吻情节的表现,从更广泛、普遍的意义上探讨爱,爱是人类情感中最为自由的一种情感,可以不计年龄、性别、身份、血缘、种族、国度甚至于信仰,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性的人,受道德约束无法确定自己的第二性别,无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恋人,本片这些情节的重复设置强调了爱的自由,以一个开阔的话语叙述爱的观念,并通过历时层面表现同性之爱随时间的延续状态。

五、总结

“电影是梦的段落”⑩,言明了电影艺术审美本质的非现实性,现代电影理论以1964年《电影:语言还是言语》开始,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建立,与经典电影理论关注电影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不同,从电影符号学开始,更多的关注电影本文及其与观影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从传统的电影艺术研究转变为电影文化的研究,在70年代以后从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电影。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电影与梦境有某种联系,实际上就是说,电影与梦有相同的运作方式”电影创作方式与梦有极大的相似性,梦是客观现实映射在休眠的大脑中的影像、声音,是人的潜意识的凸显。电影在亦真亦幻,不同程度进行虚构的故事中表达着能直达精神之地的真诚、动人的梦想。在虚拟情境中,随着叙事的开展,显露出生命的本真与真意,观众通过观影将自己的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或者不可能有的体验获得替代性实现、满足。非现实审美特征的电影艺术创作蕴含现实之美,一部电影的现实意义以电影语言表述形式为基础,通过以现实或不以现实为基础的组合方式实现“现实的意义”,如《迷墙》中的符号化表证亦然揭示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时时刻刻》以女性乃至人类追寻的生命现实、存在真实为线索将时空的隔膜和限制打通,激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并驱策着对现实世界更为深刻的思考。

【注 释】

①“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

②“结构性”影片非学术名词,此处泛指结构精巧、结构参与电影叙事的影片。

③④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87.

⑤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07.

⑥(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7.

⑦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167.

⑧经典电影理论时期是指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研究电影的本性,涉及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尤其是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以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为理论基点的探讨。作者注。

⑨期待视野:读者阅读经验所构成的对艺术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作者注。

⑩马梅,曾伟祯译.导演功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版,198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