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温庭筠;《菩萨蛮》;新解

【作者简介】韩宝江,博士后、副研究员,学术研究领域涉及教育、文学、美学、文化、艺术。现任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及相关学术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地方课程规划与管理研究”(FHB120466)的阶段性成果。

高二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入了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代表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对于词中“小山重叠”的理解向来纷纭。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才思敏捷,诗词兼工,《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温庭筠貌丑,然而“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场中号“温八叉”。温氏恃才狂放而为权贵所忌,开成四年(839)近四十岁时开始应举却屡试不第,咸通六年(865)出任国子助教,世称“温助教”。次年主国子监试,“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触怒权贵遭贬方城尉,抑郁而终。温庭筠与李商隐、段成式号称“三才”,三人皆以骈文绮丽著称,又都排行十六,诗文号“三十六体”。

作为晚唐著名文人,温庭筠是第一位专力填词的诗人。他善于以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来表现人物的情思。重含蓄的表现风格比较适合于篇幅短小的词调,耐人寻味却往往不够明朗。致力于字句的修饰和声律的谐协,使得词在文采展现和声情并茂的感染力效果上得到了加强。温庭筠以其杰出的意境创造才能,奠定了词的美感特质与艺术特征,其唯美主义的绮艳词风对晚唐五代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词这种文学形式,自温庭筠起真正获得了文人群体的重视,经过了五代与宋代广大词人的相继推进,词最终得以在中国古代文坛上绽放出了绚丽的芳颜,蔚为大观,从而拥有了迟来的、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誉和地位。

清代常州词派开山张惠言编辑《词选》时录入温庭筠词《菩萨蛮》14 首、《更漏子》3 首、《梦江南》1 首,占入选词作总数的 15%。后蜀赵崇祚《花间集》首刊温词最多达 66 首,占全集收词总数的 13% ,足见对温庭筠的推崇。历代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

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皋文曰:“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酝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

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

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

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温庭筠词多写妇女生活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故尊他为“花间鼻祖”,温氏在词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旧唐书》本传中载:“初至京师,士人翕然推重。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公卿无赖子弟,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蒲饮,酣醉终日,由是累年不第。”张惠言《词选序》里又盛推温八叉“最高”、“其言深丽闳美”。

简析温庭筠的《菩萨蛮》词: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历来对“小山”一句的解释纷纭不休,多是说屏风上画的重山在晨光辉映下明灭闪烁。针对“小山”所指,清人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说:“小山盖指屏山而言。”俞平伯解析:“小山,屏山也,其另一首‘枕上屏山掩’可证。”认为指大理石屏风上的石纹,刘永济继承此说。唐圭璋认为指绣屏,夏承焘主张指眉型款式之一的小山眉,周振甫先生支持此说。沈从文认为温词此句“即对于当时妇女发间金背小梳而咏”。当代学者多有撰文对此句含义做深入探讨者。

笔者认为单从字面讲,“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有两种均可圆通的理解。

其一,作品通篇描写女子晨起梳洗打扮一节,笔触理应针对颜面、发髻等特定的部位,则“小山”一句当不必与屏风、枕关联。“金”可以指古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女性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还有粘贴法,用胶水把黄色材料剪制成的星、月、花、鸟等形状的薄片饰物粘贴于额上,又称“花黄”、“花钿”。“花钿”是唐代西域地区流行的妇女面饰,在眉目之间饰有金、银、羽翠制成的五彩花子。贵族妇女多涂胭脂、抹铅粉、贴花钿,唐西州张雄夫妇墓中出土的女舞俑丰颐花钿,吐峪沟出土的残绢画上的妇女额颊间贴有“靥子”。“明灭”可以表现女子眉间“花钿”一类的饰物光泽闪烁,也可以推想昨日点涂的色料或者粘贴的花钿夜里部分掉落后的斑驳之状,还可以把“明灭”视为偏义复词,这里显然侧重于“灭”的暗淡褪色之状。

“小山”当指女性眉型,一则距离、方位上紧靠“花黄”前额,一则次句将涉及“鬓云”。如果指发髻则与次句在描写对象上就会出现重复赘述,在这样字数有限的篇幅里,温氏似不致出现此类疏漏。唐代张泌《妆楼记》:“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横云、斜月皆其名。”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载“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至于眉的“重叠”并不难理解,古诗词例句实不鲜见,“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多少相思,皱成眉上千叠”“缓歌处、眉山怨叠”。眉的“重叠”似还与西域风俗有渊源,20世纪出土于新疆吐峪沟的胡服妇女绢画,吐鲁番阿斯塔那墓的弈棋仕女图,吐鲁番阿斯塔那张礼臣墓的舞乐图屏足可以证明,唐时妇女确有把眉毛画成上下多条重叠的眉式。其实“重叠”之“叠”字,相当于蹙眉之“蹙”字义,古人有“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蛾叠柳脸红莲”之句,正此之谓。另外,还可以理解为描眉色料一夜被不慎拂拭而成的模糊之状。

所谓“逆叙”,是指通篇始终把时间顺序整个颠倒过来,对人、事、物由今及古、由后渐先、由近渐远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描述了女子懒起、画眉、梳洗、簪花、照镜、更衣的过程,时间上看不出有什么倒序,不知张氏“节节逆叙”之说渊源何处。统观全词意,谀之则为盛年独处,顾影自怜。抑之则侈陈服饰,搔首弄姿。“初服”之意,蒙所不解。 的确,张惠言所说的词中蕴涵“离骚初服之意”,实在缺乏可资支持的有力证据。末章后张氏以“青琐”“金堂”“故国吴宫”为例,得出“略露寓意”的判断结论,似也不足以服众。

“青琐”也作“青锁”“青F”,①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借指宫廷:“出草苗,起林薮,御青琐,入金墉者,无日不有。”②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黄扉蔼蔼,青琐沉沉,有若张公之万户千门。”③指刻镂成格的窗户,喻指篱笆:“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金堂”,①指金饰的堂屋,神仙居处:“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於山顶。”②泛指华丽宏伟之堂:“金堂玉户,丝哇管语。”

“故国”,①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②祖国、本国、旧都:“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③指故乡、家乡:“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④指旧地、古战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吴宫”,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或者三国时期东吴君主的宫殿。范成大《吴郡志》明载:梧桐园,在吴宫,本吴王夫差园也。一名琴川,语云“梧宫秋,吴王愁”。吴王夫差时有童谣“梧桐秋,吴王愁”,“干戈动,桐叶冷,吴王醒未醒?寒鸦唱,梧叶秋,吴王愁更愁”,后来“吴宫”一词几乎成为愁绪的代名词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温庭筠;柳永;苏轼;女性形象;演变

一、雍容华贵的贵族女性

温庭筠作品中所写的女性大多是百无聊赖慵懒无聊的思妇或者是生活无虞的感情上找不到归宿的怨女,这些女性大多是情感得不到满足进而感觉灵魂无所依傍。以《菩萨蛮》为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小山重叠”、“鬓云”这些字眼说明这位女性发髻秀美,“金明灭”、“香腮雪”、“画峨眉”、“弄妆”可以表明这位女性妆容华丽,“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表明这是个出身富贵的女子。清早在似睡非睡之时,女子翻身侧卧,阳光照在她乌黑的秀发白洁的皮肤上折射出光泽,慵懒地爬起来梳妆打扮,照着镜子整理发束,看到自己新衣服上成双成对的鹧鸪鸟不禁泛起失落之情,鸟尚且可以相依相伴而人只能形单影只。另一首词《更漏子》云“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从这首词里看写的是在一个秋天的雨夜里一位思念远人的女子一夜无眠,在闺阁中倚烛听雨,思念远去之人不胜悲伤的场景。从“玉炉”、“画堂”这些字眼看这位女子也是位贵族女性。

二、率真泼辣的市井女性

柳永因为一直在科举功名上屡遭坎坷,所以他长期留恋与勾栏瓦舍秦楼楚馆之间,结识了许多下层女性,对她们的生活和感情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认,所以他的笔下女性形象也多以下层女性为主,表现她们的爱憎。《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书无个。早知恁麽。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这也是一首写闺怨的词,但是写的是一位市井女性的闺怨情绪。这位女性形容枯槁,慵懒无聊,只因为那薄情郎,一走之后再无音讯。现在想起来,她只后悔当初放他走,就该把雕鞍锁起来,她是如此盼望自己的情郎可以和自己朝夕相对、长相厮守、耳鬓厮磨可以不辜负这大好的青春年华。这样直率的表达相比之“温柔敦厚”的诗学传统是一种大胆的突破,这是一名普通女性对于情爱追求的率性表达。这不同于深闺大院里那些欲说还休的贵族女性的含蓄表达,这种富有市井气和生活气息的呐喊正是柳永式的书写。另一首词《迷仙引》云“才过笄年,初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便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华偷换。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这首词写出一个希望自己可以从良得到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她先是回忆自己往日在烟花柳巷心如死灰的生活场景,接着写到如今与君相识,愿与君携手浪迹天涯,永远摆脱身份过平凡人生活的愿望。这首词表露出柳永对这个下层女性深表同情,对她们的情感愿望表示深切的理解。并且他对这些女性的评价是很高的,没有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她们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正如他在《少年游》里面所说的那样“世间尤物意中人。轻细好腰身。香帏睡起,发妆酒酽,红脸杏花春。娇多爱把齐纨扇,和笑掩朱唇。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在柳永眼里,这些女性性情高洁,灵魂高尚,端庄秀丽,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已才流落风尘,但是人在风尘但是并没有玷污了她们美丽温柔的心性。

三、活泼开朗的健康女性美

相比较温庭筠闺阁中那些郁郁寡欢的贵族女子和柳永市井间染尽世俗风尘的市井女子而言,苏轼笔下的女性带着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忧无虑的健康女性美。《阮郎归・初夏》里写道的“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这首词写的一个初夏的午后一个少女的一个生活场景,在绿荫如盖蝉鸣不休落雨的午后,一位少女在阁楼是酣眠,窗外水烟缭绕,熏风习习,她被棋子落下的声音惊眠。她醒过来发现雨后的荷叶盛满雨水,石榴花被雨水洗过后娇艳欲滴。她按捺不住喜悦取了一个盆在溪边嬉戏,只看见荷叶上的水被散开后又复圆。从这首词我们可以一个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少女形象,这跟以前那些满脸愁容思妇念远的女性形象差别很大,顿时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四、原因分析

这三位词人笔下的女性面貌迥异并且三个人对待女性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词风词境的转变。在晚唐五代的时候词还在齐梁诗风的笼罩下,“词为艳科”的局面形成,所以像温庭筠笔下浓妆艳抹的女性和精美的名物引起读者托喻之联想是随着时代的观念应运而生的,雅词是晚唐时代的主流。而词发展到柳永那个时代词境开始扩大,词由书写贵族文人生活的文体延伸到体现市民阶层的生活和感情,词风也由华美艳丽转变为朴实通俗,所以市井的女性自然就被纳入书写的对象。等到苏轼的时代词境更加开阔,词风也更加多元,生活中的一切感受和体认都可以写入词中,词不再只是婉转寄托情志的代言体,而是和诗歌享有相同地位用以表达人生志趣的文学形式。

第二、与个人经历有关。据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记载:“宣宗爱听《菩萨蛮》词,令狐相国()令其(温)新撰,密进之,戒令勿泄。”统治者喜欢听喜欢唱词,臣子带为撰写,这是晚唐五代习以为常的事情。所以温庭筠写《菩萨蛮》多写贵族妇女生活也就不足为怪了。柳永因为科场失意长期流连于烟花之地,接触大量市井女性对她们的生活和感情有深入的了解,所以他的笔下多出现这样的女性形象。苏轼本人经历丰富阅历坎坷,对人情世故人性冷暖有一种不自知的达观,所以其笔下的女性角色丰富,并且他个人对健康的积极的女性美有一种天然的好感,他对女性的描写不滞留于客观的描写还有深切的体认,上升到一种精神上的认同感。

第三、对女子的个人情感评价和整个社会对女性看法的转变。晚唐五代女性的地位依然是明显屈服于男性的“第二性”,整个社会和温庭筠本人都没有跳出这种认识的藩篱,所以在其作品中女性的角色感很弱,而是一种代言体出现在文本中。到柳永时代,人们的观念开放,市民意识抬头,社会尤其是柳永本人对女性出于一种“第二性”的尊重,开始关注这个群体的生活和情感变化,基于这种观念他在词中的女性形象才如此放任不羁。苏轼的时代,整个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加上苏轼本人特殊的人生观,他对女性的认识不在是“第二性”的认识,而是一种和男性平等地生存着的一类角色,这就导致他在词里对女性由衷得赞美和会心得欣赏。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女性角色这个话题的关注从来没有停止过。后来的文人在书写自己笔下的女性角色时不免带着时代的印记、个人的好恶等等,但是不管怎样,女性角色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学,文学也永不会离开女性。

【参考文献】

[1] 杨海明.杨海明词学文集[M].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 有和无 虚与实

一、朗读和默读相依,于无声处入佳境

在当今的语文课堂上,朗读实际上已经被放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的确,语文学习是需要朗读的,语文课更是少不得那琅琅的书声,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无疑更具有积极意义。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不大声地喊出来,又何尝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那一份坦然,那一份久经磨砺后的豁达;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不壮怀激烈地唱出来,又怎能感受得到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愤懑和悲痛。但是,诗歌的类型不同,读的方式也不同,豪放的诗词不大声吟诵,不足以快其意,婉约的则不浅吟低唱,不足以品其情,更有一些含蓄蕴藉、千回百转的诗词应该是在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中,寻求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有人说“朗读和默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这也正说明了有声朗读固然重要,默读同样不可或缺。

倘若能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默读的机会,多教给学生一些默读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宁静的空间,那么学生所获得的感悟,所受到的熏陶、所激发的灵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诗词鉴赏教学也一定会有无声胜有声的精彩,才会变得更加美丽,老师和学生才能一起在唐诗宋词世界里渐入佳境。

二、常规和悖理相存,于无理处得深意

唐诗宋词的创作其实就是遵循常理而又打破常规的矛盾统一的过程。常理,顾名思义,便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认可、依从的道理。比如,落花飞絮,让人倍感身世飘零;柳丝雁影,令人顿感别离之苦;孤帆,浮云,落木,无不令人产生相似的情怀。这种在情感浸润之下观照万物的审美经验,便积淀为常理。但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很多诗人大胆探索,解构、背离常理而为诗,却别有真趣。如:“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外物本无情,何必怨杨柳?又如:“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思乡、还乡是人之常情,此处至情之语却作“无理”表达。再如,诗人常化虚为实,但秦观却反其道而行之,“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岂不别有一番洞天?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既然我们面对的唐诗宋词如此变幻莫测,不拘常理,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又怎能囿于常理,按部就班?

无理,就是可以打乱诗、词的时序。诗词虽然有创作上的时间差异,但是时代不同,感触却相同;处境不同,但心境却相同;诗文不同,手法却相同。,应该会给唐诗宋词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与李白《送友人》同为送别诗,韩愈、柳宗元、苏轼皆为迁谪客,杜甫、范仲淹都是忧国忧民人。可见,超越时空,打破常理还是有可行性的。

无理,就是可以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式。如果在学生基本掌握诗词鉴赏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将部分诗词鉴赏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课前搜集材料,课堂展示自己的理解、鉴赏成果,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质疑,最后形成基本一致的结论,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的激发,教学的效果也一定会令人满意。

无理,就是可以见仁见智,另类解读。诗词不是一个封闭、一成不变的僵硬的文字累加,而是灵动的、具有多元解读性的优美篇章,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见仁见智,甚至可以另类解读。比如:对《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的主题,有的学生把它理解为闺中女子的孤独、寂寞、思春,也有的学生将这个“弄装梳洗迟”的少女看作郁郁不得志的作者的化身,这正说明了学生理解的深刻;对辛弃疾《青玉案》中的“那人”,可以理解为“情人”,可以理解为“志同道合的知音”,也可以理解为“孤傲、不趋流士的志士”,又何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的追求目标”?

三、虚实与有无相容,于无尽处品余情

中国艺术里是很讲究虚实相生的,唐诗宋词更是虚与实最完美的结合体,在诗词教学时,我们更要注意虚与实、有和无的处理。

1.内容与方法。就课堂学习而言,文本是实,解读文本的角度、方法、技巧是虚。正如景是实,情是虚,情一定要附着在景上一样,我们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附着在固定的文本上,而不能独立存在,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因此,只要我们牢牢抓住文本这一实,就可以化虚为实,虚实相生了。

2.感悟与背诵。感悟、品味可以天马行空、虚无缥缈,但是背诵、默写必须落到实处。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时候,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生吞活剥,忽略意境;一是只重感悟,华而不实。前者不利于语感的培养,后者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只有让学生在课后不断地去吟咏、背诵,才能巩固课上所得,化知识为能力,进一步提高自己鉴赏诗歌的水平。

3.课内与课外。虽然课堂为实,课外为虚,但是在课堂上无论老师准备如何充分,讲解如何到位,学生感悟如何深刻,都不能说对某一首诗词已经完全掌握,没有再感悟,再解读的必要。不要说大部分唐诗宋词都是常读常新的,更何况有一些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呢?比如冯延巳的《鹊踏枝》中的“闲愁”,失意者读来感到是壮志难酬,失恋者读来是相思难禁,少年读来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老年人读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无奈。

这正是课堂教学有时尽,课后回味无穷期。正因为诗词的鉴赏是一个不断延伸,永无尽头的过程,所以我们才会在虚和无中有所得,有所悟。

四、个别和一般相辅,于无为处提升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诗词更是我们鉴赏诗词的例子,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就要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处理好个别和一般的关系。

1.同类归纳。诗词是有流派的,我们可以把课本中同流派的几首诗词放到一起归纳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推广到鉴赏其他风格相近的诗词。比如,通过对《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等词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花间词”以“表现离别相思为主,词风香软浓艳”的特点。

诗词中选择的意象有时是相同的,比如《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苏幕遮(怀旧)》都选择了“月亮”这一意象,而且都借助“月亮”表达相思之情,我们也可以把这一点推广到鉴赏其他带有月亮这一意象的诗词。

2.同中求异。当然,诗词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在进行同类归纳的时候,还要做到同中求异,这样才不至于失之偏颇。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都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变无形为有形,但具体运用上又各具特色。第一句用江水喻愁,表现出了愁的深广和绵绵不绝;第二句用车载斗量来表达愁的沉重和不可排遣;第三句运用博喻,表达了愁的多、杂乱和连绵不绝,具有生动性和创造性。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4篇

一、诗歌教学的价值体现

从古至今,诗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凭借敏锐的眼光对生活和社会洞察至微,他们深邃地思考并感悟着生活,超然地俯瞰并感慨着人生,他们体验和思考着我们所感觉不到的、不愿深思的事物,并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发挥至极限,促使他们脱离了庸常生活,成为了一个精神标高。因此,学习他们的诗有着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精神价值,亦是对生命唯美的表达。

1.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言是融合思想和情感,后经想象与构思而形成的艺术品,而诗歌又被称作为是“最高的、最纯粹的语言”,简短的文字却凝练、含蓄、灵动、鲜活。诗歌教学可以凭借其语言特点而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语言魅力,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踏着诗歌生动的节奏和韵律来尽情地欣赏和体味语言的千姿百态,在体验中,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增强。

诗歌是诗人超然的感慨与深邃的思考,因此,在语言中饱含丰富的想象、恰到好处的留白、突破常规的表达等诗歌外露出来的特点跳跃性大,意象的指向也甚为模糊,通过诗歌教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诗人的意境,去鉴赏诗歌,可以在学习活动中促进自身阅读鉴赏水平的提升。

2.增强学生人文素养

打开中国的文学、文化宝库,迎面而来、最为夺目的是灿烂了数千年仍光鲜照人的诗歌,诗歌是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同时诗歌又像漫无边际的海洋,几乎包容、积淀着自宇宙鸿蒙以来我们中华民族一切的文化与文明,展露着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骨血,是民族智慧的源泉,是国人情感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明晰历史、指向未来,带着民族的智慧走向世界。

诗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人生趣味,帮助学生蕴蓄一个审美的人生,诗歌把语文课堂点染成纯美的、流溢浓郁的诗情的唯美境地,让学生在感悟诗趣的同时渐渐地浸润学生的心灵,学生通过诗歌的学习拥有一颗真诚且充满新奇的心,达到远离浅薄与庸俗,走向精致与高雅的人生目的。

二、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

1.情感愉悦性原则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情感愉悦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对于诗歌教学亦是如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的情绪与诗歌本身蕴含的情感愉悦、和谐的交融在一起,脱离诗歌学习的枯燥乏味,达到学习诗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的理想教学境界。

例如,在和学生一起鉴赏五代词人温庭筠的词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时,笔者首先选取现在正在热播的《甄嬛传》中的一个影像片段创设一个意境:安陵容应华妃的要求而唱歌,影像剧中的安陵容就唱了温庭筠的《菩萨蛮》。先让学生感悟视频中安陵容所透露的哀怨之情,激发起学生阅读和探讨的兴趣。

2.强调积累原则

“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是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前提,事实也表明,量变会导致质变,我们的诗歌教学除了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进行鉴赏以外,在课堂外,还应给学生营造课外经典诵读的诗歌学习氛围,达到“墙外开花墙内也香”。通过学生大量的积累实现“诗感”的增强,同时积累的过程是学生自选诗歌的过程,在选择诗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3.个性创造性原则

“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比如《锦瑟》,众说纷纭千百年难以解释,就像元代诗人元好问也曾在《论诗三十首》中感叹像《锦瑟》这样的诗固然好,但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有些诗歌大师都不能释然,何况是我们的学生呢!我们的诗歌教学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重视阅读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创造本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情感体验和再造想象,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诗歌鉴赏当中,摒弃“标准化”、“统一性”的借口,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松开学生活跃的思想的枷锁。

4.适当留白原则

留白是诗歌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从这一特征出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

笔者在一次活动中,聆听了两位老师教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诗歌,这两个老师在课前都作了精心备课。在执教过程中,一位老师又展示多媒体画面,又放音乐,又抑扬顿挫的进行讲解,乍一看,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另一位老师从自己声情并茂的泛读开始,课堂上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在课堂上留有时间指导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课堂容量不大,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多。两者对比,前者的学生看似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但其实是被动的学习、接受,而后者在课堂中多次留白,让学生自己去朗读、想象、思考、体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力。每位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知识基础,老师的思维不可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不能满堂灌,课堂上要适时留白,让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对课堂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5篇

一、注意诗的题目

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阅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的题目结合起来理解。

如北宋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一诗,从题目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这首诗出现在2005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中,要求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从“聊”到“惊”的感情变化。如果我们注意了诗的题目,就不难分析出这是眼前之景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如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挽留客人的诗,诗的内容便是诗人留客的话:“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中最后两句描写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达的是以美景留客之情。如果不注意诗歌题目,就可能误解成只是诗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句)

诗歌中那些透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例如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作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由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诗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显然是作者那种超然于物外的淡泊心境的真实反映。

三、注意作者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朝代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的诗歌试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如南宋诗人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试题中加了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这一关于诗人所处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南宋后期,国家衰亡已无可挽回,这让许多爱国诗人伤痛之极。诗人登高远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沦丧,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挡住视线。这种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将诗人因国家败亡而生的无尽伤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注意诗的语言特点

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同样一件事用散文的语言来写,会是很长的一句话或者几句话,而诗歌却只用几个字。如“高楼聊眺望”,若是写散文,会先交代作者某年月日在某地登上一座怎样的高楼,然后再写极目眺望远处的情景,而诗句只有5个字。

诗歌语言也富于跳跃性,在句与句之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做补充,还原诗歌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访者与童子的三番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空白,需要我们读者去想象补充。

五、注意诗中的意象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

常见意象一般都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把握。

六、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七、注意识别比喻中的“暗喻”与“借喻”

暗喻与明喻不同,其表现形式是比与被比的对象之间没有比喻词,而是用“是”、“为”、“当”、“化”等词连接。如《孔雀东南飞》中“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以“磐石”和“蒲苇”作比,表达一种对爱情的坚贞之心。借喻,根本不露比喻痕迹,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或者没有连接词。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描写一位贵妇迟起床后,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辞藻浓艳绮丽,用比处的形象生动。鬓如云舒,腮似雪白,眉若蛾秀,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的形象通过比喻,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6篇

我陶醉在师生之间的小游戏当中,不经意间发现在教室左后角的座位上,一个看似高高的女孩却头朝下趴着。

“为什么我听不懂”

我一边演示着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一边走到她面前:“这位同学,抬头看好不好呀?”我笑着提醒她。

她猛地站了起来。哇!目测身高在1.73~1.76m之间!吃惊之余,我的目光落在她那双圆圆亮亮的大眼睛上,但只看到了茫然。

“为什么我听不懂呀,我的物理原来都是绝对厉害的!”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她声音洪亮、一字不落地将上面的话重复了三遍。

我一愣!脑子里迅速地闪过了从教二十二年来碰到的各类极有特点的学生……学生们也面面相觑……

“好的!我知道了,咱们再慢一点,慢慢地来。”我安慰她。

她“忽”地一下坐下了。然后猛地将头向后一拧,将那条大大的马尾辫转向了我。一直到下课,一次也没有回头。

妈妈的骄傲

“老师,您好。非常不好意思,孩子给您添麻烦了……”小S妈妈的声音,非常柔和。

“老师呀,我们孩子上幼儿园时,小朋友都是看着老师,可是我们这孩子脸朝一边,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提问,她又都会回答呢……”

后来妈妈还告诉我,小S很喜欢唱歌和舞蹈,最擅长的是自己歌伴舞,已经有过无数次上台的经验。

太棒了!

“她还自学了日语,日常会话基本没有问题。”

太棒了!

“特喜欢语文,特喜欢政史地,特喜欢化学。特不喜欢数学,特不喜欢物理!”

我傻了!

听完小S妈妈的一通电话,我当时实实在在发呆了两分钟。

蓦地,我的耳边回响着会祥校长的声音:“如果大家碰到了有一定特点或者特色的学生,有时也可以说是较为棘手的学生。我告诉你:你最终是要感谢这个学生的,正是他引发了你对于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重新思考!你可以从这个学生的身上领会到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

“做最有价值的教育!要走进小S的世界里。”我对自己说。

专注而多变的兴趣

后来我发现小S的独特之处了。她有特别长时间做同一件事情的能力。在某一段时间里,她会每天同一时间都去音乐教室弹钢琴。在弹钢琴的时候她非常投入,几乎什么都忘了,然后急匆匆跑回教室。她总是在固定的时间停止弹琴,因为她是一个听话的从不迟到的好孩子!

她弹得特别好听,显然是经过名师的指点。幸亏我也是音乐爱好者。我总是站在她的后面,静静地听完。刚开始她没有发现我,后来发现了,没有表情地看了我一眼。再后来她会冲我笑一下再走。

有一天她弹完琴,径直走近我说:“老师好,这是《恶之娘》的主旋律,特别优美!在我心中她就是神曲!《恶之娘》讲的是一个日本小女孩在懂得了魔咒以后,开始用魔咒干坏事,后来被判处了死刑。”说完以后朝我咧嘴一笑,转身朝着电梯冲去。

后来有一段时间,她每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就在公用电脑上做PPT―――用日语做。

我总是说:“小S,做一会儿就行了,回去睡觉去。下午还要上课。”这时候她总是匆匆忙忙地点点头,用她那特有的声音说:“好好好,马上!”她根本来不及回头看我,嘿嘿,她太忙了。事实上她那一段时间中午全在忙,我知道这是她的特点。当然我也知道经过一段时间,她的兴趣一定会转移,这是她的规律。说不定哪天就转移到了物理上面来啦,并且一定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想到这里,我的心里禁不住一阵狂喜。我真的坚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我等着……

育校高一年级的各种活动很多。我很快就学会了给正在表演节目的学生送鲜花。但这次我只给一个人送鲜花,那就是小S。我的女儿表演小提琴独奏《枉凝眉》,我都没给她献花!

在语文组举办的诗歌朗诵活动中,小S自己歌伴舞演唱了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请注意,舞蹈动作全是她自己编的!我毫不犹豫地亲自上场把事先偷偷准备的花献给了她。她当时忽闪着亮亮的大眼睛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嘿嘿,事实上我听不大懂歌词,但这毫不影响我的兴奋。

在英语组举办的活动中,小S又是自编自演歌伴舞英文歌曲《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我又一次献花了,毫不犹豫。

前几天高一级部在平谷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第一天的晚上有一个篝火晚会。

当时我正在台阶上坐着和数学老师文武哥吹牛。忽然,近两百多名学生齐声高喊,要我唱歌。我这人就是这样,只要孩子们高兴,叫啥都行!我环绕全场,舞动着李美熙给我的队旗,为大家献唱了一曲《敢问路在何方》。掌声雷动。我唱得正酣,突然一个高高的人影飞奔而来,一个女孩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是小S……

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甜!当时好像有点儿恍惚,也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走进物理世界……

上周四的课间操后,我在教室里发物理作业。这时,小S突然(做完操)气喘吁吁地第一个跑进了教室,额头上渗着一层细细的汗珠!看见我时大声急促地说:“老师,我要问你一个机车匀加速启动的问题。”这是一个多么难的问题呀!“我昨天晚上想了半个多小时,就有一点儿没有想懂,”小S的语速越来越快了,“就是匀加速启动的时候,机车的功率到底变不变?如果变化的话,那应该遵循着一个怎样的函数规律?还有……”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我都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不过,我马上就冷静了下来,心里美滋滋的,一个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第二天,小S又问了我物理问题。

我期盼已久的独具特色的小S物理领悟期开始喽!

今晚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给小S打过电话,问她当时表演的几个节目的名字,顺便毫不掩饰地表扬了她一番。她异常高兴,最后她彬彬有礼地说:“老师,您也早点儿休息吧。时间也不早了。”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作为新诗体的词比诗虽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美学追求上却截然不同——诗庄词媚。词之媚不仅由于它体系于燕乐,更重要的是在表现的内容上它以言情为主,风花雪月之情成为了它重要的言说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它也以婉约柔媚为正宗,词之媚不言而喻。同时,词中存在大量的女性形象,她们妩媚多姿,她们的存在构成了宋词之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并称,诗歌到了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名篇佳句数不胜数,诗人文豪如群星灿烂;词在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词人作家熠熠生辉。可以说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高峰,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作家。今天我们把诗词并举,但是在词产生的初期及随后的发展岁月里,词一直被视为小技,末道、诗余,被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滥郑声,宋初的钱惟演宣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①并提出了所谓的诗庄词媚之说。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在今时看来这一“媚”字似有贬义,但却是对词这一文体的较为贴切的言说。词源于燕乐新声,初起时属通俗文学一派,它取悦大众的审美趣味,它表现世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它依靠那些歌喉婉转,舞姿曼妙,姿容艳丽的女子传播,所以它属阴性,所以它媚。可以说没有了这个媚字,词也就不是词了。且看,同样是送别,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岑参却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同样是游子思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周邦彦却说“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同样写愁,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李清照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写月,张若虚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苏轼却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的媚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就从这个媚字出发,来漫谈一次词。 

“媚”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的六朝就已经定型,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对“媚”的美学内涵进行了自觉的探讨。陆机《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②钟嵘的《诗品》中说:“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③他们的探讨的对象是诗歌,肯定了诗歌在文质彬彬之外的的清丽婉转之美,但以“媚”为美的诗歌并不占诗歌创作的主流。可是到了宋代,作为“别是一家”的词把传统士大夫所不齿的风花雪月,如花美眷作为主要吟咏的对象,这使许多人惊奇的发现作为一种新诗体的词无论在内容上、语言形式、作品风格上更接近“媚”的内涵,于是一些词评家开始用“媚”来指称词的审美属性和美学风格,并逐渐为时人所认同。如宋代的王灼在其《碧鸡漫志•卷一》中提出了所谓的“士大夫歌词尚婉媚”之说;魏庆之在其《魏庆之词话》中用“风流妩媚”来评价辛弃疾的《祝英台•宝钗分》;张炎在其《词源•卷下》中用软媚中有气魄“来评价周邦彦的词。……把“媚”作为词的审美特征来对其进行品评在宋人的词话中甚众。那么词究竟“媚”在何处?本文试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诗言志,词写情 

 

诗言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最早见于《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后经孔子、荀子、《毛诗序》等对这一观点的阐释,诗言志已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中心命题。那么何为“志”?通行的看法是“志意,怀抱”。它既可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可以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亦可是对君主、对师友的忠诚敬仰之情,当然它也可以抒发个人的一己之情,但是它必须是庄重雅正的。因为它承担着“兴观群怨”之职,肩负着“经夫妻,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任,它必须“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可以说诗关乎着治国安邦之大事,它必须要“庄”。而词则不然,从它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这些宏大叙事不沾边。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谈到词的缘起时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④,可见词就是公子佳人酒边樽前“助妖娆之态”的,酒席宴饮中,珠翠绮罗,才子佳人,轻歌曼舞,儿女情长、风花雪月自然成为了主要吟咏的对象,那么词的“媚”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可以说从词诞生的那天起,它和言志的诗就泾渭分明,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伤春感怀、佳人殊容就成为了词言说不尽的主题。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可以说正是由于言情与言志的不同,让以表“情”为己任的词比诗更妩媚多姿。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情”与“志”的天空里词与诗是泾渭分明的。词中也有言志的成分。宋词从欧阳修、柳永开始就把个人的人生体验抒写在了词作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到了苏轼更是“以诗为词”,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树立了豪放飘逸的词风。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沿着苏轼开创的词路继续前行,他“以文为词”,创造出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词风。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可以说,苏辛二人联手开创了豪放词,使词一度在“剪红刻翠”之外,呈现出阳刚之气,并深深影响了南宋的爱国诗派,如张孝祥、陈亮、岳飞的创作,但是当时的许多词作家对此颇有微词,李清照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反对苏轼的创作倾向。纵观词的发展我们可以说,词以婉约为正宗,从花间词,到南唐二主,到柳永,再到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及至姜夔、,词的婉约柔媚之风一直兴盛不衰。就是以豪放著称的苏辛二人亦不乏婉约柔媚之作。 

词为艳科,它从勾栏瓦肆中来,虽经文人之手,由俗变雅,登堂入室,但是它婉转、细腻、轻柔的妩媚之质却是贯穿始终。 

二、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 

 

词之媚不仅在于它言情的特质,更在于它的媚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媚字,从女,从眉,说文解字上说媚,说也;尔雅上说,媚,美也;广雅上说,媚,好也。这个媚字既可以指以眉目示人,讨人喜爱,亦可以指女子姿态婀娜多姿,娇媚秀丽。总之,这个媚字应该是指一种女性美。词的媚也和风姿绰约的女性分不开,同时,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风姿绰约的女性,词才媚。下面我们就分别开看一下男性词人笔下与女性词人笔下的柔媚女性。 

(一)男性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 

1、符号化的美女 

在中国古典诗作中,女性形象早就出现了,在《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大量的女性形象,但是这些女性形象在社会关系上都是有所归属的,有的是将为人妻,有的是已有心上人,有的是被丈夫所弃,有的是丈夫远征或远游在外。而在词作中,我们却看到了大量社会关系不清晰的女性,在词作中呈现的只是对她们容貌、服饰、闺阁的描写,她们成了单纯的爱与美的对象,这在唐五代词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温庭筠的下面三首小词: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更漏子),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女冠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代的词人晏几道、贺铸的词中也多此类的女性形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代表女性的的符号,突出的是女性的性别特征,淡化了女性的社会性,男性作家以男性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女性,女性处于被看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里的女性并不是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是“符号化”了的美女。 

2、闺阁思妇 

词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就是闺阁情思,闺阁的女性自然也成了男性作家词作中的主角。但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中,情和欲是不同的,两者之间横着道德的鸿沟,即使在以言情为主、品为艳科的词中,写到欲的时候,也是委婉迷离,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而不一语道破,所以闺阁中的女性经常以美丽动人、翠眉长皱、粉泪盈掬、娇慵无力、倚阑远望、温柔贞静,哀而不愤、怨而不怒的思妇形象出现:毛熙震《清平乐》中的“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妇人与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中的苦情女子、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苦守佳人、秦观的“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的心事无限的红颜、欧阳修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对景伤春的姝丽等可以说都是这类闺阁思妇的典型代表。 

3、红粉知己 

在中国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志趣相投实属不易,但宋代养妓成风,这些歌姬或家妓不仅姿容出众,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理解歌唱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士大夫们在精神上可以沟通,因此她们填补了士大夫们的情感空白,够成为他们的知己。这些女性有着柔媚的外貌,但却有着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高洁的品性。如苏轼笔下的王定国侍人寓娘(参见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辛弃疾恋情词中的歌妓,晏几道词中的歌妓频、鸿、莲、云 ,柳永笔下的他挚爱的歌女都可以看做是词人的红粉知己。 

除了上述三种女性形象外,还有柳永笔下的“针线闲拈伴伊坐”的市井女子,辛弃疾笔下“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的弃妇等。男性词人笔下的这些女性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构想:妩媚、贤淑、温婉、多情。 

(二)女性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 

男性词人以男性的视角构建了他们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他们对女性世界的理解毕竟隔了一层,所以女性的世界最好由女性自己去体察,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宋代最著名的两位女性词人所塑造的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 

1、大胆示爱的闺阁女子 

在封建的中国社会中,爱情与婚姻是女人的全部,“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但在两性的婚姻中男性尚且不自主,何况女性。但是男性可以有红颜知己,女性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在男性作家笔下的闺阁女子,对待爱情是被动的,是依附与男性的,是男性失意时的心灵慰藉。辛弃疾不是反复吟唱“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而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却敢于大胆抒写对婚姻的不满,勇于追求自己的真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她在《黄花》中吟道“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尤其是她的一些词作以身为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抒写了经历爱情时女性的心态,情状,这些作品不仅大胆、痴迷,而且缠绵、缱绻,如:清平乐 (朱淑真):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追求爱情的勇气,热恋时的甜蜜与幸福跃然纸上。 

2、女中丈夫 

说道宋词就不能不提李清照,她不凡的出身,少女时宽松的家教,前半生幸福的婚姻生活,后半生国破家亡的凄凉晚景,使她的词做显露出一般女性作家少有的士大夫情怀,如“年年雪里,长插梅花醉”(清平乐),“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但是她又不失女性气息,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边是陶渊明的举动,一边是被离愁折磨至憔悴的女子,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显得的既香艳又高雅,别有一番风姿。 

当然,除了这两种形象外,李清照和朱淑真还创造了一些弃妇与思妇的形象,我们怎且不论了。 

由上我们可以说,无论是男性词人还是女性词人,他们认可的女性形象具有如下的共性:温柔、美丽、纤弱、忧伤、纯洁,这些柔媚的女子成就了词,词的媚也就不言而喻了。 

 

注释: 

①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②陆机.文赋[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非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是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高校设置此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完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习,从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爱国情操,提高文学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古代文学是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中文系学生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史与作品选两部分,早年汉语言专业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又设置《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然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涌现,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行,《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被截然分开。以笔者所在的院系为例,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新闻专业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

教师给此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主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一是庞杂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的矛盾。比如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新闻班于大学一年级开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为时两个学期,每学期五十课时,学习内容从先秦文学至清代文学。如此庞杂的内容,如此有限的课时,如何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目顺晌教师授课的难题。二是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并非他们的专业课,在学习时,一方面学生存在轻忽之心,不肯尽全力,布置的任务不易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新闻专业的学生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古代文学方面的知识毕竟要薄弱一些。文学史教学的缺失,亦增加了作品选的授课难度。另外,本院为新闻专业选择的教材为韩传达、谢孟、严冰编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三册,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课的教材之一。教材内包含了大量学生中学已学习过的经典篇目,以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为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蜀道难》《行路难》等皆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名篇,如何让这些学生早已熟悉的诗歌焕发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成为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难题。三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属于传统课程,如何让传统与现代结合,如何让古典文学与新闻专业融合,成为值得授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结合本课程特点,我们提出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特色、重视多媒体教学等方案,力图解决以上问题。

二、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评析各时期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作家作品,重视古代文学史的梳理与理论的归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则重视作家,汇集经典文学作品,详加注释,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予以配合与辅佐。前者宏观,后者精微;前者史论结合,后者则鉴赏擅场。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须将文学史与作品选融合,以便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深入学习。比如初唐文学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选择了初唐四杰、宋之问、张若虚、陈子昂等人的经典名作。倘若脱离了文学史空讲作品,教学容易浮在表面,不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因此,在进入初唐诗人作品之前,笔者主要为学生讲解唐代诗歌的繁荣、唐诗史的分期、初唐诗坛概况三部分内容。在唐代诗歌的繁荣方面,笔者特别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讲‘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懂得了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1](P255)引发学生兴趣,并顺势将《唐诗杂论》推荐给学生。在唐诗繁荣的原因方面,笔者特别介绍了科举考试对唐诗的影响。举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为例。此诗如一副精美的双面绣,善用比体,以“洞房花烛夜”对“金榜题名时”。全诗以新娘自比,新郎比张籍,舅姑比主考官。整首诗委婉含蓄,一方面涉及唐代婚俗。新娘必须要在次日清晨在丈夫的陪伴下拜见公婆。如《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另一方面涉及唐代的行卷。举子及第,不仅看卷面文章,还会考虑名流推荐。朱庆余以所作之诗询于张籍,含蓄巧妙,韵味无穷。学生亦加深了对唐诗繁荣,诗赋取士的感性认识。在唐诗史的分期方面,笔者引明代高《唐诗品汇・总序》将唐诗的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并梳理各段代表诗人及作品,使学生能俯瞰唐诗,掌握大局。在初唐诗坛概况方面,笔者提醒学生读唐诗不止应关注盛唐诗歌,还应明白盛唐诗歌的繁荣实有初唐百年的铺垫。初唐的前五十年,是宫廷诗的时代,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魏征、上官仪等人在内的宫廷作家群。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使得学生了解唐诗之来龙去脉。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不少篇目是学生中学学习过的篇目,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品出旧诗篇中的新含义,值得授课老师深思。笔者认为在作品选解析之时,融入文学史相关知识,亦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篇经典之作学生可谓耳熟能详,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为名言警句,其中究竟是 “见”还是“望”更是令人琢磨思量。笔者讲解此诗时,立足于对陶诗平淡玄远境界的开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开国功臣,外祖父为风吹落帽之名士孟嘉,贵胄之家的“穷”实与平民的“穷”大有差别,因此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状值得玩味,“心远地自偏”则让疑问豁然开解。“远”不仅是魏晋玄学中的普遍概念,魏晋风度的重要表现,而且此句亦影响了宋代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为远谪岭南的王巩与柔奴所作,特别赞美了柔奴的恬淡与静美。“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实与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关于“东篱菊”,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学史中最早描写的作品。屈原《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并拓展开去,唐代黄巢《咏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宋代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宋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甚至《红楼梦》中的“诗社”、《聊斋志异》之《黄英》。张潮《幽梦影》评价“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2](P5)自陶渊明之后,“东篱菊”成为了隐士之花,代表着士人疏野淡泊、清高傲世的情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作为尾联,很容易让人忽视。笔者引入《庄子・知北游》,知北游而求玄,问于黄帝,不能得道,问于无为,无为不答,非不答,不知答也,知又问于狂屈,狂屈则欲言而忘其所欲言,细细品来,陶诗之“欲辨已忘言”实滥觞于《庄子》。作品选与文学史的融合,拓宽了作品选的容量,加深了作品选的深度。又如在学习陈子昂的作品之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对陈子昂的认识主要在于其《登幽州台歌》。笔者在课堂上板书杜甫《陈拾遗故宅》“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推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并进一步提问,诗圣宽容,但韩子严谨,为何他们同时把陈子昂推到盛唐诗歌启蒙的地位?难道仅仅在于这首《登幽州台歌》吗?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并引导学生学习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领会陈子昂反对齐梁诗风,推崇汉魏风骨,呼唤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盛唐诗风,在唐代诗歌坐标上给予陈子昂恰当的定位,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和思路。

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活动、新闻事业的特点和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研究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现状以及反映其本质特点的规律,研究包括报纸、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在内的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普遍规律,以及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等。”[3](P11)新闻工作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实践性。笔者给新闻专业学生授课,努力将古代文学作品选与新闻专业特点相融合。

一是立足作品选,联系当下。新闻之“新”在于时效,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人须密切关注现实,联系现实。笔者在给新闻班授课时,努力将作品选的专业性与新闻专业的时效性结合起来。比如在讲唐诗繁荣的时候,笔者向学生介绍《全唐诗》,有意避开一系列艰深而专业的论文,而是挑选了自媒体红人六神磊磊的《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在梳理了胡震亨、钱谦益、季振宜、康熙皇帝对《全唐诗》的搜集和编订后,请所有同学一起读文章的结尾“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才能看到唐朝的伟大诗人们朝辞白帝、夜泊牛渚、暮投石壕、晓汲清湘;看诗人们记录下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雨;看他们漫卷诗书、永忆江湖、哭呼昭王、笑问客来。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何等的幸运。”[4]学生反响良好,一方面对于唐诗繁荣有了诗意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同行六神磊磊的例证也使得学生颇有亲切感。又如学习《世说新语》时,笔者讲到了《世说新语・品藻》中一则,“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桓温英武善战,权倾朝野,事业上如日中天,婚姻上尚南康公主,可谓人生赢家。殷浩则因北伐失利,被贬为平民。对话就是在这样鲜明的背景下展开,桓温的疑问也是我们的疑问,无权无势,落魄潦倒的殷浩{什么与人生赢家桓温争锋?最喜欢的是殷浩那句缓缓的答语“我和我做了这么久的朋友,我觉得还是宁愿做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原来人可以跳出功名权势、金银富贵,甚至儒家三立的期许,如此纯粹地欣赏自己。笔者扩展开去,联系当下,引入澎湃新闻《当读书人遭遇土豪饭局》,“读书和经商,并不矛盾,求知和求财也并不对立。两者不可通约,我们没必要将它们预先捆在同一根价值链条上比个高低胜负。”结合古今,与学生共勉,欣赏自己,自信从容。

二是融入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新闻专业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涉及到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方面工作,对于新闻人自然提出了能说会写、敏锐大胆的要求。笔者采用体验式教学,尽力将新闻专业的实践性与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笔者多采用吟诵式体验教学与话题式体验教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大量的诗、词、曲,它们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音乐性,特别适合吟诵。吟诵关涉到旋律、节奏、音律,是对诗词曲最美的呈现,更可以加深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王力《诗词格律十讲》就说:“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5](P1)在教学时,笔者有意播放叶嘉莹、霍松林等大家的吟诵,希冀学生在吟诵声中获得对诗词亲切的体会,在润物细无声中领略古典诗词的美好。在课堂上,笔者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在讲到李白的《将进酒》、高适的《封丘作》时,特别邀请班上个性豪迈、嗓音雄浑的男生起来吟诵,并请其他同学点评,同学们气氛热烈,在不知不觉中既提高了吟诵水平,又加深了对古典诗词的意境的感悟。除了吟诵式体验教学,笔者还有意识地引入话题式体验教学,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辩论的热情。比如在讲到“三曹”中曹丕、曹植的作品时,笔者将兄弟两人的诗歌对比鉴赏,并特别引用了王夫之的评语激起论辩。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云:“曹子建之于子桓,有仙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大抵如此。”学生对才高八斗的曹植非常熟悉,因此此论一发,引起大家浓烈的兴趣,笔者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力挺曹植,一组支持曹丕,在阅读原典,查阅资料后予以论辩。在论辩中,学生一方面了解到王夫之的评价有其特定的时代与审美背景,但也有一些偏颇之处,另一方面学生对曹植、曹丕的诗歌成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笔者另外补充了曹丕的《与吴质书》“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舆轮徐动,宾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凄然伤怀。”曹丕出身富贵,与曹植相争,终得帝王之位,并得以迎娶甄后,事业和婚姻皆可谓圆满,但曹丕个性中有一种特别的“锐感”,能于尘俗的圆满中感受到人生的终极悲哀,禀之气质,不可复制,难怪王夫之目之为仙。比如此书怀念与吴质一起的南皮乐游,妙思六经,弹棋博弈,食瓜品李,何其乐也,但曹丕却听悲笳微吟,顿感乐往哀来。另外,笔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得上讲台鉴赏作品,至少一次,作为平时成绩,不拘形式,或一人主讲,或两人合作,或多人访谈。比如有学生讲解《古诗十九首》之《西北有高楼》,两人搭档,一人播放PPT主讲,一人则在黑板作画,给予大家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重视多媒体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的传统模式为“一块黑板、一支笔、一张嘴”。此种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实与新闻专业的活泼、生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努力将多媒体引入教学,希望利用多媒体的光影声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课件处理方面,笔者坚持用PPT授课,在制作课件时,既囊括教学要点,又考虑课件美观,并尝试与学生合作,将学生新颖活泼的创意吸纳进来,使得课件尽善尽美。在图片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大量直观图片,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比如在讲解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时,学生大部分为南方人,见惯了杏花春雨江南,但对于大漠孤雁塞北实有隔膜。为了让学生领略到边塞诗歌的真意,笔者特别放出了几张敦煌鸣沙山的照片,有一望无际的沙漠,有秀雅清澈的月牙泉,有沉默强健的骆驼,笔者一边放照片,一边和学生分享自己游览敦煌的感受。学生表示,看完图片,他们引发了很多联想,既有“平沙莽莽黄入天”的豪迈,又有“大漠穷秋塞草腓”的苍凉。图说古典文学,使学生受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双重陶冶。在音频的运用方面,笔者在教学中,重视音频材料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最早文学的形态即是诗乐舞一体、文史哲不分。乐府能歌,曲子能唱,诗词能吟。比如学习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笔者为学生播放《甄执》插曲《菩萨蛮》,并向学生提问,这首词安置在这部描写深宫后妃的电视剧中合适吗?学生反响热烈,从词中女子形象、心境、艺术形式等方面予以探讨分析,对温庭筠词的温深密丽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另外,笔者多次播放叶嘉莹先生、霍松林先生等大家的吟诵,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诗词的境界。在视频应用方面,笔者积极插播视频文件,以此传达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细致精微。比如在学习《西厢记》时,笔者在课前播放茅威涛、何英主演的越剧版《西厢记》,在悠扬婉转的声腔中,在精彩绝伦的表演中,营造婉约缠绵的艺术氛围,帮助学生们提前进入《西厢记》的世界。又如讲解王勃的《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笔者特别播放了刘小锋主演的《王勃之死》中王勃创作《滕王阁序》、吟诵《滕王阁诗》的片段,美轮美奂的画面,一波三折的剧情,慷慨激昂的吟诵使得学生兴趣大增,不仅站在同行的角度高度评价这部影视作品,而且加深了对王勃作品的认识。笔者也以剧情做结,与学生共勉。也许我们缺乏天才,做不了王勃,但我们可以做剧中的那位童子,初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居然跑掉了鞋子,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永远保持着那种对美的既惊且喜,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要之,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存在传统与现代脱节等问题,笔者试着从融合文学史与作品选、注重新闻专业本色、重视多媒体教学三方面予以探讨,希冀有益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

注释:

[1]闻一多著,蒙木编:《闻一多说唐诗》,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年版。

[2][清]张潮著:《幽梦影》,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年版。

[3]新华社北京分社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