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1篇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各种各样的习题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及答案1.按照图上所示的位置填空。

(1)游泳馆在小文家的北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米;

(2)电影院在小文家的东偏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图书馆在小文家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4)百货超市在小文家的_____偏_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找到每个建筑物的位置。

(1)体育馆在学校的北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新华书店在学校的___偏10°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李小旭家在学校的_____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_米;

(4)百货大楼在学校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量一量,填一填。

(1)疯狂老鼠在喷泉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2)空中飞车在喷泉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3)时间隧道在喷泉_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4)碰碰车在喷泉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4.按要求画出各景点位置。

(1)鳄鱼潭在大象馆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2)熊猫馆在大象馆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

(3)花果山在大象馆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

【篇三】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练习题

一、看图回答问题。?

1.下图为某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

从广场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偏(

)的方向行驶(

)站到少年宫,再向(

)偏(

)的方向行驶(

)站到动物园。?????

2.贝贝从幸福路站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

)站或(

)站下车。??

3.京京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

)站或(

)上车的。

二、选择。? ????

1.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C.北偏西30°方向500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

2.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家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B.广场在学校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C.广场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D.学校在广场北偏西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第2页

1.根据统计图完成填空。

(1)11%,15%

(2)文学,哲学

(3)2

2.下面是人民路服装店销售某品牌运动服的情况统计,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8%

(2)MLLS

(3)1600×22%=352(套)

答:销售了352套。

第4页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张晓辉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喜欢看新闻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电视节目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可以制作(C)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2)张晓辉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上星期看电视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内、半小时以上到1小时、1小时以上到1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以上四种情况的人数各有多少,可以制作(A)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3)张晓辉记录了自己上星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上星期看电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可以制作(B)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

2.

(1) 扇形 条形 折线

(2) A C 540

(3) 增加

(4)例:A牌和E牌电视机销售量最多。

第6页

1.

(1)C

(2)B

2.

(1)环境保护

表扬投诉

(2)20

12

第9页

2.

(1)2.5

2.5(2016新版为2.5,2015版是2)

(2)B

3.一个圆柱形茶杯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茶杯的底面周长是多少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

3.14x2x4=25.12(厘米)

3.14x4

=3.14x16

=50.24(平方厘米)

答:这个茶杯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50.24平方厘米。

第10页

1.

(1)长方形

底面周长

(2)圆

相等

2.左图:

3.14×(7÷2)×2+3.14×7×8

=76.93+175.84

=252.77(cm)

右图:

3.14×5×2+3.14×5×2×6

=157+188.4

=345.4(cm)

3.(1)

3.14×16×8

=50.24×8

=401.92(平方厘米)

答:罐头包装盒侧面商标纸的面积至少401.92平方厘米。

(2)

3.14×(16÷2)×2+401.92

=401.92+401.92

=803.84(平方厘米)

答:大约需要铁皮803.84平方厘米。

第11页

4.

6÷2=3(厘米)

3.14x3x2+3.14x6x8

=3.14x9x2+3.14x6x8

=3.14x66

=207.24(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07.24平方厘米。

第18页

1、略

2、图(1)是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轴旋转而成的。

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是1cm。

图(2)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而成的。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cm,高是2cm。

第19页

1、略

2、长:2×3.14×5=31.4(cm)

宽:20cm

21页

2×3.14×5×20=628(cm2)

第22页

1、(1)1.6×0.7=1.12(m2)

(2)2×3.14×3.2×5=100.48(dm2)

2、3.14×8×13+3.14×(8÷2)2=376.8(cm2)

第25页

1、75×90=6750(cm3)

2、3.14×(1÷2)2×10=7.85(m3)

26页

1、3.14×(8÷2)2×15=753.6(cm3)

1L=1000cm3

703.6

2、3.14×(O.4÷2)2×5÷0.02≈31(张)

3.l4×(6÷2)2×10=282.6(cm3)=282.6(mL)

第34页

1、1/3×19×12=76(cm3)

2、1/3×3.14×(4÷2)2×5×7.8≈163(g)

37页

1、第1、2、6幅图是圆柱。

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相同;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有无数条高。

第3、4、5幅图是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把它转化成长方体导出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经过试验导出的。

3、(1)3.14×10×20+3.14×(10÷2)2×2=785(cm2)

(2)3.14×(10÷2)2×20=1570(cm3)=1570(mL)=1.57(L)

1.5

4、(1)3.14×(4÷2)2×2+1/3×3.14×(4÷2)2×4=628/15(dm3)

0.65×628/15=2041/75(kg)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2篇

一、单选题

1.“服装厂今年10月份的产值比9月份增长了

。说明服装厂10月份的产值是9月份的(

A.                                      B.                                      C.                                      D.

2.9m是30m的(

)。

A.

m                                      B. 30%米                                      C. 30%

3.一台彩电,先提价5%,再降价5%,现在这台彩电价格比原来(

A. 提高了                                B. 降低了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在数a(a不等于0)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

A. 扩大100倍                                   B. 缩小100倍                                   C. 不变

二、判断题

5.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6.一根绳子长

米,可以写成90%米。

7.一袋白糖约重96%千克。

8.一条绳子长53%米.

三、填空题

9.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小数或整数.

72%=________

9.6%=________

1%=________

10.5千克是4千克的________%,4千克比5千克少________%。

11.在

,1.67,1.59,

,1.6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等。

12.一个数是120,它的25%是________。

13.________:5=0.4=20÷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

14.看图填空,下面的大圆表示“1”,分别用分数、百分数、小数表示图中黄色部分:(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

四、解答题

15.看图列式计算。

16.李大伯在一块地里种植蔬菜,下面统计图分别统计了2014年四种蔬菜的收入情况和近四年来种植蔬菜的收入情况.

(1)2014年种植萝卜的收入是多少元?

(2)2013年的收入比2012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五、应用题

17.下图是某校六年级植树情况统计图。

(1)⑶⑷班共植树472棵。⑵班植树多少棵?

(2)⑵班种了杨树和柳树,占的柳树占该班植树总数的25%。⑵班种了多少棵柳树?⑵班种的柳树占六年级植树总数的百分之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解:1+

故答案为:A。

【分析】以9月份的产值为单位“1”,用1加上增长的分率即可求出10月份的产值是9月份的几分之几。

2.【答案】

C

【解析】【解答】9m是30m的30%,故选C。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9m是30m的30%,后面没有单位。

3.【答案】

B

【解析】【解答】(1+5%)×(1-5%)

=1.05×0.95

=0.9975

0.9975<1

所以,现在这台彩电价格比原来降低了。

故答案为:B。

【分析】原来的价格为1,(1+提价的百分比)×(1-降价的百分比)=现在的价格。最后比较现在和原来的价格即可。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在数a(a不等于0)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100倍。

故答案为:B.

【分析】把整数或小数化成百分数,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再加上百分号,现在没有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说明这个数加上百分号后就缩小了100倍。

二、判断题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百分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而分数既可以表示某一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分率;所以百分数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分数的意义与百分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叫做百分号)来表示.百分数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各种实验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此题关键是正确区分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一根绳子长米,不能写成90%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可以带单位,据此判断。

7.【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量,不能带单位.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可知,百分数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所以一条绳子长53%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百分数带单位是没有意义的.

三、填空题

9.【答案】

0.72;0.096;0.01

【解析】【解答】解:72%=0.72;9.6%=0.096;1%=0.01

故答案为:0.72;0.096;0.01。

【分析】把百分号去掉,然后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可把百分数化成小数。

10.【答案】

125;20

【解析】【解答】5÷4=1.25=125%;

(5-4)÷5

=1÷5

=0.2

=20%

故答案为:125;20.

【分析】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几,用甲÷乙,据此列式计算,将结果化成百分数;

求甲比乙少百分之几,用(乙-甲)÷乙,据此列式解答,将结果化成百分数.

11.【答案】

1.67;1.59;;1.6

【解析】【解答】解:最大的是1.67,最小的是1.59,=1.6,所以,和1.6相等。

故答案为:1.67;1.59;;1.6。

【分析】先把化成小数,再比较小数大小。小数比较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要看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进行比较。

12.【答案】

30

【解析】【解答】解:120×25%=30

故答案为:30。

【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直接用这个数乘以百分之几即可。

13.【答案】

2;50;8;40;四

【解析】【解答】解:0.4=,

所以2:5=0.4=20÷50==40%=四。

故答案为:2;50;8;40;四。

【分析】先把小数化成最简分数,然后根据分数、比、除法之间的关系确定前项、除数和分子,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加上百分号即可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根据百分数确定成数。

14.【答案】

;12.5%;0.125

【解析】图中圆被平均分成了8份,黄色部分占其中的一份,所以用分数表示是​, 化成百分数是12.5%,化成小数是0.125。

四、解答题

15.【答案】解:150×(1+20%)=180(t)

【解析】【分析】图中已知计划用的和实际比计划增产的百分数,问实际用了多少,实际用的=计划用的×(1+百分之几)。

16.【答案】

(1)解:4×(1﹣35%﹣20%﹣21%)

=4×24%

=4×0.24

=0.96(万元)

0.96万元=9600(元)

答:2014年种植萝卜的收入是9600元。

(2)解:(3﹣2.3)÷2.3

=0.7÷2.3

≈0.304

=30.4%

答:2013年的收入比2012年增加了30.4%。

【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2014年总的收入情况;2014年总收入×(1-韭菜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黄瓜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番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几)。

(2)

2013年的收入比2012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012年收入,最后将得数化成百分数。

五、应用题

17.【答案】

(1)解:1-(25%+24%+35%)=16%472÷(24%+35%)=472÷69%=800(棵)800×16%=128(棵)(2)班植树128棵。

(2)解:128×25%=32(棵)

32÷800=0.04=4%答:⑵班种了32棵柳树。⑵班种的柳树占六年级植树总数的4%。

【解析】【解答】(1)1-(25%+24%+35%)=16%

472÷(24%+35%)=472÷69%=800(棵)

800×16%=128(棵)

答:六(2)班植树128棵。

(2)

128×25%=32(棵)

32÷800=0.04=4%

答:六(2)班种了32棵柳树,六(2)班种的柳树占六年级植树总数的4%。

【分析】(1)根据题意,把全年级4个班植树总棵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六(1)班、六(3)班、六(4)班一共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六(2)班植树占全年级的百分比;

根据条件“(3)、(4)班共植树472棵”可得,用(3)、(4)班植树总棵数÷(3)、(4)班植树棵数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全年级的植树棵数;

最后用全年级的植树棵数×六(2)班植树棵数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六(2)班的植树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条件“六(2)班种的柳树占该班植树总数的25%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3篇

一、 矫正型小测验——减少学习路径中的障碍

矫正型小测验是指以学生的普遍错误为素材,以纠正错误、强化方法、形成技巧为目的而设计的小测验。矫正型小测验可以通过题组比较等方式帮助学生分辨相似问题的异同,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易错知识的本质,同时掌握与这些易错知识相关的常见习题的解题方法,从而减少学习路径中的障碍。

如配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使用的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2页呈现了如下这道填空题:

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48立方厘米,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圆锥的体积是( )。

应该说此题是关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关系的典型习题,主要检查学生对这两种立体图形体积关系的理解程度。但实际的答题情况并不乐观,全班有7人填了64立方厘米和16立方厘米,还有6人不知道该怎么填,再加上其他错误,此题的错误率超过了40%。经了解,出现64立方厘米和16立方厘米这两个答案的同学都是把48× 的积作为圆锥体积,再把16+48的和作为圆柱体积。看来,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厘清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为此,笔者特意设计了以厘清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关系为主题的小测验卷,内容如下:

1. 打牢基础。

(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体积。

(2)观察上面几个图形,说一说你的发现。

我发现 。

(3)填空。

①如果圆柱体积是1立方厘米,那么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 ),它们的体积差是( ),它们的体积和是( )。

②如果圆锥体积是1立方厘米,那么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它们的体积差是( ),它们的体积和是( )。

③把圆锥体积看作1倍,那么等底等高圆柱体积就是( )倍,( )就是2倍,( )就是4倍。

2. 适度发挥。

(1)把一个底面积为12.56平方厘米,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铁块铸成一个与它等底的圆柱。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

(2)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质量是24千克。这个圆锥重多少千克?圆柱重多少千克?

(3)一个圆柱体积是一个圆锥体积的6倍,圆柱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一半。已知圆柱的高是12cm,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

3. 充分拓展。

把一个长10cm,宽8cm,高6cm的长方体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提示:切削后的圆锥有几种可能?底面直径和高各是多少?)

上述小测验分为三个层次,“打牢基础”是求一组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归纳,很容易得出三者之间的体积关系,即底等底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等底等体积的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圆柱与圆锥体积关系的立体模型。“适度发挥”是对基础题的应用与深化,通过练习、延伸与拓展,拓宽到等底等体积甚至体积、底面积与高都是倍数关系的情况,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充分拓展”主要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完整性,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数据的选择能力。整张小测验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测试后使学生对圆柱与圆锥之间的体积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 巩固型小测验——消除学习路径中的堵塞

巩固型小测验是指以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数学方法的熟练运用、数学技巧的准确把握为目的而进行的小测验。此类小测验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的掌握程度,因此选题时要突出阶段教学的重点,淡化难点,力求使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同时,必须对测试的准确度与速度有相应的要求,从而消除学习路径中的堵塞。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为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笔者设计了以比例的意义与解比例为主题的小测验卷,内容如下:

1.基础题。(18分为达标)

(1)求比值。(8分)

3∶5 9∶15 0.8∶0.5 12∶10

∶ 4∶ 0.75∶ ∶

(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6分)

1.2∶0.3 10∶0.1 ∶

∶0.25 0.6∶0.4 ∶

(3)解比例。(6分)

0.8∶X=1∶500 = =X∶0.5

2.发展题。(7、8两题每题2分,其余每题1分。7分为达标。)

(1)把16×18=32×9改写成比例是( )。

(2)用12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式是( )。

(3)用9元钱可以买2kg鸡蛋,总价与数量的比是( ),比值是( )。

(4)走同一段路,甲用了20分钟,乙用了30分钟。甲乙的速度比是( )。

(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4,乙数比甲数少( )%。

(6)甲袋大米的和乙袋大米的一样重,甲乙两袋大米质量的最简整数比是( )。

(7)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是3∶2,我校旗杆上的国旗宽128cm,长应是多少厘米?

(8)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2000,如果在这幅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是8cm,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经测试,基础题达标率为91%,成绩比较理想,其错误主要集中在最后一题。发展题达标率为83%,其错误主要集中在4、6、8三题。其中,第4题的答案大多是2∶3,可能是学生把速度比看成了时间比,也有可能是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求速度比;第6题的答案大多是8∶9,可能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比例法和假设法这两种解题技巧;第8题的主要错误是没有注意单位的转化。经过梳理与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下阶段可适当减少计算题,增加解决问题这类题型的数量。可见,巩固型小测验能够巩固学生的“双基”,从而消除学习路径堵塞。

三、 补充型小测验——避免学习路径中的断层

每册数学教材都存在大单元与小单元的情况,大单元内容多,时间跨度大,并且都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疲劳,影响学习效果,甚至还会形成知识断层,导致数学学困生的增加。针对这些大单元,我们有必要补充小测验的次数,变大单元为小单元,及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调控自己的课堂教学进度,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层次感,从而避免学习路径中的断层。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百分数”单元一共安排了15课时,至少需要3周时间才能学完。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根据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设计了三张小测验卷进行考查,具体为:

结果表明:及时补充小测验的次数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在影响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及时的检测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层次感,从而更加深刻地掌握大单元知识,达到切实消除知识断层的目的。

四、 整理型小测验——防止学习路径中的拥挤

整理型小测验就是在单元复习阶段,以知识整理为目的,以罗列、列举、画图、框架、举例等方式为手段,以厘清知识之间的关系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而进行的小测验。这种形式的小测验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难以独立完成,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允许他们适当参考其他同学的成果。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与倍数”单元的相关概念非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把有些概念的意义搞混淆。单元内容教完后,笔者要求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成果进行整理,整理内容如下:

1.单元知识整理。

本单元一共有几个部分,记下来;仔细看书,找出每个部分有几个知识点,记在相应的方格内;把相反意义的概念放在一起。

2.写出三组意义相反的数的涵义。

(1)( )数:

( )数:

(2)( )数:

( )数:

(3)( )数:

( )数:

3.你认为其他重要的知识还有哪些?

学生整理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的过程。通过整理,既可以厘清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又可以明晰单元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有效防止学习路径中的拥挤。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经历一定量的对比与强化练习,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

五、适应型小测验——填补学路中的坑洼

单元检测考查的内容与学生平时训练的内容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别,如现行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非常少,甚至没有,导致部分学生做题不规范或丢三落四。针对这种情况,在单元检测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定量的适应性训练,将单元检测卷中平时少见或没见过的或对书写格式有要求的题型进行适当改编并让学生先练习,让他们体验新题型及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真正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4篇

有一种浓度为18%的农药200kg,为了得到浓度为10%的农药,需要加水多少千克?

设需要加水x千克

200*18%=(200+x)*10%

x=160千克

用算式解:

200*18%/10%-200

=360-200

=160千克

修一座厂房,用了34万元,比计划节约百分之15,节约了多少万元

计划:34÷(1-15%)=40万元

节约了40×15%=6万元

一件大衣,现价320元,比原价降低了80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百分之几?80/(320+80)=20%

少年宫有两个合唱队,甲队有50人,如果从甲队调出10/100到乙队,甲队比乙队的92/100少1人,乙队原有学生多从甲队调出10/100到乙队,甲队还有:

50×(1-10%)=45(人)

此时乙队有:

(45+1)÷92%=50(人)

乙队原有学生:50-50×10%=45(人

少年共有两个合唱队,甲队有50人,如果从甲队调出10%到乙队,甲队人数比乙队的92%少1人,乙队现有多少人?

设乙队原有x人,甲队调出10%即为5人到乙队,则甲队现有45人,乙队有现x+5人,列出方程式:45=92%(x+5)-1

得出x=45.乙队现有x+5即

50

人。

6、甲数的25%比乙数多20%,乙数是40,甲数是多少?

设甲数是x,

则有25%x-40=40×20%

甲是乙的

(1+0.2)/0.25=4.8倍

甲数为

40×4.8=192

8、一个圆环铁片,外直径是6分米,环宽1分米,这个圆环铁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14×(32-22)=15.7平方分米

7、一根电线剪下2/5后,又接上18米,这样比原来长1/5,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18÷(2/5+1/5)=30

9、粮仓运来320千克大米,第一次卖了3/8,第二次卖余下的1/6,这批大米比原来少了(

)千克。

320×3/8=120

320-120=200

200×1/6=33又1/3

120+33又1/3=153又1/3

10、(1/3)(1/10)

11、7/50平方米=(14)平方分米

1、在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15.7

)平方厘米。

2、小圆的半径是4厘米,大圆的半径是12厘米,小圆周长是大圆周长的(1/3-

)。

3、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出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39.25

)平方分米。

4、水结成冰,体积增加水的1/11,150立方米的冰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列式(

150÷(1+1/11)         &nb(

小学

育张老师分

)sp;

5、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的人数比乙队少30人,从甲队抽5人到乙队,这时甲队的人数是乙队的3/8,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人?

30+5=35

1-3/8=5/8

35÷5/8=56

56-5=51

51-30=21

6、把一个直径为4CM的圆分成两个半圆,这两半圆的周长和是(

20.56

)CM。

7、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半圆,半圆的周长是(

20.56

)。

8、把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8.26)CM2。周长是(24)CM。24

9、若小圆的直径等于大圆的半径,则大圆周长是小圆的(

2、)倍。小圆的面积是大圆的(1/4

)。

10.一座挂钟的分针长6CM,30分钟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

56.52)CM2。

11、一个半径是3CM的圆,如果直径增加2C同,那么面积增加(21.98

)CM2。

1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后的面积比原来多37.68CM2。原来圆的面积是(

12.56

)CM2。

小玲妈进了两条不同的裤子,都卖了140元,卖出后妈妈说:“这两条裤子一条提价10%,另一条降价10%,这两条裤赔了

140/(1+10%)

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5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外方内圆,外圆内方

(共24题;共142分)

1.

(7分)看图计算.

如图,圆的面积是50.24cm2

求涂色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圆周率取3.14).

2.

(5分)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4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10分)数学小知识

“勾股定理”是指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例如: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4,则32+42=52

即斜边的长为5。

已知图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求出图中以斜边为直径所作圆的面积。

4.

(5分)一片草地中央有一个木屋,木屋占地是边长为5米的正力形(如图),A是木屋的一角,在A点有一木桩,用10米长的绳子把一头牛拴在木桩上,牛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

(20分)(2016·河北邯郸)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6.31-2.31÷

②35÷

×1-

③8×(

+

)+

6.

(20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

÷(

-0.25)

(2)

×

÷

÷

(3)

÷

×

7.

(20分)用简便方法计算

8.

(6分)看图列式计算

9.

(2分)在含盐10%的盐水中,加入2克盐和20克水,这时的含盐率是(

A

.

等于10%

B

.

大于10%

C

.

小于10%

D

.

无法确定

10.

(2分)

÷10=(

A

.

B

.

1

C

.

D

.

11.

(2分)a÷7的商是b,余数是3,那么2a÷14所得的商是(

),余数是(

)。

A

.

a;6

B

.

b;6

C

.

b;3

12.

(2分)小明一共有34元钱,买了笔和本子,笔1元钱一支,本子3元钱一个,本子和笔总数为20,最后正好花完钱

,问本子多少本?(

A

.

10

B

.

9

C

.

8

D

.

7

13.

(1分)六(1)

班共有48个学生,其中女生占

,班里有35人报名参加合唱比赛,这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女生最多有_______人,最少有_______人。

14.

(1分) 8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样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1)最内圈的弯道直径为56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_______米.

(2)靠内第三圈的弯道半径为_______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_______米.

(3)第三圈跑道的起跑线应画在第一圈跑道起跑线前_______米.

15.

(1分)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圆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分米。

16.

(1分)已知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cm2

那么圆的面积是_______cm2。

17.

(1分)下图分别有几个正方形?用了多少根火柴?

_______个正方形;_______根火柴.

18.

(5分)从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边上剪去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小长方形,如图1是符合要求的一种剪法,阴影为剪去的小长方形,你还有其他的不同剪法吗?请在图2、图3中画出其中两种,计算并比较三种剪法中剩下图形的周长哪个最大?

19.

(5分)小华的爸爸从南京到北京去旅行,出发时坐高铁,票价为445元,回程坐飞机,票价打七折后是714元;回程时他托运了30千克的行李,按规定每位乘坐飞机的普通乘客,托运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支付行李超重费;往返交通费(含行李超重费)比本次景点游览费少

(1)回程飞机票的原价是多少元?

(2)小华的爸爸应支付多少元行李超重费?

(3)本次景点游览费用了多少元?

20.

(2分)如图,下面的图形由相同的三角形组成。

(1)1个三角形由_______根小棒组成。

(2)2个三角形由_______根小棒组成。

(3)3个三角形由_______根小棒组成。

(4)n个三角形由_______根小棒组成。

21.

(5分)修补一批图书,已经修补了30本,是未修补本数的25%,这批图书一共多本?

22.

(3分)中国建筑中经常能见到“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设计,这些方圆中的数学给我们带来视觉美感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数学变得精彩。下列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

(1)图1圆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2)图2圆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3)图3圆形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23.

(6分)一杯盐水,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占盐水的20%;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

(1)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盐水的含盐百分比变为15%,则盐:盐水=(_______:_______)。

(2)若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含盐率为百分之几?

24.

(10分)如下图,图1中一张长方形纸条准备从正方形的左边水平匀速运行到右边,每秒运行2厘米。图2是长方形纸条运行过程中与正方形重叠面积的部分关系图。

(1)运行4秒后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2)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外方内圆,外圆内方

(共24题;共14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4-2、

14-3、

15-1、

16-1、

17-1、

18-1、

19-1、

19-2、

19-3、

20-1、

20-2、

20-3、

20-4、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六年级上册数学答案范文第6篇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本学期我担任初一(4)、(7)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由于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好多的习惯还不规范,导致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本学期学情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教学计划: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一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习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好习惯。课后注意及时复习巩固以及经常复习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三、加强集体备课:

与本组的其他教师加强集体备课,突显集体的优势,作到进度统一。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及时复习,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习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习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您现在访问的是数学教学计划,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习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120人,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七年级。由于六年级的学习也是在我们几个教师的任教下完成的。但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加上又重新分班组合,使得教学又增加了难度。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

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50%,及格率9%以上。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有8个章的知识:

第一章、基本的几何图形。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线和面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线段、射线和直线,并进行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第二章、有理数。本部分主要有生活中的正负数、数轴以及为以后学习做准备的知识:相反数和绝对值。

第三章、有理数的运算: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简单的统计图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4节内容:数据的收集方式、数据的整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图的相互转化。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第五章、代数式与函数的初步认识。本部分的前三节与以往的知识是一样的: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后两节就大大不同于以往的编排方式了,他把函数的知识提到了这里,很具有挑战性。

第六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七章、数值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数值的估算,于是编制了本部分的内容,其中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本部分的重点。

第八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

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4、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5、、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计算器,丰富学习资源。

7、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

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初步认识”的有关内容的要求。

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

6、搞好教学六认真,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教材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内容:

本册教材的编排顺序是: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册书的6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安排在第九章。这6章大体上采用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安排,前一章基本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后章五基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这样安排有助于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各章具体内容的编写中,又特别注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横向联系。

教材编排有如下特点: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由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过程.

2.注意给学生留出探索和交流的空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体现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

4.强调数学思想方法.本册书突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以及类比的方法.

重点训练项目是:通过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初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推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概念与求法,实数的概念及实数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法与应用;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教法与应用;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二、学生学情:

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学习,虽然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但是发现本班学生尖子生少,中等生较多,差生较多,上课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本学期要切实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要求:

四、教学措施:

1.本学期教学工作重点仍然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要抓好课前备课,这就要求我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注重教学方法,努力让不同的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

2.依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整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设问,多启发,多观察等,增加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这样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学中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水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以此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3.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于学习比较的学生,给他们留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性的作业,检验他们对当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留一些综合运用或拓展能力方面的作业,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情况。

4.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课前自学,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或还有什么我看不懂,在书上做出记号。以便上课时重点听讲。课堂上,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做好上课的准备,听课时要集中精神,专心听讲,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回答问题,不懂的及时提出来。要求课后养成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把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可在头脑中回顾当天所学知识,对于忘掉的或回想不起来的,可翻书重新记忆。另外,隔段时间还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再行回顾,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要求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要书写工整,解题规范,杜绝抄袭现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5.关注学困生,不歧视学困生,尊重、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

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由他们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第八节自习时间为他们辅导,尽量使他们跟上教学进度。另外,对他们要有耐心,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