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子路受教

子路受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子路受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子路受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孔子;儒学;实用教育;理念;方法;局限;启示

“半部论语治天下”,后世对论语的评价甚高,而其中的教育思想是论语中比较核心的思想之一,它不仅对当时,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儒道佛三家共同塑造了中国人两千多年的精神风貌,但起主导作用仍然是儒家文化,中国人从摇篮到坟墓,从出生到死亡,在文化遗传基因就深深打下了儒家的烙印,儒学塑建和构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中国文化―哲学之所以重生成大于重存在,重功能大于重实体,重人事大于重神意(神灵也完全服务人事),也可说都是这种知命精神”。[1]从儒家教育文化中概括出来的教育思想也深受此种特征的影响。文章主要从教育理念、原则、方法、成果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育理念

纵观儒家教育思想,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衰落,其不变的宗旨是培养一个经世致用的君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蕴含着实用性风格,如在《论语・子张》中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在《论语・子路》中“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但儒家的实用性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有很大不同,儒学虽强调学问的实用性,即做学问的终极目的和效用,其重点不强调表面的形式效果。孔子首先要求的是成为“君子儒”而不是“小人儒”。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这里的君子是指有很高的道德,知识很广的人。君子以“谋道”为目的,以“成德”为任务,决不以“谋食”为目的。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朝闻道,夕死可矣”。詹姆斯的实用主义追求“有用即真理”,“它拒绝了抽象和不充分的东西,拒绝了字面上的解决,拒绝了不好的先验的理由,拒绝了固定的原则,封闭的体系与虚构的绝对和起因。它追求具体和恰当,追求事实,追求行动的力量”。[2]而儒家的实用性包含着形而上的追求,读书不仅是知识的增加和“谋食”,而且也是道德的提升和“谋道”,其终极目标指向“仁”。笔者认为儒家的实用性和哲学实用主义的分歧主要在于,儒家认为不管这种形而上的追思有没有产生作用,这种追求本身就是有意义而值得做的;实用主义则强调把形而上追求当作手段,如果这种追求不能在结果上产生效应或效果的话,这种追求是没有用的或没有意义的。

二、教育原则

孔子招收学生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有教无类”,“类”在历史上注疏较多,争议不断。笔者认为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地域民族而言,二是针对社会地位而说。孔子一生确实在实践此原则,他周游列国广收弟子,不问出身贵贱和地位尊卑。孔子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而且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恰好体现了他先进的教育观。在这一点上他不循周朝礼仪,不顾等级制度,表现出大胆改革的精神。孔子对学生既不嫌贫爱富,也不仇视富家子弟,他的学生有家境富裕的子贡,也有一贫如洗的颜渊,对待学生视如己出,终生追求“仁”之真谛。

三、教育方法

儒学不像西方哲学重思辨和逻辑推演,孔子很少抽象地阐述问题,也很少在某一个概念或范畴上进行语言分析。在教育方法上,是实用理性之思维,“实用理性之思维重启发、暗示、点悟、极具具体情境性质,而不重抽象论证,详尽说明或推理过程”。[3]孔子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这方面很多学者多有谈论,笔者在这里只提出比较重要的方法。

1、因材施教,实施个体化教育

孔子是一个很有感悟力和观察力的老师,他对学生的性格、能力、才智和兴趣是非常重视的。在《论语・先进》篇中对子路和冉有都问一个问题――“听到后都去实行吗?”但孔子对冉有的回答是听到后就去实践;对子路的回答则是父兄都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行呢?这种截然相反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孔子说,冉有性格退缩,所以要他勇敢些,子路性格太过于勇敢,所以要他谨慎些。孔子这种先进的教育方法,不仅体现他为人灵活洒脱的人格,而且也彰显了老师对学生主体个性的尊重和仁爱。反观如今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标准化生产人才的固定模式,教育逐渐脱离学生实际,脱离受教育对象的具体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夫子所推荐的求学治学之道,按照现在观点来说,这是对学习的定性研究,而并不是一个定量研究,学与思在学习中到底应该占多大比重,其比例如何分配,孔夫子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明或客观的标准。只学不思,就如叔本华所说的自己的大脑成了别人的“跑马场”或“吃别人留下的残羹剩饭,是陌生人穿用过的衣服”。[4]其结果就是“永远阅读别人,而从未被别人阅读”。只思不学,只会冥思苦想,其结果是越思考,思维越狭窄,最后成为闭门造车。《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美,不如学也”。但如果以常人理解的中庸之道去解读学与思的关系,“持其两端取其中”,这样的话,出现了两个问题:其一,学与思的两端的中间不易找到;其二,我们可能从语意上去安慰自己,即“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事实上人只有一颗专一的心。如果把心从形式上分成两半,一半学习,一半思考,或者把整体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时间学习,一半时间思考。那么,这种学与思的组合是否能够达到学习的目标呢?由于受西方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我们倾向于将学与思拆解开来,然后再视其为一个整体,那么解构后的整体还是当初那个整体吗?运用西方解构主义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认清中国哲学或文化的大致脉络,但是我们利用西方某一种时髦的方法并非能够体悟得到中国哲学或文化的精髓。因此,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天然整体,以系统眼光看待之。学与思是一个整体和“全”,以学去否定思,那么读书学习就是加法,读书的人等于书本之和,书还是书,而读者不过是一个拼凑的数字;以思去否定学,那么读书学习就是闭门造车,读书之人的眼光视野就很难宽广。事实上,在一个既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又善于博采众长的人心中,学与思的矛盾永远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而智慧就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中。

四、教育成果

据历史记载,孔子弟子三千中有“七十二贤人”。众所周知,古文有一特点,即数字不一定实指。为了方便阐述,暂且将其认为实指,那么3000-72=2918人,显然2918人要比72人多,后人常常仅仅把72人看成孔子教育的成果,这样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具有这样的观点的人是受到了当今教育之弊端“升学率”所影响,有的人认为“升学率”就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而人们之所以太注重“升学率”,是由于人们只注重数字,急功近利,不注重思考。七十二贤人只是孔子一生追求教育价值的阶段性成果,从长远价值来看,孔夫子及其弟子,传播了儒家文化,这才是真正的成果,这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七十二贤人和2918人是孔子教育质与量的统一。不必讳言,七十二贤人在“质”上高于2918人,他们中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路、子夏。(论语・先进篇)但我们也不可忽视2918人巨大的隐性作用。这2918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共同接受儒学的教诲和熏陶,然后他们又向自己的家庭和朋友宣传儒学,这样使儒学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也许七十二贤人,多在学堂之上倡导儒学,搞学院化研究,而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普通大众接受教育还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情,这2918人在田间地头、商市小街宣传儒学。儒学与基层社会的结合,这也是儒学广泛发展的原因之一,基层社会为儒学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儒学也为基层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方法,其外在曰礼,内在曰仁。两者相互需要,相互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儒学在基层土壤深深扎根,所以教育质与量的统一,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

五、局限性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也有其缺位和局限。

1、忽视妇女受教育的权利

“有教无类”只是男权社会中教育公平,“男尊女卑似乎是儒家理论与实践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人们甚至可以说‘父权制’是儒家学说的致命弱点”。[5]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此礼为周礼,而周礼是奴隶社会的制度规范,因此他的妇女观不可能达到男女平等。在《论语・泰伯》中谈论关于治国的人才问题,武王说有十位贤臣帮助他治理国家,孔子却说只有九位,因为有一位妇女不能算数。在《论语・阳货》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亦为后人诟病。在这里有必要比较孔子与尼采和叔本华之间的女性观,这样可对他的女性观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叔本华在《论女人》中认为“女人是介于儿童和男人之间”“不重视大问题,只喜欢那些鸡毛蒜皮的事”,这显然是在污蔑女性,而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借用老妇人之口说:“你要到女人身边去吗?请别忘了带鞭子。”两位男权主义者之所以蔑视女性,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眼光看,童年期经验可能是重要的根源。孔子的人格和思想与其母亲有很大关系,孔子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其母对其影响非常大。孔子的女性观与早期经验关系不大,孔子忽视女性的权利很有可能是出于现实政治需要。比如说孔子很反对女人干政,他最向往的周朝,也因其灭亡与女人有关。

2、忽视自然科学教育

虽孔子注重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他的教学内容大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知识很少涉及。《论语・子路》篇,樊迟请学稼,他批评他是“小人”说他不求上进,把学习研究生产知识和技术看做“没出息”。在《论语・子张》中,“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孔子说,小技艺阻碍人们研究大学问。孔子的道德教育注重整体上对人的精神上的改造,而忽略了技术能力的提升。

六、小结

儒学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十分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时代的剧烈变化,儒学教育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儒学教育重实用、重文科,不太注重逻辑与思辨的内容也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儒学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用教育、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理性教育为主轴,以实用教育和情感教育为两轮,共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和人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新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245.

[2] 詹姆斯著.万俊人,陈亚军译.詹姆斯集――为实用主义辩护[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6.

[3] 李泽厚.论语新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195

[4] 叔本华.韦启昌译.叔本华美学随笔[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5.

[5] 陈来,甘阳主编.孔子与当代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33.

子路受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创新;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06-01

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他很多思想给予了后人深刻的影响。比如他的政论思想,他的修身之道,他的仁德孝道,他的忠信理念等等。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已被很多人阐释过,但在提倡教学改革的现在我觉得还应该重提孔子的教育创新。

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这表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所谓“有教无类”,即人无所谓贫富贵贱,只要一心向学,就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孔子的学生中不仅有达官王侯之后,更有平民百姓之子。这与现代的教育情况也有得一比:旧社会的受教育是在私学,一般的穷人想学习几乎没什么条件,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使得所有的人都有上学的机会,与此相比孔子只是多收了一束干肉,但在那个时代这种行为已经是有超越寻常的魄力了。

除了这种超前的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创新表现在他的很多可供现代人借鉴的教育方法。首先是他的“启发性教学”。《论语・子罕》篇就有颜渊对孔子教学方法的赞赏“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很多老师都说学生不爱学习,但是由于孔子的循循善诱已经使他的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能”,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他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温故知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有举一反三的悟性,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启发要在适当的时候,但教给你东方你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方,那就不再教你了。但如果面对他的启发有所领悟他就会很高兴,子夏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k兮。’何谓也?”这个问题上借助老师 “绘事后素”的启发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而得出 “礼后乎”的结论时(《论语・八佾》)。就得到了孔子的大加赞赏。子贡在穷人与有钱人的为人态度上,借助孔子“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的点拨,提出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观点,同样得到了孔子很高的表扬:他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因材施教”是孔子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孔子注意平时的观察,他对自己的每个学生都有根本的了解,如在季康子问哪个弟子可以从政的问题上,孔子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孔子把对弟子的了解运用到教学中,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论语・先进篇对子路和冉有同一个“闻斯行诸”的问题给予了不同的回答。“求也退”,他就回答“闻斯行诸”使之进;而“由也兼人”,他就回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诸?”使之退。由于他因材施教,有意的培养学生的长处,因此他的学生中有善于“德行”的,有善于“口才”的,有擅于“政事”的,也有擅于“文学”的。

他的“探究式教育”更有可供后人借鉴之处。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就充分体现了孔子先进的教学方式。首先,为人所用发挥英雄谋略,应该是每个学子的志向,孔子提出的问题一下就抓住了弟子的兴趣,这可以说是老师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好办法。其次,教学环境的轻松为各位学子提供了开放的思维,孔子的暗示是“大家闲聊嘛,不要有所顾忌,想什么说什么”,甚至曾皙还在自我陶醉的“鼓瑟”。同时性急的子路“‘率’而对曰”之后,不管说的如何,老师没加评论,这就让其他弟子放下了心理包袱,一个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第三,孔子再做一总结,使这堂课圆满结束。这种教育方法与我们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截然不同,反而与现在提倡的“互动性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悉以为”(《论语・子路》)。同时他强调“学诗”不仅可以“兴”培养联想力;可以“观”提高观察力;可以“群”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可以“怨”学得讽刺方法。而且更重要的可以把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作为一个老师他不仅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同时对自己也有很严格的要求,他不断地审视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他对知识有一种敬畏的情愫“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强调“温习”和“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他又提倡寓教于乐,在问及治理武城的问题上他故意说“杀鸡焉用牛刀”(《 论语・阳货》),当子游提出相反意见之后,他又笑着说“前言戏之耳”。用开玩笑的方式让弟子在学习时加深记忆,同时也表现了他的易于亲近与和善的品性。他又是谦逊的,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书本上的学问,大约我同别人差不多。在生活实践中做一个君子,那我还没有成功”。

学习借鉴前人的精华来弥补现在的不足,何乐而不为呢?

子路受教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语文 课本剧 表演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表演理论家理查德・鲍曼认为:“以表演为中心的理念,要求通过表演自身来研究口头艺术,而表演在本质上可被视为和界定为一种交流的方式。” 表演者通过表演的形式,对文本进行再一次的解读,不仅在表演中升华和强化个人的情感,同时给观赏者新的体验。因此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相关的课本剧表演,本文试以职业教育课本剧为例,运用表演理论对三个课本剧进行分析,从教师、表演者、欣赏者三个角度来探究表演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根据表演中口头文本的新生性和独创性,教师可从学生对角色的演绎去了解学生对课文的认知程度

在表演理论学派看来:“所有表演均具有新生性,……表演的新生性特质存在于特定语境中交流资源、个人能力以及参与者的目的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课文为文本,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利用以进行表演的、交流体系中的所有方面都视为“资源”,如表演的语境、手段、行为、事件等。参加表演的学生无论是为了展示自身的能力,还是为吸引老师和同学的注意等这些都是表演的目的。而学生的能力层次不同,表演的效果就不一样。例如在《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以词的内容为背景,让学生演绎柳永和朋友依依惜别的场面,不同班级的学生会进行不同的演绎。有的学生只设定柳永朋友两个角色,而有的学生则在表演时注重细节,专门安排本组其他同学饰演柳树和船夫。在该组的表演中,饰演柳树的同学不停地挥动手臂,仿佛要挽留作者一般,表演十分出彩。在古诗词中,柳树是一个很常见的意象,因为柳既有“留”的谐音,其随风飘动的枝叶又仿佛依依不舍挽留的意思,所以经常被诗人用在离别诗里,而学生能注意到这一点,可见其古诗文理解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2根据表演的自反性,可以使参加表演的学生对所表演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根据表演理论,表演在形式上具有自反性,在社会――心理方面也具有自反性。就社会心理而言,“表演的展示方式将表演中的自我建构为自我的对象和他人的对象,在扮演成他者的角色并从该视角反观自身方面,表演是一个尤其有效的、升华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实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本剧表演中,对于“诺”字学生使用的较为频繁,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在课下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交流时也会使用。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再以职业教育语文课文《子、冉有、公西华侍坐》为例,在安排学生进行表演后,由表演的学生写下对饰演角色的认识。学生这样写道:“阐述人物:子路 从古代来说,谦虚使人进步,人们常用谦虚来衡量一个人,可能在古代子路是一个自大的人,但在现代社会中,急需像子路这样的人才,子路可以说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谦虚只会一味的把机会让给别人,子路这样敢于说出来表现自我,推荐自我的精神值得学习。”另一位学生这样分析:“曾皙 曾皙的说法确实暗合孔子的主张。在仁义礼智信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曾皙是一位谦虚、淡泊名利,志向更趋于平淡的幸福。不为仕途,只为山水。 但在现代这个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没有奋力拼搏,没有远大志向,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是不切实际的。他的温饱都成问题了。”学生通过表演,不仅加深对课文角色的理解,而且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结合当下实际对人物进行解读,这是表演给表演者所带来的启示和情感上的升华。

3表演的框架理论证明,通过同学的表演可以使观赏的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

在表演过程中,无论是参加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表演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表演理论中,“框架”指“一个有限定的,阐释性的语境”表演的学生与观赏的学生来自于同一班级,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在表演时,表演者会选择学生最易接受的语言进行阐释,从而达到自己的表演目的,而观众在这种框架下也更易接受课文的知识,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在《雨霖铃》课本剧表演时,有一组同学创新让船夫在柳永离别时,加上了流行歌曲《再见》,其中这首现代歌的歌词“我怕我没有机会 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 就再也见不到你 明天我要离开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离我眼泪就掉下去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更直接的表现出柳永的依依不舍之情,谁能说这种情境结构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呢?

表演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及应对的方(下转第94页)(上接第76页)案。

当然表演理论在教学中有其局限性:一是受教材限制,并不是所有教材都适合做表演课。在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并不是所有课文都适合进行课本剧表演,如说明文、散文等,强行表演只会适得其反。二是课堂教学时间、氛围难以控制。课本剧要求表演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一个课本剧在不同的班级会有不同的效果,若有的学生只凭对课文一知半解就进行表演,反而会对其他学生产生误导,因此,情景剧表演教学中应注意:(1)教师选择合适的文本,提前2周布置任务,尽量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同时对学生编写的剧本要认真评阅,若脱离原文,没有达到锻炼的学生课文理解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则要求学生重写剧本;(2)教师在课堂上要合理安排时间,控制课堂气氛。教师作为表演课的引导者,要控制表演的时间,使整个表演过程有序进行,避免浪费时间。表演过程有时会引起学生相互嬉笑,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控制好课堂气氛,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在表演理论看来:表演是为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这与语文课的教学目的相同,而表演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它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巧妙地结合,在课堂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职业教育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符合职业教育“做中学”的要求,可以说是职业教育语文在教学手段的一个大胆尝试和突破。

参考文献

[1] 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0).

子路受教范文第4篇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对于人类教育事业公平原则最早的原创性表述。公认的解说,是指不能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就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也就是说,无论对谁,都能够也都应该进行教育。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怀抱“吾从周”“克己复礼为仁”的治世理念,在王室腐化式微、诸侯逐强争霸的时代背景下,经艰辛备尝的政治实践历程之后,集中精力聚徒教学和整理典籍,终成伟大的文化教育宗师。他首创性地打破“学在官府”的体制,打破仅从贵族中吸纳教育对象的固有限制,切实实践教化民众以增强国家实力,维护稳定统治的教育原则,积极推广私学,使任何愿意受教治学之人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史书上所述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彰显了孔门教学情形之盛,展现了孔子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辉煌业绩。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推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文化间不断撞击与融合,随着“天赋人权”等等科学先进理念的引进,“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原则也在不断突破其原有局限,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迄今仍然拥有不言而喻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若说“有教无类”是教育实践与研究的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的重大原则,那么“因材施教”则是落实“有教无类”原则的基本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是孔子教育思想中值得学习、借鉴和弘扬的精华内容之一。其有名的教学实例就见载于《论语・先进》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虽说“天赋人权”“生而平等”,但作为具体的每一个个人,其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则是自然、客观地存在着。即如那些未必科学客观的分类: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对此,我们的圣哲先贤们就有这样的通识,即:通过教育,就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具体地说,就是要运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方法来落实“有教无类”的原则。

子路受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启示

作为教育先师,孔子的教育思想精湛、丰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教育。笔者很赞同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从孔子教育思想角度而言,最大价值和真谛便在于教导师生如何才能快乐地教与学。

对教师而言,想快乐地教,教有所成,至少孔子给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有教无类――请你一视同仁对待自己的学生。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孔子此话点明了教师教学的对象应该没有贫富或智愚的类别。冉雍家贫,以牧为业,其父是个“贱而恶”的人,冉雍却很有德行,孔子认为神明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将其收为弟子。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从教多年,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学生是最受老师喜欢的学生?蓦然回首,却发现这个答案本无从寻找,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和不足,多关注那些闪光的东西,喜欢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每一个学生的认同。

班里有个学生平时总喜欢惹是生非,有一次竟然在课堂上画漫画,我收起他的杰作,他竟然还和我顶嘴。课后,我仔细看了他的漫画,发现画风独特,构思巧妙。为了打开这个疙瘩,我专门花时间研究当时他画的那个漫画的主角。有了共同话题之后,后面的戏就好唱很多了。我鼓励他将来可以学动漫设计,但前提是现在要打好基础,他当时只是听着,并没有对我的建议表态。可在第二天课堂上,我欣喜地发现他一直跟着我的思路在学习,他是用行动来证明,他也可以做得很好。这更让我坚信,以后工作中,要用博爱的胸襟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成人君子――请你别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

孔子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具有某种技能的专门人才,也不是为了应付任何考试,而是使学生“成人”,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主要教授《诗》、《书》、《礼》、《乐》,进而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以“忠”和“信”对待普通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淡漠,由于种种原因,不乏欺骗和不信任。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离不开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目标的第二层次是将学生培养成“君子”。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孔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在列国奔波为难之时,他泰然讲学,教君子之德,抚琴抒志,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学生什么是君子之道。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学生学做人,做怎样的人。时代在发展,我们身上的担子显得无比沉重,必须一肩担起。

从马加爵的铁锤杀人,到刘海洋的硫酸泼熊,到林森浩的饮水机投毒,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道德和人性底线,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不禁让人警醒:培养人才,有知识更要有德性。将学生培养“成人”和“君子”不仅是中国的教育重心,而且是世界的教育重心。早在1999年美国《新闻周刊》就美国教育十大问题展开过一次调查,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问题以26%的高比例成为美国教育的首要问题,时任美国教育部长赖利大声呼吁: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水准。在教育改革的滔滔声浪中,重要的不仅是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关键的是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因材施教――请你记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认为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要中和他的暴性。《论语》中的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先生提倡“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理念,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教育家陶行知以“松树和牡丹花需要的肥料不同”阐明因材施教的原则。日常教学中,我们注重设问的梯度,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为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作业,都是为了兼顾每一个学生,在集体授课下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对学生而言,想要快乐地学,学有所成,孔子给我们提出了至少三点建议。

(一)敏而好学――请学着喜欢学习,你会从中体会快乐。

孔子将人分为四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不主动学,遇到困难才学)和困而不学。孔子认为只有圣人才是生而知之,而自己属于努力学习的“学而知之者”。《论语》中随处可见好学精神,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朝闻道,夕死可矣”。

每个阶段,人生都会上演一场重头戏,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便是重头戏,不管你怎么想,它都在那儿,既然在学校,要学习,不妨多一点孔子“敏而好学”的精神,只有喜欢学习,不是为了考试或成绩而学习,才会从中体会到快乐,不然你的学习便会成为无边的痛苦。

(二)学而时习之――请尝试不断咀嚼知识,你会回味无穷。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识要不断复习、温习,才能掌握、巩固、有提高。子路作为孔子的高级弟子,在聆听老师教诲后,总是诚恐诚惶,唯恐自己做不到;自己没有领会,不敢接受新的教诲。

面对学习,我们常感慨怎么我以前学过了,我以前知道的,可到了考试真正要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如果你的速记能力很高,而你的忘性也很大,那么一定要不断咀嚼你已经速记过的知识,要把复习当做一种兴趣,别总是在感慨中浪费时间。

(三)不耻下问――让身边的人都成为你学习的老师和朋友。

“子入太庙,每事问”。对于知识和学问,孔子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能够做到“毋臆、毋必、毋固、毋我”(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他还说:“老师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孔子为弄清古代“以鸟名官”的情况,“见于郯子而学之”。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但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可以向老师请教,那么你就多了一个支持你的良师;也可以向同学提问,那么你就多了一个共同奋斗的朋友,让你感觉学习不是你一个人在努力,有很多人陪你一起刻苦。

以上几点只是对孔子思想在当今教育价值的管中窥豹罢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2]余家菊.孔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康仲德.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子路受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64-03

教育是人类传递文明的特殊方式,也是社会发展亘古不变的话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教育方法的创新与发展最为关键。在这方面,自古以来我们就积极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主张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方法也就因而被后人所普遍推崇。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教育教学形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因材施教”这一传统教育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意思延伸,产生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读,并积极响应这种改变,使之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因材施教是大教育家孔子首创的教育方法

《二程遗书・卷十九》曰:“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而后才有“因材施教”一说。孔子门徒众多,且各有千秋,归根结底就是因材施教的结果。这种教育方法贯穿于孔子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并有典故为证。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1]

这个故事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生动体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首先强调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认清教育对象的特点是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具体而言,孔子的教育教学主要注重从三个角度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即分别基于品格性状、智力差异和年龄特征等三个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2]通过对学生特殊性的分析,老师就可以明确教育的内容、方式、目的等因素,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因材施教还强调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即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教学都是有特定的,不能简单模式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3]教育必须正确对待每一个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上所述,子路和冉有因为品性不同,孔子在同一个问题上给予的回答是各异的,这就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本质内涵。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4]这种教育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特点,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效果极佳。

孔子一生培养弟子三千,达人众多,且各有专长。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这些成就的取得都脱离不了因材施教的干系。也正因为如此,孔子成为了名扬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因材施教也成为了教育者一直以来普遍遵从的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有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不可否认,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中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仍然在持续着。然而,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传统的知识教育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最大化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成为发展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改造的过程,其中也必然涉及教师能力的发挥以及教学设施的利用等内容,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因材施教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强调的从学生特点出发进行教育的理念也显露出一定的狭隘性,亟需从内涵上加以延伸。

首先,因材施教要继续坚持尊重学生个性的基本点,充分把握学生之“材”的全面性。因材施教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的解释是: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核心意思在于强调要把学生的个性看作是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去把握学习者的个性呢?一般来说,我们因材施教的途径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品性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了解学习基础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学习兴趣可以提供投其所好的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品性可以采取灵活的手段指导学习。这些普遍性的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但在今天,通过这些方面的了解进行因材施教却远没有达到要求。现代的学习者在个性上更加圆满和全面,因此在考察个性特点的过程中必须面面俱到,否则就可能会产生消极后果。因而有人又补充性地提出了“因性施教”,要尊重男女性别的差异;有人提出了“因龄施教”,要考虑年龄大小的不同;还有人提出了要“因需施教”,要重视需求的差异;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总之,因材施教重视教育对象个性的前提没有改变,但在形成整体认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个性特点全面性,为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才华,保证教师之“才”的可用性。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没有教师,教育教学就无从开展,其重要性无须赘述。但一直以来,教师都被当作知识传播工具来使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就大大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师将不再是作为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5]可见,在新型教育理念中,教师就是为学生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引导者和服务者。那么,如何发挥这一作用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教师的才华,把最优秀的一面呈献给学习者,发挥其长处,做到因“才”施教。例如:有的老师善于搞科研,那么就可以安排在专业教学或科研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沟通交流,那么就可以安排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有的老师善于事务性工作,那么就可以安排在教辅岗位上;等等。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教师专业、才能等方面的基础上,把每位教师都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保证各尽其才。

再次,因材施教还要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保证物资之“财”的效用最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双方就可以完成的事业,它还需要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经费、教育设施、教学与行政人员等一系列与教育有关的资源,是在教育过程中投放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6]教育资源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变速器,如果利用得当,就会大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利用不当,就会产生消极后果。对此我们需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经费的分配问题,重点考虑区域之间以及领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二是教育物资的利用问题,积极贯彻教育公平的理念,保证各种教育设施的合理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方面注意挖掘和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杜绝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教育发展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忌。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单纯的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施行教育的方法,而且产生了充分发挥教师才华、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含义,成为了“因”学生之“材”、教师之“才”和资源之“财”三位一体内容而“施教”的新型教育理念。

三、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

在明确了因材施教的新内涵之后,我们还必须进一步搞清楚如何更好地推动因材施教的实践过程。以其内涵为依据,我们可以大致从三个方面来落实因材施教,即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

因“材”择学,意即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理想的专业知识或行业领域,保证学有所成。学习者可以从兴趣、基础、特长、品性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对于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做出明确认知,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材”择学是学习的起点,但关系到学习者的人生道路,至关重要。其中对“材”的分析是关键,也是做出最终选择的依据。对此学习者可以借助本人和老师双方的综合考量,以学生的取向为主,教师的建议为辅,形成最为合理的判断。

因“才”教学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教师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进行教学,保证教育教学的内容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其二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立足学生实际,从学生个体的才能前提出发,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才”教学是过程论,是决定因材施教效果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对教师的“才”和学生的“才”有全面的把握,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因“财”助学指的是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既有教育资源的可用性,为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普及,教育资源的重要性正在日益被凸显出来。作为外因,教育资源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丰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方式的吸引力,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等,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三个方面各有偏重,但并非相互脱离,而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从内容上看,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学生选择、教师教学和物资保障等环节上有所强调,指出了教育教学各方的职责和功用,体现了因材施教过程的全面性。其次,从逻辑上看,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有了学生的因“材”择学,教师的因“才”教学才能更有意义,如果再辅以教学资源的助力,就会大大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所以说,这三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于因材施教的全过程。

因“材”择学、因“才”教学、因“财”助学虽然辩证一体,但要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还必须充分依靠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和教师永远都是教学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实践者。一方面,学生要善于和老师交流,积极表达自我,让老师有充足的机会了解自己。这是因材施教的关键。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的特点可以被老师所把握,就可以得到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深入了解自己,可以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工作,积极展现自我,把个人才华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当中。这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生因“材”择学的有力回应。只有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得到想要的东西,才能使有所获的效果达到最佳。

四、因材施教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相应地,也产生了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上说,因材施教既是对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对当今“以人为本”理论的呼应,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一方面,因材施教发端于孔子,贯穿传统文化几千年,是优秀文化成果的杰出代表。我们在此探讨因材施教,思考它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意义,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强调教育要从个性特点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现实条件,这种思想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完全相符,可以看作是“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可见,因材施教的思想合乎古今教育理论的价值诉求,是当今时代的应然选择,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素质教育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修正,是一种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已经摆脱了大而全的学科教育模式,转而从受教育者实际情况出发强化个体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包括理论水平、能力培养、技能训练、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而因材施教就为实现这样的教育理念提供了重要指导。如前所述,因材施教要综合考虑教学双方以及相关设施的具体情况,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再按照因材施教的模式进行教育教学,就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可见,因材施教就是对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构建,对于后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从实践上说,因材施教既符合现阶段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又合乎个人的发展利益,对于繁荣我国教育事业大有裨益。一方面,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已经充分显现出来。人才是创新的动力源泉,人才是科技实力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国家软实力的杰出代表……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材施教由于其特有的作用机理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是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也必然合乎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需要,可以使受教育者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优化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

所以说,因材施教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现阶段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人才,既要有专业性人才,又要有技术性人才;既要有学术性人才,又要有劳动性人才。因材施教很好地契合了这一目的。它坚持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教学因人而异,旨在最大化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实现各尽其才。可见,因材施教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拘一格,各具特色,完全符合当今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五、结语

因材施教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在新时期具有了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和新的意义。通过分析可知,因材施教的意思延伸是应时之需、必然结果,它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必须全面把握这种新变化,并把它转化成为我所用的方法论指导,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熹集注.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3.

[2]刘彦文.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叹息[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洪雪琼.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1,(3):127.

子路受教范文第7篇

小时候,我家里特别穷,穷得时常揭不开锅。父亲是个天性乐观的庄稼人,勤勤恳恳过日子。他教给了我和哥哥一个最重要的道理:无论处于何种逆境,都必须有斗志。“斗志”,这个词几乎贯穿了我的整个人生。小时候我的成绩很好,成绩总排在第一第二。但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读完六年级,我就没再继续读书了。但我也从未因此丧失信心。当时年纪虽小,但我总是很乐观,看得开。我告诉自己,没书读,并不意味着没前途。小学六年,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能写作文,懂一点说话技巧,还会基本的算术,用来生活,这三件技能已经很足够了。

有一天,家里的米缸里没米了,爸爸领着我到隔壁的婆婆家借钱买米。只是两块钱,但婆婆却很为难。她把兜里所有的钱全翻出来,也没找到两块钱。最后,她看见我手里提着米袋,知道我们在等米下锅,就把家里所剩不多的米借给了我们。

这是我生活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场景,但却让我永世难忘。那一刻,我对自己说,我不能再让家里继续这么穷下去。十六岁那年,我下乡了。耕了三年田,也没赚到钱。处在那种大环境下,很多人都感到绝望,但我没有—在这儿挣不到钱,我就到香港去,大家说那里遍地是黄金。但真的到了香港,我才知道,遍地黄金原来只存在于大家的想象中。黄金当然有,但都不是我的。

那时,我住在一个四十平的小屋子里,里头密密麻麻地塞了十六个人。这是我第一次后悔到香港来。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就被我对成功的渴望压倒了。那个年代里,我所能知道的最厉害的角色,是船王包玉刚、董浩云。李嘉诚、霍英东,在那时都还没成为大人物呢。在当时的年轻人眼里,包玉刚、董浩云就是偶像,是大家都想要成为的那种成功人士。他们给了我莫大的希望。我只有一个念头:他们能成功,凭什么我不能?

我不是个想得很多的人。到了香港,更是把心一横,拼了命地挣钱。每天只要有活干,我就特别开心。刚开始在香港打拼的时候,我只是个熨烫工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去了三间工厂干活,几天不睡觉也特别精神。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水推舟,从制衣厂做到企业,从贴牌的服装公司做到自己的服装品牌。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世界上会有自己做不到的事。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把慈善当成企业做

旭日集团的目标是做百年企业—百年企业,就是到了你儿子的儿子那一辈,还在用我儿子的儿子生产的东西。在外界看来,真维斯一直是一个很低调的公司。不做高调宣传,也没有什么大动作。我们追求的是企业的可持续性生存,还是赚钱?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当然希望得到双赢的结果。但我明白,一个百年企业,需要的是稳定增长,而不是最大利润。比起高调做宣传,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和企业慢慢的一同成长。

清华的真维斯楼让我们集团又火了一把。以这种形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完全在我们的意料之外。知道这件事情,是公司的人来向我汇报。当时我就指示,无论是公司里的谁,都不能出面对这个事情做出回应,回应只会越描越黑。

这件事情过去之后,我才出面回应。他们问我,我就给他们讲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出国游历,见到一个鲁国奴隶就出钱将他赎了回来,回鲁国后却不愿接受官府的奖赏;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对方为表感谢送给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但没收奖赏的子贡挨了孔子的批评,收了谢礼的子路却被孔子表扬。孔子认为,子贡不接受奖赏,就不能宣扬自己的善行,别人也不会受到鼓励去做好事;而子路的行为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善行,推动更多的人去做善事。真维斯楼这件事里,我们就是充当了子路的角色。

实际上,这并不是我们第一次做慈善。助学基金、地震赈灾、西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我们这些年做了不少。中华慈善奖颁给我们,今年已经是第四次。这是因为我们钱捐得多吗?当然不是,比我们捐钱多的企业多得是。在我看来,之所以给我们这个奖,是因为我们把慈善当成是企业在做。我们有一整套企业化的运作,来经营慈善事业。

先是做助学基金,让孩子有钱读书;接着建造小学,让穷困地区的孩子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然后是大学助学金,让孩子能接受更高等的教育;再接下来是改善办学环境,提高师资素质……做慈善,我们追求做长期性的慈善。20年来,真维斯在全国共捐建希望小学37所;先后斥资2,700万元和600万元,设立“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和“真维斯希望教师基金”,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捐资1000万开展“中国大学生创业就业真维斯实践基地”项目……

做一天好事不难,做一年好事也不难,难的是一生都要把好事做到底。这也许是爸爸对我的影响。小时候,虽然家里穷,但爸爸很喜欢帮人。我和哥哥刚到香港时,赚来的钱一寄回家,就被爸爸派给了比我们家更穷的邻居们。爸爸教会我,善事随时可以为之,千万不要等到自己有钱的那一刻。

每次听别人说用行善回馈社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就觉得别扭。“社会责任”这个词好像要跟在“企业”后才合理—听起来感觉必须要等到事业做得特别大,才可以谈及去帮助他人。但在我看来,做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让社会多一个负担,已经是尽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所以,即便你不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也一样能去帮助别人。而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说,创业初期应该要经营好自身,创造能够维持发展的经济效益,到企业壮大后,就必须要尽力回馈大众,创造社会效益。这就是我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金钱没有任何吸引力

我信佛,佛家讲究凡事皆要“定”。打坐要定,做事要定,生活也要定。20年的修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被问题牵着走。成功没有捷径—你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勤奋专注,有耐心,有定力。以前我有“勇”,现在我是“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规划企业的下一步,乃至如何规划自己的一生。看透了,也就想明白了。

在许多人对“杨勋”的设想里,或许会有高尔夫、红酒、旅行……大家对企业家的想象都是基于物质基础上的。但实际上,我的生活过得非常规律,也非常简单。平时,我除了工作便是修佛;到了周末,我就到每个口岸去巡店。一到店里,我就管他们要近一段时间的销售表。我喜欢拿数据说话。大多数时候,店员都不怎么怕我,因为他们喜欢听我“讲课”,我会告诉他们,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店里的销售量爬上去。当然,看到店里销售的数字不好,我也会对他们提出严厉批评。

可以说,我确实没有所谓的休闲娱乐活动。在我的字典里,“休息”与“工作”二字可以直接划上等号。放松、休息是为了给自己的工作舒缓压力,但如果自己本身就可以调节工作的压力,那我为什么需要放下工作去放松?有人说我现在的状态像个苦行僧—把没完没了的工作,当成一场修行。很显然,我活着,并不是为了享受。

那是为了什么呢?我也曾经特别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我可以告诉你那些诸如“实现人生价值”之类的话,但是我不会这么说。此时此刻的我依然工作,是在替我的下一世辛苦。佛教有轮回一说。为了下辈子不再过苦日子,我必须像一个苦行僧一样,用全部的热情和精力,过好这一辈子。

你相信“因果”吗?我相信。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今天的努力,就是明天的成果。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随时做好准备,伸手接住时间给予你的赏赐。我从来不曾为自己设定所谓的人生目标—我只是不断往前走。我也从来不曾规定自己一定要往前走几步,但我必须要进步,哪怕只是一步。

金钱?它当然很重要,但对现在的我而言,它没有任何吸引力。在我眼里,金钱只是一种实现交易的工具。听起来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但你只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金钱真的能买到开心吗?

【记者手记】

工作日程表里的人

真维斯中国总部,有一个堪称气势磅礴的佛堂,看得出来杨勋作为佛教徒的虔诚。据说,公司里有许多信佛的员工,时常在这里做功课,而杨勋就和他们一起认真修行。佛堂里还有一樽几米高的金佛,让你纳闷究竟是如何请进来的,一问才知道,原是在这栋大楼初建时,就已经规划好了佛堂的位置,大楼还未建好,金佛已经在里边完工了。杨勋信佛,任何他身边的人,都知道他坚持每天早上花2个小时的时间做功课,还知道他吃了整整20年的素,和真维斯品牌入驻中国的时间一样。

然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杨勋的佛堂,而是他办公桌上那张每月一换的工作日程表。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确实很难想象,眼前这位企业老总,居然把工作安排得如此满当。

我扫了一眼那张日程表,便倒抽了一口冷气。工作表是按着日历走的,那三十多个格子,被每一天工作安排的黑字挤得满满的。里边写得大多都是“开会”、“巡店”、“出差”之类的字眼。我甚至没有在那张表里看到任何空白的格子——也就是说,杨勋根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

工作,是杨勋一直以来生活的主旋律。接受采访前的十分钟,他刚刚和同事们开完每月的例行会议。会议室里,每个工作人员都精神抖擞,而他坐在会议桌最当中的位置,气定神闲地听着同事们的工作汇报,就像个王者。中午十二点。他结束了两个小时的会议,从会议室大步流星地走出来,脸上带着威严却慈祥的笑容。

杨勋的样子跟我想象中差不多。信佛的人总是慈眉善目,但杨勋显然多了一种王者的风范。他说话语速不快,但语气果断肯定。无论你抛出什么问题,他总能对答如流,几乎不用思索。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过去。家里的贫困,对金钱的渴望,刚到香港打工的艰辛,在他嘴里说出来,已经没有了多少悲凉的色彩,倒是像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自己旁观着,适时还送上些安慰的话。他和我聊了很多:小时候、家庭、企业、品牌、慈善、信仰、生活……仿佛天底下没有他搞不定的问题,用他的话说,“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时间确实成为了他的贵人。日复一日的勤恳,换来的是事业上的成功。本该享清福的日子,却在他那张工作日程表里被继续消耗。家人难道不抱怨吗?他对我的疑惑不以为然,回答间的笃定让人觉得仿佛工作才理应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重心。“我的妻子、我的孩子,都和我一样,是工作狂。”至于和自己感情深厚的哥哥杨钊,“我们俩现在忙得只能通过彼此的秘书来传话”。

子路受教范文第8篇

无论是孔子“教会做人”的德育方法,还是陶行知的“教人求真”的德育论,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今天仍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在实践中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展现“学做人”和“做真人”的崭新风貌,致力于培养知行统一的现代德育主体,将会使我们的德育踏上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二、孔子讲“有教无类”,陶行知倡“平民教育”,都强调公平教育

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子弟。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并创办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上,他的弟子分布地区广、成分复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在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除了出生平民的,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弟子之中,各色人物都有,但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像他的弟子子贡是学生中最富有的,孔子并不因为他富有而特别优待他,还时常批评他夸夸其谈的毛病。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做到的“教育公平”,激励并要求着今天的教师们也必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的全民教育。陶行知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极力推崇教育的公平性。他在《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一文中指出:“我们必须拿着现代文明的钥匙,才能继续不断的去开发现代文明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这个钥匙便是活用的文字符号和求进步的科学方法。普及教育运动之最大使命,便是把这个钥匙从少数人的手里拿出来交给大众。”在《民主教育》中又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它的受益者不仅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素质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孔子和陶行知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他们都认识到:只有平等接受公平的教育,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三、孔子是“仁者爱人”,陶行知则“爱满天下”,都强调爱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