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日记抄写

日记抄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日记抄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记抄写范文第1篇

老师:

今天晚上与孩子交流时,孩子说家长也可以给老师写信。我便想借她的日记本与老师交流。

从上四年级开始。朱名回家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我这语文老师太好了!”这样的话几乎每天都有,有时还求我说:“妈妈,你给老师写个信吧!就让他一直教我们到’小学毕业。”这样的话她说了好几遍。后来,我问她:“你老师怎么好法?”

她说:朱衣老师尊重我们,理解我们;他的教学方法好;还没有架子,还帮我们打扫卫生……”这就是她的心声。现在,上课老抢不上回答问题,成了她最不愉快的事了。老师,我想问一下:朱名这种老抢着回答问题,是不是一种出风头的表现?朱名遇着问题不愿动脑子,还抢着回答问题,如果真是那种表现的话,还望老师多引导她。

还有一件事,朱名过去一段时间老爱拿别人的东西,不知现在彻底改了没有?

非常感谢老师给了家长与老师交流的一席之地。

朱名妈妈5月14日深夜

看了朱名妈妈的书信之后真是感慨万千,在激动中为朱名妈妈写了封回信。

尊敬的朱名妈妈:

您好!看了您的信,我真是既高兴又惭愧。

高兴的是,自从去年接手这个班以来所作的工作能被孩子们认可,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虽然去年家长会上,我曾说过这个班的情况,但是那时我刚接手不到两个月,还没有完全了解情况。很快,我发现我们班的实际情况要比家长会我讲的还要差,我曾经迷惘过,曾经打过退堂鼓。我想的不是累的问题,我担心能不能把孩子们带好?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发现我的努力有了“回报”,特别是看了您的信,我就更有了带好这个班的信心。当老师的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而更感到高兴的事呢?

惭愧的是,我觉得我做的远远不够。就是朱名讲的那些,应该是每一名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自己仅仅做了些份内的事,就得到孩子和家长这样高的评价,我真是心里不好受啊!有时我们常说家长如何如何,但有谁很好地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没有,从没有谁反思自己的行为,因此今天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惭愧啊!

朱名妈妈,你信中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我反复想了想,朱名的行为不能说是抢风头,这正是现在我们班孩子们所缺少的。我现在开展了几项活动,像“写日记,读日记”,像红领巾广播,像“把学生请上讲台”等,都是想锻炼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第二件事,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朱名今后不会这么做了。你可以看看朱名的日记,在日记中就会发现朱名长大了。我还可以自豪地说,现在朱名的日记是我们班最好的了。

朱名妈妈,我想了解一下家长对于我们班开展的这些活动,有什么想法?特别是写日记。从新学期开始,我在班里开展了师生共写日记以后,就很少再布置一些抄抄写写的作业,我觉得现在课本上那点语文知识,在学校里自觉一点的话就完全能学好,没有必要再回家让孩子做一些重复抄写的作业,这样留出时间来让孩子多看点课外书籍,把日记写好。

最后,衷心地祝愿朱名在您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祝您阖家幸福,天天有个好心情!

3月15日 午

没想到第二天朱名又捎来了他妈妈给我的信。

尊敬的衣老师,您好:

收到您的信,我们非常高兴。作为一个学生家长,本想就孩子的一个问题和您交流一下,却引起您的重视,我们非常感动。

老师,您在班里开展的这些活动非常好,打破了以前只学课本知识的陈旧观念,着眼未来,多读多写,熟能生巧,把学生带进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我想您所做的这些,家长们除了内心高兴外,多的是感激。

最后祝愿老师事业有成,全家幸福!

祝您教的学生个个学习进步,能成栋梁之材!

朱名妈妈3月16日 午

看到朱名妈妈的回信,真是既激动又不安。我所做的都是份内事,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而得到了家长如此的厚爱。我想如果我们多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多从家长的角度考虑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是一番另外的景象。我们总是在埋怨家长,而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和家长缺乏沟通,缺乏了解,因此今后我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家长们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日记抄写范文第2篇

我有。我有很多本日记。

写日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仔细想想,应该是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语文老师就开始鼓励我们写日记。写点什么呢?无外乎就是一些流水账:今天上语文课的时候,同桌又把我的橡皮弄坏了;今天放学的时候,到同学某某家写作业,写完作业,我们一起玩跳皮筋;今天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默写错得太多,老师罚抄写??

写日记的头几天,还带着些许新奇。可是写了一两周以后,就开始不喜欢写了,觉得这变成了一项任务。不过再怎么样,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要完成的,所以继续记着流水账。

再后来,会写的字越来越多,情感也越来越丰富了。但是,有些内容却不敢写在给老师看的日记本里。同学们私底下都议论着,日记日记,给老师看了,就不能写心里话了。于是乎,我们还有些胆子大的同学,在日记的首页上写下了这样的字句:“日记日记,一日一记;一日不记,不叫日记。日记日记,不准偷看;谁要偷看,马上枪毙。”

不知道当时老师看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是把小屁孩们在心里臭骂一顿,还是对此莞尔一笑,无可奈何?不过,不管怎么说,就这样,我写日记的习惯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甚至现在,偶尔也会写写日记。

从小学开始,我的语文成绩就一直很好,尤其是作文,拿起笔,就感觉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上了大学之后,我读的是理工科,在一群理工科的同学中,我也是比较文艺的。很多人说,这得益于我写日记的习惯。回想一下,应该也有几分道理。不过在我心中,日记对我最重要的陪伴应该是在中学阶段。

初中的三年,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算是炼狱。在小学阶段,我是天之骄子,期末考试的头一天熬夜看电视剧,最终也能考个前三名。可是,当我初中进入了所在地的重点中学之后,情况就急转直下:即使我很努力很努力了,名次依然是在中等偏下。这一境遇,对我来说打击很大,整个人也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上课有些跟不上节奏,面对着数学书上越来越多的符号,开始不知所措。内心的这种波动没人去倾诉,向同学们讲,怕换来别人轻视的目光;向父母说,怕父母的失望,也怕父母的牢骚。幸好有日记,它成为了我的一种情感的宣泄口。可以把每天的点点滴滴,用笔的形式,倾诉下来。如果今天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很好,我会在日记上表扬自己,会写:谢飞,你今天挺棒的,不错哦!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会用笔记录下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我才能做得更好。其实,更多的时候,还是给自己鼓励。“加油,加油!”“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没有退路,只能一路前行!”

看似自说自话的文字,在那段时间,给了我很多安慰。至少第二天,我还能积极乐观地去面对新的一天。好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整,我也渐渐地适应了中学的生活,能以平常心面对自己在新的群体里的名次,能够继续沉下心来去学习,成绩也开始慢慢回升。

日记抄写范文第3篇

一、“说”为桥来“画”铺路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包含着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是代表说话时的声音。

刚入小学的学生已经年满六周岁,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在表达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事物的描述缺乏条理性。这就需要老师对孩子进行长期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

我们学校的领导非常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把每周三的读课定为“口语交际课”。于是,我就以此为契机,抛出话题,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比如:开学第一周的口语交际课,我让孩子们谈谈“假期里的收获”,再让他们畅谈自己在新学期的打算?怎样为班级争光?这样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围绕着一个中心说。

除此之外,我还在每天第一节语文课,设立了“精彩一分钟”的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先请学生介绍一个优美词语,并用这个优美词语说句话。以下是过程实录:

陈鑫:大家好,我是陈鑫。今天,我给大家说的好词是:绿绿的。我家有一个绿绿的大西瓜。

刘悦:我能给他改一改,我家有一个绿绿的大西瓜,我一口就把它吃掉了。

陈翔:他吹牛,应该这样说。我家有一个绿绿的大西瓜,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它吃掉了。

……

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的收获与日俱增,真正体现了课标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要求。

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孩子都十分喜欢画画。他们拿起笔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鲜艳的色彩记录着美丽的童心世界。每个周末,我都会让学生回家画一幅画,内容不限。然后在画上写几句话,美其名曰《绘画周记》,学生们乐此不疲。

二、搭上兴趣的列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

一年级是写话的起步阶段,切不可以“拔苗助长”,使学生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于是,我在低年级的不同阶段,有不同做法,目的是让学生的写话热情持久“保鲜”。

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养成,识字量增加。我在考虑如何鼓励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发展思维呢?于是我打算开始引导学生们写日记。初学日记的同学盼望得到鼓励。我采用“星级评比”的方式,最高级别为五颗星。刚开始写日记的几天,打三颗星的习作我都在早读课上公开朗读,并发动全班为优秀日记的小作者鼓掌。被夸的小作者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得意。

一种形式使用的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会像滑滑梯一样不断下降。于是,我利用课间把前一天写得最好的习作抄写在黑板报上。每次抄写的保存时间为一天。课间有不少同学对其进行赏读或评头论足,愈加激发了被选者的荣誉感。此外,我还发现不少催发学生上进的好点子。比如,在板报上开辟一块“优秀日记作者亮相栏”,让日记得五颗星的同学自己把名字写在板报上,等等这些,不一而足。

到了二年级下学期,我受到了《星光大道》栏目的启发,引入了竞争机制,创意地设计了“日记三人行”的活动。活动准备如下:将水平相当的同学每三个人分为一组,每组发一本日记本。然后请同学们按事先编好的顺序轮流写日记,最后交由老师批改。每组评出一个周冠军,每月再组织所有的周冠军进行一次写话比赛,评出一位月冠军。获得冠军者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每周一的早读课,是我们班学生最为期待的一节课。你看,孩子们在日记中写道:看着老师捧着《日记三人行》的本子走进教室,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这次的周冠军又是谁呢?上周我已经输给禹璇了,这一周我绝对不能再落后……

这样的活动,能激发学生一种期待的心理,对学生具有较长久的激励作用。

三、乘着课文的翅膀

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句式训练,搞再多的活动,也只是花架子。句式训练的句型从何而来?教材中的课文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是学生学习写作极好的例子。我借助课文这一平台,帮助学生搭建学习写话的梯子。

比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最大的书》,文中采用川川与地质勘探队员对话的形式结构全文。在钻研教材,是眼前一亮:这不是极好的指导学生描写人物对话的范文吗?

在课堂上,首先,我特意指出本文的对话很有意思,我们可以模仿着写。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让学生明白描写对话有四种形式:1、提示语在前,说话的内容在后。2、提示语在后,说话的内容在前。3、提示语在中间,说话的内容前面有,后面也有。4、省略提示语。

接下来,我创设了一个小情境:咱们班的小彤中午回家向爸爸要钱买橡皮。怎么才能把这一过程用对话的形式记录下来呢?我和同学们一起构思,由我在黑板上板书整个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提示语的位置,注意对提示语的修饰。

课文中还有大量可供句式训练的资源,比如:一边……一边……、一……就,等关联句式。及时进行句式训练,并鼓励学生运用到习作中去。

日记抄写范文第4篇

你们的信收到了。你们在信中提出了许多青年朋友在写日记中碰到的一个有普遍性的问题:“每天工作、学是那个样子,上班下班,上课放学,平平淡淡的,写了一阵子就觉得‘没词儿’了。”该怎样认识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对“平平淡淡”的生活有个正确的认识。青年人好幻想,经常把生活想象得那么轰轰烈烈,五彩缤纷。其实,这是不大实际的。即使一个伟大人物的一生,其生活也不会每天都是那么轰轰烈烈的。外国有一句谚语说:“伟大的书籍是一个字一个字写的。”马克思搞《资本论》,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埋头在书籍、资料中几十年,天天还不都是“平平淡谈”地抄写、计算、积累资料、思索问题?天天还不都是从家门到图书馆,吃完饭写作,写作累了睡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平平淡谈”的日日夜夜就是生活。

但是,“平平淡淡”并不意味着“空虚”“乏味”“没有意义”。鲁迅说得很精辟:“战士的日常生活,是并不全部可歌可泣的,然而又无不和可歌可泣之部相关联,这才是实际的战士。”排球运动员的生活,绝不都是领奖台上的鲜花、奖杯,体育馆内的欢呼、鼓掌,正象电影《沙鸥》所描写的那样,她们生活中最大量的是那每天都要反反复复练习的几百次、几千次的传球、扣杀、跌倒、爬起的动作。然而,中国女排的姑娘们正是在“平淡”的生活之水中酿出了“不平淡”的甜酒。她们把“平平谈淡”的生活和可歌可泣的“为国争光”联系在一起了。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看到那“可歌可泣之部”的问题了。大艺术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表现出美来。”俗话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有些青年朋友写日记时觉得“没词儿”,是因为不善于从似乎很平淡的上班下班、上课放学的生活中,发掘与捕捉蕴藏其中的有趣味的、有意义的东西。一位美学家说得好:“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象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心灵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看来,能不能发掘和捕捉住生活中“可歌可泣”的东西,记在日记中,也和一个人的精神与情操有关系。一个不热爱生活、觉得“生活没意思”以至玩世不恭的人,一个成天钻营一己私利的人,怎么会发现生活中高尚的美好心灵呢?怎么能把日记写丰富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和平淡无味的。”要让生活和日记同时丰富起来,就应当要求自己不做“平淡无味的人”。一天无所事事,在那儿打发日子,日记自然不会丰富起来。如果我们象画家齐白石那样“不教一日闲过”;如果我们象居里夫人那样“象嗡嗡作响的陀螺一样高速旋转”;如果我们象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的生活就会丰富起来,我们就不会成为“平淡无味的人”了,日记的内容自然会丰富起来的。

写日记不是为了写个“备忘录”,更不是为了给人看,而是为了促进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使每一天都不虚度。好象手表上弦,快马加鞭一样。写日记是每天给自己思想上弦,是骑在马上不断自我加鞭。

日记抄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佛教典籍;遣唐使;学问僧

中图分类号:B9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5)03-0012-04

唐代,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发展已显衰败之势,而处于东亚文化圈中心地位的中国,佛教却以崭新的面貌隆盛起来。唐代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实际是以佛教为主,主要表现方式为两国僧侣的往来频繁以及佛教典籍的大量东传。在日本佛教发展史上,佛典翻译事例绝少。因此,汉文佛典的大量输入成为必然之势。本文拟就唐代佛教典籍传入日本的方式展开探讨。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唐代汉文佛教典籍大量输入日本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方面当时的日本致力于完善古代国家制度,向中国频繁派出遣唐使,努力学习中国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另一方面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经历了六百多年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其辉煌灿烂的顶峰。自高祖武德六年(618)至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183年间,总计翻译佛典435部、2476卷[1]362。经过数百年的传译,大、小乘经典大部分已被译介过来,为中土高僧从整体上把握佛教教义提供了便利,但是受学术素养和知识背景差异等影响,一些高僧对佛法的理解和阐释出现不同,因而在教义上有了许多创新,为佛教各大宗派的形成准备了理论条件。继隋代出现的天台宗、三论宗之后,唐代又创立了唯识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律宗等佛教宗派,诸家宗派学者或是撰写义疏阐明本宗的见解,或是撰写传记记录各自的学术源流,佛学著述因而大量涌现。另外,在印刷术发明以前,手工抄写是我国古代书籍、文献流传的基本手段。唐代虽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尚未应用到书籍的大量生产与制作当中,抄写仍是当时书籍传播的主要方式,无论在官府还是民间都存在以抄写为业、凭借自身书法技能得以谋生的书手。佛教的兴盛,民众对佛经的崇拜,导致了写经事业的繁荣,当时民间以写经为业的贫寒士人、学童人数众多,极易招募,长安、洛阳两都坊市间还有专门从事佛经抄写和买卖的经铺、书肆等,为佛教典籍源源不断地输入日本奠定了基础。

佛教于公元538年(或552)从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日本,但发展速度缓慢。大化革新之后,日本佛教开始进入全新时期。从630年到894年的260多年间,日本先后派出19批遣唐使,遣唐使成员大部分由僧侣组成,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统计,遣唐使成员中名留青史的留学生仅有27名,而留学僧则有92人之多[2],因史书失载湮没无闻者更是不计其数。杨曾文先生在其《隋唐时期的日本留学僧》一文中有如下表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日本统治者对佛教的认识有关,他们认为佛教是大陆先进文化的复合体或载体,通过输入佛法可以引进大陆先进文化,促进日本进步,并有助于维护统治。”[3]入唐求法的留学僧,有些是学问僧,有些则是学有所长、带有疑难问题问法深造的请益僧,这些留学僧完成学业后,一般会携带大批佛教典籍归国传法。与此同时,中国高僧也不畏艰险,远赴东瀛弘扬佛法,见诸史籍者有数十人之多,他们分别是道荣、崇道、道v、鉴真及其弟子法进、思等。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展开,通过中日僧侣的传递,中国佛教文化的精髓被成功输送到日本国内。以下笔者将详细介绍汉文佛教典籍输入日本的三种主要途径:

一、唐廷应遣唐使、学问僧的请求而颁赐

据望月信亨《佛教大事表》记载:仪凤元年(676),日本来求《大藏经》[4]150。此次请求,唐朝是否颁赐藏经,因史书缺载,不得而知。但是开元二十二年(734)日本入唐学问僧玄P还国,带回佛经五千余卷和各种佛像[5]188。《续日本后纪》并未明确记载这批佛典是否为唐朝所赐。笔者认为,从以下几点判断,玄P带回日本的佛典应为唐朝所赐。首先,唐廷曾多次颁赐藏经给新罗,例如:贞观十七年(643),新罗僧慈藏因本国请还,被唐太宗诏入宫内,太宗赠慈藏衲一领,杂Z五百段。“藏以本朝经像凋落未全,遂得藏经一部并诸妙像幢花盖具,堪为福利者,赍还本国,既达乡壤,倾国来迎,一代佛法于斯兴显”[6]639下。新罗僧慈藏得到唐廷赠送的大藏经一部并携带归国传法。同样作为东亚邻国的日本,理应成为颁赐对象。其次,玄P在唐十八年,师从法相宗智周学习该宗教义,因才学出众受到玄宗的赏识,玄宗授予他准三品官位,并赐予其紫袈裟,玄P回国时极有可能获得唐廷颁赐的藏经。而玄P回国的时间恰好为《开元释教录》成书不久,《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收录佛典数目为1076部,5048卷,因此,玄P所携应是依据《开元释教录》“入藏录”集录的官写佛典;再次,在图书的写本时代,这5000余卷数量庞大的经典,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搜集,普通寺院也不具备将整部大藏赠送给求法僧的能力,由此可以推测,玄P带回日本的佛教典籍应为唐朝所赐。

二、赴日传法的中国僧侣的传递

中土高僧前往东瀛传教,一般会自带佛典以供宣讲、研习之用,但是受到当时运输条件的限制,又因对日本国内佛教发展状况缺乏具体了解,传法高僧所携经籍数量非常有限。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学问僧荣薄⑵照找虮竟无传戒律师,缺乏严格而正规的受戒制度,恭请高僧道v赴日传戒,道v赴日时随身携带了一些佛教经籍,《三国佛法传通缘起》说他将华严章疏及律宗《行事钞》等带到日本[5]205。天宝十二年(753),高僧鉴真又应荣薄⑵照罩请,经历6次东渡后终于抵达日本,据《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载鉴真赴日时携带《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大佛名经》十六卷、金字《大集经》一部、南本《涅经》一部四十卷、《四分律》一部六十卷、法励师《四分疏》五本各十卷、光统律师《四分疏》百廿纸、《镜中记》二本、智周师《菩萨戒疏》五卷、灵溪释子《菩萨戒疏》二卷、《天台止观法门》计四十卷、玄奘法师《西域记》一本十二卷等共四十八部佛教典籍”[7]88。以上这些典籍对日本华严宗、律宗、天台宗的创立均起到推动作用。

三、学问僧个人的努力搜求

入唐求法的学问僧,除了四处参访高僧,学习佛教义理,巡礼佛教圣地外,最重要的是将搜集到的佛教典籍传播到自己的国家。实际上,他们不仅承担为本国移植文化的重任,而且成为沟通中日文化的使者。日本平安时期,赴唐求法的留学僧以“入唐八家”最为著名,他们分别是最澄、空海、圆仁、圆珍、常晓、圆行、惠运和宗睿等8人。8位高僧留学期间,以购买、请求、获赠、抄写等方式获得佛教典籍,他们共携归佛教经论、章疏、传记约为1706部,3224卷[5]191-192。日本天台宗、真言宗的建立和兴盛与8位高僧带回的天台、密宗教典密不可分。以下笔者拟以入唐八家为例,试说明留学僧在唐期间获取佛典并使之流传日本的方式。

1、购买

遣唐留学生、学问僧在留学期间本国政府会提供经费资助其完成学业,他们常常将节省下来的费用购买书籍和佛典。《旧唐书・东夷传》真实再现了当时这种情形:日本国留学僧俗“所得锡赍,尽市文籍,泛海而还。”[8]5341日僧圆仁于开成三年(838)入唐,在扬州、五台山、长安等地游学近十年,学习天台宗、密宗教旨,圆仁不仅从唐带回天台宗、密宗教典585部,794卷[5]191,而且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唐留学的经历,撰写《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他在唐开成三年(838)十一月二日的日记中写道:“买《维摩关中疏》四卷,价450文。”[9]18

学成后回国传教的学问僧,如果发现仍有佛教经籍为本国所缺,还会托人赍金入唐,求购所阙经典。例如:留学僧圆珍于大中七年(853)入唐,分别在福州、台州、越州等地寻访高僧,求法问教。大中九年(855)圆珍又赴长安,先后师从青龙寺法全,大兴善寺智慧轮学习密宗教义。大中十二年(858年)圆珍归国时,携带经典441部,1000卷。在他回国传法期间,发现很多密教经典仍为本国所阙,于是委托唐人李达赍金及书信给长安大兴善寺的老师智慧轮,求购阙经。

2、求书

求法僧留学期间,单凭本国政府提供的经费,生活难免陷入窘困,为了完成学业,他们常常以僧侣的身份请求中土信众提供食宿,布施衣服、书籍、用具等。弘法大师空海于贞元二十年(804)随遣唐使入唐,师从长安青龙寺惠果学习金刚界、胎藏界密法。空海回国时,途经越州,曾向越州节度使求书,作《与越州节度使求内外经书启》:“思欲决大方之教诲,灌东垂之亢旱。”空海求书种类极广,“三教之中,经律论疏传记,乃至诗赋碑铭卜医,五明所摄之教,可以发蒙济物者。”恳请越州节度使赐书。空海回国后上呈天皇的《御请来目录》,仅仅记录了他携带回国的佛典(不包括外典),已达216部,461卷,想必越州节度使慨然满足了空海的请求。圆珍求法期间也于温州横阳县张德真宅求得《大宝积经》一卷、《金刚经论颂》一卷、《四分律》一卷、《比丘尼羯磨》一卷、《羯磨经》一卷[10]1093下。类似的事例很多,举不胜举。

3、抄写

抄写是求法僧在留学期间获取佛教典籍的主要方式,他们通常会和弟子将所学的教义抄写下来或是雇佣书手抄写,以便回国传法。日本传教大师最澄在德宗时随遣唐使入唐,贞元二十年(804)最澄入天台山问法,师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教义,贞元二十一年(805)又从顺晓学习密宗仪轨,并于同年回国,最澄携归佛教经论疏记230部,460卷[5]191。《宋高僧传》对最澄有这样的记述:“贞元二十一年(805),日本国沙门最澄者,亦东夷卉服中刚决明敏僧也。泛溟耄达江东,慕天台之法门,求 师之禅决。属邃讲训,委曲指教,澄得旨矣。乃尽缮写一行教法东归。”[11]725

留学僧抄写佛典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抄,首先将寺院的藏经借出,然后独自抄写或和弟子共同抄写。例如:圆珍在长安青龙寺问法于法全和尚,“和尚便入灌顶道场,开厨取本,过与圆珍。”圆珍“将瑜伽本出寺,归到春明门外高家店写。”[12]173圆仁在扬州期间,曾拜谒嵩山院高僧全雅,借其藏经《金刚界诸尊仪轨》等数十卷抄写。

留学僧携带归国的佛典通常多达上百卷乃至上千卷,因此,雇佣书手抄写是他们获取佛典的主要方式。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载日本真言宗请益僧圆行雇佣书手缮写密教典籍的情形。“真言请益圆行法师入青龙寺,但得廿日雇廿书手,写文书。”[9]30

4、获赠

佛、法、僧三宝是佛教信徒崇拜、供养的对象,求法僧在唐学习期间,会得到中土信徒的无私资助,包括衣服、饮食、用具等。佛教宣称,法施在所有布施中功德最为殊胜,因此,日僧在唐留学期间可以获得包括释门高僧、官僚士大夫、普通百姓在内社会各个阶层赠送的佛教经典。例如:空海在青龙寺求法期间,惠果大师传唤供奉丹青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界、金刚界等大曼陀罗等一十一铺,佥集二十余经生,书写金刚顶等最上乘密藏经,一百余部金刚乘法等,赠送空海回国传法[13]1065中。

最澄于贞元二十年(804)入天台山求法时,台州刺史陆淳召集书手,抄写天台教典赠予最澄。[9]90此外,天台山佛陇寺僧行满也赠送最澄八十二卷天台教典[14]103。圆仁在长安玄法寺学法时,座主法全以施《胎藏大轨仪》三卷,《别尊法》三卷相赠[9]126。圆珍求法期间,分别获得台州黄岩县安宁寺僧清零赠送的《南山四分羯磨》二卷,《摩诃止观》八卷(阙第四、第八)、《辅京口记》一卷(上)[10]1094中;台州开元寺僧知建赠送的《因明论疏》三卷、《因明疏糅抄》三卷[10]1094中;还有越州开元寺座主良赠送的《法华玄义》一部,《妙乐》、《剡记》各一本,共二十六卷佛教典籍[12]175。

唐代汉文佛教典籍向日本的流传,虽然中日两国僧俗各界都有广泛参与,但以入唐求法僧的传递为主,他们分别以购买、抄写、请求、受赠等方式获得佛教典籍并使之流传日本国内。首先,他们对佛典的引进并非漫无目的。来华之前,留学僧对本国佛教发展状况已有深入了解,或是需要中土高僧答疑解惑,或是携带本国本寺所阙佛典目录,在唐深造数年之后,随着对佛法的理解逐渐加深,留学僧就会根据本国或本寺的需要,努力搜求阙经。例如圆珍入唐时,依据本寺目录阙本,于天台山国清寺并福州开元寺请本抄得。常晓应三论宗学头法师、律宗学头法师等的请求,从唐朝抄来他们需要的三论宗、律宗经典。求法僧能够将唐朝佛教发展的最新成就及时介绍到日本国内,空海带回的新译经142部、240卷中,有118部、150卷是不空大师的新译本,还有很多为唐朝官方目录《贞元释教录》缺载的经典也被空海携带回国。这些僧人传入的经典,被分配到各个寺院,组织起大规模的写经活动,为研究佛教打下了基础[15]107。

大量佛典源源不断地流入日本,首先是满足了日本国内日益增多的佛教僧尼研习、读诵的需要。从而为日本佛教的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是在每次传入日本的佛典中,往往都包括了最新的译、撰经典章疏。其结果是及时地传递了中国佛教发展的最新信息,使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在发展的道路上能够保持着相对的衔接性。

参考文献:

[1] 谢保成. 隋唐五代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 王德朋、庞丽媛. 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述论[J]. 渤海大学学报,2006(3).

[3] 杨曾文. 隋唐时期的日本留学僧[J]. 世界宗教文化,1997(2).

[4] 范文澜. 唐代佛教[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日]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 日中文化交流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6] 道宣. 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7] [日]真人元开. 唐大和尚东征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8] 刘d. 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9] [日]圆仁.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 [日]圆珍. 福州温州台州求得经律论疏记外书等目录//大正藏(第55册)[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11] 赞宁. 宋高僧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 [日]圆珍. 行历抄[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 [日]御请来目录//大正藏(第55册)[M].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

日记抄写范文第6篇

作文是学生观察、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诸方面能力的具体体现。"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把作文教学提前到学生入学6周学完汉语拼音后开始进行,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得到发展。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进行提前作文训练的具体做法:

一、用拼音做工具,打好基础一年级第一学期,拼音教学一结束,教师就引导学生用拼音写词、造句、写日记,要求学生"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在单纯教学拼音时,通过让学生抄写纯拼音课文,既练习了汉语拼音的书写,又学习了写文章的基本格式,如每句话写完用标点符号,每段要另起一行空两格等。随着汉字课文的出现,小学写作教学沿着"拼音--拼音夹汉字--汉字夹拼音--汉字"的路子,绕过识字难关,提前写作。

二、用图画做桥梁,激发兴趣看图作文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具备观察客观事物能力的一个桥梁,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1.整体观察,理解图意。观察一幅图画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或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顺序。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言语有序,如按方位和空间顺序观察;按主次观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等。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依据画面联想前因后果、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等,这样,一幅图画就变得完整、连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3.借助例文,从说到写。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事的记叙文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情发生的经过;写景的记叙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变化,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状物的文章,写小动物要突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植物要突出植物的特点、不同季节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的形式"说",最后仿照例文的形式"写",引导他们领悟如何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事物由口述转为笔述,这样才能由读转入写,做到读说写结合。

三、挖掘生活源泉,启迪思路1.游戏表演、创设情境。好动、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游戏活动纳入了写作。在组织学生搞"捉迷藏"、"击鼓传花"、"传话游戏"后,接着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记下来。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利用课余、节假日的时间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觅春、赏菊、采标本、打雪仗、观雪景;带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发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采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写日记。写日记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从一年级起,教师就应着手指导学生写日记,做到每天批阅,每天讲评,每天鼓励,每周开展一次"日记评优"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如何实施提前写作实施提前写作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日记抄写范文第7篇

(一)“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二)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布置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含金量极低,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三)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没有把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常规,而只在课本知识学习暂告一段落时临时地、突然地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练笔。致使学生心理上、生活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而只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师的突然袭击,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思考作业布置中出现上述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愿望机械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 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仅仅把作业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查漏补缺。 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一、学生是主人的观念

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二、作业即自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三、大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教师应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1)自我检测的习惯

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

(2)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日记抄写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主人观念;自学观念;大语文教育;培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传统的课外作业让学生机械地抄写,简单地背诵,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妨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创新的园地,必须首先解决现今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的几种问题。

“一刀切”的问题。教师常常不顾学生具体差异,不管有些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另一些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因而作业中利于学生发展的成分很少,学生所作无用功较多。

机械重复的抄写作业布置较多。教师往往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来抄写一些课堂上应该掌握甚至已经掌握的简单知识,作业含金量极低,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禁锢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对作业、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读写训练随意性较大。有些教师没有把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纳入语文作业常规,而只在课本知识学习暂告一段落时临时地、突然地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练笔。致使学生心理上、生活上缺乏作业准备,技能上缺乏积累,因而只能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教师的突然袭击,达不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一、学生是主人的观念

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二、作业即自学观念

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三、大语文教育观念

1.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1)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

(2)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

(3)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如果一个农民在自留地上只种青菜,那么,他即使天天锄草、施肥,所获也就只是青菜。同样,有了作业自的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种青菜、抄词语固然简单易行,但所获也就有限,相对来说,也就造成了资源浪费:浪费了土地,浪费了时间。所以学生作业也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搞多种经营。我认为要引导学生耕作好“三方田园”,相应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巩固作业,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另外,为了保证学生作业态度端正、方式有效、内容安排合理,自主作业也要及时反馈。一般每周检查一次,这样便于学生统筹安排。同时,自主作业更要允许差异。学生作业质量必然不相同,但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认真地做了,学生自身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了发展,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自主地做好作业,作业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