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穷人课堂笔记

穷人课堂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穷人课堂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近年来,笔者紧扣“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主导原则,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下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四种方法。

一、对文本留白的续写或扩写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当“以用为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词句的品悟、美读逐步感受到了文本的深层内涵,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句,体味情感,还要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自我阅读的情感。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总有对完美事物追求的心理,当看到某些事物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时,大脑就会产生积极兴奋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对文本进行扩写或续写,这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学习、宣泄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言、形成的价值取向等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体现与展示。而长期、有效的此类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在备课中发现,课文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起枪声……”这段话对老人们的叙述较简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留白处展开想象,对老人们惋惜悲痛的语言、行动等进行扩写练习。有了对前文的理解和对雨来的情感体验的铺垫,学生大胆想象,在习作中融入自己对雨来的敬佩、赞赏、痛惜之情。再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穷人》一课时,在反复阅读、理解、品悟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想象:“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桑娜和渔夫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的延伸想象式练笔符合学生追求故事完整性的心理,促使学生书写内心的理解、感悟,使学生的阅读情感得以延续,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以文为范的仿写训练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迁移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对新课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在提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基础上发生的学习的转移。模仿文本进行的仿写练笔正是运用迁移的原理,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仿写训练符合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遵循从效仿到创作的语言学习规律,促进了学生语言的持续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注意寻找读写切入点,让学生模仿文段的某些特点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教会他们“描”得合情合理,“仿”得恰如其分。学生对范文中的遣词造句、中心思想产生认同感,自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为其语言风格的形成、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介绍小艇的写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列数字等方法介绍一种新型事物――软性铅笔。由于课文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软性铅笔长、软的特点,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写出了一段介绍软性铅笔的生动文字。

三、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

语言的重组转换训练是一种形式多变的语言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这样的转换训练包括句式的转换重组、文章繁简的转换重组、文体的转换重组等。在阅读教学研究中,侧重于根据文本阅读经验所进行的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习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得以参与自主、探究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体验更为深入、深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新型玻璃》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创设推销产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推销员,给自己喜欢的一种新型玻璃写一段新产品解说词。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抓住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对课文语言进行修改、加工、想象重组后,写出了具体、生动、有趣的片段。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转换角色,以新型玻璃自述的方式描述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学生在自述过程中创造性地为新型玻璃添加了人的个性特征,不仅使文本内容铭刻于心,更为课堂学习平添了几分生趣。

四、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

学后感笔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不同,它侧重于记录学生学习后的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习作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学后感笔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设置的课堂延伸性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还要注重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的积累,使不同的思想意识得以交流,促使新感悟的产生,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英法联军的暴行激发了学生的愤慨之情。课堂上,课文的知识点虽已讲授完毕,而学生的情绪仍未平复,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下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写下了自己对此事件的评论、感悟或思考,课堂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学后感训练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语言能力,同时展示了学生个性阅读的体验与思考,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哲学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成螺旋式上升。”学生学习课文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阅读认知延伸到对语言的实践阶段,使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文本内涵的探究与学习,表达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悟。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过程中发展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禹秀丽.深化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和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说再见[D].2010(8).

[2] 陆道敏.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D].2010(5).

[3] 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4] 季银泉.语文教育:让实验说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不能放弃;简单一些;拓展;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07-01

34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了讲读课与阅读课教学的"四异同":

1对讲读课的教学,我认为不能放弃生字词的音形义的教学

一课新课,生字词的学习要花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讲句子的含义,(主要是教参里面的那几句重要句子),讲课文的时代背景、中心等,所有这些都要让学生做笔记,回去读。讲读课文我认为还是要学生去背诵,课后要求背诵的药全文背下来,没有要求背诵的,老师选择几段比较重要的段落让学生背诵,因为背诵可以震动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加快记忆速度;可以熏陶自己的情感,自我陶醉,自我愉悦。心情好了,情绪高涨了,自然事半功倍。讲读课文的作业设计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词语盘点中的词,可以说不少,你叫他们一次抄三遍以上,可能效果不是很好,但是抄两遍又怕学生不能掌握,怎么办呢?我一般是今天让学生抄两遍,明天,让他们回家叫家长听写,即使家长没有听写,但起码学生也再炒了一遍,来的学校我抽查听写几个,这样应该能掌握下来了,比你一次性抄四遍效果好多了。课后思考题,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就要有意识地渗透,然后先在课堂上完成在书本上,然后设计在课堂作业本上,最后再读读。(作业设计:课文的背诵;词语盘点的布置;课后问答题的解答)还有,近反义词、句子的训练等等,因老师的设计而定

2阅读课文的教学,相对可以简单一些,我认为重点是那些词语的教学与过关

这些词语的读音,字形和意思要懂,这样在划出错误的或选择正确的一组,就没问题了。

3课文内容知识的拓展也很重要 比如每课里面的一些句子,可以拿来当堂缩句(《詹天佑》这一课);一些反问句马上改为陈述句(《穷人》这一课);知识的拓展,我觉得在平时练习和作业中尤为重要。还有一些词语可以当堂找出几个近义词。记得我在讲《评创新学习》第二课的时候,里面有一题是判断下面的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我在讲评时,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懂"宛若"这个词的意思,我说完它的意思之后,马上叫学生说出它的近义词,结果学生总共说了五个,我乘机叫学生写在旁边,并背诵下来,结果单元考试时,就有考到这一题,只要写出三个就可以,所以在这一题上,我班基本没有被扣分,当然几个差生除外。也就是说,学生把课文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任你考试试题如何变化形式,这万变不离其中啊,学生们也是不怕的。

4课外短文阅读的训练 课外阅读训练可以通过课文讲解来渗透。比如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写中心思想,写出词语的意思,说出重点句子的含义等。也可以专门利用一些时间来做阅读训练。不过对于课外阅读训练要如何做更好,我还在摸索中,希望老师们能共同探讨一下。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策略一:借助“预习菜单”进行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高年级学生预习课文的水平和效率,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菜单式”预习方法,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所谓“菜单式”预习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预习框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预习菜单,自主地预习课文的方法。“菜单”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生字新词是基础”,主要让学生预习生字新词;第二块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通过动笔做好课前准备,如标自然段号码、画好词佳句、画出疑难句等;第三块是“善思会问多查找”,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课后问题,提出不懂问题,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等。比如,曹老师在执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学生们畅谈科学家们从细小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发现真理的事例时,学生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充分地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加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听课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策略二:创设“课中演讲”制度,提升学生听、说、写、评的能力

课中演讲制度,是一种补充性的听说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单元口语交际提供的话题,事先在课外准备短小精悍的文章,上课伊始在班内交流演说,然后由集体评价打分。其主要特征为面向全体、面向文本、讲究效率。“面向全体”,是指这是全体学生参加的演讲活动,不仅要求人人参与演讲,还要求人人参与评价,是锻炼全班学生口才、胆量、写作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面向文本”,是指学生演讲的话题来自生活、来自教材。如我们在组织“一分钟演讲”活动时,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系列主题,如指导学生看好书、学好人。如,“我的理想”“学会生存”等;指导学生关心时政、观察生活,像“我看新闻”“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让我印象深刻的人(或事)”等;培养学生情感类:像“难忘的小学生活”“我的好老师”“我的成长足迹”等;另外还有说说乡土民俗、家乡风貌、童年趣事、自我介绍等。

“讲究效率”,是指学生在有限的演讲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说话训练,学生演讲前,有充裕的时间做准备,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相互切磋、反复修改等程序,使得演讲时条理清晰、不慌不忙。

“课中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集体场合讲话,怯场的同学明显减少,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策略三:借助“采蜜集”,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学生喜欢看书,但往往看书的效果体现不出来。怎样让学生积极地看书,让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采蜜集”可以派上大用场。我们班采蜜集内容分别有三个板块:“读书笔记板块”,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阅读篇目、阅读中的好词佳句以及读后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璀璨的文化宝库中自由徜徉,撷取语言的精华,丰富文化底蕴。“新闻板块”,要求学生定时收看新闻,并要求其记录当日新闻,根据自己的能力做简单的点评,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看中国、看世界,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生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责任意识。“心灵驿站板块”,内容很宽泛,可以装载学生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空间。

这本“采蜜集”我没有太多的约束,可以由学生自己灵活安排,这反而收获了很多的惊喜,同学们的创新能力也好像一个开闸的口子,喷薄而出。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得新知,我们当老师的,何乐而不为呢?

策略四: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膀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教者要做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两者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勤练习。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1. 利用教材仿写。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提升习作能力,为今后独立习作打下基础。如学习了《山中访友》一文,布置学生仿写了《母校访友》;学习了《山雨》一文,布置学生仿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学生很好地运用了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

2. 利用教材续写。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例如,学完了《穷人》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续写《穷人》。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也把桑娜和渔夫美好的品格定格在学生们的心中。

3. 利用教材缩写。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简要叙述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4篇

闵正红深深地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也在努力地来回报这个社会。离学校500米处有一座敬老院,小正红是那里的常客,清晨她早早起床后就来到敬老院,给那些孤寡老人们梳头、叠被、整理东西,傍晚放学后,她又去给老人们讲故事。老人们高兴地称她为“敬老院的小天使”。

她有一颗坚强的心

14岁,花一样的年龄,闵正红本应该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享受着家的温暖,度过纯真美丽的童年。可是这一切,对她来说却又是那么陌生,那么遥远。闵正红刚刚6岁时,母亲父亲接连去世,因为父亲本就是孤儿,母亲来自遥远的贵州,可伶的闵正红顿时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一下子突然失去双亲的残酷现实,使这颗稚嫩的心灵受到了无尽的伤害,她被吓傻了,完全不知所措,毕竟她还是个年幼的孩子。

或许正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古语,很快小正红就走出了阴影,变得坚强起来,用她稚嫩的小手张罗着自己的一日三餐。后来,是好心的邻居大伯、大妈将她领回了家,作为义女来抚养。小正红深知大伯、大妈的不易,感念他们的抚养之恩,从小就乖巧懂事,在家中总是抢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尽量减轻大伯、大妈的负担,她也从不向大伯、大妈提任何要求,哪怕是一件小衣服、一个小玩具。她觉得,大伯、大妈能给予她亲人般的温暖,便是莫大的恩惠。

她有一颗聪慧的心

闵正红很聪明,又好学,成绩一直在年级的前三名。在课堂上,她专心听讲,认真笔记,举手最多,提问也最多,更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有时连老师也会被她问住。凭着优异的成绩和这股子学习劲头,闵正红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屡次被评为“三好生”,还当上了班长。

学校考虑到闵正红的实际困难,不仅免除了她的一切学杂费,而且还让她免费住进了校园,因此,她也成了学校最早的“留守儿童”。她便利用住在学校的条件,每次都在放学后组织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们做朋友,经常给他们讲题目,帮助他们完成作业,使那些后进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闵正红最大的爱好就是读课外书,从幼时看童话故事、伊索寓言,到后来读名人故事、历史故事、中外名著。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总理说过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她的宿舍里,桌上、床上、衣橱内全都是她喜欢看的书,她还养成了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广泛的阅读、丰富的语言,使她每次参加校、镇、县内的讲故事、演讲比赛,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闵正红深深地明白“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她常说:“我曾经是个不幸的孩子,但这个社会使我享受着比正常孩子更多的爱,我要感谢所有给予我关爱的人,把我的爱竭尽所能地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帮助路远的同学值日,帮助同宿舍的小妹妹梳小辫、系鞋带,她组织班内同学捐款帮助困难的渔民孩子……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习语导入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所学习的各个层次的英语教材内容都毫无例外地涵盖了西方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等各个层面的信息。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人教2011版新目标》就是如此,在不同的单元都有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往往翻译出的英汉句子不通顺,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英语的句式结构、语法结构等。为了把英语学活,学生乐学,达到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把英语真正地融人生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就必须引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学习英语必然要学习英语中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的习语;学习习语必然要联系与本民族社会文化不同的英美社会文化知识,进一步具备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下面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什么是习语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是英美社会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就其广义称谓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惯用语、俚俗语、成对词,等等。习语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常用于比喻,通常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并与该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为什么要在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

作为语言教师,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习语以它的精炼、对仗、寓意深刻且朗朗上口,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习语中饮食习俗和由此衍生的习语或谚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英美的饮食文化作为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的民族渊源。适时、恰当地引入这些习语,无疑会使教学增添趣味、锦上添花,学生在幽默、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增长了知识。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英美饮食习俗及习语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关饮食的习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下面就具体谈谈一些常见的食品及相关的饮食习俗习语,还有我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导入使用来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兴趣。

比如在教授salt一词时,我告诉学生盐构成的饮食习语在很多不同的语言中都存在。围绕盐形成了各种民间习俗。伊丽莎白时代, 盐被摆放在就餐时最有地位的人手边。因此也就有了在‘邀请贵宾坐上席时’常说的这句 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及worth one's salt 表示“值得尊敬; 值得雇用”。据说古罗马士兵的军饷是用盐来支付的。某人如在战场或平时工作中业绩欠佳就会被指责为不值得支付给他的那份盐not worth the salt。

当学生学习bread与 butter时,我曾告诉他们:西方的文化实际上就是面包文化。这或许多少带点幽默调侃的意味, 但西方的面包与日常生活的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民以食为天。人们用 bread and butter 表示“生计”。

客人给热心的主人写一封 bread and butter letter, 即表示自己对主人款待的感激。

live on the breadline 是指 “难以糊口”。因为breadline 是指领取救济食品的穷人的队伍。He knows which side his bread is buttered on.其引申的意思是“他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butter the bread on both sizes 表示“左右逢源”。

学到tea一词时,我让学生了解到饮茶在英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表现出丰富的生活情趣。茶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其习语中。Classical music is not my cup of tea.我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也是一个常见的习语。如 I won't do i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无论给我多高的报酬我也不干。此时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并与之进行对比,是一件很有趣的活动。

学习wine 一词,我也教给学生这一习语Good wine needs no bush.酒好客自来。过去英国卖酒的商人在自己的店铺门口会挂上常青藤bush或带有常青藤图案的类似标志做招牌, 以告之过往游客此处售酒。如果酒不好,挂再绿的青藤也无人光顾,酒好就不需要挂bush也有顾客盈门,以后演变为Good wine needs no bush.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

习语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勤作笔记,还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收集、背诵习语,利用已掌握的方法,通过习语学习获取更多的英汉语文化知识,并且有意识的把这些习语运用在日常的口语交流及书面表达上,词汇量丰富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以上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饮食习俗与习语学习与跨文化意识的提高、习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英语素质教学的开展,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习语的效能以及举例说明如何提高教学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适度而适宜地引用习语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发挥其想像力拓宽思维,由此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语言水平和综合素质。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6篇

穷人都想改变命运,都把赌注放到考大学上面。在穷人心底,摆脱农民的苦生活是奋斗的底线。我似乎辜负了众人的期望,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走投无路之下选择了师范。60分万岁的时代,让更多的人失去了奋斗的激情。我游走在浑浑噩噩中,酣睡之后便是无尽的“周星驰”午夜场、嘈杂的台球室、风景秀美的西山公园……直到大学要毕业的那一年,梦惊醒了,自己还要当老师,腹中空空,怎么去教书?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使我早出晚归奔波于图书馆,我想恶补自己欠缺的知识。尽管摘抄了好几个笔记本,知道了约翰。克里斯多夫脱胎于贝多芬;大仲马跟小仲马有父子关系;曹雪芹生前穷困潦倒写红楼,死后养活了很多研究他的人;徐志摩风流成就诗情,与林徽因的恋情是苦涩的……后来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于是借来初高中教材,拉通过一遍,这才有了一个底。当我很勇敢地站在一所高中学校的教室激情满怀讲授《逍遥游》时,我很感谢在图书馆的那一段摘抄时光。当我被校长点名留下的时候,我哭了,因为从此我可以养活我自己了,不再依靠父母。

刚出来的工资仅有163元,而要购置的东西很多,囊中羞涩却不愿再向父母伸手。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工资不能月月兑现。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读师范的原因,也才读懂了街上那些商人瞧不起教师的目光。有一次,在菜市场,有位长得肥头大耳的女人骂我的同事:“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我心生愤怒,不敢发作。难道教师就该一辈子安贫乐道吗?我在心里回敬了一句“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其实,你可以瞧不起我们这些穷教书的,但别侮辱了教师的职业。正因为缺少了传道授业解惑,所以那位肥女人才如此粗俗不堪。

考虑刚出来的新手,学校安排我任教初一年级一个班的语文并担任了班主任,但我非常满意,给了我工作就给了我生活。同年级就三个班,另外两个班的班主任全是名气很大的,以至于本来分到我班的学生自觉跑到另外那两个班去了。报名的家长走到我桌子边,眼神是瞧不起的,神情是很冷淡的,深怕我会害了他的孩子。晚上,到班清点人数不足50人,而另外两个班分别超过了80人。冷清与火爆如同冰火两重天。我一言不发,看着坐在教室的孩子们,我第一次流泪了。有个小女孩很勇敢地跑上来给了我一张面巾纸,她就像一个可爱的天使,带我走出了自我的困惑。我擦去了眼角的泪水,微笑着对大家说:“我有信心把你们带好,我会让那些逃离我们班的人后悔。”掌声响起来,我也分明看到孩子们流泪的眼睛,更看到了希望的力量。初一上期半期考试,我班全年级前十名仅占8人,学科优势非常明显。一下子我就成了明星,班里的孩子泪水伴着欢笑,簇拥着我。隔壁两个班的学生呆呆望着,他们不明白为此我和我的孩子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几个原本分在我班的学生很害羞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支吾着,似乎要我原谅他们曾经判断的错误。没有经过大脑就同意了这几个孩子的请求,结果引来了无尽的麻烦。那两个班的班主任气势汹汹冲到我面前,几乎要把我吃下去。我的沉默更激怒这两个资历够老的人。第二天,我进了校长办公室;第三天,我停课整顿;第四天,另外两个班有十多个学生赖在我班教室不会原班了。没过多久,家长出面质问校长,校长迫于压力让我回到了课堂。当我回教室的那个晚上,全班孩子夹道欢迎,就像英雄归来,气氛热烈。就在那晚,我彻夜失眠。我更坚定信念要带好我的“处女作”。初一初二强势领先,我要誓夺全县中考第一,尽管我所在的是一所很农村的初中学校。

初三年级开学的日子到了,我被叫到校长办公室。校长格外的和蔼可亲让我有点不寒而栗。我突然预感到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果然校长安排我去任教初一,我现在任教的班级有另外的老师接替。问他原因,只说我还年轻需要打磨。我欲争论,话到嘴边又强咽下。走在林荫路上,正遇到那两个班主任,他们平静的脸上渗透着难以抑制的喜悦。此时我深深懂得“锋芒毕露”的真谛。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今后的教书生涯,沿着弯弯的村路,时值傍晚,炊烟四起,在乡村的天空交织,几只麻雀飞过树枝寻找回家的路。很晚我才回家。妻子早早准备了晚餐,已经凉了,回锅再热。我没有心情吃饭,躺在桌椅上睡去了。醒来已是第二天。秋后显得特别冷清萧瑟。我加了一件衣服,妻子似乎知道了我的“遭遇”,便陪着我,一路走一路的沉默。不知道走了多远,突然,妻子拉着我的手说:“你看,那棵蒲公英。”是啊,秋天的蒲公英随风飘落,远看似降落伞,实际是在播撒生命的种子,无论落在那里,就会生根发芽,来年一样有生命的飘飞。我遇到的只是一点小小挫折,也许经历这样的磨砺才会更强大。

站在初一年级的教室里,我依然神采飞扬。《小橘灯》表达的坚强乐观感染全班学生,他们都成了泪人儿;《社戏》里童真和情趣让很多人回到了童年,看戏、偷罗汉豆成了最经典的场景;《背影》传递出来的父子深情,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原来父爱如山一般普通而沉默。我不能独占课堂,学生在讲台演讲、教课、辩论。我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指引方向,准备资料。我也坐在教室里认真听他们讲课,我发现他们的创造力远超想象。生动灵活的课堂形式激活了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他们每天最盼望的是我的语文课。当中考语文全县第一的成绩摆在我面前时,我躲了起来。因为我还有更高的梦想要去追逐。正逢高中全面扩招,我也顺理成章去教高中了。因为有强大的内心支撑,我克服了诸多压力,在青年高中教师中脱颖而出,从任教最普通班到重点班,再到所谓的“火箭班”,最后到补习班。最疯狂的时候是任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是最好的班级,一个是最差的班级,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高考成绩出来了,最差的那个班变成了仅次于最好的那个班。我不知道年轻时候的我哪来这么大的干劲。我的信念里只有“干不完的事累不垮的身体”,现在想来很佩服自己。

2009年注定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一所农村高中已经任教12年了,开始想走出去看看。可是那什么来证明自己呢?凭一沓奖状证书,太单薄。唯有高考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我就把赌注押在了09级一班。我抱着宁愿丢一身肉也要干点成绩的想法,没有了节假日,尽管周围麻将声声声入耳。班里的孩子特别爱吃苦,特别爱听我的话。我安排的任务没有不完成的,他们知道执行才是最大的战斗力。我也到处搜集资料和信息,我要摆脱偏远农村的条件束缚,让这些执着追梦的孩子用双手敲开都市的大门。可能是老天偏爱笨小孩吧,2009年6月24日高考成绩揭晓——-我班有两人进入全市理科高考前十名,另有3人进入前20名,超越了某些国重省重。一下子整个小镇沸腾了。就在喜悦来临后的第二天,我突然病倒了,住进了川北医学院。当液体输进身体,我才发现自己病得不轻。我就像个小孩子任由医生和护士摆布。面对病室白色单调的墙壁,我学会了静静思考。我也开始筹划自己今后的教书生活。同室病友得知了我的情况,很敬佩我,总叫我老师。一次闲聊,说到南充十中要招教师,动员我去试试。反正是试试,我就动了心。没有想到我的动心居然开启了一段新的教书旅程。出院后,我立即着手计划到各大名牌高中去讲课,谁看重我,我就留下。结果有三所学校看上了我,害得我举棋不定难以定夺。也许是天意吧。本不想到我现在任教的学校,而想去另一所学校,可一直找不到出租房。于是托人四处找房子。一天下午,我正在一个朋友家闲谈。手机响了,一个陌生电话。声音很富有磁性,非常客气:“我诚恳邀请你加盟到一个战斗的团队,也许是你最想要的舞台。”话不多但每个字深入了我的心底。我居然马上回答:“好吧,我就来。”电话那边沉默了好一阵子,“兄弟,你还可以考虑,跟家人商量一下。”“不用考虑了,明天就过来。”后来知道电话那边的人是校长。挂了电话,回到家里说了这件事。一片反对之声。我无法说服家人,但我的心已经飞到那所学校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的坚持是对还是错,那一所学校是私立学校,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需要勇气更需要胆识。既然答应了,就义无反顾了。

我离开原来那所高中,天空特别晴朗。为我送行的人一送再送,我频频回头看看越来越模糊的教学楼,不忍擦去眼角的泪水,这里曾经培养了我,我永远感激它。如今离去,真的依依不舍啊。我走后的议论也迅速展开了。说我看中的是那所学校高额的年薪,说我有很厚的关系,说我忘了本校的栽培……无论怎么评价我,我都不在乎,因为我做的就是我自己。新的开始就新的挑战。我又回到了原点,像西西弗斯那样执着而无悔。

我很感谢在奋斗人生中的两位伯乐。一位是把我从初中调到高中任教的罗校长,一位是把我从最初的高中学校选调到现所在学校的许校长。感谢他们的信任和赏识,给了我奋斗的平台,改变了我的人生。同时也感谢曾经折磨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学会了坚忍,懂得了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才让我没有放弃甚至沉沦。我也感谢一路伴我闯荡的家人,家庭温暖了我饱受创伤的心,尽管一路跌跌撞撞,我依然有流泪的幸福。还有很多值得感激的人,是他们让我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7篇

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和补充,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然而目前从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学生的发展不均衡。优秀学生独霸话语权,唱“独角戏”,表现自己才能,不顾全大局,不顾同学感受。相对而言的后进生、表达力偏弱的学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或者人云亦云,充当看客,或者无动于衷,呆坐观望。2.学生合作意识差。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七嘴八舌,凑热闹的、起哄的,有的孩子不能耐心等别人把话说完便大声插嘴、抢话,有的不能相互帮助、纠错、补充,有的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表达的仍然是个人意见,难以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浪费课堂时间等。3.教师观念陈旧。由于许多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课前教学准备不足,使得很多教师虽在形式上普遍采用了小组讨论合作,事实上仍是以讲授为主,合作效果不大。基于对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只有变革座位形式,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才能让小组合作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

一、变革座位形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座位形式仍然是以“秧田式”为主,这种座位形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大多采取 “同桌合作”、“前后四个同学凑在一起”、“按座位就近组合”和“自由组合”几种形式,组建临时性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的合作小组问题多多,学生很难实现真正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更好的形成互动小组,座位形式应当采用“围坐式”:小组内成员面对面坐,一抬头一伸手,就可以看见对方,学生是一个整体,从情感上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具体的方法有:

1. 选择合适的围坐方式。

班级围坐方式“五花八门”,各式各样,3-7人围坐一组。扇形排列法、双马蹄形排列法、“T”型排列法、田字格排列法、梅花形排列法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各种围坐方式各有利弊:四人围坐的“小T型”非常紧凑但对话氛围稍弱;五人围坐的“长T型”适宜对话但比较占空间;六人围坐的“长方形”节省空间但小组结构松散,对话效果不好;田字格排列法方便交流,但有一半的同学背对黑板,不方便记笔记。但是总体而言,合作效果依然优于传统的“秧田式”。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教室大小、学生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本班级的围坐方式。

2. 科学划分小组成员。

在划分小组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性别、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个性特长等因素,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愿望。教师既不能完全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达到能力互补,性别互补,性格互补。另一方面,小组的划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适时调整各小组成员,以避免学生形成上的思维定势以及避免各小组之间产生恶性竞争和小团体冲突。

3. 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小组要成长为有活力、有学习力的团体,小组围坐要真正服务于交流,必须要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尤其是要培养一名负责任、有组织力的组长。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应配有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维纪员等职务。小组长承担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任务,指导和培训小组长主持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发言离题的同学,小组长要给予提醒,违纪的要能给予恰当批评;记录员承担记录小组各成员意见的任务;发言人在小组学习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时代表本组阐明见解;维纪员负责控制小组噪音,维持小组纪律,协调讨论和交流的进行。各种角色定期轮流,既能实现人人管理,管理人人,学生的能力在这样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4. 及时消除围坐副作用。

小组围坐使交流成为可能,同时也使课堂纪律混乱、学生不独立思考成为可能。在小组建设的初期阶段,可采用讲道理、定规矩、体验辩论等方式消除围坐的副作用。同时用一些评比奖励的方法,小组之间互相监督、竞争。比如:可以评比最美小组,每个同学可获得一张心愿卡,可满足学生合情合理的心愿。让小组成员充分意识到: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都与整个小组息息相关。

二、改变教学行为

1.目标更加专一

在环境上建构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时间越来越多,氛围越来越和谐,但却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一节课教师时常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先要自主学习,然后合作讨论,最后汇报补充,40分钟时间常常不够。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能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语文课堂一课一得或一单元一得,得得相连,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例如,五年级下册六单元《描写人物一组》,以古今中外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特点。本单元学习目标可定为:抓住人物的各方面描写,体会人物特点。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穷人》这篇课文要抓的点太多――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体会俄国当时普通百姓的贫穷,则可以把目标定为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指导。

2.形式更加自主

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宽松和宽容的学习环境,把小组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同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强调“合作”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独立思考,必须强调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不让不爱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就等着坐享其成,懒于思考,滋长了他们的依赖心理。自学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深入自主学习,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思考,才可能进行与他人有效交流,“合作学习”才能得到实施。

3.教师参与合作

当小组开始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各小组合作学习之中。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在巡视及参与中“察言观色”,发现有的小组讨论完全离题或无起色时,老师给予相应的引导和指点;看看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是否有人窃窃私语。另一方面,教师了解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后应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和强调,学生讨论时出现的新问题应该怎样加以引导,学生在交流时闪现的创新意识和独特见解应该怎样给予欣赏。

4.小组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多关注整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技能、合作学习过程评价,不要只关注少数个体学生的评价。如:“不错,你们齐心协力,想出了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在组长的带领下,你们组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讨论,所以对课文的理解非常深入。”、“团结力量大,朗读课文很有气势。”这样的评价能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级评价如组长评价、组员评价、代表评价、老师评价等等,有效地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作者单位: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

参考文献:

穷人课堂笔记范文第8篇

一、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习惯的培养。要讲清各年级的预习要求,指导预习方法。如三年级学生预习的要求主要是自学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四年级预习要求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初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及每段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圈画重点内容。五六年级的预习要求,除了三四年级要求外,主要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中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标记精彩内容,写简单批注。预习要求明确后,就要建立检查机制,确保预习质量。生字词的检查主要通过抽读、听写的形式完成字词句的理解。问题的提出,可通过质疑问题环节表现出来。这样,每节课都要检查预习效果,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学生的预习习惯就可以得到培养。

2.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会默读、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他们喜欢读书读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书边做记号,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也可以摘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和有关知识,也可以写读后感。

3.良好的习作习惯的培养。习作习惯是指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并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把握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的联系。还要养成认真修改初稿的习惯。

二、改革作业布置的方式、内容

要改革机械、繁琐的作业形式,布置一些少而精的作业。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性、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背一些精彩片断,好词好句,写读书心得;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可以结合语文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可以对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或电影、电视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或辩论,以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学了《三顾茅庐》,读成语歌“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就布置让学生课外阅读《诸葛亮的故事》。学生读了这本书,不仅知道了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也加深了对成语歌的理解。

三、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穷人》一课,教师可以这样引导:“我们知道桑娜一家生活穷困,但她心地善良,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看看列夫・托尔斯泰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认真体会课文哪些词句表现桑娜的善良,读完之后组内交流。”(学生或默读或朗读或勾画)当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方式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我认为这一句最能表现桑娜的善良,我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学生动情地朗读: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学生各抒己见,把体会到的,找到的句子拿出来共同体会、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闪现智慧的火花,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增强,学习方式在逐步转变。

四、切实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还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各种各样,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区资源、校园文化等紧密结合。如召开故事会、新闻会、朗诵会、辩论会、办手抄报、展评手抄报、社区用字情况调查、车流量调查、名字由来调查、评论足球赛事、收集资料要闻等。活动主题的确立应该基于学生的“内需”,源于学生的兴趣。如: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味书屋》等关于鲁迅的文章,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将这些课文课后联系起来,提出研究专题,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将静态的接受学习改为动态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