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描写黄山的诗句

描写黄山的诗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诗歌诗意 落实能力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教育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

一、诗意的积累——为学生奠定诗意人生

悠长的历史长河中,诗一直是占有绝对地位和优势的文学式样,是其他文学不可比肩的。早在春秋时期,诗歌是正统文学的代表。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的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厚积薄发”,积累是创作的基础。不背诵则谈不上积累,背诵的方法有很多。

1.分类背诵法:教会学生进行古诗词分类整理的方法。例如按季节分类;按情感分类;按自然景物分类等。接着,可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性活动来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不断拓宽学生积累的途径。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古诗词,既复习了古诗词,也可使文章增色不少。

2.拓展背诵法: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如学了《黄山奇松》后背诵描写黄山诗句,描写其他山的诗句;学了《夕阳真美》背诵描写日出、日落的诗句……这样的拓展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也是学生古诗积累的良好途径。

3.每周一诗:教师每周推荐一首名诗,让学生背诵。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不断保持学生积累古诗的热情。

当然,我们教师也应该背诵积累大量的诗词,积累丰厚的文化知识,养成深厚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指导好学生。

二、诗意的语言——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

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于漪曾说:“语文本身有它独特的魅力,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的确,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更重要的是,独具魅力、富有诗意的语言在使学生获得美感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营造了浓浓的文学氛围。

教学《台湾的蝴蝶谷》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蝴蝶谷中黄蝴蝶的美,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树木花草间,山石溪水畔,黄蝴蝶一只挨着一只,一片连着一片,浩浩荡荡,金光灿灿。真是‘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这里是山谷,更是蝴蝶的天堂,多么金碧辉煌呀!”感受了彩蝶的美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小结语:“这些蝴蝶的颜色各异,姿态万千,在柔柔的春风里,像五颜六色的花瓣一样飞来飞去,真是‘阳光翻飞/张开的双翼/装点三月的风景’,多美呀!”……教师的语言已经成了优美的诗,诗一般的语言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浓厚的文学气息,为学生创设了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三、诗意的拓展——让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的确,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文时,在感受“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唱着嘹亮的歌从北方飞来”后,我们吟诵“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感受丹顶鹤洁白的羽毛以及众鹤各种姿态后,我们吟诵“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惊身蓬集,矫翅雪飞。”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学习《夕阳真美》后,我们吟诵“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的知识,学到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意境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心理的满足,让他们感受到积累的古诗并非无用。

四、诗意的创生——让学生感受文本之美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的梦幻栖息地,是学习的快乐大本营。但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过于模式化,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忽视了孩子喜欢新奇多变的心理特点。我们是否可以卸下“应试”的枷锁,大胆地“玩语文”“玩教学”,追求那一份我心飞翔、乐趣无限的境界呢?

富有情趣的教学设计,让学习活动成为富有诱惑力的行为,跃动语文课堂的灵气,成为智慧的生命符号。情趣盎然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情趣来自灵活多样、独具匠心的教学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拘一格,大胆创新、重组文本。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巧妙地利用文学素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主动掌握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要点,引发学生的探索学习,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文学;旅游地理;应用策略

地理素养是区域旅游开发、规划和旅游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前提条件。《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中专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确旅游资源的地理实质,旅游客流与区位及交通条件的关系,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文化在五千年的不断积淀与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古代诗词、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文学宝库。通过对这些诗词、民俗等的整理和探索,我们还会发现,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地理知识,主要涉及地形地貌、气候天气等。诗词、歌赋中描绘的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都是作者对自然的感叹,或是寄景抒情,感伤身世的坎坷。而如今这些自然和人文的景观都回归成中华大地上的旅游景点,正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延展,才使得这些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更加的迷人。笔者多年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巧妙地利用文学素材,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主动掌握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要点,还引发他们的探索学习,从而在旅游地理的教学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一、文学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文学与旅游地理相辅相成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它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正因如此,古今中外的文人、诗人、作家等特别重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追求“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从而使大量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旅游景观等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并使这些地理事物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和人文特征。

地理是文学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依托。旅游地理学所涉及的现象,如高山大川,名胜古迹等,自古就为善于观察的诗人、作家所瞩目,或成为讴歌的对象,或成为感情的载体。经过他们的描绘和渲染,许多现象竟成了人间喜怒哀乐的象征和标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志趣情怀,代代相传,不绝于耳。而这些正好为旅游地理教学中引用文学作品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和强化知识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文学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

旅游职业学校每年都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导游从业人才。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杂家”,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储备包括历史、地理、风俗民情、文学艺术、古建园林等诸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导游讲解的素材,是导游服务的“原料”,是导游人员的看家本领。所以,在旅游地理课堂上,巧妙地、适当地引导学生应用诗词、谚语、俗语等讲解地理景观知识,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即将成为导游从业人员储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二、文学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在旅游地理课堂上,结合教材适时适当穿插诗词、歌诀、谚语、神话等文学知识,可创造出一种诗情画意,映衬历史地理景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引用不当,会适得其反。

旅游地理课堂中,如何让文学知识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作者通过多年的旅游地理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经验:

1.引入适当的文学名句,起到“点睛”之效

在旅游地理课堂上,选用含旅游地理知识且能充分发挥“点晴”之效的文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具体化,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为学生以后在讲解导游词提供素材。但如果选用不当,既不能解决旅游地理问题,又会使学生产生厌恶感。所以,我们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必须结合课文和教法需要,精心选择文学内容及形式,巧妙地组织,方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介绍泰山为什么被誉为五岳之首,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杜甫《望岳》中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含义。古时泰山横亘在鲁国和齐国之间,即现在山东一带,周围多为海拔千米以下的低山、丘陵,而泰山则为一枝独秀的海拔1524米的中山, 故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诗句“齐鲁青未了”描写了泰山地势的巍峨高大,“造化钟神秀”描绘了泰山景色的神奇秀丽;所以备受各朝帝王重视,许多帝王到泰山进行封禅。泰山吸引历代文人骚客慕名而来,留下不少赞美的诗篇或题字或游记。熟悉诗词的引用和旅游地理角度的解释,加深了学生对泰山为何成为五岳独尊的理解。

讲福建的交通发展状况,要引用谚语“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山岭高,山路长”反映福建地形地势“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特点,阐述福建过去由于受到地形地势、经济等影响而交通困难的现象,以此反衬福建现在交通的巨大变化。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谚语更能加深学生对福建地形、经济、交通间的相互联系。

在介绍福州概况时,引用MTV《福州,我的故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歌曲中“榕树、茉莉花、三山两塔、三坊七巷”分别是代表福州的什么。精美的画面,熟悉的场景,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索福州的旅游资源,便于加深对旅游地理知识的记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又能使导游专业学生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和国情国策的教育。

2.适时引入文学名句,起到“点睛”之效

在旅游地理课堂中,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诗词、歌诀、谚语等文学内容要结合教材、教法而选择时机引用。有的文学名句适合导入新课时用,有的适合理解知识时用,有的适合巩固知识时用。选择时机加以巧妙地应用,才能使文学真正发挥“四两拔千斤”的功效。

解释中国名山——江西庐山地形地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引用了坡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横看、侧看,从远视、近视来观察庐山,所见的庐山雄姿各不相同,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庐山之中。庐山,从地质构造上看,它是一座因地壳断裂抬升而形成的地垒式断块山,山体不大,但拔起于平地之上,显得特别峻秀。庐山崛起于长江南岸,鄱阳湖畔,水汽充足,主峰汉阳峰常隐没在云雾之中,时隐时现,变幻莫测。引用脍炙人口的诗句解释庐山,加深学生对庐山地形地势特征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忆。

《黄山》一课中,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法,引用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极高的评价导入新课,以此引申黄山是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才让徐霞客等文人作出这样的赞叹。

3.语言运用,贵在精炼,起到“点睛”之效

文学内容选用要少而精。蕴涵旅游地理知识的诗词等虽然不少,但决不能信手拈来,一节课引用一两句诗词等能让学生提起兴趣,如果满口文绉绉的诗词,就会使旅游地理课堂变成文学课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另外,如果过多地使用文学内容,可能会让学生思维散乱,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所学知识上。因此文学在旅游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要精心挑选、设计,用量适中,要恰到好处。

我国锦山秀水触目皆是,几个名山大川则更是倍受青睐,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纵情泼墨。如长江流域,自古歌颂它的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望天门山》,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这些诗词都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但不能全部选用,要有所挑选,将最能体现长江流域教材内容的文学知识加以引用。在《长江》一课时,只选用李白的《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解释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3篇

一、 依据时代背景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性

了解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古语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出自《孟子・万章下》)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

《江雪》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在教学时,有个学生提了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翁怎么还在钓鱼呢?老师让同学们大胆地想一想。学生的回答各式各样,有的说,他家里穷,为了生活没有办法。有的说,他喜欢清静,想避开闹市。有的说,他对钓鱼特别感兴趣,是个钓鱼迷。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碰到了不痛快的事,他的儿子媳妇对他不好,所以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孩子虽然对这个问题有多元的理解,但都是没有根据的臆想。而另一位老师面对《江雪》教学中生成的这个问题采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法:

生:老师,我觉得这首诗有问题。

师(高兴):有问题?很好,请你说说。

生:诗中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想必江面也一定结了很厚的冰,诗人怎么可能在江面“独钓”呢?再说,就算江面没有结冰,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

师(惊喜,他迅速将学生的问题与自己对诗人的了解融通起来,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感悟):对呀!天这么冷,鱼儿早就躲到江底不吃也不动了,诗人怎么可能钓得到鱼呢?那么,诗人究竟在钓什么?看来,我很有必要将诗人的生平事迹向大家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教师绘声绘色地向学生介绍诗人柳宗元的生平事迹……)

师:听完老师的介绍,请大家再读一读诗,结合诗人的生平想一想,诗人真是在江面钓鱼吗?

(学生一边读诗,一边思考,并不时与同位交换意见。之后,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生1:老师,我听了你对诗人的介绍后,认为诗人在江面上并不是真正的钓鱼,而是为了借助茫茫的雪海,借助钓鱼这种方式,调整自己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的悲愤、愁闷、凄苦心情。因为我也有同感,如果考试考差了,或者遇到其它事情心情不好,就喜欢一个人看看书、玩玩电脑什么的,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坏心情。

生2:我听了老师的介绍又回头读诗,发现将每一行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便成了“千万孤独”。诗人与王叔文等人发起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觉得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再加上政敌们的各种流言蜚语,于是感到分外孤独、郁闷,似乎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所以到寒冷的江面垂钓。

生3:我以为,诗人“独钓寒江雪”,不但不说明诗人对生活、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反而表现了诗人高远、圣洁的心境,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诗人寒江独自垂钓,是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等待冬去春来,期待自己政治上的春天,正如他自己所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师(激动地):同学们,你们的理解非常深刻,读出了诗人的品质,悟出了诗人的精神,让一位有血有肉、独具个性的诗人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面对学生学习活动中生成出的新问题,不回避,不独断,而是立刻借助课堂活动,将文本之外更深广的知识――时代背景介绍给学生,然后再组织学生运用这新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钻研。这样,感悟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但解决了已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解决了可能潜藏在学生心底里的其他困惑。可见,知人论世在深挖文本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的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同期作品以及前人对此作品的评论,都是我们深入了解文本旨意,挖掘文本内涵的极为重要的材料。

二、 依据编者意图钻研文本――明白文本的意向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与实验稿相比加入了“教科书编者”,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时要领悟编者的意图。课后练习应是我们领会编者的意图的重要体现,把握好了课后练习能驱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地钻研文本,以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催生出课堂教学话题,能“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课后第四题的习题是:“默读课文,说说黄山奇松‘奇’在哪里。”教学这课时就可以以这个问题为抓手,统领全篇确定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我曾抓住一个“奇”字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录像导课,欣赏“奇”;读通理顺,感知“奇”;批注阅读,体会“奇”;指导背诵,强化“奇”;总结延伸,升华“奇”。教学中,紧紧围绕“奇”,抓住“奇”,在黄山松的“奇”上寻找突破口,重点抓住“文眼”的“奇”来作为理解文本内容的切入点,从奇入手。再根据文本的特点,以“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黄山松的奇”这个问题为统领整篇文章的话题,然后再像剥开竹笋一样地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奇,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层体会奇,以奇贯穿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并借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等手段,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奇。

再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课后第三题的习题是:“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根据这个习题我们可为学生选择钻研文本的落脚点。

课文中的扫路老人自己觉得工作一点不累、生活一点不苦。可是在一般人的眼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本该早已退休颐养天年,而这位老人每天却要扫这一千八百多级的石阶,他的工作该是多么的劳累,生活该是多么的清苦呀。在学生阅读理解了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来合作探究: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如果学生的意见不一致,组织学生就此话题展开小小的辩论。正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不累、生活不苦。反方:天游峰的扫路人工作苦、生活累。引导学生先进入文本之中寻找各自的理由,再结合生活中的体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与教科书编者意图对话,就像是一座桥梁,拉近了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能为学生指明钻研文本的方向,抓住了重点深入钻研文本。

三、 依据单元主题钻研文本――寻找文本的条理性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单元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编排的,同一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或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因而,要关注单元主题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由三篇课文组成,都是写人的文章(《微笑着承受一切》《雪儿》《花瓣飘香》),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反映人物的品质。

再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依次是:《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江南春、春日偶成)》。乍一看,几篇课文好像关系不大。细琢磨,发现其间联系紧密,写了春天里的人或事或景或诗。教学时,可前后贯通,引导学生了解本组课文的编排特点,感知每篇课文的写作特色,掌握每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并能围绕春天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口语交际――“春游归来”;赛诗会――“描写春天的古诗”;手抄报――“美丽的春天”。这样做为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巩固和单元主题拓展创造条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把握单元的一种有益的学习方法。

四、 依据实践体验钻研文本――感悟文本的情感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这儿的“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可以采用写批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批注的形式主要指两种,一种是对作品中人物的评价。如在学习了《嫦娥奔月》后,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嫦娥的评价:“美丽善良,为了不让老百姓受害,忍受与心爱丈夫分离之痛。”有的学生写下了对后羿的评价:“一心为民,力大无比。”有的学生写下了对逢蒙的评价:“奸诈之徒,小人。”第二种是对语言文字的评价,指出作者谴词造句之精妙。如在学习《孔子游春》中孔子带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欣赏春景一段时,有的学生批注道:“写的真是太美了,优美的词语,形象的比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学生批注道:“作者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把茂密的森林比喻成大自然的长发,把轻风比作成大自然的轻声细语。整段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美丽、温柔。”有的学生批注道:“读了‘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一句,我好像听到了春风吹鼓了花苞,吹青了小草,吹皱了小河的声音。”有的学生批注道:“看到这幅泗水‘春景图’,我联想到一首描写泗水春景的古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在读了《海伦・凯勒》中“199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一句时,我发现学生的批注可谓丰富多彩。有的写道:“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努力终于成功了,为你高兴!”有的写道:“一个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居然考上了大学,真是不简单!”有的写道:“没有沙利文、萨勒两位老师,哪里有‘海伦考上大学’这一激动人心的结果?”有的学生批注道:“没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就不会有‘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海伦面对的将是无边的黑暗和寂寞。”这些各不相同的批注,是学生个性阅读的体现。学生的个性在批注中飞扬。运用批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对文本钻研的深度和力度。

学生钻研文本不是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要为学生寻找到引导钻研的文本的基点,学生就能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了解文本、感悟文本,甚至超越文本。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4篇

值得欣喜的是,还是在上世纪末,事情有了变化。1999年春,同志在北京“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上劝勉大家:“学一点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并亲自带头撰写古典诗词,如《登黄山偶感》:“遥望天都倚客松,莲花始信两飞峰。且持梦笔书奇景,日破神州万里红。”写得颇为大气,气势磅礴。其中第三四句常被人们广为引用。同志的重要讲话与亲自实践,如同一声春雷,唤得“千树万树梨花开。”全国上下,古典诗词的吟诵与学习,风起云涌。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新课标也与时俱进地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更是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

然据我观察,目前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个人认为尚不能令人满意。很多老师限于自身的认识与水平,对近些年增加了大量篇幅的古诗词内容,颇有微词,认为很不好上。教学时,照抄教参的诗句大意,然后叫学生死记硬背了事。于是乎,学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认为古典诗词难于理解,兴趣骤减。可怜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时还能饶有兴味地诵读几首古典诗词,越到中高年级,兴趣越来越减,以致最后产生厌倦。这就很难谈得上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笔者这些年来,正好对古典诗词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写了几百首(副)的诗联习作,加入了省楹联学会和市诗词学会。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常有意无意地加强了一些古典诗词联的教学与渗透,将此作为一种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现将一些做法与体会,阐述如下:

一、自学为主,稍加点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教学的每一部分都尽量让学生尝试在前。因为进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古诗词,一般都比较浅显。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先学后教。注意引导学生参照书上注释,必要时讲一下背景作为辅导,学生就不难疏通内容大意,领会思想感情,但不要求理解很透彻,不宜铺排讲解。

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尝试朗诵,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说明他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并非“白纸一张”,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潜力估计太低,处处不放心,越俎代庖,实在是不必要的。

这样直接让学生面对古典诗词,用心接触,自己读解,自己感悟,自己体会,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对于一些疑难焦点,我也不急于揭晓,而是巧设台阶,引导学生逐步领悟。如《草》一诗中,“荣、枯”二字的理解是难点。我从一年有四个季节这一常识入手,让学生先用简笔画画出每个季节小草的样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各季小草的特点,然后在黑板上用一条线将四季划分成春夏与秋冬两个时段,请学生各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这两个时段小草的特点,最后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然而然准确地理解了“荣”与“枯”及整句的意思,体味了诗中所表达的意蕴。

二、加强诵读,引导想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词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不必要求每首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诵读、感受。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句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课程标准》各学段古诗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中也都强调了“诵读”二字,要求在读中体味作品的内容,读中体验情感,读中感受语言美,在各种形式的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古诗词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辟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所以教师还应该独具匠心,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入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填补诗中的空白,感悟体验,来个艺术的再现与再创造,将古诗词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比如熟读了韩愈的《早春》,为了让学生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情景,我启发学生尽力回忆平日到野外看景,远看与近看的不同样子,再读读此句,学生好象身临其境,对诗句也就有了深切的感受。又如《登颧鹊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寥寥十个字,如果让学生仅用白话把它翻译过来,那未免太简单甚至枯燥了,如果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登高望远的情景,通过调动他们的已有体验,诗句中蕴含着的深沉感情和深刻哲理,就容易感受和领悟了。

三、学科联系,灵活运用。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如,课前课后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鉴赏介绍、相关作品等资料的收集、交流;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还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表达理解,用音乐配合育吟,用表演再现情景等。如《泊般瓜洲》一诗的教学,可以通过读地图了解京口、瓜洲及钟山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K“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还可启发学生联系社会课上学到的有关王安石变法的历史知识,感受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与离别家乡的依恋交织于胸的复杂情感,而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也可多样,有的朗诵,有的吟唱,有的绘画,有的将诗写成书法作品……

古诗词的教学,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如学了《江上渔者》知道了“但”字古代常作“只、仅”讲,那么在《出塞》(王昌龄)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但”字理解时,便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四、适当拓宽,教些常识。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基于此认识,我嫌现行教材在古诗词编录上有所不足。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参考《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目录,增选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充实体裁。在现有的五绝、七绝基础上,适度增加五律、七律、乐府诗和各种词牌的词以及简短的文言文的数量,力求丰富多彩、比例适当。2、拓宽题材。除教材中多见的写景诗篇外,对写人、记事、抒怀、寓理提诗文也适当增补,力求题材广泛、全面滋养。3、根据教材中的古诗寻找同作者、同题材的作品,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4、还可收集与其他白话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读读袁枚的《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欣赏朱自清的《春》后,读读顾春的《迎春乐》等。5、还可与生活联系,按时令、节日串珠成链,或选学一些描写古代孺子童趣生活的诗文等,不一而足。另外,现在有些孩子家庭条件不错,有时父母会带他们去浏览祖国的名胜风景,这些名胜风景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碑文楹联、诗篇词章佳作如林,数不胜数。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在旅游时做个有心人,请父母一道帮忙收集景区里的诗词联和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逸闻趣事,在实践中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地理教学 导入法 利用地图 利用多媒体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3-0175-01

《旅游地理》是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学科,现在湖北省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规划教材(沈世忠、邹海晶主编),其范围广泛、知识点多、容量大(全书共有300多处景点)。学习该书,学生对我国和世界知名景点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景点介绍模式单一,各景区特色的文字描述平铺直叙,趣味性不足。若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只在上面单纯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然后强制性地去背、去记,学生觉得枯燥难学,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一、多途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中也不例外。一节课,有好的导入方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根据课堂内容,灵活安排,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和内容。

一是引用古诗导入。讲授庐山风景区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至少三首描写庐山的诗句,北宋诗人坡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每一首都代表了庐山一个方面的特色,引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句使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也顺利地过渡到课本内容,黄山、济南、昆明等许多景点都可采用这种方法。

二是用历史知识引入。如广州的“”、“”和上海的“外滩万国建筑”等,引入相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景点的认识。

三是用景点的现状引入。用景点现状引入需要注意知识更新,比如在讲授黄河上的三门峡、壶口瀑布时,可以介绍黄河断流出现的频繁程度、断流时间、断流位置等情况,让学生对景点有更全面的了解。又如讲到酒泉市,导入时除了介绍历史知识“名称的来历”外,更需用“神七”这样的热门话题来引入。现状引入不仅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课内容,还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充分利用地图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人尽皆知的。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地图,地图可以把分散的地理事物都归结到图中,能清晰地呈现出知识的规律性,把零乱的东西规律化。在没有配套的旅游地理挂图的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自制或在黑板上画图的办法弥补。如在黑板上画旅游区域图,标注出主要的山脉、河流、纬度位置及主要城市等相关内容,从图中可以读出该地的气候,判断出最佳的旅游季节,依次是交通、物产、旅游资源特色等,这也就是教科书中所讲的该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

利用地图教学可以将零散分布的景点集中到图中,能形象地记住这些景点的共同特点、归属地。如西南旅游区内的织金洞、黄果树瀑布、黄龙洞风景区、路南石林,因为都分布在云贵高原上,所以有着相同的岩溶地貌特点,但又属于不同的类型。这样,学生能很准确地记住这些景点的特色。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学起来会觉得轻松自如,还可以举一反三,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三、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也可以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放碟片、做课件,可以把书本中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甚至还可听到优美的语言讲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把枯燥的东西变得生动,把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为此我常在教学中应运这些手段,如讲泰山,我制作了东路登山的课件,将沿途的景点标注于图中,“边走边看”,明确的路线,清晰的景点,学生在“登”的过程中很容易地就记住了沿途的景观,同时学生还可以总结出泰山最突出的特点:“山间遍布诗文碑刻、古寺亭桥,名胜古迹和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的神奇昭然若揭,它被列入《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名录》理所当然。

另外,教材中还有些景点的美妙之处是难以用言语描绘得维妙惟肖的,学生也难以凭空勾勒出景点的景象,对于这样的景点最好是播放光碟,如路南石林,它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按学生现有直观感受,岩溶地貌仅限于溶洞,而不能想象出地面的岩溶景观是什么样的形象,如此让人叹为观止的“世界第一奇观”,学生学起来却索然无味,通过播放碟片,让学生通过“实地畅游,亲自去体验”,再加上导游生动的语言,学生在愉快的“旅游”中也掌握了路南石林的主要特点,再给一点时间让学生阅读书中的文字叙述,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需掌握的内容。为此我还购买了故宫博物院、天坛等这类我国著名古建筑的碟片,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欣赏我国古建筑的精美,也可以知道攒尖与桥子尖、硬山与歇山、戗脊等古建筑手法,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应用这种方法 可以将枯燥的难理解的知识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四、实施情境教学

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要靠“嘴皮”吃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若教学仅停留在将知识死记硬背,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有一些景点,文字描绘优美、旅游线路清晰,如泰山、中山陵、武夷山等,要求学生能以导游的身份,把台下的学生当成游客,用自己的语言对景点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学生讲完后我再点评,找出精彩之处。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6篇

一、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1.深挖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北高原的地貌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又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的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发展迅速时,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2.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结合其他学科教材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将语文适当用于地理教学,如在《赠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歌颂了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了解怒江向南流入缅甸后更名为萨尔温江并注入印度洋,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运用地理诗歌来加强课堂的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学习,平时注意收集诗、词、歌谣,或自己编写一些地理诗歌,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选择性地加以引用。其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能扩大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东亚季风的了解,我引用了《黄土高坡》这首歌的其中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听完这段歌,同学们既记住了东亚的冬夏季风,同时为解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还有,唐代诗人张藉“天星附地能为石”的佳句,科学地说明了陨石的来历和成因;刘禹锡的“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反映了海潮与南方河流涨落的规律。总之,运用生动形象的地理诗歌来增强课堂的语言艺术,已被大多数地理教师所肯定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相信地理诗歌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4.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谚语、古语、俗语、典故来丰富课堂语言。谚语、俗语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有些谚语或俗语看似粗俗,但却极富哲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语言中,准确及时地插入一些谚语或俗语,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在讲授四季更替时,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一个独特的创造,同时,引用一些农谚来创设教学情景。

5.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剂。运用修辞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理趣、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地理课堂上,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只要运用适时适度且切换自如,加上丰富的感情,无限的激情,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妙趣无穷。

二、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工夫

肢体语言是教师的第二张嘴,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肢体语言来配合传递地理教学信息,则可以运用自如地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学生的视觉感受,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其长时间保持兴奋状态,精神振奋,从而增强学生记忆。如讲海河五大支流时,举起左手,掌心向黑板,从大拇指,依次是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手掌是五大支流的交汇处,胳膊是海河,这就使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到海河的水系组成肢体。语言弥补了教师口头传授、文字板书等方面的不足,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直观性为一体,达到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将未见过的事物直观化,将平面图的内容立体化,将死板的图形动感化等效果,从而渲染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富有生机和活力。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艺术语言,并通过表情、手势等,辅之以简单、明快的体态语言,使声、形、情有机融为一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可以转化为学生记忆地理知识和理解地理原理的一种强力催化剂,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7篇

关键词:长安气质;文化地理学;地方感;秩序感

作者简介:程建虎,男,文学博士,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从事汉唐文学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长安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10YJCZH01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长安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10H14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项目“唐宋应制诗的文化地理学观照”,项目编号:2011M501448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6-0128-06

城市气质是从城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遗存中抽绎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格调气韵和“抽象氛围”的融合[1](P140),是在天人合一语境下人与城市(自然)的“生命共感”1,是人的淋漓元气与城市(自然)之气激荡冲决后橐龠而出的“新质”。透过这种“新质”观照城市,城市已超迈“物理境”而进入到“心理场”,是人与城市审美关系的固化和凝结。而这种“新质”又给城市中的人以气质的陶钧、审美的沾丐、思维的引导和光荣的召唤。

对城市气质的淬炼可以在很多领域展开,从文化地理学视域考察城市是一个重要的角度。自1925年卡尔·索尔发表《景观形态学》(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并将阐释文化景观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开始,文化景观受到文化地理学者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他们看来,景观是穿梭在自然和文化二元概念间的经典“准—物体”(quasi-boject),其背后的“含义”承载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认同、生活方式、信仰诉求、权力构成等,既包括个体情感的体验与记忆,也包括群体价值观的隶属性和理想。[2](P2-6)有人甚至将城市景观的作用推至“认识自己”[2](P9)的高度。1由此我们可知文化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方)气质的重要维度。

在文化地理学家看来,文学文本是研究景观的绝佳材料。文学作品都是在空间中展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而作品中的情感体验与心灵想象正与景观研究的“含义”、“体验”相通。迈克·克朗说:“文学作品的‘主观性’不是一种缺陷,事实上正是它的‘主观性’言及了地点与空间的社会意义。”[3](P56)这种主观性甚至被论家称为一种“真实”,波科克说:“小说的真实是一种超越简单事实的真实。这种真实可能超越或是包含了比日常生活所能体现的更多的真实。”[3](P57)这使得文学文本成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空间被赋予意义的时刻”[3](P58)。城市气质抽象凌虚,其地方意义“超出了那些可见的东西,超出那些明显的东西,深入心灵和情感的领域”,但并非不可方物,因为“文学、艺术就成了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它们是人们表达这种情感意义的方式”。[3](P138)笔者认为,并非所有文学文本都是探究城市气质的材料,而必须是一座城市“轴心时期”[4](P134)的文本2,通过对这一时期文学文本的考察,才有可能得出一座城市(或地方)最具代表性、包容性和融通性的气质。

那么,凝定长安城的文学文本当是什么呢?毋庸置疑,长安城的“轴心时期”应该是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此时的中国“巍峨雄踞在当时世界其他一切政体的顶峰”,“它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富饶,在许多方面堪称最先进的国家”。[5](P107)而此时也是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在初盛唐诗歌诸体中,应制诗是包含地理信息最多的一个部类,既有对城市及周边宏大景观的描写,如长安城、渭滨、未央宫、乐游园、终南山、华山、骊山等,又包含慈恩寺、三会寺、仙萼池亭、临渭亭、上官昭容院、麟德殿等小景观的地理信息。同时,应制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景观文化丛,如寒食、上巳、七夕、重阳等节日宴游,降诞日和满月的朝贺,人日的剪彩缕人,立春日的剪彩花等。而应制诗又是君臣间的言说,其创作主体为朝中贵要,是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生活格调的代表。另外,应制诗创作自汉末建安间滥觞,于初盛唐达到极盛[6](P165-173),写于唐长安城的应制诗代表着古代应制诗创作的最高成就,从这些作品入手考察长安城市气质,无疑具有较大的信度和效度。职是之故,唐长安应制诗是淬琢城市气质的最佳文化地理文本。

地方感(Sense of Pace)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维度,指自然对人的心理和审美产生的影响,人们借此“烙印”来安排文化的空间布局和景观构图。也就是说,地方感“考察各种文化是如何同时利用几度空间来安排它们的活动的”,是“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1](P145),从而形成某地丰富的混合的文化结构,这种文化结构直接塑造着此地人特殊的气质。地方感包括“垂直空间向度”、“水平空间向度和中心概念”两个维度。在关中自然环境和长安地位的影响下,长安在垂直空间向度上以高峻为美,而在水平空间向度上则永远处于中心: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瑞气朝浮五云阁,祥光夜吐万年枝。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明主卑宫戒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昆虫不夭在春蒐,稼穑常艰重农术。邦家已荷圣谟新,犹闻俭陋惜中人。豫奉北辰垂七曜,长歌东武抃千春。(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全唐诗》卷一一一)1

诗一开始就以“高居视中县”确立了观察者的中心位置。极目望去,近处宫阙巍峨,城郊佳木成荫,澄江如练。更远的地方似乎是在想象之中:向西,帝王出行的鼓乐一直传到咸阳故城;向南,皇家苑囿直通南山下的鄠杜樊川。诗虽未言高,但能远眺到如此遥远的景致,非居高而不能为之。在其他应制诗中,我们随处可见这种以“高”和“中心”为特征的地方感,如贺知章的同题作品云:“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滋的 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征瑞宝入陈仓。”(卷一一二)同样高居“神皋”,以“帝里”为中心,看到了长安城的飞檐雕甍,南边的八水如丝,西边汉故昭阳、建章二宫也迤逦入画,甚至还“想象”到了关中北缘的鄜畤和西极的陈仓。又如王维《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云:“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卷一二五》)“凤扆”句就确立了“高”的维度,四望有山川井邑,平林旷野,漠漠,渭水泱泱。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出唐人以“高”和“中心”为美的文化心理结构。

在对具体城市景观的描写上,应制诗人亦表现出崇“高”的审美取向。如“南山近压仙楼上,北斗平临御扆前”(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卷九三);“玉辇下离宫,琼楼上半空”(孙逖《奉和御制登鸳鸯楼即目应制》,卷一一八);“平楼半入南山雾,飞阁旁临东墅春”(赵彦昭《人日侍宴大明宫应制》,卷一三);“北阙层城峻,西宫复道悬”(宋之问《麟趾殿侍宴应制》,卷五二);“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神卫空中绕,仙歌云外清”(萧至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卷一四);等等。

在水平空间向度上,应制诗人都愿意精骛八极,将自己所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纳入笔端,如宋璟《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北向祗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花稠”(卷);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 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卷一二五)有的诗人甚至不吝展开想象,将虚无的景色拈入画轴。这种心理可借西方园林的演变试做阐释,18世纪以来,西方人突破狭小庭院花园的束缚,开始开辟越来越多的开阔园林作为“自然区”,文化地理学家认为“它们表现了人与土地的新的一种关系以及希望通过遥视远景(如远处的一个物体)来获得对财产的视觉上的占领”[3](P42-43)。应制诗中对目光所及的景物不分巨细的描摹,正是一种基于皇权基础上的“视觉占领”。作为的文化地理文本,应制诗对景观的描写彰显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极权思想,正如论家所言:“地理景观本身就向我们阐释了为什么一个国家要建立在一个特定的模式上,而这个模式又通过地理景观使其合法化……地理景观的形成反映并强化了某一社会群体的构成——谁被包括在内?谁被排除在外?”[3](P50)

应制诗中表现出来的景观特点,可抽绎出唐人崇“高”尚“广”重“中心”的地方感,这正是长安崇高闳阔气象的表现。美学家里普斯说:“崇高的感情毫无例外地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力量的一种感觉,是我们自己的意志力量的扩张。”[7](P215)这种崇高的感情又融入了政治和权力的因素,形成了“建其有极为天下法式”的“皇极意思”[8](45-47),从而凝定了长安城与众不同的气质。直到今天,西安人的言谈举止中仍不由自主流露出“情结”和自豪感,正是长安气质对这座城市居民气质的熏陶。

在人地关系的视域内,“景观”是一个被松散使用的术语,不仅仅是自然和文化交互作用的结果,还有其他诉诸人类感官或者精神层面的东西,如声音景观、味觉景观、嗅觉景观等。1在唐长安应制诗中,“仪式”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重要景观,臣子扈从帝王、王侯出游、宴饮、寓目,仪式是最必不可少的因素: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卷一二七)

仲春蔼芳景,内庭宴群臣。森森列干戚,济济趋钩陈。大乐本天地,中和序人伦。正声迈咸濩,易象含羲文。玉俎映朝服,金钿明舞茵。韶光雪初霁,圣藻风自薰。时泰恩泽溥,功成行缀新。赓歌仰昭回,窃比华封人。(权德舆《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卷三二)

王维诗写禊饮曲江,帝王斋祭后出行,千官鱼贯扈驾,侍卫的盛大仪仗与春日繁花相映,帝王的御辇冕旒在晴日下生辉,渚上朝服衮衮,水畔画旗轻飏;权德舆诗写宫廷宴会,群贤毕集,玉俎纷纭,朝服黼黻,钿钗耀目,皇家春宴的隆盛如在目前。笔者对汉末至唐五代的应制诗进行了统计,祭祀、庆典、寓目、侍宴、饯送等仪式化较强的诗歌,占了应制诗总数的62.51%。应制诗人如此热衷于仪式描写,是想彰显其“精英团体”的尊贵身份和排他性质[6](P86-98),本身就包含着君、臣、民之间的统治秩序。因此,在仪式描写中,秩序是非常重要的,如王维诗中的“千官奉迎”、权德舆诗的“森森干列戚,济济趋钩陈”,都是在强调君臣间的“中和人伦”。

如果说应制诗中“灞浐亦朝宗”(王维《奉和圣制上巳于望春亭观禊饮应制》,卷一二七)是一种统治秩序,那么这种秩序感又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结构,凝定为其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如王维著名的《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华。(卷一二八)

整首作品美丽秀溢,兴象高华,先用横贯城北的渭水和西边遥遥可见的黄山给画轴经营好大的位置,接着以诗人站立的凌空阁道为中心,近观宫城里翠柳轻拂着万户千门,禁苑繁花在雨水洗濯下明丽照眼,进而推开镜头,远处大明宫的翔鸾、栖凤二阙高耸入云,二阙俯瞰的南城,一城春雨,满目碧树,万户人家。这种层层推进、精细缜密的秩序感,表现出诗人和谐、有序、稳健的审美追求。

在秩序感的统驭之下,应制诗人对空间格外敏感,而他们的空间感受,永远都是对称有序的。笔者对唐长安应制诗中明确表示方位的诗句进行了梳理(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应制诗人有着非常强烈的空间意识,仰“高”必有“低”相抑,言“前”必以“后”作结,这种秩序感来自于大一统王朝的向心力,是皇极意识的空间表现。

从表中我们还能看出,应制诗人喜欢以“北”为中心,向东、西、南三方发散。这种空间意识来自于长安城的整体布局。从渭水至秦岭间的地形可分为渭水—龙首原—少陵原—秦岭三个地理单元,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由于近水或海拔提升过陡被都城设计者放弃,而龙首原和少陵原间约170平方公里的平地成为建设都城的绝佳选择。这片平地有起伏的六道高坡,宇文恺认为象乾卦六爻,“故于九二置宫殿,以当帝王之居;九三立省,以应君子之数;九五贵位,不欲使常人居之,故置玄都观、兴善寺以镇之”[9](P254)。帝王之居的宫城正位于“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龙首原九二高坡上,与“天心”的北辰相对。皇城拱卫于宫城之南,是中央衙署的办公之所。皇城向南是外郭城,如伸开的手臂将宫城和皇城拥抱。东西向十四条大街和南北向十一条大街交错纵横,分割出如棋盘般的坊里,整饬划一,具有鲜明的秩序感。应制诗人的“北向”方位感和空间意识,正来自于长安城以北为上、由北向南微斜的总体设计。弗雷特(Foret)在分析避暑山设计时曾指出其中的地理政治因素,认为“那种建立在

花园中的秩序实际上就是强加在被他们征服

的土地上的统治秩序”[3](P46)。毫无疑问,长安城平面布局体也是“统治秩序”的反映。这种统治秩序内化为诗人的心理结构,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观察空间的方式。

龙首原与少陵原间的六条高坡平行逶迤,都城设计者巧妙运用地势,将坊里、寺观、园林、池沼置于其间,利用高坡间的洼地渫渠引水,赋予严整的城市格局以动感。长安城并非板滞的平面,而是在精严中有灵动,平坦中有起伏。诗人

的视线一般是由宫城展开,掠过皇城,落在广阔外郭城的万家烟树。或者由南山下的园林别业,回望龙首高地上巍峨的宫城。层层递进的秩序,如抽丝剥茧,又似画轴,翩然展开。英国艺术心理学家贡布里希(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认为,“审美来自于对某种介于乏味和杂乱之间的图案的观赏。单调的图案难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过于复杂的图案则会使我们的知觉系统负荷过重而停止对它进行观赏”,秩序美产生于“有层次的图案”,而且这种图案具有“多样统一性”(unity in complexity)。[10](P10)唐长安城的精巧设计做到了统一和灵动的结合,丰富有生趣的城市图景投射在诗人的心里,使他们产生了“秩序、匀称与明确”[11](P265-266)的审美追求。

应制诗中的仪式景观和诗人观察都市时的视角,都体现出地理政治因素对诗人空间意识的影响,诗人对空间的理解和把握是人、文化(政治)和自然间的融汇和交感,经过岁月的发酵,酿造出一个都市秩序、稳健、灵动的审美趣味。当今西安人安于现状、沉稳保守,也是长安气质的一个缩影。

参 考 文 献

[1] 陈慧琳. 人文地理学[C].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 凯·安德森等. 文化地理学手册,李蕾蕾,张景秋译[C].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 迈克·克朗. 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 卡尔·雅斯贝斯. 卡尔·雅斯贝斯文集,朱更生译[M].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5] 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 东亚文明:传统与变革,黎鸣等译[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6] 程建虎. 中古应制诗的双重观照[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 李斯托威尔. 近代美学史评述[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8] 周毅之等. 帝王思维[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 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黄永年点校[M].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描写黄山的诗句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五山堂诗话》 性灵 伪体 袁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1)04- 57-62

日本诗话作为中国诗话域外繁衍的一大支脉,是在中国诗话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对于开拓我国古代文学的域外追踪研究和汉字文化圈内比较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文化价值。近年来,它在东亚各国日益成为学术热点。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多偏重于宏观研究,整体考察其特点、价值,微观个案研究相对而言亟待充实。日本诗话中有众多论述中国诗歌的精彩之作,它们就诗史、诗体、诗作、诗论等方面均有详细论述。其中江户时代诗人菊池桐孙所撰《五山堂诗话》就是这样一部优秀的诗话。

菊池桐孙(1772-1855) 关于菊池桐孙的生卒年有异说。可参[日]松下忠著《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第553页),第三章第十二节“菊池五山”辩之甚详。,字无弦,称左大夫,号五山,别号娱庵、小钓舍等,是江户时代性灵派诗人。著有《五山堂诗话》、《五山堂诗存》、《水东竹枝》等。《五山堂诗话》(以下简称《诗话》)系汉文撰写。在诗歌主张上,崇尚性灵,排斥生僻;诗歌宗尚上,主张唐宋兼师,排斥伪诗。这既是对当时诗坛弊习的纠偏,对山本北山等反古文辞派观点之鼓扬;也根源于对中国古典诗学之受容。剖析《五山堂诗话》的诗学主张,梳理其与中国诗人诗论的渊源影响关系,无疑对当今的古诗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一 诗学主张:倡导性灵 排斥生僻

日本江户时期的诗坛,自享保时代受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文学复古思潮的影响,荻生徂徕(1666-1728)开创古文辞派,主张学习七子、倡唐明诗风。近至天明、宽政年间,山本北山(1753-1812)、市河宽斋(1749-1820)等人兴起,以清除萱园拟古复古之风为己任,尖锐地批评徂徕“不知诗道”,强调作诗言志,提倡“清新”诗论。自此,海内诗风靡然一变。菊池五山正是活跃于文化、文政时代的又一位倡导清新性灵的诗人,他所形成的性灵诗说既是当时众师友相互影响的成果,也与来自海西彼岸的清代诗人袁枚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菊池曾师从于两位反古文辞派的中心人物:市河宽斋、山本北山。市河宽斋论诗主袁枚性灵说,他曾校刻过《随园诗抄》、《随园诗话抄》,著有《全唐诗逸》、《谈唐诗选》等。宽斋为首的江湖诗社尊性灵一派,在当时诗坛影响甚巨。1902年,重野成斋为岸上操(质轩)编纂的《明治二百五十家绝句》作序,谈到明治维新前后的汉诗风时说:“往时萱园之诗,风靡一世,其弊陷肤廓,五山、诗佛之徒,换以清新奇警,犹公安、竟陵于李、王。”[1]21《五山堂诗话》还记载市河宽斋赠诗云:“世人久被法华转,后辈谁教俗骨清。薄幸杜郎年未老,衰残白傅目几盲。张军今已属君手,肯许成他竖子名。”[2]29可见,面对当时的古文辞派末流之弊,宽斋对其弟子扫清诗坛“俗骨”的期许颇高,而五山虽自谦 “不敢当”,但口气间正以诗坛“清俗”之“杜郎” 按,菊池五山曾有“扬州小杜”之号,关于此号之由来,可参考《五山堂诗话》卷一:“余名节不检,尝在伊势题一酒楼云:‘……薄幸自知如小杜,直将此际做扬州’。滕粲堂遂镌‘扬州小杜’印见贻。”(第29-30页) 自任。同时,菊池五山对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山本北山也十分敬重,以之为师。北山著有《作诗志彀》、《孝经楼诗话》等,他在后书中专设《清新》一章,提出“得唐之真,在于清新”的主张,强调诗人应该创作“真诗”、“真性之诗”,反对摹拟复古。

但菊池氏与北山清新诗风的主张深受袁宏道影响不同,他在性灵诗观的形成上更多的是受袁枚的影响。袁枚《随园诗话》自舶至日本后即迅速风靡诗坛,“诗家宝重,不啻拱璧” 市河宽斋在《随园诗钞凡例》就袁枚的流行状况指出:“《随园诗话》行于此邦几二十年,诗家宝重,不啻拱璧。”载长泽规矩也,《和刻本汉诗集成》(补篇第4辑),日本:汲古书院,1987年版,第192页。 ,“一时讽诵,靡然成风”[日]田能村竹田《竹田庄诗话》言道:"近辇下子弟竞尚《随园诗话》,一时讽诵,靡然成风,书肆价直为之顿贵,至抄每卷中全篇收载者而刊布焉。"载蔡镇楚《域外诗话珍本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491页。 。菊池《五山堂诗话》正是仿《随园诗话》之体制而撰,分条编次,或述评或记事,或采录诗歌。他的性灵诗观正是在中日诗论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首先,五山论诗以性灵、性情为首要因素。他说:“诗者,情所由发,苟无所兴,则一月可不作,境致一到,则一日累几篇,亦不为多。若必以诗为课,则夭阏性灵,桎梏才情。”[2]225五山主张诗歌之作必由“情”的自由发抒,为情造文,而非为文造情。“以诗为课”,是对“性灵”“才情”的扼窒。“性灵”实分为性情、灵机两方面,重视天分灵机也是菊池性灵说的重要内涵。他认为“五言对仗极有佳者,天机一到,固不待椎凿而定”[2]60。这与袁枚“诗文之道,全关天分”[3]488、“诗不成于人,而成于其人之天”[4]494的主张十分相近。

菊池本身虽然并没有对性灵观作过系统的论述,但其评论诗歌时往往称颂性情之作。其云:“袁子才不喜黄山谷,而喜杨诚斋,与余天性若有暗合,……盖黄诗奥峭耳,苦艰涩。杨诗尖新,易入心脾故也。”[2]52对以抒写性灵、清新自然著称的杨万里诗五山极为赏识,而对有伤性情、以艰涩著闻的黄诗则颇为嫌恶。又如其论大诗佛诗“能于淡处著力”,因而能自树一帜;称朝川鼎诗作佳在“淡雅”;论国府碧“诗才高迈,绝近诚斋”。

五山针对当时诗坛“轻近体截句而重长句累韵”的现象,提出雄作大篇“只须学力”,但是诗歌妙处却不在此,“弦外有音,味外有味”[2]28-29,方称诗中三昧。菊池欣赏七绝,他认为律诗不如七绝感人,以二者分别比作“雅颂”、“国风”,谓“雅颂不如国风之感人之深”也,因为七绝一体“优游不迫,委婉有余,性情之微,寄托之妙,外此而无可摅者”[2] 236-237。以“弦外音”、“味外味”论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二十四诗品》、《沧浪诗话》的影响。而菊池对诗歌的篇幅、体裁的独特见解正是建立在对性情、神韵而非后天的学问的强调基础之上。

其次,菊池与袁枚一样标举性情之作,实质在于诗写真情实感,须发自胸臆,贵在真挚自然,绝非杜撰做作。对于那些并非出于真情的应酬、虚套之作如寿诗、哭诗,他给予严厉批评:“博求寿诗,此弊今犹不已。庸人俗子以是为孝,不知累粪堆瓦,原自不堪侑爵。纵令有佳作,不过祝嘏浮辞耳。”[2] 57“寿诗犹可恕也,又有募哭诗者。夫七情中,哀重于喜。……今取其重者,求之行路人,不通之甚!”[2] 57寿诗与哭诗如果是真情表露,当然无可厚非,菊池氏所批评的是那些情不由衷的应景之作。菊池氏进而认为作诗时铺叙的事、情都不应失实。如诗话卷一引述服子迁对岛归德仿杜甫作《秋兴》八首时,引宋林贞讥郑少谷语“时非天宝,官非拾遗,徒托于悲哀激越之音,可谓无病而呻”作为讥刺[2]51。又如卷六批评当日诗坛铺叙失实之病,“年齿方奢,而动有衰颓之语,不出,而便发倦游之叹,四面无山,强称青岑,一时有雨,犹说夕阳”[2]239菊池认为此类滥用之语,是“自陷于欺罔矣”。有趣的是,袁枚亦曾批判那些“日之所未瞻,身之所未到”之类缺乏实感的假诗赝作,他认为即便为之,也不过“如茅檐曝背,高话金銮”。

又次,五山对剽窃摹拟、填塞典故等妨碍性灵的诗作批判不遗余力。诗话卷二引述祗园南海所作痛击剽窃的游戏之文,认为“其言虽涉谐谑,其诮世亦深矣”[2]81。又如,他认为“诗中填塞故事,最为下乘”,反对滥用典故,痛斥正德、享保之际信奉明七子的萱园之徒,“舍草玄、题凤、投辖、下榻、德星、剑气等字,而不能成诗”,所作“痴重庸腐”,全失“俊逸之气”[2]240。与五山同为宽斋门下“双璧”的大诗佛曾在《随园诗话序》中描述他们共同倡导的清新性灵诗风,云:“我辈创立帜于清新性灵之真诗坛,伪诗城垒不攻而降,不战而破,……所谓清新性灵者,吐自己之胸怀,不尝古人之糟粕是也。此之谓真诗,所谓专主于活,不参死句是也。”[5]244

最后,五山在倡导性灵的同时,也对性灵派的弊病有所批判与修正。他反对“捏造字面”、“用生字”,主张“以意胜,不以字胜”。如其批判六如,谓“诗用生字者,六如之癖也,其人淹博该通,虽不无凿据,然亦古人所无。古人以意胜,不以字胜。”[2]65六如是指释慈周(1737-1801)释慈周撰有《葛原诗话》八卷。其论诗宗宋,好用新语奇僻之字,故引来不少批评者。如[日]林瑜《梧窗诗话》说:“近人好奇字,盖六如老衲为之张本。是学宋诗者之弊病也。”(载蔡镇楚《域外诗话珍本丛刊》第7册,第487页。),其论诗宗宋,好用新语奇僻之字。五山认为“诗虽嫌陈腐,亦无妄自捏造字面之理,韩文杜诗无一字没来历,古人郑重乃如此,……且所谓新变者,一换意思极令斩新之谓。其胜人处,不必在用生字也。”[2]64-65五山一方面排斥“陈腐”,另一方面,也反对“捏造字面”,并以杜韩为例,力说“来历”的重要,认为诗之“新变”在意不在字。他曾尖锐地指摘当时诗坛七病,其中第二、第七病分别是:“略古喜新,自炫其奇”“捃险摭僻”,“毫无意致”;“鄙情俚语,率易成篇,满口咳唾。”[2]133喜好新奇、摭拾险僻、鄙俚情语是性灵派容易导致的流弊。五山不喜略古喜新的“奇”,他认为真正的“怪奇”应出于“不得已”,并引东坡“凡人文字,当务使平和至足之余,溢为怪奇,盖出于不得已也”[2]65之语为证。要之,五山的性灵诗论并非单一层面的诗论,他在倡导性灵诗风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过求生新所产生的流弊:生、僻。

二 诗歌宗尚:唐宋兼雄 排击伪体

菊池五山性灵诗观反映在诗歌宗尚上有两个特点:排斥伪体;唐宋兼师。在中国诗论史上,唐宋诗之争是由来已久的热点问题,自南宋张戒、严羽,到元代方回、明前后七子、公安三袁,直至清代各诗歌流派等等,尊唐、宗宋及唐宋诗的各自价值一直是争论焦点。同样,在海东彼岸,它也成为诗话议论的重要内容。江户时代中后期有关唐宋诗之争的讨论比比皆是,并经历了从“尊唐”到“尊宋”的转变。以荻生徂徕为首的古文辞派崇尚唐明诗,对宋诗竭力诋毁。反古文辞派兴起,北山、宽斋等高举宋诗徽帜,但亦非反对唐诗。五山继承了反古文辞派的观点,主张唐宋兼师,反对古文辞派的伪唐诗,同时对鼓吹宋诗所致的伪宋诗之弊有所反思。

首先,排击伪体。菊池五山对伪诗深恶痛绝。

人或谓余曰:陆秀夫当祥兴乱离之日,负幼主播越海滨,犹日书《大学章句》以劝讲,近迂而愚矣。方今明七子之徒弃甲崩角,余喘无几,而老生宿儒犹有抱济南《诗选》、《绝句解》以教子弟者,得无非诗中陆秀夫乎?余曰:然。唯秀夫虽迂,犹知奉正统,七子非伪僭乎?[2]41-42

济南《诗选》指旧题李攀龙的《唐诗选》;《绝句解》是荻生徂徕、服部南郭等编选作为青年示范的诗集。针对当时有人将师法明七子的古文辞派末流顽固不化,比作南宋末负帝投海的名臣陆秀夫食古不化的迂愚行径,菊池大不以为然,认为与陆秀夫“奉正统”行为相比,七子之徒只能算伪僭之举罢了。因而,菊池对排斥伪唐诗不遗余力的山本北山的功绩赞颂不已,称其“云雾一扫,荡涤殆尽,都鄙才子,翕然知响宋诗,其功伟矣”。然而伪唐诗虽被扫除,却又生出“伪宋诗”来:“余谓先生曰:伪唐诗已尘矣,更有伪宋诗,可谓又生一秦也,何如?……谁居瘳之者,必当有任。”[2]28-29自北山标举宋诗后,当时诗坛则又倾于另一极端,即伪宋诗横空出世,末尾所谓“必当有任”,言下之意,五山似乎正以此自许。

值得注意的是,五山对于伪唐、伪宋诗,虽都深恶痛绝,但二者之间,却仍存差别。他说:

均之伪也,唯作伪唐诗者,刻鹄类鹜,其言虽笨,犹且不失君子体统。宋诗失真,则画虎类狗,其言庸俗浅陋,与诽歌谚谣又何择焉。……故学宋诗必须权衡,唯有才识可以揣度,不然则鄙俚公行,几凶大雅,不如作伪唐诗之为犹愈也。[2]42-43

伪唐、伪宋诗都弊摹拟失形,然后者更可鄙,因为摹拟唐诗尚不失君子体统,而规模宋诗则易陷俗陋,且会使一些道听途说者认为宋元诗都是如此而一并鄙弃,是过尤大者。因而,学习宋诗更需慎重,“唯有才识可以揣度”,不然退取其次,不如作伪唐诗。五山的评论可与中国清代诗人赵执信《谈龙录》中关于拟唐、拟宋诗的一段讨论相参观,其云:“攻李何王李者曰:‘彼特唐人之优孟衣冠也。’是也。余见攻之者所自为诗,盖皆宋人之优孟衣冠也。均优也,则从唐者胜矣。”[6]314

此外,五山伪诗之论还可以与袁枚诗论相参观。如其云:“世之称唐明者,取材有限,规模已定,譬如栋梁楣毕备,然后营宫室,虽拙工结构,原自不难。至宋元则不然,譬如造凌云之台,架空构虚,出人意表,精巧自非输般,安能得措手。宜乎,伪唐诗之多,而真宋诗之少也。”[2]42袁枚《随园诗话》有云:“七律始于盛唐,如国家缔造之初,宫室粗备,故不过树立架子,创建规模;而其中之洞房曲室,网户罘,尚未齐备。至中、晚而始备,至宋、元而愈出愈奇。明七子不知此理,空想挟天子以临诸侯:于是空架虽立,而诸妙尽捐。”[3]177五山与随园都将唐诗比作栋梁、框架等,总体结构已定,由此营造宫房,即是“拙工”也甚易。至宋元,诗歌则如造高台,“愈出愈奇”,难度自然提高,非得如鲁班者不能胜任。因而,五山得出“伪唐诗”多而“真宋诗”少的结论。虽与随园不同,五山将明诗与唐 诗归为一类,其实是针对当时日本诗坛多以明配唐的舆论而发。袁枚就十分明确地指出明七子是“空架虽立,而诸妙尽捐”,也即菊池所谓“伪唐”。

其次,唐宋兼师。五山曾自述他与“专宗唐诗”的友人因是诗歌观点“趋向小异”,他竭力称扬宋诗有自身的特点价值。事实上,五山反对轩轾唐宋。这一方面来源于反拨天明年间古文辞派的靳靳于分唐界宋,是对其师北山、宽斋诗学观的继承与发展。北山就曾在《随园诗话钞》新刊本序言中说:“试以平心公判诗之世界,唐宋岂有优劣之分哉!”另一方面,五山观点也来源于中国诗论的影响。他曾就唐宋之争引述清人蒋士铨的言论,其云:“唐宋之辨,人动问及,余亦难言之。近读清蒋心余集,得其《辨诗》五古,论得痛快,极获我心,今抄传以代鼓舌之劳。”[2]192-193蒋诗出自《忠雅堂诗集》卷十三,讥刺明七子“唐宋分藩篱”实为“愚贱”,认为“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诗实际上开拓了新的诗运,主张“唐宋皆吾师”。当然,五山的观点也可能受到了袁枚的影响,袁氏论诗,“深非分朝代、割时期之说,重言申明”[7]540,他“雅不喜”论诗区别唐、宋,判分中、晚,因为诗乃 “人之性情”,而唐、宋乃“帝王之国号”,“人之性情,岂因国号而转移哉?”[3]196

为了替宋诗争得平等的地位,五山还总结了唐宋诗各自的特点,例如在语辞使用上,“唐诗自有唐诗字面,宋诗自有宋诗字面”,若随手混用,犹如化饭道人,“钵中所受新旧精粝纷然相糅”,“余目为化饭体”[2] 209-210。有趣的是袁枚也曾有过极为相似的言论,他说:“开口言盛唐及好用古人韵者,谓之木偶演戏;故意走宋人冷径者,谓之乞儿搬家。”[3]148此外,五山还从整体上分析了唐宋诗的特点,他认为:“唐人诗不胜学,宋人学不胜诗;唐诗温润,有春水四泽之象,宋诗磊,有冬岭孤松之象;唐则满朝诗人,宋则不过数家,只斯数家,优足与全唐诗人抵敌,此宋诗所以称雄也。”以“温润”、“磊”为唐、宋诗各自特点,切中肯綮,以“春水四泽”、“冬岭孤松”作譬,也贴切生动地描写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7]3的特点。五山说宋只数家足以与全唐诗人匹敌,难免过誉,但从当时廓清诗坛迷雾看,亦有其存在价值。

三 诗学受容:菊池与中国诗人、诗论

菊池倡导性灵的诗学主张与兼师唐宋的诗歌宗尚,既源于对当时日本诗坛风潮的反思,也与其深厚的中国古典诗学修养密切相关。他在《诗话》中曾屡次阐发自己研学汉诗的历程,明晰地呈现出对中国诗人的选择、接受、转向乃至融会脱化的轨迹。以下主要从诗歌取向与诗学渊源两个方面寻绎其受容情况。

其一,在诗歌取向上,菊池对唐宋金元明诸名家,均有师法,且经历了由择善而从到“吸诸家之精英而出之”的过程。

菊池以“五山”为号,就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诗歌审美趋向,“五山”指唐代的白居易(香山)、李商隐(义山),宋代的王安石(半山)、曾几(茶山)以及金代的元好问(遗山)。他说“家徒四壁立,书仅五山存”[2] 35,虽然是贫窭书生的境况描述,但也间接地反映了审美的选择。一方面,这五位诗人都是被古文辞派排斥的中晚唐、宋、金诗人。另一方面,这也与其主张唐宋兼师的诗歌宗尚相一致。

即从《五山堂诗话》看,菊池对中国诗歌的师法与崇尚较一般持门户之见的狭隘诗论家不同,他对唐宋诗人都十分推重。他说:“杜、韩、苏,诗之如来也;范、杨、陆,诗之菩萨也;李近天仙,白近地仙,黄则稍落魔道矣。”[2]137菊池以杜甫、韩愈、苏轼为如来,或取其博大深邃;以范成大、杨万里、陆游为菩萨,或取其更易求索;李白飘逸如天仙,白居易则更近现实。菊池推重的诗人,唐、宋各有四位。虽是摘评,也可见其对唐宋宗尚无有偏颇。此外,还可从《诗话》所引诗人作品数量窥见一斑,其中征引最多的是陆游、杜甫、苏轼、杨万里、韩愈、范成大,基本上唐宋兼顾,但偏重于宋诗风,这当然亦与其反古文辞的主张相关。

其实,五山唐宋兼雄的诗歌宗尚并非一朝而就,他经历了不断求法、转变的过程。他说:“余十年以前作诗,开口便落婉丽,绝不能作硬语。……尔后欲矫其弊,枕藉韩、苏,方且有年,始得脱窠臼。”[2] 43通过学习韩愈、苏轼,成功地矫正早年婉丽之弊。五山晚年则对白居易、杨万里的诗风更为欣赏,甚至认为二人可上跻老杜。如云:“白香山以诗为说话,杨诚斋以诗为谐谑,二公才力故当不减少陵,只欲新变代雄,故别出此机杼以取胜耳。”[2] 63指出白、杨二人别出机杼,是出于“新变代雄”的考虑,颇有见地。尤其是杨万里,五山“酷喜”其诗,诗话屡屡称引 如《五山堂诗话》卷一引杨诚斋“雪白一川荞麦花”,以之为宽斋《上尾道中》“荞花烂熳野田秋”一句所本。又,卷一论诗歌中的地名,引诚斋“里名只道新名好,不道新名误后人”句为佐证;又,卷二,论诚斋诗句“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出处。 ,谓其“胸中别有一冶炉,金银铜锡皆而出之”[2] 232,然而五山并不主张轻学其诗,“恐其因以伤指耳”[2] 201。他说:“人但知学黄者堕魔障,而不知学杨者,亦堕魔障矣。不善学之祸,杨恐过于黄。余常戒子弟莫轻读诚斋集者,为此故也。”[2] 52因为学诚斋诗,易致“漫然铸物”而“无一成形”。

五山学诗,于中国诗人的取法上经过了多次转向,最终以“转益多师”为尚。对此,他有过详细的记叙:

余诗见屡变,少时例趋时好,奉崇李、王,小变为谢茂榛,亦皆弃去。既学温、李、冬郎,年垂三十,始窥韩、苏门户,颇有所悟,一切谢纤弱者。后又获诚斋集,深喜其超脱,然方皋相马,不必相似。今日所主在吸诸家之精英而出之,未知后来意见果能几变也。[2]51-52

年少时五山未能摆脱古文辞派窠臼,趋于时好,崇尚明代李攀龙、王世贞,随后小变为谢榛。后来全弃之,改学晚唐温庭筠、李商隐、韩。年近而立,方才觉悟而学习韩愈、苏轼之诗,尽弃纤弱。此后又为宋代杨万里的超脱清新深深吸引。最后想集诸家精英,自成面目。

其二,在诗学渊源上,对其影响甚巨的中国诗人当属袁枚。在日本,菊池有“本邦之袁子才”之称。日本加藤良白《柳桥诗话》曾就二人的异同作过精彩的阐述:

评者谓:五山先生,本邦之袁子才也。……盖其似者三,不似者三。举世推为诗伯,其似一;诗话哄传,纸价为贵,其似二;声色之好,老而不废,其似三矣。子才氏园池之胜,栋宇之丽,……而先生祝融屡灾,移居不定,其不似一;子才氏之著书,莫不开雕问世,而先生一点心血,又为火所,其不似二;子才氏以穹碑巨制,为世所讥,而先生之文,莫有白璧之微瑕,其不似三也。[8]517-518

加藤总结了二人的三同三异,所述生平遭际的差异透露出对五山的同情,在文学成就的评价中,也暗藏着对子才的微讽以及对五山的揄扬。且无论加藤氏的轩轾正确与否,这段议论至少反映了当时诗坛明确肯定了二人在诗话创作与诗才影响上存在着极大相似性。实际上,无论是诗歌主张、论诗方法、选录标准以及表述方式,乃至选录对象等等方面,菊池都受到《随园诗话》深刻的影响。前文已略有阐述,此处稍作补益。

首先,二人在诗学主张上都主张性灵,因而在诗歌的宗尚对象也存在相似性:不喜黄庭坚诗而喜杨万里诗。如前引五山言论:“袁子才不喜黄山谷,而喜杨诚斋,与余天性若有暗合。”这一议论来源于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余不喜黄山谷诗,而古人所见有相同者。……余尝比山谷诗,如果中之百合,蔬中之刀豆也:毕竟味少。”很明显,对这两位诗人诗歌的喜恶实际上指向的是对奥峭、尖新两种风格的选择。在面对讽喻诗歌的时候,五山也很明显祖述了袁枚的主张,其云:“讥刺之诗以讽托不露为妙。”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四有云:“讥刺语,用比兴体,便不露。”

其次,在论诗方法、选录标准、选录对象上,菊池也受到袁枚的影响。菊池喜于诗话中摘录所欣赏诗作,并常与袁枚一样采用随时随地采诗的方式,如“余于仙台得三诗人焉”、“江湖晚近才子极多,其尤者,吾录二人”。他还仿随园广录女性诗歌的范式,“每逢闺秀诗,必抄存以广流传”[2] 95。其六卷诗话中收录日本诗作有限,其中却有不少女性诗人。如卷一载友人土井德人之妻松涛女史诗作;卷二载东湖女弟子林文凤诗作;卷五称颂北山先生女弟子文姬、云章的诗歌;卷六载闺秀多田氏诗作。就如何操持选政,五山也有与袁枚相近的言论,其云:“盖选诗者,门户须宽,捃摭须博,若使宫角不相容,则公道废矣。”[2]58袁枚则云:“选诗如用人才,门户须宽,采取须严。能知派别之所由,则自然宽矣。能知精采之所在,则自然严矣。”[3] 222

然而,五山并非一味承袭随园,在诗话中他对随园的观点也时有修正,如卷一批驳《随园诗话》对苏轼诗歌“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之“银海、玉楼”的阐释,认为袁枚“当下雪时专飞道士家,不到别人家”的议论十分“鹘突”,并引《侯鲭录》记载坡诗典故所出,以证明子才之“不深考”[2] 53;又如批驳《随园诗话》以吴仁叔妻、维琳禅师的诗分别误为郭晖远妻、某客之诗歌,斥之为“子才皆以为今话,可谓食三日祭肉矣”[2]53。然而这些只是一些微观见解上的差异,并不妨碍菊池在整体上对袁枚诗学思想、诗论体例等方面的推崇与融会。

综上所述,菊池五山《五山堂诗话》从域外角度论述中国诗歌,角度不同,理解各异,颇多精辟之见,既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域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之见对日本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

参考文献:

[1]王晓平.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2][日]菊池桐孙.五山堂诗话[M].[韩]赵钟业《日本诗话丛编》(第7册).韩国:太学社,1992.

[3]袁枚.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4]袁枚.小仓山房续文集[M].《袁枚全集》(第2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张伯伟.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王夫之等.清诗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8.

[8][日]加藤良白.柳桥诗话[M].蔡镇楚《域外诗话珍本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9][日]长泽规矩也.和刻本汉诗集成[C](补篇第4辑).日本:汲古书院,1987.

[10][日]田能村竹田.竹田庄诗话[M].蔡镇楚《域外诗话珍本丛刊》(第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1][日]林瑜.梧窗诗话[M].蔡镇楚《域外诗话珍本丛刊》(第7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2][日]松下忠著,范建明译.江户时代的诗风诗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On Poetry View of the Poetic Conversation of Wu-shan

hall and its Influence from Chinese Poetics

Liu Huanping

(Chinese Departm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